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完颜阿骨打,这个时候还在显示仁义,乔峰冷笑道:“既然你投降,本侯自会善待女真的百姓。只是你要听清楚,这并非看在你的面上,而是你那位妹妹让本侯佩服。
自即日起,辽东正式并入大宋治下。所有女真百姓,都需听从大宋王命。各部骑兵,都需听众大宋骑兵调遣。敢于犯上作乱者,诛其全部落。”
命令下达之后,让人将完颜阿骨打扣押,将其王旗给砍倒准备当成战利品送至汴梁城。而身为安辽侯的乔峰,从攻打女真的任务,转变成安抚这些女真部落百姓。
既然拥有狼子野心的人物拿下,那么这些女真人,未来也是大宋治下的一员。那怕这里是苦寒之地,却也必须慎重管理,让这些女真人归其王化管制。
伴随着一系列的安民措施下达,这些女真百姓也渐渐看到,只要听从大宋人的吩咐。他们的生活,其实并没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且随着,大批宋朝商人的进入,他们发现这些商人带来的货物,远比他们想象的便宜。而他们牧养的马羊,价格也比以往卖的高。
看到生活随着大宋人进来,开始变得好起来。没有那个女真人,再会想着去反抗大宋。毕竟,这种生活就是他们抗争大辽剥削,所幻想过的理想生活啊!
随着女真彻底被收复,完颜阿骨打押解进京,只剩下苟且偷生的大辽。也真正意识到,亡国之其不远也。整个大辽上下,也是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在完颜阿骨打押解进京,享受到大宋皇城百姓沿街观看,并给予鸡蛋菜叶问候之下。赵孝锡甚至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命人将其推出午门斩首。
另外却亲自出行,带着这颗有点死不瞑目的头颅,还有女真的王旗。来到安葬有段时日的赵煦墓前,祭奠这位英年早逝,同样被赐封大宋哲宗皇帝的赵煦。
与众同时,一直没被斩首的慕容复,同样被带到了墓前。看着手持宝剑走来的赵孝锡,慕容复却显得很坦然。他很清楚,他的头赵孝锡要亲自取。
迎接死亡那一刻,同样得知完颜阿丽朵事情的他,突然跟赵孝锡提出,希望他死后。赵孝锡给保留他一点骸骨,命人送回辽东,将其埋葬在完颜阿丽朵的墓旁。
看着慕容复祈求的眼神,赵孝锡平静的道:“慕容,你应该庆幸,你此生有如此良妻。只可惜,你误了她,醒悟的也太晚。到了地下,你再向她们一一赔罪吧!”
不再多给慕容复说话的机会,一剑削飞慕容复人头的赵孝锡。仰头怒吼道:“小六,堂兄替你报仇了!希望你在天有灵,也可以瞑目了!”
陪在他身边的大臣,看着这位大宋臣民都忠心敬仰的皇帝,在此刻却流下了泪水。便真正明白,先皇在其心目中的地位,真比他们想象的还高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二章 战事尘埃落定

用完颜阿骨打还有慕容复的人头,在赵煦墓前祭奠完,赵孝锡也觉得一块压抑心头的石头搬开了。不管怎么说,让赵煦提前驾崩,赵孝锡一直觉得有些内疚。
现在终于将导致赵煦提前驾崩的元凶斩首,赵孝锡觉得赵煦再天有灵,看到这一幕应该欣慰了。继位至今,赵孝锡都做到当初对赵煦的承认,视其子嗣如亲兄弟一般。
眼下整个皇宫之中,除了赵孝锡的妃嫔之外,赵孝锡的妃嫔同样居住其中。虽然赵孝锡不可能,去宠幸这些被赵煦宠幸过的妃嫔,却也给她们足够的自由。
赵煦留下的几个女儿,赵孝锡同样给予公主的封号。那怕赵煦的母亲,此刻在皇宫之内,同样享受着皇太后的封号,地位相比以前并不下降多少。
甚至赵孝锡的母亲,也被封为皇太后之后,两个以前就交情不错的女人,反倒有个伴一样在皇宫相互照顾。这让赵煦的母亲,也倍感欣慰,觉得儿子没选错继承人。
自从继位之后,赵孝锡对皇宫做了不少的改变。首先那些才人宫女,都被赵孝锡赦免其返家。整个皇宫之内,如今太监宫女的数量,比以前也少了几成。
更有甚者,赵孝锡从来不会约束众妃嫔,不许踏出宫门一步。这种宫廷的自由,让大多出身江湖的众女,也觉得非常高兴。觉得进入深宫,也没想象中失去自由。
眼下嫔妃之主,自然还是替赵孝锡生了儿子的木婉清。这位皇后娘娘,如今替赵孝锡打理着后*宫的一切,对其取消进贡秀女的事情,多少也是心生赞意的。
只是面对赵孝锡子嗣不旺,木婉清多少有些着急。也曾跟赵孝锡提过。是不是多选一些秀女入宫,以延续赵孝锡的血脉,结果却被赵孝锡很干脆的拒绝。
用赵孝锡的话,现在他身边的女人够多了。一个月三十天轮下来,每个女孩差不多只能轮到两天,这对女孩们而言。无疑是不太公平的。
虽说皇帝都可享受后*宫佳丽三千的待遇,可赵孝锡很直接的对木婉清说道:“这种事情,会要了一个皇帝的命。有你们在身边,我就很知足。知足者常乐啊!”
面对赵孝锡的坚决,木婉清也不好多说什么。而替赵孝锡生下一位公主的金妍儿,也在回归皇宫之后,正式将身下四个侍女,推荐给了赵孝锡,以增加妃嫔的数量。
对于这种事情。赵孝锡倒没怎么拒绝。将这四位同样貌美端庄的女孩,收入房子赐予平妃的封号,让她们在这宫廷之中,能永远陪着金妍儿,倒也不失为一种幸运。
斩掉慕容复的当夜,赵孝锡特意到王语嫣的房间留宿。面对赵孝锡似乎打破惯例,突然决定来她房间就寝,聪明的王语嫣似乎也意识到什么。
靠在这个男人胸膛上。略显不满的道:“你这个小气鬼,看来还是觉得我会旧情难忘吗?人家都是你的妃子了。对早年的事情,早就不放在心上了。你还不放心吗?”
摸着女孩柔滑的后背,赵孝锡笑着道:“不是,从一开始,我便知道你跟他不可能。只是觉得,今天我将他手刃。应该过来跟你说一声,让你同我一样将他遗忘。
按照他死前的约定,我已经命人,将他的骨灰送回辽东,跟他那位正牌的妻子合葬。如果他不是燕国皇室后裔。或许也是一个盖世的英雄啊!”
王语嫣点点头道:“是啊!想不明白,你们这些男人,为何这么热衷争霸天下。在我看来,人生一世,最后不都变成黄土一杯。做人何必活的那么累呢?”
对于王语嫣至此还单纯的性子,赵孝锡自然是很喜爱的。想着前世,他迷恋这位神仙姐姐最多。现在收其为妃,也算了却前世一桩愿望。
想到这里,赵孝锡笑着道:“语嫣,清露也怀上了,为何你这肚子怎么就没动静呢?按理说,自娶你过门之后,我可没少下功夫。是不是还不够努力啊?”
提及这个事情,王语嫣也有些忧怨般道:“是啊!我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婉清姐姐她们都能怀上,我却怀不上孩子呢?母亲前番来信,又询问过这个事情了。”
面对王语嫣的话,赵孝锡却笑着道:“你这丫头,真是不能开玩笑。算了!我也只是这样一说,你还真的当真了。孩子的事情,早晚都会有的,灵儿不是也没怀上吗?
我以前就说过,这种事情要看运气,当然也要看我们努力了。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我相信早晚,你会生出属于我们的孩子。时间不早,抓紧点时间吧?”
望着脸红如霞的王语嫣,含羞般的点头,赵孝锡将被子一拉。盖住两人的身体,开始在被子里上下翻腾起来。希望播撒的种子,能早日结出爱情的果实来。
在赵孝锡享受着这种与女人们乐趣的同时,远在大辽上京的耶律图。面对乔峰跟张亭光,两路大军胜利会师上京城下,也明白留给大辽选择的时间不多。
是战是降,压抑着大辽君臣不能入眠。而战,败是肯定的,可死的多少有尊严一些。如果降的话,能否保命是一说,大辽的荣誉肯定丢光了。
在女真被征服之后,乔峰也挑选了一批女真骑兵,配合原有的骑兵从辽东杀入上京。两面受敌的辽军,最终节节败退,不少辽国贵族见势不对或逃或降。
这些在此征战接近一年多的骑军将士,也很清楚拿下大辽上京府,这次征战大辽的战事便算结束。这个曾经压在大宋头顶的大石,也能彻底的移开了。
至于目前稳居辽西的另一个辽王,在这些大宋将士看来,拿下上京府大辽便不复存在。远离辽西的反叛者,早晚也只有向大宋臣服的份。
看着满堂沮丧表情的大臣,全无皇帝形象的耶律图,很颓废般道:“是战是降,你们倒是说话啊!站在这里,能把城外的宋军吓走吗?”
面对耶律图的质问,这些大臣都不好说什么。能说的先前早就说了,现在无非就是等耶律图下决定。无论是主战还是主降的,他们其实都知道,战跟降的结果都注定了。
这个曾经威名天下的大辽帝国,如扫进历史尘埃的时间不远。降的话,至少能保证皇帝以下,百官跟百姓的安全。至少目前看来,大宋的骑军并非很残忍。
如果战的话,后果就非常难预料。为了所谓大辽最后一点荣誉,便搭上所有百姓跟将士的性命。谁都不想看到这种情况,那能做出的选择,似乎只有降了。
原本耶律图不是没想过,去投靠那位被父亲宣为叛逆的堂叔。可他非常清楚,到那里他的下场同样好不到那去。一个不慎,也是客死辽西的下场。
此时此刻,才真正明白皇帝不好当的耶律图。很后悔,当初为何要贪图这张椅子,让他承受这亡国之君的污名。这可会遗臭万年的啊!
面对闷不吭声的朝臣,耶律图最终无奈的挥手道:“走吧!你们都走吧!有多远走多远,这大辽怕是完了。让朕一个人,在这里待一会吧!明日开城向宋军投降!”
最后一句话说出,耶律图觉得身上的力气一下被抽空。反观那些大臣,长松一口气的人占多数。那怕唯数不多的几个,也只能握紧拳头退了出来。
他们想尽忠殒国,没人会阻止他们。可对抗宋军的后果,或许是他们所承担不起的。如今上京皇城中,百姓跟士卒早就不想打了。敢反抗的辽人下场,已经听到太多太多了。
相反投降宋军的辽人,如今日子过的似乎不错。那怕失去了不少自由,可至少宋军没对他们过多压迫。只要老实本份放牧,生活反倒比以前过的还好。
如今整座皇城之中,愿意跟皇帝一条道走到黑的百姓跟士卒,其实真的不多。仗打这个份上,已经没有意义。要么逃往辽西,继续幻想着东山再起。
要么便是忍气吞生,降于大宋,继续做一个牧守草原的部落百姓。真正觉得失去权利地位的,都是大辽的王公贵族。普通大辽百姓,反倒希望大宋军队的到来。
因为乔峰的原因,老实的大辽百姓,宋军对其秋毫无犯。而真正被宋军处罚抄家,往往都是那些食万户的部落首领跟贵族。对这些人,其实大辽百姓也无甚好感。
用大辽兵部大臣的话,这一仗军心民心都输给大宋,这战争怎么可能打的胜呢?既然胜不了,那就只能投降了。毕竟,江山易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天,当包围上京的宋军准备攻城之时,上京城头打出的白旗,令所有宋军愣了一下。很快便发出震天的万岁之声,这白旗出现,意味着上京不攻自破。
拿下大辽的上京府,便意味着大辽彻底灭亡。这也意味着,参与征辽之战的大宋官兵,也可以开始期盼着,如此大胜之后朝廷给予他们的封赏。
久未回故里的他们,也能做为荣誉之人班师回朝,这种如同开创盛世的场面,也将永远让他们铭记不忘。到老,他们也会为今日之见证而自豪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铁汉也有柔情

绍圣三年夏,持续一年多的宋辽之战,伴随新继位的大辽皇帝耶律图。将大辽的传国玉玺,满脸泪水的递交到,大宋安辽侯萧峰之手,算是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
相比跪在城门前,辽国君臣百姓沮丧跟哭泣的神情。同样出身契丹的乔峰,却不知为何没有一点喜悦之情。只是能让战争结束,心里他还是非常高兴的。
随着乔峰将玉玺举过头顶,城外围城的宋军,再次响起震天的万岁之声。而这一幕,也喻示着一个崭新王朝的出现,从此也拉开宋之盛世的序幕。
接过玉玺朝众军展示了一下,乔峰便随手将其丢到张亭光手中,略显平静的道:“张将军,麻烦你写份奏折,向皇上报捷吧!这劳民伤财的一战,总算结束了!”
自从赵孝锡封乔峰为安辽侯,张亭光也清楚,如今这位皇帝陛下,很器重这位安辽侯。原本他会以为,乔峰新上高位会很难接触。等合作后便知,对方觉得是个真汉子。
张亭光非常清楚,让出身契丹的乔峰,带领麾下的将士征讨大辽,本身就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可在行军打仗之时,乔峰从来没有半份慢怠过。
真要说乔峰跟他,会有一些问题上产生争执,更多也是对待那些辽军降兵,还有辽国百姓身上。直到后来赵孝锡发密旨,张亭光也不再跟其争执此事。
而随着大军不断深入大辽,一直担心这些降兵跟降兵会反的张亭光发现。大多数降了的辽人,还是愿意听从宋军的管制,很少敢重新犯上作乱。
如果真有犯上作乱的人,乔峰从来不用他们动手,会亲自带兵剿灭。这些曾经他保下来的辽人。这种铁血跟柔情,让知其禀性的辽人,也是敬佩不己。
从乔峰手中接过辽国玉玺,张亭光也很客气的道:“好,我这就让人八百里加急,将捷报送回京城。至于如何处置这些人。皇上先前有密旨,只要求将辽帝押解进京。
剩下这些大臣,还有降军跟百姓,皇上也交由候爷处置。只是有一点,胆敢再次谋反者,一律诛其全族。只要听从大宋管理的,一律视其为本国百姓对待。”
最后一段话,张亭光有意加大声音,说与这些弯腰站在马前的大辽文武百官所说。至于投降的辽帝耶律图。听到押解进京,也显得异常失落跟害怕。
也许是看出他脸上的害怕,翻身下马的乔峰,走到他面前语气平缓的道:“换做以前,我萧峰要给你下跪,因为你是大辽的皇帝,也是契丹人的皇帝。
可今天,你给我萧峰下跪。或许你会觉得,我是犯上作乱。可想想你们父子。这些年做的事情,有几件是为了契丹百姓呢?会落得今日之下场,只能说你们咎由自取。
萧峰一介武夫,知道的道理不多,却也清楚‘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道理。没大辽千万普通百姓支持,你这皇位如何能坐稳?
此番你能顾念百姓之安,开城纳降免去一场撕杀,相信到了京城。皇上也不会要你的命。如果今日你没开城投降,杀进城中之后,萧峰第一个砍了你。”
这样的一番话,听的耶律图也是又喜又羞。最终还是恭敬道:“多谢侯爷教诲!”
面对在场这些大辽皇城臣民,乔峰上前道:“我乃大宋安辽侯萧峰,今日我身为契丹人,却亲手攻破大辽国都,让萧峰有种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的羞愧。
可萧峰还是想说,今日之举,萧峰不后悔。因为,只有攻破皇城,将这些贪图享乐,不把百姓当人的看的皇帝,还有这些王公贵族拿下,契丹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萧峰清楚,现在说再多,诸位都会觉得,萧峰数典忘祖,卖主求荣。可萧峰会用余下的时间,证明一件事给诸位看,那便是结束宋辽经年弈战,我们日子只会过的更好。
若将来有一天,萧峰那位当了大宋皇帝的义弟,违背昔日我们许下的誓言。萧峰到时,会亲自在这皇城之前,自刎以向诸位谢罪。如违此誓,便让萧峰五雷轰顶不得好死。”
原本想说领兵反宋,可萧峰想到,如果真发生那样的事情,或许他也阻止不了。真到那时,还不如自刎谢罪来的痛快直接一些。何况,眼下他还是大宋的安辽侯。
能当着大宋将士的面,许下这样的承诺,对于此刻内心恐慌的大辽百姓而言,比任何话都管用。而这样一番话,也让初次见到乔峰的人,明白其重情重义的性格。
有了这样一番话,那怕心有不甘的大辽将士,也觉得或许这样也好。这一年的战事,让大辽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可死的那些人,又都是什么人呢?
皇帝照样稳坐高台,大臣照样花天酒地,谁真正理会过,那些阵亡将士家人的心情。相比他们所知,大宋皇帝给予大宋阵亡将士的抚恤,他们真觉得自己效忠的皇帝不是人。
伴随着乔峰带兵入城,将大辽皇室历代积累的东西封存。全部随班师回朝的大军送回汴梁城中,这座皇城也将在不久后,变得辽东都督府,成为乔峰的官衙所在。
只是乔峰看着这富丽堂皇的皇宫,后来却不肯入住其中。反倒将皇宫腾出来,改成书院供大辽书生求学。另外一部分,用来安置流离失所的大辽百姓。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随着大辽上京被攻破,先前还乘机占了不少便宜的辽西军。面对乔峰派遣的骑兵出现,很迅速的退了出去。一时间,大辽境内战火皆息。
面对战乱之后,百废待兴的情况,乔峰第一时间具折提请,将储存在大军后方的军粮,全部用于救贫赈灾。对于这个折子,赵孝锡很快便批复准许。
也许是忠孝两难全,面对赵孝锡希望他进京参加庆功宴,乔峰也给予了回绝。对他而言,愿意接这个侯爷之位,愿意带领辽人推翻大辽,更多是为大辽的百姓。
可他无法否认,身为契丹后裔的事实。如果他去了京城,大辽百姓会怎么看他,中原的百姓会怎么看他,满朝的大宋文武大臣,又会怎么看待他呢?
对于乔峰发自真诚的回复,赵孝锡也不好多说什么。虽说不少大臣觉得,乔峰在大辽的威望太高,让其担任辽东都督,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可赵孝锡还是坚持已见,任命乔峰为辽东都督,掌管辽东军事民生。当然,为了安全起见,辽东各府的官员,主官全部任命宋人,军队的统领也一样。
乔峰对于这些文武官员任命,从来就没表示过任何意见。上任之后,更多就是关注普通牧民的情况。监督大宋官员的同时,也震慑任何怀有二心之人。
在宋辽之战结束不久,阿朱便抱着,已经会喊‘爹’的女儿,入住辽东都督府。而乔峰开始都不知道,直到阿朱入住都督府,外出回来的乔峰才知道。
看着身为人母之后,更添贤妻良母气质的阿朱,这位一脸沧桑的大都督。也有种喜出望外的惊喜,唯有看到女儿怯生生的样子,他才觉得有些心酸。
似乎有千言万语,却最终化为一句话道:“夫人,让你受苦了!”
清楚这位别人眼中的大英雄,大宋契丹人心中的大都督,在自己面前却是个嘴笨之人。永远都是做的多,说的少!不过,能嫁给这样的人,阿朱觉得很幸福。
没理会一脸激动的乔峰,阿朱却抱着女儿道:“念儿,你不是念着要爹吗?这位就是你爹爹,你怎么不叫呢?是不是太久没见,念儿都不记得爹爹长什么样了?”
萧念慈,乔峰跟阿朱的第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密营之中。这次算是她们母女,走的最远的一次。可沿途,阿朱也享受到,如同公主般的护送待遇。
望着女儿有些害怕,却有些好奇的眼神,有些手足无措的乔峰,努力挤出一丝笑脸。却没成想,把有些怕生的女儿给吓哭了,顿时又惹来阿朱一顿娇嗔。
笑骂道:“你这样子,还是不笑的好。这胡子,多久没打理过了?我知道你忙,可再忙也要收拾一下脸面啊!都是大都督了,怎么还跟以前一个德性呢?赶紧刮胡子去!”
挨了骂的乔峰,这才嘿嘿的笑道:“嗯,这就刮胡子去!”
跟在其身边的护卫,看到这位不苟言笑的大都督,竟然还有这么一面,也觉得着实有些意外。不过,更令他们意外的,则是这位都督夫人,竟然能降服他们的大都督。
难怪他们一直觉得,身边没个女人照料的大都督。从始至终,都不愿意让都督府,有一个女眷的出现。现在这位都督夫人来了,这都督府总算有点阴柔之气了。
只是随着阿朱带来的武卫,将阿朱的身份透露出来。这些追随乔峰的护卫,才知道这个都督夫人,原来也大有来头,是大理公主出身。
甚至她跟乔峰的结合,也是现在的大宋皇帝牵的线保的媒。听到这些事情,都督府的契丹护卫,才真正明白,乔峰为何如此忠心那位大宋皇帝!(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气象

当张亭光带领骑军班师回朝,赵孝锡亲率大宋文武百官,出城五里迎接。这待遇,对于军伍一生的张亭光而言,也是他毕生值得自豪的荣誉。
想着当年差点被问罪下狱的往事,看着如今贵为皇帝的赵孝锡。这位统兵多年的骑兵统领,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若没这位皇帝,那有今日的他呢?
在山呼的万岁声中,赵孝锡命人宣读了旨意,张亭光因开拓彊土有功,并正式赐封为定边侯。这意味着,他是自乔峰之后,第二个皇帝亲封的侯爷。
有了这个爵位,张亭光便能在京城开府。只要他能一直享受君恩,那么他的家族,也将跟杨家一样,成为大宋一个新的武勋世家,这也算一步登天。
跪领谢恩的张亭光,将大辽玉玺还有契丹战旗,一并交到赵孝锡手上之时。围观的百姓,也显得跟过年节一样兴奋。毕竟,这是大宋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大胜啊!
将玉玺跟战旗,交给身边的太监保管,赵孝锡便道:“亭光,朕先前交待的事情,你可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