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战-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战术,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拿破仑就很欣赏这个战术。”
张治中被他说动了,他决定试一试。
按照洋顾问的意见,他从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中挑选了500名勇敢精壮的官兵,组成敢死队,每人携带冲锋枪和10枚手榴弹,并为敢死队配备了30挺机枪。
万事俱备,到了后半夜,敢死队就要出发了。张治中来为他们送行,他站在整齐的队伍前,严肃而又认真说:“弟兄们,为了四万万同胞不当亡国奴,我们要敢于拼刺刀!希望你们用生命和鲜血坚决消灭这股敌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动情地说,“弟兄们,你们现在先走一步了!”
铁拳行动(3)
敢死队队长刘宏深举着拳头,带着500名队员向张治中宣誓,誓死保卫国土,消灭敌人!宣誓完毕,张治中将右手用力地向前一挥,大声地命令:“弟兄们,出发!”
天还没亮,东边的天空中有几朵白云在飘浮着。四周一片寂静,偶尔有几声枪响划破天空,接着便一片宁静。敢死队快速一溜小跑,他们沿着曲曲弯弯的小巷,不出半小时,就到了北四川路交叉的虬江路上。这里是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前沿防线。是洋顾问精心选择
的突破口。洋顾问认为,从这里撕开一个口子,向两翼发展战果,一定会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乱其方寸。
刘宏深伸手看了看手表,夜光表正好指在5点上。按事先的约定,他猛然摔出一枚手榴弹,并大喊一声:“弟兄们,打啊!”
随着他发出的这一战斗信号,敌营内一片火海,敢死队员们发起猛攻,火焰冲天。刘宏深从地面上一跃而起,带着敢死队冲进了敌据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只见火光中人影晃动,敌我混战一团,刺刀撞击着刺刀,枪托撞击着枪托,手榴弹一颗接着一颗地发出“轰轰轰”的爆炸声,浓烟淹没了敌群。刹那间,敌群一片混乱,哭着、喊着、骂着,你推我搡,不慎跌倒的被践踏着发出惨叫声。敢死队为扩大战果,向粤东中学、爱国女校、日本坟山等据点一路冲锋,一路扫荡。
刚入伍的新兵张小玉,是刚从专科学校毕业的。原来父母替他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八·一三”事件爆发后,他为了救国救民,毅然从军。听说要成立敢死队,他又第一个报了名。连长嫌他是新兵,对打仗的事摸不清,刺杀的技术又不过硬,怕他吃亏,不同意。他缠着连长,辩解说:“技术不过硬可以临阵磨枪,我一定行!”为了参加敢死队,他在发起冲击前练了两个小时的刺杀。当他冲到爱国女校附近的日本据点时,猛地被一具尸体绊倒了,一刹那,他见一个鬼子正蹲在地上装子弹。便猛地扑过去,“扑哧”一声,他的刺刀捅进了鬼子的背心。他拔出刺刀,用力将鬼子的尸体翻过来,又补了一刀才解恨。可是,望着鬼子的尸体,他突然觉得两手发麻,他望着自己这双手发愣,这双连小鸡也不敢杀的手,现在竟敢端起刺刀杀敌人了。
敢死队逼近虬江路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时,突然从一个巷口冒出一队敌骑兵。敌骑兵挥舞着大刀,向敢死队杀来。许多队员躲闪不及,在一刹那被鬼子的马队踩死,被鬼子的大刀砍死。刘宏深队长也死在敌人的马蹄下,一时间,敢死队失去了指挥,顿时乱成一团。危急时刻,后续部队赶到了,上海保安团第二团率先冲了过来。他们用机枪扫射,击倒了一大批骑兵,然后与日军形成对峙局面。一直到天黑,双方休战。
三中队住在一家木炭店内,中队长吴羽军看到一个个装炭的篓子,联想到家乡的水牛耕田时,为防止牛偷吃庄稼,用小篓子套住牛嘴。他突然一拍脑袋,大叫有办法了。
他发动士兵将一个个竹篓子用麻绳穿起来,摆在街中央,把穿篓子的两头绳子系在路两边的电线杆上。他想用这种办法阻止骑兵的步伐,便于歼灭。
吴羽军为防止骑兵天亮后发现这些篓子,一把火就会将竹篓子烧成灰烬,决定在拂晓前行动。后半夜,吴羽军派出一个班,向敌人骑兵据点发起主动进攻,他们朝敌人据点内连甩十几颗手榴弹,敌人被炸倒一大片,不一会儿,敌骑兵果然中计,开门出击。这个班佯装后退。敌骑兵挥鞭猛追。他们追到竹篓的地方,突然失去了目标,不甘心的敌骑兵不知有陷阱,闯进了吴羽军的“竹篓阵”,马蹄被竹篓绊倒,顿时人仰马翻。说时迟那时快,埋伏在路两边的官兵们向马群甩出一枚枚手榴弹,机枪班也朝敌人开火,吐出一串串火舌,仅15分钟解决了战斗,这股骑兵被歼,还俘虏了五名鬼子。
敢死队成功破敌阵,消息传开,军心大振,各师仿效。第八十七师组织了一支敢死队,由第五二一团团长陈颐鼎率领部队,由北向南横扫,所向无敌,他们占领日本海军操场和海军俱乐部。但是,当攻到公大纱厂时,前进受阻。这里的敌据点用的全是钢筋水泥结构,炸药和平射炮轰不动。消息传到南京,蒋介石令何应钦想办法。何应钦授命后,想到组建不久的化学兵总队,总队刚从法国购来了12门抛射炮。这些抛射炮可能用得上,但是,使用这些抛射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把炮的圆形底座埋进工事固定好,再将炮与炮用电线连接起来,计算好目标距离,然后操纵电钮开关,12门炮便可同时发射。由于刚从外国购买运回来,还没有使用过,何应钦派了两名机械工程师,带着炮赶到上海,照说明书边学边操作。负责开炮的总指挥李忍涛带着50名官兵将炮抬到虹口公园前的江湾路上,依照工程师说的操作要领,装置好抛射炮。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李忍涛下令开炮。谁知操作失误,方向偏了,弹着点距离目标差了50米。立马修正后再次按动电钮,炮弹不偏不倚,对准目标爆炸了。随着阵阵闪耀的火光,敌据点的围墙炸倒一大片。但是,狡猾的鬼子在据点的外围建起了五层围墙,抛射炮只炸倒了三层。而且,12门炮进口时配备了36发炮弹,25分钟时间就打得光光的,一发不剩了。
铁拳行动(4)
张治中急得叹气说:“洋顾问的铁拳战术不行了。”
松井石根来了(1)
洋顾问听到张治中埋怨自己的铁拳战术不灵了,一边唱着一口啤酒,一边认真地解释说:“这种战术在德国百发百中,此次失败不是方法不灵,而是铁拳的力量不足。我建议现在要加大攻击力量,铁拳战术一定能行!”
张治中不知需要再加大多少力量。洋顾问说:“要以师为单位,组成三个大铁拳,砸向一个方向才行。”
张治中立即向蒋介石报告了洋顾问的建议,并提出了具体战斗方案。因为是洋顾问的建议,蒋介石不假思索,立即批准了他的战斗方案。8月18日晚,张治中把第三十六师师长、第八十七师师长和第八十八师师长叫到司令部后,向他们面授机宜,要求他们三个师在19日傍晚前夺取汇山码头,向两翼扩大战果,力争在20日上午彻底歼灭日本海军陆战队。
19日凌晨,灰紫色的云层在天空飘动。张治中在电话中对三个师下达了出击令。这三个师如三把锋利的钢刀,向汇山码头直插过去。
汇山码头是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在这里修建的水泥码头。码头岸边有一排堆放货物的仓库。抗战爆发,日本人把仓库变成了弹药库,并在仓库的两头修筑了十几个水泥大地堡。这些水泥大地堡有两个作用,一是保卫仓库,二是为攻占上海屯集兵力。这里驻扎日军一个大队,各地堡内有大炮、炸药,还有机枪。地堡前面是一片开阔地,没有任何障碍物挡住视线,守卫部队一目了然,攻击的部队无论上来多少,都会倒在密集的枪口下。
三支部队兵分东西两路,向汇山码头逼近。第三十六师和第八十七师夺取虹口后再向汇山码头进攻;第八十八师夺取杨树浦后再向汇山码头进攻。第八十七师和以往进攻一样,他们先以重炮和卜式山炮对敌阵地火力压制,乘着滚滚浓烟步兵冲锋。杨树浦路边就是滚滚的黄埔江,这时正是洪水猛涨季节,江水上涨,平到了江堤,杨树浦路上积着浅浅的江水。日军的军舰也因江水猛涨舰身提高了不少。他们可以观察到江边及杨树浦的一切。所以,当第三十六师和第八十七师冲到这里时,突然遭到敌军舰炮火的袭击,许多官兵倒在炮火之下,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张治中在与第八十七师师长宋希濂通话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便带着卫队到现场视察。他一看到一批批官兵迎着弹雨冲锋,一批批倒下时,泪水溢出眼眶。宋希濂忧虑地说:“这一仗双方都知道时间的重要,敌人知道必须咬牙顶过这一阵就会有大批援军赶来。我们是咬牙拔掉这些据点后,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对付敌人的援军登陆。所以,双方都在拼命。”
张治中点头说:“说得对,所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仗,谁胜谁就有希望,当然会作生死之搏。”
这时,从天潼路方向开来了六辆坦克,停在宋希濂面前。宋希濂告诉张治中,这是刚从修理厂临时拉出来的,他们来配合步兵作战。他咬着牙说:“我想等到天黑后,利用夜色掩护,让坦克当开路先锋,再拼它一下!”
张治中考虑到时间非常宝贵。时间就是生命,他心急火燎地不想等到天黑再行动,立即派人将坦克连连长叫到面前,对他说:“时间就是胜利,也许今晚敌人的援兵就会赶到了。所以,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在天黑之前要拔除敌人的据点,你马上就带着弟兄们冲上去。”
连长面露难色,对张治中说:“报告长官,我刚从军校出来,没参加过实战,两天前才学会开坦克的。”
宋希濂也帮着解释说:“他说的是实话,他们全是新手,没有实战经验。”
张治中有点不高兴,他沉下脸说:“新手练一练不就成了老手了吗?再说,现在战场需要不上战场,难道等到战后练好了再上战场吗?”
“这……”连长望着宋希濂,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怎么怕死是不是?我告诉你们,当兵就是为打仗,如果怕死,就不要当兵!”
这个连长听了张治中的话,扫了一眼周围的弟兄们,觉得大家都用一种瞧不起的眼神看着自己,顿时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二话不说,迅速跳上坦克,转身对后面的坦克士兵说:“弟兄们,跟我冲!”
六辆坦克“轰隆隆”地向敌人的据点开去,他们刚到了江边,就被敌人军舰上的大炮击中,烈火燃烧着坦克,年轻的连长和十几位坦克手都牺牲了。
张治中跺着脚,十分后悔地说:“他们的生命被我的冲动断送了,是我的错,是我的错,我不该不计后果让他们作无畏的牺牲。”他自责地说,“我天天在教育下属胜不骄,败不馁,要经得起荣誉,也要受得起挫折。可是,我为什么就受不起挫折了呢!”
宋希濂刚要开口安慰他,突然飞来八架敌机,一阵狂轰滥炸,许多士兵被炸死。宋希濂的指挥所屋顶中了一颗大炸弹,指挥所顿时成了一堆废墟。值班参谋和报务员都葬身火海,埋在瓦片中。宋希濂和张治中离指挥所有一段距离,才幸免于难。宋希濂望着得意的敌机,咬牙切齿,吼叫道:“狗日的鬼子,你们不要太猖狂了,这笔账老子迟早要你们偿还!”
这时,第九集团军司令部的一个参谋,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般朝张治中这边开来,在张治中的面前猛地紧刹车。张治中抬头一看,不由惊叫道:“鲍参谋,你怎么来啦,是不是有急事?”
松井石根来了(2)
鲍参谋一边跳下车,一边说:“报告长官,有急电!”说着将电报递给了张治中。
这是太仓的江防司令刘和鼎发来的十万火急电报。电文写道:清晨5时,大批日军在川沙口、狮子林登陆,正向罗店移动。
这是在张治中意料之中但也是意外之中的事,张治中看完电报,一时吃惊地张大嘴巴,
不知如何是好。
率先登陆的日本上海派遣军的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共计4万余人。总司令松井石根大将年逾59,已退休多年,在湖光山色的富士山家中安度晚年。日本陆军部接到驻上海海军陆战队紧急求援电报后,决定派两个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去增援。但派谁出任总司令一职呢?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松井石根。松井石根曾参加指挥日俄战争、中日战争,当过关东军的高级参谋,又任过日本驻欧洲、中国上海、广州领事馆的武官及日军驻华公使馆的武官。他既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也有外交经验,更了解中国的情况,由他担任上海派遣军总司令,他们认为是最佳的人选。
8月14日上午,陆军大臣松山元大将打电话通知松井石根,要他火速赶到东京,有重要军机大事相商。具体是什么事,松山元在电话中没说。松井石根虽然退了役,但他仍十分关注国际动态及中日战争的进展。他接到电话后,十分敏感地估计此事一定与中日战争有关。他考虑会不会要他去参加一个军事会议,为扩大入侵中国的战争出谋划策。第二天一早,陆军部派车来接他。不到9点,车子就开到了东京陆军部,松山元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他。松井石根准备下车,被松山元拦住,对他说:“你不要下车,我上你这辆车,我们到天皇那里去。”
松井石根愣住了,不解地问:“什么,我们到天皇那里去干什么?”
松山元神秘地笑了笑说:“你到了那里不就清楚了吗?”说罢,命令司机开车。
车子进了皇宫,松井石根见到裕仁天皇后,他才明白天皇已颁发了任命令,要他出任上海派遣军总司令,而不是要他来给他们当当参谋。由于军情紧急,松井石根必须在8月16日早上,率领两个师团的部队登舰,开赴上海。
松井石根感到太突然,上面只给了他一天的准备时间。松井石根利用这一天的时间,熟悉两个师团的军官,了解平时训练的情况,又同陆军部研究选择登陆点。
在选择登陆点时,松井石根与陆军部发生了分歧意见,并发生了激烈的争执。陆军部选的是上海的宝山、高桥一线,他们的理由是在这里登陆后,可以起到直接增援上海海军陆战队的作用。而松井石根则认为,中国军队现在都集中在上海市内作战,如果在宝山、高桥登陆,正好与中国军队的主力发生正面接触,这样,容易形成对峙的僵局。他建议在川沙、狮子林一带登陆。他的理由是可以避免与中国军队的正面接触,还可以截断宁沪铁路,中断南京与上海的联系,也可以从北向西南迂回包围上海,与上海海军陆战队来个内外配合,对中国军队进行反包围。
双方虽各执己见,但经过几次沙盘作业论证后,松井石根还是说服了陆军部。
张治中接到刘和鼎关于日军在川沙口和狮子林登陆的报告,立即将此事摆到了第一位。当务之急,他首先要向南京报告这一情况,请求快速向上海方向增兵。第二就是迅速部署部队,向罗店方向堵截敌人。
他向南京报告后,准备向各师下达包围登陆之敌的作战任务。但是,敌机和炮弹将通向各师的电话线都统统炸断了,无法电话联系。惟一的办法只有派人火速传达他的命令,他完全可以将命令交给通讯参谋去送。但他向来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小事可以交别人做,这个事关全局的大事,他不放心,必须亲自落实。
他带着两个参谋坐上吉普车,从江湾出发,先向第八十七师指挥所所在地——江湾的叶家花园奔去。半路上,敌机追随着他的吉普车,一个劲地向他扫射。车胎被打了个洞,车子歪歪扭扭地翻进了路边的沟里,他们只得弃车步行。到达第八十七师指挥所时,已是8点40分,他正向师长王敬久下达了拦截登陆敌人的任务时,兄弟部队给王敬久打来了电话,通报说张华浜、蕴藻浜方向发现敌人登陆部队。
王敬久将情况报告了张治中。张治中大步走到地图前,分析日军动向。他觉得敌人从川沙口、狮子林登陆后,兵分两路,一路向上海市区开进,接应海军陆战队;另一路抢占宁沪铁路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他考虑自己的作战部署必须调整。他对一旁的王敬久说:“现在情况变化太快,拦截登陆敌人与围歼海军陆战队必须同时进行,我决定由你负责指挥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和独立第二十旅、保安总团及教导第二团,歼灭虹口杨树浦一线的海军陆战队;由夏楚中指挥第十一师、第八十七师一个旅和第九十八师,迅速开赴罗店、宝山、杨行、刘行一线,围歼登陆之敌。
王敬久一下子要指挥这么多部队,担心自己的能力,请求张治中考虑改变一下。张治中毫无商量地命令他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同时鼓励他,希望他敢于承担重任。
随后,张治中用电话迅速向各师下达了作战命令。
那天,蒋介石得知大批日军在川沙口、狮子林登陆的消息后,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宋美龄见他团团乱转,不见他拿出办法,便着急地对他说:“大令,你这样六神无主是不行的,时间就是生命,你必须赶快调兵遣将,向上海调30个师去增援。”
松井石根来了(3)
蒋介石这才回过神来,拿起电话,向何应钦传达了命令。随之,一份份电令如雪片般飞向各部,接到调令的部队坐车乘船,向上海方向赶去。第十五师由长沙坐船经南京到上海;第七十四军由陕西南部坐火车到上海;第八师从西安出发;第二军从武汉坐船经镇江转车;第一军从甘肃出发;第二十一军从广西出发;最远的是第二十军,他们接到命令,从四川的重庆和成都,火速赶往上海。
这些部队出发时,受到驻地老百姓的夹道欢送。第二十军在贵阳车站登车时,20万市民含泪相送,市民们给官兵们送茶水,将煮好的鸡蛋放在他们手上,给他们路上垫饥,有的向官兵们送上自己千针万线做的布鞋……此情此景,令官兵们动容。
有个士兵感动地说:“以往我们出征打仗,走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狼藉,老百姓们拼命地跑反,见我们就躲。这次出征,我们享受到了红军的待遇。”
“这你还不明白吗?过去我们是打内战,打共产党,老百姓痛恨我们。这次我们是打小日本,是抗日,老百姓当然为我们送行。”一个当官的说。
杨森军长在新闻界举行的欢送会上说:“今天见到那么多民众欢送我们,我流了好几次泪。我是个老军阀了,打了几十年的仗,全是自己人打自己人,遭到民众的唾骂,实在是没意思,对不起国家和民众。如今我们在打日本救中国的口号下,与民众站在一起,我代表全军将士,向贵州民众发誓,我们川军宁作战死鬼,不当亡国奴!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洒尽热血!”
在激昂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歌声中,杨森接受了两位学生敬献的鲜花。
淞沪战役万众瞩目,那几天,全国在沸腾,所有铁路、公路、水路,中国所有的交通线,全是运送军队的专车、专船。抗战的歌声传遍全国。各大城市的学生、工人、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声援中国军队在上海抗击日本鬼子。
吴淞失守(1)
8月22日下午,松井石根率领大批日军,在上海以北海岸登陆。那天下午,松井石根的指挥舰停泊在长江口的长兴岛附近。他右手持报话机,左手指着地图上的上海地名,一字一句下达他的登陆命令:第三师团全速在吴淞登陆!登陆后,先抢占滩头,巩固阵地,向大场、陆行、真如推进!占领宁沪铁路线切断交通;第十一师团在浏河登陆!登陆后巩固滩头阵地,全速向罗店、嘉定推进!
松井石根心里盘算着,他的两万日军在这里登陆,必然会引起中国军队的关注,中国军队一定会来阻截。因此,他准备利用这个机会,在这里歼灭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再向上海市区进攻。
蒋介石的头脑里也在翻腾,他考虑要阻挡大批日军登陆,必须由空军出马。因此,扬州机场、广德机场、杭州机场、南京光华门机场、南京句容机场等几乎所有的飞机都接到蒋介石出击的命令,一架架战鹰腾空上天,他们在吴淞、浏河的上空轰炸扫射,力争将敌人歼灭在滩头。扬州机场第四大队大队长王天祥,率领18架飞机起飞,晨风万里,不到10分钟就到了长江口。他们发现三艘航空母舰及无数的小汽艇如密密麻麻的蚂蚁,上面坐的全是士兵,正全速往滩头驶去。空军健儿对准目标,低空来回扫射和投弹,成批成批的日军如推倒的麻将牌中弹倒下。
他们完成了轰炸任务返回后,南京机场的飞机接着去轰炸。此时,日军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和台湾新竹机场的飞机赶来迎战。整个天空黑乎乎的一片,双方相互厮拼绞杀。有的围追,有的遁逃,一会儿左翻右滚,一会儿上蹿下冲,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战斗中,一会儿见一架飞机拖着黑烟坠入大海,一会儿见两架飞机碰撞着冒着大火,坠入大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天,双方有400架飞机交战,中国空军在歼灭61架敌机的同时,损失了70架飞机。
这时,中国还不会造飞机,所有的飞机都是从外国购买的,价格十分昂贵,当时一个县的工农业总产值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