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宅那些事儿-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她们是都赚到钱了的!
快捷客栈现在开了才不过大半年,生意是非常好,一开始还不显,到了最近,总会保持有六七成的入住率。这在现代来说也许是一个很普通的数字,但在古代就是大大的不得了了。毕竟这时候可没什么生态游、农家游等各种游,男女之间也不流行开房。人们出行还是比较苦难的。这个入住率,几乎代表着大多数商人都选择了快捷。
不过就算是这样,快捷也不能说赚了大钱。毕竟早先的投入不少,这时候也还是在回本期。但除了这个快捷的广告却是打响了知名度了,现在很多人家都想把自家的东西印上去,有那本来不怎么受宠的姑娘因这次在这里面有投资,就立刻被高看了一眼。除了这些,快捷的各种吃食也充满了整个城市。
江宁还不怎么显,无锡因为没有真的遭灾,民众都比较富裕,还有很多做小生意打工的,就像现代的很多中国城市接受洋快餐一样他们很快接受了快捷的各种吃食。
在无锡、江宁这些地方做生意的特别多。有铺子的没铺子的,摆地摊的沿街叫卖的,因为民众富裕,只要勤快诚恳,一般总能赚到一些钱。而这些人一般在吃饭上就很受困扰。此时北方很多贫困地区还是一日两餐,但这与其说是习俗不如说是环境,太穷,只能苛刻自己。而一旦有条件有几个人是愿意主动去受苦的?就算不给自己加餐,也会加点吃食零嘴。而在南方,因为早先太、祖提倡再加上条件更好,很多人家,哪怕是一般的平民之家也改为了三餐,当然他们的晚餐要比较简单,往往就是喝完粥配点粗食而已。而不管晚上吃什么,这中午一顿就成了问题。
有从家里拿的,有随便在街上凑合的。而这批人对快捷客栈的吃食都很容易接受,首先,东西不难吃;其次,真的很方便携带;最后,也是不容易引人注意,但却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能令人的感觉很好。这就像现代很多小城市的那些洋快餐一样,扪心自问那些炸鸡汉堡真的很好吃吗?也许有的人觉得很好吃,但对大多数人也就那么回事,可还有很多人选择那里。为什么?那里的环境、那里的气氛。快捷客栈走的也是同样的路线。
他们可以外带,也可以在客栈中吃。而窗明几净的客栈从哪个方面看都要远远的高于路边摊,特别是在这里入住的都是些做了点大生意的人,虽然他们往往都是进包间。可那些小商贩见到这些人来回出入时也会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当然,这种做法也有一些弊端,比如那些自忖有些身价的客户就不想看到这些人,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快捷客栈的噱头就不是档次而是方便。对于快捷客栈来说现在最头疼的倒是下水道的问题,但在深闺中的姑娘们对此并不是很了解。她们只知道自己投资的生意赚钱了,而且她们也能拿到一部分分红了!
这是安姐早先同莲姐商议的结果。盈利部分分为两部分,三分之二用来发展投资,三分之一用来分红。这笔钱并不是很多,却是一笔固定的可持续性的收入,有的姑娘早先拿出来的多,现在每个月都能得个一二两银子,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的月银了。
所以无论心中对安姐有什么看法,知道她要走了,也是这个做完东那个就组个局。安姐参加了这个就不好不参加那个,再加上想到这一别还不知道能不能再相见,也就一一都参加了。忙的杨氏每天都要数落她一番:“看看这都到什么时候了,你的嫁妆还缺这么多呢!”
听了这话,安姐参加聚会参加的更有劲了,杨氏后来反应过来,那是又好气又好笑。
日子就这么流水似的过去了,这一天安姐收到了莲姐的帖子。自快捷客栈落成后两人就不怎么见面,一是两人都忙,二是没有必须要见面的理由了。莲姐当然还有生意要忙,可那些船运、珠宝都是苏家常年经营的项目,安姐也插不上什么手。所以早先几乎日日相见的两人,现在却成了长久不见,安姐有次想到就觉得舒姐太心急了,她要再等些日子就知道她同莲姐是真·没什么的。
而现在莲姐的信上却要求她盛装出席:“渴盼已久,望能如愿。”
第143章
第十二章
安姐盯着莲姐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脑中不由得回想起她们这些年的交往。从一开始的戏谑到后来的认真;从最初的试探到后来的合作。莲姐;真是她在这个时代见过的最出色的女子;她本以为她们会做一辈子的朋友;一辈子的,就算分别两地也会想起对方的知己。
“莲姐的信上说了些什么?”留哥去午睡了;杨氏就把他去年的一件小棉裤拿来改了。按照高家的能力,每年都有新衣;但杨氏一直觉得小孩子要穿些旧衣服才能平安。所以留哥的很多衣服都会特意留出余地,到短的时候再放出来。这些活对她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就一边做着一边同安姐闲谈,此时见她看一封信看了老半天不由开口道。
“没什么;就是让我过几日与她见面。”
“说到这个;你们是不是吵架了?”
“姨娘怎么会这么想?”
杨氏在裤子上打了个结,咬断线头:“你也别想着怎么瞒我,虽然那什么快捷客栈的事是告一段落了,可你同莲姐也太久没有联系了。而且最近我也没听你念叨她。”
“姨娘这说的什么话,我好好的念叨她做什么,若是让什么人知道了不知道又产生什么误会呢。”安姐说着把请帖收了起来,“姨娘这活儿做的真快,留哥醒来就能穿了。”
“你也不用同我转移话题,我也说不了你几句。莲姐那姑娘,虽然很要强,心却是极好的,待你也好。你们哪怕有什么言语上的矛盾,借着这次机会就算了吧。以后,你们还不见得能不能见呢。”
“……姨娘为何觉得莲姐心好?”安姐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道。
“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她有什么不好的?难道你觉得她不同舒姐说自己是女子就是不好了?哼,就舒姐那个样子,也就是莲姐,换到别人身上,还不知道怎么丢脸呢!再说了这些只是小节。江宁这次能这么顺当的度过暴动,莲姐可没少出力。你父亲就同我说过,莲姐若是男子,当为人杰!”
“是吗?”
“你看看你那是什么语气?怎么,你还妒忌上了?安儿,我要承认你也是极能干的,可有些地方你真比不上人家莲姐。当然,这也是因为你没在那个环境里。可莲姐一个姑娘家能做到今天这个程度,不管这其中苏家起了多大的作用,都是极不容易的。”
安姐没有说话,杨氏皱起了眉,正要再说什么那边留哥已经醒了,睁眼没看到杨氏他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杨氏连忙去看。安姐,慢慢的低下了头。
她同莲姐没有吵架,但的确,有了芥蒂。这个芥蒂是自那个叫狗蛋的人出现就开始有的,不过那时候她一心忙着快捷客栈,就没太放在心上,直到那一天她突然想起找人去问,得到的却是那人的死讯:“说是得了一场急病死的。”
“急病?什么急病?”
“这个不太清楚,说是有传染性的。义庄怕有妨碍,匆匆就烧了。”
“义庄?他没有亲人吗?”
“说起来也可怜。他老子娘是早没的了,下面只有一个弟弟。兄弟俩相依为命,这狗蛋靠着偷盗把他弟弟拉扯大,但前段日子暴动,他弟弟犯了王法被投到了牢里,后来熬不住就死了,这狗蛋就成孤家寡人一个了。”
有案底,事情就好查了。安姐很快就知道狗蛋的弟弟叫狗剩,早先还带人袭击过云家,若不是朱抵及时赶到,几乎就要了高老爷的性命。而狗剩的死因也很奇怪,根据狱头的说法,就是突然得了急病,然后匆匆就拉去火化了。
一个有病被烧了,另一个有病也被烧了。虽然太、祖有令,有传染性疾病者必须火化。但这些年这个标准真的是越来越不算数了。国人对尸体根深蒂固的观念真不是容易改变的,就算真得了什么传染性疾病,家人也会想办法遮掩。哪怕是偷偷去埋了呢,也不会让衙门中的人去烧。而衙门里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是太引人瞩目的,都会当做不知道。
当然狗蛋狗剩两个都是进了进了监狱得的急病,被拉去烧了倒也合情合理。可她是见过狗蛋的!从当时狗蛋同老苏的对话中就知道他在那里简直就是狱霸一样的人物。这样的人也许没办法帮他弟弟减刑,可把尸体弄出来还是做得到的。而且他们兄弟自幼相依为命,感情极深,又怎么会放任不管?
“江宁的冤孽有一半要算到你身上——”
这句话她一直记得,虽然她从没有主动去想,但当调查出来这一切后,这句话还是浮现在了她眼前。
那时候,借款之事迟迟不能决定;
那时候,江宁商户有诸多犹疑;
那时候,衙门官员有诸多矜持;
那时候,莲姐野心勃勃……
那场暴动几乎是没有任何预告的就爆发了,虽然那稀的查不到米粒的粥、一眼望不到头的人龙、越来越多的难民都是暴动的基础,可那场暴动也真的是太快了,就仿佛,有人在背后主导着……
她没有证据,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她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心思去找那些证明,可有些事并不需要证据。
所以虽然她还是经常到苏家,却没有再主动往莲姐的院子去过;所以虽然她经常同绣姐见面,却没有再主动打听过莲姐的事情;所以她虽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却没有再同莲姐商量。
她不知道要怎么办,有时候她想就当不知道这件事,可每每想起又不由得想到狗蛋那一天在牢里的调侃。那不是一个好人,不知道偷过多少人的东西,不知道给多少人造成过困惑麻烦,不知道被多少人恨过。可,他就该死吗?还有江宁的那些百姓,那些在寒风中排着长队忍耐着的难民,他们早先又有几个是想人祸的?
那些坐在家中突然被破了家门的;那些走在路上突然遭到洗劫的;那些被卷入其中失了人性的……
她不知道,她不知道自己要站在哪一边。她也不知道自己要怎么面对莲姐,她就像个鸵鸟似的把自己的头埋在沙里,只希望一切都没有发生,而现在,莲姐的帖子到了。她,要做选择了吗?
旁边的房里一阵动静,眼看杨氏要抱着留哥出来了,她站起身,走进自己的书房。她进来的时候只想一个人静静,但进来后却不由得拿起了笔,然后竟习惯性的给朱抵写起了信。
朱抵回京了,而且上次传来的消息是他已经做了京指挥佥事,据说这本来是张老爷的位子,虽几个月前张老爷就被去了职,却一直只是被副手代着,直到朱抵回去立刻就被任命了。而上一次张家再派人来请安的时候,也开始给她捎东西了——张家来过很多次,但一向只是去见高老夫人,他们这边别说有人了,就是连个东西都没有。
张家这做法虽然看起来不太明智,却也有他们的道理。毕竟杨氏只是个妾,再说管着家,也没有什么身份。她算是有点身份的,但再没有只给姑娘请安不理会同住的姨娘的理。她估摸着要张氏还在,张家倒不介意做点面子上的功夫,现在张氏没了,他们就要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了。
关于这个问题,安姐也问过杨氏,毕竟现在张氏没了。杨氏想要上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了——再怎么说她也算找了个好婆家,不是也有母凭子贵这样的说法吗?
“傻孩子不可能的。”谁知她这么一提,杨氏就立刻摇了头。
“怎么不可能?”
“你父亲,不可能会这么做的。”杨氏看着窗外愣了一会儿,然后又摇了摇头,“你父亲也许不会再娶,但绝对不会扶我上去。”
安姐不能理解,但看这样子高老爷倒的确没有抬举杨氏的意思,至于会不会再娶现在还看不出来。不过对于高老爷的私生活安姐现在也不抱什么幻想了。她想,也许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人吧,可以为国捐躯可以誓死不退可以迂腐顽固,但总是要多找几个女人的。
朱抵回京后特别忙,用他的说法就是开始训练老爷兵了,对此他有诸多抱怨,最令安姐印象深刻的一条就是——他们竟然不爱吃猪肉!
朱抵早先在大同能把手下的兵操练的服服帖帖的,一是管教得力,另外一个则是伙食给力。那么多队伍里,有几个能经常吃肉的?有几个能吃天天吃饱的?所以虽然每天练的抬不起腿,为了混个肚圆,那些大头兵们也咬牙忍了下来。而他现在接管的却是京中的警卫部队,这些最最起码也是小康之家出身,有的说不定还是某个破落家里的公子哥儿,条件也许说不上多么好,吃饱饭却是没问题的。朱抵的引诱也就不起作用了,对此,朱二同学自然一肚子牢骚。用他的说法就是还没有在大同蹲着吃咸鱼快乐呢。
这一封信是前天才到的,安姐还没想好怎么回,她不知道要不要在这里给个办法。对于练兵她不懂,但现代实在有太多东西可以借鉴了。她忘了是谁说的,知道为何而战的士兵是最可怕的!
中国千百年来的兵大多都是混日子,砍两刀,对得起自己拿的军饷就好。所以如果将领给力,下面的士兵就会死战——他们觉得要对得起自己的上峰;而如果将领不给力,那士兵就很稀松。
五德轮回之说,一家天下的概念令大部分百姓对于谁坐朝廷其实不是太在意。她记得在现代有一个很诛心的说法,那就是如果日本人早年进中国时不是太残暴而是施行各种安抚政策,也许,中国就被拿下来了。
这个说法不见得正确,但在这古代固然有很多我要为大某守节尽忠的士子官员,可也不乏一些各为其主的思想。
但在现代就完全不一样了,国家的概念深入人心。很多老头老太太也许会被传销忽悠,可听到某国欺负中国还会拍案而起,破口大骂。因为他们已经认可了这是自己的国家,不管谁来做朝廷,这份国土这份尊严和他们息息相关。
当然这些概念性的问题是她做不到的,也不敢提。可还有一些东西是她能提的,比如——荣誉感。她记得在现代有很多党卫军的粉丝,你说这些人真的就认可希特勒的主张?也不见得,可还是一个个迷的不行。为什么?服装漂亮啊!
那么一排站出来,迈着相同的步伐,举着手势前行,说实在话连她看了都觉得拉风死了。要不都说希特勒最成功的就在这里,他令所有人都觉得加入党卫军是光荣的是拉风的。当然,早先希特勒能成功有很多原因,但那漂亮的服装绝对是其中浓重的一笔。朱抵手下那些老爷兵不缺吃穿,加入禁卫军要的一个是出路,一个就是派头。若他能让每个人觉得加入禁卫军是光荣的,训练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
但是这个思路她不知道该不该提出来,所以这封信一直不知道要怎么写。而此时她坐在这里不自觉地就写了出来,她不仅写了这个思路,还写了很多东西。她当然没有写莲姐的事,可是却写出了自己的困惑——若真有那么一天,大义与私情,该如何选择?
这封信安姐一气呵成,写完就招人送了出去,她怕再留一会儿她就会后悔。不是后悔写出那个思路,对于她来说那个成与不成都不太重要,可这信却是她第一次对朱抵来解剖自己的内心,虽只是透露出一丝,可的的确确是在透露了。
“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她不知道,从某方面来说,她还有些怕知道。
而不管她把这封信寄的多快,朱抵都不可能马上收到,自不可能有什么回复。而三天后,就是莲姐邀请的日子了。这一天她穿着男装来到淑芳楼,一进屋,就看到身着盛装的莲姐。
她穿了一件大红缎子面小花短袄,下身是一条同色的马面裙,戴着金晃晃的璎珞,头上是明艳艳的丹凤含珠金钗,她正式的跪坐在那里,听到动静,她慢慢的抬起了头,凤眼斜挑,目光如电。
第144章
第十三章
安姐一怔,她没有想到会看到这样的莲姐。认识这些年她几乎没有看到过莲姐穿女装……不;不是几乎;是绝对没有!
但今天她不仅穿这女装;还是盛装;安姐顿时就呆住了。而看到她只是一身男装,莲姐则是目光一暗;却没有说什么,只是直直的看着她。
一直以来莲姐给人的概念都是能干的强悍的不合规矩的;很少人会去在意她的容貌;直到她脸上被划了那么一道;可很快;她也让熟识她的人忽略了这一点。
而此时;她坐在这里,一身华服,用上脂粉,安姐才发现原来她竟是极漂亮的,而且是一种盛气凌人的漂亮。就仿佛牡丹、海棠,艳丽的让人妒忌,而又浑然自我。
安姐发了一会儿怔才反应过来,顿时,她摇摇头:“真没想到你今天会穿成这样。”
莲姐看了她一眼,叹了口气:“我也没想到你会给我穿个男装。安儿呀安儿,你就不能让我如愿一次?”
“别用这种口气同我说话。不是不能让你如愿,而是我家夫人的孝期还未过,我就算是女装也是不能盛装的,还不如男装方便。何况你我之间也不在乎这么一点形式吧。”
莲姐看了她一眼:“你真这么想?”
“什么?”
“你真觉得你我之间不用在乎任何形式?”
安姐没有说话,莲姐看着她慢慢的笑了:“你果然还是知道了。”
安姐依然沉默,莲姐拍拍手,立刻就有一名男子过来:“都拿上来吧”
那男子退了出去,一会儿就有几名使者拿着东西进来了。一个提着个篮子,一个抱了个小水缸,一个拿了一大一小两个锅,最后两个最离谱,竟抬了一个小煤炉。
他们把这些东西拿进来,就又退了下去。莲姐站起身来到篮子前,把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只见里面是六颗鸡蛋,一把小葱,一块牛肉,还有两小捆青菜。莲姐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后,又去旁边拿了那个小锅过来,里面,竟是半锅面粉。
“帮我把袖子卷起来可好?”
“你这是要做什么?”安姐目瞪口呆,莲姐横了她一眼,“傻瓜,这还看不出来,我要给你下碗面啊。”
安姐一怔,莲姐又道:“这段日子你没少参加聚会,天上飞的海里游的恐怕早已吃遍,而我想你以后也不会缺吃的,所以我思来想去,唯有亲手做些东西才能令你印象深刻。不过我从小学的是管理之道,与厨房并不精通,唯一会的也就是煮面。一会儿要是煮的不好,你还不要笑话。”
虽然已经猜到了,但听莲姐这么理所当然的说出来,安姐还是心中一动,她看了莲姐片刻,上前,帮她把袖子卷了起来。她这是绸缎面料,很滑,安姐要把她的袖子卷上好几层才能不那么容易滑落。莲姐的手并不纤柔,手臂也不纤细。但她穿着这样的衣服,露出雪白的手臂时,却有一种奇异的魅力。
安姐帮她卷好一个袖子,再卷另一个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道:“为什么?”
“因为我很看重你。”
安姐眼一红,险些哭出来。她问为什么不是问莲姐为什么要那么做,因为当她猜到了那件事的起因就也猜到了原因。她在这里问的是莲姐为什么要这么隆重的给她做一碗面,虽然这碗面她还没有吃到嘴里,但她知道这必是莲姐非常用心的一碗面。以莲姐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请她吃什么都不为难,只有这亲手做的才不一样。
她问的含糊,莲姐却立刻就知道了她问的是什么!
是的,从很早之前她就钦慕莲姐;从很早之前她就把她当做闺蜜,但却没有想到她会这么懂她!在这一刻她不由得想起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过去她不能理解,人生需要的东西太多了。
精神,物质;
亲情、友情、爱情;
健康、美丽、平安……
每一种都很重要,缺失了任何一种都会有遗憾,怎么只是一个知己就能满足的?而现在她知道了,这个知己是一个真正知道你理解你体谅你的人,他知道你需要什么并会尽力满足。
这不是闺蜜,不是兄弟手足,而是一个,能听懂你话中意思的灵魂伴侣。当然,她同莲姐并不见得能达到这种思想同步,可是,已是极为难得。
这样的人她在现代没有遇到一个,虽然在现代她有两三个不错的闺蜜,可以谈心事逛街吃饭,甚至有通财之义。但她们不会知道她的思想,在有些问题上她也不太能理解她们的想法。而在这古代,虽然她同绣姐、颖姐来往更多,也很说得来,可也只有莲姐与她的思想最为同步。
“我为什么要去管那个狗蛋!我为什么要去查他!”在这一刻,她心中充满了悔恨,如果她不知道那些事,那么她同莲姐就依然能保持最初的关系。
“不用难为自己。”头顶传来莲姐的声音,“虽然在那么做的时候我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做了。虽然事后我也震惊悔恨,可若是再来一次,我恐怕还是同样如此。”
“……性格决定命运吗?”
“这句话说的好,可我更相信时势造英雄。若我不是出生在苏家,定是早已嫁人,孩子说不定都生了两三个;若不是有这次两王谋逆上海被围,也不会有我苏莲的机会。这是我苏连的命,也是我苏莲要走的路。不管这条路走下去之后是什么,我都一定要走下去。”她说着,挺了挺后背,有那么一段时间,她曾以为安姐会是她的同行者。在此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