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皇帝全传-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跋澄为首的文武大臣信以为真,纷纷表示反对。拓跋宏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说:“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你们想出来挡驾吗?”拓跋澄也不甘示弱地说:“社稷虽然是归你所有,我们作为社稷之臣,对国家的危难,也不能知而不言呀!”退朝之后,拓跋宏又把任城王召来,对他说:“刚才所谈的事,实在难办得很。我们的国家虽然起自北方,建都平城。但平城是用武之地,不是搞文治的地方。我这次名义上是进攻南齐,实际上是想借机迁都中原。你以为如何呢?”拓跋澄这才领会意图,表示支持迁都。他认为东周和东汉正是在洛阳兴盛起来的,魏假若得不到中原汉族地主的支持,单凭武力难以维持统治。拓跋宏又问:“北方人因循守旧,不想变革,怎么办?”拓跋澄坚决地说:“只有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你就下决心吧,他们又能怎样呢?”拓跋宏听了非常高兴地说:“任城,你真是我的张子房呀!”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拓跋宏不顾众大臣的反对,率领30万大军南下,九日便到了洛阳。接着,拓跋宏令大臣李冲、穆亮等人营建洛阳,派拓跋澄回平城,向留守平城的贵族传达迁都的决定。次年,拓跋宏又颁发诏书,把迁都的事通知全国。由于平城贵族留恋故土,不想南迁,拓跋宏又亲自回到平城,召集文武百官,晓以利害。不久,就正式迁都洛阳。

拓跋宏迁都洛阳后,为了把改革继续下去,决心改变鲜卑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用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拓跋宏下令,禁止鲜卑族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族服装。第二年又下令禁止鲜卑族讲鲜卑语,一律改说汉话,再下一年,拓跋宏把鲜卑族复姓改为汉族的单姓。他在改姓诏书中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子孙,在五行中属于土,土又是“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所以将拓跋氏改为元氏。随后,将拔拔氏改为长孙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乙旃氏改为叔孙氏,五穆氏改为穆氏,独孤氏改为刘氏,其他的鲜卑复姓也都一一做了改变,鲜卑族118个姓全部改为汉姓。同时,拓跋宏下令改变鲜卑人的籍贯。凡是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就算洛阳人,死了也不准运往塞北。

四、发展文化遗泽后人

拓跋宏从小就接触汉族文化,羡慕汉族文化,为人聪明,又能刻苦学习,因而他的汉文化素养很高。他对古诗很有研究,文章也写得很好。据说他可以一边骑马一边写诗作文,写成后可以一字不用改。他一生写了上百篇文章。亲政以后,他还经常和大臣们和歌作诗,并且亲自给别人改诗。有一次,他见到路旁有十几棵树,诗兴大发,立即写诗一首。然后,又让弟弟彭城王拓跋勰在离他十几步远的地方,一边向他走,一边作诗,拓跋勰果真写作出了一首诗,他非常高兴。

拓跋宏不仅自己喜爱汉族文化,还经常督导鲜卑贵族学习汉族文化。他为此还专门设置了皇子学,让王公贵族的子弟入学,学习儒家经典。在他的倡导下,鲜卑人在又化上进步很快。有一次,拓跋宏对鲜卑大臣陆说:“过去我们总说鲜卑人性格粗鲁,哪里读得了书呢?这句话看来是不对的。现在很多鲜卑人都能读书识字了,关键在于学不学。”由于拓跋宏积极兴办学校,征集天下书籍,进行研究和整理,使北方的文化开始出现了复兴的气象。

在拓跋宏统治时期,佛教有很大的发展。仅洛阳就有100多所寺院,和尚尼姑2000多人。整个北魏,寺院达6000多所,僧尼有7万余人。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建造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有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敦煌、云冈石窟建立较早,龙门石窟是在太和十八年开始建造的,以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朝代,相继营造长达400多年。龙门石窟的窟顶及四壁都雕饰得十分精丽,佛像也塑造得非常优美。其中,宾阳中洞(也称宾阳洞)是元宏迁都洛阳后建造的石窟之一。洞前壁左右原有两幅大型浮雕《帝后礼佛图》,粗犷刚劲,局面宏大,是北魏风格的代表作。

在拓跋宏的重视和倡导下,北魏的书法达到极高水平,刻在墓碑上的字体,刚劲有力,气势雄厚,别具风格,后人称为“魏碑”体,直到现在还深受书法爱好者的重视和喜爱。

五、南征北战英年早逝

拓跋宏在一次南伐时曾写了这样的诗句:“白日光天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意思是中国的广大地区都归我管辖了,只有江南一小块还没能由我统治。拓跋宏为了实现统一天下的野心,自亲政以后,几乎年年兴师南伐。

太和二十一年(公元497年),南齐又有内乱,拓跋宏认为有隙可乘,大发冀、定、瀛、相、济五州丁壮,得20万人,由他亲自督领,自洛阳出发,号称百万,连下新野、南阳、彭城。齐主萧鸾忧惧成疾,于太和二十二年七月病殁。这时魏军气势正盛,本该乘机南攻。但偏偏北魏自己也出了问题,北方的游牧民族高车族因不愿配合魏军远征南方,举兵反叛,北魏数次派兵平剿都没有成功,拓跋宏不免心焦,所以在这年九月听到萧鸾病殂的消息后,便以“礼不伐丧”为理由,下令撤兵。

拓跋宏因操劳过度,在撤军途中病倒。到了十月,才从悬瓠出发,北伐高车。走到邺城,正是十一月。这时江阳王元继已解决了高车的叛乱,拓跋宏便在邺城过冬休息。第二年正月才回到洛阳。这时,南齐太尉陈显达、平北将军崔慧景率兵四万攻魏,企图收复被北魏占据的雍州诸郡,魏将英迎战,屡为所败。三月,拓跋宏再次亲自率兵南征,驻于马圈(今河南省邓县东北),并命令广阳王拓跋嘉从小路绕至敌后,前后夹击,齐军两面受敌,大败而逃。

这次南征拓跋宏虽然取得胜利,但跋涉奔波,不免又有一番劳顿,于是再次病倒。病情迅速加重,赶紧北归,走到谷塘原,拓跋宏自己知已难望痊愈,便对鼓城王拓跋勰说:“我的病更加恶化,肯定是不行了。天下尚未统一,太子幼弱,一切都依靠你了,希望你能全力辅佐太子!”随即又命拓跋勰起草诏书,以侍中、北海王详为司空,镇南将军王肃为尚书令,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嘉奖为左仆射,尚书宋弁为吏部尚书,让他们与太尉咸阳王禧,尚书右仆射任城王澄等共同辅政。四月,拓跋宏便死于谷塘原,年仅33岁。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宣武帝元恪

一、扩都拓边踌躇满志

魏宣武帝元恪,是魏孝文帝元宏第二个儿子。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夏天,出生于魏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人们传说,元恪的母亲高夫人是在睡梦中与太阳变化的神龙交感而孕生元恪的。元恪貌美而文雅,爱读经史,温和柔顺,于是被孝文帝选定为皇位继承人。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孝文帝死后,16岁的元恪登上皇帝的宝座。第二年改年号为“景明”。

孝文帝迁都以来,五六年间,洛阳已成为当时北中国最为繁华的都市。然而,依然不能忘怀故土的鲜卑旧贵族,在孝文帝死后,又一次萌生重返塞上的欲望。他们向元恪禀称,孝文帝迁都时曾许诺说冬天住在河南新都,夏天则回到代北故乡。元恪起初有些犹豫,最后接受了元晖的意见,拒绝了这些旧贵族的要求。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元恪采纳辅政亲王元嘉的建议,征发民夫5万多人,扩建汉晋以来的洛阳旧城,在城外四面增建320新坊。次年,巍峨壮丽的新宫殿落成,元恪在太极前殿宴飨群臣,他自己格外兴奋。

元恪统治初期的景明年间(公元500年~503年),南朝正值齐末东昏侯萧宝卷的昏暴统治。齐雍州刺史萧衍勒兵东袭建康(今南京),并代齐而建立梁政权。南方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攻伐,恰给元魏南侵以可乘之机。曾随孝文帝南征的元澄、元英、邢峦等王公将军大臣,都极力劝说元恪不要犹豫缓图,坐失良机。于是从景明至正始年间(公元500年~508年),北魏与南朝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北魏的疆域大大向南拓展,扬州(治寿春,今安徽寿县)、郢州(治信阳,今属河南)、荆州(治穰城,今河南邓县)及益州(治晋寿,今四川昭化)东西毗连数千里,成为北魏版图的南疆重地。北魏的国势盛极一时,元恪为此踌躇满志。

二、姑息污吏宠信外戚

然而,此时北魏的机体已为贪官污吏所蛀蚀。元恪的叔父,受孝文帝遗命的辅政亲王咸阳王元禧,虽然身为宰辅之首,却推诿政务,无所事事,贪赃枉法。在元恪为孝文帝居丧的日子里,元禧即潜受贿赂,阴为威惠。他秉性骄奢,贪淫财色,家中有娇姬美妾数十人,仍然差人四处搜求美女。在远近各地有数百成千的僮隶奴婢为他经营着刻剥黎民的田地及盐铁产业。另一位辅政亲王北海王元详是元恪最小的叔父,他凭借尊崇的地位,大搞起营运贩卖、侵剥远近的“官倒”生意。他修建府邸所费巨万,并且强占民宅,被占人家即使有待葬的棺柩停放在家,也必须立即搬出停放在街巷上,致使死者亲属人人哀嗟,道上行人也多怨愤。

元恪没有及时严厉惩治在他当政之初恶化起来的贪污腐败现象,贵族官僚的贪欲就越发膨胀起来。元恪的弟弟京兆王元愉及广阳王元怀竞慕奢丽,贪纵不法。将军邢峦在南征汉中时掳掠良民美女用为私有奴婢。元恪的宠臣元晖、卢昶先是怂恿监察官御史中尉崔亮纠劾邢峦,并许诺如果纠劾邢峦事成,他们将请皇帝给崔亮升官。邢峦害怕起来,马上挑选掳掠的绝色美女30多人送与元晖。元晖受此美贿,欣喜非常,便又背着卢昶在元恪面前为邢峦开脱,元恪也就听之任之。另一位贵族元丽在镇压秦州、泾州起义民众的过程中,枉掠无辜百姓700多人为奴仆。元恪也因为要嘉赏元丽“平贼”的功劳,特别吩咐有关监察机构不要追究元丽枉法贪暴的恶行。

孝文帝在汉化改革中,把汉末魏晋以来并没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士族门阀制度也生搬硬套过来,为北魏贵族官宦划定姓族门第等级。魏晋南朝门阀制度是植根于历史形成的文化士族的基础上的,朝廷在选任人物时,虽重门第,但同时也还注重人品才学。即便如此,门阀制度毕竟阻遏了寒门士人施展抱负的门径。而鲜卑族本是没有学术文化传统、刚刚脱离原始状态的民族,孝文帝为使缺乏文化素养的鲜卑贵族的政治社会地位不低于汉族士家大姓,实行只认门第而不重才学品德的姓族制度。姓族制度为贵族官僚们保障着世袭特权,因而也保障着贪官污吏们谬种遗传。元恪认识到了这一点,想予以矫正,但他两下诏书,却互相矛盾,改革门阀制度的动议,竟滑稽地演化成一条巩固门阀制度的政令。

元恪在位的后半期,外戚高肇专权,朝政更加腐败。高肇是元恪母亲文昭皇太后(高夫人)的哥哥,是个不学无术而胸怀邪恶的人。元恪做了皇帝,封高肇为平原郡公,封高肇的弟弟高显为澄城郡公。高肇、高显原先生长在边远地方,受封爵之日,在皇家花园初次拜见外甥皇帝时,神情紧张,举止很不自然。然而转瞬之间,就富贵显赫起来。高肇很快就充任起帝国宰辅重臣。由于首席辅政亲王元禧的谋反,元恪便渐将对亲王们的信赖,转移于舅氏高肇一人。出身卑微的高肇对皇族亲王们满怀嫉恨,他利用外甥皇帝的宠信,先进谮言逼杀了位居其上的北海王元详,同时要元恪对诸亲王严加防范。京兆王元愉对高肇的擅权不满。永平元年(公元508年)八月,元愉在冀州刺史任上谋反,他宣称得到密报说高肇谋杀了皇帝,在信都城南举行祭天大礼,宣布自己即位当皇帝。元恪派大兵镇压了弟弟元愉的反叛。在讨伐元愉期间,高肇又收买小人诬构彭城王元勰暗通元愉谋反。九月的一天,元勰也被迫饮下元恪“赐死”的毒酒。

三、残害皇族身死皇宫

元勰的无辜被害,使朝廷内外莫不丧气。元恪叔祖亲王元匡指斥高肇凭藉权势与夺任己,简直与指鹿为马的赵高相差无几。趋附高肇炎势的朝官们立刻攻击元匡,说元匡“诬毁宰相,讪谤明时”,罪当处死。这一次元恪发慈悲“恕”了叔祖亲王元匡的“死罪”。清河王元怿是元恪的弟弟,他向元恪慷慨陈辞,斥高肇是僭乱朝政的大奸臣。元恪只是笑而不答。曾受孝文帝遗命辅政、也是元恪叔祖的任城王元澄,担心高肇构祸于己,于是整天佯狂昏饮,以表示自己的荒败。

官吏贪暴,政治黑暗,加之连年发生旱涝自然灾害,迫使人民起而抗暴。在元恪统治的16年中。就有10次以上反抗暴政的人民起义。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十一月,幽州人王惠定聚众起义,自称“明法皇帝”。正始三年(公元506年)春,秦州民众起义,定年号为“建明”。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十一月,幽州沙门刘僧绍聚众起义,自号“净居国明法王”。但这些起义均被镇压。

延昌四年正月,元恪在他统治帝国的第17个年头刚刚开始的时候,病死于皇宫式乾殿。谥号为“宣武皇帝”,庙号“世宗”。

第一百七十章 孝明帝元诩

永平三年(公元510年)三月,皇子元诩出生于洛阳皇宫宣光殿。宣武帝元恪此前曾先后有过几个皇子,但都在幼年夭亡。元恪虽然不愿相信前皇后于氏及其所生皇子的死都是现任皇后高氏谋害的传闻,但他也看得出高氏确实生性妒忌。元翊为胡妃所生,对于元诩的抚育问题,宣武帝格外小心。他规定挑选可靠的乳母抚养元诩,而皇后高氏及胡妃都不得接近皇子。元诩是宣武帝惟一没有夭亡的儿子。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初,宣武帝病死,6岁的元诩做了皇帝,外戚高肇兄弟伏诛。娃娃皇帝没法主持朝政,元诩的生母胡氏便以皇太后的身份总揽政务。元诩在位13年(公元515年~528年),大半时间实际上是胡太后操纵着魏帝国的政治权柄,而她最终完成的业绩则是杀死作为皇帝的亲生儿子,并使魏帝国土崩瓦解。

元诩继位的初期,匡辅朝政者中尚有曾积极参预孝文帝改革的老臣任城王元澄,以及颇有学养而秉性忠诚的清河王元怿等人。元澄对于胡太后大兴佛寺、滥作施赏的劳民伤财的行为深为忧虑,他上书进谏,希望改善政治,加强军备,鼓励农业生产,以期增强国力,继承孝文、宣武二帝的遗愿,以统一九州为大任。但是这位老亲王的忧国之言对于胡太后来说只是耳旁风。她似乎给了老亲王最优隆的礼遇,无论大小政事都要元澄参与商议。但元澄竭诚尽智的谏诤却又从不被她采纳。反对挥霍的老亲王元澄死了,胡太后却为他举行极其铺张奢费的葬礼,她率领百官1000多人,亲送元澄灵舆到郊外,她的哭号感动得所有送葬者一齐落泪,并直使他们无不羡称老亲王丧礼的“哀荣之极”。

清河王元怿是宣武帝元恪的弟弟,他的学识品行在宗室亲王中出类拔萃。元诩即位,元怿为太傅。对于胡太后任举亲近,元怿时有抵制。才疏学浅的元叉因是胡太后妹夫而得宠任,骄横恣纵,但却一再遭到元怿的挫抑。宦官刘腾虽是目不识丁而奸谋有余之人,但因为太后主持兴造太上公寺、太上君寺等为太后死去的父母祈福的寺庙,也特受太后爱宠。刘腾为亲属谋官的事遭到元怿的阻抑。于是,元叉、刘腾密谋,诬陷元怿企图毒杀幼主元诩而自立为帝。元诩信以为真,便听从元叉、刘腾的谋划,诱元怿入朝,由元叉、刘腾拘禁并杀害了这位亲王太傅。

元叉、刘腾谋杀了元怿,又将胡太后幽禁于北宫,矫太后诏,称还政于帝。这一年改年号为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此后四五年间,元叉、刘腾内外专权,与夺任己。元叉、刘腾都是贪财好色之徒,暴掠荒淫无度。刘腾逼夺邻居而广开自家宅第,受纳剥削,岁入巨万。元叉竟在宫中辟有自己的库房,珍宝财物充盈其中。他还时常派人将美艳女子隐藏在装运食物的车中出入宫禁,供他在宫中玩乐。朝政操纵在元叉、刘腾之流的手中,政事荒怠,纲纪不举,州镇守宰也多任非贤能,贪污暴掠,天下患苦。

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刘腾死后,胡太后与心腹臣僚密议,准备重执朝政。已经14岁的小皇帝仍然稚弱怯懦,他不知道究竟该凭依于谁,他既参与母亲皇太后企图重执政柄的密议,又把皇太后的密谋和自己的忧怖之心向姨父元叉哭述一通,元叉却未在意。胡太后终于与丞相、高相王元雍合谋解除了元叉一切军政之权。孝昌元年(公元525年),胡太后重新摄政,她一如既往,甚而变本加厉地推动着魏帝国的靡烂腐朽。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初,元诩的妃子潘充华生下一个女儿,胡太后宣称潘妃生了皇子,于是大赦、改元以示庆祝。已经19岁的孝明帝元诩对于胡太后的揽权已心怀不满,密令驻扎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军阀尔朱荣率兵来洛阳胁迫皇太后,不料消息泄露。胡太后深感不安,她不愿被已成年的儿子剥夺掉独揽朝政的大权,与情夫郑俨、徐纥合谋,毒杀了自己惟一的亲生儿子元诩。元诩死后被谥称“孝明皇帝”,庙号“肃宗”,葬于定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孝庄帝元子攸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二月,胡太后因贪秉朝政,竟毒杀孝明帝元诩,另立孝文帝曾孙、年仅3岁的元钊为帝,朝廷内外为之愕然。拥有强兵、驻扎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的契胡族酋长、大将军尔朱荣乘机发难,谋行废立,欲操纵朝政。

尔朱荣要推翻胡太后所立的皇帝元钊,就须在元氏宗室中另立君主,笼络朝野人心。他迷信铸像占卜,以铸像的成否来卜定诸亲王中谁该做皇帝,结果是惟独长乐王元子攸的铜像铸成。

元子攸是彭城王元勰之子,孝明帝元诩的族叔,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受封为长乐王。武泰元年四月,尔朱荣向洛阳进军。元子攸及其兄弟潜出洛阳,投奔已抵河内(今河南沁阳)的尔朱荣军营。尔朱荣拥立元子攸为皇帝。受胡太后的命令守卫洛阳的将领因倾向于元子攸,对尔朱荣军不作抵抗,尔朱荣军顺利渡过黄河,屯驻在洛阳城外的芒山之北、河阴之野。

此时尔朱荣部下武卫将军费穆鼓动尔朱荣乘势灭魏称帝。尔朱荣也确有称帝自立之心,于是便策划了河阴惨案,借口祭天,将召集而来的两千多魏室王公卿士全部杀死。元子攸被软禁,才知道自己不过是尔朱荣掌握之中的傀儡帝王,他忧愤无计,只得向尔朱荣表示愿意让出皇帝的宝座。尔朱荣不想接受“禅让”,希望自己也是应天命而登极的人君,于是求验于铸像占卜,结果铸不成。特别迷信占卜的尔朱荣因而失去了自信,甚至为河阴血案愧悔不安起来。忠于魏帝国的谋士们乘机劝说尔朱荣仍奉元子攸为君王。元子攸这才被送进洛阳皇宫,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义元年。

元子攸面对的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帝国,他只能依赖尔朱荣的势力,支撑着魏帝国衰朽的框架。尔朱荣受封为太原王,柱国大将军,后又因镇压了规模浩大的河北起义,更进官为大丞相。尔朱荣的两个儿子也晋爵为王,尔朱家族的势力不断膨胀。

永安二年(公元529年)五月,投奔南梁的魏宗室北海王元颢借助梁兵北上,攻陷洛阳。元子攸北渡黄河逃遁。元颢称帝,改年号为建武元年。后尔朱荣与元天穆率兵会合元子攸回攻洛阳,元颢抵抗失败,在南逃的途中被杀。元子攸重入洛阳,封尔朱荣为天柱大将军,这是北魏国史上前所未有的勋爵,尔朱荣威权日盛。

元子攸不甘心自己只扮演傀儡君主的角色,他曾对左右亲近者愤然地说:“我宁愿像曹魏末代的高贵乡公(曹髦)那样与权臣一拼而死,也不愿意像汉献帝一样苟活在世上。”尔朱荣的河阴杀戮,也始终是压抑在元子攸和一些亲王旧贵族心头的恐怖阴影。城阳王元徽等与元子攸密谋除掉尔朱荣。永安三年九月,元子攸诈称皇子诞生,尔朱荣、元天穆等须入宫朝觐。尔朱荣族弟尔朱世隆在朝中任职,他已风闻皇帝有谋杀尔朱荣的意图,派人急报尔朱荣不要入朝。尔朱荣自恃威强,不相信元子攸敢算计他的性命,所以仍径往朝觐。元子攸伏兵于明光殿东廊,待尔朱荣及其子尔朱菩提与元天穆等入殿,伏兵抽刀而起,尔朱荣情急窘迫,直奔元子攸御座。元子攸先已横刀膝下,乘机亲手刺杀了尔朱荣。尔朱菩提、元天穆同时被伏兵所杀。

但仅仅诛杀尔朱荣等人,并不能将尔朱氏势力一时除灭。尔朱世隆与尔朱荣妻得知尔朱荣被杀,立即率部曲家兵焚西阳门逃出洛阳。尔朱世隆在洛阳城外纠集一股武装回攻都城,发誓要为尔朱荣报仇。这次仓促的攻战没能成功,尔朱世隆退兵北上太行。十二月初,尔朱荣侄儿尔朱兆举兵南下,再攻洛阳。洛阳陷落,元子攸被掳往晋阳。尔朱兆扑杀皇子,污辱妃嫔,纵兵掳掠,然后北还。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