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纨绔到底-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谁突然喊了句“灵光神转世了!”,就有人跪下了,接着越来越多的人跪了下来,到了最后,地下竟然跪了黑压压一片突厥人。
灵光神是突厥传说中的箭神,他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箭统治整个世界。突厥人善于骑射,对灵光神颇为敬畏,如今突厥人认为李陶是灵光神转世,可见对他的崇敬之情。
……
“李小郎君,明日您就要离开突厥了,我敬你一杯!”默棘连豪爽道。
“左贤王,我还没谢过你呢,这次你可是帮我大忙了!”李陶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李陶真的很感激默棘连,他不但没有食言送给自己五百匹纯种突厥马,而且还多给了五百匹。除此之外,默棘连还送给李陶两百名熟练的锻奴。
“你现在是我的妹夫了,虽然你还未与娑娜成亲,那只是迟早的旱情。我给你的是你与娑娜的订亲礼,等你们将来大婚,我会再为娑娜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的!”默棘连笑着说道。
“来,李小郎君,我也敬你一杯,你可是我们突厥人眼中的灵光神。”阙特勤一脸崇敬向李陶举起了杯。
李陶回敬道:“你是我见过的最直爽的突厥勇士,我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
暾欲谷刚举起杯,李陶便笑了:“看来吐屯大人也要敬我一杯了?”
暾欲谷尴尬地笑了笑,正要说话,李陶起身道:“吐屯大人,我知道你要问什么,你们只须忍辱负重,我保证三年之内让左贤王做了突厥可汗。在这三年内,我会时常派人与你们联系的。”
暾欲谷点点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李小郎君,我信你!”
李陶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看向三人:“我有几件事情想与三位说一说!”
默棘连见状忙说:“李小郎君请直言!”
“左贤王做了突厥可汗之后,与大唐之间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这我能理解,但我希望左贤王不要涂炭大唐百姓。”
默棘连点点头:“李小郎君,我答应了!”
李陶接着说道:“娑娜走后,我不希望她的部族受到任何伤害!”
阙特勤在一旁保证道:“李小郎君,你放心,我阙特勤会全力保护随城的!”
“还有最后一件事,在我走后还有一件大礼要送给你们!”
“大礼?什么大礼?”
李陶放低了声音,说了好一会,只见三人频频点头。
最后,默棘连拍着胸脯道:“李小郎君,你放心,我会亲自率兵护送你的。”
阙特勤也说道:“还有我呢,这么一场好戏,怎么能少的了我呢?”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滴水之恩
裴岳想了好一会,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只得讪讪道:“小主人,我想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再仔细思量思量,总会有办法的。”
李陶叹了口气:“也只好这样了!”
裴岳出了帐篷正好遇到了华文轩,他问道:“警戒都派出去了吗?”
“派出去了,我刚刚都查过了!”华文轩点头道。
“那你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华文轩道:“阿陶这两天好像有什么心事,我去看看他!”
“你还是别去了,他正烦着呢,我刚从他那里出来!”裴岳皱着眉头道。
“出什么事了?”华文轩急了。
“这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
听裴岳说完,华文轩愣了好一会,才问道:“就为这个?”
“是呀!”
华文轩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阿陶,比试箭术的时候,生死毫发之间眉头也不皱一下,却为这等小事一筹莫展,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
“小事?”裴岳怎么也没看明白这怎么会是小事。
“岳伯,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最好别让阿陶知道!”华文轩胸有成竹道。
“你?你能行?”裴岳狐疑道。
“当然了,不过这事还得岳伯您配合才行!”
“没问题,你说来我听听!”
……
十一月初十,离开整整四个月的李陶等人终于回到了潞州。
“岳伯,陶儿呢?”元氏狐疑地问道。
“主母,小主人去马场了,他怕主母着急让我和华小郎君先回来报个信!”
“这孩子,有什么事还要去马场,也不知道先回来看看阿娘!”元氏嘀咕道。
“岳伯,给我们讲讲你们这几个月的经历吧!”华菁菁在一旁好奇地问道。
“唉!这说起来就话长了……”裴岳并没有隐瞒,将李陶这几个月的前前后后诉说了一遍。
由于所有的事情都是亲眼目睹,故而裴岳讲得娓娓动听,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元氏和华菁菁二人都凝神屏息,心情为之紧张而紧张,为之松弛而长舒一口气,为之愤怒而咬牙切齿,为之高兴而欢呼雀跃。
或许是听得太投入了,裴岳停顿下来的时候,二人还觉意犹未尽,没有一个人说话。
裴岳偷眼看了一旁的华文轩,他向裴岳递过一个鼓励的眼神。
裴岳接着说道:“本来这件事情就应该这样结束了,可默啜可汗觉得小主人使得突厥颜面无存,他恼怒成羞之下下令将小主人团团围住,要置小主人于死地。就在此时,娑娜公主突然出现在默啜可汗面前,她用宝剑放在自己的颈前,逼迫默啜可汗放过小主人,否则将要自杀。在娑娜公主和所有现场观看比试的突厥人的压力之下,默啜可汗可汗只得放过小主人。娑娜公主也无法在突厥立足了,无奈之下,小主人便带着娑娜公主离开了突厥。因怕主母怪罪,故而小主人想先将娑娜公主安顿在马场后,再来拜见主母!”
好不容易才将华文轩教给自己的话说完,裴岳长长舒了一口气。
“啪!”元氏拍案而起,面上现出怒容:“简直是胡闹,陶儿太不懂事了!”
裴岳与华文轩面面相觑,看来元氏是真的生气了。
裴岳呐呐道:“主母切莫怪小主人,他也是不得已才……”
华文轩也赶忙劝道:“是呀,李夫人,阿陶的确有他的难处。”
元氏依然怒气冲冲,嗓门也大了:“我不管他有什么难处,要是别的事我就不计较了,这么大的事他却如此草率决定,做人不能这样!”
裴岳从未见元氏如此生气,只好闭嘴一言一发。华文轩在一旁也是暗暗叫苦,看来自己出了个馊主意。
“岳伯!”元氏突然喊道。
“主母!你有何吩咐。”裴岳惶恐不安。
“烦请你现在就去一趟马场,让陶儿迅速回来!”
“是!”裴岳无可奈何答道。
元氏大声吩咐道:“你告诉陶儿,一定要让娑娜公主风风光光地入座府来,不能让人家感到有半丝委曲!我会在府门前亲自迎接娑娜公主!”
“啊?”裴岳愣在了当场。
元氏见裴岳站在原地并没有动弹,以为裴岳心中不悦,她叹了口气道:“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陶儿不懂事,岳伯你怎么不劝劝他,怎能将救命恩人安置在马场,连家门都不让进呢?你快快去将娑娜公主请来,我教子无方,会亲自向她陪不是的!”
裴岳这才明白了,敢情自己这里听岔了,他面露喜色连连点头:“主母教训的是,我这就去马场请娑娜公主!”
看着裴岳的背影,一直没有说话的华菁菁嘴里嘀咕道:“死阿陶,也不知道人家多担心,他可好,去了一趟突厥,干什么不好,偏偏弄了个公主回来!”
华文轩听罢正色道:“菁菁,阿陶是做大事的人,你不可如此小心眼,否则,将来有你后悔的!”
元氏笑着安慰华菁菁道:“菁菁,你放心,有阿娘在,陶儿断然不敢胡来!不管怎么说,娑娜公主是陶儿的救命恩人,咱可不能失了礼数,让别人见笑!”
华菁菁点头道:“阿娘您放心,我知道轻重的!”
……
“三叔!好久不见,您的气色不错嘛!”李陶笑嘻嘻地出现在了李隆基面前。
按理说,李陶在外奔波数月,应该好好休息的。可他心中有事,仅歇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便来到了李隆基府上。
“陶儿,你可回来了?”李隆基惊喜道:“来来来,快坐下,给三叔说说你这几个月是怎么过来的!”
李陶也不隐瞒,详细述说了一番突厥之行。
李隆基听罢,不禁感慨道:“三叔可真是羡慕你呀,小小年纪便可仗剑走四方。”
“三叔,我来是想求你一件事情!”李陶直截了当道。
李隆基豪爽道:“陶儿,你莫与三叔客气,直管说来,需要三叔做什么?”
李陶斟酌道:“三叔,这娑娜公主……”
李陶还未说完,便笑道:“你是怕你阿娘不同意吧,你放心,我去与阿嫂说,保管她不会为难于你!”
李陶哭笑不得道:“三叔,阿娘已经接纳娑娜公主了,这就不麻烦三叔了。”
“那你让我做什么?”李隆基奇怪道。
“三叔,这娑娜公主来自突厥,大唐素与突厥交恶。加之,她又有前朝杨氏血统,我怕将来有人拿此事作文章。”
李隆基点头道:“你这顾虑倒不算是杞人忧天!可是,三叔为你能做什么呢?”
李陶望着李隆基道:“将来若有人以此攻击陶儿的时候,只求三叔能为陶儿讲一句公道话,陶儿便感激不尽了!”
李陶当然不怕有人拿娑娜公主说事,但也不能不防,他与李隆基说了这番话,就算将来真有人在背后算计自己,李隆基也算是自己的靠山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逼走李林甫
“你放心,陶儿,若真有人敢拿娑娜公主来说事,我定会为你出头的!”李隆基倒是很够义气。
“光顾着说我的事了,不知这数月以来三叔过的可好?”李陶很聪明地及时转移了话题。
李隆基笑道:“我过的好着呢,天天……”
说到这里,李隆基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皱眉岔岔道:“陶儿,有一件事情我得给你说说!”
李陶不知李隆基因何不快,他笑了笑道:“三叔碰到什么不愉快的事了?”
“我将那个李林甫训斥了一顿,若不是看在你陶儿的面子上,我必定不会善罢干休!”
“李林甫?李林甫怎么?”李陶莫名其妙。
“他……”李隆基犹豫了好一会,还是咬牙道:“他欲对丽娟不轨!”
李陶愣住了,李林甫对李隆基的女人不轨,这都拿跟哪?
李隆基见李陶如此表情,以为他不信,又说道:“我亲眼看到他纠缠丽娟,若不是我发现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陶想了一会,对李隆基道:“三叔,你的意思是……”
“让他离开潞州吧!”李隆基说出了自己的心思。
“没问题!”李陶满口答应。
从李隆基府上出来之后,李陶便来到姜绞的府上。
一阵寒喧之后,李陶说明了来意。
姜绞一听便不乐意了:“李小郎君,林甫之事我是知道的,他也老大不小了,向心仪的女子示爱无可厚非,这临淄王也太霸道些了吧,就因为这事非要逼走林甫?”
李陶摇摇头道:“这不是小事,你忘记了我们曾经说过的那笔大买卖了?希望你不要因小失大!”
姜绞当然记得李陶和自己的约定,可他却没怎么放在心上,相反他在意的是与李陶的合作,事实上,与李陶合作后他没有少尝到甜头。
“若是我不同意呢?”姜绞还抱着一线希望。
“若真是这样,我将停止与姜掌柜的一切合作,凭自己的手段逼他离开!”李陶口气异常强硬。
姜绞沉默了,他看得出来李陶不是开玩笑。想当初,梁德全是何等的手眼通天,还不是死在了李陶手中。若李陶动真格的,李林甫肯定挺不住。
左右权衡,姜绞终于妥协了:“就依李小郎君,林甫性子执拗,可否让我慢慢劝说他!”
李陶笑道:“不劳烦姜掌柜了,还是让我与他说吧!若我说服不了他,姜掌柜再出面也不迟!”
“这……”姜绞有些犹豫。
“姜掌柜难道信不过在下?”
“那好吧!”
……
谁也不知道李陶与李林甫谈了些什么,第二日林甫便收拾行囊离开了潞州。
……
“李小郎君,我这刺史是你让我当的,眼前这事你不帮我解决,我就不做这刺史了。”姚崇理直气壮道。
李陶哭笑不得地看着姚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仅仅数月不见,姚崇怎么会变成如此无赖模样。
说起来,姚崇的无赖也是被逼出来的的。梁德全死后,姚崇接任了潞州刺史,一清点钱库,才发现早已是空空如也。梁德全已死,自然无法找他要钱了。姚崇已经废除了梁德全订下的苛捐杂税,当然不能出尔反尔向百姓摊派,可自己接了这么个烂摊子总得要运转,到处都要用钱,他坚持这数月已经捉襟见肘了。如今,李陶回来了,他只有找李陶想办法了。
李陶知道姚崇的难处,当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只好点头道:“姚刺史,这事先容我考虑考虑,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如何?”
得到了李陶的应承,姚崇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剩下的事就不是所他考虑的了。
李陶看着姚崇离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有一位不速之客上门了。
“我说张玮呀,你找我准没好事,说吧,又遇上什么棘手的事了?”
张玮一脸愁容道:“还是李小郎君了解我,我还真是碰见棘手的事情了……”
待张玮说完,李陶也皱起了眉头,这件事情还真不简单。
原来,潞州城百姓大多信佛,五里八乡的人逢年过节便到云洞岩上朝拜十八罗汉殿,同时游览岩顶风光。可是从去年开始;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每隔一段时间,潞州府衙便会有人鸣冤告状,不少少妇少女到云洞岩上烧香时失踪了。
梁德全主政时,也曾派衙役上山踏勘、搜寻;可罗汉殿里除了一个老僧以外;没有任何人的踪影。一年又一年;虽然到那里去烧香的女子渐渐少了;但仍有外来香客报案。
张玮担任录事参军;上任没多久便有人击鼓鸣冤,他仔细听了报案人家的陈述;然后带了一班人马;立即赶往云洞岩,可依然是毫无结果。这前前后后,已经有三名女子失踪了,张玮简直是一筹莫展,故而李陶一回来就前来求助了。
李陶将信将疑道:“世上竟然会有这等怪事?走,你再陪我走一趟这云洞岩!”
李陶在张玮的引领下来到山脚;看到香客信士络绎不绝;他放眼全山;心里暗暗赞叹:“好一个风光旖旎的风水宝地!”
当到了出事地点十八罗汉殿门口时;只见一位老僧站在门旁;一手执拂尘;一手转佛珠;他似是对张玮非常熟悉,轻声细语地道:“张参军莅临;贫僧有失远迎;乞望恕罪。”
张玮上前扶住老僧;说:“慈悲大师德高望重;怎好劳烦出门相迎。”
慈悲大师把张玮迎入殿堂;李陶扮作衙役跟在张玮身后。
慈悲大师捧出茶水;张玮便问起近日进香信士的情况。
慈悲大师叹了口气道:“托菩萨神明;年年月月日日迎来四方施主;谁知却有女子失踪有这等事出现,罪过罪过。张参军,你前几次来时,我已说过,前来进香的施主;贫僧都是有迎无送;离山之后;贫僧一无所知;更何况男女授受不亲;贫僧更少过问。”
李陶一想;慈悲大师所言极是;女人入庙;僧人哪敢斜视。
张玮点点头道:“大师所言极是,只因公事在身;本参军不得不违背庙规;请师父带本官巡视庙堂内外如何煟俊
“哪里哪里;皇天后土;惟命是从;贫僧为解救凡俗危难;挞恶扬善;理当奉陪。”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失踪疑案
李陶与张玮在慈悲大师陪同下;先是膜拜了十八罗汉;然后便步步踏勘;殿中砖地均为实地;敲击四壁;均为砖砌;菩萨台座亦严严实实。慈悲大师的禅房;斗室寸土;只供一人睡卧;四壁清洁。李陶又沿殿堂四周、转石绕树;均无发现异常。
正当李陶准备回府时;山下又来了两个妙龄女子;提着香篮姗姗而来。
慈悲大师说:“参军大人,恕贫僧不能远送;山下又有施主来了。”
张玮连忙摇手道:“无妨无妨。”
李陶走下山时;行至一块刻有“潞州第一洞天”大字的巨石旁;便悄声对一个张玮说:“我去下面佛母殿走走;你守在此石处静候;看看那两位女子是否下山!”
李陶到了佛母殿;参拜十八手佛母;然后径自下山回府。
李陶刚回到府中;张玮便前来报告;说那两位女子参拜了十八罗汉;然后有说有笑地下了山;老和尚连送也没送出门口。
李陶心里犯了难:这广漠山野;屡出案情;一来时间拖的长;二来人证物证全无;要怎么办才好。
想不出头绪来,李陶索性不想了,便往后院走去。
回到后院小厅;元氏连忙招呼李陶进餐。
娑娜正与华菁菁有说有笑,见李陶进来,起身问道:“阿陶,你去哪里了,一天都见不到你的影子!”
李陶满脑子装着今日前去勘探的的细节,担心那无辜女子现在到底在何方;是死是活是伤;娑娜的话他并没有在意。
见李陶并未理睬自己,娑娜的小嘴顿时撅了起来。
华菁菁了解李陶的性子,她知道李陶肯定是有心事,拍了他一下:“为何闷闷不乐;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心事?”
李陶不想把衙门的事带到家里;可看到华菁菁如此关切;自己又一时无计可寻;就把案情说了一遍。
华菁菁听了心头一震道:“此系人命关天之事;阿陶你应该帮助张玮破了此案。”
元氏在一旁也皱眉道:“前些日子,阿娘曾听邻居阿婆唬过她的孙女说‘你要再哭;我送你去东他岩洞岩十八罗汉殿。’我当时问她;你怎么这样吓唬你孙女?她说,‘夫人有所不知;那个殿有老虎出没;有些去拜菩萨的人经常在那里被叼走。’可见这不是一两个人受害;应该查一查;探个究竟。”
李陶一听;觉得有理;马上让张玮把所有的案牍查阅一遍;看看有否类似的案情。
一查;果然每隔十天半月左右;便有一起发生在十八罗汉殿的女子失踪案。张玮马上发令;召集一些尚在本地的受害者家属;前来重诉案情。
李陶听过以后;发现有几点雷同:一是出事地点均在十八罗汉殿参香后失踪;二是失踪人均为年轻美貌的女子;三是失踪后均不见尸首及随带物品。
李陶心中暗想:劫财劫色的盗寇为何只出现在十八罗汉殿?如果是老虎叼人;为何踏勘时不见血迹、不见遗物;难道老虎连首饰珠宝都吃进肚子里吗?
看来;慈悲大师有重大嫌疑。但又一想;慈悲大师年届花甲;德高望重,举止温文尔雅;卧室内又无异常;难道是作案者为嫁祸老僧;专在此作案不成?
思来想去;日子一天天过去。
这一天;李陶刚起床洗漱完毕;还没进早餐;张玮便急匆匆赶来:“李小郎君,又有人失踪了。”
报案的是外县一个员外;一家人发了财;到云洞岩十八罗汉殿祈求平安。全家人拜了菩萨后;慕名“仙脚迹”;上山游览。惟有小女有惧高症不敢再向上攀登;由婢女作陪在罗汉殿门口一块石板上歇息。众人看了仙脚迹很快下山;却不见了主婢两人。询问庙中师父;师父说只见两个女子沿山下去了。全家人在山下大小洞穴找了一夜一天;仍不见两人身影。
李陶听罢,心中大急,到了山下;急急登上十八罗汉殿;令人细细搜寻石缝草间;看看有否遗物。
结果;在山坡上“婢女坑”洞旁发现主婢两人的绣鞋。
山村附近的人活灵活现地说:“从前一位张员外;生了个呆傻儿子;三四十岁都不懂世事。张员外从外地买了一个女婢;意欲强迫她与呆傻儿子成亲。女婢坚决不从;跳涧身亡。这是女婢的亡灵把这主婢两人招引去作伴了!”
听了这个传说;众人心惊肉跳;那个外地员外也信以为真;在婢女坑口烧了些纸钱;便回老家去;不想再追寻案情了。
可李陶心中却不平静。他苦思冥想;既然婢女坑会招人作伴;为什么这么多的游人没被招走;偏偏要招与罗汉殿有关的人呢?
元氏也赞同道:“陶儿所想极是;依阿娘所想;冤女招人;为何要脱下主婢两人的鞋子摆在坑口呢?这分明是有人故意转移视线;嫁祸冤鬼。”
李陶不解道:“那主婢拜了菩萨;出了殿门;与罗汉殿有何瓜葛呢?”
娑娜突然在一旁道:“阿陶;寺庙可有规矩;进了第一次;就不能进第二次了?”
李陶摇头道:“没有。”
娑娜公主接着说:“既然没有;就有可能再进去一次。”李陶盯着娑娜:“这么说;你是怀疑慈悲大师了?”
娑娜若有所思道:“你记得你说过;慈悲大师对女施主不敢斜视;有迎无送。那为什么当老员外问他主婢两人的行踪时他马上说;看见两个女子沿山下去了。就是说;他要引导众人搜山;拖延时间。到了第二天;本来已经搜寻过的婢女坑;却出现了两只绣花鞋;这难道不奇怪吗?”
李陶一听;有如拨开五里云雾:“你的推测有道理;但没有人证物证怎么抓人呢?就算凶手真的是他;他不承认我们总不能逼供吧?”
娑娜一听也傻眼了,推测归推测;办案归办案;现在必须拿到人证物证才行。
李陶突然灵光一现,哈哈笑道:“我想到办法!”
元氏三人赶忙问道:“什么办法;快说说!”
李陶洋洋得意道:“我们去找两个女子;上山烧香。然后派人暗自跟踪,一旦发现女子不见了;马上就把慈悲大师抓起来进行现场搜查;看他能做什么手脚蒙混过关!”
华菁菁听了点头道:“的确是妙计,不过……”
“不过什么?”
华菁菁笑嘻嘻道:“这里有两个现成的女子,何须到外边去找。还是让我和娑娜亲自走一趟吧。”
“这怎么能行?要是你们出了什么事……”李陶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坚决不同意。
华菁菁与娑娜乞求地看向元氏。
元氏心中一软,叹了口气道:“陶儿,让她们去吧。不管怎么说菁菁也有一身武艺,你若实在担心,可以让岳伯暗中保护他们便是了!”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师之死
一切布置停当;选了一个节日;李陶让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