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⑺降摹昂I闲谐薄

元将张弘范攻陷雷州之后,“海上行朝”撤至厂圭山,形成两军对峙之局。张世杰破釜沈舟的心意甚坚,便命将士把千艘战船用粗绳串连起来,四周还筑起栅栏,以示大众一心、生死与共。元将张弘范以火烧连营之策,用几艘小船满载茅草油膏,乘风纵火。张世杰已有防范,早在船身涂上厚厚的湿泥,并以长竿顶住火船。元军火攻失败,增派舟师困住海口。二月初六,元军阵营奏起鼓乐声响,张世杰以为天气恶劣元军正在饮酒作乐,没料到这正是元军集结进攻的暗号,仓促迎战而至兵败坠海。

护驾的陆秀夫自知突围无望,命妻子先行投海,再转身对赵昺说:“国家到了这步田地,陛下当为国死,以免受辱。”说罢,便用素绫将幼帝背在身上,一起投入水色茫茫的大海,壮烈殉国。宋亡。

每回,在夕阳余晖中,回看宋史,总不免感慨万千。尤其是看到“陆秀夫负帝投海图”,更为那剑眉横竖、头下脚上,斜斜贴近海面万顷汹涌的波涛样相,感到惊悸!

宋朝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朝代,受尽屈辱、满身创痕。却又建构起中国文学、艺术辉煌的一册史页,人才与英烈交织着令人动容的篇章。

宋朝之亡,亡于“重文轻武”的立国方针的谬误。国势失衡的结果,造成前有钦、徽二帝被俘的“靖康耻”;后有南宋最后四年间,竟换了三位皇帝。张世杰投海前焚香告天说:“一君身亡,后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孤臣无力回天之情溢于言表。

但宋朝在后世学者眼中,所留下的文化定位又远高于汉唐。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欧阳修、王荆公、苏轼、朱熹、文天祥、陆游、辛弃疾、柳永、李清照……文人辈出。以历史的眼光看,朝代的更递是当时的不幸,但丰厚的文化遗产却是后世之福!

智慧悟语:看一件事,或者回望自己的一场人生,我们会发现幸与不幸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事。

在所有的事物中发现安慰和价值,是上天和历史送给人最大的补偿!

大草原上蹦出的英雄——成吉思汗,究竟凭恃何种人格特质,一手建立威慑欧亚大地的蒙古大帝国?

54。草原的史诗《蒙古秘史》

读元朝历史,有一部史书是不能不提的,这部书以成吉思汗为主轴,一路从他的远祖写到窝阔台在位时期,书名为《蒙古秘史》。

倒不在于全书记载当时“事关秘禁”的内容,重要的是它写法上的特殊风格:以散文的笔触描绘浓郁的、质朴而豪迈的草原生活,每一章几乎都穿插二三十首英雄叙事诗,每一个人物的对话都是充满艺术魅力和智慧精言。

节选一例,像成吉思汗带领身边的四个大将争战的描写:“铜铸的额颅,凿子似的嘴,锥子似的舌,铁的心。他们以环刀做鞭,饮露御风而行。在厮杀的日子,他们噬食人肉。在战斗的日子,他们以人肉为粮。他们挣脱了铁索,自由自在地来了,欢天喜地,嘴里流着唾液。”

又如描述成吉思汗的敌人札木合,用语言挑拨离间王罕:“我对您像是百灵鸟,我的安答铁木真是云雀。百灵不管寒冬酷暑都在北方,云雀一遇到寒冷就飞向温暖的南方。”

《蒙古秘史》通篇尽是这样的诗句、精言,在揭开元朝历史的首页,这是不能不特别一提的。

在中国文化史上,像《蒙古秘史》这样的著作是独一无二的。一般的印象,以为蒙古草原生活是缺乏知识和智慧的,其实恰恰相反,独特的天地方能覆育出独特的文化气息。所谓:“世事洞达皆学问,人情历练即文章。”在那样波澜壮阔的时代,有一部如此辉煌细腻的史诗记录,是元朝当得之光,也是后世幸得之福。

再选一例。成吉思汗的对手蒙力克归降时的誓词:“当广大的国土还像土块的时候;当汹涌的大江还是小河的时候;当蒙古这个名字还不成名的时候,我就做你的朋友替你做事。今后也一如既往为你做事。”

拦截历史的智慧,故事的因果是需要探索的,但如《蒙古秘史》直接记录动人的智慧诗篇,又仿佛预示这一个跨欧亚的帝国,不得不然的“历史之必然”!

智慧悟语:一盎斯的智慧比好几吨无味的语言更值得喝采。

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如果有诗般的美感经验,又有史般的壮阔思考,又怎能不杰出?

55。英雄的神话

古往今来,每一位英雄、伟人或者帝王将相的出生与辞世,都或多或少沾染些神话的色彩,成吉思汗亦然。

《蒙古秘史》有段记载。话说成吉思汗的母亲阿额仑兀真怀胎期间,正碰上他的父亲也速该率部攻打塔塔儿,俘获敌将铁木真兀格凯旋归来,一走进帐篷,就看到满面红光的婴儿,哭声响彻草原,右手还紧握一块凝血,如一块晶亮的红宝石。为了纪念战争的胜利,孩子就取名为铁木真。

铁木真九岁时,为了婚事和父亲前往另一部族,途中在科尔沁草原巧遇蒙古智者德薛禅,对着也速该说:“这个孩子眼神如火,容颜生光,昨天夜里我梦见一只白鹰,爪握日月飞奔而至我的手中,原来是预兆着你和铁木真的驾临。”

智者德薛禅为铁木真出生的神话定调,后来又演绎出他的祖先是苍狼和白鹿配婚所生的神话,果真天纵英明,铁木真成了一代天骄的可汗了。

中国历史上帝王的诞生神话、记录和传说颇多。为了找寻牢不可破的象征符号,由“神旨”指定“天命”有助于皇权的巩固。蒙古人因为是草原民族,所以用动物做象征是有迹可寻的。

在圣经旧约中,鹰象征无比的大能,希伯来文隐有“撕裂”的意涵。狼则是听觉、视觉、嗅觉皆极敏锐的代表。而鹿是象征恩典、优美、喜乐和自由。所以成吉思汗的诞生神话,根本上是集合了草原民族对强有力动物的敬宠,而延伸出来的。

唐朝武则天称帝后曾改名为武曌,有日月在天空照耀天下之意。德薛禅说成吉思汗是日月的化身,应该也有此意。

总之,在封建社会中民智未开,编造神话以符天命,是古已有之;证诸现代社会,恐怕还是很多人相信的。

智慧悟语:处在无知的时代和地方,有时看似愚蠢的想法会变得异常明智。重点在于技巧,如果你不能戴上狮皮就使用狐皮,那样会比一味使用蛮力要省事多了。

56。王者的性格

花剌子模被古中国人惯称回回国,与成吉思汗对峙东西两大领地。

成吉思汗早先希望维持这个均势,便派使者提议自己统治东方,花剌子模的国王沙统治西方。沙王佯称满意,便让使节带著和平任务归去。此后不久,成吉思汗又派遣了一支四百人的商队,带着大批金银珠宝和丝绸、貂皮表达诚意。可是商队到了讹答剌,就被全部杀害,所有物品也被沙王没入。成吉思汗听到报告怒不可遏,但仍强忍怒气,又派了两使者进行外交交涉,却又被沙王剃掉胡须放回,这在当时的风俗而言是一种奇耻大辱。

成吉思汗遭此屈辱,就含悲登上山顶,摘下冠帽,向上天祈祷了三天三夜,准备复仇,这一忍足足忍了五年。

五年之后,成吉思汗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率十余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讹答剌被夷为平地,沙王也在蒙古军的追击下逃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病死。

从成吉思汗剿灭花剌子模的史载中,看得出他忍气沉着和无比坚定的意志。流传于蒙古的成吉思汗训言中,有一段话这样写着:“在明亮的白昼要像雄狼一样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像乌鸦一样,有坚强的忍耐力!”充分展现了成吉思汗的王者性格。

史书中尚有一段成吉思汗嫁妹的描述。当时成吉思汗把妹妹嫁给孛托,男方提出要十五匹马作为聘礼,成吉思汗不假辞色的驳斥对方说:“只有商人才会将结婚当成一种交易。我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而不是财物!”更证明了成吉思汗轻利重义和一心凝聚团结力量的草原特有性格。

张飞与成吉思汗正如武夫和君王,格局决定了结局!

智慧悟语:爱默生曾说:“性格高于才智。”

一个人要建宫殿、或是要盖农庄,材料的选择绝对不同,这材料就是性格。性格能成大事的原因,在于它具有天生无法抗拒的吸引力,尤其在波涛汹涌的环境中,更能自然展现出来。你性格的特质在哪里?

57。待敌如友

公元一二零一年前后,成吉思汗与他从朋友演变成敌人的札木合,进行了一次史上有名的“阔亦田之战”。

这一次争战极为激烈,成吉思汗被敌将用箭射中脖颈,血流如注,结结实实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这个射手的名字叫做哲别,他后来向成吉思汗归降,两人之间曾有一段对话,颇见草原男子的气概。

哲别:“射伤你颈项的人就是我。如果你现在要我死,我的血只不过溅污巴掌大的一块土。倘若饶我一命,我将为可汗赴汤蹈火,横断黑水,踏碎白石。”

成吉思汗很为这一番胸怀磊落的话动容,便告诉哲别:“作为敌人的人,总是会避谈自己曾经有过的敌对行动,隐瞒自己。而你却直率相告,毫无忌讳,真可以做朋友。”

其后,成吉思汗重用哲别,让他与速不台一起远征欧洲,为元朝的西征大业开疆拓土,立下辉煌的汗马功劳。

成吉恩汗对待敌人的开阔气度,经常显现在他征战的故事中。

在与金朝对峙时,成吉思汗对于归降的州县官吏,不但全部以原职委任,而且允许他们拥有“地方自治权”,可以自由任命所属,在财政上也允许地方征收税款,对犯罪的人甚至拥有审判生死的司法权。所以金朝有势力的军阀起了连锁效应,归降的人数众多,单是山东、山西、河北一带就有地方头领近百人。

史家对于成吉思汗的气度颇为赞许。在乱世的惯例,敌人与朋友的关系常存在于强者的一念之间,“杀无赦”是一种方法,安抚并给予优厚待遇又是一种方法,成吉思汗的“待敌之道”显然是选择了后者,而且用历史证明,他是对的。

智慧悟语:哲人格拉辛的名言:“一位明智的人利用他的敌人甚于一位愚蠢的人利用他的朋友。”

在“敌对”里拉锯,只会使灾难不断重复和扩大,让敌对消失,道路就会宽广起来。

58。雄鹰救主

年轻时的成吉思汗,和所有的蒙古人一样,都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与朋友一起狩猎。

有一回,狩猎结束后,朋友们各自扛着猎物分道踏上归途。成吉思汗和他手臂上的猎鹰单独走向一座山谷,此时,他感到非常口渴,便取下腰间的囊袋,找到一条滴水的岩缝,耐心地一滴滴接水。

可是才集水不多久,他那只在上空盘旋的猎鹰突然俯冲而下,将他手中的囊袋打翻,成吉思汗只好耐着性子重新接水。但第二次,事情又重演了一遍。于是他很生气的对着猎鹰说:“如果你再犯一次,我就把你杀了。”

第三次,猎鹰还是俯冲而下,并且把囊袋衔至半山腰上,成吉思汗一气,便真的一箭将他心爱的猎鹰杀了。等成吉思汗爬到山腰上要找回囊袋时,却发现它就掉在一洼水池旁,池中有一条又大又毒的死蛇,此时,大汗才知道猎鹰是为了不让他喝下毒水才如此做的。

从此以后,成吉思汗学会了自制,并且将这次事件的体悟和心得写入遗训中,传诸后世。

小故事,大启示。成吉思汗虽然贵为中世纪的霸主,但他的自制心却是史上留名的。

史书记载成吉思汗成了君王之后,有一回,他问部将:“什么是人生最大的乐事?”部将回说:“在春天时,手上托着猎鹰,胯下骑着骏马,在草原上打猎、收获。”成吉思汗便训诲他们:“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击败敌人。乘其马、夺其妻小和财物以充后宫。”这是军人本色。

但成吉思汗又接了一段更重要的话:“美人和名马,任谁看了都会喜爱,可是只迷醉于此,那终究会身败名裂的。”

对于酒、色的告诫,在成吉思汗的遗训和事迹中,也屡见不鲜。曾经有其他部族的使节带着酒来结盟,太祖虽然高兴,也只喝了三杯就不再喝了。成吉思汗能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史家认为和他的自制心是有相对应的关系的。

智慧悟语:汤玛士·杰弗逊曾给人们一个建议:“在你做任何事情之前,数到十;如你非常生气,就数到一万。”

一个英雄或伟人,通常都会在统治别人之前,先学会统治自己。

59。一头蛇与多头蛇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人在酒中下毒而死,那时,身为长子的铁木真才九岁。由母亲阿额仑带着他和三个弟弟、一个妹妹,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常用野白菜、野百合根和杜梨让一家糊口,但她并没有忘记孩子们的教育。

有一回,铁木真和二弟合撒儿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别克帖儿、别克古台到河里钓鱼,铁木真钓上一条金色的细鱼参,正高兴着可以拿回家孝敬母亲,却一把被别克帖儿夺了去。

此事让争强好胜的铁木真和合撒儿一直耿耿于怀,过不久,便趁别克帖儿在山上牧马时,一人一箭,将他射死。

阿额仑知道后,十分惊骇气愤,便声泪俱下将兄弟叫到跟前痛斥:“原来你只是一只自咬胞衣的狗,你们的性情比虎、豹还没有人性,要知道我们家除了影子外,一无朋友;除了马外,也没有鞭子可当武器,除了团结,我们还有什么力量?”

这一番严厉又语重心长的话,启开铁木真兄弟的心智,从此,兄弟们和睦相处、祸福与共,开创了蒙古帝国大业。

成吉思汗人格的形成,受他母亲阿额仑的影响最深。

阿额仑也曾仿中国古人“同心折筷”的故事,不惮其烦地要孩子们实际演练,获得最具启迪的教育效果。

铁木真当了大汗之后,经常对儿子们讲述一个“一头蛇和多头蛇”的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条多头蛇为了避寒,想躲到洞里去,可是,这条蛇身上的每一个头都想先钻进去,谁也不肯相让,等天亮了,这条蛇也被冻死了。而另一条一头蛇却轻松爬进洞里,安全度过了严寒。”

“兄弟齐心,其力断金”的训言,有效稳定了元朝初期皇位继承的安定,从太宗窝阔台直至宪宗蒙哥,都顺利登基,免除了历代因争王储,而一再上演的兄弟失和的故事。可惜传了几代,训言被轻忽了,到了世祖忽必烈时,终于和幼弟阿不里哥,又回到兵戎相见的千古轮回中。

智慧悟语:西方谚语说得好:“斗中载满小麦,便可以对付魔鬼将它盛满莠草。”

教道真理最能摒除错误。有时教育来自上一代、来自朋友、来自书本,但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不断的提醒和学习。

60。巴勒渚纳湖的盟誓

一二零三年夏天,成吉思汗和敌人桑昆大战于哈刺温山,由于桑昆和父亲王罕采取奇袭战术,致成吉思汗和他的二弟合撒儿的大军受到挫败,逃至巴勒渚纳湖畔。

当时,同行的头领只剩十九人,军中粮草也已全部断绝,正当大伙儿又饥又渴,合撒儿正巧看到不远处有匹野马,便引箭拉弓将它射杀,然后以软底皮鞋涂泥作锅,用浑浊的湖水煮食充饥。

成吉思汗对这批患难兄弟非常感激,便对着湖水仰天发誓:“如果我取得天下,一定与各位同甘苦,如违誓言,就有如此水。”这便是《元史》上有名的巴勒渚纳湖盟誓。

这十九个部将后来都成了创立蒙古王朝的功臣,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大多为四面八方来归的英雄好汉,包括西域、回回和契丹……等,这也印证了成吉思汗五湖四海皆兄弟的用人和待人之道。

中国历代君王在打天下时,都不乏生死与共的功臣名将,可一旦取得天下,则鸟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便一再重演。像成吉思汗这样信守盟约,对身边人真诚相待的,史上并不多见。

巴勒渚纳湖之盟的十九人中,有一位名叫镇海的人,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之后,就论功行赏封属地,专理回回国事。

再如十九人中的哈桑,本是花剌子模的商人,当时正骑着白骆驼,驱赶着羊群,要去额尔古纳河下游作貂皮、青鼠皮交易,途经巴勒渚纳湖畔,目睹成吉思汗与部将甘苦与共的精神,便决定弃商从军,并用自己的千只羊群犒军,帮助又饥又渴的铁木真渡过难关,后来他在西征时也战功彪炳,成了一大功臣。

《元史》的“太祖训言”中有一条如是说:“人主理天下,如右手持物,以左手承之,然后能巩。”成吉思汗一以贯之对待臣属如左右手,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智慧悟语:华盛顿与拿破仑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前者主张用美德和善意对待朋友;而后者却只想结交奉承者。

于是拿破仑最后只能在一个孤独的小岛上,和乱石野草度过余生。

61。楚材晋用

为元朝取得天下的是成吉思汗,但为元朝奠下百年治业根基的,是史家封为“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元代最著名的政治家,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公元一一九零年),是辽东王第八代孙。他的成长期正逢金朝国势衰颓,大局已倾,史书说那时金朝“疆土日益缩小,将帅乏人,士兵不能战斗,地方官贪残,百姓流亡,盗贼滋起”。他的父亲眼见金国绝无让他发挥的环境,就给儿子取名“楚材”,字“晋卿”,希望有一天“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成吉思汗在攻克金国之后,便于行宫召见辽、金名家,一眼瞧见身长八尺,又著着长胡须的耶律楚材,顿时眼前一亮,对着他说:“辽与金是世仇,现在本王灭了金国,等于帮你报了仇。”楚才赶紧回说:“我的父祖虽然被掳为人质服侍金国,一旦成为臣下,怎可抱二心记仇于君。”成吉思汗很为他的诚实和忠心感动,决定重用,耶律楚材也不负所托,为蒙古的汉化和政治、经济立下了影响深远的典例规章。

耶律楚材获召见时,站在成吉思汗的主帐外居高下望,映入眼帘的是:车帐如云、将士如雨、牛马被野、兵甲辉天、远望烟火、连营万里。这幕壮盛的军容让楚才决定动心追随,后来,他有一首诗描述当时的心情:“圣主得中原,明诏求王佐。胡然北海游,不得南阳卧”。

后来许多史家认为蒙古大一统之时,天网绝而人理灭,多亏耶律楚材“以一书生,孤立于庙堂之上,而行其所学。”如果不是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两代帝王的充份信任和授权,他们彼此的历史定位恐怕就要改写。而千里马不遇伯乐,那再多的才干无从挥洒,到头来也只能写些“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类的诗句,穷愁潦倒一生了。

智慧悟语:没有一座山是空的,总会有些果实。农夫和吹笛人,他们都有天赋的才能和价值,只要你知道如何装满你的手。

幸运并不全是智者的偶然,“洞察力”和“信赖”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有了它,你也能打开幸运之神的大门。

62。永远不老的梦

成吉思汗年过六十后,常感体能状况大不如前,老之将至的阴影一直笼罩著他,听说全真教的首领长春真人丘处机有不老仙丹,便派人将他请来。

长春真人经过长途跋涉,到了皇帝行宫,成吉思汗赐宴接风,又喜孜孜的问道:“真人远地而来,究竟有何长生不老之药?”丘处机徐徐回答:“我有养生之道可延年益寿,但无长生之药可保永生。”

成吉思汗心里难掩失望,但却感于真人的直率,仍传旨犒赏,并请真人每日共饮。

蒙古人因为迷信而怕雷,每次一听到雷声,就赶紧掩耳伏地,全身颤抖;若遇雷击而著火,也必拋弃财产而逃,一年后才敢回来。

成吉思汗以此请教长春真人,真人答说:“罪有三千,不孝为大。顺天之道在于孝,皇帝如果敬天爱民,清心寡欲,好生恶杀,雷是不足惧的。”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便颁布全国,并且在临终之时发布了一个不准杀掠的诏令。

“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由古至今做不完的春秋大梦。上至雄才大略的帝王,下至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个个莫不费尽心思,以求长生、以求青春永驻。

秦始皇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入海求仙,结果仙药没找到,人也一去不回。

汉武帝也听信方士之言,在宫中修造“承露盘”。柱高二十丈,上立铜人,托盘承露,相信喝了盘中露水,就可延年益寿。

唐太宗打败天竺国之后,就找来一个叫罗迩娑婆的天竺和尚,在金飙门炼丹,结果服了仙丹而死,后来的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也前仆后继,未见其利而先蒙其害。

倒是康熙最知道养生之道,隆冬不用火炉,夏日不贪风凉,所以很能适应冷暖变化;又喜欢画画,涵养平和的血气,身体一向硬朗。

这个“不老”之梦承袭至今,仙丹变成了肉毒杆菌,紫河车变成了胎盘素……这是荒唐?还是有趣?

智慧悟语:法国作家莫里哀曾说:“一个人很容易受到他所执迷事物的愚弄。”

生命的核心价值在于你整天思想些什么,与其在镜中抓住青春,不如掌握生命过程的真正美丽!

昏君与罪臣、天怒人怨交相逼仄的朝代,天人俱失,何以为国?历史的不幸,告诉了我们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