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国色-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不过过了一阵就传来投石机崩动的声音。大多突厥士卒不明所以,仍是埋头向前冲锋。

只有少数几名突厥人,抬起头看向城头,却看见无数的火团从天而降的一幕。

火团迅速砸在附近的民屋顶上,并迅速燃起大火,原来民屋上赵军早就这里安放下了燃火之物。突厥士卒一进入后,投石机射出的火团。顿时将屋顶上引燃,燃起熊熊大火。

攻到城下突厥军当下大乱,城墙身后的上千间民屋顿时起火,并变成火海。

眼见身后退路被截断,城下的突厥将领,也是发了狠了对左右道“退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可汗当逃兵杀了,要求生只有眼前一条路。”

左右突厥将士听了。喉咙中都是荷荷有声,眼神里发出寒芒,这样的绝境下,反而是逼出了突厥人的血性。突厥将士竟将身后而不顾。向城墙上的赵军发动冲锋。

而城墙上已是换上了赵军郡兵的弓手,而不是方才的民兵。

他们对着城墙下突厥军射箭,郡兵的弓手将领工作都轻松了。他们都不要部下瞄准了,随便向下一指。城墙下密密麻麻的都是突厥人的人头。再差的弓手,闭着眼睛就能射中。而民兵们也是搬起了石头木头。奋力朝城墙下方砸去。

哇!

突厥人被砸得乱叫,一片头破血流。

不过他们却不畏生死地向城墙上攀爬,几处城墙上几名突厥士卒,冲破了赵军的箭矢,滚木,擂石的阻拦,杀上城头后,都是带起一场腥风血雨,足足拉了七八个人垫背,方才被十几拿着刀枪涌上的赵军乱枪乱刀杀死。

城楼上李芷婉看着这一幕,不由神色微动,突厥人真不愧是骁勇善战,难怪能成为草原上的霸主。只凭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匆匆训练的民兵,以及区区一万的郡兵,要想挡住突厥人真的很难。

仅仅五千人马已经是这样了,何况在城外还有二十万大军。

不过李芷婉这担忧的念头只是一抹而过,她当下喝令道“启用伏牛弩,再令赵全庭,陈克准备!”

“诺!”

李芷婉一声令下后,城墙上赵军士卒纷纷拉开的雨布,一台台装着钢矢的伏牛弩露出狰狞的面目来。这城墙上一共三十八台伏牛弩,装备到幽京城头后,还是第一次使用。

现在三十八台伏牛弩尽数发动,朝城下的突厥人,发动铺天盖地的打击。

城墙下突厥人正拥挤作一团,正要登城,在伏牛弩的打击下,皆是无幸。突厥人的皮盾,身上皮袄,以及血肉之躯,在伏牛弩面前就和纸糊的一样。一发弩箭对准了突厥人绳梯射去,竟然一口气贯穿了五名绳梯上的突厥士卒,还将一名刚要上梯子的突厥士卒也一并贯穿在地。

突厥人也是血肉之躯,就算再勇猛也会怕死,在这样钢铁风暴的打击,终于丧失了作战的勇气,当下溃退,宁可冒着被火烧起,被烟熏死的代价,跑回无定河边上,也不肯在城墙上送命。

这崩溃只是在一瞬间的,而这时候陈克,赵全庭已是率领着三百名赵军精锐,顺着城内的下水道,来到了城壕的边上。

他们都拿着单刀,等待着城墙上的战况,现在在赵军弓弩的打击下,突厥人已是溃不成军。

陈克当机立断,率领埋伏在城壕边上的三百赵军勇士,拔刀而出,奋勇地冲向突厥军的阵营中。

五千突厥军根本不知道陈克他们是从何处出现的,但见他们追击在突厥军身后,逢人就砍,逢人就杀。突厥的败军当下被击溃,仓皇地退回了无定河岸边,这才稳住阵脚。

陈克一直追到河边,听得城头上鸣金这才收兵。原来李芷婉看到突厥人已在河岸边缓过气来,竖下坚阵,故而才命陈克撤退,否则刚才就要损失几十人了。

众将对李芷婉把握战机的能力无不佩服。

无定河河边,颉利面色铁青地看着城下败退的一幕,而反观幽京墙头却一片欢呼。无数拿着木棒,大刀的男子都是欢呼雀跃,不敢置信他们居然如此轻而易举地就击退了突厥人的进攻。

而此刻陈克,赵全庭他们率人马回城时,却是一脸惭愧。李芷婉用兵如此高明,他们二人想到之前自己质疑她的决定,真是羞愧得无以复加。

这时候当前城门大开,原来是李芷婉亲自在城门前迎接二人,当下陈克,赵全庭都是跳下马去在李芷婉面前拜倒道“末将惭愧,居然质疑娘娘的决定,今日一战,末将等都是心服口服。”(未完待续。。)

121 0324710462511

第七百七十二章 故布疑阵



大军得胜入城,城头上民军郡兵因击退了突厥而雀跃不已。

此刻李芷婉策马出门,沐浴在万军欢呼之中。

面对陈克,赵全庭二人向自己叩拜,李芷婉却是全无得色,待二人起身后。

李芷婉道‘我以兵力集中一处,行险只不过击退突厥人五千先锋的试探进攻罢了,虽胜却不足喜,若是突厥派出大军攻城,我们幽京绝对守不住半日。‘

陈克,赵全庭听了皆是问道‘娘娘,可有什么退敌妙策,我等愿意奉娘娘之命行事。‘

李芷婉道‘昨日我们斩其斥候,今日我们又是小挫其先锋,足以让突厥人不敢小看。但突厥人重整旗鼓后,汹涌攻势才是我们担忧的。所以我们不能正面迎敌,而是要利用突厥人多疑这一点,迷惑突厥人不敢轻易攻城。‘

李芷婉话说得一半,这时一名将领满脸喜色地前来禀告道‘报,高楚将军的上谷郡兵,以及三千水军已是从南面赶来,马上就要抵达幽京了。‘

闻言陈克,赵全庭二人都是大喜,二人道‘有了这五千人马赶来,守住幽京城的把握又多了一分。‘

李芷婉听了点点头,略有所思

傍晚幽京南门,突降了一场大雨。三千从运河西来的水师,已是抵达幽京城南。大雨落在运河上稀里哗啦的,打起了一个个水圈。

而南面从上谷郡开来的两千人马,沿着运河而行,士卒都是风尘仆仆。在高楚率领下,也已是赶到了幽京城下。

高楚从南下避难的商人的口中。已是得知在西门处,竟然突厥与赵军已是爆发了一场激战。凭借城外郡兵和民兵,居然击退了突厥大军的进攻。这实在是让高楚感觉不可思议。

高楚当下只是迫切想要进入幽京城,就在他下令士卒加快步伐时,突然一骑快马从远处而来,对高楚道“奉将令 ,高将军你部暂不必入城。”

高楚听了不由怒道‘什么将令,某与众将士闻之幽京危及,日夜兼程而来,而到了城下。却不许我等入城,如此如何对得起将士的这一番报国之诚。‘

听高楚这么说,左右将士都是齐声附和,并且大为不满。

这名传令的骑兵连忙解释道‘高将军,你误会了,并非不是让你们入城,而是另有他用。‘

当下这名骑兵奉上了手令。

高楚看完手令后奇道‘这是故布疑兵之阵,嗯,这确实是妙计。敢问眼下幽京是何人在主持军务?‘

‘是当今贵妃娘娘。‘

高楚恍然道‘是平阳公主,原来如此,好吧,你回去禀告就说高楚奉令行事就是。‘

无定河边的突厥中军大帐。

‘可汗。饶命,饶命,我可是你的亲舅舅啊。你看在你娘的份上,就饶了我吧!‘

面对下首中年男子的哭喊。颉利可汗脸色铁青地道‘你是我的舅舅,也是阿史那一族的战士。我虽是你外甥,但更是突厥的可汗,你打了败战,若不杀你如何明军纪,对不起了,舅舅,拖下去!‘

眼见对方被拉下去,满堂突厥将领都是不寒而栗。颉利比处罗更加可怖,处罗虽是嗜杀,但对付的都是非阿史那一族,以及非突厥的铁勒各部。

如薛延陀部因为勾结赵国,之前就几乎遭到了处罗灭族的下场。但是颉利的残忍却是不分亲疏的,处置属于突厥的突利一部,还能说是惩罚叛乱的话。

可是现在杀死攻城不利的亲舅舅,就有点太过了。幽京并非一定要攻下的,突厥更愿意是从幽京城下捞得好处。他舅舅打了败战,本部人马也是折损了不少,这时候应该安抚才是,但是这么严酷的处罚,只能说是出自颉利自己的意思了。

众人都是知道颉利是要立威,但眼见颉利越来越大权独揽,突厥众将表面上不敢吭声,但心底却是另有主意。

这时候颉利目光扫过众将,所有人都是垂下头。

颉利道‘我绝不能容忍,我们突厥打败战,幽京城所作所为已是激怒了我,从现在起诸部一并全力打破幽京,将城池夷平,让赵人知道反抗我突厥人的下场。‘

听颉利这么说,众将都是露出不情愿的神色。大将步利设先开口道‘可汗,若是攻破幽京,以后我们与赵人就撕破脸了,这好容易和平数年的日子,就再也没有了。‘

步利设这么开口,左右突厥将领都是纷纷道‘是啊,可汗,请你再考虑一下,这一次攻打幽京教训一下赵人就可以了,这和打猎一样,也不能一次将猎物都打尽了。‘

颉利没有预料,方才还一片沉默,不敢忤逆自己的众将,这时候竟一致反对自己的意见。

颉利也知道自己新继可汗,威信并不如自己兄长高,特别在这一次失利下,有的突厥将领已是质疑起自己来了。颉利心底暗恨,但他身为可汗,却不能如中原皇帝那样有那么大的权力,众人一并反对下,他也无法坚持己见。

但颉利的话已说下去了,现在叫他收回自己的话,要如何下台。

这时候赵德言出来替颉利解围道‘可汗,不如如此,还是如怀荒镇那样要赵人缴纳一笔钱就是了,若是赵人不肯,我们再攻打幽京也好似不迟。‘

见众人没有反对赵德言的意见,颉利缓了一口气正要说好。

这时候一名突厥将领入帐来向颉利禀告道‘可汗,城南出现大量赵军援军,正不断赶入城中,从旌旗上判断人马有数万之多。‘

消息一出,颉利霍然起身,看向赵德言道‘你之前不是说,赵军的主力都在中原与李唐决战吗?为何会有数万人出现在城南。‘

赵德言满头大汗,起身后噗咚一声跪在地上道‘可汗,这我也不知道啊,可能是斥候侦查有误啊。我在赵国的秘谍确实回禀,赵军主力还在中原,没有回来啊。‘

一旁突厥大将契必何力道‘不用说了,一定是你勾结赵人,故意在幽京设下埋伏,引我们上钩是不是?‘

赵德言吓得瘫在地上道“可汗,诸位将军,我怎么敢有这个念头。长生天在上,我赵德言若有此念,不得好死。”

听赵德言以长生天起誓,众将都脸色稍缓。

颉利也是哼地一声道 ‘我突厥二十万铁骑纵横天下,赵国就是有两百万大军也留不住我,契必何力,你就不要乱猜疑了。‘

“不过赵德言你军情有误,本可汗也饶不了你!‘(未完待续。。)

121 22300210469687

第七百七十三章 霍卫之功



赵德言听闻颉利要处罚自己,连忙跪下道“可汗开恩。”

颉利对赵德言道“念在你为突厥效力多年,就处罚你一千奴户。”

“是,可汗。”赵德言心底松了口气,颉利毕竟没有真罚自己,只是作个样子。

这时候,颉利将用处罚赵德言,平息了众人的怒火后心底想,眼下赵军实力不明,所谓的援军很可能只是虚张声势,但是众将都不愿意舍弃自己多年在幽京,怀荒镇建立的利益,所以不愿意攻打幽京,若是我强行要攻打幽京,他们必然以为借口,不愿意出兵。

就在颉利拿不定主意时,这边又有突厥使者禀告道“可汗,斥候禀告赵军又一路援军赶到了,人马有近万之多。”

颉利听了脸色一变,呵斥道“赵军哪里有这么多援军?”

“可汗,我们一观就知道了。”

颉利听了当下与众将一并骑马赶来幽京附近的山头上,但见南面山梁之处,旌旗处处。无数打着黑色旗帜的赵字战旗飘扬,而是一路路的人马从幽京南门而进。远远望去,黑色的旗帜犹如望之不尽的大海般,声势惊人。

“难不成李重九主力真的回来?”颉利吃惊言道。

“可汗你看东门,也有动静!”

颉利看去,而幽京城墙东门之处,一路路赵军人马也是从这里进发。与南面进入赵军的黑旗不同,这一路赵军竟都是打着红旗,远远望去如烈火燎原。这些赵军士卒并没有回城,而是陆陆续续向东面进军,往莽莽大山之间行去,踪影也是没在深山之中。

一名突厥大将问道“赵军兵力不足。为何还不守城,竟还有这些打着红旗的人马离城而去?这实在猜不透啊!”

“或许依我看,赵军会不会是往东路去。绕道截断我们的北归之路,或者在埋伏在半路上准备伏击我们呢?”

这名突厥将领的猜测得到了众多突厥将领的赞同。颉利虽是心底根本不相信赵军有这么多人马,但是眼见为实,事情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

“可汗,快拿主意吧,秋季已是差不多了,部族里的要准备过冬了。再在赵地打下去,也没有意义啊。”众将已都是在打退堂鼓了。

颉利想了一番对众将道“我看就依赵德言刚才说的,我们就向幽京索要金银布帛。若是他们给,我们就退兵,若是他们不给,我们就以此为借口攻打幽京,你们看怎么样?”

众将听了一并答允道“一切听可汗之命。”

颉利当下左右环顾道“契必何力,你去过幽京,与赵人打过交道,这出使使者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告诉赵人明日,我与他们在无定河河畔见面。重缔盟约。”

契必何力当下道“是,可汗。”

颉利,契必何力都望向幽京城下。眼中都露出了忌惮的神色,这赵军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兵马?

幽京城之中,一间大屋子里,机杼声来回响动。

屋子里油灯点得通明,屋子里幽京城的妇女,宫女都在屋内忙着针线活。

这些妇女,宫女都是这么忙碌了一天一夜了,还有休息。这些妇孺们都是被组织起来连夜给赵军士卒缝制战旗的。

“我不是和你说锦帛不够,就倾空府库把府库里的锦帛都拿出来。如果府库里不足,就从宫里面把被单都是拿来裁了缝制。不要管你冬天还有没有被子盖。突厥人打进来了,大家都一样没命。‘

拂衣大声在嚷嚷着。喉咙都哑了,回到宫里喝了一大口水,一旁又有士卒前来道“前方将士又催要两千面战旗!”

拂衣将杯子一搁道“刚要了一千面,又来要两千面,只有五百面,我们将今晚睡觉的被面都拿来作战旗了。”

“小人也是奉命行事,不要让小人为难。”

拂衣道“我就不信了,光光靠旌旗就能打退突厥人,那要那么多兵作什么。若不是皇后娘娘交代,我才不接这差事呢。”

拂衣也是牙尖嘴利,他巴不得这士卒将自己的话,传到李芷婉耳中。

那士卒赔笑了一阵,只能回去禀告李芷婉。

此刻李芷婉正在幽京北城的城头上,对新到的高楚道“你和你的人马,今晚不要休息,这一次你们打着月白旗继续从东门出,待到了深山后,再绕回南门,这时候你们换上青旗,懂了吗?”

高楚抱拳道“是,娘娘。”

接令后高楚大步走下去,对城下的郡兵道“不要歇息了,立即出城!”

城下的郡兵们轰然答允,当下又是一并迈步。

李芷婉看向城外灯火通明的突厥军大营,沉默了片刻,一旁剑雪向李芷婉问道“小姐,你这计策可以瞒得过突厥人吗?”

李芷婉听了道“瞒得过瞒不过,今晚就知道了!”

剑雪听了点点头道“小姐,你不是说了吗?突厥人多疑,这计谋一定能骗过他们的。”

这时候一名士卒奔上城头向李芷婉禀告道“娘娘,好消息,好消息,突厥人派使者来求和了!”

剑雪这时候喜道“小姐,你的计策成功了。”

永济渠上,赵军旗舰。

李重九与众将正在旗舰上看着沙盘,各路人马皆向幽京赶去,呈现一种合围之势。

一旁张玄素道“王君廓的五万兵马,预计五日后可以抵达幽京,而我军十二日内也可以抵达。到时候颉利就只能退兵了。”

“仅仅让颉利退兵就可以了吗?”李重九道“突厥数次犯我,攻至幽京城下,这一次颉利新继可汗之位,还没有坐稳,就敢率军千里突袭,孤师深入攻我幽京,这一口气朕可是忍了很久。”

张玄素问道“陛下有何高见?”

李重九道“突厥依靠有千里草原辽阔,故而不怕我们远征,但是他们将汗庭从漠北迁至漠南,这是败笔。发动一次汉武帝征漠北的战役,以我们大赵的国力尚不足,但是对于突厥的漠南汗庭,却正好在我大军攻击范围之内,你们这些大将不是整日说要打突厥吗?作一番卫青,霍去病的功业吗?朕觉得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未完待续)

123 0563210481371

第七百七十四章 知道后果



幽京,临时行营。

一派灯火通明的景象,中书省,尚书省的大小官吏都是忙碌个不停。

温彦博一脸疲乏地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合上眼睛微微养神,但一旦有军情传来,他立即会睁开眼睛,马上精神十足地处理事情。

至于魏征嘴角上则是都起了泡,三日三夜都没有合眼。

突厥大军压境,军情如火,官员们都是忙碌不已。

这时候台阶外一个脚步声匆匆传来,合着铠甲响动的声音。但见徐武闯入行营内,脸上带着喜色。

“温宰辅,魏宰辅,好消息,突厥人肯议和了。他们派出了使者,请我们明日在无定河与突厥新可汗重新缔结盟约。”徐武激动地向温彦博,魏征二人禀告。

听徐武这么说,众官吏都是一片高兴。

唯独魏征却没有好脸色,冷哼一声道“突厥大军压境,眼下说是来前来议和,不过是缔结城下之盟罢了。”

‘你们若以为这就可以高兴,那还早着,传令下去,今夜下去,城头巡视反而要加强,以防止突厥人偷袭。‘

众官吏本就畏惧魏征,听他这么说 ,当下都是收起了高兴的神色,立即去办事。

府内徐武道“那也是我军守城得利啊,若非贵妃娘娘在城西击退了颉利大军,以及那疑兵之策迷惑了突厥人,我猜想突厥必不会如此轻易的就求和。”

‘说到底,还是突厥人不愿意攻下幽京。这几年草原上百姓通过怀荒御夷二镇获利,远超过以往战争所得。颉利一意孤行,打破胡汉两家数年来的和平。故而不得人心罢了。‘魏征倒是一语中的分析出结果。

卢承庆却开口道“不过颉利求和的条件呢?我猜想颉利一定会狮子大开口的。”

徐武道“事到如今,若非不给颉利一点甜头,突厥人也不会退兵啊,但为了幽京的安全也只能如此了。”
这时候周洲起身道“我看不必理会这颉利,再过数日驻扎在上党的大军,即会抵达,我们眼下要作得即是缓兵之计,暂且答允突厥一切条件,待援兵来时那时候就由我们说得算了。”

听周洲这么说。温彦博捏须,微微一笑,没有表示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

卢承庆听了道“这会不会太过了?两国邦交盟约,岂是儿戏,若是我们撕约,将来信义何在?”
温彦博当下道“子馀,你真是个厚道人啊,这一次是突厥撕约在先,犯境在先。我们也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罢了。”

温彦博这么说,目光中露出了几分森然之色。众人见了这一幕,知到这位平日好似很好的说话的。大赵文臣第一人,也露出了狠厉的一面。实际上这一次突厥打到幽京城下,温彦博也背了很大的压力。

连周洲也在一旁笑着道“是啊。就算突厥没有过错,我大赵何时又与他人讲过信义二字了。”

众人听了不由大笑。

次日无定河河畔。突厥二十万大军尽出,旗帜如海。人马雄壮,令人望之生畏。

颉利可汗显然是要突厥兵强马壮来威胁大赵,在谈判的局面中为突厥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赵军也不甘示弱,城墙上也是多竖旗帜,郡兵士卒和百姓们都是一并上了城头,摇旗呐喊,声势丝毫不逊色于突厥。

大军在后,温彦博,魏征,李芷婉与颉利只有一河之隔,相互问话。

谈判开始,魏征先是大义凛然指责颉利道,突厥撕破之前两国签订的盟约,无故来侵犯赵国,这是何故?

魏征立场强硬,令不少担忧突厥势大的人,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赵德言将魏征的话翻译成突厥语,颉利听后却是哈哈大笑道‘你们赵国支持突利,分裂我突厥之势,有这样的野心,我们突厥人当然不可以容忍,所以来兴兵伐罪。‘

魏征道‘突利之事,是突利一己的念头,与我赵国无关。贵可汗没有证据,居然兴兵讨伐。‘

颉利冷笑道‘本可汗认为有的就是有的,凭证这样的东西,只有弱者才需要。我这一次来,向你们赵国要三千万钱,十万匹布帛,生铁五万斤,民间三十岁以下女子三千人,若是不答允,我身后的突厥将士,就将攻破你们幽京的城池。‘

颉利说完,二十万突厥士卒一并举起刀枪大呼,声浪席卷。

温彦博这时候道‘颉利,我们大赵根本没有那么多金银给你,你索要无度,有失草原霸主的气度。‘

听了温彦博这话,颉利心底大喜,这分明就是肯服软嘛,他先前也不过是狮子大开口,然后等着大赵还价。

颉利当下问道‘那么你现在幽京城内有多少东西,说来听听。‘

颉利话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