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国色-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密看向李重九点点头,二人近前,言道“贤弟有何要说?”

李重九拱手言道“方才柳燮,许敬宗之言,实误兄矣,众人皆可降李渊,唯兄不可降李渊。”

李密问道“何出此言?”

李重九言道“众人降李渊,累官不失州郡,兄降李渊,求得是什么呢?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能有今日大权在握,一方称孤。众人之意,都是各自为己,谋取出路,不可听之。还望兄自定大计。”

李密年轻时也是博览群书之人,否则也不会当年有牛角挂书之事。李密听李重九之言,大笑言道“贤弟,此莫非效仿当年鲁子敬说孙仲谋,联蜀拒曹之事否?”

李重九亦是笑道“古今虽易,事有变迁,但理都是相同的,不会更易的。当年孙刘能以数万之军,在赤壁抗衡曹操二十余万,可席卷天下之军,而今日魏公于天下之声势,当年孙刘远不可企及,何必一战不利,就行弃之。纵然进不至于争霸天下,但分疆裂土,成鼎立之势,亦可为退路,何必前去关中,为李渊所驱策。”

李密听李重九之言,不由抚须长叹,言道“未料兄自以为穷途末路之际,还能听到弟这一番金玉良言,众人实负我啊。密虽不敢自比,刘玄德,孙仲谋,但亦未必逊色于宇文化及,那这匈奴皁隶破野头都敢称帝,我岂能不如之。”

说罢李密那失败的颓废之意顿消,当初那一股意气飞扬,睥睨天下的样子,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脸上。

李重九闻言大喜,李密当下一挥马鞭言道“对众将,我意已决,传令下去,大军开拔,进黎阳!”

许敬宗,柳燮闻言皆是失色,柳燮急忙言道“还请明公三思啊!不可违众将士之心啊。”

李密言道“我李法主用人,自留自便,眼下我不济,并非将来也是一并如此。要走就走,若是将来我缓过这口气来,你等后悔了,大可回来找我。但李密绝不会降任何人,将来也是一样,将来我东山再起时,你们几个不妨拭目以待好了。”

许敬宗,柳燮听李密之言,皆是语塞,这时徐世绩,王伯当一并举臂高呼言道“愿誓死追随魏公!”

二人一高呼,当下数将亦是一并呼喝起,三军将士在黄河大呼。

“誓死追随魏公!”

到了这一刻,许敬宗,柳燮等人还能说什么。

李密看着一幕,不由心中激动,几乎难以自抑。从邙山兵败后,人心崩离,单雄信全师而降,左司马郑颋献偃师,长史邴元真,右司马郑虔象献洛口,等于瓦岗军中几名心腹大将文臣,都叛变了李密。

兵败加上,部属叛离,李密仓皇率败军逃到黄河边上,在众将面前拔剑自刎的一幕,虽是有几分作态,但也是发自内心,真有恨不得一死了之的冲动。而到了现在将士听命,本是兵败如山倒的瓦岗军,这才有了几分起色。

听着众将士的欢呼声,李密看向李重九,几乎唏嘘地言道“若非弟,兄不能保黎阳,今日也不得不西入关中,求李渊活命了。”

李密这感慨是发自内心的,他不怕李重九对他有什么图谋,因为幽州远在千里之外,图谋李密之地,就算拿下来,也守不住,故而他的话绝对是中立的。

不过李密也知道李重九,也全非一片无私。

李重九与李渊之间的恩怨,李密清晰了然,去年李重九与李渊在太原,上党两郡,双方一共出动了十几万大军,打得是天地色变,他即便是攻打东都,也是一直留心的。

李重九对此一直不干预,对于李唐而言,虽然他现在和李渊一直称兄道弟,互以反隋斗士相互吹捧,但李密李渊也都知道瓦岗军攻下东都之日,也就是二人情分到头一日。

一山不容二虎,李密与李渊只能有一人夺取天下,而李重九在身边,就是自己对于李渊最好的一个打手。

但对于李重九眼下小心思,李密不但可以接受,并且若是对方一片不为自己打算,反而叫李密担忧李重九是否别有所图。

毕竟不降伏李渊,不仅对于李密而言,对于李重九而言,都是最好的结果。

ps不知不觉本书点击超过七十万,字数超过一百万,很欣慰啊。和大家继续一起前进,第一更。(未完待续。。)

2013…12…19 1438176500871

第三百七十六章 黎阳之雨(第二更)



黎阳城里,迎来了一阵春雨。

雨下得不大,雨丝如沫,下了老一阵,地上方菜湿了一片。

这一幕颇有几分烟雨江南的意境,与这兵荒马乱的黎阳城乃是格格不入,但是城内此刻倒更是无人有这闲情逸致欣赏,空费了一好看的雨景。

曲嫣然将支起的窗合上,将这雨后黄土和泥的气味,隔绝在外。

这里是河北,没有家乡雨后泥土的清香,有的只是黄土满面。曲嫣然自是不喜这里,但无奈江南大乱,作为一个颠沛流离之人,哪还计较那么多呢。

曲嫣然回来走入屋内,继续调弄着他的相思木琵琶。

但凡名匠都懂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作为名善才的曲嫣然,对于琵琶调试,从不假手于人,非要弄得十分,方才满意。

做完最后一工序后,楼下的脚步声响起,曲嫣然抬起头,看着杨娥皇正立于她的面前。

二人不由相视一笑。

“这是山东来的杏仁酥,妹妹来尝一点。”

杨娥皇点点头,拿起银勺在食盒里挑了一抹,言道“好甜。”随即又加了一勺,便不食了。

曲嫣然与她相处日久,心知她的性子,除非是非要食完的,任何美食,绝不动第三口。

“姐姐,我是来告辞的。”杨娥皇轻声言道。

曲嫣然微微吃惊,问道“好妹妹,是我招待不周吗?”

杨娥皇连忙言道“姐姐。不要误会,我这身子已是大好了。搅扰甚久,总也是要告别了。”

“哪里有搅扰。不搅扰的说法,我们姐妹情投意合……哦,我知道了,你可是有如意郎君,要投奔于他?”曲嫣然一副笑语嫣然的样子。

杨娥皇脸一红,言道“姐姐休要取笑,是我二兄那已拿了主意,要出远门。”

曲嫣然闻言,叹了口气。兄如半父,不可轻违。曲嫣然言道“原来如此,那么我也不便强留妹妹,冒昧问一句,妹妹要往何处去?”

杨娥皇微微犹豫一下,才轻声言道“东都。”

曲嫣然听了上前合住杨娥皇的手,正色言道“妹妹,现在战乱虽结束,但东都还是乱得紧。听闻王世充专权,天子已形如傀儡,你们……”

说到这里曲嫣然话音一顿,杨娥皇垂头言道“我怎么不知。也劝过二兄了,但他其意甚坚,我也不好再说什么。故而我特来向姐姐拜别。”

杨娥皇说到这里。想起杨暕去街边喝酒,认识了一个什么瓦岗军的书办。就在

杨暕郁结之下与对方聊了很多。也知道东都为王世充所据,回来后杨暕就对自己说天下除了东都。哪还有我杨家的地盘那话。她心知杨暕一直不甘心,杨广不把皇位传给他,故而对于东都的权位十分恋栈。但是此去东都,王世充要为董卓,王莽之心毕露,他们兄妹二人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曲嫣然自也清楚杨暕的性格,知道他要去东都作何,故而对曲嫣然的处境不由生起了怜惜之意。她此去东都,恐怕二人今生就不能相见了。

曲嫣然想到这里,侧过身子微微抹去眼泪,当仍是强自言道“既是兄命不可违,姐姐唯有希望妹妹你一路平安了。”

说到这里,杨娥皇点点头,将手镯从手上退出,放在曲嫣然手里,言道“临别之际,赠此物留念,至于姐姐的救命之恩,只有来世衔草结环为报的。”

曲嫣然见此手镯一个碧绿弯弯好似一泓碧水,抚上温热,心知此物乃是价值连城之物。而对于杨娥皇的身份,如曲嫣然早心底有数,只是二人都不说破罢了。

曲嫣然也不推辞,当下十分利索地答允言道“那好,我就先替姐姐收着。”当下抹去泪痕,将手镯带上手腕之上。

曲嫣然噗哧一笑,言道“正合手。”

杨娥皇也是欣然。

曲嫣然当下言道“这几日魏公大宴,这得归楼的老板,要我给魏公献上一曲,你也知我们飘零之人,拒不得魏公之邀,姐姐你就等我数日,我们再一并去东都。”

杨娥皇讶然,抬头见曲嫣然神色,一副不容拒绝的样子。

杨娥皇心知这位姐姐重情重义,此番定要陪自己去东都照拂自己。

当下杨娥皇轻轻点了点头,曲嫣然嫣然一笑。

当下二人坐下来。曲嫣然岔开话题,言道“魏公虽在东都打了败战,但这一度幽州刺史,李重九率大军赶来,帮他守住了黎阳,故而魏公能保全河北之地,多亏他之力,这才设宴答谢。”

“李重九至黎阳?”杨娥皇心底不由一跳,心道幽州至黎阳上千里,未料到李重九与她今日竟在同一城之中。

“妹妹,妹妹。”

见杨娥皇面泛红晕,魂不知属,曲嫣然不由讶然,杨娥皇这方言道“这李重九与魏公十分亲厚吗?”

“那我不知,但诸侯之间,今日为友,明日为敌的事,看得多了,你叫我这局外人如何晓得。不过听闻这次天子在江都遇难,李重九在幽州替天子发丧设坛,还让幽州百姓一并拜祭了。”

“如此啊,”杨娥皇乍然甜甜一笑,曲嫣然与杨娥皇相识许久,却从未见过她如此明艳的笑靥,顿时好似满室生光。

曲嫣然言道“妹妹这一笑,可不让他人看见。”

“为何?”

“倾国倾城之故啊。”

“姐姐取笑了。”杨娥皇抹过一丝羞色,随即看向窗外,悠然言道,“我还以为他会怨怼父皇,没想到他亦没有忘了我杨家的恩德。”

黎阳城外。

雨幕之中,几十骑快马轻骑踏过泥土。

快马上为首之人,拉下面罩,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他对一旁言道“无忌?距离黎阳还有多远?”

马旁骑士言道“回禀秦王,应该还有十几里地?”

对方点了点头,将马鞭一扬,言道“这从长安沿水路至黎阳,坐船不过数日可至,兵贵神速,此番我们要速战速决,迫得李密下定决心,归顺我李唐。”

一旁之人言道“此恐怕不易啊,李密乃是野心勃勃之辈,况且我听说李重九亦在黎阳,秦王此去轻身犯险,恐怕不可,是否先知会陛下一声?”

对方摆了摆手言道“不必了,我就是要出其不意,竖此大功,李密观之如反掌之上,连李重九恐怕也要被我擒于黎阳之下。”(未完待续。。)

2013…12…19 2130136505252

第三百七十七章李世民之邀



黎阳城之下,百姓排成长队准备入城。

作为瓦岗军的重地,黎阳城自是盘查森严,特别是败给王世充之后,瓦岗军上下一直严查细作。

但对于李世民一行而言,进入黎阳城却如履平地。

雨水打在蓑衣上滑下,李世民手里牵着马,双目抬头注视着黎阳城三个大字,一旁瓦岗军检查了十几人一行的身份后,露出恭敬的神se,当下言道“原来是唐国的特使,末将立即派人领你们前往驿站。”

“不必了。”长孙无忌冷冷地言道。

守城的城门官当下不敢多言,直接放行。

入了城门后,长孙无忌向李世民请示问道“秦王是否先往驿站下榻?”

“派人先去安置行李,我倒是有一件私事要办。”

长孙无忌领命,当下令人押送行礼,自己与三名秦王府上的亲兵,跟随李世民一道。

大雨未歇,依旧落雨,黎阳的屋子,不同于江南,都是平顶而建,如此利于冬ri保温。屋顶上皆着青瓦铺就过去,倒是十分有序。

李世民每到一地,必先观察一地风土人情,黎阳城内虽因战乱,但是民心却还算安定,在乱世之中,勉强可算得栖身之地吧。

不久来到一三层的小楼前,小楼屋檐斜铺,上面盖着瓦筒,倒是有几分江南之风。

李世民至得归楼之前驻马,抬头就见得归楼三个大字。

长孙无忌笑道“秦王,若是要寻一佳人,何必如此匆匆。”

李世民翻身下马,将马鞭一折,言道“如此才显得我意诚。”

“依我看齐王才当笼络,不可令之落入其他诸侯之手才是。而至于公主,如今却是落难,何必大费周章。”

李世民摇了摇头,言道“她不同于一般莺莺燕燕,她是凤凰,我当用凤凰之礼求之。”

得归楼前的老鸨,见有人前来,言道“客官,这时候还没到……是,不知道公子有那位相熟的姑娘,我这就去给你通禀。”

给了一银豆子,老鸨立即换了个脸se。

李世民言道“请劳烦找一位姓杨的姑娘!”

老鸨笑道“偏巧老奴就姓杨。”

李世民微微莞尔,言道“她是曲大家的客人,你通报一声就是。”

老鸨迟疑言道“原来并非楼里的姑娘,我给你去通报,不过见还是不见,就……”

李世民再给了老鸨一银豆子后,老鸨立即堆笑言道“这怎么好意思,奴家这就去。”

说完这老鸨入得楼内,来到一门前敲门。芸娘开门之后,两人耳语了一阵后。芸娘走到屏风后打量了一番对方,当下转身来到曲嫣然房内。

这时曲嫣然正在与杨娥皇学女红,二人正款款细语。

芸娘入内,正se言道“嫣然,外面有一位公子说是要找杨姑娘。”

杨娥皇微微一怔,当下放下手底的女红,曲嫣然站起身来,拍了拍杨娥皇的手,示意无事,言道“是,什么样的公子?”

“二十多岁,十分年轻,听说手腕上的虎口上有剑疤,似习武的,一进门就给了两个银豆子,说要见杨姑娘,依我看这公子一股颐指气使的气度,一看就知久居人上之人。”

芸娘身在青楼多年,可谓阅人无数,一言道出不离七八。

曲嫣然沉吟言道“妹妹你住在我这得归楼中,除了楼里的姐妹以外无人得知,这年轻公子能找上门来,必是有十分的手段。这黎阳城内能手眼通天的人不多。”

杨娥皇低下头,陡然想到了什么,脸上飞快抹过一丝绯红,心底突突地急跳了起来,心道在这黎阳城中,年轻公子,又是久居人上的,除了他还有谁。

曲嫣然看得真切,笑着言道“莫非是你的心上人。”

杨娥皇大嗔言道“姐姐休要取笑。”

“那见还是不见?”

杨娥皇低下头,眼眸中露出复杂的神se,终于言道“既是知我在此,若不见面,恐有事端。”

说没有说完,曲嫣然就拉着杨娥皇,与芸娘三人一并出门,来到二楼一屏风之处。

芸娘朝堂下一按剑站立之人一指,言道“就是这位公子。”

曲嫣然,杨娥皇顺着芸娘手指的地方看去,但见一名穿着锦袍,头戴武士冠,手中按剑,的男子,立在堂外。

对方虽是风尘仆仆,但是却是英气勃发,双目炯炯有神。其相貌也并非英俊,但仅仅是这轩昂挺立之态,却让路过青楼的女子,亦无不侧目。

不少青楼女子不由眉目传情,对方只是洒然一笑,却犹自按剑巍然不动。

这时对方将眼一抬,似看到了屏风后有人在窥探他,对方自信地笑了笑,对屏风这里微微抱拳,朗声言道“在下冒昧前来,还请杨姑娘赐见!”

曲嫣然笑着言道“此人乃是人中龙凤,如此出se的人物,已多久没有见到了。妹妹,你说呢?”

杨娥皇不答,在屏风后见了对方,看清了容貌后,目光却是一暗。

曲嫣然握住杨娥皇的手,问道“这公子,妹妹可是认识的。”

杨娥皇点点头,当年在雁门之外,对方曾救过自己。

曲嫣然当下言道“芸娘,请这位公子到厢房来。”

不久之后,厢房之门打开,李世民入内,见屋内陈设简约,见一女子,坐在垂帘之后,当下言道“李世民拜见长乐公主!”

垂帘后,杨娥皇的声音幽幽传来道“国破家亡之人,还称什么公主。”

李世民言道“宇文化及在江都谋逆之后,人神共愤,父皇恸哭,言吾北面事人,失道不能救,因而夜不能寐。眼下在长安闻之公主下落,故而让我接公主,前往关中,仍以臣子之礼事之。”

杨娥皇斥道“尔父食君之禄,不忠君之事,天子将太原托之,信任有加,而尔父居然起兵攻入长安,如此忘恩负义之人,今ri还有何面目派你来见我。”

杨娥皇胸口起伏,她虽是极怒,却竭力让自己不失态。

李世民抱拳言道“公主,岂不闻身不由己,方时天下大乱,义军四起,社稷动荡,就算我李家不起兵,大隋又焉有几ri国祚。家父迫从于众人,起兵而至关中,实不得已为之,只希望能以一己之力,保住国朝血脉,令其不落于如宇文化及,杜伏威,窦建德这等人物手中。”

“我知我眼下如何说,公主都以为我只是在找借口,但我李家问心无愧,攻入长安后,秋毫无犯,待宗室亦是优厚有加,一切待遇如旧,若换了宇文化及等其他反王得了天下,你说我大隋宗室还能有几人活命。”

杨娥皇苦笑言道“按是你这么说,我不该怪你们,反是该道谢了。”

“不敢,”李世民诚恳地言道,“我眼下只是为公主安危着想,一旦公主身份暴露,无论是黎阳,还是任何之处,恐怕都有别有居心之人对公主意图不轨,现在天下之大,唯有长安方可安身,我李世民千里迢迢,来到黎阳,在此恳求公主随我返回长安,我以xing命担保,李家保公主一生无忧。”

不久后,李世民带着一丝黯然之se,离开得归楼。

长孙无忌看了李世民的脸se,言道“秦王,不就是一介弱女子,不必与她呱噪,直接绑来就是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言道“我李世民还没有这么不成器,她与你姐姐一般,都是不容易劝动的人,此来我早有预料,毕竟是我李家夺了她杨家的天下,这点无论如何说,毕竟是我李家亏欠他们的。”

长孙无忌言道“秦王言之有理。”

李世民笑着言道“无忌,要得佳人,没点耐心怎么行,这就和行军打战是一个道理。走,我们下榻后,就去见李密。”

厢房之内,曲嫣然来到珠帘之后,见杨娥皇低着头。

“妹妹,为何不开心,他并非是你的心上人吗?”

杨娥皇站起身,拉住曲嫣然的手,言道“他并非是我什么心上人,只是以前对我有救命之恩,但又是他令我眼下国破家亡。”

曲嫣然一怔,杨娥皇深吸了一口气,言道“此人乃是李渊二郎君。”

“就是在关中称帝的唐公李渊?”曲嫣然一惊。

“不错。”

杨娥皇仰头言道“他眼下亲自来此,说要迎我回长安。”

说到这里,杨娥皇微微一笑,言道“相处多ri,还未相告,我乃是已故天子之女,封长乐公主。其实曲大家早已知晓了吧。”

曲嫣然点了点头,当ri认出齐王时,她就大半猜出对方身份。但对方皆不说破,自己也就不言。

杨娥皇言道“姐姐,你我相投,自幼在宫里人人敬我畏我,却没有一个朋友,此番落难,能结识于你,乃是我的福分。”

曲嫣然言道“妹妹。”

曲嫣然眼眶微红,却不知说什么。

杨娥皇将身份告之后,曲嫣然也不必佯作不知,二人这一番心结互去后,情谊却又增了几分。

曲嫣然问道“妹妹,算我多嘴,唐公虽是有负于你杨家,但听说名声还不错,并且厚待宗室,朝廷旧吏,故而关中虽不及江都,却胜过洛阳百倍,你去还是不去呢?”(未完待续。)

2013…12…20 2357566515691

第三百七十八章 变卦



见杨娥皇不语,曲嫣然笑了笑,她见过那李公子看杨娥皇的眼神,似乎有凤求凰之意。

这李二郎君虽不是大唐世子,但年纪轻轻,已率李唐大军南征北讨,破宋老生,再败薛举,天下有几人不知秦王殿下的英明神武。

在天下之间,若论青年俊杰,除了李重九外,也就当属李世民。

故而曲嫣然想若是杨娥皇能嫁给李世民,也是门当户对,只是二人国仇家恨在那,曲嫣然不懂杨娥皇的心思,故而也没有道破李世民的追求之意。

去或者不去?

这时杨娥皇双目微微有迷离,是的,关中比洛阳好一些,但李渊与王世充之间,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天下虽大,但大隋已是过往云烟,去哪里也不是一样。

曲嫣然见杨娥皇正望着窗外出神,待看见桌上有一四角垂香囊。曲嫣然见此香囊虽非名贵,但是表面上摩挲痕迹显然,看来是杨娥皇用得许久的贴身之物。

深闺之中,见到香囊并不奇怪,不是装着香料,就是女儿家的一些物件,而曲嫣然分明见的香囊其中似有一个尖锐之物。

曲嫣然当下不由拿起看去,垫在手里,却不由一惊。

原本香囊之内并非是女儿家之物,而是一钢制的箭镞,箭镞上血槽赫然,陡然在香闺之中,见此凶物,曲嫣然不由讶然。

曲嫣然眼见,看见箭镞后截一小段箭杆,箭杆上书着一行小字。看到此曲嫣然突然抬起头。

杨娥皇心觉得有异,但见曲嫣然正手捧着一箭镞。不由伸手往腰间一摸,香囊果然不在身上。

曲嫣然看到。箭杆所书小字,乃是李重九三字。

曲嫣然顿时心头百转,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但杨娥皇认识名叫李重九的人,能有几个。

她与李重九在明月楼时,共聚过一个月,认得他的笔迹,而这三字显然是出自他之手。

记得李重九当时自言自己乃是一介武夫,大字写不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