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叁号密卷-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靠的。虽然活了五百多岁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但是既然许多藏文化都有提及,格拉纳达的寿命肯定是超过常人了。我如果对格拉纳达感兴趣,夕羽惠建议一会儿等观灯结束之后,可以回家百度一下,应该能找到一些有关格拉纳达的故事,其中可能还会有关于方剑和苟冥玉的记载。
听夕羽惠说起有关方剑和苟冥玉的传说,我一时听的有些入迷。也没注意楼上其余几个人竞拍的事情,只能听到耳边一刻都没有停下的叫价的声音。此时向龙台上看去,龙台两侧的香柱刚刚燃完。与此同时,一声清脆的玥木折断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我好奇的抬起头,想看看到底是谁最后争得了这两件珍宝。只见七大家族的头马,均是一脸平静,而刚刚代替家族头马,参与竞价的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各异。
楼下又响起了那具“老话”,“灯火已定”。说着,那两个司仪师傅,就把柜子合上了。
“下面的东西最后被谁‘拿下’了?”我好奇的问道身边的李星龙。
李星龙长出了一口气,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意思是下面的苟冥玉和方剑是他的了。我一时还觉得奇怪,李星龙结巴这个毛病,算得上比较严重了,他最后能“绝杀”叫价,还是让我有些不可思议。
这时李老鬼朝李星龙微微招了招手,示意李星龙过去。李星龙马上会意来到李老鬼身边,李老鬼则小声的和李星龙交代着什么。大约半分钟左右,李老鬼说完之后,李星龙就匆匆下楼了。
不用问,我大概也能猜到李星龙去干吗了。估计是李老鬼安排李星龙,去把刚刚拍得的两件珍宝安放好。虽说苟冥玉和方剑看起来并不重,但是刚才也是被四个彪形大汉抬上了龙台。所以不像嚓祁尔申之前拍得的玉玺重量相对轻,可以直接送到楼上。
我还是对刚才竞争激烈的叫价感兴趣,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李星龙会最后拍得苟冥玉和方剑?于是我把问题,提给了夕羽惠,问她刚才有没有留意最后的竞拍情况。
夕羽惠无奈的摇了摇头,说是当时忙着回答我关于苟冥玉和方剑的问题了,也没有留意到具体的情况。只听到李星龙好像是以三百七十玉的“价格”,得到了那两样东西。看得出来夕羽惠对于我的问题同样很感兴趣,她侧了侧脑袋,问道在一旁玩手机的夏夏,李星龙最后在叫价的时候,是怎样完成了“绝杀”?我竖起耳朵仔细的听夏夏接下来的回答。
夏夏连头都没有抬,一边自顾自的玩着手里的手机,一边平静的对夕羽惠说道,“有什么好惊讶的呀,时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叫价三百七十玉,他喊价没结束,别人也都不能竞价,结果他一个‘三’字就足足喊了七八秒时间,等他一串数字全都说完,龙台上的香正好熄灭。”夏夏说话声音并不算小,在我这个位置还是听得比较清楚。
我和夕羽惠听完夏夏这么一说,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笑了,强忍住不让自己笑出声音。要不是这里有这么多人,估计我们俩笑的更“开”。真没想到李星龙口吃这个劣势,反倒在“观灯”的时候,成为了他的一处优势了。可真的是事物都有对立和统一的一面。
下面的龙台两侧,又插上了香柱,看来新一轮的观灯马上就要开始了。和今天的观灯比起来,前两天那种“观灯”,也就是类似于逛夜市了。一点没有今天这种紧张的气氛,还有出手如此阔绰的人。更不要提珍宝之间的比较了。李星龙刚刚拍得苟冥玉和方剑的玉币数额,估计就比前三天“观灯”,形成的总数额还要高出不少。虽然七大家族的头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非常平静,但是暗自里的角逐却是没有硝烟。
那两个类似司仪一样的拍卖师又登上了龙台,之后还是之前抬上苟冥玉和方剑的四位彪形大汉,又将一个矩形的柜子“拖”了上来。只见四个彪形大汉背上背了粗粗的麻绳,麻绳的另外一头拴在了柜子上,四个人一步步的费力的将柜子向前拖着。行动非常缓慢的慢慢移动着柜子。与之前那个柜子最大的不同点是,这个柜子从外面看上去,材质一眼就能看出来,完全是金属。柜子和地面摩擦发出了一阵阵刺耳的声响。而且在金属材质的上面,还雕刻有许多花纹。
柜子通体呈现出黑褐色,颜色偏重,柜子长大约有两米左右,宽度一米上下。柜身之上与黑褐色相搭的灰色花纹,遍布在柜子的全身。整个柜子让人看上去,感到非常的压抑。在略显昏暗的油灯下,柜子更是给人一种阴森森的寒意。
我盯着龙台上的柜子,心中不禁的在想,这那里像装有珍宝的柜子,怎么越看越像是一副棺材?
第九十章 这是什么?
我侧眼看向了夕羽惠,她的表情有些严肃,脸上的笑意全无,眼神略有疑惑的看着下面的那个金属柜子。而在夕羽惠身边,一直玩着手机的夏夏,此时也将手机放在了一旁,仰起头,注视着下面的那个有些奇怪的柜子。
我不解的小声问道夕羽惠,“下面那柜子怎么越看越像是棺材?让人看起来太压抑了,完全不像是装着什么珍宝的样子。这回观灯,到底是‘观’这个柜子,还是柜子里面的东西?”
夕羽惠小声简单的回答我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柜子,而是一口棺材,一口镇河棺!也叫做黄河龙棺。”
虽然我早已有所准备,也想到下面的“柜子”,可能就是一口棺材。可是,夕羽惠的回答,还是让我觉得有些不安。单纯听到“黄河龙棺”这个名字,想必这口金属棺材,必定是和黄河有所联系,可是话又说回来,这棺材要是被水葬于黄河,那么棺身不可能没有一丝的变化。经过若干年的水侵,起码也会有些锈斑,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看起来非常的完整,通体都是那种黑褐色。
楼上在坐的一些人,此时也都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七大家族的头马,现在脸上的表情也不再是平静如水了,七人的表情各异,有人惊恐、有人疑惑,有人惊讶,有人呆滞等等,和之前的面无表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连一直以来稳如泰山的李老鬼,现在的眉头也是锁了起来。这几个人在看到下面的那口黄河龙棺之后,纷纷向四周看了看,就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一样。
从这七人的表情之中,不难看出,下面的这个东西,已经让这些平日里见过大场面的人,有些不淡定了。想必这黄河龙棺里面,会有意想不到的玄机。
李星龙这时姗姗的从门口走了过来,他先是来到李老鬼身边,俯身和李老鬼小声的说着什么,随后我看到李星龙的眼神,向龙台那里瞥了一眼,瞬间他整个人都木讷了,眼神从惊诧立即变为了呆滞,他的表情就像是被凝固了一样,嘴巴还是微微的张开,保持着说话的样子。
李老鬼轻轻拍了拍李星龙肩膀,他才缓了缓神儿,还要在对李老鬼说点什么,可是李老鬼却朝他摆了摆手,示意李星龙先坐回自己的位置。李星龙倒是听话,站在身子走了回来,一面走还一面盯着下面的棺材。
龙台之上的拍卖司仪又开始扯着嗓子吆喝道,“这是今晚最后一盏灯,观灯吹灯,生来死去,各位请!”
说话间,龙台两侧的香炉内,换上了一根比之前香柱略粗的香,两位拍卖司仪,分别在两边将香柱点着,意味着观灯开始了。
和之前的两次一样,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观望的状态,没有人抢先“点灯”。不过,也有一点和前两次观灯显著不同之处,就是此时楼上这些人的表情,都变得有些奇怪,特别是之前脸上平静如水的七大家族的头马,现在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非常的奇怪,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们现在的样子。
看到之前李星龙见到棺材的表情,我料定李星龙对下面的这口黄河龙棺肯定有所了解。于是我便小声的问道李星龙,“喏,下面的棺材什么来路?”
我问题一出,李星龙反倒是有些奇怪的看着我,反问道我,“你你你,不不知道下面是的棺材是什么?”
我点了点头,李星龙却皱起了眉头,瞄了一眼我身边的夕羽惠,他才慢慢地对我介绍起来下面的那口棺材。李星龙说的名字,和夕羽惠刚刚告诉我的名字一模一样,镇河棺,又名黄河龙棺。
李星龙还特意给我讲述了一个,有关于黄河龙棺的故事。据说这是当时发生的真人真事。
传说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条赤金长龙,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咬啮着千万重山。居住在牛首山的人,每年都要遭受赤金长龙的威胁,庄稼欠收生活穷迫,但是他们又对赤金长龙无可奈何,只能任由赤金长龙作乱。
牛首山中有一位年长名为阿德的老人。老人已经年近古稀,一日在梦中,突遇白首鹤翁,鹤翁告诉老人,他能帮助老人制服赤金长龙,使其不再做患。阿德老人于是向鹤翁请教,鹤翁告诉阿德,明日会有两场降水,早初一场,旁晚一场,第一场降水的时候,阿德要号召牛首山上的住户,对着赤金长龙所在的位置,三叩首,然后将各自家中的一碗水泼向空中。待旁晚第二场雨来临的时候,阿德要找三个壮年,拿着鹤翁给他的碗,并将碗里的水泼向赤金长龙。阿德老人就在梦中迷迷糊糊的几下了鹤翁的话。
待第二天醒来之后,阿德老人意外的发现,自己的床头旁,赫然摆放有四个白石做的大碗,且在每一个碗上,都刻有一个困龙的图样。他这才念起昨晚鹤翁的叮嘱。随让自己的儿子通知牛首山的人,在今早下第一场雨的时候,从各自的家中去一碗水,按照鹤翁昨晚的吩咐去做。
可是当大家再早初第一场雨的时候,将自己手中碗里的水泼向了空中,但是这些泼向空中的水,却没有再次落下来,而且连大雨都忽然间停止了。就像是水都被蒸发了一样。大家都觉得惊奇。
阿德老人见出此奇景,于是待到傍晚时分,天空又降大雨,阿德老人随叫了三个壮年,拿起今早在他床头出现的四只白石大碗,又找到了赤金长龙所在的位置,大碗已经被雨水所盛满,阿德老人一声令下,四人同时将碗中的水,泼向了赤金长龙所在的方向。
突然之间,从他们四人碗中泼出去的水,瞬间变成了一个个粗大的锁链,锁链借着大风,直接就吹响了赤金长龙所在的位置,并将赤金长龙紧紧的束缚住。于此同时,远处的地方忽然裂开了一道天痕,而且天痕越开越大,赤金长龙就锁链束缚着掉进了天痕之中。周围的雨水就像是受到了指引一样,全部都向天痕的方向流去,大雨下了七天七夜,以至于雨水完全将天痕填满,使原本的天痕,变成了一条细长的河。而赤金长龙便被承天八索锁在了河中,只得在河中游荡。永远都不能再从河中出身。随着赤金长龙在河中不断的游荡,河的长度与宽度也被不断的扩大,最后形成了现在所说的黄河。故此,黄河在很早之前,也被很多人称为龙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常会进行一些淤泥清理工程。每次清理工作都会发生一些极为诡异的事情。
1983年在黄河清理淤泥的工程之中,就发生了一件极为诡异的事情。沿岸的村子在推淤的时候,突然听到淤泥里发出了一阵阵的吼叫的声音。声音大约持续了五分钟左右,便突然之间停止了。周围又恢复了安静。可是刚才的这种声音似人非人,让人听到感到毛骨悚然。推淤的村民听到声音之后,也不敢再进行工作了。待到第二天,请来了一个风水师傅,在推淤现场做法,风水师傅拿着罗盘在淤泥队里走了一圈,连做法都不做了,就匆匆的离开了。离开时,风水师傅还撂下了一句话,“你们这里葬着龙!”
第九十一章 秃尾巴老李(一)
起初大家对于风水师傅说的话,也都是半信半疑,虽然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还是很重,但是常年黄河清淤工作,淤泥之中“脏”东西太多了,怪事也见得太多了,所以根本就没有把风水师傅的话听进去。
大家只是停了三天工,在这三天之中那种奇怪的吼叫声,没有再次出现过。大家也都把吼声的事情,抛在脑后了,认为那种奇怪的声音,只是大风在作怪。到了第四天当地人再次开始清淤工作。可是当天刚刚开始清淤的时候,本来还是万里无云日在中的天气,可是突然之间便狂风大作,乌云一下子就将天空覆盖。于此同时,那阵吼声再次如凄如栗的传了过来。这次村子里的工头,以天气不好为理由,又暂停了清淤工作。可是也就是从那天开始,奇怪的事情就接二连三的发生。先是村子里的人在晚上的时候,莫名的看到龙影,有的人甚至还听到了龙吟。更可怕的是,在清淤的现场,几乎每晚都会有人莫名其妙在现场自杀,第二天发现尸体的时候,尸体直接是倒栽在淤泥之中,样子十分的恐怖。
村里的老人们都觉得这件事太过蹊跷,都知道他们村子清淤的地方,祖上被称为“死地”,是一块大凶之地。农村人的封建思想又比较重,就算是自杀也不会挑这种地方,都说在这种地方死了的人,那是永世不得超生。像这种吊死鬼都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情?更奇怪的是,这些来自杀的人,死相也是非常奇怪,头倒栽在淤泥之中,而且接连来自杀的人,身体倒栽在淤泥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同一个位置。这些人就像是商量好了,要来这里用这样奇怪的方式自杀一样。试想一个人不可能自己将脑袋倒插在淤泥之中自杀,这种方式太过诡异。村里的老人,开始觉得之前那位风水师傅说的可能是真的了,就是在这淤泥之中,肯定是有什么东西!
上面县里专门派了几个民俗专家来查看,顺便安抚一下民心。专家说这是什么大气的影响,所以才发出了阵阵吼叫声。一位民俗专家,更是把这种吼叫的声音,认为是今年大丰收的征兆。让村民不要理会那些疯言疯语,继续清淤工作就是。至于那些莫名其妙的自杀者,专家们也都是几句话搪塞了过去。让村民不必恐慌。农民们又自发地组织了一些神婆、神汉子等进行类似道场的安抚仪式。可是怪事还是发生了。
村里几个威信比较高的老人,叫上自己家的男丁,再次来到清淤的现场。顺着倒栽自杀者尸体的位置,一直往下挖。和之前的情形一样,这些人一挖那些淤泥,四周立刻传来了阵阵吼叫的声音,不过这一次,老人们并没有让男丁停手,而是让他们继续向下挖。
结果直接从倒栽尸体的位置,向下挖出十几米的大窝子,结果掘出了一口大棺材!棺身被掘出了一米左右,这口棺材下葬的方式也很奇怪,棺底朝天棺顶朝地,完全是倒栽在淤泥之中,和之前那几个自杀的人的死法基本一样。连村子里的老人,也都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奇怪的倒栽棺材。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棺材底能打开了,可是又有哪家的棺材是底下开盖的呢?莫名的恐惧在心底蔓延,或许,不挖才是对的,气氛逐渐凝重了。
可是现在说什么也都晚了,棺材已经掘出了一个大概,要是现在不把棺材挖出弄走,等村民都知道这件事之后,想必会引起更大的恐慌。所以,现在掘棺材的几个老人是骑虎难下了。只好硬是让几个男丁继续向下挖,并开始合计着如何将这口棺材弄走。
这些人接着挖,一边挖,一边把刨出坑里的泥水弄出去,在河道里,已经出现了一个深2米,直径为七八米的坑,棺体已经露出一米五左右了,可是仍旧没有见到“底”。挖出来的泥已经是胶泥了,就是说,再往下挖就比较困难了,大家一直很奇怪,按说这棺材也不大,怎么却如此难以挖掘?这个棺材到底有多高,到底是什么棺材?谁都不说话,现场只有铁锹挖泥的声音,同时伴随着偶尔碰到棺材的声音。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木质,有些类似于金属,而且棺身摸上去特别的凉,虽然是白天,还是在暖春的天气,太阳很好,气温也在不低。但是站在棺材旁边,还是能感到有一阵阵的寒意。
挖棺材的男丁一个个的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可是棺材挖到一米五左右的位置,就像是定住了一样,无论他们怎样倔泥巴,始终不能继续向下一点。那几个威信比较高的老人,现在也有些挠头了。只好暂时让男丁们停止挖掘。找一个人,去村里把村子的一个“专职”老神汉找来,让他看看这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老神汉以前就是为人找祖坟。解放前村子里出门闯关东的人多,等到他们回来,父母已逝,先人尸骨已经被街坊四邻给葬下了。结果破四旧、破除封建迷信的时候,大部分坟头被平;有的是因为经济发展了,道路拓宽、还有耕地的变迁等等,一些本来作为标志的记号也都不见了。老人只有残留在记忆中的大体方位。
农村特别注重香火相传后代祭祖,不仅家家户户有族谱,有些大户人家,甚至还有祠堂。但是因为以前的老坟,破四旧的时候已经被平了。所以儿孙想重新厚葬,就要请老神汉帮助找到祖坟。神汉子手中拿一混元铁杖,大约有树枝那么粗,根据铁杖所指的方位,就能找到祖坟。并且可以确定先人所葬头脚的方位,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就没人知道了。大体上靠的是下葬均为南北下葬,头北脚南,且在坟头会埋下一个瓦罐。所以老神汉在村子里面也颇有威望。但是因为年逾古稀,所以行动不便,平时也不怎么出门。这次村里清淤发生这等怪事,老神汉早就有所耳闻,他也不赞成继续清淤,说是这次清淤可能是动了“气”,要等来年再完成今年的工作。当时正好恰逢县里派来的专家,来到村子里宣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所以村民压根就没把他的话放在心里。
现在几个老人到明白,这淤泥里的棺材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了。所以才专门派人去请老神汉过来一看究竟。
老神汉腿脚已经不利索了,自己走过去,怕是时间太久。所以一个年轻人,直接把老神汉背在了背上,一路小跑将老神汉背到了棺材所在的位置。
老神汉拄着铁拐颤颤颠颠的走到了棺材前,见到棺材底儿很是吃惊,一脸惊诧的表情,但却没有说话,只是细细地打量着这个棺材。时不时用手中的铁杖,轻轻的敲击棺材的底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老神汉足足打量了半个小时,然后把那几个主事掘棺材的老人叫道一起,告诉他们,这棺材是镇龙用的,用棺材镇住这里的龙气,使真龙不会从这里飞天。可是棺材被挖出来,已经动了“气”,棺材被挖出了一个“面”,那就算是破了这里的“势”。现在这口棺材,挖出来的话,这里后面几年,毕竟会有天灾。如果不挖,那么情况会更严重。
几个老人一听老神汉这么一说,纷纷求教老神汉解决之法。老神汉思考片刻,告诉几个老人,让他们现在马上回村子,从村子里面找出十个属龙且在傍晚出生的壮丁,此事说不定还有回旋的余地,再晚了,恐怕真的是天命难违了。
第九十二章 秃尾巴老李(二)
那个年代村子里的人本来就少,想要找到十个属龙且在傍晚出生的人,连那几个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都觉得这件事儿不太好办,他们一边安排人去村子里找,一边问老神汉,为什么要找十个属龙的人 ?'…'老神汉也不回答,只是盯着棺材,让他们抓紧时间按照他的吩咐去找人。
说来也蹊跷,整个村子里面恰恰只有十个属龙的人,而且这十个人,全都是傍晚出生,年龄均在三十岁上下,最大的三十六岁,最小的才十七岁。和老神汉交代的条件,恰恰完全一样。
老神汉没有浪费时间,领着那十个属龙的壮丁,站在棺材的前面,一步一趋、迈方步、磕头作揖,并按照八卦的走向,迂回的走向了棺材。来到棺材旁边,老神汉让十个壮丁开始挖棺材,但是没有让他们使用铁锨等器具,而是直接徒手挖棺材。
说来也怪,之前用铁锨费劲的挖,也不见棺材被挖出来,可是这时候,十个属龙的壮丁,紧紧用手挖了不到十几分钟,整个棺材就被挖出来了。棺材通体都是黑灰色的金属,从来没有人见过这个样子的棺材,而且站在棺材的周围,能明显的感到又棺材散发出的一阵阵的寒意,那种寒直至骨髓,每个人看到之后,心里都是不寒而栗。
老神汉让那十个壮丁,推着棺材向河边前进。老神汉走在壮丁的身后,嘴里念念有词像念咒一样,在说着什么。虽然脚下都是泥泞的淤泥,但是棺材却被那十个人很轻松的推着前进。
来到河边之后,老神汉手里攥了一把淤泥,随后将淤泥甩在了棺材的底部,据当时看到的人说,老神汉甩出的淤泥,形象就像是一个符咒一样。老神汉又命令那十个壮丁合力将棺材推进河里。
可是奇怪的事情却又发生了,先前推起来还非常轻松的棺材,现在却纹丝不动,而且更加诡异的是,棺材竟然还有反作用力,看似棺材正在一点点离开河边。老神汉随即大喝一声,又命那十人加力将棺材推入河里,十个壮丁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随着“噗通”一声,那口金属棺材被推入了黄河之中,棺材立即沉入了河里,伴随着滚滚巨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