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小女子的平淡生活-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绣儿也没有敲门就直接进去了,绣儿进门就看见一个倒三角眼的老太太在炕上,屋里还有还有几个男子在屋里,不用说绣儿也知道这四个男子是老太太的儿子,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这四个男子同样都长了一双倒三角眼。
王曹氏一看咋这老太太的儿子都在就直接出去了,倒不是王曹氏溜了,而是王曹氏怕绣儿一会儿吵起来会吃亏,她去外面叫人进来。
说起来也是今天下雪的原因,老太太的四个儿媳妇都回娘家了,就是因为下雪天没有事干,这老太太也是个个别的,别人都觉得儿孙满堂是福气,但是这个老太太不,他觉得孩子都在一块闹得上。今天下雪四个儿子的孩子都在家,老太太发话了,去你们姥娘家吧!
平时的时候就算是她儿媳妇忙他也帮忙,也是东家说完说西家,反正就是谁家的是都爱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就是没有老太太不知道的事。
就是王明山家最后答应和绣儿一起来这户人家,就是因为这个老太太有的没的都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了,但是他仗着自己有四个儿子,觉得没有人赶来找她的茬,一直有恃无恐地东加长西家短的一直说。村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不惯这个老太太了。
绣儿见王曹氏出去了,也知道王曹氏是出去叫王成他们进来,所以绣儿也不担心自己吃亏。绣儿觉得她这边的人多心里有底气。
绣儿才不管尊不尊老呢!直接冲着躺在炕上的老太太说:“是不是你这个老婆子,满嘴胡沁沁。”
这个老婆子哪里认识绣儿一开始的时候就被绣儿说梦了,但是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见过的是多了,他能怕绣儿这么一个看上去文文弱弱的小媳妇。老太太只是楞个一下,就从炕上下来,说:“这是哪里来的小娼妇,就来老娘这里来撒泼!”
要说老太太也看见了王明山家,老太太认识她,不过老太太觉得他都领着人来找事了,还打什么招呼。
老太太的这四个儿子,一开始见绣儿进门就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但是他们都觉得有她们在,量他们也不能叫他娘吃亏,再说看上去绣儿还没有他娘有劲儿,所以他们都不担心,即使和绣儿进来的只有父女,没有男子。所以他们就只是站起了,根本就没有说什么。
老太太的四个儿子,也知道老太太是什么脾气,但是他们都觉得他娘从他爹走了以后,拉扯他们长大不容易,就算是他娘不对,他们也应该给他娘撑腰。
老太太的话刚刚落地,王曹氏就领着王成一伙儿人进来了。王成、张柱这些人都听见了老太太的话,心里的活就直接出来了。
而且绣儿的嫂子们也不是善茬,要说是很护短的,谁家出嫁的姑娘平白无故的被人回了名声,娘家人都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在王张氏家的时候,就已经商量量好。他们觉得会秀儿名声的这件事吧,影响不是那么好消除的,只有让别人知道这是有人在传闲话。
说到怎样才能让别人相信这只是无中生有的事,那只有找到传闲话的人,并且把这件是闹大,让人一听见就说谁谁家因为背后回人家名节,被人家找上门来了。
这次好了,老太太直接骂人了,王曹氏进来就去推了老太太一下子。就这样一个开始的就都动手了。
等这边一打起来,四邻都能听见动静,特别是有爱凑热闹的人,就会出来看看。因为这一家子因为儿子多,平时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敢招惹他们的意思。但是看见他家被人家找上门了,就去他家看看。
这一看不得了,这打上们来的竟然不是他们村的,而是张家村的。绣儿的爹虽然只有两个儿子,但是绣儿的老爷爷孙子不少,而且这次在家的都来了,日子在张家村也是数的找的,要说这十里八村的,别人认不出来,绣儿家这一大家子还是能认出来的,毕竟现在家里有百亩地的人家少。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刚刚发现王可海和王春刚家里的王伯海重了一个字,所以要给王伯海换一个名字
☆、第六十二章
要说如果是外村的人领着人打到本村,看在一个村的面上也不能叫外村的欺负到自己村子里,但是谁叫这老太太觉得自己儿子多,平时没积德呢!谁愿意在明显挨揍的时候去帮忙啊!而且是替和自己关系不怎么好的人家。
于是出来的看热闹的人们就没有一个帮忙的。
这次明显吃亏的就是老太太和他的四个儿子,毕竟绣儿带来的人太多了,男男女女的坐满了三辆牛车,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等时间过去的差不多了,徐家村的里正就来了。王成他们才停手,王成他们也不敢真正的把人打死,就是出出气,但是也把人打的不轻。
要说里正离这个老太太家不远,一开始的时候,里正听见声音就想出来,但是里正的小孙子是一个爱看热闹的八岁的孩子,看着这里打仗,就先过来了,他看了两眼发现者来揍人的人他不认识,回家就对里正说了:“爷爷,你不知道,这次不是咱村的。”
里正听了就说:“什么不是咱村了,哪个村的敢来咱们村找事。”说着就带上狗毛帽子要出去,这时里正的媳妇就问孩子说:“是在谁家打起来了。”
“狗剩家。”
里正的媳妇一听是狗剩家就拉住了里正说:“等等在过去,看来这次是狗剩的奶奶惹得事,不然谁家大雪天的来别的村里打架,我看着狗剩的奶奶(就是挨打的老婆子)也是自找的,你看村子里的人,我敢说至少有一般的人想要揍她了,也让她长长记性。”
徐家村的里正见都停手了,他作为徐家村的里正就问怎么回事,毕竟村民都叫人家外村的打了,他再不闻不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人都能来徐家村打人了。
这时候院子里已经围了很多人了,毕竟冬天没活,在家的人不少,这里打的这么热闹,一个传一个的都过来了。
绣儿带了这么多的人过来,总有认识徐家村的里正的,凑巧的是张柱就认识徐家的里正。张柱就叫了声大叔,就直接把事说了。
徐家村的里正一听见是这么回事,心里就觉得怪不得人家娘家人打上门来呢,说人家偷人,这不是逼着人家男家休妻,逼死女方的事吗。
徐家村的里正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了,周围看热闹的人听见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再想到前些日子,说是王家村王木匠家的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在小声的说,原来是这么一会儿事啊,活该!如果是我,我也打上门去。
四周的人虽说说话的声音小,但是也被狗剩的奶奶听到了,她现在是被打怕了,看见自己的儿子也是鼻青脸肿的心里也发怯了,她怕还挨揍,就小声的对里正说:“这不我说的,真的不是我说的。”
但是徐家村是没有人相信的,谁叫狗剩的奶奶有前科呢?
狗剩的奶奶见周围的人没有人相信自己的话,又说:“真不是我说的,是徐铁匠家家说的。”
一句话就引起了议论,这个时候停手以后也都认出王成来,毕竟十里八村就这么一个木匠师傅,又听到张柱和徐家里正说的事,现在听见是徐铁匠家先说的,这怎么不叫人们吃惊,徐家村的人可是都知道,徐铁匠家的姑爷和王木匠学做木匠活,而且还和王木匠家里是亲戚关系。
这句话就相当于一滴冷水滴进了热油锅里,一下子就炸了。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老婆子又在这里胡扯,可是一想到这么多人都在,这老婆子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就乱咬住人不放啊!
难道是真是王铁匠家说的,如果真是徐铁匠家说的,这就应该是真的偷人了,可是真的偷人了,谁还能理直气壮的到外村里来打人,羞也羞死了,那就是徐铁匠家胡说,可是这也不对劲儿啊!
人们都在心里纳闷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看来只能等徐铁匠家来人再说了。就在众人想的时候,徐铁匠来了。
徐铁匠家离这里比较远,能徐铁匠知道这里打起来,说起来,也是凑巧,他扫院子的时候,正好有一个看见狗剩家打起来的人,从徐铁匠家门前走过,就和徐铁匠说了:“大叔,你是不知道,狗剩家被别的村里的人砸了。”好吧,这个人说的时候,明显的有幸灾乐祸的意思。
徐铁匠听了,当时只是呵呵笑了两声,等扫完院子就来了狗剩家。
于是徐铁匠一到,四周的人都不说话了,徐铁匠当时 就觉得不对劲儿啊,怎么看到我就没有人说话了。不过徐铁匠只是纳闷,也没有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他看见了绣儿和王成。
徐铁匠没想到这砸到人家家里来的是王成啊!徐铁匠心想着怎么也和自己是亲戚,他觉得他可以开口说“大兄弟,这是怎么回事!”这句话就是冲着王成说的。
王成现在恨不得撕了徐铁匠,听见徐铁匠的话,没好气地说:“我可是当不起你一声大兄弟。”
徐铁匠又不傻,相反这是一个精明人,虽然有时候聪明会被聪明误,听了王成的话就觉得好像是自己得罪他了。徐铁匠在这么多人的情况,看见王成不给自己面子就讪讪地笑了几声,实际上徐铁匠是很尴尬的。
徐家村的里正没给徐铁匠多少尴尬的时间,徐家村的里正就对徐铁匠说了“正好你来了,我这还想叫人去找你呢!”又对王成说:“咱们进屋去说。”
王成肯定不能同意进屋去说,在王成看来知道这件事原委的人越多越好,不如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清楚。王成就对在院子里看热闹的人说了:“趁着大家伙的都在这里,就当见证人了,咱就好好的讲清楚这件事吧!”
虽然天冷,但是是个人都有个好奇心,更别说长这么大年纪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见看见这样的事发生,就是再冷,人们也觉得自己可以忍。
王成就对徐铁匠说,“怎么这家的老太太说你家先说的我是一个活王八呢?”
徐铁匠一听这样的话,整个人的脸色变了,徐铁匠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张曹氏见徐铁匠将这么说,就直接对徐铁匠说,“什么误会不误会,一句误会你觉得就完了吗?”
徐铁匠现在还不知道王曹氏是谁,就对王曹氏说:“大妹子,我真不知道。”
狗剩的奶奶听见徐铁匠这么说,就着急忙慌的说:“你也许不知道,但是这话可是你家的,亲口对我说的,对了,就是上个月,我去你家,拿剪子的时候。”
徐家村的里正听见狗剩的奶奶竟然把时间都说的这么准确,又见徐铁匠的表情不做假,是真的不知道这件事,就觉得这也许是徐铁匠家说的,但是瞒着徐铁匠了。徐家村的里正就对围着的人,随便指了一个人说:“你去,铁匠兄弟家一次,把他家的人都叫来。”
徐铁匠家也就是王徐氏的娘一到狗剩家,狗剩的奶奶就对徐铁匠家说:“你说当时是不是你说的王家村的王木匠家在刚刚成亲,王木匠出门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有人去他家。”
徐铁匠当然不能承认啊,徐铁匠家就说:“谁不知道,你有事没事的就,嚼舌头,你怎么说都行,但是你可不能诬赖人啊!”
徐铁匠还想对绣儿说话,但是狗剩的奶奶被绣儿带来的人走了一顿,本身就生气,但是谁叫人家来的人多,她惹不起呢!好嘛,现在又听见明明是徐铁匠家对自己说的,但是徐铁匠家又不承认,就再也忍不住了,直接就骂上了“是不是你和我说的咱先不计较,我只说一句,谁和我说的,谁就断子绝孙。”
断子绝孙这句话,正好是徐铁匠家的痛楚,一直到现在修铁匠家只有一个孙女,这时候没有孙子就是绝户,就是断子绝孙,徐铁匠家一听这样的话,哪里忍得住“你才断子绝孙呢?……”
这下子,都知道这是徐铁家干的了。
事情都这么明显了,张秦氏和张曹氏还能放过徐铁匠家,根本就不和她讲亲戚情面了。张曹氏就冲着妯娌们使了一个颜色,那意思就是先揍这老不死的一次。
要说来了这么多得人,不仅仅是因为和绣儿的关系好,而是谁家都有嫁出去的小姑子大姑子或者是还没有出嫁的闺女,要是绣儿偷人,叫这一大家子的闺女(无论是嫁出去的还是没嫁出去的,)在婆家就都被人家拿住短处了,在婆家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所以张曹氏的妯娌辈儿的人,只要关系近的都来了,她们不仅仅是给绣儿撑腰,也是为了自己。这一看到张曹氏使眼色,十几口人这就都动起手来了。
☆、第六十三章
徐刘氏见自己的婆婆挨打了,她总不能这样看着吧,也就过去帮忙。但是又不是徐刘氏的亲娘挨打,这只是婆婆,所以也没怎么下死力气的帮徐铁匠家。但就是这样徐刘氏的头发也都被打散了,就更别提徐铁匠家了。
王徐氏的大哥,也就是徐铁匠的儿子和徐铁匠倒是看见徐铁匠家挨打到真心疼,可是王成他们都不是吃素的。打赢了那四个块儿大了,还对付不了两个。
徐家的里正一看这又是要打起来啊,赶紧叫村里的小伙子们拦住了,王成他们。但是哪一些女的却没有办法,这是十几个人打两个,女的进去根本就拉不开,小伙子们去拉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儿。
徐家村的里正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喊:“别打了,别打了。”但是张曹氏这一群人还是没有停的。
因为张曹氏对秀儿提前说过,说是打王徐氏娘的时候你别动手,不然有理也没理了,到时候,你就在旁边摆出委屈的样子,稍微哭哭就行。这还是绣儿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才说:“嫂子们,先停停,你们说这是不是要逼死我啊!”
绣儿和她嫂子们商量的好的,只要听见绣儿在旁边一开口她们就停手。这时候绣儿说了,所以就陆陆续续地停手。
人也打了,气也出了,事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按说也闹明白的了,但是绣儿觉得还是不能就这么算了。说秀儿是睚眦必报也好,说是绣儿小心眼也罢,绣儿还觉得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绣儿就对徐刘氏说:“你娘年纪大了,但是人可是不糊涂的,不能无缘无故的叫喊我偷人吧!”绣儿说着,还用手帕擦了擦眼泪,“你怎么都得给我一个说法,你是不知道我刚刚知道的时候,都有上吊投河的心了。”
绣儿有越哭越大的趋势,王秦氏就说:“妹妹你放心,怎么也要给你一个说法。”
徐家村的里正才不管绣儿要一个说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只要停下来,别再动手了就行,这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这就打了两次了,还每次都不吃亏,就是徐家村的里正也害怕万一自己说错了话,被这些人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一顿,虽然他明明的知道自己不会挨打,但是谁看见这场面都会不自觉地这么想啊,实在是这三十多口子人,别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太彪悍了。
要说徐铁匠也是有兄弟,要知道徐铁匠一家这样,也会出来的,但是事凑巧了,今天他们都在家里,因为离的狗剩家远,一开始的时候都不知道这件是和徐铁匠家有关,所以没有人去给报信,在这边动手了,有人去报信了,可是等都来了,人家都停手了。
而且徐铁匠的兄弟侄子,一看将近二十个壮汉,他们掂量掂量都不觉得自己对上他们会不吃亏,反正他们不想上找着挨揍。
徐家的里正见无论哪边人都到了,就清了清嗓子继续说:“我看,人来的差不多了,咱就就事说事了。”
王成这时候说了:“人还没有来够呢,在等等吧!”
王成说了这话以后,听见的人们都好奇,还有谁没有来啊!人们都看看好像徐铁匠一家子在,王木匠一家在,王木匠家的娘家一大家子更别说了,也都在。人们实在想不到是谁还么没有来。当然这些人也包括徐家村的里正。
徐家村的里正就问:“王木匠,到底是谁还没有来啊?我看人都在这啊!”
王成皮笑肉不笑的说:“我们王家村的里正大叔,还有我媳妇娘家,张家村的里正还没有来啊!”
徐家村的里正没想到,王成能把事闹得这么大,这样一来就三个村的里正就都来了。徐家村的里正本来还想着,这件事,相互不追究了就行了,算了。来就来吧,就当是三个村的事来处理吧。
要说王成想的就是全面,在来的时候就对王可海说了“姑父,等差不多一个时辰的时候,你就叫王家村的里正王可俞大叔和张家村的里正一起去徐家村。”
当时王可海就答应了,因为这对王可海来说不是一件难办的事。张家村的里正是王张氏的叔伯兄弟,肯定会去徐家村,王家村的里正和王可海的关系不错,找他去徐家村,肯定不会推辞。
这么多得人,要是都进去狗剩家,家里都挤不进去这么多人,就是狗剩的爹和三个叔叔挨揍的时候,也是被一群人拉倒院子里来收拾的。
幸亏不长时间,王可海就和张家村的里正还有王家村的里正都来了。
最后决定,这说出去话就是泼出去水,怎么也收不回来,但是这件事怎么也得有补偿吧!这幸亏是狗剩的奶奶最后说了,不然的话这不是逼死人吗?这不是一件小事。
张家村的里正就说了:“这王木匠也是我们家的姑爷,我就替我家姑爷拿个注意了,你看就赔偿十亩地地算了,虽然十亩地对一般的人家是不少了,但是还抵不来哦一条人命吧!我这侄女娘家可是二百多亩地,你问问他嫂子们,如果是用十亩地换我侄女的命,她们可是愿不愿意。”
王家村的里正王可俞也说:“就是这么回事,我这侄子家,也不是稀罕这十亩地,这只是表明也个态度,叫人们说起来,也知道孩子是无辜的。这也是我们厚着脸皮压住王成的,不然就是这样,他也不同意吧!”
他们这样说了,徐家村的里正就是想偏着徐铁匠家也是没有办法。难道说,这不是还没有死吗?肯定不行啊。他就问徐铁匠说:“这样行不行?”
徐铁匠自从看见王可海来了,就知道这门亲事是完了,又听见问自己行不行。说真的徐铁匠觉得肉疼,但是不同意有怎么样呢!徐铁匠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要说徐铁匠家也是会无缘无故地就背后污蔑绣儿偷人的,还是因为王徐氏的原因。
王徐氏一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绣儿一开始没有帮她,就得心里不平衡,但是随着日子增长,看见自己怀着孩子,一家子也不是对自己很好,甚至有意无意的冷待自己,王徐氏这个孕妇的脾气就越来越怪。
但是小王张氏是一点开解王徐氏的意思的都没有,小王张氏就觉得王徐氏是在做妖儿,反正就是越来越看不上王徐氏了。而王伯东呢,一开始是对王徐氏很不满,但是慢慢的王徐氏也算是不错了,但是架不住孕妇的脾气是很不稳定了,王伯东本身就是一个少言的人,指着王伯东的甜言蜜语,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王徐氏回了一次娘家,徐铁匠家肯定就会和闺女说话啊,亲母女俩个,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可瞒着的。王徐氏就对徐铁匠家说了,绣儿刚成亲的时候王成出去了一个来月没有回家,成亲三个月的时候王成又出去了。
徐铁匠家就问王徐氏:“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王徐氏叹口气说:“哎,这不是我婆婆说的吗,说她(小王张氏)表妹刚刚成亲的时候,相公就出去了,敲打我呢!”其实小王张氏哪里只是敲打王徐氏,只是说起来谁都不容易,别看绣儿现在过得滋润,但是刚刚成亲的时候,王成就出门了。
徐铁匠家一听见王徐氏这么说,就想到了,这王成出门了,那孩子可是怎么来的。徐铁匠家就对王徐氏说:“他的孩子不就是一成亲就有了,不可能运气这么好,洞房一次就有了吧!”
王徐氏完全就忽略了王平是在正月生的,而绣儿是在正月成亲的,难道谁家怀孩子还会多过十个月,又不是哪吒。王徐氏就说了:“这么一大家子都说她(绣儿)是个好的,还不是一个破烂货。”
好吧,于是这母女俩就认为王平不是王成的孩子了,这母女俩想当然的也忘记了王平和王成长得是多么的像。
不仅如此,王徐氏还和徐铁匠家吐苦水,她就是觉得她是天底下最苦的孕妇了。一开始就只是说绣儿没帮他,白白地对她那么好了,但是说着说着在王徐氏的母女两口中就变成了绣儿对不起王徐氏。说真的,老天都不知道绣儿是怎么对不起王徐氏的。
徐铁匠家听了王徐氏说绣儿对不起王徐氏,徐铁匠家能不相信王徐氏的话,徐铁匠家就想着你对不起我闺女,我也知道你的短处,你也别怪我了。
☆、第六十四章
也是赶巧了,过了两天狗剩的奶奶就来徐铁匠家里拿剪子。徐铁匠家知道狗剩的奶奶是什么人,说给她听就相当于说给全村的人听,于是徐铁匠家就把绣儿偷人,这件根本就不存在的事说给了狗剩的奶奶。她就当做是报复绣儿了。
一直到说是补偿给绣儿十亩地的时候,徐铁匠家是真的心疼,要知道虽然说十两银子一亩地,但是谁家也不会好好的把地卖了,那是败家的表现,只有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会卖地,说是地是农户家的命根子都不为过。徐铁匠家一共也就不到二十亩地。现在买地还是很难的。
徐铁匠家也知道不补偿是不行了,但是徐铁匠家还想挣扎一下,说:“能不能赔银子?”
不用王成和绣儿说话,张家村的里正就说了:“就这么没有诚意啊,只是看不起我张家村的闺女,还是怎么的?”
王家村的里正跟着附和。徐家村的里正什么都没有说,他也不知道怎么说,怎么说都是他村的不占理,就是占着东道主的便宜,也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