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术-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啊!如果是为了那一百学分的话,苏林也足可以等到进入国子监以后,时机成熟有能力了,再去挑战诗词迷阵的。”

    这些围观的国子监学生,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诗词迷阵的厉害。他们当中,能够闯过诗词迷阵的屈指可数,就是最顶尖的那几名进士班学生,也是偶然的机会,借助宝物才能够破阵而出的。

    而他们破阵所付出的宝物,价值却远远超过了破阵的奖励五十学分,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人再去闯诗词迷阵了。反倒是一些儒家温和的阵法,比如说“有教无类迷阵”和“学而时习阵”等等,虽然通过以后获得的学分少,但是却更加容易得多,是这些国子监学生通常的破阵选择。

    “我倒是觉得苏林肯定会选择破阵的,如果你们都熟悉苏林这大半年来的经历的话,便会发现。不管面临任何的考验,苏林都从来没有退缩过。如果这一次苏林胆怯拒绝考验的话,就有可能在他自己的心里面留下了阴影……”

    有进士班当中关注苏林经历的学生分析说道,但是立马就有人反驳道:“这是什么道理?若是如同你这么说的话,苏林就是碰到再大再难的考验都不能退缩呢?一退缩就会产生阴影?如果明知道是送死和力所不能及,难道也要硬上么?”

    “这你就不知道了。要看苏林的心境了。他自己若是可以坦然接受退缩,那就不会有阴影。若是心有不甘而产生的害怕退缩,当然会留有遗憾和阴影了。”

    ……

    诗词迷阵的考验一出来。诸多国子监的学生们,都在谈论苏林到底会不会接受考验。而苏烨却是着急地劝着苏林道:“苏林,这个诗词迷阵,十分地厉害。据说其中集合了从古至今诸多诗词,甚至于像《诗经》这样传天下的诗词都在其中。诗词当中的思想和幻境交织起来,形成的迷阵一个接连一个,不仅迷惑儒士的眼,更可能将儒士的思想和心智都给迷惑,并且沉浸其中……”

    “诗词迷阵?哈哈……那些祭酒老师。难道是看到我屡屡写出了镇国诗词,才故意用诗词迷阵来考验我的么?烨哥,这诗词迷阵,在国子监当中的迷阵当中,能排上多少?”

    苏林心中自然也在衡量和思考了,如果这诗词迷阵,真的太厉害,他真闯才是傻子。但是如果诗词迷阵有把握闯过去的话,那就不妨给那些国子监当中不怀好意的人一个下马威。也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前十!诗词幻境绝对可以排在前十了,要知道,我们国子监的思想之脉前面,拥有数百座不同思想的迷阵。每破开一个迷阵。都能够收获一些学分。这诗词迷阵,足够排在前十了……破开诗词迷阵可以收获一百学分呢!”

    苏烨解释说道,“但是!诗词迷阵内的诗词思想。却容易对人的思想和心智造成冲击,苏林。你可要想好来啊!”

    “诗词乃是我的长处,我能够做出镇国的诗词来。靠的便是对诗词思想的理解。若是我连诗词迷阵都没有把握闯过去的话,以后还怎么驾驭那些无字天书当中的镇国诗词呢?”

    听到关于这诗词迷阵的特点和潜在危险,苏林审视了一番自己的内心,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对着大儒杨文昌和洪兴羽拱手说道:“杨大儒、洪大儒,学生愿闯诗词迷阵。”

    “嗯!既然如此,苏林,你随着我们来吧……到祭酒殿去,我们打开思想之庙,你可选择诗词迷阵,看看能不能破开!”

    大儒杨文昌点了点头,便在前面带路。而周围那些看热闹的学生们更是哄闹了起来,他们当然都希望苏林能够接受挑战,这样他们才有热闹看嘛!

    尤其是进士班级的那些学生,都将苏林看做是自己最大的潜在敌人了,也希望多通过苏林的一些表现,来看清楚苏林的实力。

    “苏林,你真的要闯诗词迷阵!那你要注意了,诗词迷阵据说会随即出现十首到二十首不等的诗词,其中的思想交织在一起,非常容易干扰思维,将你的思想带入诗词思想当中的……你千万要坚定住自己,不要迷失啊!”

    苏烨有些担心地说道,但是苏林却宽慰他道:“烨哥,你放心好了。既然我能够写出镇国诗词来,那么诗词的迷阵,就难不倒我。”

    “好大的口气啊!这苏林恐怕是刚刚来国子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厉害的迷阵,就敢夸下这样的海口吧!上次进士班好几名进士相约一起闯诗词迷阵来的,其中最厉害的,也只能一连破开七首诗词……”

    “苏林的确配有这样的口气,如果我能作出那么多首思想深刻的镇国诗词,我也敢夸下这样的海口。不过,诗词迷阵的确不容易破,关键是,你根本就不知道,到底从其中会出现什么样的诗词,这存在一个几率问题,若都是简单的诗词,破开很容易,可是关键是……其中的诗词思想等级,会逐步递增,到了最后面,甚至会出现传天下的诗词,更是恐怖非凡……”

    “是啊!诗词迷阵越到后面,出现的诗词等级就越高,也越难……恐怕,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闯过去的……”

    ……

    祭酒殿前,两名祭酒大儒,端起面前的一杯美酒,乐呵呵地一饮而尽,然后喷出了一丝丝地酒香,双手合十,道一声:“祭酒祭酒思想开,迷阵迷阵速速来……”

    哗啦一声!

    整个祭酒殿便闪动一阵金光,从中间分开,显现出了里面的思想之庙来。祭酒殿只是一个外壳,最核心的便是思想之庙,其中一道道的牌位,供奉的并不是什么先人祖宗,而是一道道的思想之脉。

    有善良之脉,恶行之脉,有孝道之脉,有仁道之脉,也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之脉,还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思想之脉。在这思想之脉当中,聚集的都是吴国数千年来收集到的思想之脉……

    这些思想之脉,汇集在这里,相互聚拢在一起,形成了共鸣或者排斥,甚至有些思想之脉,还会相互之间争斗起来,仿佛拥有神智一般,非常地有趣。

    “这些便是思想之脉?不过,我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缩影,恐怕真正的思想之脉本体,会被存放在类似袖里乾坤那样的空间当中才对。却可以通过这样的牌位表现出来……”

    苏林并不是第一次知道思想之脉了,甚至于他在府试的时候,便感受到了季雨携带的一条杀脉,那种力量的确十分的纯粹和厉害。完全由单一思想凝聚而成的力量,若是全部被人吸收了,力量会膨胀到什么地步呢?

    思想之脉的大小,取决于其中蕴含思想的多少和纯度。那传说中的神兽和凶兽,不都是从思想之脉当中诞生出来的么?只要思想之脉的力量足够大,时间足够久,便有可能从其中诞生出有神智的生灵来。

    “这里的思想之脉,果然很多,几乎我知道的思想之脉,这里差不多都有了。仁道之脉,好弱的……似乎只有其他思想之脉的十分之一强度,看来这种思想之脉,十分地珍惜。五行之脉,金木水火土思想之脉据说是最常见的,毕竟天地万物,大部分都是由五行气息组成构造而成的。所以五行的力量是最基础也是最多的……”

    进入了思想之脉当中,苏林的思维便跳跃得更加地厉害了,他第一次亲眼感受到这么多的思想之脉气息,一个个注视和辨别过去,心想若是自己可以将这些思想之脉全部都领悟吸收一遍,那么思想会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不过我现在的文位和思想都还很弱小,就算强行吸收一道思想之脉恐怕都会将我的智海撑爆了吧!更不用说这么多的思想之脉了,这里的国子监学生估计也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就算有机会进入其中修行,也不敢贸然接受思想之脉的力量,而只能一点一点的领悟……”

    刚接触到这些思想之脉,苏林便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些明悟和期待,这也就更加坚定着他一定要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决心了,毕竟有这么多的思想之脉,对于他的思想领悟和进步,将是巨大的进步。

    不仅是苏林,那些进入思想之庙的学生们,也是感慨万千,对着那些思想之脉垂涎欲滴,思想的修行,便注定了对这种纯粹由思想组成的力量,有天然的渴求。尤其是一些学生看到了和自己所修思想契合的思想,便更是兴奋非常,恨不得立刻冲上去,将牌匾拔起来,把里面的思想之脉占为己有。(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蒹葭苍苍

    “苏林!就像你所看到的,这一座思想之庙当中,存放有大大小小各种思想之脉四百八十五种。每一种思想之脉,都是我吴国的半圣和大儒,从蛮荒当中挖掘探险所得,经过上千年的温养和积累,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将众人带到了思想之庙的面前,大儒杨文昌便对苏林说道,“而要进入这些思想之脉当中修习,最少也需要一百学分。在思想之脉面前,拥有九百九十九座不同的迷阵,最简单迷阵闯过一座可以得到五学分,而最难的闯过去以后,可以得到一千学分。苏林,现在你要闯的诗词迷阵,是前十难度的迷阵,就在前面,你若是准备好,便可以踏入其中了……”

    话音刚落,在思想之脉的面前,便突突突地冒出了一个金黄色的光晕来。在这个光晕当中,涌动着无数的圣字,在不断地拼合成为各种各样的诗词来。

    这便是诗词迷阵,许许多多的镇国诗词被收集在其中,以思想之脉的力量温养着,然后促进着其中的思想生长,衍生出许许多多的诗词幻境来。

    像这样的诗词迷阵,集合了如此多的诗词幻境,当真是十分难以度过的,每一次出现的幻境还都不一样,甚至其中还有不少运气的成分存在。

    “这就是诗词迷阵了么?其中的思想力量好强大……咦?不对……应该是说,这里的所有迷阵,供给给它们的思想力量,全部都是来源于那些思想之脉……”

    仔细一凝视。苏林的三种思想力量分析过去,便知道了这些迷阵的真实面目了。其实。这里面的迷阵之所以厉害,完全是因为供给给它们的力量很强大。

    四百八十五种思想之脉。每一种思想之脉的思想都是纯净单一的。但是这个世界上自然存在的思想,却不可能是如此单纯无邪的。就好像孔圣说过的,思无邪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

    因此,往往一首诗词,一个幻境,一幅画当中,蕴含的思想往往是多样的,是繁杂的。那么,便是由不同这种单一的思想之脉。它们的力量相互交织起来,才会组合而成这种种不同的迷阵来。

    若是一定要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的话,那便可以将单纯的思想之脉看做是单一颜色的画笔,而我们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的,需要各种各样颜色的思想之脉,才能够构造出流光溢彩的思想世界来。

    “这个诗词迷阵当中,每一首诗词,恐怕都是由好几种思想构造出来的……那么。从实质上来看,我要面对的便不是诗词本身,而是那些思想之脉,所谓的诗词幻境乃是它们通过诗词迷阵的形势表现出来的力量罢了!”

    一瞬间。苏林的心中便有底气了,微微笑了笑点头,便不再犹豫地一脚踏入了金黄色的光晕当中了。

    “进去了?苏林真的敢进入诗词迷阵当中。不知道他会经历的又是那些诗词呢?”

    “之前我看过几个进士进入其中,碰到的诗词。多是先秦的诗词,当然了。两汉的诗词也不少……”

    ……

    苏林一进入诗词迷阵当中,诸人便开始关注和揣测着苏林到底会经历什么样的诗词来。这样,他们在外面观看,自然也能够积累一些应对的经验,说不定将来自己也要去闯这诗词迷阵的时候,也能够有所帮助。

    恍……

    一阵金色的光晕,在苏林的面前闪动着,踏进来的一瞬间,苏林便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世界当中。

    很唯美的一个世界,漂亮又清澈地小河,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棉花糖一样的白云,吹来的微风当中带着一种自由的气息。

    “这里……便是诗词迷阵当中?这幅景象,不知道是哪一首诗词当中的幻境啊!不过,这种清爽快乐的感觉,似乎能够让自己的思想都更加变得纯净起来。”

    身入诗词迷阵当中,苏林不得不时刻告诫着自己要提高警惕,随时防备一些思想的入侵。但是,进入这种环境氛围当中,却是又不自觉地要将自己的内心放松,极度地想要融入这样的诗情画意当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忽然,就在苏林对着清澈的河水恍惚地忆思的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好听的歌儿声,苏林仔细辨别过去,竟然是《诗经》当中的一首《蒹葭》。

    再看看这清澈的河水,美好的景色,苏林已然猜了出来,自己进入的诗词迷阵乃是《诗经》的迷阵。

    “孔圣有云,诗三百,思无邪。便是说《诗经》当中阐述的思想,都是纯正无邪的。思想和表述之间,都是充满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难怪……这个幻境能够让我从一踏入其中,便觉得身心放松,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美好感觉……仿佛要醉在了这个幻境当中,根本不想要再脱身出去……”

    明白了自己身处在《诗经》当中,苏林便开始寻找着破阵的关键,刚刚那远处传来的歌声,吟诵的是《蒹葭》的诗句,好听又充满着诱惑,尤其是其中对于情感的美好追求,更是让苏林忍不住想要追随上去。

    果然,沿着河岸,苏林又听到了略带沉重的歌声,缓缓地唱道: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水中央!

    苏林再朝着河水中央看去,有一曼妙的少女正朝着他笑,可是正当苏林想要再定睛看清楚一点的时候,却发现人影已经没了。只有那水中央的水纹泛着涟漪朝着四周散去……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歌声又起,苏林便又朝着水之湄追了上去,梦幻还是泡影,追寻地美好一次次的落空,就好像梦想和理想的坠落一样。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看着觉得那么地近,但是真的追寻起来,却又能够破灭得如此之快,如此地没有痕迹。(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章 可望而不可及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追着,寻着,望着……

    苏林在这唯美的诗歌彼岸上,踏着青,追寻着那梦中牵引的身影和思想力量,整个人都似乎沉沦进入了《诗经。蒹葭》的思想画面当中去了。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婉转悠扬的歌声当中,那“所谓”的“伊人”,却依旧看不到踪影。苏林便在这沿着河岸,一直追着,一直跑着,思想和精神,都无休止地想要追寻到一个答案。

    而在诗词迷阵之外,那些国子监的学子们,一见到苏林碰到的第一首诗词便是《诗经。蒹葭》,也是纷纷大惊起来,为苏林这不好的运气感到叹息。

    “竟然是《诗经》里面的诗词,看来这一下,苏林惨了。要知道《诗经》可是从大周朝便传承下来的,更是被孔圣无比推崇的‘诗三百,思无邪’,几乎其中的每一首诗词,都已经达到了‘传天下’的境界。更有几首能够直接‘惊圣’。这一首《蒹葭》便是传天下的大作……”

    “其中的诗词思想和幻境,耐人寻味,又非常容易让人迷失在其中……这苏林口口声声说要闯过诗词迷阵,不过现在看来,恐怕连诗词迷阵的第一首诗词都过不去啊!”

    “第一首诗词已经这么难了,再往后面,恐怕会更难。苏林肯定是要失败了!”

    ……

    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思想和眼界。而且都是出生于世家当中。自然不是外面那些普通府院的学生可比。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小瞧苏林。而是十分理智地在自己的心里面估计了苏林的实力。

    他们当中的许多,在苏林答应要闯诗词迷阵的时候,就已经在估计着苏林可以闯过多少首诗词了。

    毕竟苏林的镇国诗词实在是太有名了,这方面可以说是他的强处。能够写出镇国诗词,自然是对于诗词蕴含思想的形式非常之纯熟,自然也就更容易领略其他诗词当中的思想和精神。

    所以,大部分的国子监学生,都觉得苏林闯过诗词迷阵的概率在八成以上。而且,就算不能闯过诗词迷阵的话。也绝对会接连破开许多道诗词的。

    可是现在,苏林第一下就碰到了《诗经》里面的《蒹葭》,便是让这些国子监的学生们,瞬间将苏林可以闯过诗词迷阵的概率刷的一下降低下来。

    “不好!十三弟怎么会如此不走运?一来就碰上了《蒹葭》这一首传天下的诗词,要知道,这《蒹葭》在诗词迷阵当中,总共也就出现过不到五次。但是却从来没有学生闯过去……”

    苏烨也在诗词迷阵外面观看着,他们看不到里面幻境苏林经历的景象,但是却可以模糊地看到里面展现出来的诗词。究竟是哪一首。当然了,看到的还有苏林的思想状态。

    若是苏林的思想被诗词思想蛊惑,跟随着诗词思想迷失了自我,便会在诗词迷阵外面。呈现出一片不规则的模糊状。但是一旦苏林的思想可以自由前行,并且追寻到诗词的思想真义的话,便会由模糊状焕发金光。然后将诗词的思想给吞噬。

    而现在,诗词迷阵上面。《蒹葭》的诗词内容展现在上面,苏林的思想却是一片模糊状态。很显然,此时的苏林已经迷失在了《蒹葭》的诗词思想当中了。

    “杨兄,《诗经》从来不会单独出现的,看来苏林是引发了诗词迷阵的兴趣啊!难得碰到这样的天才,这些思想之脉也会遇强则强,演化出来的《蒹葭》思想,恐怕……很难破开领悟啊!”

    大儒洪兴羽双目炯炯,看到了诗词迷阵当中的状态,对身边的大儒杨文昌说道。

    “那也未必,洪兄岂不闻那苏林的种种事迹,就拿昨天雍和殿当中,诛心杀死礼部尚书赵田一事,已经被广为流传,声名远扬了。此子不可小觑啊!不然怎么会连国君也如此护着他呢?”

    大儒杨文昌却是笑了笑道,“初次进入诗词幻境当中,难免会被迷失思想,但是一旦他领悟了其中的思想,反而会更加容易地破开诗词迷阵。这《诗经》当中的诗词不会单独出现,之后的几首诗词考验,恐怕也都是《诗经》当中的诗词。所以,难点就在这第一首《蒹葭》当中,只要破了《蒹葭》,之后苏林便可一马平川了……”

    倒是大儒杨文昌更看得透,寻常的诗词迷阵,都是一首比一首难,所挑出来的诗词,也都是没有规律的。但是苏林面临的这一次,却是《诗经》的组合诗词,最难的是第一首《蒹葭》,所以一切破阵的关键,就在这一首《蒹葭》了。

    当然了,此时深陷诗词幻境当中的苏林,可不知道这些内幕。他自从进入诗词幻境当中之后,认出了这一首诗词乃是《蒹葭》,便寻着河岸,想要依据歌声当中的指示,找到那“在水一方”的“伊人”真义。

    但是,结果却是屡屡让人失望。每一次,明明看着都快要到达,却偏偏又失之交臂,忽然在眼前,下一刻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患得患失……

    看到了希望,却又眼睁睁地看着希望化作了泡影。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一方……”

    那悠扬的声音还在脑海当中徘徊着,但是苏林却已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希望,在患得患失的思想颠覆当中,逐渐变得暴躁和失落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我要追寻的美好和真义,明明就在眼前……却无法触摸够到,一旦想要拥有,却又立刻失去。在不断辛苦追逐当中,却依旧没有办法获得……”

    没有止尽地河岸,前方依旧有美好的声音在呼唤,但是苏林却停下了脚步,不再做这样徒劳没有意义的追寻。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的‘伊人’究竟值不值得我去寻找?值不值得我付出努力呢?”

    苏林开始盘膝坐了下来,望着远处水中央美丽伊人的倩影,一丝丝思想却突然开始在智海当中明悟了起来。

    “这样的‘伊人’,却不仅仅是伊人啊!象征的是我们所一直追寻的东西……”

    经历过被美妙歌声的吸引,追寻,跋涉,困难,希望和失落之后,苏林终于开始明悟了,智海当中,将这一整首的《蒹葭》开始不断地反复地吟诵了起来,三种思想方式,慢慢地分析着《蒹葭》当中的思想感情来。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的只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