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白他一直都是支持拓跋玉接掌部落的万人将,拓跋玉的生死,也关系着他的生死。如果拓跋玉不能掌权,他跟他身后的族人,都将因此而被清理血洗。
既然那两位烂泥扶不上墙的公子,敢这样公然派兵截杀拓跋玉,就意味着他们从暗斗变成了明争。那么他也必须拿出决断,不再给这两位公子保留颜面了。
看着拓跋野说出这话,赵孝锡突然抬手道:“拓跋将军,还请稍安勿躁。听将军话里的意思,这些伏击本王卫队的拓跋骑兵,并非将军指使的?”
拓跋野听着这话,苦笑道:“郡王,拓跋部落的事情,能瞒过别人,只怕瞒不过郡王吧?此事真不是野所为,而是两位公子统领的骑兵,不想看到玉儿他平安回归吧!”
见拓跋野这样干脆的自爆部落的家丑,赵孝锡反倒点头道:“看来拓跋将军对侄子,还真的信心满满啊!算了,这事就不用你出手了,本王的卫队不是那么好伏击的。
既然今天拓跋将军在这里,本王的卫队想来明后天就会抵达。将军是不是听听,之前在皇宫说的条件呢?要知道,本王的条件可不好完成哦!”
望着赵孝锡诡异的笑容,拓跋野心里骤然一惊,却很快道:“还请郡王直言!”
‘先前在皇宫,国主一直言拓跋部落,为捍卫夏辽的边境,做出不菲的功勋。而拓跋玉的回归,方能让目前即将陷入分崩离析的拓跋部落稳定下来。
换句话说,拓跋玉能否平安回归部落,关系到拓跋部落的未来。这样的拓跋玉,值不值得拓跋部落,拿出点诚意来呢?本王不要金银,也不要战马,只要一个人头!’
不要金银要人头!
这话听的拓跋野心中困惑,可得到赵孝锡用茶水,将这个人名字写出来时。拓跋野内心一苦,叹道:“郡王爷,此事太过滋事体大,传出去只怕辽国会震怒啊!”
写在桌子上的人名,正是耶律齐三个字。要这个人的人头,无疑是彻底跟大辽翻脸。到那时,拓跋部落必须承受大辽震怒的后果,能否保存下来真的尚未可知。
赵孝锡对拓跋野的回答,很平静的道:“拓跋将军,这就是本王的条件。而且,给你考虑的时间不多,如果他返回大辽,就意味着我们两方的协议破裂。
或许你会觉得,本王为什么非要他的命。原因很简单,他差点要了本王小妹的命,也差点要了银川公主跟段世子的命。本王不想他安然回到大辽!
顺便说一句,他如果死了,大辽有人会震怒,但同样有人会高兴。更何况,将军出身拓跋部落,难道就没点隐藏起来的力量。据本王所知,这辽夏边境马匪众多呢!”
抛下这样一句话,拓跋野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可他清楚,赵孝锡既然把条件说出来,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要耶律齐的命,就会要拓跋玉的命!
就在拓跋野还想商量一番时,赵孝锡却以公事为由,直接端茶送客。临出门的时候,赵孝锡还特意提醒他一遍,耶律齐卫队行进的路线。
望着离开的赵孝锡,坐在会客厅的拓跋野,也清楚给他考虑的时间不多了。一命换一命,听上去很合乎情理。可拓跋野非常清楚,一旦做了这事,拓跋部落再无反悔的机会。
一句话,赵孝锡让拓跋部落去追杀耶律齐,是一箭双雕的打算。既解决了未来的对手,又把拓跋部落绑上了战车。让他们从此,没机会再与辽国眉来眼去。
走出驿馆的拓跋野,此刻才真正明白,这位大宋的郡王爷。非但武功高人一等,这算计人的本事,同样也不是他所能相比的。
那怕他知道这是个坑,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往里跳。相比杀一个大辽王子,拓跋野还是觉得,拓跋玉的性命更为重要。这不但关系整个部落,更多也关系他的身家性命!(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 钱收下,人没有
抛出条件的赵孝锡,不担心拓跋野不答应。一个外族王子,跟一个关系他身家性命的部落首领,那头轻那头重,赵孝锡相信拓跋野这样的老江湖,其中利弊他分的清楚。
果不其然,在抛出条件不久,拓跋野很快带着手下的千人骑兵队,快马加鞭的出城。至于他是去救援拓跋玉,还是去追杀耶律齐,从他行军的方向就一清二楚。
对赵孝锡而言,在耶律齐出城的那刻,他这一行人就被武卫跟布衣阁给盯上。先前他分批洒出去的侍卫,此刻都受到了武卫的无情捕杀。
这些替耶律齐打探归途情况的侍卫,离开皇城后的一举一动,都被武卫给监控了起来。相比这些大辽武士的伪装,武卫无疑高出他们一截。
反倒是先一步离开的耶律图,敢拉的下脸请西夏的兵部尚书,派一支千人队沿途保护。虽然这样做,会给人留下胆小怕事的印象。
可在耶律图看来,任何面子都不如性命重要。只要能平安回到大辽,夺得太子之位。在这里丢掉的面子,耶律图早晚会亲自找回来。
这种歪打正着的方法,让赵孝锡觉得这耶律图,并非看上去那样有勇无谋。只是相比耶律齐的威胁,赵孝锡觉得耶律图更小一些。
既然耶律图担心归途,会碰到他大哥的暗杀。那么赵孝锡,自然要让这种担心变成现实。让耶律图明白,他跟耶律齐只能活一个,根本没第二种可能性。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赵孝锡特意将西辽边境活动的秘营马队,也布置在耶律图回程的路上。将从捕杀到的耶律齐侍卫身上搜到的东西,送到那些打埋伏的人手里。
栽脏陷害。有时也需要一点技术,赵孝锡既然想让两兄弟势同水火,就必须将戏演的真实一点。甚至为了劫杀耶律齐,他还布置了后备计划。
如果拓跋野的袭击不成功,让耶律齐逃了出去,那些跟踪的武卫就会进行补刀。一句话。无论如何不能让耶律齐逃回大辽。
失去了耶律齐,其背后的部落,要么接受被耶律图收编血洗。要么只有一条路走到黑,另外投靠大辽的其它王世子,延伸部落的传承。
无论如何,这次的王位继承人之争,赵孝锡都会将它充分的利用起来。这种兄弟间的骨肉相残大戏利用好了,将令大辽乱上再乱,再受一次重创。
当赵孝锡坐在西夏皇城。调动着各方力量进行幕后行动时。同样距离兴庆府不远的赵大一行,很快也收到了武卫送来的情报,知晓前方有三支骑兵打他们的伏击。
看着武卫送来的情报,赵大对着身边的拓跋玉道:“拓跋公子,看来王爷预料的一点不假。知道你回来,你两位兄长很热情啊!在前方派了三千骑兵接你呢!”
听到赵大的嘲讽,拓跋玉内心一苦道:“赵将军,给你添麻烦了!”
时至今日。除非他真的甘心受死。不然,他唯有相信赵大。希望这支精锐的骑兵,能带着他杀出重围。只有活着回到部落,他才能报今日之仇。
在来兴庆府的路上,赵大已经告诉过拓跋玉。此次他能否被释放,还要看拓跋部落表现的诚意。说的直白点,他的生死还不属于他自己掌控。
当然。在这种行军的过程中,他也可以选择半跳逃跑。可他确信,那怕他能逃出这些骑兵的追捕。也绝对回不到部落,就会被几位兄弟的手下斩杀。
唯有跟着赵大他们进入皇城,跟支持他的部落将领汇合。他才能名正言顺的返回部落。如果他不能活着回部落,一切想法都是徒劳。
见拓跋玉明白自身面临的凶险局面,赵大很快道:“来人,给他一套弓箭还有头盔。拓跋公子,等下战斗起来,你必须跟在我身边。不然,后果你应该知道的!”
看着递到手上的弓箭跟头盔,拓跋玉很恭敬的道:“赵将军,玉现在是你的近卫。请把我当成你真正的近卫,我会寸步不离待在你身边,斩杀一直敢于靠近你的敌骑。”
面对拓跋玉表现出来的恭敬,赵大也没说什么,很快吼道:“全军听令,擦亮你们的刀箭,戴上你们的头盔准备战斗。让这些番邦贼子,尝尝我们近卫骑的无敌杀戮。”
能被抽调到这支卫队中的骑兵,无一例外都拥有加入黑骑军的实力。只是为了不刺激西夏人,那些黑披风跟鬼脸面具,不到特殊时刻都不会装备上。
可现在他们装备的防护铠甲还有头盔,都能充分保证他们的安全。加上他们使用的装备,都跟黑骑军一模一样。一千对三千,他们还真的没什么可担心的!
伴随着赵大的命令下达,那些骑兵面带兴奋,纷纷佩戴好防箭头盔。拿出弓箭跟刀枪,在各自队长的指挥下,往那些伏击骑兵所在的地方缓骑而去。
随着伏击骑兵的游骑出现,赵大连追杀的骑兵都懒的怕,直接往对方等待的地方杀去。有了兰州之战的洗礼,赵大等人已然无畏这些西夏骑兵。
等到第一支千人骑,稳稳当当的出现在卫队正前方时,同样使用铁枪的赵大。将手中的长枪一举,整个卫队的骑兵,开始步调一致的等待冲锋的命令。
对赵大而言,在这种平原地带,想伏击走官道的他们,无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这些不敢光明正大露面的骑兵,能做的就是速战速决。
看着赵大等人队形严整,同样等候多时的拓跋族骑兵。明白他们此次出来,最大的任务就是斩杀拓跋玉。如果拓跋玉不死,返回部落死的就是他们。
很快一个身穿铠甲的骑兵上前道:“敢问当前的,可是大宋巴蜀郡王的卫队?”
处于近卫保护中的赵大,很快道:“既然知道我们是巴蜀郡王的近卫队,尔等为何还在此阻拦。难道,你想挑起两国的战争吗?”
赵大的话一出,骑兵很快道:“敢问将军是?”
‘巴蜀郡王近卫队将赵大!’
对于赵大而言,他真正的本姓,都遗忘的差不多。做为赵孝锡的家将,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子孙后代,都将成为赵家的家臣良将。
这位蒙脸的骑兵,很快道:“赵将军,我家公子并非有意与郡王为敌。只希望赵将军,能将拓跋玉交出。我家公子愿奉上黄金千两以示歉意!”
随着这位骑兵的话说出,后面的队伍中,果然有几个骑兵的,抬着几箱黄灿灿的金子。看上去,对方似乎诚意十足,只要赵大交出拓跋玉。
面对这样的贿赂,拓跋玉隐藏在头盔中的表情,也显得异常的狰狞。尽管他早就清楚,这种情况早晚会发生。可从未想过,这一刻到来时,会这样让他痛彻心扉。
就在这位谈判的骑兵,觉得这点黄金,只怕不会让对方动心时。赵大却道:“看来你家公子还真大方!行,我先看看黄金真假,来人,把黄金拿过来给本将看看。”
随着赵大的命令下达,身前两个骑兵,很快就策马走了过去。看到过来的骑兵,准备拿走黄金,那位骑兵显然,没意料会是这种情况。
就在他说‘慢’的时候,赵大很快道:“怎么?怕本将说话不算数吗?那你们回来吧!不让本将检查黄金真假,本将岂能轻易把人交出来?”
看着赵大二话不说,就直接翻脸结束谈判。这位领了死命令而来的骑兵首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大派出的骑兵,将这一千两黄金给打包带回。
等到赵大装模作样,检查了一下黄金的真假后,很高兴的道:“不错,这黄金是真的。对了,刚才你说,让本将把什么人交给你们啊?什么人,值一千两黄金?”
先前还担心赵大,会为了钱将他交出去的拓跋玉,听着赵大开始装糊涂。立马意识到,这位骑兵首领,怕是被赵大给耍了。这黄金吞了,人怕是不会交了!
果不其然,那骑兵首领很快道:“赵将军,这钱你可是收了,还请将拓跋玉给交出来。不然,休怪我等不给赵将军面子,少不了也要给赵将军讨教一番了。”
对于骑兵首领说出的威胁,赵大一阵大笑后说道:“真想不明白,你们公子怎么会派你这种傻事,来做这种傻事呢?想要人,没有!想死,本将成全你!”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恼羞成怒的骑兵首领,立刻道:“冲,杀了这些宋狗!”
伴随着他的命令下达,这支千人骑很快排出冲锋阵形,开始往赵大一行人冲击而来。面对这支气势汹汹杀来的西夏骑兵,赵大同样铁枪一挥,除了身边的近卫骑,其余骑兵全部杀了出去。
原本首先发动进攻的拓跋骑兵,反倒首先挨了箭雨的袭击。看着对方几乎人人,都拥有超高的射术,带队冲锋的骑兵首领,也觉得这下怕是撞到铁板了。
果不其然,在他们开始展开箭袭反击之时,赵大手下的骑兵已经射出了几轮铁箭。相比他们的反击,碰到身穿铠甲跟头盔的骑兵,几乎徒劳无功没多大杀伤力!(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 狼头授首
当赵大带领亲卫队,与拓跋族的伏兵展开撕杀之时。通往大辽的道路上,同时上演了两场撕杀。确切点说,是两场追杀之战。而被追杀的,正是从皇城出来的大辽王子卫队。
相比赵大带领这些战斗力,丝毫不输西夏铁鹞军的卫队骑兵,以很干脆利落的手段。将一支支等待多时的拓跋骑兵追杀驱散,显得很轻松继续前往西夏皇城。
两支被追杀的大辽卫队,却显得有些狼狈不堪。尤其是,为了快速返回大辽的耶律齐,也没想到针对他的追杀,会来的如此之快,快的根本不给他分辨的机会。
若非他手下的骑兵用命,在第一轮的追杀当中,他只怕就难逃一死。只不过,看着身后策马追击的蒙面骑兵,耶律齐同样清楚,他的危机远没结束。
在耶律齐不得不,派出手下的卫队,分批阻击对方的追杀时。另一路前往大辽的耶律图,却碰到不间断的马匪骚扰,身边的护卫每前进一步,都显得提心吊胆。
虽说这些马匪的实力,不足以对他们的队伍形成威胁。可不断受伤丧命的情况,让耶律图不得不将警戒线扩大,以便提前发现设伏于道路附近的散兵游骑。
看着替他压阵的千人骑,耶律图现在很庆幸,听从了谋士的建议。跟西夏的兵部尚书,以重金聘请其部落的骑兵,来保护他一行返回大辽。
如果没有这支千人队,这些跟狼一样不时出没的小股马匪,足以将他的卫队一点点吞噬。等到他疲惫不堪的时候,就是丧命于这些马匪的手上之时。
再次遇到袭击的耶律图,看着再次追击而出的骑兵,也显得非常恼怒。可还是听从谋士的吩咐。不做任何停留,继续往大辽方向前进。
在那些谋士看来,这些藏头露尾的马匪,肯定是有心人派来,伺机刺杀耶律图的。而这种刺杀的机会,唯有在西夏境内。一旦他们回到大辽,这些马匪绝对不敢再追击。
行进没多久,先前追击的骑兵带着一具尸体,回到了队伍之中。领头的武士,显得很气愤的道:“王子,这些马匪是土狼部落骑兵假扮的,你看这是什么!”
土狼部落,耶律齐的母系部落。部落中的精锐骑兵,都会在肩头纹上一个狼头。在这种地方。杀死的马匪出现这种标记,想想也知道马匪来自那里。
看着那个略显刺耳的狼头,耶律图咬牙道:“我的亲大哥,你还真看的起小弟啊!假扮马匪,栽脏西夏。看来西夏发生的刺杀,应该都是你的手笔吧!算无遗策啊!”
相比耶律图的气愤,谋士却显得有些谨慎的道:“单凭一个狼头标记,应该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对了。就杀死这一个马匪吗?其它偷袭的马匪呢?”
带队的护卫很快道:“手下敢发誓,那些马匪就是土狼部落的骑兵假扮的。手下曾经跟他们一起作战过。那些人射箭的动作使用的铁弓,都能说明他们就是土狼部落的骑兵。”
生怕这位谋士不相信,这位护卫又将捡到的铁弓递了上来。看到铁弓上的狼头标志,谋士也不知道说什么好。而耶律图,却突然显得镇定了下来。
很快道:“让勇士们幸苦些,把游骑哨放远一些。一旦遇到敌情。立刻进行支援。有什么事情,等我们返回大辽再说。把这具尸体,还有铁弓都带上。
有了这些铁证,本王到要问问土狼部落那些头领,到底还有什么话好说。敢刺杀本王。他们就要做好灭族的准备。继续前进!”
清楚有这支西夏千骑队护卫左右,耶律图完全可以放心返回大辽。只要他不冲动,不理会那些马匪的骚扰,这种小股骑兵的刺杀,根本不可能得逞。
在耶律图不顾一切,花重金要求充当保镖的骑兵,加快速度行军时。被追杀了一天一夜的耶律齐,终于被那些饿狼般的追击者,堵在一片草原之上。
望着已然合围的追击者,已然疲惫不堪的耶律齐,还是保持镇定的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你们知不知道,本王若死在这里,大辽必发兵西夏进行报复。”
听着耶律齐的大声威胁,围捕的骑兵队中,走出一个高大的蒙面骑士。很平静的道:“实在不好意思,就算两国会因此大战,今日你也必须死。”
面对这样的回答,耶律齐深吸一口气道:“阁下一路追杀至此,难道在本王临死之前,还要藏头露尾不成?能否告诉本王,你们到底是什么人派来的?”
对于耶律齐看似临死前的要求,蒙面骑士却很直接的道:“不好意思,那怕我知道这种追杀有点胜之不武。可我有必须杀你的理由,要怪就怪你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听到这话,耶律齐立刻道:“你是大宋郡王爷派来的人?”
可他这句喝问,换来的却是那名骑士,很干脆的吼道:“杀!一个不留!”
追杀耶律齐的蒙面骑兵,正是拓跋野带领的骑兵。这些骑兵,都是他的亲信死士。他根本用不着,去让部落另外派人追杀。直接亲自动手,带耶律齐的人头去还侄子的命。
伴随着拓跋野的怒吼之声,那些同样感觉到耶律齐手下,难缠强悍的拓跋部落骑兵。也没想到,以他们一支千骑队,追杀这几百人的辽国骑兵,却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
望着直面杀来的拓跋部落骑兵,耶律齐终于感觉到穷途末路的威胁。而他身边这些亲近死士,同样意识到危险,着急道:“王子,我们挡着,你快逃!”
根本不给耶律齐任何拒绝的机会,那些同样疲惫不堪的骑兵,继续亡命般的进行阻击。而另外一些保护耶律齐的骑兵,则以命抵命般,为耶律齐杀出一条血路。
很可惜,人数优秀在这个时候,体现的分外明显。那怕耶律齐身边的骑兵,替他杀出了一条血路。可没等他来的及喘口气,就被一支直奔马头的铁箭将战马击毙。
栽倒在地上的耶律齐,刚从地上爬起,就看到先前与他对话的蒙面骑士。拎着一把鬼头刀,策马直冲而来,斩杀抵达在他身前的最后两个护卫。
望着那刀锋袭来,耶律齐抽出弯刀格档,却觉得手腕一疼。弯刀被对方一刀劈飞,刚准备说话之时,却发现自己的头颅,神奇的看到了一具无头的尸体。
看着已然授首,双眼有些死不瞑目的耶律齐。亲手将他斩杀的拓跋野,也觉得这个大辽王子,如果能顺利成长起来,将来只怕也是一位枭雄般的君主。
很可惜,死掉的枭雄没人去理会。直接收刀下令道:“来人,将他的人头带上,把阵亡的兄弟尸体带上。立刻离开这里,返回皇城迎接公子回部落。”
对于拓跋野而言,用来换命的人头已经得到,其它那些逃过一劫的辽国武士,他已然没了兴趣。对他而言,抓紧时间返回皇城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来时的千人队,同样出现了几百人的死伤,拓跋野也觉得,这人头得来真的不易。在抵达兴庆府地界,让失伤的骑兵,带着那些尸体返回部落。
另外为保证安全,拓跋野交待返回的骑兵,立刻通知部落首领。让他加派人马,前来皇城迎接拓跋玉回归。不然,他不敢确定,护送拓跋玉回部落的路上能一路太平。
在拓跋野等人离开,那些负责阻止被追散的耶律齐护卫骑兵。沿着战斗的足迹,一路追踪到耶律齐被斩杀的地方。看着那具无头尸体,这些骑兵也显得悲呼连连。
没了耶律齐这个王位继承人,他们土狼部落的命运可想而知。这些幸存下来的骑兵,很快决定分兵两路。一行人,乔装打扮去调查那些凶手的身份。
另外一行人,却快马加鞭返回土狼部落,必须赶在耶律图动手前。让部落中的首领们,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不然,他们这些依附部落的骑兵,都将面临覆灭的命运。
在拓跋野带着耶律齐的人头返回时,远在皇城的赵孝锡,很快收到武卫送来的飞鸽传书。看到上面的四个字,赵孝锡也显得长松了一口气。
‘狼头授首!’
做为引领土狼部落崛起的幕后人物,耶律齐的死亡,就意味着这个部落的狼头被斩杀。接下来,失去耶律齐引领的土狼部落命运,只怕不会太好。
从辽国幸图部落的兵力调动,足以看出耶律图提前一布,进行剪除耶律齐的行动。而土狼部落,尽管能与幸图部落一较高下,却是建立在耶律齐活着的基础上。
要是耶律齐死了,那么土狼部落的命运。除了被吞并,只能选择充当叛军部落。跟如今被赶到大辽僻壤之地的叛军一样,过着逃离故土蛰伏待起的生活。
这种流离转徙的生活,尽管非常幸苦。可至少能保证部落的血脉延续,至于何时能解除这种危机。也许要等到,耶律图这位将来的大辽皇帝,解除对他们追杀的那天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
就在拓跋野成功追杀耶律齐,带着余部赶回皇城兴庆府,赵孝锡调来的亲卫队,此刻已经出现在西夏皇城下。那冲天的血腥之气,吓的守城官兵也立刻紧闭城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