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宅那些事儿-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老爷更是痛哭流涕。这些年他的确对他娘有了意见,虽然他嘴上没说过,但心中的确觉得他娘太不懂事了。若他娘稍微软和些、和善些、明理些。他与张氏也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绿儿也不会死了,早先的吴氏也不会那般不懂规矩。官宦人家从不缺明事理会处事的老太太,相比之下他娘就太逊色了。

但这是他娘!

是最疼他的娘!

是那个会为了能让他交得起束脩,在灯下熬油做活的娘;是那个知道他要进京赶考,一个月赶出了十双鞋的娘;是那个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让他吃上饭的娘。

“与其让我在旁边看着你死,不如我和你一起死。只是这样,对不住老二了,他以后,再没有娘疼了……”说到这里,高老夫人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出来。她想这一次恐怕真是不能幸免了,可高二老爷可怎么办啊。他那么傻,他媳妇又那么精,现在又多个那一看就不是好东西的月娘,还没了老大的扶持……

高老爷痛哭失声,他匍匐着爬到高老夫人身边,像小时候那样抱着她的腰,“娘,娘……”

高老夫人看着他,终于慢慢的抱住了他:“老大,老大,我不怕死,可我担心老二啊。”

“我送你离开,娘,我想办法送你离开。”高老爷并不知道怎么送人离开,但他想哪怕豁出命去呢,也要把他娘送走。

“你不要送我了,送舒姐吧,那丫头,可怜啊……你早先实是要把话同我说清楚,我要知道了,怎么也不会让那丫头留下来啊。”

“都是我的错,对了,她人呢?”

“好像被周家人请过去了。”

“什么?”

“今天一早的时候,她就接了那个什么周判官家的帖子,好像是叫颖姐的吧,早先同安姐一起玩的那个。她接了帖子就高兴的同什么似的去的。”

两王的行动实在是太迅速了,今天早上江宁虽有些混乱,可还算平静。大家也没想到寿王的大军会拉起的这么快,所以今天早上门房接到周家的帖子就直接送到了内院,而颖姐一接到,立刻就换起了衣服。虽然一般的聚会,大家都会提前个一两天下帖子,但颖姐这时候已顾不上想那么多了,匆匆的换了衣服补了妆,就带着丫头赶到了周家。一进去直接就被引到了一处院里,却没见到颖姐,反而见到了另外几个姑娘,其中有她认识的绣姐、涵姐,还有两个她不是太熟悉的姑娘。

一看到她,绣姐就道:“你怎么来了?”

语气重充满了惊奇,她心下不快,面上却不显,反而一笑:“看姐姐说的,我怎么就不能来了?”

绣姐狐疑的看着她,她微微的笑着:“我接到了颖姐姐的帖子,自然就来了。”

“颖姐会与你下帖子?”

“绣姐姐这话就不对了,颖姐姐怎么就不会与我下帖子?再怎么说,我父亲也是江宁知州,早先有二姐在,大家可能都忘了我,但现在,二姐已经回老家了,这以后啊,还不见得回不回来呢。”她说着,直了下身体,话是对绣姐说的,却是在对所有人宣告。不要再记着安姐了,现在,是她舒姐在江宁!杨姨娘走了,二老爷一家也都走了,以后宅院中的往来,只有她与高老太太了!

绣姐撇了下嘴不再说话,旁边却真有一个姑娘过来同她打招呼了,舒姐得意的向绣姐看了一眼,就同那姑娘说起话了。那姑娘姓年,是一户商人家的女儿,这年家虽有些生意,却完全说不上大户,对舒姐就多有奉承,舒姐虽不是没享受过这种待遇,毕竟不多,而且这次还是在绣姐面前,就更为得意,一心就与那年姑娘说着话,完全忘了其他。

不过她忘了,其他姑娘却没忘,当大家喝完两杯茶,议论声就越来越大了:“怎么颖姐还不出来?”

“是啊,她把我们叫过来,怎么自个儿倒缩起来了。”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

议论越来越多,最后还有姑娘直接问起了旁边的丫头,那丫头却是一问三不知。让她去叫人,她倒是去了,但过后就不见回来,就这样又等了一刻钟,众人的意见越来越大。终于有姑娘要出去,但刚来到门口,就被妈子拦住了,到这时候,就连一心享受的舒姐,也察觉到事情不对了。

一听说舒姐被周家叫去了,高老爷就急了,不过他本就是临时跑回来的,这一会儿就有三拨人过来寻他,最后一次,却是张千户亲自来了:“大人,他们在外面喊话了。”

“喊的什么?”

“还能是什么,让咱们开门。”

高老爷一笑:“我还以为能说出什么稀罕,看来也不过如此。”

张千户面露难色:“但我看有些官员,却有些……大人还是快同我过来吧。”

听他这么说,高老爷也不敢耽误,匆匆的就随他去了北城。他刚才之所以还回家一趟,是因为寿王的军队虽围了上来,却远远的停到了外面,看起来还不像要攻城。而衙门中的那些官员,也不知跑到了什么地方,所以他是先回衙门安排了事务,才回去见了高老太太一面——这种场面高老爷从来没经历过,就想着自己要再上城头,很可能就下不来了。

但就在这一会儿,衙门中的那些官员就都聚集在了这里,领头的就是周判官,远远的就看到他正在说点什么,周围的人一片惶然。

“高大人来了!”不知谁这么吆喝了一句,其他人立刻向高老爷打起了招呼,“大人您总算来了。”

“大人您快来看看啊。”

“寿王势大,大人您看这当如何?”

……

高老爷慢慢的走过去,目光在一众官员师爷的脸上飘过,有人焦虑,有人茫然,有人心虚,还有人淡然——这是周判官。今天这样的场景,高老爷早先并没有怎么想过,他预想的是另外一个场景,但说到底都不过一死,所以在刚才的路上,他已经把该想的想好了。此时脸上却没有丝毫表情,却令一干官员慢慢平静了下来。

“诸位,以为现在该如何?”

一阵沉默,最后还是同知张天长先开了口:“贼兵势大,只靠江宁恐是守不住的,要紧急向朝廷求救。”

高老爷点点头:“此事,我已交代了下去。还有吗?”

另一个官员道:“上海等地虽已从贼,但我江南各地必不会都是这些虎狼之辈,不若联合他们一起攻贼,即时里应外合,却还有胜机。”

旁边的张千户听了这话一笑,却没有出声,高老爷点点头:“还有吗?”

“不如,与其虚以为蛇?”又一人道,见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他连忙道,“我的意思并不是从贼,而是先拖延时间。这个不管是朝廷救兵还是其他州府的官兵,总要点时间才能赶过来的吧?”

“司大人说的有理。”高老爷点了点头,正要再说什么,周判官道,“诸位大人好像忘了一件事,现在在这下面的,好像并不是贼,而是当今寿王!”

一阵沉默,周判官又道:“据说大行皇帝临去前,是抓着蒋王的手要把皇位传到他手中的,只是不知为何最后却成了当今。”

又一阵沉默,周判官继续道:“若大行皇帝早有意过继,又何必等到最后?而大行皇帝与蒋王,却是早就要好的。”

“周大人这是让我们从贼吗?”高老爷开口。

周判官一怔,连忙道:“自然不是,可这下面的又真是贼吗?我知道诸位大人忠心为国,若这下面的是叛军是匪兵是外贼,那我周结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可这下面,都是我大明的军士,我大明的百姓,我们在此厮杀对抗,又有何意义?”

……

…………

沉默,沉默,周判官的那几句话仿佛凝滞了空气。

“当今小人当道,奸臣横行,寿王特为清君侧起兵,尔等还不快快开门?”城门下几队士兵纵马高呼,态度蛮横。城门上的守兵忐忑不安,不知所措。就像周判官说的,这下面若是贼、是匪,他们当然没的说,可这下面是寿王,正宗的皇亲国戚,他们不免有些犹疑。谁知道上面的大人物是怎么想的?形式又是怎么变的?他们今天在这里拼死守城,明天会不会反而落个责罚?

“卫大明,护新皇。开门!开门!开门!”

声震蔓野,不说那些士兵,就是几个官员面色也有了变化。周判官心中一喜,正要再说点什么,高老爷来到城边,高声道:“请寿王出来说话!”

下面一个首领模样的士兵抬起头:“你是谁?”

“我乃江宁知州高博荣,有一事要问寿王,若寿王能解开我等心中疑惑,甘愿打开大门,迎王入城!”

第89章

第五十章

在江宁人看来;寿王的军队来的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而且声势浩大。其实只有队伍高层才知道他们自己的难处——起兵太快,准备就不足;虽然一些准备早多少年前就开始了,可过去毕竟要偷偷摸摸,所以很多地方都有欠缺。而且虽然他们自己打着清君侧、护新皇的旗号;可也知道这个说法就是个口号。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其实也没用的很。

所以高老爷的话传到大帐后,寿王立刻动了心思。要说一个从五品的小官是没什么资格见他的,可真要能令对方开门相迎;那不仅能省下很多消耗,士气也会大涨。

高老爷他是知道的;张家的女婿。有几分才气,做官上却是平平,除了前不久写了封胆大妄为的奏折,真没什么出色的地方。而根据他以往的表现,也是属于可争取的对象。

“也许此人见事不可为,故意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寿王这么思忖着,决定去会一会高老爷。他不知道此时高老爷正在和张千户偷偷商议,“将军能挽几石弓?”

“勉励的话,二石总是有的。”

“若我待会儿将寿王引的近些,将军能否一箭将其射死?”

张千户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心说刚才高老爷说的信誓旦旦,他还以为他有投敌的心思呢,谁知道他却是这么个打算,果然读书人都是花花肠子。他这么想着,嘴中则道:“若他站在岸边,还有些希望,再远些却是不能了。”

“还望将军勉励一试。”高老爷也知道希望不大,但还是希望能撞个大运,不过当寿王出来后,他就知道自己的打算落空了。寿王倒是离护城河不远,可却带着一排护卫,前面的护卫穿着铠甲,竖着盾牌,却是把寿王挡的掩饰。

寿王穿着正式的明黄色四爪蟒袍,头戴冠冕,骑了一匹红色大马,一个太监拉着长音高声叫道:“寿王千岁驾到——”

呼啦一下,除了寿王前面的护卫,寿王大军那边跪了一片:“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喊了,但只是几千人的声音也足以响彻江宁上下,城内一片震动。江宁这边的官员士兵更是有些犹疑,有几个兵士跟着就要跪,被身边人拉了一把才反应过来。

对于这种状况,寿王不是太满意,他看了眼身边的太监,那人立刻吊高了嗓子道:“寿王殿下驾到,尔等为何不迎?”

这太监自小在寿王身边长大,养出了几分威势。这一声喝问理直气壮,却显得高老爷等人不守规矩,周判官道:“这毕竟是寿王殿下,我等是不是拜上一拜?”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高老爷来到墙头:“来人可是寿王?”

“大胆!”寿王没有应答,那太监先跳了出来,“殿下可是尔等可以直呼的?尔等既为朝廷官员,见殿下……”

“你给我闭嘴!”高老爷大声道,“朝廷大事岂是你一个阉臣可以插嘴的?寿王殿下,我乃这江宁知州,请殿下出来面见却是有事相问,若殿下再让这阉人应答,那这事情不说也罢!”

那太监涨红了脸,当下就又要跳起来,寿王看了他一眼,那太监才愤愤的低下头。寿王沉吟了片刻,对高老爷的态度他是不满意的,而且觉得这也不像是要开门迎他的节奏。不过他知道有些读书人总是要表现一下自己的气节,就算要投降,也要给自己找个由头。他想现在大局为重,却不必计较这些小节了。

想到这里,他开口道:“我就是寿王,你有什么要说的?”

“不知殿下可有什么证明身份的证据?”

这话把寿王气乐了,他还是第一次碰上这种质疑,有心不搭理高老爷,不过想到读书人的脾气还是按捺住了自己,想了想,拿出一个腰牌:“这是本王的虎符,可能证明?”

离的这么远,高老爷其实看不清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他还是点了点头:“看来是殿下无疑了。”

寿王冷哼了一声:“你就是想问这个吗?”

“非也。在下是想问殿下为何而来?”

“奸臣当道,我为护国护皇而来!”

“好,既然如此。那殿下又为何带这些兵士?既然殿下说奸臣当道,那殿下为何不在京城请君令?”

“你懂什么,既是奸臣,又岂是口语可除?你若忠心为国,就快快开门,否则就是我大明的罪人!”

高老爷放声大笑,他这笑有几分装腔作势,但在这个时候笑出来也很是突兀。寿王冷眼看着他,并没有学戏文里问他为何发笑。他开始觉得事情可能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了。

高老爷笑了一阵,面色一整,转向身边的人:“诸位可知我为何发笑?”

寿王可以冷面,他手下的那几个却不能,纷纷说不知。高老爷道:“我是在笑这下面的寿王。他所说的看起来冠冕堂皇,却是哄人之语。这奸臣到底是谁?又与我大明造成了什么危害?诸位与我同为这江宁父母官,别的地方也许不知,对这江宁却知之甚详。我江宁虽不能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却也太平富庶,少有冻死饿死者。上海、舟山因是港口,比我江宁更为富裕。现在寿王起兵,却要造成多少尸骨?多少灾荒?若今日真开了城门,这大军入城,我江宁又要遭受何等灾害?”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面向城外:“寿王殿下,我要问你的是,这大明为朱家之天下,你为朱家之子孙,为何却行这乱臣贼子之事!”

一番话说的气贯长虹正气凛然,下面寿王面色铁青,咬着牙道:“尔等鼠目寸光,又岂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既然尔等如此冥顽不灵,那就不要怪大军攻城,皆为齑粉!”

说罢,掉头就走。高老爷大呼一声:“射箭!”

一直在准备的张千户捏箭搭弦,那箭簇呼的一声直向寿王而来,此时寿王调转了马头,还没有完全转过身体,他的护卫也没有完全跟过来,张千户这一箭却是插过了空隙,直射寿王的头面。

寿王大惊失色,连忙向后倒仰,总亏他平时没少练齐射,那箭簇堪堪擦着他的鼻梁而过,却是带出了一道血迹。这一下把寿王上下都吓的丢了魂魄,哗的一下都围了上来,高老爷在上面见寿王又坐直了身体,暗叫可惜,不过却立刻高声道:“既然为贼,就不再是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张千户知道自己射了那一箭,就下不了船了,连忙跟着高呼:“人人得而诛之!”

“人人得而诛之!”他下面的士兵跟着喊。

“人人得而诛之!”一些文武百官也跟着喊了起来。

“人人得而诛之——”最后,整个城头的人都跟着喊了起来,一些城中的人也跟着叫大叫,天上地下,仿佛只剩下这一个声音,护皇军上下大多变了颜色,寿王心中也不免添了几分惧意。

“人人得而诛之,人人得而诛之,人人得而诛之……”随着这句话,江宁城头士气为止一变。是啊,寿王已经是反贼了,既然是贼,就不再是王。而且没听刚才高大人说吗?这些大军若进了城,他们又怎么能得了好?就算这些贼军不侵害他们,临走的时候,也是要夹裹着他们一起的,那时候他们不也成了贼军?

现在大明虽有了种种弊端,官兵也不像早先那么荣誉可贵,但一般兵士心中却远远没有从贼的念头,现在这么大喊出声,更觉得不能让下面的贼军入城了。

像张天长这样的官员也是坚定了信心,别管这寿王是不是皇家血脉,现在总是反贼了。他们坚守在此,就算死了,也能青史留名。可要是从了,那就是一辈子洗不清的污点。没见宋太宗的烛影斧声吗?那还是真的继承了大统,现在这寿王旗号是打出来了,能不能夺了大位可难说的很。

当然也不是每个官员都有赴死的决心的,可在此时此刻,也不好说什么。只有同高老爷一起表示同仇敌忾,周判官在旁边看了,面色难看至极。他一直觉得高老爷是能争取的,也是这么向上面保证的,却不想如此硬气。这么一来,寿王要攻城却是麻烦许多。当然,他还安排了许多后手,不过都要费上一些功夫。

“曾有人问我为什么做官。”就在周判官想着对策的时候,那边高老爷又道,“当时我没有回答,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因为自小,我就知道当官是好的,我读书,就是为了要做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栗,这些东西,都要做了官才有。可做官就是为了这些吗?这些日子,我经常想这个问题。我问自己,我是不是能为了这些东西抛弃其他?不能!看着那些遭灾的百姓我不能!看着那些无辜的幼儿我不能!看着先贤的书籍我不能!曾有人拿着大笔的珠宝让我装聋作哑,可是我做不到!我高博荣在这里说一句,我爱银子,我不能算是一个一尘不染的清官,但我还有良心!这个良心就是我今天、明天、后天,只要我在这里一日,就绝不能打开城门!这个良心就是我永远不会承认,叛军是为国为民!这个良心就是我当江宁一天的知州,就要为这全境三十一万户百姓负责!有我高博荣在一天,江宁城门就不会开!诸君,请与我一起守江宁,守这满城上下的父老乡亲!”

他开始只是慢慢诉说,最后却是声嘶力竭。此时他虽然还衣冠整齐,却满面潮红,两眼放光,一干军士官员也被带的呼吸沉重情绪激动,听到最后,立刻道:“敢不效死!”

高老爷看着城头诸人,两手捧拳,深深一拜,众人纷纷还礼。就在此处,城内一处突然冒起火光,众人都是一惊。周判官道:“好像是官衙附近,下官立刻去调查。”

他说着就要离开,高老爷却一把拉住了他:“周大人还是不要去的好。”

“大人?”

“在事情没有调查前,周大人还是什么都不要做的好。诸位,我刚才说的那个用珠宝收买我的,就是周大人。虽然我并没有什么周大人通贼的证据,但我想现在还是小心点好。周大人,若事后证明你完全无辜,我必亲自捧茶道歉。张将军,周大人就交给你了。”

张千户立刻走了过来,若在早先,他对高老爷并不会这么言听计从。但他刚射了寿王一箭,又被带动的热血沸腾,此时听周判官有从贼的嫌疑,当下就没有再多想。周判官没想到事情会这么急转而下,立刻就傻了眼,直到两个兵士按住了他的手,他才反应过来:“高博荣,你自己也说了没证据,我虽是你下属,却也是朝廷的正式官员,你如此待我,就是谋逆!”

“我今日即上了这城头,就没想着活着下去。若你真是无辜,将来自有朝廷正名。”说着摆摆手,张千户立刻道,“带下去。”

他的两个亲信立刻压着周判官向城下走去,一众官员面面相觑,高老爷看了众人一眼,对张同知道:“这城内的事,就要麻烦张大人了。”

张天长立刻领命,他平时对高老爷也说不上怎么敬畏,但今天高老爷先是问住了寿王,又表明了心意,随即又抓了周判官,一连串的手段使下来,却让他没了早日的怠慢。而且这城中安危,也事关自己,当下没有二话,就带着人去了。

张天长走后,其他官员看高老爷的眼神更有变化,见他望着江宁城内不语,一个个都不敢出声,只以为他在思忖对策,却不知高老爷现在也是迷茫了。对寿王的反问和刚才的那番话,是他早就想好的,当然,他早先并没有想到寿王会反叛,准备那番话不过是当自己的罪责下来,能有说头。高老爷这段日子没少想当钦差下来问罪他怎么应答,虽然寿王不是钦差,对话内容有变化,但其中的本意却是不变的。而对周判官,却是他早有估量。

要以他往日的风格,是绝对不会这么行事的,可现在他既以抱了死志,也就不怕得罪人了。不过把这三板斧使完,他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发了好一会儿愣才转过身对张千户道:“军事上的事,还要麻烦将军了。”

第90章

第五十一章

在城墙内外的喊声传到城里后;周家内宅的姑娘们都白了脸。早先妈子们守着门,她们就觉得情况不对了,但更多的还是迷茫——周家扣着她们能有什么用;难道还能拿她们要赎金吗?

但是在听到那些声音,有那反应快的立刻白了脸;周家叛乱了,她们,是人质!顿时她们就没了声音;也不再鼓噪着要见颖姐,而是不自觉地聚在一起,互相看着对方,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惧怕和恐慌。

“周家怎么这么大的胆子?”一个姑娘开口,“这是要诛九族的啊。”

“别操心周家了;现在倒霉的是我们。”另一个道,“枉我一直把颖姐当成好姐妹,我娘本来是不让我来的,说早先也聚过了,明天就要走了,还有很多事没处理。我想着同她一直要好,她既下帖子了,我不能不来,谁知道竟成了这样!这次若倒霉也就不说了,若能逃出升天,这什么颖姐我是不敢认的了。”

这话得到众人的一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