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纨绔到底-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显今日上朝显得神采奕奕,意气风发,前些日子的颓废一扫而空。
在朝议中,李显准备册封李陶为皇太孙的决定,没有任何一个大臣反对。当然,有些人不是不想反对,而是没法反对。李陶使用雷霆手段将根深蒂固的京城痼疾,在一个月内全部清除,长安百姓甚至自发敲锣打鼓以示庆贺,这政绩明摆在那里,此时反对岂不是处讨无趣。
按理说,李陶在谢恩之后,应该谦虚地请辞两次,然后再勉强应承谢恩,可他却直接谢恩便不再言语了,让有些朝臣对他的行为颇为鄙夷。
就在大臣们以为今日的朝议就要结束的时候,李显突然又说话了:“众位爱卿,前些日子,皇后向孤家提议,要孤家到泰山封实禅,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大臣们听罢,心中不由咯噔一下。历代各朝最隆重的典礼就是封禅了。所谓封禅,是帝王为祭拜天地而举行的活动,一般是在泰山举行。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在活动过程中,皇帝是初献,就是第一个把祭品捧上去的人。而公卿代表是亚献,第二个摆上祭品。
当年,唐高宗和武则天封禅泰山时,唐高宗初献之后,担任亚献的,不再是公卿代表,而是皇后武则天!这件事让武则天大大出了风头,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
韦皇后效仿武则天之心,众位大臣都已经明了,如今韦皇后提出这样的建议,想必是想谋取那亚献之名,为自己造势。想到这里,文武百官面上神色各异,却没有一个人说话。




 第二百二十九章 亚献之争

就在此时,中书侍郎萧至忠出列奏道:“陛下,自古帝王各科典礼中,封禅的规格最高,必须是在国泰民安、皇帝广受推尊的条件下才能举行,故而封禅的君王并不是很多,请陛下三思!”
萧至忠这话说的很委婉,但李显与众位大臣们都听出来了,以中宗的文治武功来说,根本就不具备封禅的资格。萧至忠是想通过劝退李显方式,让韦皇后的如意算盘落空。
李显虽然生气,可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怎么办呢?他退而求其次,决定到长安城南郊举行祭祀天地大典。
皇帝让步了,不去泰山封禅,只是在南郊举行祭祀天地大典,这下萧至忠没有理由了。
南郊祭天也是最高规格的国家典礼之一,所以事先要求官员们商定行礼的程序。到了这个关键时候,韦皇后在朝廷中的支持者就该派上用场了,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宗楚客施了个眼色,翰林院学士祝钦明奏道:“臣在翻阅古书时发现,在远古每逢大的祭祀,都有皇后参与献祭。所以这次南郊祭天,韦皇后也应当参加,并助祭天地。”
祝钦明言毕,马上有人跳出来反驳:“亏你祝钦明还是个读书人,你还认不认字,还懂不懂古人说的话啊?古代皇后可以参加祭祀,但参与的是祭祀祖宗的活动,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皇后祭天的。”
两派各持己见,相持不下。最后怎么办呢?
中宗发话了:“你们别争了,亚献之人孤家已经有人了,就定为皇太孙李陶!”
“啊?”这争执的双方都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怎么?你们觉得他不合适吗?”李显如同一只斗鸡一般瞪着眼睛盯着群臣。
李陶虽然还没有被册封,但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皇太孙了,也就是储君,未来皇帝的继承人,他来做亚献,谁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哼!”
李显身后的珠帘内传来了一声重重地冷哼,接着传来凌乱的脚步声。不用问。是韦皇后气极拂袖而去。
也难怪,自己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撺掇李显进行祭天大典,最终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她怎么能不生气。她恨,恨李显不提前告诉自己,就定下让李陶做亚献。难道他忘记自己当年所立下的“假如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限制。”的誓言了吗?她恨,恨那些平时对自己信誓旦旦。而关键时刻却做了缩头乌龟的大臣。当然,他最恨的还是从天而降的李陶,自从他出现之后,自己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若是有一天,李陶从这个世界消失了,那该……
……
“陶儿见过姑婆!”李陶向太平公主施礼道。
李陶一下朝就接到了太平公主的请柬,尽管不知太平公主是何意,但既然与她联手了,就不能不给她这个面子。谁知一来才发现。太平公主府上竟然有不少人!
“陶儿,你很不错!”太平满脸欣喜道。
“谢姑婆的夸奖!”
“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是相王!”太平公主指着一个慈祥的老者道。
相王李旦是李显的弟弟,太平公主的兄长,是李陶的长辈,他赶忙恭身施礼:“陶儿见过叔翁,一直没有去拜访叔翁。请叔翁见谅!”
“陶儿,你马上要做储君了,就不用行礼了!”李旦笑呵呵道。
随后,太平公主又一一向他介绍了别人。其中有李旦的女儿金仙郡主、玉真郡主,章怀太子李贤的次子邠王李守礼,李守礼的女儿金城郡主……
李陶分别与他们见了礼。
这顿饭吃的极其热闹。李陶也不与他们客气,又是行酒令,又是说笑话,即便是太平公主让他赋诗,他也是毫不犹豫就出口成章,让三位郡主觉得新奇不已。
饭后,众人散去。太平公主引着李旦与李陶来到书房。李陶知道,太平公主宴请自己是假,从自己这时探听虚实是真。
三人坐定后,太平公主直截了当道:“陶儿,你真是了不得呀,我和四哥这几年也没斗过那贱女人,你到长安才两个月,就让她触了这么大的霉头,真不愧是俊哥儿的后人!”
“姑婆,你谬赞了!其实,我并不想做什么皇太孙!”李陶实话实说道。
“啊?”太平公主愣住了。
李旦似乎并不意外,只是淡淡问道:“那你为何不在朝堂上请辞?”
“不想做归不想做,但也不能白白让出去,总得讨点什么回来!”李陶笑道。
“哦?”李旦有了兴趣:“你打算讨点什么回来?”
“我想让叔翁家的五位叔叔回到长安来!”
“啊?”这回轮到李旦愣住了。
五李政变后,李重俊死了,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成为了重点防范对象,韦氏本想扩大株连范围,把相王和太平公主也牵连进来,借这个案子把他们俩解决掉。可是,相王兄妹没有参与政变,让他们抵罪,人心不服啊。再说了,李显只剩下这一弟一妹了,怎么会同意韦氏的意见呢?韦氏只好表态不追究了,不追究归不追究,但是韦氏心里对李旦始终还是不放心。没过多久,李旦的五个儿子倒霉了,纷纷被发配到地方。
太平公主惊呼道:“陶儿,莫不是你想用皇储的名分,换四哥的五个儿子回京吧?”
李陶点头道:“正是!当然,不仅是皇储的名分,还有那亚献的名分,我也会一并送出去!”
李旦没想到李陶竟然会有这种心思,不由感动道:“陶儿,当年我受到你父亲的的帮助才幸免于难,今日你又出手相助,我欠你们父子俩的情太多了!”
李陶倒不在意:“叔翁,你说这话就见外了,咱们不是一家人吗?一家人何须说两家话?”
太平公主在一旁有些担忧道:“陶儿,能让四哥的五个儿子回来当然是好,只是你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那贱人的嚣张气焰,万一她……”




 第二百三十章 告罪

李陶笑道:“姑婆,你放心,我知道你担心什么。这世上只会有一个则天皇帝,至于韦后,只能归到贾南风、张良娣之流,这样一个空有野心无才无谋得女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陶儿,你怎会如此肯定?”太平公主奇怪道。
“武则天取得成功有她个人的野心和对权力的**,这一点与韦后是相同的。但武则天在取得权力前后,就有一个高屋建瓴的目标,她要建成一个盛世皇朝,谋夺最高权力不过是第一步而已。武则天每走一步,心中都思虑着全局和通盘部署,她能够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最主要的是她能够顾全大局。而韦后的终极目标不过是为自己、为个人做皇帝,谋取最高权力。武则天能够知人善用,唯才是举,这是武则天成功的关键,而韦后却做不到这一点。武则天能够审时度势做到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整个谋夺权力的过程都表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她称帝时已经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实际操控政局二十五年,施政才能卓越,得到百姓和大臣的认可和信任,即使不称帝,也是实际上的皇帝。但是韦氏做皇后不过五年,不但没有任何建树,而且骄奢淫逸,不顾百姓死活。她虽然能玩些权术,敛些钱财,拉拢些不上台面的党羽。”
武则天是李旦与太平公主的母亲,李陶说的这些他们都感同身受,听了不禁暗自点头。
“当然,韦后成不了大事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李陶顿了顿又说道。
“是什么?”
“滥封斜封官导致自己集团内部和朝廷乌烟瘴气、**堕落。”
太平公主听罢,浑身一颤,陷入沉思当中。
“韦氏最大的依仗只有我阿翁而已,我只须对阿翁循循善诱,便可将她的优势抵消,何须要那无用的名分呢?还不如换得五位叔叔回京,增强叔翁的实力,最不济也多了份自保的实力。再说了。我这样示之以好,也可以避免她觉得大势已去而狗急跳墙,何乐而不为呢?”
李旦听罢,不禁感慨道:“陶儿,我等虽为你的长辈,可与比起你来,我等都愧为太宗子孙!”
“姑婆。叔翁,我得提前向你们告个罪了!”李陶却突然道。
“告罪?”
“我来姑婆府上与二们长辈密谈。肯定躲不过有心人的注意。到时候,我免不了要痛斥二位长辈拉拢我对付某些人,当然,被我严辞拒绝了!”
李旦与太平公主当然知道李陶口中的有心人指谁,不由面面相觑。
太平公主恨恨道:“我们与她水火不容也不是什么秘密了,你看着办吧……”
……
望着李陶离去的背影,太平公主神色复杂道:“四哥,有他在,恐怕那贼人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李旦同样神色复杂:“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到现在都没有看透!”
……
“阿翁,陶儿见过阿翁!”李陶向李显见过礼。
从到长安的第一天到现在,李陶每一天都会抽出时间来陪李显。当然,时间不是固定的。譬如昨天,他知道要与李白拼酒,就在早饭后来看望了李显。正因为李陶如此上心,才让李显对他更加疼爱。
“陶儿。你来了!”
“阿翁,今儿身体可好?”
“好!好!不但身体好,心情也特别好,阿翁可从没像今天这么扬眉吐气!”李显还沉浸在兴奋当中。
“阿翁,我有一事求你!”李陶突然道。
“什么事尽管说来,只要阿翁能做到。一定会满足你!”
“阿翁,我想让出这皇太孙与祭天亚献的名份!”
“什么?”李显皱着眉头道:“她们又逼你了?放心,有阿翁替你作主,她们不敢把你怎么样的!”
“阿翁,没有人逼我,是我自己想这么做的!”李陶真挚道。
“陶儿,给阿翁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李显看李陶的表情知道他是认真的。
“其实,陶儿并不想要皇太孙的名份。陶儿从小流离颠沛,在陶儿看来,皇太孙的名份远不及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陶儿之所以要去争皇太孙,是看不惯那些朝臣对阿翁的态度,只想给阿翁长长面子!如今,阿翁也扬眉吐气了,我想让出这些名份。”
李显有些奇怪了:“可这与你当不当皇太孙有什么关系?”
“阿翁,你是扬眉吐气了,可皇后娘娘与安乐姑姑心中却不舒服了。皇后娘娘一直想做祭天亚献,而阿翁你您却将这亚献给我,她怎么能高兴呢?同样的道理,安乐姑姑一直想让您封她做皇太女,可您一直过都没答应,一转手却让我做这皇太孙,她又怎能高兴呢?”
李显沉默不语。
“为了这些虚名,搞得全家不合,太得不偿失了。所以呀,我想把我不稀罕的这两个虚名送出去,我既没有损失,她们也高兴了,一家人又变得和和睦睦的,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李显探了口气:“陶儿,我知道你的一片苦心,若她们也有你这么通情达理就好了。亚献可以给你皇后娘娘,但皇太女决不能给安乐!”
李陶点头道:“这我明白,至少我不当这皇太孙,安乐姑姑心里也好受点!”
“唉!陶儿这样太委曲你了!”李显叹了口气道:“只是我这话已经在朝议时说出去了,如今也没法收回了!”
李陶笑道:“这事就交给我吧,既不用阿翁您收回所说的话,又可以达成皇后娘娘与姑姑的心愿!”
李显看着李陶,欣慰道:“上天对我的确不薄,在晚年把你送到了我的膝下,让我渡过这最后的日子。”
……
“李陶拜见皇后娘娘!见过安乐公主!”
韦皇后瞥了一眼李陶,阴阳怪气道:“我可不敢当,你马上可就是皇太孙了,哪敢让你拜见我!”
李陶并不在意她的态度,不卑不亢道:“李陶今日来是有一事与皇后娘娘商议。”
韦皇后愣了一愣,突然问道:“你今日可是去了太平那贱人的府上?还见到了李旦?”




 第二百三十一章 秘密交易

李陶也不隐瞒:“是的,太平姑婆请我去是恭贺我做了皇太孙,得了亚献,并拉拢我与皇后娘娘做对!”
“哼!就知道这贱人没安好心!”韦氏恨恨道。
“不过,我没答应!”
“哦?”李陶的回答让韦氏的心情好了点,她缓声问道:“你有什么事与我商议?”
“我会将亚献的名份让出来给皇后娘娘!”
“什么?”韦皇后忍不住站起身来。
“我还会让出皇太孙的名号!”
“你……你……”韦皇后好半天才说出话来:“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想让几上李姓郡王回到长安来……”
李陶话还没说完,韦皇后便道:“你想让李重福回到长安,门都没有!”
李重福是李显的庶长子,与李重俊一样都不是韦后所生。李重福的正妃是张易之的外甥女,夫妇都被后母韦皇后所讨厌,韦皇后一直怀疑李重福与张易之兄弟曾经陷自己唯一的儿子太子李重润致死,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将他贬为濮州刺史,并不让李重福领事。
李陶摇头道:“我说的不是李重福,而是相王的五个儿子!”
“哦?你为什么会这么做?”韦氏一听李陶说的是相王的儿子,语气缓和了一些。
“今日我在太平公主府上,相王求我说,他年龄大了,希望让几个儿子回来团聚,我看他可怜,心一软就答应了。此事没有皇后娘娘的点头,他们肯定回不来,可要来求皇后娘娘,我又没有拿得出手的礼物来,想来想去只有这两样东西可能皇后娘娘还能看得上眼,于是我就来了!”
“就这么简单?”韦氏有些狐疑道。
“当然,我还要两个官职!”李陶有些不好意思道。
韦后并不说话,只是盯着李陶。等着他的下文。
“刑部尚书给刘玄,刘玄在潞州的时候帮了我不少忙,我欠他一份情,给他一个刑部尚书,也算我还了这个人情了!刑部侍郎给张玮,张玮的情况您知道,这一个月他干的不错。我得帮他谋个官职!”李陶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看着李陶渴望的眼神,韦皇后并不言语。她在心中盘算着李陶此话的真实性。
李陶似乎知道韦皇后心中所想,他拍着胸脯道:“皇后娘娘,你不了解我这个人,我可能有一身的臭毛病,可说话绝对是算数的!”
“我信你,可是陛下那里怎么办?”韦皇后平静地道。
“阿翁那里交给我了!”
“成交!”韦氏点头道。
“对了,我还可以给皇后娘娘支一招!”李陶诚恳道。
“你说!”
“皇后娘娘作为亚献,也得有随从捧上祭品,如果是陛下祭天的话。有专职的斋郎替陛下捧着祭品。斋郎由大臣家的年轻子弟充当,在替陛下捧着祭品举行完祭祀仪式之后,会得到加官晋爵的殊荣。而现在皇后娘娘充当亚献,再由斋郎捧着祭品的话,就不合男女有别的礼制了。皇后娘娘可以从宰相们的千金里选这么十几个姑娘,让她们担任斋娘。按照惯例,斋郎在礼成之后都能加官晋爵。那斋娘怎么办呢?这官不用封给她们本人,而是转封给她们的相公。从来都是夫贵妇荣,娘子跟着相公沾光,如今皇后娘娘这么做便是妇贵夫荣,可以让相公跟着娘子沾光!”
……
望着李陶离去的背影,一直没有吭气的安乐公主终于说话了:“阿娘。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我也不知道!”韦后摇头道。
“那你还答应他?”
“相王的五个儿子我能让他们回来,也能把他们再赶回去,刘玄与张玮我能让他们做官,也能罢了他们的官。就算他骗了我,我们也没有损失。我若现在拒绝了他,肯定会把他推到太平贱人那边去的。若他说的是真的,那我们就赚大了!”说到这里。韦皇后笑了笑:“他说得那个妇贵夫荣的法子挺不错的!”
……
李陶正在与元氏与华菁菁娑娜二女说笑,却见裴岳前来禀报:“小主人,张玮与范九郎在外求见!”
“什么求见不求见的,赶紧让他们进来吧!” 李陶苦笑对元氏三人道:“我才好还容易休息了三天,这事又来了!”
“小主人,这还有一份请柬!”说着裴岳递上一份帖子。
元氏在一旁见了嗔道:“陶儿,不是我说你,岳伯是咱们的恩人,也是你的长辈,如今岳伯年纪大了,应该享享清福了。可现在,他不仅要随身保护你,你还让他做这管家杂役之类的事情,这如何使得?”
裴岳在一旁忙道:“主母,您错怪小主人了,是我自己主动要做的。王府现在事情多,的确需要人手,可这长安水深的很,若没有个可靠的人盯着,被有心人钻了空子,那可是后患无穷的事情!”
在元氏说话的当间,李陶已经飞速地看完了请柬,他抬起头来笑着劝慰元氏:“阿娘,您说的这事我早已上心了。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多事杂,的确需要一个管家。岳伯说的没错,这管家肯定得要一个信得过的人,我已经物色好合适的人选了,多则一月,少则半月,岳伯就不用这么忙了。”
“小主人,您物色的是何人?可否说来听听?”裴岳有些不放心道。
“是呀, 陶儿,说来让阿娘也参详参详。”元氏也觉得好奇。
“这人你们都认识,就是我在舒城县时私塾的夫子……”
“啊?程老夫子?”不仅是元氏与裴岳,就连一旁的华菁菁也惊呼起来。
“怎么?你们觉得程老夫子不合适吗?”李陶奇怪地看着他们三人。
元氏与裴岳对视了一眼,忍俊不住道:“合适,合适!”
华菁菁摇头道:“阿陶,这恐怕是你一厢情愿吧?程老夫子怎会来给你做管家呢?”
李陶得意洋洋道:“若仅仅是我,肯定请不动他老人家,但若再加上另外一个人,十有**他会来!”
“是谁有这么大的面子?”华菁菁似是不信。




 第二百三十二章 第七害

“自然是我的岳夫大人了!”
“你的岳父?”华菁菁还是没有反应过来。
元氏与裴岳早已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华菁菁这才明白过来,敢情李陶是让自己的阿爹去请程老夫子,他们是几十年的朋友了,在一起相处惯了,阿爹要来长安,程老夫子十有**会一起来。
“阿陶,你坏死了,不理你了!”情知上了当的华菁菁红着脸恨恨道。
“小主人,我去请张玮与九郎了!”裴岳道。
李陶点点头,不再打趣华菁菁,而是看着元氏:“阿娘,刚才相王送来请柬,约我们全家三日后去王府赴宴,说是为庆祝玉真郡主笄礼,您意下如何?”
女子十五岁就要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
元氏道:“玉真笄礼是件大事,理应庆贺,再说了相王是长辈,我们也应该去拜访一下。”
华菁菁在一旁可怜兮兮道:“阿娘,我和娑娜也想去!”
元氏笑道:“你没听相王在请柬中说,让咱们一家人同去嘛?你难道还当自己不是一家人吗?”
华菁菁脸红了,小声嘀咕道:“谁不当一家人了?”
元氏笑道:“好了,死妮子,别不好意思了,赶紧想想咱们该给玉真准备些什么贺礼吧!”
就在此时,范长风与张玮走进屋来。
“见过李夫人!”范长风与张玮恭恭敬敬地向元氏行礼。
“九郎,前几日就听说你来长安了,怎么也不见你来府上坐坐!”元氏笑道。
范长风赶忙诉苦道:“还不得要怪阿陶,我本来一到长安就想要拜见李夫人的,可他给我弄了一大摊子事,这两日我可忙的是脚不沾地,今日好不容易才抽出空来看望李夫人!”
元氏不满地看着儿子:“陶儿,九郎虽然是你好兄弟,可你也不能这样使唤他呀。看反九郎累的!”
李陶不以为意道:“阿娘,他那么胖,累点还可以减肥呢。再说了,他管的那一摊子事,除了他别人也管不了呀?要不,让菁菁去管!”
李陶这话成功地把华菁菁的怒火引向了范长风,华菁菁咬牙切齿道:“死胖子。你若累了就歇着,要不我来……”
范长风一见华菁菁要发飙。立刻蔫了:“我只是开个玩笑,不累不累!”
李陶赶忙打岔道:“好了,九郎,不说笑了,你今日除了看我阿娘还有什么事,直接说吧!”
“阿陶,你上次说的那事,我已经物色好了你帮我把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