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山国色-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十四章 可汗点兵
敌楼上,李重九身边,站着一名带着尖顶虚帽,穿着白衣的胡人。
这名胡人能得到信任,身处于敌楼上,显见身份不低,更不用提他身旁还站着另外两名身材魁梧高大的昆仑奴。
昙宗指着草原向李重九言道“那些奚人怎么回事?大门敞开,突厥人一旦打进来,不是都得被宰?”
一旁那胡人,笑了笑,摸了摸唇上的八字胡,却不言语。
李重九见了,笑道“石先生,有何高见?”
这胡人微微欠身行礼,言道“将军客气,高见不敢提,不过据我所知,奚部五族首领之所以名为俟斤,在突厥语中称为i
kin,乃是突厥人所授予的官职。乃是对突厥表示臣服之表示。”
这名胡人汉话说得十分流利,实际上名为石康,乃是粟特人。粟特人善于经商,一直于西域一代的丝绸之路上活动。
正所谓有利益在的地方,就有粟特人的存在,眼下石康来到怀荒镇,则是与李重九作一笔生意。因为石康作的生意,乃是走通关内关外,贩卖奴隶。
这生意在现代看来是天杀的行当,而在当时在大门阀门下都有几百上千的奴婢,曲部,故而此事再正常不过了。
这一次上谷郡暴乱,百姓不是作了流民,就是从了漫天王王须拔的反贼。
至于剩下的人亦不得不卖身为奴,原因是隋炀帝北巡边境,游经涿郡,上谷郡,至汾阳宫游玩。天子出巡,乃何等大事,当地郡守不顾眼下局势,劳役民夫无数。
百姓经过一次乱匪后,皆是家破人亡,为了一口饭,纷纷卖身为奴。于是如石康,这样的人口贩子,就开始大行其道。
李重九对于石康的行为不置可否,百姓们若不当奴婢,就是被饿死,卖身为奴,对他们而言,也算是活下去一种办法。李重九要筑怀荒镇,眼下缺乏大量人口,故而石康正是来怀荒镇与李重九沟通洽谈的。
李重九听石康这么说,当下即恍然几分,突厥居然在草原上势力如此大。
不仅仅是奚族五部,东至草原的白霫,契丹大贺部,皆接受俟斤一号,以表示对突厥臣服。相当于中国一直一来羁縻政策,要四方诸侯接受自己的官职,以表示对本王朝的臣服。
看着突厥使者,在马上询问奚部女俟斤,还有其他几人,由于距离太远,亦看不出什么动静来。
只是过了一阵之后,突厥骑兵这才撅起马屁股,纷纷离去,而奚部众人仍埋在地上,不敢抬头。
见突厥人离去后,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当下解除了对城内的戒备。
李重九言道“昙宗随我去奚部大营一趟。”
说罢李重九与昙宗一并骑马,带着十几骑,往奚部营地而去,待到了车营门外。
奚部女俟斤,室得芸二人皆是容色不佳,几名族长亦在长吁短叹。
李重九见了下马问道“敢问俟斤,突厥人突然而来,是否为难你们?”
女俟斤见了,摇了摇头,拿去一枚金镞箭,叹了口气言道“始毕可汗于岱海大点兵,要我们奚部出两个百人队前往。而眼下我们室得奚部,哪里有余力出兵。”“突厥可汗点兵?”李重九猝然一惊。一旁长老言道“大俟斤,我看突厥人要求我们出兵,亦十分有好处,方才那位特勤不是说了,只要我们出兵,就会请小可汗出面,解决我们与契丹人的纠纷,说不定会替我们讨回乌候秦水牧场。”
这长老话刚刚说完,一旁一名头上扎满辫子的大汉,声若洪钟般,言道“不可这么说,突厥人何时安得好心了,他们这是以羊群中的头羊,以应对恶狼的主意。”
“你说是什么意思?”这长老反问言道。
这扎满辫子大汉言道“突厥人,肯帮我们,是因为我们弱,小可汗是不愿意看见,乌候秦水有一个强大的契丹部的,这个道理,等于当年俟斤在世时,我们室得奚部强大时,突厥人帮契丹部对付我们的道理一样。”
“阿史那一家都犹如豺狼一般,哪里真的会替我们打算考虑呢?”
李重九本待一直在考虑为何突厥可汗,会在岱海点兵一事,待听这大汉出声,顿时听得清楚。
这身材魁梧的大汉,从方才说出那一番话来看,显然十分有见地,将突厥人的用心剖析的明明白白。
谁说草原人都性情耿直,不懂得谋划权衡之术了。
突厥人一贯用得是扶弱抑强的手段,不仅是对于草原各部手段如此,对于汉地的汉人王朝,亦是如此。
李重九当下问道“这位大哥如何称呼?”
一旁室得芸立即言道“这位是英贺弗大哥。”英贺弗,在突厥语中,乃是勇猛者的意思。李重九这两个月来,勤学突厥语,也算得粗略听懂一些突厥话的意思。
李重九见对方样貌雄伟,显然并非只是勇猛一语罢了,显然亦有不俗的智谋。
对方看向李重九,倒是肃然起敬,朗声突厥语言道“乌帕,你的骑射很好,十个奚部的男子,亦比不上你。”
草原人最重英雄好汉,尽管女俟斤,几位长老对自己甚是提防,但是奚部上下感念于李重九那日一人一骑击退契丹白骑之表现,故而一并将李重九以英雄视之。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不敢,英贺弗大哥,不知可否告之,突厥人为何骤然在草原上点兵。”
英贺弗听了面上露出为难之色,言道“乌帕,此事在下也不知道,但是我想可能是对你们汉人不利。”
李重九听了点点头,言道“多谢英贺弗大哥的提醒。”
当下李重九,昙宗二人策马返回怀荒镇。
一入城中李重九方才下马,那人口贩子石康即上前,言道“将军,突厥人是退走了,如此我们的生意可以继续了吧。”
李重九沉吟了一会,言道“石先生,你的要价太高了,这钱我们出不起。”
“一千钱一个青壮奴隶,实在一点也不贵,要按照以往在西京,五千钱也没想买的到,”石康笑了笑,言道“不过将军既说得如此决绝,我们恐怕要做不成生意了,没关系,你们中原人不是常说买卖不成人情在吗?”
“我看我要再往北走走了,在胡人那边一头牛羊,换一个人,总值得吧。”
石康笑了笑。
李重九双目一眯,这粟特人只管着作生意,自不管人的死活,若是将汉人皆卖到漠北,比为奴为婢还惨。
不过对方身后有着门阀背景,自也不怕李重九,并且还有办法躲过官府的稽查,将人口偷偷运到塞外,这可是大不易。
李重九当下言道“运往漠北,这不服不说,半路之上,长途而行,还要穿过草原大漠,能达到胡人那的十不足五六。你不妨自己考虑一下,只要你做成这一笔,将来我们就是长期的生意了。”
石康见李重九如此说,当下亦是考虑再三,释然言道“好吧,就依将军的意见。”两人达成了交易,当下石康,亦是露出轻松的神色,言道“眼下天子驻在汾阳宫,并州地界,恐怕是出不了了,我们明日就从上谷郡送一千青壮到此,有了这些人,将军这怀荒镇应该就很快,可以建起来了吧。”
李重九点点头,不过这时他却突然想到,汾阳宫!
突厥人这一次在雁门郡以北大点兵,是否正冲着巡视边郡的杨广而来的。
一念到这里,李重九不由一震,心道我怎么把这岔子事忘了。
第九十五章 汾阳宫之围
大业十一年,六月,大隋天子行驾驻跸于汾阳宫。
为了迎接天子圣驾,雁门郡之中只是好一番忙碌,天下眼下已是四方烽火,但是郡守王确还竭尽所能之事,在天子百官面前粉饰太平,命郡内百姓出郡城十里迎驾。
雁门镖局。
此刻李虎拿着礼单仔细看着,作为雁门郡gdp龙头企业之一,这次天子来雁门郡,李家镖局亦是上下官员鱼肉的对象,少不得割肉一番。
“总镖头,少镖头来了。”
李虎听了一愣,不久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李重九已是进入镖局之中。
李虎十分诧异,自己儿子不是正在塞外,为何突然回来了。
李重九一见面,即可压低声音,言道“爹,突厥已于塞外集结二十万铁骑,准备奔袭汾阳宫。”
李虎听了顿时手中一件礼单,丢在地上。
“突厥人?”李虎一把抓住了李重九手臂。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此事我已多方求证过,绝不会错,二十万铁骑一下,不说汾阳宫,整个雁门郡亦会被踏成平地,我们镖局必须立即就走!”
李虎听李重九如此说,虎目一动,看向大厅内正在置办礼品的镖局人手,还有李家镖局这三年辛苦置办下的华宅。
当下李虎下了决断,大声言道“走!什么都不要了,大家带上一切值钱的,连夜给我去太原郡!”
镖车碾着青砖,辘辘地响动,李虎面上具是坚毅,拿得起亦当放得下。他带着镖局上几百号人,乘着天黑之前出城。
一路之上,随处可见雁门郡百姓以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准备迎接天子御驾。
行到半路,李虎看了一眼,这雁门郡边城,对李重九言道“小九,突厥人来袭此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李重九摇了摇头,言道“只有我一人知道。”
听李重九如此说,李虎勒住马,言道“小九,临到事前,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以及镖局。突厥人狼性,这兵马一至,这雁门郡合郡百姓,皆逃不生突厥人毒手。”
“我虽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你既知道此事,何不向朝廷禀报此事,让他们早作准备,我也知道,你一介布衣,人微言轻,不会如我们父子般信你,但是事情无论是否做到,自己先要问心无愧。”
李重九听李虎这么说,顿时肃然起敬。李虎虽大字不识,但身在草莽之中,却明得大道理,比之朝廷上许多尸位素餐的官员强多了。
李重九揉了揉自己两天两夜未合过眼睛,当下言道“爹,你尽管先走,我这就上门,通知与我们镖局有合作的商家,让他们先走。”
李虎听李重九如此说,十分欣慰,言道“商家那边,我来劝说,毕竟都是多年的交情了,他们更信我一点,至于朝廷那边,你或许有些门路,不如去找一下。”
李重九心知李虎所指得何人。
贸然去街上大吼突厥人要来了,只能被郡兵当作有意动摇民心军心之人,直接被处死,再次一点去报官,好一点乱棍轰出大门,差一点要吃牢房。故而告之此事,一定要有门路即可,如此才能上达天听。
李重九点点头,李世民,李三娘皆乃是卓识之辈,自己前去找他们,应该不会有错,就算出错了,也不过是白跑一趟,没差别。
当下李虎在雁门郡多留一天,至于李重九,孙二娘他们率领镖局上下连夜赶路,前往太原郡。
众人风尘仆仆,连夜赶到太原郡,这时候正是清晨,晋阳城城门紧闭,全城上下一片宁静。
晋阳城城下,李重九踱马而行,信缰由步,看着日出的晨辉,渐渐于此城头平行。
三年不见,不知道李芷婉是否风采依旧,还有李世民,李渊父子。
辰时三刻,吊桥终于开始缓缓放下,
李重九入城之后,命孙二娘带着镖局上下前往太原镖局安顿,自己早就探明了唐国府的路径,径直而去。
门前通报姓名,李重九即被引入客厅之中等候,并告之李二公子,李三娘子马上就来。
稍等了一会,只听门外一爽朗至极的朗笑声传来,为首来人不是李世民,还能是谁。
“李兄,我可是在此久盼啊!”李世民双手捧着李重九的臂膀笑着言道。
李重九笑着言道“能得到李二公子期盼,在下亦是荣幸之至。”
说罢,李重九看向李三娘,深深行礼,李三娘见了点点头,没有热情,没有冷淡。
李世民正欲口开口,李重九当即言道“李二公子,冒然来到府上,实有要事相告,我听闻消息,二十万突厥狼骑,已从草原上,星夜直往汾阳宫而来。”
李重九一语,登时石破天惊。
汾阳宫修筑管涔山,自北魏起,即乃是皇家避暑之地。
因汾河自此而发端,故而名为汾阳宫。
山巅天池之景,美不胜收,而宫城之中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亭台楼阁,数之不尽。
宫城内大殿上,六名宫女手持宫灯,熏香前行,而长乐公主一席宫装,长裙坠地,正缓缓朝大殿而去。
大殿之内,一名尖锐的声音,长长而出,一听即知即是去了势的阉人。
只听对方吟道“上圣家寰宇,威略振边陲。人维穷眺览,千里曳旌旗。驾鼋临碧海,控骥践瑶池。曲浦腾烟雾,深浪骇惊螭。”
一诗念毕,一阵拍手叫好之声传来,之后无数阿谀奉承之言附和。
长乐公主在殿门之外,微微皱眉,在一旁的贴身宫女拂衣,则是向她做了一个欲呕的表情。长乐公主莞尔一笑,这样的言语,偏偏自己的父皇却听得十分高兴。
“娥皇来了吧!”
殿上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宣长乐公主见驾!”
一名扛着千牛刀的千牛备身大步而出,向长乐公主行礼,言道“还请公主入内。”
长乐公主入内之后,只见殿内,一位身着龙袍,头戴冕旒的男子,正在大宴群臣。
对方一见长乐公主入内,笑着言道“娥皇,坐到朕得身边来,看一看突厥,给朕进贡的宝物。”
长乐公主行礼之后,小步来到杨广桌前,只见长乐公主一路行来,容色端庄,长裙迤逦;在座大臣武将见之,皆是神色一震,当下立即收敛眼神,眼观鼻鼻观心。
杨广命一名太监手捧一鸟笼上来,鸟笼之中,正养着一只相貌凶猛的白鹘。
杨广手指着这只白鹘,言道“突厥富庶远不及我大隋万一,荒山野岭间也只能出得这样凶禽。”
说到这里,杨广突然,言道“裴卿,始毕到哪里了?”
下首一名大臣站起身来,言道“回禀圣人,于都斤山据此甚遥远,始毕可汗听闻圣人北巡的消息,深感荣幸,进献牛羊万头,良马千匹,以供圣人使用,他自己想必是快马加鞭来此路上,想早日一睹天颜。”
杨广满意地点点头,笑着言道“朕之北巡就是为了和睦北邻,始毕倒是有心了,进献牛羊不说,还献上白鹘。”
“但我大隋富有四海,仅库房中积粮草,足以我大隋子民百年亦食不尽,哪里还稀罕突厥这点财物。不过也不要淡了始毕这番热心,你们几个大臣议一议,回赐之物尽管给之。”
“是。”这位裴姓大臣允诺。
长乐公主听之暗暗摇头,国家到了这个份上了,但父亲仍是如此摆排场,充阔气。
以往在东都时,父亲命胡人来京,一律吃饭不用付钱,并以丝绸缠绕在树上,以作其衣。
第九十六章 汾水投书
长乐公主在一旁,她很想说,外周乱民蚁聚,百姓食不果腹,那富有四海的大隋朝,正烽火处处。
可是说了又有何用,朝堂上能如此进言的臣子,要么已病逝,要么被杀。
“娥皇,你想不想见你姨娘?”杨广看向看向自己这位女儿。
“父皇!”长乐公主心知杨广说的,是嫁给始毕可汗的义成公主。
正当长乐公主要开口时,这时外周太监禀报言道“圣人,民部尚书樊子盖求见!”
“宣!”
不久一名虎目虬须的大臣,上前见礼,只见对方言道“禀报圣人,前方急报,始毕可汗率领二十万突厥狼骑,出现岱海以南!”
杨广闻言,身子陡然一震,殿堂之上,一名大臣言道“吾皇名声远播,威盛漠北,故而始毕可汗率突厥全部而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万岁之声犹然刺耳。
樊子盖瞪了那大臣一眼,言道“圣人,始毕可汗此来不怀好意!我看是不是……”
“打!”隋炀帝从口中崩出此字,笑道,“突厥来得正好,高句丽人只会龟缩于城,哪里来得比突厥人野战痛快!”
“朕有十二卫,有骁果健军!朕就在此处迎战!”
“吾皇天威浩荡,必然一战扫荡突厥!”隋炀帝一语,当下百官齐声附和。
这次从驾汾阳宫的,不过两万从辽东撤退的人马,而突厥人有二十万铁骑。
自仁寿二年后,越国公杨素大破达头可汗后,突厥十年生聚,铁骑卷土重来。
但天子一语而下,众臣只有领命而行,劝阻天子三征高丽的臣子,今日人头犹在东都城上悬挂。
群臣退走,殿内只余下长乐公主,樊子盖与杨广。
长乐公主看着杨广背心微抖,上前一步言道“父皇,我们是否可拜托一下姨娘!”
“娥皇,国家有事,自有男子来担当,何必劳动你姨娘,方才那些人,不足与谋,樊卿你有何退敌妙计!必要时候,朕可以率精锐杀出重围,暂避突厥人锋芒!”
樊子盖目若寒星,一举一动皆带着威严的气势,他直接言道“陛下,四面皆发现突厥狼骑踪迹,突围并非上策,何况陛下万乘之主,岂宜轻脱,一朝狼狈,虽悔不追。不如在此守城披坚执锐,再命人突围,请勤王之军四面而至,如此突厥必退!”
说到这里樊子盖突然跪下,言道“臣冒死再恳求陛下,暂停辽东之役,以慰众望。圣躬亲出慰抚,厚赏士卒,人心自奋,突厥不足为忧。”
樊子盖之言铮铮有声。
杨广默然一阵,沉声言道“准奏!”
“父皇!”
“陛下!”
长乐公主,樊子盖二人得杨广一言,皆是泪如雨下。
杨广看向长乐公主,樊子盖二人皆是泣不成声,长叹一声,言道“你们很好,都是忠臣,你们二人率着精骑突围,调各郡劲卒前来勤王!”
“诺!”
长乐公主,樊子盖一并答应。
此刻唐国府中。
“见过唐公!”
李重九对一名老者作了一个平揖,受李重九一揖,对方侧了侧身子,之后抱拳相还。
之后二人各分宾主坐下,李世民,李三娘则亦在一旁坐下。
这位老者面目慈和,颇具宽厚长者之风,不过李重九心知不可以貌取人。
这位唐公李渊不久前,刚刚击破母端儿,收得青壮近万。如此也就罢了,李渊亲自上阵手挽长弓,射七十箭皆中,并以贼人的首级割下,筑了一座京观。
李渊手捏长须,先不谈突厥二十万铁骑南下之事的真伪,笑着言道“听闻李兄乃山贼出身,曾想劫掠小女为妾。”
一提此事,李重九看了李三娘一眼,只见对方将目光撇到一边去。
李重九不由莞尔,言道“回禀唐公,说的不错,不过并非为妾,乃是为妻!”
听闻李重九直承此事,李世民不由哈哈大笑,朝李重九竖了一个大拇指。
李渊倒笑了笑,言道“有几分自信,你的骑射我那日看了,左右开弓之技,自长孙兄没后,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
“唐公谬赞了。”李重九言道。
李渊伸手一止,言道“是否人才,如尖椎立于囊中,不是由老夫一人说得算的,不过你千里迢迢,从塞北来至太原,将突厥二十万铁骑南下,相告于老夫,求得是什么?”李重九一愣,言道“我不明白,唐公的意思。”李渊捏着胡须,言道“若是你要富贵,老夫可给之,若是你要出人头地,老人可保举你为校尉,若是你求得是其他,老夫也必想办法替你弄来。”
呵呵,说到这里李渊笑了笑,言道“就怕求得太高,老夫给不起。”
这一番话,已说的颇为不客气了,李渊言中,是觉得自己突然前来,是贪图富贵的。
李重九正色言道“回禀唐公,在下也知道自己不过一介布衣,人微言轻,若唐公说在下贪图富贵,或者想要出人头地,那就当在下贪图富贵,或者想要出人头地吧,唐公随便赏赐点什么吧。”“李兄,莫要动怒。”听李重九之言,李世民不由劝道。
“也好。”
李渊伸手一止,示意李世民不必开口,自己微微一笑,言道“既然如此,还请这位小兄弟,在舍下暂住,待事情查明真相再说如何?”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自当从命。”说罢李重九为一名下人接得离开。
房间之中,只留下李渊父子三人。李渊盘膝而坐,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对李世民言道“世民,此事事关重大,若是不当,我恐怕连项上人头都不保,你说此人说的话,有几成真假?”
李世民言道“回禀大人,我觉得重九兄似不是说谎之人,应该有五,六分是真的。”
李渊听了不动声色,看向自己女儿,问道“芷婉你觉得呢?”
李芷婉言道“阿爹,这小贼自视甚高,但我却信他之言,应该有六,七分是真的。”
李渊闻言点点头。
李世民当下问道“阿爹,我们相信与否不重要,你如何觉得呢?”
李渊捏着胡须,言道“我与此人不过见了一面,轻易可以下决断?”
李世民,李芷婉听了不由皆是神色一暗。
“不过,”李渊顿了顿,笑着言道,“不过你们二人皆是我李渊的孩儿,我却是信你们看人的眼光,此事该不会有错。”
“爹。”李世民,李芷婉皆是喜道。
李渊点点头,言道“此事虽冒风险,但是救驾乃是倾世之功,说不定反而会是我们李家的机会。我这就给左屯卫大将军写信,告之此事。”
“另外世民,芷婉你们立即点一千精骑,准备随时赴汾阳宫救驾!”
“诺!”李世民,李芷婉一并答应,兄妹二人目光之中皆而露,跃跃欲试的神色。
大业十一年,七月。
突厥始毕可汗撕毁与隋朝的盟约,突率二十万铁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