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芳菲-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爷瞪眼:“谁瞒着你了?我怎么不知道红莲要定亲?是她爹的主意?还是她娘张罗的?”
大太太心道,老爷子,您就在这儿装糊涂吧。怪不得几个哥哥嫂子都不来,却是怕在这里撞见自己,面儿上难堪吧!
大太太轻笑:“嫂子说,是您的主意。不过我恍惚听说,男方似乎是已经定过婚事的?那怎么使得,纵然嫁过去,将来也要受病垢的!爹,你去劝劝四嫂,四嫂这个人有几分小家子气,不如大嫂和二嫂,是世家女出身,看事情没有远见。”
老太爷差点没吹胡子瞪眼,死丫头,摆明着指桑骂槐,说在说自己眼光不准呢!
“行了,我知道你的心思,这件事你且不用再管。”老太爷想搪塞过去,可大太太岂是那么好打发的?
“那不行!”大太太断然拒绝:“红莲是家里最小的闺女,我又是她唯一的姑姑,家里不好出面,理应就该我去操心操持。正好,庄国公夫人还与我商量呢,她家的小儿子今年十七,好个相貌,如今在国子监念书,预备这来年科举。我想。。。。。。”
老太爷连连摇头:“那小子我听说过,从小养在后宅里,跟女孩儿性格似的,能成什么大器?”
大太太心思转了转,又想到个人:“周阁老家的孙子,比红莲小一岁,不过也没什么,家世正般配。”
老太爷又不同意:“女长男少,中年婚姻多半不顺。”
大太太一连又说了三四个名字,都不得用。
“爹,您这是存心的啊!”大太太本想和和气气把这事儿解决,没想到亲爹是一点不配合,较着劲儿的和自己过不去。
父女俩谁也不让一步,关系顺势僵硬起来。
门外丫鬟赶紧去了李夫人过来,其实李夫人早就人盯着这边,一见大太太领着人来,她心知不好,只能拽了丈夫过来劝架。
二人一进,老爷子站在床上气的直跳脚,大太太也没好到那里去,老爷子说一句,她回一句,二人吵得“不亦乐乎”。
“父亲,父亲您消消气!”李大老爷连忙跑过来,好说歹说才将老爷子按下来。
李夫人拽住了大太太,叹道:“父亲这个年纪,大夫都说了,不能动气,你怎么还故意惹他老人家呢!”
“嫂子,是我惹他吗?”大太太气道:“是父亲。。。。。。”
李大老爷正安抚父亲,见妹妹又要说话,厉声喝道:“住口,枉我们疼你这些年,难道为了一个外人,你连父亲的身体也不顾惜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各退一步,保住颜面
老爷子在床上盘腿儿坐着,身上还穿着就寝时的衣裳,宽大的白色衣衫,配着他此刻的模样,别说,还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思。
不过,这老爷子心里却充满着人间烟火气儿。
他看着大儿子满脸严词的训斥着小女儿,心里别提多得意了。
不枉费他辛辛苦苦装一早上的病,不过唯一不满的地方是,大儿子夫妻俩太过狡猾,拖延到现在才来救自己。
老爷子心满意足,嘴角不知不觉间竟然勾起了微笑。
那边,大太太和李大老爷吵的正欢,自然不能瞧见,倒是李夫人时时留意公公这里,一瞥眼,幸灾乐祸的笑容正好被她逮了个正着。
李夫人差点没拍额头,心道:公公啊公公,您这是唯恐天下不乱。
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亲闺女,俩人吵成这样,若不小心被传扬出去,丢脸的还不是李家上上下下?
李夫人赶紧抓住丈夫,嘴角一努,“这件事涉及到四房,还是叫父亲拿主意最好。”
其实,李家大老爷相当不愿意管这件闲事,他是怕父亲在妹妹面前下不来台,所以才虚张声势。本以为父亲站出来做个和事老,这件事就能不了了之,谁承想,老顽童似的父亲非但没有帮忙,反而在一旁看热闹。
李大老爷冲妻子投去感激的一瞥,事到关键处,还要夫人出马啊!
夫妻俩不由同时将目光投向老太爷。
老爷子却见儿子儿媳联手。心里大怒,这可真是有了媳妇忘了爹!
大太太忍不住:“爹,我好容易促成四丫头和佟鹤轩的婚事。难道您真要横插一手?”
老爷子一噎:“怎么就是我横插一手呢?瞧你这孩子,说话越来越没遮拦。我是瞧着佟家的小哥儿稳重大方,从心底喜欢,家里办这个赏菊宴,其实也不会向拉近两家的关系,怎么叫你说着就显得百般的不堪?”
大太太怀疑的盯着父亲,老爷子忙做头晕目眩状。李大老爷赶紧上前搀扶:“父亲,您先歇歇?前头几位姑爷来。有三弟照看,不会出乱子。”
李夫人心下了然,也拽了不情不愿的大太太离开。
等她二人一走,老爷子立即从床上又坐了起来。眼睛偷瞄门口,这会儿头也不晕了,眼也不花了,倒是精气十足。
“父亲,您有必要这么做吗?”李大老爷抱怨不停,他刚刚是把亲妹妹训斥了一顿不假,但心里还是不赞成父亲的做法。
老爷子听了儿子这番质问,立即吹胡子瞪眼:“你妹子刚把我好一顿审,怎么。你也想来过过嘴瘾?”
老爷子还觉他心里委屈着呢。
老爷子一生没什么别的爱好,只喜欢搜集古画。凡是看得上眼的,必定是心心念念。总想着怎么收到自己手里才好。
佟鹤轩在老爷子眼里,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幅画,好东西就该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也承认,这么做确实不地道,但也没必要传的沸沸扬扬,弄的大伙儿都下不来台啊?
“你去查。事儿是从谁传起的,揪出这个家伙来。我定要叫她后悔。”
李大老爷点点头:“我已经差人去做,不过,事情多半还是从四弟妹那里走漏的风声。”
老爷子也是这么猜想的,只是不肯先说出来而已。
家里这几个媳妇都极好,唯独老四家的有些毛躁浮夸。
老太爷叹了口气:“早知道就该听你母亲的话,她认人更准,当年就说过,老四媳妇孝顺有余,聪明不够。将来长媳能压住她还好,若是没个厉害的嫂子,怕要出乱子。”
老太爷瞅着儿子,李大老爷忙讪笑:“父亲放心,我和孩子的娘绝不会亏待几个弟弟、弟妹。”
一个家庭,大抵多半是如此。父母虽然多倚重长子,但总是更偏疼小儿子们些,总担心将来去了,长子不能善待小的们。
老太爷也是这个忧心。
四儿子和他三个兄弟并非一母所出,仕途上也无甚光彩,凡事都要依仗家里。老太爷那日见了佟鹤轩,觉着小伙子不错,将来能成气候,若是娶了红莲,四房就算没有哥哥嫂子们的照顾,也能指望上女婿。
可老爷子多少低估了大太太。
相比较小儿子,老爷子对女儿的愧疚更深。
当年李家与闵家也算是门当户对,闵家老爷子与他又是同科进士,多年的交情,想着对方门规家风严谨,女儿嫁过去又是长媳宗妇,李家老太爷迟疑片刻就答应了。
谁知李老太太却不愿意,总想着把女儿嫁去娘家。为这个,夫妻俩狠吵了一架,因此还落下许多嫌隙。
后来李老太太拗不过丈夫,只得答应,为了补偿,老爷子给女儿置办了一副相当傲人的嫁妆,为的就是叫女儿在闵家不受欺凌,站稳脚跟。
本以为顺风顺水,谁知道那闵朝宗是个中山狼,老爷子心里后悔不已。
李大老爷觑着父亲的神色,低声试探道:“等会赏菊时,可还要与那佟家小子提红莲侄女的事?”
老爷子啐道:“你是嫌你妹子闹的还不够?”
李大老爷缩了缩脖子,不敢吭声。
不过也值得庆幸,父亲总算搁下了荒唐念头。
这一边,李夫人好说歹说劝走了小姑子,大太太一路上抱怨,李夫人只好边听边开解,好容易才将小姑子安抚好,远远就瞧见芳菲笑着冲她们招手。
李夫人心有忐忑,小姑子才闹完,莫非当女儿的又要不依不饶?
这条小路是李夫人回房的必经之路,芳菲从听说大太太去了李老太爷那刻起就守在了这儿。她身边也没什么丫鬟,就自己抱着个小梅花攒盒,身上披着件薄薄的月撒花斗篷,站在桂花树下,不时有桂花落下,洒在她肩膀、鞋面,却是一副难得的美景。
“你怎么来了?”大太太温声细语的问道:“为何不带个丫头?”
芳菲冲李夫人点点头,这才笑道:“听说母亲去瞧外祖父,我这儿早起借厨房做了些糕饼,都是益助消化的。”
芳菲掀开梅花攒盒的盖子,李夫人难免好奇的瞧。就见那里面的糕饼样子竟是自己从未见过的,一个个晶莹剔透,不似面粉,却像水晶般,又似乎是凝结了的皮冻。
大太太一见便认了出来:“这是宫妈妈最擅长的水晶冻呢,可是最费时费力的,你怎么想着要做它?”
芳菲笑道:“我选了薄荷,香草与山楂几种做果浆,原想着今儿舅母家有宴,鱼肉海鲜,难免油腻,再喝酒,更伤脾胃。用这个做甜点,十分贴切。谁想一早上听说外祖父身子不舒爽,我又不敢贸然送去,只好来舅母这儿。”
大太太满意的点头,李夫人却若有所思,觉着红莲那点小聪明,在闵芳菲面前,也就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攒盒里的水晶冻不多,但是个个精美,李夫人叫人将攒盒送去前面,恰好二夫人来请大太太过去说话,李夫人趁势就留下了芳菲在屋中吃茶。
“也不是什么要紧的席宴,就是家里你几个姐夫来聚聚,”李夫人亲自斟了茶,“等会儿有戏班子进来,你也去前面逛逛,别拘在屋子里闷着。”
芳菲轻笑:“家里府上人多,我答应帮着太太去照看黄姨娘与六弟,大约要婉拒舅母的好意了。”
“看你小小年纪,却知道为你们太太分忧,实在难得。”李夫人热情的夸赞着:“不像我们府里这几个丫头,嫁出去的倒也罢了,如今还剩下的红莲。。。。。。”
李夫人说着说着,话题就往红莲身上引,还不时关注着芳菲的神情:“红莲啊,就是个孩子,什么事儿都要家里人操心。我虽说只是她的伯母,但打小红莲就在我跟前长大,我待她和待红绸没什么分别,喜欢的紧。”
李夫人掩口而笑:“你不知道,红莲从小就胖,一岁多的时候肉滚滚,偏又白白净净,就像年画儿上走出来似的。我们多疼爱她,难免也骄纵了她些。”
她自然而然拉住了芳菲的手,轻声道:“如今你们姐妹两个一个阁里住着,难免磕磕绊绊,要是红莲有什么地方不妥,好孩子,你心里别存委屈,只管来回我!”
芳菲笑道:“舅妈怎么无缘无故想起说这个了?我和红莲表妹是极好的。或许。。。。。。”芳菲深深看向李夫人:“舅妈也听说了那件事?”
李夫人心里打了颤,故作镇定的一笑:“哪件事?”
“也没什么,”芳菲说的淡然平坦:“早起听见几个小丫鬟在那里说话,我好奇听了听,原来却是四舅母相中了佟公子,想要去议亲呢!”
芳菲的语态甚是大方,丝毫不见扭捏,更不见讽刺刻薄,李夫人反而不好开口驳斥,只能耐着性子去听。
“我心里知道,这话多半不是真的,又担心红莲妹妹害怕,所以早上做点心之前,先去瞧了她。”
李夫人忍不住赞道:“没想到你这孩子如此通情达理!倒是我多心了,”李夫人有恨恨不平:“这话也不知是哪一嚼舌根子的人传出来,摆明了是挑拨咱们之间和睦。”
芳菲笑了一声:“外祖家对我们有恩情,就算是小人故意挑拨,也难撼动太太和我们的真心。舅母只管放心,这件事就叫它烟消云散,久而久之,那些传话的人自己没了趣儿,自然就不敢再露头!”
☆、第三百三十九章 、几家欢喜,几家烦忧(二更)
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惜,传话的这些丫鬟、婆子们却不在其中。前面菊花宴还没开始,几位姑爷便已经有所耳闻,等佟鹤轩一到,大家更是尴尬,不知该不该将此事告诉给他。
纸终究保不住火,佟鹤轩的小厮英俊出去溜了一圈儿,等回来就贴在佟鹤轩耳边,嘀嘀咕咕一阵。佟鹤轩当时没有发作,却在事后狠狠灌了几位姑爷几杯。
这几位姑爷虽和佟鹤轩一般,文人出身,但酒量浅薄,每每来李家,几位夫人心疼女婿们,备的却是浅淡的梨花酒,桂花酒,喝多少也不醉人。哪想到今儿李老太爷偏爱上了烧酒剑南春,定要用这个。
几杯下肚,三位女婿就开始迷迷糊糊,晕头转向。佟鹤轩却没饶了他们,再接再厉,直接将人醉瘫在了桌案前。
几位长辈之中,头一个倒下的便是四老爷,他话最多,频频与佟鹤轩推杯换盏,聊得好不热络,喝的也是最多,凭几个兄长拦着劝阻都不中用。
后院几位夫人和姑奶奶听说,又气又急,却不好过来看究竟。倒是大太太笑靥连连,抿嘴直偷笑。
李夫人见状,轻声骂道:“你还得意,等会儿几个弟妹不数落你才怪。”
后院女眷们的宴席摆在了长信亭,景色虽不及前面,可因有个小小的戏班子,更是热闹。
然而,当然谁还有心思去关心戏台上唱的是什么!几位夫人连忙打发人去探听消息。又叫小厮给姑爷们更换衣裳。
大太太看着乱哄哄的一团,轻笑道:“这必定是东窗事发了,瞧瞧。我那好女婿不是等闲之辈吧?”
李夫人没好气的啐了声:“是是是,酒国高手,人中英杰。可怜我们家那几个姑爷,被你家祸害不轻。”
李夫人本是讽刺之语,可叫大太太听了,反而高兴至极。
长信亭右侧,红绸、红莲几个陪着芳菲说话。大家也都听说此事,都冲芳菲眨眼睛。
芳菲摊了摊手。无辜的笑道:“你们瞧着我做什么?”
“还装无辜呢!这个事啊就是你引起的。”红线伸手拧了芳菲的腮边,手感不知为什么,特别好,红线忽然惊奇道:“好妹妹。你最近吃了什么?脸上嫩嫩的?”
芳菲早褪去了婴儿肥,小脸上虽然还有些红红密密的疙瘩印儿,但是捏起来就像小宝宝的皮肤,和看到的,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红线这么一叫,大伙儿都围了上来。
这个也要摸,那个也要捏。
芳菲赶紧笑道:“瞧表姐你说的,难道还能吃了神仙肉?不过就是早上到园子里采集的露珠!”
实际上,芳菲的脸早好了。只是她用了火山泥,调了十多种草药,做成膏子糊在脸上。就像人的第二张皮,精致的毫无破绽。但是,膏子下面的脸蛋早就滑嫩的如同剥了壳的鸡蛋,而不明情况的人远远看上去,根本分辨不清,还以为是脸上的旧伤没有复原。
女人天*美。不论年纪大小,芳菲这样一说。大伙儿反而更不相信。红绫更是断定道:“别哄我们,寻常露水哪有这个效果呢?听说,你还献了宝给太后娘娘,我婆婆进宫去朝见回来,说太后娘娘活像年轻了十七八岁似的。”
众人都说红绫讲的夸张,可多少心里又有所耳闻,所以便都央求着芳菲“一视同仁”,给送大伙儿些好东西。
那边几位夫人见了,都抿嘴笑,唯有四夫人心里不舒服,脸色始终阴沉。
快至傍晚时,前面忽然传来个大消息,说是李老太爷做主,要为佟公子和闵四小姐亲自操持婚事,婚期就订在腊月二十六。
大伙儿纷纷来恭喜芳菲与大太太,连四夫人也有些讪讪的上来道贺。李夫人忙背着人长出一口气,觉得老爷子总算还没糊涂。
李夫人不知道的是,李老太爷心里根本没就打算多管闲事,可恨那佟鹤轩“花言巧语”,把自己捧得飘飘乎,一不小心就着了道儿,不但大包大揽下这桩婚事,还夸下海口,由李家出银子办酒席。
等后来醒过酒,见三个儿子用幽幽目光盯着他,老爷子才大呼上当,却为时晚矣!
不过有了李老太爷出面,连闵朝宗那边都不敢再多拖延,还得站出来拍手叫好,说婚期定的适中适宜。
婚讯传了出去,又连带着一件好事。
周阁老家听说后,连忙打发人来问大太太,府里预备几时商议大少爷闵云泽的亲事。
大太太欣喜又诧异。家里近来不算太平,周家那边摆明了有些冷淡,她还以为儿子的婚事要告吹。
大太太连忙叫来了芳菲和闵云泽,黄姨娘听说也领了六少爷来凑热闹。
众人集思广益,最后大太太拍板,请庄国公府的大奶奶去提亲。
这边好事连连,外宅那边却厄运不断。
闵朝宗避了几日不敢去早朝,皇上倒是惦记着他,召了太医来瞧,自从蒋太医被抓之后,太医院上下一片混乱,人人惶恐。大伙儿都在传,蒋太医被抓,全是因为给青美人诊错了脉,错用了安胎药,结果导致龙裔受损。
闹的太医们人人自危,每天往太医院去当值都是提心吊胆。这位被打发来的小太医好容易带着出公差的机会,忙不迭来了闵家,闵朝宗起初还以为装病会被识破,哪想到对方为了不回宫,说死了闵朝宗的病虽不重,但确实需要静静调养。
皇上一听这话,倒也不再催促,倒是平南郡王府派人送了几回补药,有一探究竟的意思在其中。
郭家在背地里的暗涌并非巧妙,却瞒住了京城所有世家的目光。因为大伙儿都盯着皇宫在瞧,近来宫中是非纷纷,先是太后怒责卫皇后与王贤妃,紧接着曝出,原来是无极宫与碧宸宫两宫联手,一起残害了皇上新晋封的青美人,结果导致流产滑胎。
卫家上表了请罪的帖子,皇上一概没有回复,王贤妃的父亲兄弟更是蜷缩了尾巴,日日不敢出门,全没有过去的嚣张气焰。
大伙儿这才深信,卫皇后与王贤妃是真的摊上了大事。
眼看着就要入冬,西北却频传战事。先是重镇鲁邑失手,紧接着却是川北将军赵元武的部队受到重创,赵元武将军更是消失在了乱军之中,生死未卜。
皇上忧心忡忡,连夜召唤了兵部尚书,自己的姑父,姝佳公主大驸马。
☆、第三百四十章 、川北督军,花落谁家
边疆作乱,川北将军又莫名失踪,朝中一下子陷入了恐慌。当务之急是要选出个顶替的人选。
其实,西北一带的军队也并非赵武远一家独大,而是分成了几拨,可哪支部队也没有赵家军兵多势众。所以赵家军一旦溃散,川北不保,西北不保。
兵部尚书属意从赵家军之中择选一良将,暂且顶替了赵武远的位置,一旦人找到了,也好顺利交接。
即便将来只有尸首,从赵家军里选拔出来的替换人选,也多半能获得将士们的忠心拥护。
可皇上却不这样乐观。
既然有“赵家军”这么个名号,说明赵武远早将势力渗透进了部队每一个角落。人人以“赵”为尊,人人以“赵”为魂,像兵部尚书说的,要从里面择选良将,除非那人是赵武远的儿子,否则,部队将士们心中难以信服。
而皇上早就有意架空赵家,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此番赵武远莫名失踪,在皇上看来,却是个极好的机会。
换上皇上的心腹,将扎根在川北多年的赵家连根拔起,这个想法虽好,却未必行得通。
先不说赵家能不能答应,军中会不会有抵触情绪,只说朝中谁能堪当此重任呢?
兵部尚书与皇上商讨一整夜,终究没能得出个结论。
先帝时留下的老将多已不在人世。年轻的又根基太浅,无法服众,去了也是枉然。挑拣来挑拣去。倒只能用兵部尚书的法子,从赵家军里提拔出一个。
“朕始终不甘心。”皇上将各个朝臣的奏章丢给兵部尚书,兵部尚书略瞧了几眼,心里便有了数。多半人赞成自己的观点,希望皇上能安抚赵家军,不随便调兵遣将,也有一半人是为自己谋利。跃跃欲试的推荐。
那些推荐上来的人选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简直叫人不堪入目。
兵部尚书瞧着有几份上面,皇上还专门回了批阅,话语可不太客气,大抵是斥骂的话!
“陛下。以臣之见,眼下之急乃是安抚边军,一时无法也只能选了赵家的人,不过,陛下却可以借口赵武远将军失踪,朝中关切,派个人去做监军。如此一来,不但分流了赵家的军权,而且还替换上了皇上的耳目。”
听闻此言。皇帝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极好的办法。
“爱卿以为,何人能堪当此重任?”
兵部尚书不言语了。这个时候说了就是错,尤其他身份特殊,不但是朝中重臣,而且还是皇上的姑父。皇上并非性子多疑之人,可兵部尚书以为,自己一旦开了口。迟早会叫皇上怀疑他的居心。
“陛下,臣以为。此人一定要威信重,能以德服人,其次,非皇上心腹不可。再有。。。。。。”兵部尚书的前两条已经拨开云雾,叫某些人露出了真容,所以他又忙道:“这件事非同小可,陛下不如和太后娘娘商议一二。”
皇帝拍着龙椅的扶手,不住大笑:“还是姑父深谋远虑,非旁人所能及。”
兵部尚书举一把汗,皇上一声“姑父”喊出来,自己才算真正安全。
君臣二人在养心殿内商量一夜的事情,根本瞒不住有心打探者。到次日,兵部尚书家门口就车水马龙,来拜访的人几乎要踩破门槛。
姝佳公主早年也见过人情冷暖,并不是大长公主那样的势利眼,但凡来的客,姝佳公主没有不尽心招待的。兵部尚书又是个和气人,夫妻俩立时受到大伙儿追捧,如此一来,难免就有人攀高踩低,口中对大长公主有些刻薄。
事情争论没两天,还没等大伙儿揣摩出皇上的心意,监军的人选忽然定了下来,结果出人意料。
一大早,朝臣们不见皇上坐朝临堂,却看见崔内侍手托着一卷黄轴从珠帘后面走出来。
众人赶紧七嘴八舌的问,崔内侍笑道:“各位大人们别急,咱家这就来宣读万岁爷的旨意。”
就见这太监徐徐展开黄色卷轴,高声尖气的逐字逐句念,彼时,朝堂上寂静无声,个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