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春桥文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页
01…30
01) 张春桥同志简要生平(1917~1994)
02) 《毛泽东之歌》的作者对批评的答复
03) 我所领会的〃真理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04) 破除资产阶级的法权思想
05) 姚文元张春桥在北京广播学院的讲话
06) 张春桥接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大学来京同学时的谈话
07) 张春桥接见北京天津红卫兵时的谈话张春桥
08) 张春桥关锋在接见福建部分赴京同学时的讲话张春桥关锋1966。10。07
09) 周恩来张春桥接见清华大学八个组织的代表座谈纪要
10) 张春桥在《西北地区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11) 张春桥关于长征问题的讲话
12) 张春桥接见〃浙江金华北上控告团〃时的讲话
13) 张春桥戚本禹接见红卫兵代表时的讲话摘要
14) 周恩来对中央广播事业局的电话指示及张春桥姚文元的谈话
15) 张春桥戚本禹与北航〃红旗〃五名战士谈话
16) 张春桥对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赴京团代表的讲话
17) 张春桥接见同济大学东方红兵团全体战士时的讲话
18) 张春桥接见上海市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部分工人讲话
19) 张春桥接见上海工人造反总司令部北上控告第一兵团的讲话
20) 张春桥接见上海和外地革命造反派时的讲话
21) 张春桥与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赴京代表团的讲话
22) 张春桥姚文元在中央广播事业局的讲话
23) 张春桥姚文元接见北京广播学院学生代表时的谈话
24) 张春桥姚文元与广播事业局《毛泽东思想战斗团》的谈话
25) 张春桥姚文元接见中央广播事业局群众组织代表的讲话
26) 张春桥姚文元与广播事业局《红色造反团》的谈话
27) 张春桥等在接见部分归侨革命师生和红卫兵时的讲话
28) 张春桥对上海目前形势的几点看法
29) 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的一次讲话摘录
30) 张春桥姚文元对上海各高校〃红革会〃负责人的讲话
31…60
31) 张春桥姚文元同北京高校驻沪联络站人员座谈
32) 张春桥在上海市革命造反派座谈会上的讲话
33) 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欢呼中央贺电大会上的讲话
34) 张春桥谈中央广播事业局的夺权斗争
35) 张春桥在接见上海革命造反派会议上的讲话
36) 张春桥姚文元谈上海高校〃红革会〃
37) 张春桥在上海人民公社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38) 张春桥姚文元与同济大学东方红兵团等谈话摘要
39) 张春桥姚文元在〃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进一步开展三结合夺权斗争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40) 张春桥传达毛主席最新指示
41) 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42) 张春桥姚文元接见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讲话
43) 张春桥在上海市革命造反派整风大会上的讲话
44) 戚本禹张春桥谢富治接见北京中学代表时的讲话
45) 张春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46) 张春桥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47) 张春桥姚文元对上海舞蹈学校部分师生的讲话
48) 张春桥姚文元在济南军区机关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49) 张春桥在山东省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50) 张春桥姚文元杜平对江苏和南京地区无产阶级革命派的讲话
51) 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女六中的讲话
52) 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高校座谈会上的讲话
53) 张春桥关于上海高校运动的讲话
54) 张春桥接见南京地区三派赴京代表时的讲话
55) 张春桥关于农民进城问题的讲话
56) 张春桥对上海高校负责人的讲话中有关清查〃五一六〃的内容
57) 张春桥在空军某部祝捷庆功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58) 中央首长康生、张春桥接见江苏省赴京代表团的讲话
59) 张春桥姚文元对上海铁路局系统代表的讲话
60) 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谈〃抓革命促生产〃
61…92
61) 张春桥接见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工交财贸组时传达毛泽东指示
62) 张春桥同志在上海庆祝建国十八周年大会上转达伟大领袖的亲切嘱咐和无限关怀 毛主席向上海工人阶级、无产阶级革命派和同志们问好
63) 张春桥姚文元视察上海第八印染厂时的讲话
64) 张春桥接见上海舞蹈学校大联合委员会的讲话摘要
65) 张春桥姚文元对上海市宣传系统大批判负责人的指示
66) 张春桥对上海的指示
67) 张春桥在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报告会上的讲话
68) 中央首长康生、张春桥第三次接见安徽双方全体代表时的讲话
69) 周恩来张春桥对全国粮食工作会议和铁路工作会议代表的讲话
70) 张春桥在江苏军队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1) 张春桥接见第二十七军首长谈无锡文化大革命
72) 张春桥对上海市革委会的电话指示
73) 张春桥接见上海大专院校红代会全体代表的讲话
74) 张春桥在上海革委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75) 张春桥接见上海工总司常委时的讲话
76) 张春桥在上海市委扩大会议上谈准备九大党章草稿
77) 张春桥在上海市革委会修改党章小组会上的讲话
78) 张春桥谈修改党章
79) 张春桥在上海工代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80) 张春桥在上海市革委会会议上的讲话
81) 张春桥接见文艺出版界代表的讲话
82) 张春桥在〃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市公安局大会〃上的讲话
83)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接见文化组成员时的讲话
84)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在批判《园丁之歌》稿件上的批示
85) 张春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
86) 张春桥在全军各大单位政治部主任座谈会上的讲话
87) 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
88) 中共中央转发《外交通报》(张春桥向阿尔巴尼亚同志介绍当前〃教育革命大辩论〃的谈话)(概要)
89) 张春桥日记
90) 张春桥接见于会泳的谈话
91) 张春桥关于〃批邓反右〃运动的讲话
附录: 张春桥同志著作年表春桥文录
文稿收集整理:bravo
01) 张春桥同志简要生平( 1917 ~ 2005 )
山东巨野人。 1938 年去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在《晋察冀日报》、《新石门日报》任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解放日报》社社长,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市委候补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历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南京军区第一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是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7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永远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1980 年 11 月 20 日至 1981 年 1 月 25 日期间,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的公开审判, 1981 年 1 月 25 日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83 年 1 月 25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裁定,将对其原判处的刑罚,减为无期徒刑,原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1997年12月减为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10年。1998年1月保外就医。因患癌症,于2005年4月21日病亡,得年88岁。
有网友评论:要说的是春桥;春桥绝不仅仅是个文人,是政治家,不仅仅是政治家,还是条汉子。此话怎讲?因为审判他的时候,春桥一言不发。那个春桥的山东同乡审判长问,掌蠢窍,你血不血啊?从头到尾问了几十遍,春桥就是不血。套句文革的话,春桥一句不说顶一万句,比老毛还牛。一句不说意味着我不承认这个审判。一句不说意味的成者为王败者寇,我就是下手晚了,没什么可说的。。。。。。要问问邓小平,尽管给春桥下了大狱,他还是佩服。我邓小平懂政治,检讨书永不翻案写了好几份,春桥不仅懂政治,还有骨气。这点除了老毛,也就春桥能做到,连彭德怀都不行。 02) 《毛泽东之歌》的作者对批评的答复
张春桥 (1951。03。11) 《人民日报》
编辑同志:
今天读到《人民文艺》第八十七期所载周巍峙同志《略谈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创作》一文。我完全同意他对我和卢肃同志合作的《毛泽东之歌》的意见。他所指出的许多缺点,是一九四一年 〃 七一 〃 前写成这个作品时我们就感到了的。一九四三年整风时,我对这支歌曲也曾进行检讨,和巍峙同志这篇文章的意见基本上也是一致的。经过整整十年,每当听到人们还在唱这支歌时,内心实在不安,它成了我的一个精神负担,并且一天比一天沉重。虽然也曾想重写一支新歌,但思想感情很不成熟,始终未敢落笔。我衷心地希望有新的歌曲来代替它。我想,现在人们还在唱它,并不是因为它好,而是迫切需要一支歌来表达对领袖的敬爱。我自己也仍愿在这方面努力。
这支歌人民广播器材厂曾灌过唱片,为了不使它再推广,我已请人民广播器材厂停止发行。谢谢你们。
张春桥二月五日,上海
(编者按:这个歌曲,除人民广播器材厂停止发行外,各地广播电台应即停止播送。)
附: 略谈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创作
周巍峙 (1951。02。11) 《人民日报》
用诗和歌曲来歌颂和赞美人民的领袖毛主席,描绘领袖的英雄形象,表达人民对领袖无限的尊敬与深厚的感情,这是很光荣的但也是很艰巨的任务。陕北农民所作的《东方红》,已成为全国流行的群众歌曲;解放后的工人群众及其它劳动人民也写了许多充满纯真感情的诗歌来抒发对于自己领袖的挚爱。去年国庆节,各兄弟民族更带来了许多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节目。我们的诗人和音乐家也写了不少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这些歌曲有的已在广大群众中流行。但在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当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严肃地认真地加以考虑。
我看了二十几个歌颂毛主席的歌曲,有的是群众自己的创作,在这些歌曲里最常见的词句是 〃 大救星 〃 、 〃 恩人 〃 、 〃 像爹娘 〃 ,或者 〃 北斗星 〃 、 〃 帮助咱们把身翻 〃 、 〃 跟着他 〃 ,以及 〃 饮水要思源 〃 等等,仅仅有少数歌子提到人民的力量。这些歌曲虽然反映了群众对毛主席衷心的敬爱与感激,却没有充分反映出领袖与群众之间的正确的关系,或者反映得还不够恰当。领袖的伟大就依靠于他是真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发挥群众的力量,因此他才能领导群众在十分艰巨与复杂的斗争中赢得胜利。陕北民间的诗人孙万福曾用: 〃 高楼大厦平地起,蟠龙卧虎高山顶 〃 这两句话歌颂毛主席, 〃 蟠龙卧虎 〃 要依靠 〃 高山 〃 , 〃 高楼大厦 〃 要从 〃 平地 〃 建起。这样他就把领袖与群众的关系正确地表现出来了。而不是把领袖写成了 〃 超人 〃 与 〃 救世主 〃 。
许多歌颂毛主席的歌曲还不能完满地表达群众敬爱领袖的真挚的热情。与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我们要求用最热烈,最亲切,最富于情感的语言与音乐歌颂我们的毛主席。这种情感的发挥是由于作者深刻地感觉到人民革命事业的至高无上。他十分亲切地体会到胜利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亲眼看到人们在新的生活中都变得那样的聪明、勇敢,富于创造精神,因而不可抑止地产生一种冲动,一种急切要求歌颂自己领袖的冲动。这是真情流露,毫无拘束地倾吐,要在领袖面前,在广大人民中间歌颂新的生活,畅述自己内心的欣喜与真诚的感激,表达自己对领袖的崇高敬爱。因此它的情绪是健康愉快,充满向上精神的。它是真正的颂歌,绝不是那种轻佻肤浅,矫揉做作的 〃 流行歌曲 〃 ,也不是那种呆板的 〃 仪式音乐 〃 。可惜,我们的某些歌曲却存在着很不少的缺点。
如由张春桥作词,卢肃作曲的 〃 毛泽东之歌 〃 。词中虽也着重说明了毛主席刚毅的战斗精神,以及他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但他所选取的形象是暴风雨中的 〃 海燕 〃 ,是 〃 黑暗无边,夜雾茫茫 〃 。对伟大领袖与迅速发展的人民力量缺乏有力的描绘。加上曲调过于平淡,情感沉郁,特别是:(曲谱图)则更带有感伤的成份。有人认为它的情调受了宗教赞美诗的影响,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这个歌曲是十年前的创作,在新解放的城市中,也曾为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所欢迎,但从整个思想情感来看,却和现在人民的距离很远了。
有的歌曲是词句空洞,缺乏热情。如《歌唱毛主席》的一首叙事歌中(大民、朱孟词,耿介、怡明曲),作者从中国有了共产党,共产党像太阳,毛主席像爹娘写起,接着就写毛主席如何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组织红军在井冈山闹革命,粉碎五次围攻,后来经过万里长征,北上抗日,建立陕甘宁边区,深入敌后,打得鬼子投了降,后来又进行解放战争,农民们实行土改闹生产,翻身作主人,一直唱到 〃 军民团结消灭贼老蒋,全中国解放,幸福永无疆 〃 ,总共七段词中,感情的描写极少,很不生动。另一词更是平板地写着: 〃 毛泽东你真好,共产党你呀领导,你的呀队伍能呀打仗,你的呀同志本呀领高,爱人民真周到,打败蒋匪立呀功劳,咱们呀有你毛呀泽东,日子呀越过越呀是好! 〃 像这样句子,简直不能算做歌词,怎么能感动人呢?另一种不好的倾向是用一种非常肤浅的与不庄重的情调来歌颂人民的领袖,如:魏风作词,贵彬作曲的《西北农民歌颂毛主席》一歌,整个情调也是不热烈的和无力的。开头几句和陕北民歌揽工歌相似,情绪很沉闷,特别是:(曲谱图略)
等句,更显得轻浮与滑稽。用这样的乐曲来歌颂毛主席是不相称的。又如吕呐作的《人民四唱》里,每段歌词,加了五个 〃 龙格龙 〃 ,有的竟长到二十拍,
如:(曲谱图略)
听起来觉得油腔滑调,十分不庄严。
还有《歌唱毛主席》一歌,每段词中有五个 〃 那个 〃〃 太阳那个出来哎照四方,中国那个有了共产党。哎,共产党啊,像太阳。那个毛主席那个像爹娘。哎,他给人民出主张,那个辛苦日夜忙。哎有了毛泽东中国就有了希望。 〃 作曲者似乎为了求得曲调活泼,竟没考虑到加了这许多 〃 那个 〃 ,对一个庄严的颂词起着怎样坏的影响!
我想,颂歌的情绪应该热烈也可以写得活泼,具有群众风格,但绝不是要用油腔滑调的口吻,用一些旧的趣味来代替人民歌颂自己领袖的情感,在人民群众中传布这种不健康的,肤浅的情调。上述不适当的表现方法虽不一定都是由于创作态度不严肃所造成,但至少在情感掌握与创作方法上是值得加以检讨的。这里面还包括了对民歌曲调如何正确运用的问题。在民歌中有时加了一些 〃 哎嗨哟 〃 的语助词(有些是作感叹词)以及 〃 那个 〃 一类的虚字,有的是为了表现劳动的呼声,或者是由于民歌的语言趣味与补助曲调的不足而产生;在今天我们写歌颂领袖的歌词,也搬用这些东西,那就错了。过去甚至有人用山西的一种很坏的小调配上 〃 毛主席是太阳 〃 来唱,听起来使人十分难受。民歌中虽有不少健康的、明快的曲调,在集体劳动中还产生许多雄壮有力的歌声,但是一般民歌既产生于封建时代的农村,思想情感无论如何都和新的生活有很大距离。用它来表现新的人民对自己领袖的情感,它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因此当我们采用民歌的旋律,来表现新的思想情感,如果不加以选择和发展,将无法达到我们的创作目的。特别是写群众唱的歌颂领袖的歌曲时,需要更大的发展。就是写抒情的独唱、对唱时,如果选用旧的民歌,也要根据新的感情,加以改造。对于那些不合适的、落后的、不健康的民歌曲调,绝不能无原则地搬用。
创作歌颂毛主席的歌曲本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我们需要更好地去理解人民对领袖的情感,善于选择某一侧面,某一角落来描绘领袖与人民的关系,人民热爱领袖的情绪。本来在一首短短的歌词与乐曲不可能装进很多的东西去,我们不必写到许多事物,详述历史的发展。最主要的要求是深刻的思想与饱满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与有力的曲调。我们不一定都写大合唱,大器乐曲,也可以写成齐唱、对唱、与小的独唱,小型器乐曲等,不必强求一律。目前特别需要的是广大群众能唱的歌颂毛主席的齐唱歌曲。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三十周年纪念日,多写些更好的歌颂毛主席的歌曲,正是献给伟大的人民政党与人民领袖的好礼物。我想我们应当勇敢担负起这一任务,更多地学习,更多地思索,更多地写作,一定能够产生有力量、富有思想性,能够充分表达群众与领袖间诚挚深厚的情感的歌曲。* 03) 我所领会的 〃 真理报 〃 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张春桥 (1954。04。19) 《人民日报》
报刊工作的一个不可破坏的原则
以 〃 真理报 〃 为首的苏联报刊的几十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苏联报刊的一个不可破坏的原则。报纸以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帮助党把人民教育成坚强的忠诚的战士。
苏联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特别是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的各次代表大会,对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问题都作了明确坚定的指示。一九一九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所作的关于报刊的著名决议,一方面强调指出了党和苏维埃的报刊是宣传、鼓动、组织的最有力的工具,是不可代替的影响最广大群众的手段;另方面号召党的报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 党和苏维埃报纸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揭露在职人员和机关的各种犯罪行为,指出党和苏维埃组织的错误和缺点。所有这些,必须以实事求是的和同志的态度来做。被报纸说到他的行为的人员和机关,必须在最短期间内在同一报纸上加以实事求是的更正,或指明关于错误的改正,如果没有这种更正和承认,革命法庭即控诉被指明的人员和机关。 〃 这些规定到今天仍然是被遵守着的。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发展,随着几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报纸上更显著地开展起来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期,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发表了告全体党员、全体工人书,提出了不问对象、不顾情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著名口号,成为党和苏维埃报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方针。
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又一次指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对推动党的事业前进的不可估量的巨大意义。
为什么党要作出这么多的决议,并且要不断地反复地提出这个问题呢?
〃 真理报 〃 编辑部的同志们告诉我们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不是没有遇到阻碍的。一个人受到批评时,绝不会唤起他受表扬时的那种感觉,也不会得到象小孩子被母亲抚摸着脑袋时的那种愉快,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做到今天这样,使被批评的人员和机关在看到报纸以后都自觉地给报纸编辑部写检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十多年前就有一些负责干部因为在对待批评的态度上犯错误而受到了处分。直到今天,苏联共产党和党的报刊仍然需要继续进行斗争,来保证党员和劳动人民毫无顾虑地批评党和政府的缺点和错误,来保证他们的批评得到切实的效果,这也是苏联共产党为巩固党和人民的联系,为消灭资本主义思想残余,为建设共产主义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真理报 〃 编辑部同志曾向我们介绍了许多例子,说明党曾经怎样展开斗争,为批评和自我批评开辟道路。
〃 真理报 〃 上有一次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题目是: 〃 安娜·瓦西利亚的事件 〃 。讲的是一件发生在莫斯科的事情:安娜·瓦西利亚是一个积极的女党员,因为在党的会议上批评了区委,区委很不高兴,开始时是打击她,最后撤销了她的工作。她到 〃 真理报 〃 去申诉,要求 〃 真理报 〃 帮助她。 〃 真理报 〃 编辑部派记者柯洛索夫同志作了调查,证明她的反映是真实的,就由柯洛索夫同志写成这篇小品文发表了。这个问题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并且被提到中央的会议上去讨论。会议决定成立专门委员会进行检查,参加委员会的有党中央书记、苏联最高检察署和最高法院的负责人,小品文的作者柯洛索夫。他们对发生这一事件的区委会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和许多党员谈了话,发现这个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得不好。委员会在中央会议上作了报告。会议决定恢复安娜·瓦西利亚的工作,撤销区委书记的职务,并指示莫斯科市委要注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工作。
〃 真理报 〃 为支持地方报纸的批评作过许多斗争。曾经有一个州报批评州贸易部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办了一个食品展览会,在结束时工作人员把展览品都吃光了。州报在批评中曾提到他们在喝酒时唱了一支名为 〃 芦苇响起来了 〃 的歌子。被批评者看了不服,反驳说虽然吃光了东西,但是没有唱这个歌,所以 〃 批评与事实不符 〃 。 〃 真理报 〃 写了一篇题目叫作 〃 芦苇响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