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王之路-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天第一项工作,这只能由他来做。她会光着脚坐在床边等他。他总是单膝跪着,把她的脚放在膝盖上。”

    主持人:“非常绅士。”

    吉尔特夫人(笑):“是的。她只信任他,什么事都只和他说。他们那个时候是最亲密的朋友。”

    主持人:“我以为诺尔海姆勋爵也是她的好朋友。”

    吉尔特夫人:“那已经是后来的事了。”

    卡恩斯是威廉敏娜的表哥,也是所有亲戚中,和威廉敏娜关系最好的一个。

    卡恩斯那个时候的头衔是诺尔海姆子爵。他的母亲凯瑟琳公主是亚历山大皇帝的二女儿,也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女儿。自幼在宫廷长大的卡恩斯在外祖父的宠爱和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个调皮捣蛋,但是并不娇纵任性的少爷。这个性格让他和威廉敏娜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这份友谊持续了他们的一生。

    威廉敏娜在父亲的葬礼后不久,就进入了奥丁学院就读。这所著名的贵族学院采取的是寄宿制。在这里,她又结识了一位好朋友,安吉拉•;格尔西亚。这个出身中产阶级聪慧女孩也以她的开朗热情得到了威廉敏娜的喜爱。她们分享同一间宿舍,一同上课,去图书馆,参加社团活动。卡恩斯很快也加入进来,组成了一个牢固的铁三角。

    容易在朋友间看到的关系破裂和分道扬镳,很幸运的,没有在这三个朋友间发生。他们有过争执,但是很快就和好了。虽然最后三个人分别走上了不同的事业道路,但是他们的友谊从未改变过。

    这个故事最后还以更加美满的方式结束。在经(书)历(网)数年的低调交往之后,安吉拉终于接受了卡恩斯的求婚。他们于7394年结婚,皇室家庭参加了他们的婚礼。这对夫妇还担任了小皇女克洛迪雅的教父和教母。

    (奥丁皇家学院)

    主持人:“威廉敏娜和安吉拉•;格尔西亚当年住过的寝室,现在还是作为学生宿舍被使用。不过从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金黄色的铜制铭牌,写着‘威廉敏娜一世,7375——7377’,这是女王住在这里的年份。”

    美好的校园生活是威廉敏娜宫廷生活里的一道靓丽的色彩。从她的日记和回忆录也可以看出来,她总是期盼着离开皇宫回到学校,即使繁重的课业和严格的考试也让她欣然接受。而宫廷里枯燥的社交和冷漠的人情关系,则让这个才十岁的小女孩疲于应付。

    但是同时,她又期待着周末放学回家,能见到汉斯博格。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一度十分苦恼。不过也从此可以看出来,孩子对秘书官深刻的依赖之情。

    奥丁学院校长:“她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她进入学校的时候,被分到B班,但是在下一个学习,她就顺利进入了A班,并且一直名列前茅。她参加了网球社、模型社和天文社,但是对类似姐妹会等社交性质比较强的社团,她并无兴趣。”

    主持人:“那时候姐妹会的会长是安娜贝尔吧?”

    校长:“是的,安娜贝尔在高级部,威廉敏娜在初级部。”

    主持人:“这是否可以说她们那个时候就有矛盾了?”

    校长:“这不大看得出来。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她们不和的记载,不过她们的生活的确没有什么交集。”

    主持人:“一个是王储的继承人,一个是末尾的远离皇位的小公主。”

    校长:“是的。”

    貌合神离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常态,丈夫和妻子,兄弟和姐妹。威廉敏娜既然已经回到了宫廷,那么她也该迅速学会这一方式。而且汉斯博格想必也在这方面帮助和教导她许多。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威廉敏娜和安娜贝尔的关系一直说不上和睦,主要是根据威廉敏娜母亲的背影。瑞贝卡王妃在婚前就是一名民主人士。在离婚后,她又再度回到民主阵营,并且主张立宪。

    在民党的这个提议破天荒地得到了亚历山大皇帝的重视,从而不但引起了保守人士的反对,还让引起了王储一家的恐慌。

    主持人:“立宪的呼声从那个时候起愈演愈烈。海因里希皇子一家都是坚定的保守人士,坚持皇权的完整。他们并不高兴被扣上独裁的帽子,也更不乐意看到,因为瑞贝卡王妃的关系,让民主党人士对威廉敏娜持有特殊的好感。”

    威廉敏娜猛然发现自己就像一个英雄的孩子一样受到了关注,并且被寄予了深厚的期许。人们都在观察着她,猜测她会如何选择自己的政治立场。这对一个才十二岁的女孩来说,未免有点过于沉重了。

    皇家博物馆顾问:“这本是威廉敏娜没有预料到的变故。她本来只是回到奥丁,读完大学,然后回到自己的封地罗克斯顿,安稳地做一个女公爵。这也是她本来应该走的人生道路。但是政治改革把她牵连了进去,让她走上了另外一条路。”

    从威廉敏娜的回忆录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这段往事的总结。那个时候的她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并且还认为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就不会受到影响。她依旧期待着成年后回到罗克斯顿领地生活,并且认为,只要有汉斯博格陪伴在她身边,那么她就无所畏惧。

    汉斯博格夫人:“他有时候会说到当年的事,用来教育孩子们坚强和冷静,并且随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事实上,他自己在那个时候已经考虑到政权交替的可能性。不过他始终非常保护威廉敏娜,希望她能有一个比较单纯的童年。”

    7377年的瘟疫事件终于将一直不得皇帝欢心的王储推下了宝座,安娜贝尔被立为新王储。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威廉敏娜尴尬的处境,甚至,因为安娜贝尔的年轻和野心勃勃,更让她被当作了敌人对待。

    也就是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名字出现在了威廉敏娜的日记里。

    他就是阿尔伯特·冯·塞勒伯格。

    —明天同一时间,请继续收看《威廉敏娜时代》下—

    作者有话要说:我最近好像看BBC纪录片看的太多了~~~挠头~~~~




 《威廉敏娜时代——情感之路》下

    阿尔伯特•;冯•;塞勒伯格出身军人世家,他的祖祖辈辈自奥森博格王朝开国起,就是帝国元帅,掌握重兵。

    塞勒伯格是一个威望深厚的家族。他们家训严格,每一辈人都杰出优秀。掌握军权让这个家族始终处于政治漩涡最深处,这也是阿尔伯特和威廉敏娜合作的开端。

    皇家博物馆顾问:“威廉敏娜的日记里在7377年,只有一篇提到过阿尔伯特,那也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威廉敏娜的日记里。不过很显然阿尔伯特并没有给她留下很好的印象。她把他称为‘那个自大又装模作样的家伙’,‘他穿得就像一只孔雀一样,并且装出高傲的样子。他不过是个跟在A(指安娜贝尔)身后献殷勤的小丑’。”

    主持人(笑):“听起来像是孩子间的置气。”

    顾问:“是的。说的应该是安娜贝尔受封王储的仪式。那个时候安娜贝尔的父母已经有了和塞勒伯格家族联姻的意图。虽然塞勒伯格对此并不感兴趣,但是在表面上还是奉承着王储的。”

    主持人:“那下一次提到阿尔伯特是在什么时候?”

    顾问:“那已经是六年之后了。”

    主持人:“隔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呢。”

    顾问:“是的,而且威廉敏娜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日记。”

    主持人:“是因为汉斯博格被从她身边调走吧。”

    顾问:“是的。她的回忆录里补充了关于这个事件的回忆。那一章充满了悲愤和忧伤,还有不舍与眷恋。她写着:‘那种感觉,就好像和另外一个自己分离一样,让我至今回忆起来,都觉得痛彻心扉。我曾为此多日失眠,削瘦体弱,万分痛苦。但是同时我也深刻地明白,从此刻起,我就得孤身奋斗。我必须勇敢坚强起来,来面对我的命运’。”

    主持人:“读了让人觉得非常辛酸。她那时候十二岁吧。”

    顾问:“是的,而且刚刚失去了她的庇护者亚历山大陛下。”

    银河帝国7378年1月13日,亚历山大皇帝去世,安娜贝尔即位为女王。

    作为一名算不上友好的堂姐,安娜贝尔掌权不久,就开始了对威廉敏娜的控制。她派人严密监视她,将她和宫外的民主派人士隔绝开来,然后削弱她身边的势力——她将汉斯博格从她身边调开了。

    失去身边最亲近的人让威廉敏娜迅速成长起来。她此刻才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其实掌握着怎样的力量,又对安娜贝尔有怎样的威胁。她变得更加低调而沉默,更加隐忍内敛。

    与此同时,对于离开长久以来呵护于羽翼下的女孩而却前线的汉斯博格,分别也是痛苦的。

    汉斯博格夫人:“他在他的回忆录里也详细地记录过这次分别。他就像一个操心的父亲一样担忧和痛苦,无法放心把那么小的孩子独自留在宫廷里。但是他又是无能为力的,并且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内疚懊悔。从这里不难看出来,他已经把威廉敏娜当作了自己的孩子一样,感情上已经和她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我们总说,威廉敏娜对他在精神上非常依赖,但是很显然的,这个依赖是双方的,他也同样依赖她。”

    主持人:“他在回忆录里曾写过‘假如我没有离开’,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假设写完,是吧?”

    汉斯博格夫人:“是的,他没有写完。或许因为他也知道这是个没有可能的假设。假如他没有离开,那我得说,或许真的很多事都会不同。”

    汉斯博格离开了宫廷,前往前线,进入边境巡逻队,开始了艰苦的六年军旅生涯。而威廉敏娜则在这六年了努力地成长着,并且期待着重逢的那天。

    故事如果照这条线发展下去,那会成为另外一个感人的故事。但是命运的女神调转了车头。

    (影像资料:记者包围下的史丹福子爵,以及媒体前冷酷和尴尬的女王)

    7384年的“红堡事件”至今仍是众人熟悉的连环凶杀案。安娜贝尔女王的信用经(书)历(网)此事终于跌到谷底。常年来的专政独权、贪污以及腐败,安娜贝尔王朝的内部早已经中空。革新和立宪的呼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个时候,威廉敏娜的时机到来了。

    阿尔伯特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了威廉敏娜的日记里。那天的日记非常地简短:“塞勒伯格少爷希望能与我达成一项双赢的合作。于是,他向我求婚了。”

    后来的学者们都一致承认,他们的婚姻最初的确开始于政治合作。他需要给自己家族一个软着陆,而她则需要摆脱安娜贝尔,掌握这个帝国。

    皇家博物馆顾问:“在我们看来有点神奇的就是,他们之前并不熟悉,联系也不多,但是他们却能很准确地了解对方,并且信任。他们的合作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草率冒险的,但是这个合作的成功,以及后来几十年的幸福婚姻,都表明了他们那个决策的正确。这可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赌博。因为如果一旦不成功,其中一番背叛,另外一方的下场都会非常凄惨。”

    主持人:“而且这个合作是以求婚开始的。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挺浪漫的。尽管威廉敏娜在回忆录里写过,她当时说,那大概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求婚之一了。”

    顾问(笑):“是的,这句话非常有名,经常被用在电影里。幸好他后来弥补了一次求婚。”

    主持人:“可他们那个时候是没有爱情的。”

    顾问:“我想是的。阿尔伯特亲王也在自传里写过,自己那个时候冷静到让人讨厌,所以他很意外威廉敏娜居然还接受了。”

    主持人:“威廉敏娜从政治的角度考虑,选择了接受。这是一次独立的思考,她身边不再有汉斯博格为她做顾问,提供意见参考。如果汉斯博格在的话呢?他会怎么建议?”

    顾问:“这可真是个难说的事。(大笑)也许他还是会建议她接受吧。”

    主持人:“接受求婚还仅仅只是合作?”

    顾问:“你真问倒我了。”

    威廉敏娜因为政治避嫌因素被强制返回属地罗克斯顿,但是她并没有在这里待上很久。7384年的8月,跟随着军队,她又再度返回奥丁。

    这一次,她是以统治者和革新者的姿态踏上了奥丁的土地。在那之前,她的个人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变。首先,她有了一个未婚夫,其次,在经(书)历(网)六年之久后,她再度和汉斯博格重逢了。

    比起威廉敏娜兴奋地在日记里大段地描写重逢的喜悦,汉斯博格的回忆里的记载却非常简短。“她长大了。”

    顾问(笑):“可以想象这对汉斯博格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主持人:“而且她还订婚了。”

    顾问:“是的。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说到这一段感情纠纷了。他们分别六年。六年前,他们都只有彼此。但是六年后,一切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她身边有了另外一个男人。”

    主持人:“一个更加明正言顺地和她在一起的男人。而且同样也是一位优秀的男人。”

    顾问:“是的。阿尔伯特是一名优秀的年轻人,而且温柔包容,这点威廉敏娜经常在日记里提起,并且总是很感激他对她的宽容和忍让。我想这是他们婚姻成功的关键。话说回来,对于汉斯博格来说,阿尔伯特毫无疑问是多出来的第三者。”

    主持人:“但是他什么都不能做,这是显然的。这桩婚姻对威廉敏娜的将来有益。而他所做的正是把她的利益放在首位。”

    顾问:“这就是身处他们这个位置的人所要做的,就是把婚姻也放到利益大局里去权衡。威廉敏娜对此处理得很好。不过她自己也说过,自己那个时候并没有考虑过婚姻应该是什么样的。也许就是因为没有构想和期待,所以她才能够作出这个决定。如果换成一个对婚姻和爱情充满梦想的女孩,估计就做不到了,或者会非常痛苦。”

    主持人:“看得出来威廉敏娜其实在两性感情上,是一个比较晚熟的人。”

    顾问:“这其实也是童年时家庭缺失造成的。父母在她出生前就离婚,她从来不知道正常的婚姻家庭是怎么样的。所以她的婚姻最后还能美满,十分不容易。而阿尔伯特亲王的付出也显然是巨大的。”

    主持人:“那么,阿尔伯特又是怎么看待这个婚姻的?我们似乎特别难了解他。因为不论是媒体里还是记载里,他一直是个完美的丈夫和父亲,是女王的好助手。他一直是一个陪衬,尽管他自己其实才华横溢。”

    顾问:“我可以确定这只有爱情才能做到了。”

    主持人(笑):“爱情?”

    顾问:“是的,只有爱情,才能让一个有才华和抱负的男人甘心居于人后,做一个陪衬。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牺牲。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私下的。他帮助女王处理公务,为她出谋划策,陪同她一起进行国事访问……但是媒体只要一报道到他,永远是放在女王的名字后。他们很少提他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对他的功劳也往往一笔带过。”

    主持人:“因为他是王夫。”

    顾问:“是的。这是约定俗成的。一个皇室只能有一个统治者。尽管女王总是尽可能地为丈夫彰显功绩,支持他自己的事业,比如军功科技。我们都知道亲王贡献杰出,但是我们不能给他过多的赞誉,以避免他的风头盖过女王。直到他去世,我们才能放开了称赞他,因为这是他则是皇帝陛下的父亲了,称赞他就是称赞皇帝。”

    主持人:“看来做女王的丈夫需要相当大的包容和毅力。”

    顾问:“是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爱的话,这份工作真的不容易坚持下来。”

    主持人(笑):“他是从什么时候爱上她的?”

    顾问(大笑):“这应该不用纠结。威廉敏娜那个时候是一个年轻漂亮的金发女孩,她聪明机灵,高贵但是不高傲自大,很好相处。他们有同样的教育背景和宫廷成长的经(书)历(网),必然有很多共同语言。我觉得年轻的俊男美女相爱其实并不需要太多外在因素,荷尔蒙就决定了一切。”

    在女王夫妇共同生活了45年的帕里斯宫里,随处可见皇室家庭各个时期的画像。威廉敏娜将这里布置成了一个只属于他们家庭的小天地,将政治隔绝在了门外。

    温馨是这里的主色调,象牙黄色的花枝纹墙纸,手工布垫,还有孩子们自己烧制的马克杯。威廉敏娜和孩子们一起做的手工叠纸还存放在画框里。孩子们的涂鸦则被归纳收集妥当。

    这一幅《春日》的画像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皇室家庭的幸福和美满。丈夫托着儿子去摘树上的苹果,而妻子则给孩子们分发点心。

    阳光撒在草地上,小狗在追着蝴蝶。母亲不是女王,父亲也不是王夫,孩子们不是皇子和公主。没有宫廷内侍,没有保姆,画面上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也是威廉敏娜和丈夫一直力图塑造的皇室家庭,非常完美地展现了他们夫妇推行的皇室亲民形象。

    主持人:“在那个年代,他们结婚可以算非常早。威廉敏娜满了十八岁没有多久就嫁给了阿尔伯特。他们的感情可以是说从婚后才开始培养的。幸运的是,他们也如愿以偿地孕育出了爱情以及亲情。大部人都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威廉敏娜对婚姻的态度。因为在这段关系里,她处于主导地位。宗教信仰和自幼的家庭缺失,让威廉敏娜相当地重视家庭和婚姻,即便那不是因为爱而结合。但实际上,阿尔伯特的贡献也非常大。俗话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她的丈夫。”

    (视频录像:皇室婚礼。圣堂前,新人双手交握,对彼此宣誓。仪式后,新人走出教堂接受民众的祝福,而后微笑接吻。)

    宫内省官员:“他(阿尔伯特亲王)虽然是一名军人,但是他性情温和,非常有包容心。她(威廉敏娜)有时候会很急躁,但是他总能体谅,去劝解她。他们在结婚前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婚姻则让他们关系迅速升温。他们一结婚就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然后开始尝试着恋爱。”

    这是一场非典型的恋爱,它的出发点就是婚姻。夫妻两人因为政治联姻而结合,但是都能迅速调整心态,认真地投入到婚姻当众,这也是他们婚姻成功的一大关键。尽管非常年轻,但是成熟的心智让他们两人都能够成熟地去面对这场婚姻。双方的共同努力,是经营好婚姻的前提。

    宫内省官员:“这对夫妻的同步率其实很高。他们会不自觉地去配合对方,那默契好像他们已经非常熟悉彼此了一样。这并不是谁先主动的问题。他们很快就度过了磨合期,然后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丈夫包容和支持妻子,妻子体贴尊敬丈夫。对于女王的婚姻来说,这是最完美的状态。皇室家族的婚姻注定了稳重而低调,高贵而体面。他们在公共场合很少有亲密动作,也从来没有任何爱情宣言,但是眼神交替永远都是充满着温情的。

    皇家博物馆顾问:“说到狂热的爱,我想那也不是没有。后来的解密里,我们都知道了女王夫妇新婚蜜月的遇刺事件。危机关头,阿尔伯特将威廉敏娜关在房里,自己用身体守护住大门。我得说,即使是新婚蜜月,也不是每个丈夫都会这么做的。”

    (皇室家庭录像。女王夫妇出席庆祝他们结婚三十周年的晚会,在掌声中拥抱对方。莱因哈特王储发表讲话:“我的父亲和母亲拥有最快乐幸福的婚姻,作为他们的子女,我们也享受到了这份幸福。为此我们要深深地感谢他们。如果我结婚三十年后,哪怕只有你们一半幸福,那我都能自豪地表示,我此生没有遗憾了!谢谢!”)

    威廉敏娜一直坚持皇室应当为民众表率,而她也身体力行,自己的婚姻就是一个优良的典范。她强调夫妻双方的配合和付出对婚姻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家人之间的理解、包容和关爱。她认为对家庭的重视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婚前的慎重选择和婚后的不轻易放弃更是打造幸福婚姻的前提条件。

    在威廉敏娜执政的45年时间里,全帝国的平均离婚率一直没有超过12%,这个成绩是前所未有的。

    女王夫妇共同生育了5个孩子,全部都在国立大学完成的高级教育。除了继承皇位的莱因哈特和成为阿尔法皇后的维罗妮卡公主外,另外三名子女都有自己的事业。丹尼尔皇子是一名建筑师,菲茨威廉皇子是空军上校,克洛迪雅公主则是一名儿科医生。

    相比女王成功美满的婚姻,汉斯博格的终身未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大家众说纷纭,直到他的回忆录发表,证实了最有力的猜测:他对女王情有独钟。

    回忆录里的坦白是很含蓄的,但是没有人会误解。他甚至很体贴地嘱咐后人选择在威廉敏娜去世后再发表,为的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