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江山霸业-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脑蛑猓褂芯褪遣懿偕肀咝碡墓停
当日袁绍下令斩杀麴义,不仅是让那些拥护麴义的袁军士兵心生叛意,也是让许攸心寒,麴义一心为袁绍尽忠,到最后却是如此轻易就被袁绍给出卖,无端送了性命。许攸本来对袁绍就算不得忠心,这下也是越发觉得为袁绍尽忠不值得。加上他与曹操的关系也不差,思来想去,也就动了投奔曹操的心思。
而在给曹操送信的时候,许攸又是正好撞上了张颌为麴义吊唁,得知张颌也是动了和自己一样的心思,两人一文一武,不仅是暗自投靠了曹操,更是定下了计划,为曹操火烧魏县一计立下了不少功劳。比如说袁绍进驻魏县,不就是许攸费尽口舌说服的嘛!后来张颌主动请缨先行进城,也是为了给在城内埋伏的曹军打掩护,要不然,那些埋伏在城内准备点火的曹军早就被查出来了,又岂能等到晚上再来放火行事?
许攸也没有闲着,当日他从官邸内找到的大量文书,不仅有袁绍兵力、粮草的记载,更是有魏郡各个城镇内守军布置,有了这些文书,曹操自然能够轻轻松松攻克沿途各个城镇,做到五日内便是赶到了邺城城外。
眼看着邺城已经近在咫尺,曹操也没空理会身边许攸的逢迎拍马,扭过头,对身后喊道:“元让何在!”
听得曹操的召唤,夏侯惇立马就是纵马上前,跟着曹操朝前走,抱拳喝道:“主公!末将在此!”
看了一眼夏侯惇,曹操便是用手中的马鞭一指,喝道:“元让,你且领三千兵马先行一步,看看那袁谭肯不肯开城投降!如若不肯,倒也不用急着攻城!等我大军随后赶到,再来攻城!”
“喏!”听完曹操的命令之后,夏侯惇立马就是抱拳应喝了一声,当即便是点齐了三千兵马,就是朝着前方的邺城快速进军!而曹操看着远去的夏侯惇,也是点了点头,满脸满意,他能将这个任务交给夏侯惇,就是看中了夏侯惇稳重、冷静,若是换了旁人,难保不会为了争功而先行开战!
且说夏侯惇领着三千曹军直奔邺城而来,不到一个时辰,夏侯惇的兵马就已经到了邺城城外。抬起头看着邺城城头上的兵马,寥寥无几,与先前许攸所得出的情报正好相符,只不过城门紧闭,连吊桥也是高高吊起,做好了防备。对此夏侯惇倒也没有感到意外,要是城内的守军没有任何防备,连城门都是打开的,那夏侯惇反倒是要怀疑了。
当即夏侯惇随手一摆,身后三千兵马就是立马在夏侯惇的身后列好了方阵,紧接着夏侯惇也是一马当先,上前一步,冲着城头就是大声喝道:“袁谭何在?还不速速前来见我!我乃兖州牧麾下大将夏侯惇是也!如今袁绍已然伏诛,尔等还不速速投降,更待何时?”
夏侯惇故意将袁绍已死的消息先喊出来,就是为了打击城内守军的斗志,到时候,就算是袁谭决定负隅顽抗,城内守军的士气也提不起来,曹军想要攻城也会轻松不少!
听得夏侯惇的呼喊,城头上果然是响起了一片哗然声,听到这哗然声,夏侯惇的脸上也是浮现了一丝微笑,显然是为自己的谋划得手了而感到高兴。当即夏侯惇倒也不急了,就这么停在城门前,等待着袁谭的回应。这一等,就是等了将近半个来时辰,城头上却是始终没有看到袁谭的影子,也亏得夏侯惇的耐心好,总还能够忍得住。没过多久,曹操的大军也是姗姗来迟了,看到夏侯惇领着三千兵马就这么守在城外,曹操的眉头顿时就是皱了起来,来到夏侯惇的身边,沉声说道:“怎么?袁谭不肯投降?”
“主公!并非如此!”夏侯惇也是立马回答道:“袁谭始终都没有露面,也没有表露态度,末将不敢擅作主张,所以一直在这里等着!”
“嗯?”听得夏侯惇的回答,曹操也是有些意外地抬头看了一眼城头,果然,城头上还是那寥寥几人,那些守军士兵也看不出是否惊慌,就那么站在那里,整个城头上看上去就好像随时都能攻占上去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曹操看到这一幕,反倒是觉得有些不安心,只是,如今曹操大军杀至,也不可能就因为这点不安心而放弃攻城啊!想到这,曹操也是强按下心中的各种杂念,沉声喝道:“管不得那么许多了!先攻下此城再说!来人啊!擂起战鼓!准备攻城!”
“铛铛铛!”曹操的话音刚落,这清脆的钟声就是响起,却不是从曹军后方响起的,而是来源于那只有寥寥几人的邺城城头!一听得这清脆悦耳的钟声,曹操的脸色突然就是一变,而到了下一刻,也证实了曹操的猜测,哗啦一声,整个邺城城头瞬间就是多出了无数的士兵,一个个都是全副武装,将刚刚还是空荡荡的城头给挤得满满的!
见到城头突然多出了这么多兵马,曹操顿时就是脸色一变,立马就是惊呼道:“不好!我们中计了!赶紧后退!”
曹操一声令下,本来还准备攻城的曹军也是立马乱了,仓皇间,连阵型都变得凌乱。所幸这曹军平日里也是训练有素,而那邺城城门依旧紧闭,也没有曹操所猜想的大批兵马涌出。等到曹军足足后退了一里左右,城头上的兵马依旧是静静地守在那里,看着曹军的动静,就好像在看一场闹剧一般。
眼看着对方竟然没有丝毫动作,曹操也是不由得老脸一红,不过很快又是为这突然出现的大批兵马而感到惊疑。光是这乍一眼看上去,城头上的守军至少不低于五千!若只是五千守军,倒也不会让曹操多害怕,可问题是,谁知道这邺城城内到底有多少兵马?原本应该是只有不足千人的守军,可眼下却是变成了五千人!要是待会再变出个一万人、五万人、甚至十万人,那该怎么办?曹操也是不得不往最坏的方向去考虑,所以也不敢轻易下令攻城。
“主公!你看!”这个时候,在曹操身边眼力最好的夏侯渊突然面色大变,手指指着城头,大声对曹操喊了起来:“城头上的旗帜换了!换了!”
虽然只是一面旗帜,换了也造成不了什么杀伤,但这句话却是让曹操乃至众人都是脸色大变!先前邺城城头上所悬挂的,乃是袁绍的“袁”字旗帜,作为袁绍的大本营,悬挂这“袁”字军旗,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按照夏侯渊的说法,那面“袁”字军旗竟然是被换了?袁绍的袁军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换掉袁绍的旗帜?很快,一个猜想就是在曹操等人的心头扩散开来,只是众人却没有一个人敢真正将这个猜想说出口,就连曹操本人也不敢。
“哈哈!城外的,可是曹公!”曹操不敢说出口,可城头上却是响起了一把爽朗的笑声,曹操的身子顿时就是一颤,忍不住抬起头,朝着城头方向望去。只见那城头上,多出了一道绿色的身影,却是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的战将,身穿绿袍铠甲,脸上挂着及腹的长须,手持青龙大刀,傲然站在城头上,笑着对曹操喊道:“关某奉玄德公之命,已经拿下邺城!如今邺城已经归玄德公所有,倒是让曹公白跑一趟,实在是抱歉了!哈哈哈哈!”
“关,关羽!”看到关羽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城头上,曹操以及认得关羽的众人都是脸色大变,曹操的身子不停地颤动,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城头的关羽,过了好半天才是鼓足了气,大声喝道:“关羽!玄德公应承过我,这邺城乃是由我来攻打!你们怎么能背信弃义,违背约定,擅自来取邺城!你们,你们这是,这是。。。。。。”
“曹公莫恼!”见到曹操竟然气得连话都说不圆乎了,城头上的关羽哈哈一笑,便是说道:“玄德公当日的确答应了,这邺城交给曹公来攻打,不过也曾说清楚了,若是曹公攻不下邺城,再由玄德公来攻!先前曹公于阳平亭一役败于袁绍,显然是攻不下这邺城了,所以玄德公自然是勉为其难,前来效劳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吓退曹操
关羽的话,差点没把曹操给气得吐血,很明显,刘备所做的一切都是有预谋的,且不论关羽所说的这番话是否在理,如今这邺城已经落入刘备之手已经成了事实。邺城可不只是一个城池这么简单,邺城是袁绍这几年的大本营,城内所积攒的袁家多年来的财富、人才储备,都是曹操最想要得到的!可现在,这一切都变成刘备的了!曹操辛辛苦苦与袁绍大打出手,结果还是便宜了刘备,这让曹操如何能够咽得下这口气?当即曹操就是满脸怒容地指着前方,大声喝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来人!来人!给我攻城!攻城!我要把邺城给亲手拿回来!”
“主公!息怒!息怒啊!”听得曹操的命令,从曹操的身后立马就是窜出了一名文官,却是曹操的谋士刘晔!刘晔一边喊着,一边冲到了曹操的面前,都来不及向曹操行礼,就大声喊道:“刘备夺取了邺城,必定会防备主公来攻!主公贸然进攻,只会中了刘备的埋伏,还请主公三思啊!”
“主公!我军连番大战,又是日夜兼程行军,将士们疲惫不堪,恐怕是经历不了这样的大战啊!”一旁的夏侯惇也是沉声对曹操说道:“刘大人所言极是,此刻与刘备交战,对我军百害而无一利,望主公三思!”
“请主公三思!”夏侯惇都开了口,其他文武官员也都是纷纷朝着曹操行礼,齐声呼喝起来,就连一向莽撞的曹洪等战将也都看得出来,此刻当真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而曹操此刻也是满心的矛盾,他当然也知道,这个时候攻打邺城,不仅是做无用功,而且还很有可能中刘备的埋伏,只是要他就这么放弃邺城,灰溜溜地逃回去,他又如何甘心?而就在曹操犹豫的时候,从城头上又是传来了关羽的喊声:“曹公!我大哥特地向曹公劝诫一句,今后还是好好用兵,莫要在做这等无用之谋!来人!放箭!送曹公一程!”
随着关羽最后一声呼喝,顿时整个城头上就是布满了弓箭手,弯弓搭箭,朝着城下的曹军不停地放箭。曹操左右的战将、亲兵见了,立马就是冲上来,护着曹操不停地往后退,总算是从那密集的箭雨中逃过了一劫,而其他曹军将士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无数的箭矢落下,带起了一声声惨叫,几轮箭雨过后,至少也有四五百名曹军将士倒在了血泊当中,而曹军战将也是纷纷招呼着将士往后退,好不容易才躲过了城头弓箭手的射程范围。
“哼!”在城头上,看到城外狼狈的曹军,关羽冷冷一哼,对着身后喝道:“时机已到!放响箭!”
随着关羽的一声令下,在关羽身后的一名弓箭手立马就是将一支响箭射向了天空,很快便是响起了一声尖锐刺耳的啸叫声。这响箭的动静,城外的曹军自然也是看得清楚,当即护住曹操的几名战将都是脸色一变,曹仁立马就是对曹操喊道:“主公!刘备果然有埋伏!我们赶紧走吧!”
“活捉曹操!”曹仁的话音未落,一声暴喝便是从战场的北面传了过来,只见一大队兵马突然出现在北方,飞快地朝着这边杀奔而来,仅仅是目测,就有近两万余人!若单单只是如此,倒也罢了,很快,从南面也是多出了一队近两万人的兵马,同样高喊着活捉曹操,朝着这边掩杀而来。
见到如此,曹操那是又惊又怒,再也顾不得要攻城泄愤了,扭过头就是对着左右喝道:“退兵!退兵!赶紧退兵!”
有了曹操的命令,众曹将也是连忙指挥着大军往后退去,曹军不愧是精锐之师,就算是眼下这种情势,在曹军众将的指挥下,大军也是有条不紊地开始往后退去,丝毫不给从左右两边杀奔过来的幽州军以任何可趁之机。从南北两边杀奔过来的幽州军将领,关平和陈到两人都没有冲动行事,而是下令大军就这么停在了原地,与邺城互成犄角之势,看着曹军就这么缓缓退去。
在城头,关羽看着城外如潮水般退去的曹军,却是满脸可惜地摇了摇头,说道:“曹操果然不是普通人!他手下的曹军也都是精锐,竟然能够忍住不攻城!啧!要是能再拖延他片刻,说不定,就能够将他永远留在这里了!”
“呵呵!”一把笑声从旁边响起,只见在关羽的左手边,一名文官走上前来,正是刘备麾下谋士荀攸,看着城外徐徐退去的曹军,荀攸也是笑着说道:“关将军竟是如此贪心?这次能够夺下邺城,已经是幸运之极,倘若将曹操给逼急了,与我们拼个你死我活,那我方兵马也会损失不少的!这样的结果,对主公可不是最好的办法,如今将曹操给吓退了,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荀攸的话,关羽也是明白的,曹操可不是普通人,如果真的把他给逼急了,摆明了车马来拼命,曹操那近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双方没有发生冲突,那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关羽轻轻点了点头,随即又是说道:“却不知道翼德那边怎么样了?还有子龙、兴霸那边的情况?还有士虎……”
关羽将自家兄弟都给数了个遍,身为众兄弟的二哥,关羽虽然平日里表现得很冷淡,但对几位兄弟的关心却不比刘备少。而听得关羽这番念叨,荀攸也是不由得淡淡一笑,正要开口,这个时候,从两人的身后却是传来了一把颤颤巍巍的声音:“那,那,关,关将军……”
听得这声音,关羽和荀攸都是皱起了眉头,转过头朝着身后望去,只见在两人身后,一名年轻武将正小心翼翼地靠近过来,却是袁绍的长子袁谭!此刻袁谭的脸上再无往日的高傲,而是一脸献媚地对关羽躬身一礼,说道:“这,这城也已经献给玄德公了,曹军也已经退了,在下,在下这算是,已经完成了约定吧?就不知道……”
满脸轻蔑地看了一眼身后那腰都弓得跟虾子一样的袁谭,原本那个高傲的袁家大少爷如今却是变成这样卑躬屈膝,这要是袁绍还活着,看到自己的儿子变成这样,只怕也得再气死过去不可!不过这次关羽能够顺利拿下邺城,袁大少倒是功不可没!正是他暗中与刘备联系,最后开城投降,关羽才能如此迅速、轻松地拿下邺城!而对于这样没有骨气的人,关羽也是满心看不起的,冷冷哼了一声,说道:“放心吧!我大哥所说的话,那就从来没有失信过!答应你的,自然会给你办到!”
袁谭投降刘备,提出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袁家的家住,对于这样的一个要求,刘备自然是可以答应了。而对此,关羽却是嗤之以鼻,袁家如今的成人也只有袁谭这么一个人了,而袁家多年积累的财富,也全都归刘备所有了,真不明白袁谭还要这么一个虚名有何用?而听得关羽这么说了袁谭也是喜出望外,立马就是高兴地差点没蹦起来,连连点头,朝着关羽道谢。关羽也讨厌和这样品行不端的人深交,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他给打发了。
见到袁谭欢欢喜喜地就这么走,关羽冷不住就这么哼了一声,而在关羽身边的荀攸见了,也是不由得笑了起来,对关羽说道:“关将军似乎并不是喜欢这个袁谭?”
“卖父求荣!这样的人,又如何能让人喜欢?”关羽从来就不掩饰自己的喜恶,听得荀攸的相问,关羽直截了当地就是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哈哈哈哈!”听得关羽这么一说,荀攸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着对关羽说道:“关将军,若非袁谭,我们也做不到如此轻松就将邺城拿下!说起来,咱们都是要好好感谢袁谭才是!”
“哼!”对荀攸的这个说法,关羽并不怎么认同,在关羽看来,就算是没有袁谭,拿下区区邺城,那也是轻松得很!关羽可不愿去承袁谭这样的人的情!而关羽的直性子,也没有让荀攸恼怒,反倒是让他感到很放松,至少,这样的人,很容易看得透,不是嘛?
——————————————————————
琅琊山,那间破旧道观内,与往日的平静祥和不同,小小的道观内,竟是挤满了上百名身着道袍的道士。这些道士表情不一,却都是聚集在道观的主观大厅内,这小小的大厅,被这上百名道士给挤得满满的。
与其他一般的道观不一样,作为主观,本应该供奉着三尊三清道祖的尊像,而这座小道观,所供奉的,却只有一尊泥像,正是道教之祖老子的尊像。而这唯一的一尊泥像,雕刻程度却是远比其他道观所供奉的尊像要来得细致、栩栩如生,尊像面带微笑,一双白玉雕成的眼珠子,正以一种平和的表情,看待着前方,对眼前即将发生的一切,似乎都是平和相待。
第三百六十四章 琅琊变故
“南宇师叔!不能再等下去了!”那上百名道士挤在这小小的主观大厅内,也是有些闹哄哄的,如果有人是生活在琅琊山上的话,在这里就会惊讶地认出来,这上百名道士,竟然全都是琅琊山上那些大大小小道观的观主、道长!刚刚开口说话的,就是位于琅琊山山脚下一座很大的道观的观主,是一名方脸的中年道士,看上去孔武有力,不像是一名修道之人,倒像是那种上战场杀敌的将士!
被这名方脸道士发问的,却是站在其他所有道士面前的一名满头华发的道士,相比起那名方脸道士,这名华发道人倒还真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听得方脸道士的问话,华发道人只是默默地闭着眼睛,盘坐在蒲团上,闭口不言。
华发道人不肯说话,其他道士却依旧你一言我一语地发出质问,不过这些道士对华发道人的称呼全都是尊称,师伯、师叔乃至称呼师叔祖的都有,在态度上也都是恭恭敬敬的,不敢有半点僭越。就这么足足闹腾了有半个多时辰,突然,华发道人两眼一瞪,睁开了眼睛,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立马就是将刚刚还是喧闹的一众道士都给镇住了,所有道士,竟是没有一人敢开口说话!
目光扫了一眼众道士,华发道人冷冷一哼,停顿了片刻之后,才开口喝道:“喊啊!喊啊!怎么不继续喊了?你们这等做派,还有半点修道之人的气度没有了?亏得你们平日里一个个都是各自道观的观主,为人敬仰,现在竟是如此模样,你们惭不惭愧!”
这些道士当中有的年轻,也有的已经年过半百,被这华发道人训得跟孙子一样,却是连声都不敢吭,一个个都是低着个脑袋,没有一个敢抬头的。那华发道人足足训斥了众人好长一段时间,这才稍稍收敛了脸上的怒容,慢慢端起手边的一个水杯,稍稍抿了一口,抬起眼眉,又是看了一眼众道士,这才沉声说道:“我也知道你们的想法,无非就是看不得道统落入外人之手!只是,这是掌教的决定,就算是我,也必须要听从掌教的命令,不能违背!”
“师傅!”华发道人的话一说完,有一名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道士终于是忍不住开口了,而且从他对华发道人的称呼来看,也可以得出为什么他敢开这个口的缘故。只听得这山羊胡子道士一脸急色地对华发道人说道:“以往掌教的命令,我们也不敢违背!可这次掌教竟然将道统传给孔明,这实在是太过分了!论身份、论资历,教中弟子谁不比他孔明强?凭什么由他得到道统?若掌教真的要传下道统的话,那论资排辈,怎么应该是,应该是传给师傅您啊!”
“妄言!”原本山羊胡子道士说的前面几句话,华发道人还都慢慢听着,可当他说出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华发道人突然两眼一瞪,一只手裹着道袍宽大的袖子就是朝着那山羊胡子道士一甩。紧接着,就看到那本是端坐在蒲团上的山羊胡子道士凭空飞了起来,笔直地撞到了后面的墙壁上,张口就是喷出了一口鲜血,就好像被人用重锤敲打了一下,最后狠狠地摔在地上,满脸萎靡的样子。而华发道人却还是一脸的怒容,指着自己的徒弟就是喝骂道:“我平日里是如何教导你的?竟然还看非议起为师来了?当真以为我不敢废了你么?”
“师叔息怒!师叔息怒!”看到华发道人发了火,众道士纷纷上前劝慰了起来,之前那个方脸道士离得华发道人最近,上前几步,对着华发道人做了个揖,说道:“师叔息怒啊!扬尘师弟也只是打个比方,并非故意非议师叔的!请师叔息怒!饶了师弟这一次吧!”
“哼!无量!”众人这番劝说,华发道人这才是慢慢收起了怒意,微微闭目,双手做了个道揖,这才算是消了怒火,但还是狠狠瞪了一眼那在几名道士搀扶下慢慢站起身的山羊胡子道士,喝道:“放言无忌!该罚!从今日起,你那方鼎道观的观主就用不着做了,到山下的道观里找一间,先当几个月的童子再说吧!”
方鼎道观乃是琅琊山上最大的一间道观,这山羊胡子道士从方鼎道观的观主身份,一口气就是变成了山脚下道观的普通道童,这身份差异可是差得太多了。可尽管如此,山羊胡子道士却是不敢说个不字,还得对着自己师傅作揖称谢,灰溜溜地坐到了众人当中,再也不敢吭声了。
出了山羊胡子道士这么一档子事,众道士也不敢随便开口了,又是静了好一会儿,这回却是华发道人主动开口一声长叹,说道:“掌教指掌我教这么多年,一心为教,大家有目共睹!只是当年掌教为张角那个逆徒所骗,以致我教为朝廷所不容!数十万教众最后沦为冤魂,这一点,掌教自己也是自责不已,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闭关思过,掌教心中的苦闷,丝毫不比你们少啊!”
“师叔说的是啊!”听得华发道人突然提起当年的这件事,道士们全都是眼睛一亮,似乎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