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燕子回时-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二人依礼拜毕,更有人斟了茶盏过来,新郎上前,郑重向周峥敬茶。周峥回看一眼那面目模糊的女子一眼,将杯中茶饮了下去!
  赞礼人正高唱:“礼成!送入洞房!…………………………………………………”便听得远处一骑而来,马上之人高叫:“圣上驾崩……………………甘州城内众将士接旨………………”
  无论台上台下,忽啦啦跪倒一大片。更有西风强劲,将桌上靠左的一块牌位之上的红布吹得掀了起来,露出下面“夏远威”三个字,旁边跪着的中年男子无意中抬头一瞧,竟是瞬间面如土色,似乎想起了什么恐惧的事情一般,抬头将夏友打量了几眼,似在努力回想一些旧事……
  不过片刻,那传令兵便骑马而来,马蹄踏在红色毡毯之上,踩出一片尘土,将不久之前的风光旖旎踩踏殆尽,只余尘土飞舞,如现实一片狰狞。
  他顾自跳下马来,宣读圣旨……

  美人计

  台上台下数万余人跪倒接旨。只听那传旨之人读来朗声读来,圣旨之上词藻尽显华丽哀荣,台上新郎新娘跪如木塑泥雕。
  台下难民所跪之处,胡四将身体扭得几扭,方才觉稍微舒服。旁边闻大听了半天,小声道:“胡四哥,这圣旨上都说了些啥?”
  胡四虽豪气,但却并不识得几个字,当下摇摇头道:“不知道!”
  却听旁边一位四十来岁的男子摇头晃脑,随那传旨之人念念有词,边念边赞不绝口。此人乃是从前乡下的教书先生,战争逃亡之际差点饿死,干起活来无精打采,不知被别人讥笑了几回,往常全无神彩,此时见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自然不肯放过,小声道:“这圣旨上说啊,现今的女帝驾崩了,皇太女做了女帝,明年便要改年号为宣熙元年,这位新帝便叫宣熙帝了。圣旨上还说,这位英将军曾请战前来西北,如今西北既已平定,她自然可以回京了。西北仍留常露常将军与周将军驻守……”
  旁边诸人只听他拉拉杂杂,讲了半天,早将目光放到了高台之上。
  一番参拜之后,忠勇候周峥上前接了圣旨,跪拜谢恩。更有兵士上前,将花台之上所有红色物事换下。新郎与新娘早早入内,大概是更衣去了罢……
  天载二十五年八月初二,女帝驾崩。据传,三皇女李岚君前失仪,被太女下令拖下去杖责,差点毙命。圣上遗旨,皇贵君殉葬……
  八月初四,太女在灵前即位,号宣熙女帝。麻衣素服,极为哀恸……
  八月初八,先帝入皇陵,皇贵君感念先帝恩情,服毒自尽,葬于先帝身侧。三皇女李岚,痛失父母,几日滴米未进,性命垂危。宣熙女帝怜妹孤苦,特赐两位良家子,随侍左右……不过几日,李岚终于醒转,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人都道乃哀痛太过!
  这些事,当时接旨的新郎新娘俱都不知。却是回京之后才悄然得知的。
  八月十五的甘州城,月色清寒,寥星散落。原来的新房今日自然全换成了素装。便是那两根红烛,亦换成了两根白烛。
  夏友自进了洞房,便愀然不乐!
  英洛窥其心境,总是一场婚仪被无端端打搅,大概他定在心内暗恨这先帝死的真不是时候罢!?
  将头上冠饰取下,手上耳上各类簪环脱落。苗家四女这时候端上来热水净手。二人收拾完毕,便见她四人喜孜孜各端着银制酒杯上来,齐声道:“恭祝师傅师娘百年好合,多子多孙!”
  夏友闻言,面上容色稍霁,与英洛满饮了此杯。
  阿然从来是个淘不完的,此时攒掇着师傅师娘喝酒。她的年岁本与英洛相仿,此时自恃小辈,将二人实实取笑了一回。
  其余三女嘻嘻哈哈,鼓动着他二人喝酒。
  六人一起,不多时便将三大坛子酒喝光了,各都微然欲醺,突听得门外有脚步声而来,一面有人掀帘道:“中秋佳节,我拎了桂花酿过来同饮。边关冷月,独饮无趣!”却是周峥。
  夏友见是他,面上不由黑了一层,还要维持礼仪如旧,道:“大哥恁的客气,今日中秋侍节,原来就该……一家人赏月!”
  英洛见是他,原想着明日二人即将分别,不知要分开几载,本有心拉他过来,只是碍着夏友的面,无论如何开不了这口。此时见他过来,早喜出望外,摇摇摆摆站起来,将他拉了过来坐在自已身侧,一左一右两位大小夫君,面色各异。她也不管,只拿起桌上筷子,边敲边唱:“
  夜染繁华处 眉雨压殊途
  灯挑三四孤 酒暖六五壶
  妄言儿时酷 轻屑竹马苦
  暮缓车流扰狂徒
  缘分淑与妩 媚上参花露
  裙风少年误 相悦恨两路
  声声唤罗曼 楚楚招嫣目
  世时荒芜长孤独
  昙花痛 你掠过我眼中
  昙花疯 我跌在你胸口
  相依为命的空 在隐隐捉弄
  不觉取代了笑容
  常月抱青空 星疏叠月纵
  久远听春风 依稀尝腮红
  烦丝白入棕 笑痕掩脂浓
  儿时唇温伴酒冻
  二人从未听过她喝歌,此时细听那歌词,竟是带着淡淡怅然,清越的声音里也染了浅愁,不知是为离乱,亦为别的?只为这小调不类别抒,听来亦大有意趣。
  周峥见她唱得可爱,两颊微红,不由斟了一碗酒递过去,趁着递碗过去之时,捏了一把那手。不想夏友大概亦有此意,也斟了一碗酒过去,英洛正喝得起劲,浑不管是何人斟酒,来者不拒,全都端过来一饮而尽。
  也不知道是谁捏了一把她的手,她亦反捏回去,只觉左手跌进了一个温暖的大掌,掌心磨有许多硬茧,也不顾忌,醉眼朦胧,竟然将那手拖过来,咬了一口手心的茧子,方才醉晕过去……
  ……
  苗家四女见这师娘平日冷凝凌厉,此时醉过去恁的可爱,竟然将平狄将军的手拖过去,如小狗啃骨头一般咬了一口。平狄将军将手从她怀中抽出来,其上布满口水,还有一个深深的牙印……
  周峥不禁莞尔一笑,竟是连夏友,亦忍不住笑了。
  夏友俯身上前,将醉晕过去的英洛抱上床,脱鞋掩被。
  阿然此时忽然福至心灵,拖起四女向着师傅告辞,几乎要忍不住给这位一等忠勇候打个眼色,谁知其人纹丝儿不动,只一口接一口,抿着桂花酿。无奈,她只有将三位妹妹招呼出去了。
  第二日晨起,阿然忽得想起师傅昨夜洞房之内的诡异之境,好奇心战胜了尊师重道之心,头脸不洗,掩好衣衫鬼鬼祟祟跑过去,将夏友所居后窗捅开一点洞,正对着的却是一张狼藉的桌子,其中菜色不少,酒坛子翻了几个,地下更有许多碎瓷,显是桂花酿的坛子破碎,不知昨晚二人曾有怎样争斗?
  阿然不敢揣测,小心翼翼转到门前,推门进去,探头向床上一瞧,师娘一个人好梦正酣,大概是睡得热了,迷糊中将衣衫半脱,露出胸前一痕雪肤,惹人怜惜……
  英洛后来每每追问那晚二人间发生了何事,总被夏友吱唔过去,威逼利诱不成,便是美人计,也不知使了多少回,他每次总是中计的样子,问到关键问题,全都避而不答,倒是该做的亲昵之事,一样不少。
  便是周峥后来回京,英洛也如法炮制,试过几次,奈何平狄将军其人,经过战场的磨砺,意志钢铁般坚硬。唯有美人计,能令他略略松动眉眼,……………………………仅仅是松动眉眼。对于答案,英洛早就死了心!转过天来从他房中爬起来,腰酸背痛,暗暗后悔不该使此美人计。
  却说当日英洛被阿然推醒,爬起来四处寻找,在小校场找到了二人。
  二人正精神抖擞,打马射箭,对着场中的草人,箭去如飞。周峥三箭连珠,射在草人脑袋上,夏友过势如风,打马跑过,竟能飞箭将草人心脏射中,论起以箭毙命,竟是不遑多让。
  见得英洛衣衫不整站在校场之外,二人皆下了马。一旁相候的士兵上前牵马,偷偷打量远处的英洛,被平狄将军一张弯弓掷过去,差点砸出一口血来。
  那兵士牵着马小心低头走远了。夏友犹有闲暇玩笑:“大哥好大的醋意啊!谁让咱们的妻主大人,生得美貌就算了,这样衣衫不整出来见人,也不怕招蜂引蝶?!”
  阿然走得近了,却见她那师傅,虽在笑着,目中却满布寒气,冷冷将四周军士看遍,那些人早在平狄将军掷弓之时就低了头,此时唯有低眉顺目,管好自己的眼睛,生怕招惹了这场中二位。
  周峥笑意未减,上前将英洛衣衫掩好。
  几人一行去得远了,校场之内的军士才得了时机议论今日之事。
  早餐之后,辞别城中诸人,英洛与夏友,带着苗家四女与文英,预备动身回京。
  文英自昨日二人拜堂之际就藏在房中,此时出来,双目亦是红通通的。
  倒是常露,对英洛极为不舍。边关女将本来就只她一人,自英洛前来,二人盘桓数月。英洛对外人,虽是冷冷的性子,但建城之时得她相助,便利不少。她又踏实肯干,并不是京中娇小姐的作派,很合常露脾性。
  送别之时,周峥只送到了城门口,倒是常露,依依不舍,直送出十里外还不肯回转,英洛最后不耐;笑道:“常将军既然舍不得我,不如去求常贵君,将你诏进京去,还怕相聚的日子少了?”
  常露双眸发亮,一拍座骑,大喜道:“还是英将军脑筋灵活,我这就回去写家书!”
  走的远了还要挥鞭,大声道:“在京中等我啊!”
  夏友摇头叹道:“常氏一脉,竟也有这样单纯性子的人,真正稀奇!”
  今日天色昏濛,远处有大块黑云压过来,西北广漠的大地辽远无际,一行人走在这天地间,唯感自身小如尘埃。英洛凝视远处那移动的黑云许久,忽然道:“快点赶路,不然便要被浇个落汤鸡了!”
  一队人马踏着脚下大地匆匆而过,从远处看过去,仿佛是这一路人马走进了风波诡谲的世界,前途难测,头顶黑云暗涌,眼看一场暴雨将至。

 

  惊 雷

  不过半月,一行人终于到了帝京。
  守城的将士见了这女将,皆是恭恭敬敬,请了进来。英洛身后侍卫是先帝御赐,虽说征战之中死了几人,却还有两人活着回来。一人名唤程元,一人名唤陆姜。
  此番进得城来,二人不由感慨万千。当日他们一队兄弟十六人,先帝下诏之日均想,跟着这样纨绔女将,不过送命而已。随英洛前线戎马之际,终于对这位女将改观。
  守城的将领名唤常方的,却是认识这两人,不由笑微微迎上前,道:“程兄,陆兄,此番跟着英将军立了大功,不日即可光耀门楣!”抱拳作揖:“二位兄长发达了,可要提携小弟一番啊!”
  英洛与夏友早打马离开,临去之前道一声:“二位兄弟可去府上与家人团聚,近日便不用来英府当差了!”
  常方见那女将军走远,羡慕道:“二位哥哥跟了这样体帖主子,真是先帝的恩典哪!”
  原来这常方却是常氏远方一个支脉,人丁单薄,识得几个字,颇有些拳脚功夫,当日投奔常贵君一脉,指望混个如锦前程,不想却被指派到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作了个小吏。其人处事圆滑,颇有些手腕,几年间升了好几次,居然给他从一个九品小吏混到了六品的武将,这才被常氏重用。先帝过世,太女便派常氏守城,常家主事的家主乃是常荣,即常贵君之妹。选中了常方来驻守城门。
  当日常方落魄之时,得过这两位的恩惠,此番重遇,各人际遇均有变故,当晚即摆酒设宴,与程陆二位接风不提。
  却说英洛与夏友来到英府门前,又是一年离家,老管家英南闻得大小姐从甘州回来,喜出望外,大开中门,将一行人迎进府去,又赶着夏友叫“二姑爷!”
  夏友自小几乎算是寄养在英府,此番回来,府中仆人都重新改了称呼,不由添了几分赧意。燕婉迎了出来,亦是喜笑颜开,待得英田与英乔回府,阖府上下热闹不已。
  向晚家宴之时,二人依礼上前,向英田与燕婉斟茶。
  英田自然开怀非常。
  …………………………女儿离家一年,所历之艰辛,朝中众说纷纭,只说战事凶险无比,英洛几乎命丧大漠,令英田挂心不已,鬓边更是多添了几重白发。
  眼下女儿好端端跪在自己面前,模样虽与亡妻酷肖,但更多了几分英气与坚毅。英家几代文官,不想到了女儿这一代,不但做了武官,正夫更是武将之中的楚翘,两位夫郎各有所长,俱是青年俊杰,真是门楣之耀,祖上之德……
  这夜英府诸人忙乱不堪,将夏友原来的居处布置成了新房,请二人安歇。
  第二日金殿之上,三品武将征西将军英洛上殿复命。
  文臣武将分列两旁,年轻的女子悠然而来。到得殿前三跪九叩,礼仪做足。
  宣熙帝隔着冕旒,听来似乎心情不错,说了许多勉力嘉奖之语。英洛原是四品武官,征西得胜,先帝亲封的三品武将。女帝当朝奖励了许多金银珠帛奴仆杂役,并一座将军府,英洛跪谢不已。
  下朝之后,英洛将御赐的一干人等安置在将军府,便回了英府。
  夏友离家近两年,药圃草荒了。今日正带领苗家四女将药圃松土,打算种些药材。
  阿然见得英洛连官服也未换便径自寻了过来,扔掉手中锄头,高叫道:“师娘快来,师娘快来,师傅今儿个罚我们下田干活呢!”
  夏友迎上前去,柔声问道:“今儿上朝,可有什么变故?”
  英洛无奈的摇摇头,叹道:“还能有什么事?不过是说了一番嘉勉的话,从头至尾都透着信任,还赏了座府邸,奴仆金玉,横竖是些值钱的东西。为了娶你,我大大背一笔债,正好拿这笔卖命钱来填这个窟窿!”
  夏友轻点她额头,侧头假怒道:“妻主好没良心!不过是将我娶来三天两后晌,便觉得拿金的银的换了我这么个木头人,既不温柔,也不体贴,这会子反悔了,可到哪里去寻你哪些值钱的硬头货呢?”背过身去假做伤心状。
  英洛本来愁眉不展,隐隐觉得女帝态度有变。她一向与太女不睦,为着周峥的婚事。后来又与三皇女李岚走的颇近,当日的太女,今日的女帝若对她全无芥蒂,如何肯信?
  乍闻李岚惨状,连兰贵君都不能幸免于难,这教她如何肯信当今女帝是磊落之辈?
  不料这会子被夏友这翻话竟给逗得捧腹大笑,暂将愁肠放过一边,且乐他一乐。
  他自见她得圣命传诏,一路行来,愁眉不展,有心要搏她一笑。此刻既见她开怀,自然也份外开心。
  阿然见得师傅将师娘逗得笑靥动人,趁机耍赖,扬声道:“师傅,您老都干了一天了,这会子师娘下朝,自然要陪陪她,不如徒儿去给你们端点茶水过来?”
  见得夏友随意点头答应,眼睛早粘在英洛身上,如何扯的开?
  阿然见机,拉着三位妹妹出了药圃,招手唤来一名小厮,吩咐一番,自然有人将点心茶水端到他们面前去。
  她带着三位妹妹沐浴完毕,换了汉家女儿衣裳,也学英洛用同色丝带在头了绑个马尾,逛遍了长安大街。
  这日晚饭之后,英洛兄妹与夏友,英田四人在书房密议。
  掩了房门之后,三人便见英洛回头郑重对着英田下跪,不住叩头:“女儿不孝,年少无知,替全家惹来了灾祸,还请父亲责罚!”
  英乔自然知道是为着哪桩,心内唯有暗叹。
  夏友从来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不知道这朝堂政局之变化,但也规规矩矩跪下,叩首道:“爹爹见谅!衡虽然不知道洛洛犯了何错,但孩儿也愿与洛洛担过,只求爹爹不要重罚洛洛!”他自小教养英田膝下,敬这伯父便如亲生父亲一般。此际做了他的娇婿,爹爹叫来顺畅无比,便如以前十几年早在心底叫过一般。
  英田疼他自然与子女更不同。怜他身世孤苦,更兼着父母兄弟姐妹都丧身在仇人刀口之下,夏家只遗这一点血脉,更是着意教养,盼他成材。
  见他二人下跪,感叹不已。唯有上前亲扶起她二人,道:“洛洛自然没有错!我的女儿,敢作敢当,顶天立地,拼死沙场,比之多少人的女儿来,强了百倍!你所虑者,不过是得罪了今上。她越和蔼,你越琢磨不透,不免心慌,怕为英府招来灾祸!”
  一番话说来,英洛只觉心内五脏六腑俱涌上了一股暖意,眸中几乎要涌上泪来。她历经了两世,得此慈父,说来乃算是上天的优待!
  却听英田继续道:“今上虽面上温文,待臣下谦逊有礼,但三皇女差点惨死,兰贵君身故,又岂能与她脱得了关系?这种君主,全无该有的气度。便是哪一日英府招来灾祸,却也是命里劫数,为父怎能怪罪到洛洛头上?若真有那一日,为父拼了性命,必也要护我的孩儿们周全!”
  英田面貌温雅,但此番话说来,自有股凛然的气势。英洛泪如雨下,便是连英乔与夏友,亦红了眼眶,说不出话来。
  半晌,英乔方道:“父亲多虑了!孩儿如今已经成年,怎能再容老父涉此险境?若有风雨雷电,自然是孩儿护在前面,护老父与弟妹平安!”
  屋内几人心潮起伏,忽听窗外风雨大作,电闪雷鸣,竟像是印证英乔那番话一般。
  其实英田所思,实非多虑。英洛当日得知李岚惨状,遥想当日情境,自然得出了一个太女毒弑庶父,杖杀幼妹的故事来,便是女帝令兰贵君陪葬的遗旨,九成九也是假的!
  她这番推测,其实正暗合了当日情状。
  太女向来唯华相马首是瞻,且她性格暴戾,不堪大任。女帝临终之际,已有悔意,欲立李岚为太女,却被华氏一脉得知,欲逼迫女帝改了遗诏。
  当日宫中情势紧张,其中过程如何惊险,华相如何凶残,至今日已不足为外人道矣。众人只知结果,便是兰贵君被鸩杀,三皇女险丧杖下,若非华皇太夫前来相救,今日的李岚早成了帝陵之下的一抹冤魂,陪伴在父母的膝下。
  近来更有小道消息流传,李岚虽贵为皇女殿下,却生不如死,被囚禁在皇女府,不得自由。身边小侍虽说貌美可疼,倒底是女帝送的,其中含了多少监视的意味,无人得知。更有消息传说,李岚早已神智不清,命悬一线,只等着阎王前来索命……
  英洛听罢英田所述,由不得冷汗涔涔。那位豪爽侠义的女子,在甘州城外高台之上,与西突厥可汗签定盟约之际,何等尊贵,何等威仪?今日却沦为了阶下囚,生死不知……
  窗外雨声击打窗棂,电闪雷鸣。她感觉到了窒息般的闷热,推开窗来,豆大的雨点泼进来,打湿了案上的书纸,英田也不去阻止她,只任狂风吹散了满桌的纸张。架上的琉璃灯盏之内的火苗被吹得东倒西歪,映着每个人脸上都是青青郁色,仿佛经年疯长的茂盛植物,早已没了束缚……
  闪电劈过长空,暗夜便如一只无形的巨手被撕扯开来。……………人的力量是这样的渺小,有雨点打在脸上,她分不清,不知是泪还是雨……

  端 倪

  天载二十五年岁末,天降大雪,帝京之地,一夜之间银装素裹,寒彻入骨。
  英洛自回朝复命,每日里五更早起,与英田一同上朝,苦不堪言。这日照例,夏友将她从暖暖的被窝里面挖起来,里外衣衫穿好,拉下床来,她才睁开眼睛,无精打彩的梳洗打扮,在夏友的监视之下喝了小半碗梗米粥,才被拖出了英府,塞进了门外的马车里。
  这半年来,早朝之际,她只依着品级,站在别人身后打磕睡。朝中素有华氏一党,眼下常氏亦有飞腾之气,朝堂之上,她不过提供一双耳朵。有时所议朝政枯燥无味,她连耳朵亦不肯提供。
  不过这日,竟有十来位官员联合参议温德与顾行迟,为官贪佞,欺上瞒下,她也终于认真了一回。
  原来这温德与顾行迟,均是朝中二品大员,乃是华相门生。一人在户部,一人在刑部,一向是华相得力臂膀,今日忽的被堂下十来位四品官员参议,实乃开国奇闻。
  难得女帝今日亦有兴致,竟将每位官员叫上前去,细细询问,竟是将个早朝会变成了大理寺审案一般。温德与顾行迟为官这些年,不过是得华相庇佑,当真有些不干净,此时被扯出来,唯有当堂呼救……岂料华相竟是头一个站出来,严厉指责此二人目无法纪,为官贫墨,实乃国之蛀虫,并将堂下这十来位低阶官员赞了又赞,起头一跪,口中山呼万岁,堂下站着的官员皆面面相窥,三三两两,不过片刻,尽皆跪倒,盛赞女帝英明。
  英洛在别人身后,边弯着膝盖跪拜边在心里咒骂女帝……
  女帝气得面色铁青,当场将御案之上一块蟠龙玉石纸镇给摔下殿去,立声召唤御林军上前,将这二人脱了官服官帽,顾不得三司会审,立时押出午门问斩。
  廷下英洛正跪得两腿发麻,突听得女帝厉声道:“征西将军英洛听旨………………”前面英田心内大跳,那懵懂女儿随口应了一声,似乎还未睡醒,女帝道:“朕今日命你带御林军前去,抄了顾温两家。凡遗家资,一并充入国库。家中男女,无论老幼,皆发配岭南作苦役!”
  英洛在半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