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桓侯再生-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咧!”魏延高兴地应道,随即就要转身离去。
“等等!”我忽地出声将已策马驰了5、6步的魏延叫住。
“将军,还有什么吩咐吗?”魏延立刻拨马转了过来,有些疑惑地问道。
“文长,场面一定要布置的逼真些——给试图所换的衣甲、丢置的战旗上留下点混战后的痕迹,千万不能让人家轻易地看破了!”
“放心吧,将军!我晓得!”魏延拍了拍胸脯,笑着说道。
“恩,去吧!”
待魏延离去之后,我轻策乌骓驰至适才董袭阵亡之处,只见几名我军兵卒正在收拾董袭的尸体。由于董袭身体彪悍健硕,又身披重甲,两名士卒抬动他的尸体都感觉非常吃力。一名士兵见移动尸体如此困难,正招呼同伴将董袭的盔甲从其身体上扒下来以减轻重量。
“停手!”我出声喝止住士兵的举动。
“参见将军!”几名士兵立时丢下董袭的尸体,单膝跪地朝我行礼道。
“恩!都起来吧”我点点头,沉声说道:“你们去收拾其他尸体,这一具尸体交给我来处置!”
“是,将军!”几名士兵恭敬地应道,随即相谐离去。
我翻身下马,步到董袭尸体陈列处,凝望了片刻后,轻叹了一口气,屈身探手,抓住董袭腰间束甲的绦带,微一发力将尸体提了起来,随即紧几步回到乌骓旁边。先将尸体轻放在马背上,而后我自己也飞身跃上乌骓,纵马朝秣陵城内驰去。
一个值得尊崇的对手,死后也要给他相应的待遇。
………………………………………
柴桑,郡守府议事厅
“子衡那里已经4日未有消息传来,也不知东面的情况究竟如何了?”孙权面色阴沉地在议事厅中来回踱步,“莫非真如公谨所怀疑——刘备老贼已派遣军马渡江?”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东 第四十一章
更新时间:2008…6…5 14:33:04 本章字数:4661
听得孙权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问询的话语,议事厅中的一众文武皆未敢擅自答话,只是静静地伫立着。
自与刘表、刘备两家的战事开启之后,巨大的压力让孙权迅速地成熟起来,在群臣中的威严日盛,但同时,孙权的脾气也有着愈发不可捉摸的趋势——前一刻仍对你言笑晏晏,下一刻却可能是厉声呵斥。留守的柴桑的一众文武中,也只有孙氏族人,以及地位特殊的张昭、甚得孙权信任的鲁肃这几人,才敢在于在孙权心情不佳时主动问询、答话。
“张公,你是如何看待此事的?”见无人主动应话,孙权眉头微微一皱,步到张昭身旁时停下了脚步,强自压下心中的不豫,和声向张昭问道。
“主公,子衡行事一向稳重,断不会无缘无故拖延军情的回报。以我之见,子衡十之八九是为战事所困,以至于无暇,或是没有机会派遣使者前来传递战报!”张昭略一思索,轻捋颔下长髯沉声回道。
“恩~!”尽管张昭的回答了无新意,而且根本未能解答孙权心中真正的疑惑,但孙权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之意。张昭最擅长的政略,军略战事本来就不是他所长,向他询问跟战事有关的事,根本就有点问道于盲的意味。
迅速将在厅中扫视了一遍之后,孙权最后还是将目光定格在了已升任赞军校尉的鲁肃身上。(注:赞军校尉,仍然是一个参谋性质的军职,但比原先的军议校尉高一个品级)
“子敬,子衡那里一连四日未有消息传回之事,你有何高见?”
“主公,张公适才所言,肃深表赞同!”鲁肃面色从容地和声说道:“能够让子衡大人没有机会派出信使传递消息,足可见战事已经异常吃紧。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东线的战事已经不止是水上的交锋!”
“子敬也认为刘备军已经派遣步军渡江,寇袭我江东之地?”孙权面现一丝愁容地急问道。
“不错,肃以为刘备兵马渡江的可能性应是十之八九。”鲁肃点点头,肃声说道:“当然,也并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子衡大人所派遣的传递消息之人,在赴柴桑途中遭遇了锦帆水军拦截,因而才未能到达!”
“就算是刘备老贼已经派兵渡江。子衡忙于与其交战,也不至于连如此重要的战报都没空传回柴桑吧?”孙翊浓眉一挑,面露讥讽之色,出声驳斥道。前次意欲教训甘宁却反遭逆袭一事,令孙翊对鲁肃芥蒂更生————孙翊一直将自己的落败,归罪于鲁肃筹谋的诱敌之计不成功,认为是鲁肃的无能或者说是不用心拖累了自己。
“那就只有两个可能了……”面对孙翊的诘难,鲁肃依然面不改色地和声说道:“其一,有可能子衡大人派出的信使皆被刘备军拦截;其二,子衡大人的巡江水师可能已经……”说到这里,鲁肃略微踌躇了一下。
“巡江水师怎么样了……”孙权急切地追问道。
“可能已经……全军覆没!”鲁肃心一横,将自己心中的猜测分析说了出来。
“嗬~~!……”
“这怎么可能……?”整个议事厅中立时充溢着众人骇然不已的抽气声,以及不敢置信的惊叹之声。
“哈哈哈……”孙翊微微一楞之后,随即竟然放声大笑起来。
“三弟!”孙权面色一整,沉声呵斥孙翊道:“有话但说,不可如此失态!”
“二哥,我所以发笑,只是因为鲁校尉的无端猜测。那刘备老贼岂会有令我巡江水军全军覆没的实力?”孙翊收敛了笑容说道:“就算当日甘宁狗贼的水军主力尽数在东线搅扰之时,他也没有能力直面缨我巡江水军锋芒,只敢行游击骚扰的伎俩。那时他都没有能力尽歼我巡江水军,更何况是现在?如今甘贼本人正在柴桑一带水域与我水军主力纠缠,留在东线的锦帆贼军又能有几人?以这样的实力,要想使子衡的巡江水军全军覆没,岂不是痴人说梦?”
“……恩!”孙权略一思索,微微点头,随即转头对鲁肃说道:“子敬,叔弼所言倒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东线巡江水师实力胜于刘备老贼的水军,更兼子衡用兵谨慎,当不至于如此轻易就被击败。”
“主公!以实力论,刘备水军确实不如子衡大人的水师。所以,单是以水军对水军,刘备绝无可能彻底击败我巡江水师。”鲁肃先是点头肯定了孙权、孙翊的分析,但随后话风一转说道:“但是,刘备军却极有可能兵行险着,以出人意料的方法达成击败我巡江水师的目的!”
“兵行险着?”孙权眉头一皱,急急地问道:“子敬所说的‘出人意料的方法’指的是?”
“偷袭芜湖大营!”鲁肃眼中射出深邃的光芒,沉声说道。
“什么??!!!!!”听得鲁肃此言,孙权微一思索后,顿时面色大变。尽管孙权对军略并不算特别在行,但亦知若是刘备军果真突袭芜湖大营,确有聚歼东线巡江水军的可能性。
“危言耸听!”孙翊面上流露出不屑的神色,高声反驳道:“偷袭???难道鲁校尉以为刘备军想偷袭就能偷袭成功吗?水军大营中,白日黑夜一般皆会有探哨战船巡视芜湖口,纵然刘备军想要偷袭也根本无机可乘!而且纵然遭遇偷袭,也绝无可能至全军覆没的程度!鲁校尉没有去过水军大营,就莫要凭空胡乱猜测!”
“一般情况下偷袭当然难以成功,但如果不是一般情况呢?”鲁肃面色依然沉静无波,不紧不慢地回道。
“什么意思?”孙翊拧眉疑惑地问道。
“敢问叔弼将军,芜湖大营是否在任何天气下都会派遣探哨战船巡视江口?”鲁肃和声问道。
“这是当然!”孙翊信口回道。
“在雷电风雨之夜也会派遣战船巡视吗?”鲁肃一针见血地继续追问道。
“呃~~!”孙翊立时被问住了,支吾了片刻后无奈地说道:“不会!……但大风大雨之夜,试问有谁胆敢冒险渡江?”
“恐怕刘备军中还真有这样的人!”鲁肃怅然叹道。
“子敬所说之人是谁?”张昭有些好奇地问道。
“刘备军庐江主将——张飞!”鲁肃沉声说道。
“张飞?!!!”孙权听得这个名字立即眉头大皱,眼中射出恨恨的光芒,似是对此人已经痛恨至极。尽管两人之间素未蒙面,但彼此的恩怨却已不是一句话两句话所能够说清的了。若要说到这世上孙权最为痛恨之人,除了身负世仇的刘表之外,恐怕就要算到张飞了。孙权对张飞的痛恨,甚至要超过刘备。当然,内中的原由是非常复杂的:最早则可以追溯到半年前——其时,孙权极欲加强与曹操的联系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便派遣了股肱重臣张纮赴许昌向曹操请求联姻,并精心挑选了曹氏宗族中最负艳名、更兼性情贤淑的夏侯渊长女作为求娶的对象。然而,迎亲队伍在返回江东的途中,竟被其时已袭取寿春的张飞半路拦截。结果非但联姻不成,更使张纮惨遭毒手。近来,刘备派遣军马攻袭庐江,统军的主将又是这张飞,这一次的结果不但使得孙权失却在江北的唯一根基,而且连亲族大将孙贲也陷于敌手,生死不知。而随后,以庐江为根据、不断袭扰江东的甘宁水军,十之八九也是由这张飞所派出。这数件事情累积在一起,已令孙权对张飞恨之入骨。
“听闻张飞此人虽勇名颇著,但却性情粗鲁、乏谋少智,只是一勇之匹夫,为何子敬如此看重此人?”张昭似乎非常不解地问道。
“张公,恐怕这张飞并非仅是一勇匹夫?”鲁肃摇了摇头,怅然说道。
“子敬何以得此结论?”孙权强行压下心中对张飞的愤恨,沉声问道。
“启禀主公,自得到张飞领军寇取了庐江的消息之后,肃曾特意对庐江战事做过几番思索。根据那名从庐江逃回军司马所透露的情况,肃以为,张飞袭取庐江可说是用了一整套连环计策——以偷割新粮的手法激怒子阳将军出城迎战,并在途中设伏,分明便是抛砖引玉与调虎离山之计;待击破子阳将军出城迎战的兵马后,张飞定然是命人伪装成我军败兵诈开城门,乘机一举夺取庐江,这又是一条颇为大胆的混水摸鱼之计!这一系列计策环环相扣,大胆而缜密,若果真是由张飞所设计,则此人的谋略便疏为可怕了!”鲁肃面现些许忧色,和声说道:“经由此事,肃便特别留意上这张飞,曾命人多方打探与其有关的情报……”
“可有什么收获?”听得鲁肃的这番分析,孙权也不由得上起心来。
“前些日虽多方问询消息,但皆无所获。直至昨日,肃奉主公之命派往许昌求援的使者回返柴桑,才得了些情报!”鲁肃淡笑说道:“主公当知数月前曹孟德曾与刘备激战于汝南一事!”
“恩~!”孙权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我知汝南一战中,刘备老贼被曹孟德打得狼狈不堪,因丢失了汝南郡,最后才不得不仓皇逃至寿春!”
“主公是知其一,却不知其二!”鲁肃轻轻摇头,和声说道:“曹刘汝南之战实际应是胜负不分之局!”
“这是为何?分明是刘备老贼完败之局,子敬为何却说胜负不分?”孙权惊疑地问道。
“主公恐怕不知曹操攻占汝南之后,亦曾派遣军马奔袭寿春吧?”
“竟有此事?我确实不知,那曹军战果如何?”孙权的话刚刚问出口,自己就觉得有些愚蠢——若是曹军获胜,刘备如何还能占据着寿春!
但厅中群臣除鲁肃、张昭之外,也没有人留意到孙权所提问题中的“错误”,一众人等皆已被鲁肃的话所吸引住了。
“曹军大败!进袭寿春的过万曹军几乎全军覆没,其统军大将、荡寇将军张辽阵亡于寿春城下!”鲁肃幽然说道。
“竟会如此!”不止议事厅中的群臣,连孙权也不禁大惊失色。略一思索后,孙权出声问道:“子敬为何提及此事,难道此役正是那张飞所指挥得不成?”
“并非是由张飞指挥,因为其时他已经率军返回汝南救援刘备去了。但那留守寿春之人却是张飞亲自安排的,由此足可见其颇有谋定后动之能!”鲁肃摇头说道:“根据使者特意从许昌探回的消息,肃发现还有一件更令人惊骇之事————当日刘备兵败汝南,身陷曹军重围时,派人向寿春张飞求援。主公知道张飞只动用了多少军马,便从数万曹军的包围中将刘备安然救出来吗?”
孙权愕然地摇了摇头。
“仅有几千人马,约为曹军的十一之数!”
“十一之数?这如何可能?”孙翊不敢置信地说道。
“但确是如此!那张飞只用几千人马,竟三日急袭400余里,轻易从曹操大军手中将刘备救回寿春!”鲁肃面色凝重地说道:“由此,足见其用兵之精、胆略之奇!以此人的胆略,绝对有可能做出雨夜奇袭芜湖水军营的事来!主公可还记得三日前,晚间所下的那场绵延一整夜的雷雨?张飞就极有可能在那一晚派遣军马偷袭了芜湖大营!”
孙翊仍有些不甘心地说道:“就算是偷袭,也不至于让芜湖大营全军覆没吧?”
“肃以为,张飞极有可能是采用的水陆两路夹攻的方法。先利用雨夜为掩护,遣步军从他处渡江登岸,继而急行奔袭芜湖大营;再以其水军封锁江口,阻止我水师将士搭乘船只撤离!如此一来,我巡江水师全军覆没也并非没有可能!”
至此时,就连孙翊也提不出什么疑议了。
一个近乎于铁一般的事实被鲁肃摆在了孙权及厅中的一众文武面前————刘备军已经乘虚杀至了江东腹地!而柴桑城下,与蒯越军僵持却仍在继续!
第三卷 虎臣良牧定江东 第四十二章
更新时间:2008…6…5 14:33:05 本章字数:3798
听罢鲁肃的分析,孙权不禁心底直冒寒气。今日上午,尽管周瑜也曾派人提醒孙权——刘备军有可能已不顾一切渡江进袭。但由于周瑜并未能提供充足的论据,孙权尚有些不以为意。但此时,在鲁肃言之凿凿的分析面前,已由不得孙权不相信了。
原本在周瑜率军击溃了蔡瑁大军之后,孙权便相信自己面临的危机即将过去。即管后来,蒯越军突袭至柴桑城下,更险些将城池攻破,但孙权也没有感到过多的忧虑。果然!在周瑜提师回援后,江东军立时便与蒯越大军形成了僵持之局。而且在周瑜的筹谋指挥下,战局不断朝着有利江东军的方向发展。尽管如今江东军每天都要付出不小的伤亡,但彻底击退荆州军已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再大的损失也算是值得的!
然而,一个危机还没彻底过去,另一个危机却又突然来临。实力颇为强劲的留守巡江水军竟然也没能阻止得了刘备军的渡江进袭。而一旦刘备军渡过长江,东线三郡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军力来进行抵抗。届时,纵然只是失却了这三郡中的一郡或两郡,对孙权的打击也可说是致命性的。
“若刘备军果真渡江,丹阳郡应是首当其冲!子敬,以丹阳的军力能否支撑到柴桑战事了结?”孙权忧心忡忡地向鲁肃询问道。
“主公,这就得看吴太守如何应对了!”鲁肃微一沉吟说道:“如果吴太守能迅速接到到刘备军渡江的消息,再严命丹阳各城各县据城池死守,应该可以尽量拖延刘备军进攻的步伐,并可有效消耗敌之军力。怕只怕吴太守为那张飞所激,主动率军迎击刘备军。如今留守东三郡的士卒泰半以上都是新兵,若与刘备军正面交锋,恐怕难是对手!”
“那我们这里又该如何应对呢?是否命公谨调派一部军马尽速赶往丹阳援应?”孙权面色阴晴不定,沉吟道。
“主公,此时切不可将周督军马调往丹阳!”鲁肃神色微变,急切地劝荐道:“东线战事固然要紧,但与蒯越的大战却更关系到我军的生死存亡。以周督的军马围困蒯越军其实已经略显不足,若再行抽调,则眼下我军与蒯越军的僵持局面将会被打破。主公,若是援应丹阳的人马过少,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而若是调派足以改变战局的兵马前往丹阳,则柴桑城下的军力就将失衡。届时蒯越就极有可能乘机一举击破周督、乃至攻破柴桑,于我军绝对是得不偿失。”
“难道就这样坐等不成?待那张飞攻下了丹阳,甚至吴郡、会稽,立稳了脚跟之后,我军纵然回师与其交战,又有什么用?”孙翊不悦地说道。
“叔弼将军,如果不能彻底将蒯越军击败,我军根本就抽调不出任何军力前去援应东线!”面对孙翊屡屡的诘难,鲁肃已经有些无奈的感觉了。
“难道就不能先将水军调回去吗?”孙翊不服地说道。
暗叹了一口气,鲁肃沉声说道:“要彻底击溃蒯越军,是不可能离开水军助力的。此时若是让水师回调,恰好就给予了蒯越撤军的机会。如果不能利用此次的机会重创乃至聚歼蒯越军,让其保存主要军力安然撤离,不消多久,他便又有可能引军进犯。试想,若届时我军主力皆在东线与刘备军交战,又能凭借什么来捍卫柴桑呢?”
“…………恩!”听罢鲁肃的分析,孙权面色不断变化,眉头紧紧蹙起,似是内心中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小半晌后,孙权一咬牙,恨恨地说道:“还是先将与荆州军之战彻底了结,而后再回师收拾张飞狗贼!”
鲁肃亦知孙权做出此决定是疏为不易,很明显已经有了一种壮士断腕的意味。思索了片刻后,鲁肃和声安慰孙权说道:“主公亦不必过于担忧,柴桑战事最多5、6日之内应可见分晓。也就是说周督大军只需10日左右便可回师东线,迎击刘备军。以丹阳郡的军力,再支撑10天半月应该不成问题。而且……也有可能刘备军并未渡江进袭!毕竟,到目前为止,这也仅是肃的猜测而已,还没有确凿的消息来证明……”
“子敬,不必说了!我相信你的分析论断……”孙权无力地摆摆手,打断了鲁肃的安慰之语,“而且,此事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
建安六年七月二十六日辰时,第三拨从宛陵、泾县“来援”秣陵的江东军亦被顺利击灭。
在一夜之间我军成功诱歼三拨“援军”,总歼江东军9500余人,当然其中大半是被迫降的。
此战过后,丹阳郡下各城、县已彻底失去防守军力,便如柔弱的羔羊一般,完完全全地横呈在我军这条“恶狼”的眼前。
诱歼战结束之后,我并未着急挥师前去“接收”丹阳郡下那些形同虚设的城池。尽管此战我军可说是完胜,伤亡近乎微不足道。但一夜的潜伏、战斗下来,士卒的身体还是相当疲劳的,必须要进行适当的休整。而另一方面,此战的战果之一————多达7000人的俘虏,也是让我不敢轻易将麾下士卒派遣出去的原因之一。加上魏延诈取秣陵时迫降的江东军,如今秣陵城的江东军俘虏竟然达到9000人之众,几乎与我军渡江军队的人数相当了。若没有足够的兵力看守俘虏,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在一些有心人的煽动下暴动骚乱。若真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笑话可就闹大了——战场上还没吃过亏的我,竟然败在了一群俘虏暴动中……
所以,在妥善地处理好俘虏之前,暂时还不能出兵去占领那些“空城”!
……………………………………。
七月二十六日,未时,关平终于带着由徐庶草拟、大哥亲笔手书的《讨孙权檄》赶到了秣陵。由于我进军速度太快,倒是让关平颇费了几番周折才终于在秣陵遇上了我。而更让我高兴的是,随关平一起赶到秣陵的,竟然还有2000援军————在接到我增兵庐江的请求之后,大哥让二哥和徐庶想尽了一切办法,从寿春抽调了3000兵马南下,准备将其中的2000人留给李通镇守庐江之用,另外1000人则是直赴江东划归我的麾下作为增援。另外,大哥还特地安排林豹领1000风骑兵驻守合肥,以便在庐江遭袭时可以迅速驰援。但是,当裴元绍统领着3000兵马赶至庐江时,李通只留下其中的1000人,而让裴元绍率领剩余的2000人随关平一起渡江前来增援我。
秣陵城,议事厅
“左将军刘备,告江东诸将校部曲:盖闻祸福无门,惟人所召。夫见机而作,不处凶危,上圣之明也……
孙权小子,未辨菽麦,要领不足以膏齐斧……
备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元恶大憝,必当枭夷。至於枝附叶从,皆非诏书所特禽疾。
夫天道助顺,人道助信,事上之谓义,亲亲之谓仁。盛孝章(即盛宪),君也,而权诛之,曹操,国贼也,而权亲之……
备深惟江东旧德名臣,多在载籍。顾、陆旧族长者,世有高位,当报汉德,显祖扬名。及诸将校,皆我国家良宝利器,……若乃乐祸怀宁,迷而忘复,闇大雅之所保,背先贤之去就,忽朝阳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忘一日,以至覆没,大兵一放,玉石俱碎,虽欲救之,亦无及已。故令往购募爵赏科条如左。
檄到详思至言。如诏律令。”
“妙!”看毕手中这篇洋洋洒洒近两千字的《讨孙权檄》,我嘴角微微一扬,不由得轻赞出声。大哥和徐庶是完全领会了我的意图,这篇讨孙檄文不但引经据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