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清-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援的几个头人把心一横,直接把矛头对准了,守在半山的张必禄和沈聚成。云南山民与回回不同,回回只是习练拳脚,平时还算是安分守己的。而山民隔上段时间就造反,各个寨子都有自己的护寨刀手,这些山民的血斗经验,也是一代代清军磨砺出来的。
火炮、鸟铳这些山民也会用,进退之间颇合军阵之法,张必禄不是肉头,一眼就能看出双方的强弱,如果没有那些老爷兵和民团的牵累,凭着手里的万余人,倒是可以与山民们斗上一斗,可有了这些拖油瓶,加上是两面对敌。
一旦开战,绝对是有败无胜的结果。到了这个时候,也是看各人真本事的时候了,山民们步步紧逼,张必禄则是指挥着民团和老爷兵们撤退,自己带领算是精锐的万余人,生生挡住了,山上、山下的夹击。
贺长龄就没有张必禄那样的本事了,见山民们开战,他也没有犹豫,指挥着督标、抚标衔尾而上,追着山民们的屁股就开打了。
贺长龄这边打的越凶,夹在中心的张必禄压力也就越大,开战两个时辰不到,千余清兵就躺在了山腰上,而山民们的损失却不大,只死了三四百人。
山民的战力太强,张必禄自己畏首畏尾。贺长龄那边虽说打的不错,可对整个战局来说。只能是添乱。好容易支撑到民团和先走的绿营兵,离开山民的攻击范围之内。张必禄这次带着几乎溃散的精锐退了下来。
山民们趁势上了山寨,而张必禄却是一脸焦急的来到贺长龄的军帐。
“总督大人,不可与山民厮杀啊!黄巴巴那厮,已然夺路而逃,再与山民开战,只怕让那反贼趁势而起啊!”
“先不要说这个,你是来平回乱的,如何与这山民交上手了?”
这一仗打的惊心动魄,幸亏山民进了山寨。没有继续与清军厮杀,不然双方损失大了,这事情就难以解决了。
“这个……”
贺长龄冷森森的问话,让张必禄作难了,这事儿无奈啊!
“说!回乱已然入了天心,再激起山民作乱,这个责任你我二人,谁也担不起!”
贺长龄也是实话实说,山民绝对不能大乱。他们可不似回回,云南的这些山民桀骜难驯,年景稍不如意说反就反,而且规模浩大。单以云南的兵力,决计镇压不了山民叛乱的。
“唉……绿营废弛,培斋初来云南不摸底细。仓促出战。实在是没想到云南绿营的军纪,到了如此不堪的程度。这些兵将不从号令,日夜在永昌左近洗劫。先是恶了永昌的民团,而后激起大批乱民投了黄巴巴,然后就是山上的寨子了!
起初,我是想把可用的万余人操练出来,扫平黄巴巴之辈后,再整顿军纪,没想到这些老爷兵如此大胆,竟然激起了山民叛乱,这次是培斋之罪!”
说起这次平叛,张必禄也是一肚子苦水,倒也倒不干净,稀里糊涂恶了永昌民团,迷迷瞪瞪的被黄巴巴袭营,这次平乱之役打的窝囊。
换做是自己以前操练精熟的川猴子,不用三千人马,转手之间就能灭了黄巴巴,可云南的绿营实在是不合手,自己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用不出来啊!
“培斋啊!这山民乱不得,你可有什么好主意?”
云南绿营是个什么样子,贺长龄很清楚,但军伍不是他擅长的,只能放任了。如今大难临头,这山民不安抚好,只怕自己和这位云南提督,都要掉脑袋。
“大人!绿营的几十门大炮,全部被三个寨子的山民抢走了,一旦大战开启,咱们有败无胜,先前一战山民损失不多,花销些银钱,应该能安抚住他们。”
说到失炮之事,张必禄也是一脸难看,谁能想到啊!
“什么?大炮全丢了?这可怎生是好?”
一听绿营的大炮全被山民给劫走了,贺长龄的脸色也变得铁青无比,事情麻烦了。云南的山民不同于两广、贵州的,他们可是会玩火枪、火炮的,一旦……
“这事儿只能遮掩过去了!”
说出这话,张必禄也费了好大的劲力,坐拥云南四万绿营,自己又是战功赫赫之辈,向山民低头求饶,还要蒙蔽圣听,自己养了大半辈子的军旅悍气,一仗就给打没了。
“也只能这么办了!你借着时间整顿绿营,黄巴巴那厮一定要诛除,其他的我来想办法吧!”
说实话贺长龄自己真是没法子,这事儿只能拿烦昆明的杨士勤了,他不是在山民之中素有威望吗?这次就看看他的本事。
“报……,防疫营参将杨猛,前来拜见!”
督标的报门声,一下就消去了贺长龄脸上的阴霾之气,说曹操曹操到,这杨老三一来,山民的事情就有望解决了。
而一旁的张必禄脸上也是露出了疑惑之色,一个狗屁参将,至于让贺长龄如此激动?
“培斋,福星来了!这杨老三有些治军的法子,待会儿你也学学,说不得有些用处呢!”
说到这里,贺长龄也从帅位上起来了,看架势倒像要迎接什么大人物。
“防疫营杨猛参见总督大人!”
杨猛假模假样的要跪拜,就被贺长龄扶住了。
“哎呀呀……,三小子你来的正好,可是为山上那些人来的?”
杨猛来滇西必有目的,八成是为了山民之乱而来,看来这杨家值得深交。
“正是!家父听说滇西山民惹了麻烦。就让杨三过来说和一下。”
云南提督张必禄在跟前,为了不让贺长龄为难。杨猛的话说的也很委婉。
“嗨!培斋不是外人,杨老倌有心了。回去我要好好谢谢你那老子。培斋,山民的事情与三小子说说吧!咱们这里三人,唯有他能解决此事。”
自己是没招了,贺长龄也只能把希望放在了杨猛身上。
“杨参将是吧!山民的事情要办好,他们那里还有绿营的几十门大炮呢!”
张必禄是从一品的提督,而杨猛是个不入流的参将,虽说挂着三品的武将帽子,看他走路的姿势,也绝对勇武。但地位相差悬殊,杨猛实在是入不了张必禄这个沙场老将的法眼。
“提督大人!杨三可是押解着三十万两银子来的……”
张必禄眼高于顶,杨猛也没客气,几十门火炮,就是能要回来,这事儿也得压住,没了火炮云南的绿营兵,在杨猛眼里,跟平民百姓也差不了多少。
“呃……杨参将。该如何整顿军纪?”
这一句生硬的话,顶的张必禄翻了白眼,三十万?就为死了几百个山民?贺长龄之前提到的治军之法,也是张必禄急需的。他也就多嘴问了一句。
“杀!绿营太过不堪,不杀不足以整顿军纪。”
“杀?你说话简单,数千绿营兵都参与劫掠。怎么杀?”
一听这话,张必禄就给杨猛定了性。莽夫一个!
“哪个有份就杀哪个!若是整个绿营都烂了,就让他们自己挖个坑。全部活埋了了事,云南闲人多的是,另组绿营就是了!总督大人,时间紧迫,我现在就上山了!”
对着两人稍一抱拳,杨猛就离开了贺长龄的军帐。
“好个杀才!此人不可用,其心之毒鹤顶不及!”
见杨猛走得远了,张必禄才怒声说出这句话,杨猛说的法子,可用!但太毒!杨猛是谁张必禄没听说过,但他家的老子杨士勤,却是云南炙手可热的大人物,自己一个从一品的提督,也比杨士勤这个三品铜盐大使矮了一头。
“培斋啊!乱世当用重典,云南绿营废弛、铜课凋敝,说不得杨家这剂猛药能让云南起死回生呢?杨家是大清的杨家,他们翻不了天的!整顿绿营之事当断则断,不必心存善念,有些兵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压在总督府的圣谕,可是两人头上的一把利刀,滇西之事不尽快解决,开刀问斩也不是不可能的。庚子一役,圣上罢了多少大员?又杀了多少?
滇铜复起,比之庚子一役,在圣上心中有过之而无不及,庚子只是一次败仗,而滇铜则是荫及子孙的财源,圣心难测,滇西之事还是越快解决越好。
“只怕杀伐过甚,引起哗变炸营之事!”
不是不想杀,张必禄真是不敢杀,万一绿营哗变,那罪过也是能掉脑袋的。
“培斋啊!当用之人用之,不当用之人……”
贺长龄微微一笑,算是给了张必禄答复。
“唉……”
张必禄这一仗打得窝囊,绿营的那几十门火炮是个大麻烦,如果要不回来,这事儿只能遮掩了事儿了。
杨猛出了军营,带着自己手下的五百多刀手,就奔山上的寨子而去,这次的事情乱糟糟的,杨猛也不敢轻易下手,只能在旁边看热闹了。
好在张必禄是个有心的,没有这位云南提督,回乱、山民叛乱合在一起,云南怕要易主了。但现在绝对不是杨家起事的时候,张必禄退避,山民没有追击,杨猛赶紧抓住了这个机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拉这些山民下山。
“来的是哪个寨子的?”
杨猛没进别的寨子,直接进的最大的云头寨,这寨子建的跟军营没两样,原木做的门楼上,十几个弓箭手正虎视眈眈的望着自己带的这群人。
好在最近招募的刀手,还没换衣衫,不然就要挨射了。骑在马上的杨猛,也看出了门楼上,那几个山民满脸的戾气,看来事情不太好办啊!
“昆明杨三郎!”
冲着门楼喊了一句,杨猛也不管他们听没听明白,就不再答话了。这些寨子,都是头人说了算,也不知这几个头人与老爷子有没有交情,如果没有只能拿银子硬砸了。
“可是昆明杨佛爷家里的?”
嗬!老爷子的名号不小,这看门的箭手,居然也知道老爷子的声名。
“正是杨家老三!”
杨猛手握刀柄,站在马下说了这么一句,山民也不一定个个与杨家交好,事发仓促,这几个寨子的底细,杨猛还真是不太清楚,别稀里糊涂的挨了冷箭,那样岂不是冤枉!
“昆明杨家三少爷来啦!”
这门楼上的箭手一声怒吼,可是吓了杨猛一大跳,这位喊得撕心裂肺,怎么好像跟杨家有仇似的?但是听话里的意思,又带着别的感情,这事儿……(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隐忧

那箭手一声怒吼,不大的时间,就从寨子里走出了十几位五十岁上下,衣衫比较繁复的人,看来这些人就是山民的头人了。
“昆明杨三郎冒昧前来,叨扰了!”
这些人能出寨子相迎,说明与杨家的关系不错,杨猛排众而出,先见了礼。
“可是为说和而来?”
一个身穿壮族衣衫的头人,有些不友好的问道。
“不错!说和只是其一,引各位下山才是杨三来的目的。”
“下山?我们为何要下山?”
这壮族头人,不是与杨家有仇,就是在与清军的交锋之中损失了人手,看其他头人的表情,应当是后者。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就不请杨三进寨?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三少爷说笑了,杨家来人我们哪敢不欢迎呢?这不是没来的及嘛!寨子里刚死了人,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三少爷海涵!”
在刀手的指点下,杨猛与各位头人一一见礼,之后才走在最前面,进了飞石口最大的山寨。
进了一座木楼,杨猛与云头寨的头人,并肩而坐,其他十几位头人,则是坐在了下手。
“杨三说话直接,你们勿怪!这次各位寨主死了多少人,报个数目上来,杨三五百两一条命买下了!这事儿揭过,杨家再付给每寨一万两银子,各位寨主,商量一下,如果事情还能转圜一下,就算了吧!不然继续闹下去。死的人会更多!而杨家也不能坐视云南陷入混乱。”
杨猛说话直接,却没有激起各寨寨主的反感。因为他说的是大实话,杨猛来之前。这些头人就在商量着打与不打的问题。
“三少爷,银子咱们不要,冲杨佛爷的面子,这事儿揭的过去,只是那害了咱们山寨女人性命的绿营兵,咱们非杀不可!”
“这事儿我办不了!还有就是各位如果敬我,就喊一声三爷!这三少爷,我听不习惯。我替杨家出来扛事儿,一声‘三爷’还是当得地!”
杀绿营兵?弄不好那女人就是黄巴巴给弄死的。这仇没法报!杨猛不会答应他们这个要求的。
“那好!三爷!你就说说这仇为何就报不了呢?”
说话的那位,声音也高了八度,看来心里还是有气啊!
“人是从谁手里得的?这事儿乱的很,你能说是绿营兵杀得?还是能说是黄巴巴杀得?纠缠这事儿,只会死更多的人,所以我说没法办!
各位都是一寨之主,岁数也不小了,想来也不是那些任气的毛孩子,这事儿如何抉择。你们拿个主意,杨家的意见就是息事宁人。
还有银子之事,你们也不必推却,接了银子我还有话要说。去年收成不好,想来各寨也缺粮,那一万两银子。就算是杨家送给各位的礼物吧!”
现在不是洗冤屈的时候,这件事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过去。不然山民作乱,无论是朝廷镇压。还是杨家平乱,都会死不少人的,为了一个人死伤成千上万,这个时候实在是不值。
杨猛的话说完了,各家的寨主也开始了商议,与朝廷作战,少不了死人,自清初开始,云南山民造反,就没有一次成功的,这事儿杨三郎说的不假,这冤屈只能搅浑了水,算作糊涂账了。
“好!这事儿就依三爷说的办!银子咱们也接下了,三爷回了昆明,替咱们谢谢杨佛爷,他的恩情,咱们这些山民,记在心里!”
云头寨的寨主,应下了停战之事,这第一件事情,算是圆满的做完了,可引山民下山之事,这位寨主却只字未提,看来心里还是有些芥蒂的。
“我刚刚所说的……”
“三爷,事情办完了,咱们开宴如何?您也尝尝我们寨子里的土菜,别有一番风味的。”
杨猛刚要说话,却被云头寨的寨主给打断了,看来这位心里的抵触还不小。
“哈哈!杨三郎不是猛虎,不吃人的!有些话说了未必就坏了感情,杨三的话各位还是听听为好!”
杨猛一声大笑,让十几位寨主的目光,都聚在了并排而坐的杨三郎和云头寨寨主身上。
“那三爷说吧!这事儿……”
云头寨的事情,这位寨主最为清楚,杨三郎在永昌召集山民,他也听说过,可寨子里的人,算起来都是自己的家奴,下山?那自己成了什么?
“好!让说话就成,这事儿吧!直说,你们不一定能接受,那杨三问个问题吧!你们为什么隔上十几二十年就要叛乱呢?”
杨猛这话可是直指本心,各族山民作乱,除了清初的改土归流,最多的还是吃不上饭、活不下去,这话可把在场的寨主们给问住了。
“三爷,您还是有话直说吧!不是因为寨子里的人活不下去了,谁会拿命去拼杀?”
看来这云头寨寨主,就是地下这些人的头儿,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杨猛最怕的就是各家的意见不同,这十几个寨主,有了头儿,话就好说多了。
“我分给你们寨子土地,地租在两三成左右,凡是给杨家种地的,三爷保他吃饱喝足,手里有余钱。”
杨猛开出了条件,大部分寨主脸上,露出了喜色,山田大多贫瘠,种多了管不过来,种少了就得挨饿,杨家若是真按着两三成的地租分肥地,那可是大好事儿啊!
“寨子里的人都走了,那我们这些寨主、头人做什么?坐在寨子里等死吗?”
见不少寨主心动了,云头寨的这位,说话也带上几丝厉色。
“这事儿就更好办了,寨子里属于你们的产业,杨家花钱买下。银子一分不少,过些日子杨家会办个云南商号。这些银子你们可以投进商号里,跟杨家做买卖。决计亏不了,即使亏了也不亏你们一分银子。
想想吧!你们守着寨子,能有多少收入?入股杨家,收入肯定是原来的十倍以上,你们这些人,如果愿意做寨主的话,可以到山下继续统摄你们的族人,但有一点,就是为杨家做事!”
事情说到这里已经大致的清楚了。至于他们如何抉择,杨猛就管不了,现在投奔杨家还有些好处,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三爷的话,我也听明白了,就是杨家花钱,买我们这些人的命,无论是寨主还是寨子里的老少,以后都得为杨家卖命是不是?”
云头寨的这位寨主很不简单。头脑清晰见识广博,杨猛话里隐藏的意思,他也弄了个清楚。
“不错!可以这么理解,杨家保你们衣食无忧。你们则是听从杨家的安排,该做事的做事,该玩命的也得玩命!”
“好!三爷把事说明白了就好。这事情重大,三爷能不能容我们私下里议一议?”
“可以!我把杨家的几个管事留在寨子里。有不明白的可以问他们,这一两个月。我应该会呆在永昌的,你们想明白随时通知我。”
这事儿即使云头寨不同意,想必下面大半的寨主会同意,一半人同意也就够了,在收拢山民这件事儿上,杨猛也不想多费心。
“三爷,留下吃完了寨子里的大宴再走不迟啊!”
见杨猛想起身离开,云头寨的寨主便出言挽留了,对山民来说,即便是仇人来了,只要不动手,也该招待一番的。
“呵呵!这事儿办的倒是有些失礼了,但杨三是个官身,罢战的事情,还得回去禀告的,以后有机会再聚,这次算是杨三失礼啦!”
云头寨寨主的立场不明,杨猛可不打算在寨子里吃饭,做什么事都不能失了小心啊!
“好!既然三爷身上有公务,我们也就不留您了,事情有了结果,我们会第一时间报过去的。”
作别了十几位寨主,杨猛空着手回了军营,见到这个状况,张必禄也只能喟叹一声,绿营的火炮算是白丢了。
杨猛摆弄好了山民之事,贺长龄也是大喜,没了山民叛乱,接下来就该处置黄巴巴了。
身上背着圣谕,贺长龄也不敢轻易回昆明,坐镇永昌督促保山县,处理上次回乱的官司,同时还要帮着张必禄筹措粮饷,昆明那边的事情也要处理,一心三用的贺长龄,也是有些精力不济。
张必禄那边也发了狠,天天练兵、天天杀人,终是止住了绿营随意抢掠的毛病,黄巴巴越江而走,也开始在大理与版纳活动,一个月的时间,五千人的队伍又被他拉了起来。
这次他麾下的人马,几乎全是同族之人,他们的目标也锁定在,参与保山屠杀的民团身上。
张必禄忙于练兵,加上黄巴巴的手下熟悉永昌的地形,金鸡村就成了第一个倒霉的,永昌团总沈聚成的一双儿女还有家人,全部死在了夜袭之中,破家之人终被人破家,这也算是报应吧!
金鸡村的哨练也死伤不少,财货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当日沈聚成怎么在保山做事,黄巴巴照着样子,在金鸡村来了一遍。
沈聚成挟着家仇,带着干儿子沈振达,也死死的咬住了黄巴巴等人,张必禄来的也快,带着五千多半生不熟的绿营兵,与沈聚成一起,开始围剿黄巴巴的队伍。
黄巴巴的人数占了劣势,加上对手是战阵老将张必禄,自金鸡村之后,黄巴巴在保山境内连战连败,一路走过牛角关、官坡、大栗哨,损失相当严重,而且在乌鸦河,黄巴巴的队伍被逼入了绝境。
为了掩护族人破围,黄巴巴亲率三百多人挡住了张必禄和沈聚成的数万人,一番血战之后,黄巴巴等人尽数战死,张必禄也失去了围歼乱民的机会。
黄巴巴战死,回回们失了主心骨,一路辅助黄巴巴的张富与马效青,也看出了他们自己的劣势,张必禄太过厉害,继续组织人手反抗,也只会失败,无奈之下两人驱散了大部分族人,与官府签了所谓的‘和好条约’。
有贺长龄和张必禄坐镇,身负家仇的沈聚成,也只能忍气吞声,乖乖退回了金鸡村。而同样身负家仇的一批回回,也与张富、马效青决裂了,带着不多的人手,遁入了大理附近。
由于云头寨答应了杨猛的条件,最近杨猛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十几家铜官的土地,分配出去大半,单单在永昌,杨猛手里的青壮山民,就到了五万上下,安置这些人,耗费了他不少的心力。
因此杨猛对于黄巴巴等人的关注,就少了许多,听到沈聚成被屠了家人,黄巴巴战死,张富、马效青与官府和解,杨猛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次回回死伤不少,只怕杜文秀等人归来,不会善罢甘休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八章 乱局

亲眼目睹了清兵平乱的过程,杨猛的心里也有了许多的想法,黄巴巴一死他是没了担子,可张富、马效青妥协投清,很可能不得善终,窜入大理、版纳的那些人是去干什么了,不用想也知道。
回乱再起,张富、马效青就是冢中枯骨,贺长龄也落不了好,怀恨的沈聚成,到那个时候就该闹腾了,永昌的数万哨练,加上七把香会,局势会乱成什么样子,没人看的明白。
张必禄是个麻烦,他训练的万余绿营,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将来取贺长龄而代之的新总督,也不可捉摸,现在反清云南必然落入杨家的口袋,可以后呢?
云南的地势不错,占了云南自保一点问题也没有,可朝廷如果断了珠江与长江水路,云南要想发展,就得走安南一线,云烟遗祸无穷,与列强对上也是时间问题,以一个云南对抗列强,不是不行而是不能。
以前蓝旗军的遭遇,杨猛听江树先说过,英吉利、大清双方合力,镇压了蓝旗军,一旦与列强有了冲突,大清会怎么做,不难想象。
内战,藏边、四川、贵州、广西,全是战场。御晦,安南缅泰印全是漏洞,湄公河、红河就是运兵通道,连年征伐死人无数,杨家给出的条件再优厚,云南的百姓也会离心离德,杨家覆亡只是个时间问题。
花上几年时间借着云南的兵锋横扫大清,杨猛有这个自信,但横扫大清容易。谋夺大清却极为艰难,云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