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农门骄-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鳎桓霾恍⌒木捅蛔プ×税驯�
景玉明心中怨恨滔天,偏生他先前已经说错了话,他约略晓得李廷恩的脾气,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紧,你否认,你气急,那就是大错了。可事涉私情,他也不敢在这等场合请罪,只得生生吃了一个闷亏,望着翁同素目色冷如寒冰。
翁同素全当没看见。
做谋臣的,要的就是心狠手辣不要脸,景玉明是于自己有那么一二分恩情,可若自己没有真本事,在大都督面漆那也立不住脚。再有,这出谋划策,想的不同,不把别人踩下去,自己的主张就难以实现,权势地位便通通远离。这不是提着刀上沙场,却也与上沙场差不多了,没本事的人,就老老实实被压着罢。
一句话将景玉明抢回去,翁同素冲李廷恩抱了抱拳,坚持己见道:“大都督,在下以为,还是需仔细探查一番李登和。”
“不必了。”李廷恩方才一直冷眼旁观两边人马的争吵。在这之前,这些人交情太厚,厚的都敢为了推行一些想法联手在他面前玩弄心计。他需要用到这些智囊,却也不想这些人把自己视作推行主张的傀儡。眼下一个赞画职缺,恰如其分的将他们分割开来,不至于水火不相容,却也颇有一点水油分开的架势。如此,正正好。
他心神一转,端了面前的茶,“先叫廷逸去试试深浅,若李登和有异,自会闹出动静。我想知道的,不是马文博想在西北做什么事,而是裴炎卿为何独独挑中了马文博托以大任。”
这一番话说翁同素与景玉明两边人马都是一滞。
作者有话要说:回来太晚了,明天多写一点,今天先这样吧,到了这个点必须要洗漱上药睡觉了,不敢再写,再写老公要翻脸。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136章 隐杀(上)
招常理来说人,在这样的事情面前;裴炎卿为何选中马文博;甚至背后是不是就有裴炎卿还是只有这一个人都不打紧;最紧要的,是得弄明白马文博想在西北这片地上闹腾出什么动静。
可大都督想要弄明白的;却是裴炎卿为何选中马文博?
翁同素等人都是一脑门子雾水,却不甘心就显得自家都是蠢材,犹豫了一会儿,河骏先开口问,“大都督;您已经查探到马文博的动向?”
李廷恩但笑不语。
查探不查探与否又有什么要紧。查探到事情再去阻止;只能算是中策。不管对方有何打算,都能将其彻底扼杀在摇篮之中,才是上上之策。西北这块地方,他不敢说经营的天衣无缝,可既然马文博先走漏了风声,他还掌控不住,这大都督不如换人去做。
“此事暂且不提。”李廷恩摆了摆手,“我想知道,京中是否有了动静。”
既然李廷恩坚持略过这件事儿,不管是赞画还是幕僚,自然都不会和主公过不去。
景玉明先前吃了个瘪,这会儿有心表现,略作犹豫抢先道:“这马文博是裴炎卿继室的胞弟,叫马文博来挑一挑重任,倒也合情合理。”
翁同素立时反驳,“真有如此简单,你当大都督看不出来?”当谁是傻子,若只为这个亲戚缘故,大都督何必在此事上如此重视。难怪先到西北来也出不了头。
他讽刺了景玉明一句,不给对方发难的机会,话锋一转,“下臣倒是以为,裴炎卿叫马文博过来,若不是事关机密,只能依仗姻亲,便是有心叫马文博先过来出头,削一削马家的权势。”
“哦……”李廷恩听到最后一句,身子微微往前倾,正色道:“翁先生细细说一说。”
一句话就将想要反驳的景玉明等人给堵了回去。
见到对手被憋的脸红脖子黑,翁同素心中畅快,思路越发清晰起来,先将这段日子看到的谍报消息拉了一遍,飞快道:“下臣听得些消息,说裴炎卿自几年前丧了独子后,原配很快就病重过世。这续娶的马氏两年前病了一场,却被大夫诊出不能生养。没多久裴炎卿就从外面接了个孩子回来,对外只说是过继的族中骨肉,只是京城多有流言,说这孩子乃是裴炎卿在外头的外室所出。只因以前裴炎卿膝下早有嫡子,这外室身份又实在不堪,裴炎卿才一直未曾将这孩子带回来。后来嫡子无望,裴炎卿想要提一提孩子的身份,这才将孩子充作族人之子以过继的名义带回了裴家。”
说到这事儿,翁同素也忍不住有点发笑。因李廷恩的习惯,京中这些重臣的家里,哪怕是点针头线脑的事情也是有谍务司专门在打听,他们这些谋臣,每日要紧的就是从这些各地打探回来的消息中分离出有用的消息,禀报给大都督,尔后在根据这些消息辨析情势,以便辅助大都督提前做出应对之策。只是重要的消息是有不少,鸡毛蒜皮的也多。他当时看到这个就觉着哪怕是裴炎卿这等经历威国公谋反而不倒的老狐狸,居然有一日会在家事上糊涂,玩的那点子心计。
他闷笑一声,接着道:“说起来裴炎卿走在外头军威甚重,近年朝廷屡屡有人提出为裴炎卿赐爵。”说到这儿,翁同素少不得看了看李廷恩的脸色,见李廷恩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才继续道:“就是家事上,裴炎卿或因丧子之故,难免糊涂了。他接回来那孩子,年已十二,每日带在身边亲自教养,不过半年,马氏身边的陪嫁丫鬟就有了身孕,听说年前才为裴炎卿生下一个大胖小子,那丫鬟难产血崩,这孩子便记在了马氏名下。偏偏马氏之父前不久又接掌了邹得意留下的兵马。”
后面的话,大家都是聪明人,便不用再说了。
孙江此时道:“翁先生的意思,这是裴炎卿有意送马文博来送死?”
“是不是送死老夫倒是弄不明白。”翁同素看了对方一眼,慢悠悠捋着胡须道:“老夫只知道马文博生性冲动暴烈,横行霸道,在京中一贯声明不好,裴炎卿却是只狐狸。”
李廷恩闻言笑了一笑,“不仅是狐狸,还是只狡猾的狐狸。”
能从威国公谋逆事件中脱身,哪怕杜如归当初的一连串盘算原本想要对付的本就不是裴炎卿,可邹得意死了,裴炎卿却依旧身具高位。甚至被调回京城,被昭帝选为压制自己之人,成功与马家联姻,把那群文官都唬弄了过去,这样的人岂能简单。
说起来,若不是他太想除掉马文博,这一回要在西北玩一个一石二鸟之计,自己还真是弄不明白,这几年到底是谁在京城为自己大肆宣扬,让那些文官个个都将心神全部盯在西北这片土地上,把西北视作心腹大患,连藩王之乱都暂时放在了后头。
裴炎卿啊……
李廷恩眼中放出冷芒,扬眉一声厉喝,“来人!”
万重文倚在玉石靠上弹了弹手中的信纸,叹息道:“消停日子没有多久,又要给这师弟下力气。”
安原县主看了自家大哥一眼,故意挑拨,“大哥要不乐意,袖手旁观便是。”
“你啊……”万重文从踏上起身,舒展了一番身子骨,原本懒洋洋的神色都消失不见,正色道:“眼下这样的局势,大哥得为万家后世子孙着想了。”
安原县主正举着茶壶的右手在半空一顿,没有说话,屋中气氛一时陷入了凝滞。
万重文看的心中一叹,在安原县主肩上拍了两下,温声道:“不必担心。”
安原县主勉强笑了笑,看万重文出门将事情吩咐好,半个时辰后才回来,并没打探信上的内容,也没接着说先前的事情,而是道:“大哥可知道姚家的事情?”
因姚清池与李廷恩有婚约在身的缘故,万重文对姚家一贯颇为重视,闻言立时道:“姚家又出了什么事?”
安原县主微微一笑,“姚家有意要为姚清词另择婚事。”
“你说什么!”万重文手上一抖,正拿着的白玉茶杯扑啦啦在案几上打了个滚,茶水翻倒在他翩然的袖口上他也顾不得了,大惊着追问,“姚家要为姚清词重新择婿!”
安原县主说起这事也不知该有何心态,一脸无奈,“眼下倒还未曾大肆张扬,只是姚家几个后宅妇人私下在与人打听。据姚大太太身边贴身嬷嬷透出来的消息,姚家只怕是担心将来受牵连。”
万重文听得目瞪口呆,闷了许久方才摇摇头,喟叹道:“终究根基浅薄,姚太师一走,姚家就……”他忽的一顿,“姚凤清还在庄子上住着?”
“一直没有回去,说是要养伤。”安原县主摇了摇头,曾经的也是京中有名的清贵公子,只因一桩未成的姻缘,便一直蜗居在的乡下庄子上。眼下只怕不仅是京中人,就连姚家,怕也要忘了这个嫡长子罢。
万重文闻言冷冷一笑,“真是沉得住气。”他重重一拍案几,“先瞧瞧罢,倒要看看姚家那群蠢材能弄出什么动静。”
安原县主就有些迟疑,“可西北那头……”难不成就将这样重要的消息隐瞒下来,到时候真要被姚家退亲,那可是奇耻大辱。
“这种事情,你以为还用咱们去说。”万重文好笑的摇了摇头。自己那个师弟,在京中多少人马探子,谁又能摸得清楚。只怕他早就听到风声了,只是故意隐忍不发。既然如此,这种事情,不设大事,自己还是别干涉的好。
“毕竟将来若是……”万重文停了停话,眉宇间颇有些意味深长,“身份可就大不一样了。”
安原县主心中一个咯噔,果然就此闭口,没有再提及此事。
然则此时被安原县主挂在口中的姚家,亦正爆发出一场激烈的争执。
“清词啊,你这孩子,不是大伯母说你,就是性子太倔了。你是大伯母看着长大的,大伯母哪会害你。你啊,是没出嫁的姑娘,整天呆在家里,不晓得外头人眼下对那李廷恩的说头。自打他几年前去了西北做武将,这外头的名声就一日比一日更坏了。咱们姚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哪是响当当的书香世家,你祖父是举世有名的大儒,一品的太师。家里到处都是墨香味儿,你怎能嫁个自毁前程的武夫。再说了,外头人都说李廷恩在西北杀人如麻,砍了上千个人头在城墙外头做京观,吓得百姓都不敢出城门,这样的人,你怎能嫁他。听大伯母的话,趁着他还在西北,咱们赶紧差个人去河南府,找他爹娘把亲事给退了。”姚大太太说的口干舌燥,看姚清池一直坐在边上写字,脸上就露出了一丝不快。
不是自个儿的骨肉就是不亲,也不懂事。
不过想到这门亲事真做成了的坏处,再有为姚清词另结亲事的好处,姚大太太还是下定决心要说服姚清词,“清词,李廷恩那爹娘就是地里刨食出来的泥腿子,咱们多打发几个人过去,他爹娘也不敢乱说。”
听到这头,姚清词真是再也忍不下去,将手中的毛笔一摔,怒道:“大伯母的意思,是要趁着李家无人主事,叫人打上门去威逼是不是?”
姚大太太脸上飞快的闪过一丝尴尬,很快色厉内苒道:“你这孩子,怎生说话,对长辈如此不恭敬,就是你整日学来的道理?”
“我的道理,我只知道,这门亲事是祖父临终所定,大伯母身为儿媳,却要违背祖父的遗愿。就是不知,是我对长辈不敬,还是大伯母对祖父不孝!”姚清词亦站起身来,冷冷的姚大太太对视,丝毫不肯退缩。
“你,你……”姚大太太从没想到姚清词居然会如此尖锐的反驳自己。她当然知道这个侄女儿不简单,可再是如此,过去这些年,哪怕一时吃了大亏,她可也从来没有如此说话不留情面过,今天真是要撕破脸不成?
一时怒上心头,姚大太太也顾不得许多,骂道:“好端端的姑娘家,婚姻大事本就是长辈做主。我这大伯母好声好气与你商量,你竟如此不恭敬,莫非是舍不得那李廷恩?”
姚大太太话说出来也觉得过分,却并未道歉,在她想来,杀一杀姚清词的傲气也好。至于事后,她这做长辈的,只消把姚清池压服了答应这件事,就算被姚大老爷责备几句,她再来赔罪就是了,总不能姚清词还跟自个儿拿乔罢。
谁想姚清词听得她这话,不羞也不恼,只是理了理袖口,顺手拉住边上忍不住要辩驳的刘栓家的,望着姚大太太微笑道:“大伯母方才也说我整日是在家中,家里又是大伯母主持中馈,就是我屋里分来一根针,大伯母想必亦是清楚的很。既如此,我有没有与李都督私相授受,大伯母岂不是最清楚明白?”
姚大太太气的一个倒仰。
她能一口咬定姚清词就是与李廷恩私下有来往还是承认方才就是胡言乱语?无论说哪样,最后都会被打嘴。心慌意乱之下,她干脆一连声喊心口痛,临走之际撂下了一句狠话,“你的亲事,是有长辈做主,轮不到你妄为。”
姚清词原本不想跟她多歪缠,发现这回姚大太太竟是意外的固执之后,干脆也冷下脸色,“我的亲事,有祖父定下,轮不到大伯母只手遮天!”
“你……”姚大太太这回是连装病都不成了,一甩袖口,在下人们的簇拥下匆匆离开。
“呸……”刘栓家的冲着姚大太太的背影暗地里吐了一口唾沫,转身就换了一脸愁容,“姑娘,这可如何是好,李大人在西北,这家里头又是大太太掌管着,咱们就是想要送封信出去都不容易。”
姚清词在原地站了一会儿,忽然问了一句,“她们今日出了府。”
刘栓家的就知道姚清词问的是谁,撇嘴道:“可不是,一大早就说要去上香,巴巴的把七姑娘给带上,怪道呢……”准时一早就晓得今日大太太是要过来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样歪缠,那位,一向是滑的粘不住手。
“这倒也好。方才有那么一句,咱们的人倒能松一松。”姚清词神色一正,转身从妆匣里掏出一个玉镯塞到刘栓家的手上,“把这个拿上。”
刘栓家的方才只是顺嘴说一句,她可没想到姚清词真要把消息往西北送,这天远地远的,她找谁去。
看到她脸上的为难,姚清词就笑道:“放心罢,我不是要你差人送信去西北。别说找不到人,就是找到人,送到西北,我怕是早就嫁到了别家。”
“这怎会,还有大老爷他们……”刘栓家的失声叫了起来。
姚清词摇了摇头,“大伯若是有心要管,大伯母这几日就不会连着过来。”
不管到底出了什么变故,显然是有人动了手脚,而大伯父也以为眼下再跟李廷恩联姻会对姚家造成巨大的危机。若非如此,大伯父这样重家族名望的人不会纵容大伯母做出悔婚之事。只是姑且不论与李家悔婚是否应该,大伯父这样纵容大伯母每日来歪缠,想要逼迫自己主动答应把悔婚的责任担下来,也着实太过让自己心寒。
可即便再心寒,这依旧是自己长大的姚家,祖父牺牲性命守护的姚家,自己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不管。
李廷恩的亲,是那么好退的?
真要按着大伯母的说法,趁着李家无人去找李廷恩父母威逼,姚家只怕在局势未崩坏之前就会陷入灭顶之灾。
想到家中人各有思量,只顾盯着眼前那点琐碎利益,姚清词只觉得心力交瘁,再看刘栓家的还满脸期望的看着自己,勉强打起精神叮嘱,“拿着这镯子去咱们家在城郊的庄子交给大哥。”
“大少爷……”刘栓家的万万没想到自家姑娘想来想去,竟然想到了早就消失在姚家的大少爷,她不由慌了起来,“大少爷手都废了,前些年大太太还屡屡提起来,这一两年可……您真要找大少爷,依我说,不如找二少爷罢。”
“这件事,只能让大哥去办!”姚清词神色十分坚决。
若连大哥都毫无办法,那大概……就真的是老天爷要亡了姚家,自己一个弱女子,也只能认命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
☆、第137章 隐杀(下)
姚二太太带着女儿坐在马车上;今日礼了一天的佛,虽说泰半时间是坐在庙里头备下的房间歇息,可要应付一道去上香的各家太太夫人;仍旧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此时她靠在车上闭目养神;姚清池年龄小;精神头依旧很足,坐了一会儿觉得憋闷;不由掀开将车窗开了个缝;偷偷朝外头观望。
就像额头上也生了一只眼一样,闭眼养神的姚二太太掀了掀唇,“清池……”
平平稳稳的调子立时就让姚清池怏怏然关了车窗,重新端正身子老老实实坐在那儿一言不发。
察觉到女儿的不悦;姚二太太心下微微一叹;睁开眼问,“你觉得咱们家这马车如何?”
如何?姚清池觉得姚二太太这句话问的当真可笑。上千两银子香木造的车厢,大的能隔出三层,前头坐粗使丫鬟,中间坐贴身丫鬟,最后坐主子,层层都用木门阻挡,门上嵌金镶玉,连摆放在马车内的案几都是整块碧玉所雕。这样的马车,就是王公贵族之家也没多少能拿出来,还有什么不好的,至少比以前强多了。就是祖父在的时候,姚家人也过不起这样的好日子。
想到姚二太太这样问话的缘由,姚清池小声道:“娘,我晓得了。”
“傻孩子。”姚二太太伸手在女儿头顶抚了抚,温声道:“娘出身不高,你外祖家是个穷的,将来娘也给不了你多少添补。你在姚家过惯了好日子,这两年更是养的精细。可你要晓得,眼下咱们这日子,吃用毕竟不是自个儿的。这是沾了那头的光。这马车,也是人家孝敬你爹的。一旦你出嫁,姚家的好处半分你都沾不着。娘眼下管的你严,都是为了你好。”
姚清池心中闷闷的,扯着姚二太太手撒娇,“娘,咱们真要那样做,就不能想想别的法子。咱们家里头这两年能发迹,不还是靠着李家。这门亲事又不是看着姚清词才结,靠的全是祖父的脸面,我……”
“不行!”姚二太太脸色骤然发沉,目目光森冷的告诫女儿,“李廷恩以前或许是个良配,为了你,娘拼下性命不是不能帮你谋划一二。这会儿,你就别想了。他已经是都护府大都督,一旦与姚家退亲,绝不会再任凭折辱娶一个姚家的女儿。再说你外祖虽不济事,这两年也结识了几个人。朝堂上日日都有人弹劾,这样的武将,没几个是有好下场,别看他现下风光,将来抄家灭族只是迟早,娘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掉火坑里头。”
想到李廷恩那张俊美的脸庞以及逢年过节往姚家送来的节礼,再想想方家为自己说的那门亲事,姚清池真是越比越憋屈,心中满是不甘,“外祖就是个小吏,他哪晓得什么朝廷大事,就是喝二两酒,还是管您要银子呢。再说了,都说朝廷要收拾李廷恩,要没收拾成,他将来可就是……”
“住口!”姚二太太听女儿看不起娘家时就已经恼怒非常。方家是不怎么样,可娘家是一个女儿的脊梁骨,能不能在婆家站直身子,在儿子成年有本事之前就全看娘家了。她心里能对娘家的情况有数,却不能任凭女儿看不起娘家。她本想教训女儿几句,猛不丁听到后头的话,骇出一身冷汗,声色俱厉的就捂住了女儿的嘴,眼睛朝木门那儿望了一望,不管方才这话漏出没有,今日带出来的人都不能再留。好在今日有盘算,带出来的都是不是心腹。
这样心思绕了一圈,再看女儿已经被憋的脸色青黑,才松了手,压低嗓门恶狠狠地告诫,“这等事情是你能说的,听娘的话,安安分分在家等着,娘一定会为你寻个好人家。”
姚清池方才一时上火胡说了话,这会儿吓得心扑通扑通乱跳,当下不管什么就急忙点头,“娘,外头翠儿她们……”
“放心。”姚二太太看着女儿怕的冷汗直冒,不忍心再说她,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姚清池又是一阵点头,这下顾不得什么都督夫人的美梦了,忙着追问,“外祖父那头说的准不准,娘,我就是担心您把这事儿办成了到时候大舅母她们又变了卦,看着外祖父给我挑个好人家半途便截了去。”
“放心罢,有娘在。”姚二太太唇角勾起一丝冷笑,“娘可不是你二姨。”
当年家里黑了心肝想把自个儿嫁给个五六十的老头子做填房自个儿还在闺阁里都能另外寻到一条出路,这会儿手上有人有银子,还能任由她们被糊弄了去。娘家当然是要照管,只是若敢跟自个儿玩心眼子,非叫他们全都摔的头破血流不可!
姚二太太压下心思,担心女儿仍旧对李廷恩有想头,盘算了又盘算,拉过女儿贴身耳语叮嘱,“娘并非全然听你外祖家里唬弄,只你爹不济事,你大伯父倒是个明白人。你大伯母三天两头去找那姚清词缠磨,若在往常,你大伯父早就管束起来,这会儿偏不声不响。既如此,你外祖说李廷恩的事情,十之*就是真的。李家,不是好去处。”
的确,爹是个糊涂人,大伯是撑家业的人。
李家当真不能嫁。
姚二太太这番话成功浇熄了姚清池对李廷恩最后一丝绮念。她此时甚至有些希望这门亲事能继续下去,让姚清词嫁过去往后跟着被砍头或是充为官奴。只是想到一荣俱荣的道理,这念头只得打消了。
算了,权当放她一马罢,左右这门亲事一旦退了,往后姚清词的亲事就握在娘手里头,往后磋磨她的机会有的是,还有那些嫁妆,嫁不去李家,就都是自个儿的了。
一想到姚清词那屋里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