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邪传人-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宁宁这一番理论论据,可是一下震住了周围的人,这不但说地有理有据,连典籍原话都点了出来,而且还是出自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之口,不能不让人敬佩呀。
却不知宁宁说的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引用书中的言语,但凡是楚邪认为值得一看的医术方面的书籍。都为宁宁搜集了起来,而宁宁依靠着她那超凡的记忆力,更是把书里地内容一网打尽,至于理解不理解,反正有楚邪为她讲解。她现在做地只是把那些东西都记在心中。理解是以后的事情。
“格老子的,我还以为那诊所里的医生为人很好呢。居然敢阴我,一个小小的伤口就纠缠了我快半年的时间,每个月都要去他那里抓点药,这娘希匹的不就是郎中钓病人么?”那名男子听了宁宁的话,气的嘟囔道,恨不得立刻回到家痛打那诊所地医生一顿。
郎中钓病人,这是民间对一些医生的称呼,说的就是那些给病人治病时留一手的医生,这一手一般留的不会对病人造成太大地影响,寻常只是让病根不能彻底,每过一段就会有复发地迹象,这样一来,病人过一段时间就要再去他那里治病,为的就是敛财,可以说可恨之极。
这种情况是造成中医式微地一个原因之一,因为在最初面临西医旋风袭来的时候,中医的这种风气因为生活的困苦,很多医生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样一来,与中医相比,能够快速起效的西医就很快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因为民众对中医西医是没有什么歧视的,他们在乎的只是能不能快速有效的治好自己的病,价钱是不是能够接受。所以很多人一生只要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情,就足以让他们心中的那杆秤一下倾斜到西医上去,以后有了病也不会再想着中医了。
蛇伤忌盐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医学常识,给男子治病的那名医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因为一个小小的伤口,就让男子为其苦恼了半年时间,这是如今被男子得知,怎可能不生气呢?钱倒是小事,但却影响了半年的情,实在是可气。
宁宁看着男子生气的神色,说道:“叔叔,生气的事等回去以后再说,这样的医生实在是气人,不过你的伤口你可要记好了,回去以后忌盐三四天,这样就能马上好了”。
对于给男子治病那样的医生,宁宁心中可是非常痛恨的,要知道当初村里给自己家凑的给爸爸治病的钱,就是被一个郎中骗子给骗走了,自从跟了楚邪学医以后,宁宁非旦对片子恨之入骨,就连对没有医德的医生,也是极为厌恶的。
“小宁宁呀,叔叔可要好好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叔叔我不知道要被人耍多长时候呢,这伤口事小,但总是这样,实在是影响人的心情,你的话我相信,多少钱?”男子笑呵呵的说道。
宁宁摇摇头道:“我这是在学医,是不收钱的”。
“不收钱?”男子微微愣了一下,随即恍然说道:“叔叔迷了,楚邪的徒弟会贪财了,那么多名利双收的机会都视若无睹,呵呵,那叔叔也不勉强了,就给你说声谢谢,本来是心情不舒服,出来散散心情的,却想不到把这个影响了半年心情的瘤子给拿下了,真好”,男子说完,笑呵呵的起身让开了位置。
起身之后看到没人上前,男子愣了一下,摇头说道:“我说各位,医生的年纪虽然实在是小了一些,但看的是病,不是人,有没有真本领大家怎么不尝试一下,就算不对也一笑而过就是了,反正人家小孩子又不收钱,如果能治好或者说中了自己的病情,那岂不是好事么?何必在那里犹犹豫豫,真是的,你们这些人就是这样不利索”。
听了男子的话,一些人不由的一呆,对呀,反正是不收钱,说的没道理自己不听就是了,再说自己身上的病不是已经缠了好长时间了么?如果这孩子真能说出来个一二三,那岂不是意外的惊喜么,反正听过之后做不做在自己。于是一下子涌上前了一群人,这些人都是被一些常见难治的病症缠了多年,而且大多都是住在桃花岛上的人,本来是想看看楚邪是不是真有本领的,却想不到楚邪连面都没出来,给人治病的居然是他的一个不到八岁的孩子,所以他们才犹豫着没有上前的。
“你确定宁宁学了几个月的医术真的能够给这些人治病么?”沈寻影向楚邪问道,两人一人靠着一根翠绿的竹子,双手抱怀,一边谈笑着一边透过竹林看着前方的动静,顺便听着前方的声音,好不悠闲自在。
楚邪笑道:“若说治病,宁宁当然没那份能耐,不过这些大部分的病症都是比较常见的,只要询问一下病人的病情,凭借宁宁心中藏的那些良方,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至于情况比较复杂的,她直接推掉就是了。其实让宁宁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让她学会给人把脉”。
“把脉?”沈寻影闻言诧异的看着楚邪问道,
楚邪点点头,道:“把脉是我没办法传授的,毕竟每个人的脉象各有不同,这些需要她自己亲身去体会,而想要体会只有接触大量的病人,现在这样是先让宁宁对病人的病情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为病人把脉,使宁宁深入了解相应病情的对应脉象”。
“你倒是打的好算盘,不怕其中出问题么?”沈寻影失笑道,
楚邪听了为之莞尔,道:“别忘记了我在这里可不是单单看热闹的,可是观察着前面的动静的,为了这丫头,每一个病人的情况我都要用心观察一下,然后还要在心中整理一下,等过后再教导她,这师傅当的可真是不容易”。
沈寻影闻言咯咯笑道:“这才当了多久师傅,居然已经体会到师傅的不容易,倒是难得”。
书画山河 第三百七十二章 传奇师徒
说起桃花岛,中国人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但大多数知道的只是电视电影小说中的桃花岛,如果说是现实的桃花岛,恐怕知道的人就要大打折扣了,也就那些特别喜欢旅游或者曾经去过的人比较熟悉,大部分的人以前从来不知道现代社会中当真有这处地方。
这几天,桃花岛可是出尽了风头,无论是媒体还是网络,就像是忽然之间突然刮起了一阵旋风,瞬间把桃花岛刮入了众人的视线中。
但吸引人的却并不是桃花岛的风景历史,而是一个不足十岁大小的女孩。“世间第一神童”,这个是网络上送给女孩的称号,却一时间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同。那一张张流传的照片,可以清晰的让任何一个人感觉到小女孩那聪慧剔透的韵味,还有那可爱粉嫩的长相,就如同遗落人间的一只小小的精灵一样,感染着每个人的心灵,温暖着每个病人的心房。
许宁,年仅不足八岁,父母健在,籍贯不详,大概在浙江省东南部雁荡山附近,五个月前,在少林寺门口和母亲与楚邪相遇(根据相遇时的情景,说明楚邪早就与宁宁她们相识),根据在少林时与其父母分别的情况来看,应该正是那时候楚邪才收她为徒,所以才会放心把女儿交给楚邪。由上面推论可知,许宁仅仅随楚邪学医不过五个月时间,这五个月在常人而言。想要学会古老生涩的中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在许宁身上却得到了完美地体现。
据悉,在月余之前,楚邪曾经为了教导许宁学医,曾在舟山市最大地药房怡和堂里学习辨识药材。而楚邪的教导方法更是前所未闻,师者教常人不能教,徒者学常人不能学,这对师徒在仅仅一个月时间内,完全熟知了怡和堂将近两千余种中药。两千种药材,相信这绝对是现今任何一个中医不能相比的,一个医术出众的中医医生。一般情况下。只需要掌握数百种常用的和自己擅长地药材就足够了,仅凭着这丰富的药材知识,就足以让这个小女孩脱颖而出。
在仅仅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内,这个年仅七岁多的小女孩,居然成功一直的帮助了大概二百多个人,给他们的病情做了正确而详尽的指导,而且还开了大概一百多个药方,对于这一百多个药方是否当真有效,目前还未尽知。不过最近两天已经开始有人专程来道谢来了,而至始至终,这个孩子始终没有收取过一分地金钱,完全是义务治病,就如她在第一天所说地那样。她这次完全是为了实践自己的医术。病人信任她给了她机会,这对她来说就是回报。
一个七岁大的孩子。试问世间还有哪个神童能够与之相比?面对纷乱的人群,小姑娘从来都是从容相对,面对各种患者的苦楚,她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一丝一毫的不耐和不喜。别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成人在这利益熏天的社会,又有几个能够做到如许宁这个孩子一样?
尽管对于楚邪,国人有着各种各样不满的言论和看法,有人对其崇拜,有人对其鄙视,有人说其虚伪,有人称其傻瓜。但能够在不足半年的时间内,培养出这样一个让人叹为观止地徒弟,也足以证明楚邪的才华绝对不是徒有虚名。
一个师傅,一个徒弟,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师傅,就有什么样的徒弟,许宁小小年纪就拥有了这样的本领,那么身为师傅地楚邪,他地医术到底精湛到何种地步呢?可惜的是,楚邪至始至终都没有出过面,就算是许宁面对自己无能为力地病者,也是坦然拒绝,完全没有任何请师傅出面的打算。但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有杆秤,若是此时还说楚邪不懂医术,那实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一个不懂医术的人可能会在数月时间里培养出一个这样的徒弟么?
在此,我们期待着楚邪走出竹林,一展医术,希望这个身怀中国众多的古老文明的传奇一般的年轻男子,为中国日渐衰落的中医打开一扇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大门。
上面这一片言论,是出自浙江日报头版头条的一则报导,以“传奇的徒弟,传奇的师傅”为标题,足足占用了一大半篇幅。
“宁宁,看病几日,你心中可有什么问题?”灯光下,楚邪手中端着一杯清茶,坐在一张摇椅之中,轻轻晃动着向旁边坐着的宁宁问道。
至于沈寻影,则是安静的在一旁的椅子上坐着,白皙而修长如玉的双手里,却犹如穿花一样,快速的编织着一件物事,这是沈寻影闲暇时分最常做的一件事,至于编织的东西,大多是一些花鸟之类的,编织完之后,就随手挂在房屋各处,很是好看。
这样的生活,让沈寻影几乎为之陶醉,好似完全远离了尘世间的烦恼一般,所有的不快之事全都据在了竹林之外,这里只存在着温馨安宁。
宁宁听了楚邪的问话,一根小指头习惯的在自己的脸颊上摩挲着答道:“楚哥哥,我看过的病人已经不少了,但我感觉自己用的都是照搬硬套,大多数都是根据病人说的病情症状再为他们诊治,很少是宁宁自己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
楚邪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两分会心的笑容,宁宁的作为自然在他的掌控之中,这将近一周时间内,宁宁看的将近二百个人,的确几乎全都是根据她自己心中记得那些病例特征而对症下药的,却很少有通过自己地技术为病人诊治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学中医的一个大忌。因为就算是同一种病例。但患者不同,病情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诊治的方法或者是药量都要有着细微的变化,如若照着宁宁这般做,很容易会出医疗事故。至于宁宁这一周来没出事情。自然是因为宁宁心中藏有地理论和病例实在太丰富了,大多数都能照搬应用。
楚邪点点头,继续问道:“你心中可曾想到原因?”
宁宁头微微一歪,答道:“楚哥哥经常说中医讲究的就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如若掌握了这样四种,再熟知各种药材。这样就足以成为一个良医。我觉得自己到现在只是做到了一个问。其他的却是没有做到”。
楚邪呵呵笑道:“你能明白自然是好事,身为师傅,四种诊法唯有问能够直接传授,至于其他三种,却是要你自己去积累经验,细心体会”。
“望诊:凡看病,以望为先。病起百端,不出脏腑气血神经;症虽多样,不出寒热虚实。病虽难知瞒不过颜色位置;观形察色一目了然。望诊的内容包括面色、眼球、山根、舌胎等;闻诊:闻即听的意思。听呼吸之粗细可辩肺腑之功能,而脑神经是呼吸的中枢。听其话语可知脑之生理功能,言语错乱是脑功能紊乱的症喉。听其言还可辩智力、思维正常与否。问诊:病有显性症、隐性症,不问不得其情,问诊地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病史、原因、症状、用药史等等。切诊:脉地搏动系于心脏。人体血脉分布全身。《伤寒论》以脉浮、大、滑、动、数属于阳。脉沉、涩、弱、弦、微属于阴。凡欲知五脏之疾,必先识脉。若能知脉虚实。即知病源。欲知病源,即不错疗。这四种诊治之法是中医的基本,之所以这几日我没有对你提出任何问题,就是让你悉心体会每个病人身体的情况,你可有所得?”楚邪款款而谈道,
宁宁点点头:“楚哥哥,我这几天没接到一个病人,不管对方病情如何,这望闻问切四种,可是没有一个错过,全都一一在病人身上实践了,并且还根据自己对病人病情了解的情况,在心中做了对应的比较”。
楚邪点头淡声说道:“不错,望诊和听诊我是没什么可说的了,不过切诊倒是要注意,把脉是四种诊法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管是否通过其他三种方法确认了病人的情况,这脉肯定是要切的,因为病人始终是病人,对病情地诉说或者会有所失误,身体也或者有其他隐疾,影响到病人和医生的诊断。而切脉却完全是靠着医生的医术和经验来为病人诊治的,这是最保险最重要的一步”。
“脉动应指(指头)地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地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地幅度等方面。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一般医生能够通过手指感觉到的脉动征象,有浮、沉、迟、数等二十多种,,但我们习武之人却不同,我们能够察觉到的脉象有百余种,这百余种,几乎包含了人类身体各处的症状,所以你以后定要细心体会”。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
楚哥哥,各种脉象的症状,我早就熟记在心了,宁宁一定会用心应用的”,宁宁滚瓜烂熟的把楚邪早先时候教与她的脉象清晰的背诵了一遍。
殂谢点点头:“很好”,接着拿起桌子上摆放着的一叠纸张,交给宁:“这些是这几日你给那些人治病的资料,他们的病理和身体的各种情况,都详细的记在了这上面,自己好好揣摩一下去吧”。
“谢谢师傅,你对宁宁真好!”宁宁接过纸张,看着上面详细记述的内容,感动的说道,她这才知道,这几天来,师傅非旦没有清净下来,反而时刻关心着自己,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
楚邪轻轻摆了一下手,没有说什么,宁宁向楚邪举了一个躬,接着和旁边的沈寻影说了声:“大姐姐,宁宁去学习去了,一会见”。
沈寻影看着宁宁一蹦一跳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抹温馨的笑容,对楚邪说道:“这样的日子真好!”
书画山河 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家来客
一如往常一样,从上午十点宁宁在竹林外开始了所谓的学医功课,她每天上午十点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从两点到五点,一天五个小时,时间不多,但其他时间宁宁却并没有清闲,当天接触过的病人的病情都要在楚邪的指导下用心分析。
“叔叔,你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么?”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年在三十岁左右,穿戴整齐的男子,宁宁带着让人暖心的可爱笑容对他问道。
“这个,小姑娘,呃不,小宁宁是吧?”那名男子满脸微笑的问道,
宁宁微微侧了一下头,眼神中带着疑惑一分疑惑的看着这名男子,凭自己的直觉,这名男子不像是来看病的,而且看这名男子的气色红润,明显是保养的很好。
心中虽然寻思着,但宁宁却仍旧点了点头,答道:“叔叔有什么事情么?”
“这个,小宁宁呀”,男子一边说着,一边在凳子上坐了下来,道:“小宁宁,我想见一下你师傅,你看能不能帮我去说声呢?”
“见我师傅?”宁宁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脆声答道:“叔叔如果不是来治病的,就请让开吧,这里除了治病以外,不管其他任何事情”。
这几天来,想见她师傅的人太多了,随着她自己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找到了医治良方,来看病的人自然也是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却并不是冲着宁宁来的,而是冲着楚邪而来。宁宁的医术确实令人惊叹,一个孩子能做到这样。绝对是绝无仅有。但是在大多数人心中。孩子始终是孩子,再厉害也不会夸张到哪,最让这些病人或者病人家属注意的是宁宁地师傅,能教出这样一个孩子地楚邪,他的医术会高到什么地步?这才是他们来这里的目的。
这些人的病情。一般都属于疑难杂症,大多数并不会对性命造成威胁,用一些药物也能压制一下,但是却不能除根,而且但凡疑难杂症这一类地病,都会给病人的生活造成很多的烦恼,严重影响到病人日常生活。让人痛苦不堪。也正是这样的苦楚。才造成了很多病人不远千里四处求医,只要有两分希望,就会连忙赶去,却总是失望而归。
宁宁的心中自然千想万想的为这些病人治好病,俗话说得好,一人得病,全家受罪,这份苦楚,宁宁虽然年纪小。却是真真切切的体会过地,幼小单纯地心灵对这样的病人自然有着深深的同情。
但是同情归同情,宁宁却是毫无办法,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师傅、楚哥哥不会随便管这些事情的,当初都已经说过。所有的事情都要她自己面对。量力而行,对于无能为力的病情。坦然拒绝,所以每当宁宁面对那些专程来找师傅为其治病的人时,也只能坦然拒绝了。
宁宁自然不知道,楚邪之所以有这举动,说到底还是为了她而用心良苦,人们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但人生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放弃却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如果现在不让宁宁学会放弃,但凡有她不能诊治地病人,自己就前去帮助治疗,那来日宁宁长大以后,若是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情,肯定会因此而费劲心力,因为她会觉得放弃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楚邪想给予宁宁的不是责任,他传授宁宁医术,并没有要求过宁宁以医济世,单单只是想要为自己的一身本领留下一线传承。他真正希望地是宁宁以后能够过得逍遥自在,不流入俗套,做个超然地人。
那名被宁宁直言拒绝的男子没想到眼前这个长相惹人喜爱地孩子,说话居然这般利索,完全没有小孩子该有的那种犹豫不决。在他想来,听到自己要见他师傅,不管如何也要去轻视一下楚邪,不可能直接拒绝的,毕竟是个孩子么。
虽然被宁宁拒绝很是意外,不过显然男子不会因为一句话而放弃,半趴在桌子上,凑上前压低声音说道:“小宁宁,我不是普通的人,是武林中李家的人,今天奉家主之命,有事要见楚先生,还望你前去和你师傅禀报一下吧”。
“武林中人?李家的人?”宁宁一双小眉一掀,朝着眼前的男子打量了一下,随即仍然缓缓摇了下头,答道:“对不起,我不认识什么武林不武林,李家不李家的人,如果师傅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