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立群读史记之大风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攵怨刂邪傩眨舱攵怨刂衅鹨寰模だ呓攵汲鞘彼芯佣枷肭蓝鳎挥邢艉卧敢馇赖氖腔Ъ柿系取T挤ㄈ拢坏郧匕傩眨允勘灿性际V圃剂似鹨寰膊荒芪H巧比苏咚溃惶峒沂簦馕蹲欧铣啤G赜锌量痰牧U飧霰环铣羌蟮母R簟0傩杖坑祷ぁ0傩斩祭搓停醢畈唤邮堋U庖幌伦樱傩杖衔醢罴蛑笔腔罘稹9刂邪傩粘闪颂朔鬯俊Nǹ炙蛔龉刂型酢U馐嵌ü刂械拇胧A醢钤谝黄萄镏幸卜敢桓龃蟠怼
这足以毁掉他的一切努力。这是什么错事呢?有人建议说关中太好了,项羽封章邯做雍王,这说明关中不属于你的。所以,你赶快封堵函谷关,否则这儿不是你的了。刘邦听了立即封堵函谷关,这个错太大了。这是公开与项羽对抗。对抗得了吗?当时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才十万。实力悬殊太大。刘邦没想到,与项羽作对了。关中王是楚怀王许的,现在谁做他管不了,只有项羽管得了。刘项两家地位此时迅速上升,楚怀王熊地位迅速下降。特别是项羽的话直接决定谁能做关中王。项羽确实是封雍王了。这个记载,这事意味着四个信息,一是项羽要想自己来封关中王,他要夺权到自己手中;二是他让章邯做,是想让自己喜欢的人做关中王;三是封章邯不是关中全部只是雍,说明他想把关中分封给几个人,后来分成了四份,废丘章邯、塞王栎阳、董翳延安、刘邦汉王;四是不考虑刘邦做关中王的事。项羽想分关中为几分,刘邦竟然封堵函谷关,项羽能答应吗?刘邦更没有意识到项羽对怀王之约的敌视。当项羽掌握整个天下实权时,他不会再遵守怀王之约了。那只是空头的命令,他不会执行。尊怀王为义帝,迁往南方,派人杀了。这是政治上的败笔。只有怀王自己和刘邦还在想着当初的约定。怀王是守着自己的权力。刘邦是为了自己能当关中王。可惜的是两人说的都不算数。这种情况下,刘邦竟然封堵函谷关。这个极其错误。项羽会怎么看待呢?
大风歌05…在劫可逃
项羽来到函谷关时才知道刘邦把持了关口。这两点刺激了项羽。所以写到项羽走到时大怒。一怒之下,派将领打函谷关。迅速打进去了。十二月,项羽来到与刘邦相距四十里地,他又得到消息,左司马曹无伤告密。三点,沛公欲王关中,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这三点在项羽看来一条都不能接受。所以,他第二次大怒,范增给项羽又讲了一番,说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这个压抑自己本性时,一定有所图。这个人志向不小;派人去看过他的云气,艳若五彩,所以建议赶快打,别失去机会。更坚定了要灭刘邦的决心。所以项羽命令明天犒劳军队,一鼓作气灭了刘邦。这个决定其实是源于两次大怒。
项羽大怒只是表面恼火,其实有三大原因,一是自尊受伤,其他将领见项羽时是膝行而前,不敢仰视。项羽在他们心中地位高大,奠定了他的至高地位,项羽满足于诸侯的臣服。他没想到刘邦竟然是严把函谷关。二是怀王伤痛。刘邦想自己做关中王,原因是怀王之约。怀王是项羽大恨的。在项羽心中,杀的不是宋义,是怀王的权威。巨鹿后他分封。三是项羽对天下有自己的战略。刘邦破坏了他的战略。我们最想知道的是这个,而司马迁并没写。我们可以看出来,项羽封了章邯为雍王,管辖关中咸阳以西的土地。这透露出许多信息,一是关中分封归怀王。项羽封雍王说明他不把怀王看在眼里。二是章邯做雍王这只是三分之一,咸阳以东以北,以南还有汉中之地。项羽不打算封关中王。章邯只是雍王,说明项羽不打算让关中王权力太大。三是刘邦也不可能做关中王。这就是项羽未来的战略。这才是项羽用军事解决刘邦的根本问题。这个决定对他们的政治集团是对的。刘项有历史转变。先前共同敌人是秦,两个集团曾是盟友。而秦朝灭亡,两个集团没有了共同目标,变成对立的集团,项羽没有意识到。如果清醒,不会大怒了。他要知道的是怎么收拾刘邦了。本应该笑,他大怒,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武力是正确选择。
一夜间,变化源于一个人,这人是项伯左尹。他改变了两家的命运。他要夜见张良。想把张良从里边捞出来。两人是生死之交。项伯太简单了。张良可是极复杂,他知道项伯来救是因为义,所以他委婉地说,你救我是为义,我是为汉王来送刘邦,我要不告诉他也不义。项伯只能同意告诉这个消息给刘邦。事儿大了。刘邦大惊失色。他没想到灭顶之灾,他最危急时,“为之奈何?”张良当然能化解,反过来问,谁为大王出此计者?刘邦老实说了。再问,料大王士卒足以挡项王乎?刘邦称确实不如。怎么办呢?张良两问巧妙,他要了解情况也提醒刘邦项强刘弱。张良一句话点出了策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这叫政治欺骗。刘邦聪明一听,下面不用张良告诉了,问张良,安于项伯有故?说明刘邦警惕性极高。张良如实回答。他曾杀人,我救了他,今天有危难,他来救我了。刘邦开始危机公关了。必须化解危机有两点一是抓住项伯,一是要好好忽悠他。马上就问,你们谁大?吾得兄事之。张良出来请进项伯。沛公约为婚姻。定为了儿女亲家。这中间省略了多少内容,司马迁全部省去了。一下子关键的一步拉近了关系。两个素昧平生并且是敌对阵营的人,一下子结为亲家,不是张良教的是,是刘邦原创,先骗好项伯。算不算数,我们就想多了。这场婚姻只是危机公关的手段而已。
给个说法,刘邦在这个关键时刻讲了一番话,“吾入关……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我来什么都不敢拿,登记封着了。来等着项羽呢。把着函谷关是为了应付非常事件,日夜盼着他来,怎么可能反叛呢?这番话解释得到位。这话起不起作用,看对方反应,项伯听完后,说,旦日不可不早自来谢项王。刘邦一听,心里明白了,大功告成,项伯被忽悠住了。这是传话筒,可以利用他来蒙项羽。项伯告诉他,他连连点头。
项伯回到后,把这事原本地跟项羽说了。最后说了两点,“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这话说明刘邦有功也说明他先点关中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只知道“义”这个字。他决断问题只遵循义的原则。项伯可以这样说,他没有决定权。打不打不取决于项伯,项羽可以听也可以不听甚至可以治项伯的罪。私见张良刘邦,这是大罪。问题是,这话讲完后,项伯提了建议,不如因善遇之,这是应该做的。项羽“项王许诺”。这是刘邦忽悠的结果。这意味着军事手段的命令撤销了。里面有三个问题,一是不追究,二是不询问(刘邦精明项羽糊涂,表现得清楚),三是不商量就取消明天的军事行动。本是最正确的选择,建立在大怒上的决定被撤销了。项羽的自尊得到满足了。刘邦的臣服可以废掉怀王之约了。但最大的问题是项羽为什么轻信项伯?原因在项羽一直到这时没有意识到他最大的敌人是刘邦。这是他取消的最根本原因。刘邦相反把灭顶之灾破除了。到了鸿门后,还能忽悠住项羽吗?
大风歌06…鸿门脱险
刘邦带着随从来到鸿门,一开始来了一段说辞。“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令将军与臣有隙。”我们一块攻打秦,这是一层意思,其实刘邦说得巧妙,强调的是我们有共同敌人,我们是战友。项羽如果清醒会知道这说的是过去了,不是说当前。第二层意思是,我没想到我先入关并在关中见到将军,这强调的是我没想我先入关。打南阳郡时都想越过去,争取时间。这是奉迎。这在安抚项羽。项羽不平的正是这个。这是忽悠的第一步,也藏着一层确实是我先关的意思,一方面是恭维一方面又是拿出怀王之约来压制。但毕竟先入是事实呀。又打又拉。第三层意思是,有小人挑拨,让我们产生了隔阂。这是小人挑拨的事。居心叵测呀,两家矛盾是挑拨得了的吗?不是,两家矛盾是历史的必然。刘邦的高明是把历史的必然说成是偶然。这一招高妙。帝国制度中只能一个为王一个为臣子。这话巧妙。虽然这个陈辞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刘邦把自己要说的话都委婉地说出来,语言不要轻视呀。口语表达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本领。刘邦多会说呀。会做的不如会说的。这是高明的说辞之一,到底是原创呢,还是张良教的,不知道了。
起不起作用呢?看项羽,项羽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把曹无伤卖了。这是卧底,这是刘邦的老战友。告密,主要是看到项羽势力大,想图个分封,是私心使之。项羽卖曹无伤,是为自己开脱,为自己洗涮,这说明项羽感到理亏。天下有人说谎是因为有人相信谎言。于是设宴。就是鸿门宴。步步陷阱的代名词了。
但要知道项羽可没有杀刘邦之心呀。鸿门宴处处陷阱是因为有人要算计刘邦,这就是范增。范增要杀刘邦是因为他觉得刘邦可怕。能摆平战争,能忽悠住项羽,能让项羽自己出卖内奸。这样一个对手多么可怕呀。范增越是觉得可怕越想借此机会除掉刘邦。一是拿着玦示意项羽,要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项羽不应,不搭理他。范增一看不灵,找到项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叫他进去舞剑,把刘邦杀了,否则将来全完。项庄进去了,当时在座的项羽、范增、刘邦、张良四人在座,旁边项伯。项庄说请以剑舞。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冀蔽沛公。这个奇特了。项伯护着刘邦,因为他是亲家呀。这一刻用上了。替他传了话,救了刘邦。范增两着被化解了。这时候,六人在场,项羽知道不知道项庄意在沛公吗?不知道,否则不会让他舞。刘邦知道吗?心里清楚。张良明白,洞若观火。范增是主谋,当然知道。项庄当然明白。项伯明白吗?否则怎么会拦着,五个人都知道。五个明白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喝一场酒。
这时,张良出来了,召见樊哙。问他怎么样?张良说危急。对着刘邦去的。张良一告诉樊哙,他要进去。卫士挡,把卫士撞倒,进去了。樊哙,瞪着项羽,头发上指,眼睛都快瞪裂了。写出了他的愤怒。闯帐,项庄肯定舞不下去了。项羽注意到,“客何为者?”张良说是刘邦的警卫。项羽松了一口气,并称为壮士,让他喝酒,让他吃猪腿,拔出剑来吃起来。这个样子雄壮。项羽赞赏他的勇武,“能复饮乎?”樊哙抓住机会说了一番话,死都不怕,一杯酒“安足辞”?秦王天下人都叛变了。再提怀王之约,再说沛公,“以待大王来”,赞扬刘邦的作为。“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窃为大王不取也”,出自一介武夫,特别让人相信。这是樊哙的慷慨陈词,让项羽无话可接。项羽说,坐。闯帐缓解了危机,化解了凶险。刘邦一看,马上起身上洗手间,趁机召樊哙出来,他要逃了。此地是是非之地,得走。一是商议辞行,得留人辞。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告什么辞呀。刘邦立即答应了。安排善后,留张良。刘邦心细,临走前,给张良交待。不要进去走了,到军营四十里,小路二十里,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连这个时间都算好了。然后说,一双白璧一双玉斗,两人都在生气,不敢拿。张良转。刘邦把这些留下给张良。刘邦走时,还安排,四员大将来了,随从不要了,四员大将不得骑马,走起来动静大。一人骑马,四人拿着剑与盾步走。免得惊动范增。
张良估计刘邦逃回军营,才来告别,说沛公不胜酒力,喝高了,怕责备,走了,现在回到军营。项羽还说沛公安在?项羽糊涂到什么程度。昨走前要献一对白璧,他接走放在面前。范增一剑击碎了,气愤地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范增明骂项庄,暗骂项羽,把自己与项羽的矛盾公开化。范增最后气跑,至少此刻他看出了刘邦的可怕。沛公立诛杀曹无伤。唯一一个卧底被杀。鸿门宴结束,刘邦安全脱险。问题是,刘邦脱险靠的是什么?这里原因多,一是说辞解除了项羽的思想戒备。项伯阻止了项庄的行刺。樊哙闯帐转移了宴会视线。刘邦逃席避免了节外生枝。还有项羽的糊涂让他轻纵了对手。大好的时机错过了,为自己埋下了自己灭亡的祸根。我要说的是项羽没有意识才导致刘邦在劫可逃。项羽选择的是霸业。他自封西楚霸王,这个霸业选择也与不杀刘邦有关。刘邦选择的是帝业。霸业与帝业是不同的制度。霸主是天下盟主,帝业是最高独裁。霸业要有诸侯王,臣服就不杀。这也可能是项羽不杀刘邦的考虑。
大风歌07…屈就汉王
刘邦脱险后,项羽做了大封天下诸侯的重大事情。整个关中一分为三。巨鹿后封章邯为雍王,管咸阳以西。二是封塞王司马欣,与项羽曾有过交往,秦朝时救过项梁的命。管咸阳以东的地盘。咸阳北边封翟王。这是三个秦军降将。后来人们把关中分为三秦大地。刘邦本应按怀王之约为关中王。但是现在不存在。项羽封刘邦呢?刘邦当然希望为关中王。刘邦被封到秦岭以南去了。关中富裕,汉中是四川,刘邦只得到了巴蜀,刘邦恼火,他想跟项羽拼命了。但这时,他的兵力远不如项羽。周勃灌婴樊哙都劝阻。萧何更是坚决反对。萧何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去汉中为王不是比死好得多吗?拼命只能是死命一条。刘邦不听,萧何引用了古语劝他,天予不取,一定会受到惩罚。这是告诫刘邦要认命。刘邦勉强答应了。心里多少还不甘心。出现了贿赂事件。刘邦感谢张良,所以在封为汉王后赏张良金百镒珠两斗。张良拿到后全部送给了项伯。只有贿赂他,才可以得到好处。刘邦也送了重礼给项伯。项伯收了两分礼。然后项伯就向项羽要求把巴蜀北的汉中也加封给刘邦。项羽最后答应了。刘邦就得到了三郡。
汉中如果给了刘邦,刘邦要还定三秦就方便了。汉中与关中今天有西汉高速。但是秦汉之交时,这个地方的路难走。把汉中封给刘邦,为后来打下了基础。刘邦还是力所能及地争取了利益。刘邦第一个重大挫折就是屈封汉王。第二个就是张良回国。张良在西入秦关时,张良两次帮他,一是轻取南阳。听了他的建议就和平解放了南阳。二是打峣关也是先贿赂后偷袭。张良走是失人。刘邦在取了汉王位后第二个挫折就是张良要走。张良原来是投奔了刘邦。但是中间也有变化,项梁立熊心为怀王时,项梁召开会议,这时张良看到机会,劝项羽也立韩国国君后裔公子成,立得多秦的对立面就多。所以张良就作了司徒辅佐公子成。驻扎时,投靠了刘邦,借助刘邦打下了几座城,韩王成感谢刘邦,就让张良替他送刘邦入关。分封汉王时也分封了韩王成。张良就要归队了。就向刘邦告别了。
张良在离开刘邦时提出重要建议,褒斜道长二百多公里。南是汉中,北是眉县。中间有大峡谷,路沿着峡谷,有些地方是栈道。张良献计“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放火烧过栈道。让项羽知道刘邦不再回到关中来了。刘邦听了张良的话,最后别离时,烧了栈道。项羽果然放心了。项羽回到彭城,刘邦回到南郑。刘邦第三次打击是将士逃亡。刘邦士兵都是沛县人,江苏人带到汉中,没人愿意去。要么逃,要么唱着思乡曲,军心不稳,刘邦最困难的时刻来了。这时,得到一个喜讯。他发现一个军事天才韩信。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韩信从项羽军营中转移而来。本是淮阴人,小时家穷,穷到没饭吃,懂得兵法,不能当饭吃。年轻时潦倒到竟然蹭饭吃。一次几天在亭长家蹭饭,晨炊褥食,吃完睡,韩信来吃饭时,两口子不起来,韩信知道人家讨厌了,走了。到淮阴城外钓鱼,没钓到,看到老太太在洗,匀饭给韩信吃,感动,他说“吾必以重报母”。漂母根本不相信。韩信就是这样度过了青年时期。起义开始,他仍是失业。项梁经过时,他参军了。项梁没重用,转到项羽手下,多次建议也没被采纳。韩信觉得过不下去,才转到刘邦手下。赶上一个死刑罪。韩信被判处死刑,刚好来一个人叫滕公,刘邦的太仆司机。韩信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耶?夏侯婴叫放了他。韩信跟他一交流,夏侯婴觉得他了不起,推荐韩信。刘邦听了听,没太看重,升级,韩信听过觉得不足以施展才能,还得找更管用的人。最后他发现最管用的是萧何。老乡老同事老战友,这是萧何与刘邦的关系。萧何深得刘邦信任。韩信找萧何,萧何也觉得韩信是帅才,向刘邦推荐。
刘邦听了,没有理。萧何没办法回话,韩信觉得这儿也不行。还想开溜。一走,萧何发现了,来不及报告,立即追韩信。地方戏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人说萧何也逃了,刘邦也过不来。萧何一回来,刘邦破口大骂,问他为什么逃。刘邦气更足了。追韩信了。刘邦又气。萧何说其他将领好找,韩信是国士无双。所以我才追。王必欲争天下,离开韩信没有第二个可以商量事的人。如果想夺天下,只有他能帮你。刘邦听完,肯定不想在这儿呆。那得用他。刘邦说吾为公以为将。萧何说他还会跑。刘邦傻了。给大将军。萧何说,幸甚。只能给大将军。这是轻易不给人的。萧何说这是他逃跑的原因。封得选日子,得斋戒得有隆重仪式。刘邦说行,修台拜将。刘邦军营中所有将领都觉得自己有戏了,他们觉得自己是老部下,自己有希望。到时一宣布是韩信,全傻了。只有韩信是个新兵,登坛拜将后,请上韩信,上座。问他到底有什么妙计。韩信问两个问题,要争天下,是不是要与项羽相争?与他相比,你觉得实力怎么样?不如。这时刘邦五十一,项羽二十七岁。项羽武力是刘邦不能比的。我知道项羽三大弱点,一是匹夫之勇,不会用将;二是妇人之仁,看到士兵受伤会流泪会与士兵分饭,但舍不得封赏。三是失去民心。你应当以仁义昭示天下;以诚意封赏功臣;以老兵表率士兵。做到就可以平定三秦之地。听过刘邦非常高兴。挫折中,他遇到韩信非常高兴。韩信建议回关中,这是汉中对策。一是提示了刘邦由弱转强的前景;二是先夺关中再夺天下。这是刘邦以此定三秦的总策略。
大风歌08…还定三秦
前204年,韩信率军打败了三秦王,项羽却视而不见。
刘邦在最低谷时遇韩信,提出建议先收三秦,再收复天下。所以,刘邦就决定采纳。时间上,刘邦是汉元年前206年四月,从关中到汉中,八月就率军杀回了关中。为夺回关中,刘邦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派少量人修栈道,让人感觉是要从这儿杀回,另一方面派韩信率主力从勉县凤县到达陈仓。陈仓就在今天陕西宝鸡。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章邯只盯住了褒斜道。大部队只能从这儿经过。韩信直接翻秦岭而来。章邯得到的情报是修栈道。不知道哪一年才能修通,他就疏于防范。陈仓报告,他赶快调兵,猝不及防,陈仓战败。退守费丘,今天的兴平县。章邯在这儿坚守了十个月。韩信就拿下了咸阳。韩信军分两路北打东打灭翟王塞王。两人毫无战斗力。项羽封了不该封的人。刘邦顺利地攻下了三秦地盘。迅速纳关中入自己掌中。这次用了四个月。刘邦还定三秦打得顺利漂亮。为什么呢?原因多,一是章邯战败,一代名将,曾杀陈胜等,项梁也死在他手下。章邯东征后,没一支起义军胜过他。只是最后投降项羽了。当时手下还有二十万人,被项羽坑杀了。章邯是失去民心了吗?不可靠,最重要的不是民心,而在于猝不及防。如果精心准备,韩信未必能过得了这一关。章邯悲剧在于他遇到还要强的韩信。第二个原因是刘邦兵盛,气势很盛的刘邦,部队士气高涨。韩信分析是刘邦士兵想打回老家。韩信利用了这种高涨的士气,仗因此打得顺利。刘邦到汉中后,当地范目这人给刘邦建议,招募一些小数民族,他们有特点特别善于走山路,善于翻山越岭,打章邯时打前锋。
第三个原因是项羽没有出手。项羽坐视不救。章邯在费丘守了十个月,章邯在等什么?等项羽出兵,没有发兵。项羽为什么对刘邦当初不惜负约,而现在却不动,为什么?历史没有记载。我理解的是,重要的原因是这时项羽陷入泥淖,这是山东齐地出了乱子。田荣惹了麻烦。堂兄田儋弟弟田横是最早在山东起义的。田儋先战死,田荣统兵,跟项梁发生矛盾。章邯围住田荣,这时项梁救过田荣,章邯逃,项梁追。田荣回去了齐地,他不打了。田儋起兵后自封为齐王。这时齐另立了齐王。田荣听说后,不听杀进去,把这个新齐王赶跑了。田荣立了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掌握了大权。项梁追章邯,向田荣求援。结果田荣说可以,得开个价,把逃到楚国的齐王杀掉,赵把那个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