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驿传天下 []作者:萧化雨-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富家翁、贵公子们,尸横遍地。
甘州,血流盈池,百姓的无助哭喊撕心裂肺!
甘州,狼烟滚滚,入侵者的得意狂笑震彻苍穹!
甘州,满目苍夷,坚固的城墙黯然发出无奈的叹息!
战后统计,原本有两万户,十万多人和八千多府兵的甘州,到突厥人撤离时,只剩下不足三千老弱病残,房舍更是焚毁一空。极有讽刺意味的是,甘州城墙完好无损。这不能不说,突厥人狠狠地抽了曾经夸耀“十万突厥人正面攻城,甘州也有把握守住半年以上”的田广一个大耳光。事实上,甘州陷落,八千府兵只抵抗了不到一个时辰,损失不过两千余人,便从东门落荒而逃。
李潜得知这一情况后,曾叹息道:“若是守城的将领有点胆气,抱着与甘州城共存亡的念头,组织府兵和青壮百姓利用城内街坊拼死抵抗突厥人的话,那一万多千名(事实上当时能跟上阿史那摩罗行军速度的突厥人只有不足一万人,其余突厥人要么因途中作战而延误,要么迷路掉队)连续跋涉四百多里,又累又饿的突厥人能否攻下甘州还未可知。唉!西北汉子的血性何在?大楚国府兵的胆气何在?”
只是,历史不允许假设,战争也同样不允许。
第一五〇章 出路
离开官道,李潜每经过一村,便派人四处传播突厥入侵的消息,告知百姓抓紧逃到山里去,所以一路行军速度并不快。夜晚,在一村子休息一宿,次日便匆匆上路。
到次日傍晚,也就是熙和二十一年八月十一,李潜回到了胜方驿。自过了甘州地界,上了官道,一路上,李潜看到无数衣衫褴褛惊魂未定的难民在官道上发疯似的逃。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直在反复思考,当日为何不能抽出人手到甘州去?既然能在肃州粉碎突厥人的阴谋,甘州也应该可以。为什么自己就没派人去呢?是不是因为在最初制定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要舍弃甘州了呢?难道自己已经变得如此冷血了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李潜许久,以至于到了胜方驿,李潜还没摆脱困扰,骑在马上怔怔地出神。
牛弼早早跳下马,来到李潜马前,拉住马道:“潜哥,到了。”
李潜回过神来,看到徐简正站在驿站门口望着他们,忠心耿耿的老仆福伯侍立在旁。徐简此刻仿佛苍老了十岁,须发显得更加花白。
李潜立刻跳下马来,快步上前,拜道:“恩师!”眼圈一红,差点哭出声来。
牛弼上前,跪在李潜身后,随后是谢志成、马三奎、秦彝及一众府兵,纷纷来到徐简面前跪倒。
徐简心中一惊,立刻扶起李潜等人,道:“这是干什么,快快起来。”
等众人都起来了,徐简问道:“可是肃州……”
李潜摇头,道:“肃州无恙。”
徐简点点头,放下心中的大石,道:“那就好。那就好。”然后又闻言抚慰了李潜一番。
听了徐简的安慰,李潜从不安的心绪中暂时摆脱出来,吩咐府兵将粮食先卸下,小心看守。
进了驿站,就看到院子里支起了十多口大锅,正冒着腾腾热气,每口锅边站着一名驿丁,手持大勺。院子里挤满了望着热腾腾地锅,眼中充满了渴望的难民。驿丁从锅里舀起粘糊糊的饭盛到难民举着的碗里,嘴里大声喊着,“不要挤,小心挤倒了锅,一个一个的来。小心别烫着。”
徐简望着难民道:“老夫见这些难民可怜,便将驿站的粮食拿出来些煮粥给他们吃。”
李潜连连点头,道:“还是恩师想的周到。弟子带来了五千多斤粮食,应该能够支撑一阵子。”
徐简大悦,立刻吩咐驿丁多煮些粥给难民们吃,然后挽着李潜的手进了后院。
一进房间,徐简落座,便道:“刚才看你神情不佳,可有心事?”
李潜不敢隐瞒,道:“适才弟子看到一路难民,心中暗自自责为何不能保住甘州,自觉是弟子害了他们。”
徐简一听,叹息一声,道:“藏拙不必自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想方设法保全了肃州已是难得。至于这些难民,嗯,想办法救助他们,让他们能逃到凉州。其他的,你我都已无能无力。”
李潜点点头,道:“弟子也是这样想,只是心里……”
徐简再叹一声,道:“为将者最忌心慈手软,这一点想必宗际兄也教过你吧?”
李潜点点头,因为这他不知道被“老变态”师父骂过多少次了,只是,这心理障碍还是难以逾越。
徐简道:“慢慢来吧。对了,此行如何?”
李潜当下将心中的百般思绪压下去,细细把事情的经过仔细讲了一遍。特别是从薛鼎口中得到的消息,更是细致无比。
徐简听后默思片刻,道:“你说的那个特勤,为师有点印象。”
李潜大喜,道:“恩师可曾了解他的底细?”
徐简沉吟片刻,道:“说来老夫十年前就见过他。记得他好像是突厥人送来为质的。让为师好好想想。这人年经大了,有些记忆就模糊了。”
李潜一楞,怪不得那个家伙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原来在长安生活了十多年了。
“想起来了。”徐简有些兴奋地道:“没错,他的确是突厥人送来为质的。当年,武威公移师敦煌,对突厥人形成极大的压力。突厥当时正在内乱,生怕朝廷趁乱出击,几大部族便联合上奏,愿永为我大楚国藩属,同时将阿史那部族仅存的一个王族送到长安为质。那时,他不过二三岁。先皇当时本不愿接受突厥的归顺,只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暂且将突厥的事放一放,就应了下来。后来先皇驾崩,陛下登基,剿灭突厥的事就没了下文。那孩子也就一直留在长安。”
徐简喝了口茶,李潜赶忙续上,问道:“恩师,您是怎么认识那……人的?”本来他想说那假娘们的,后来觉得这样会让徐简认为他太尖刻,不够厚道,就立刻改口了。
徐简道:“虽然他是来大楚为质的,但是突厥当时已经乱成一盘散沙,对大楚没什么威胁。再加上陛下刚刚登基,也要营造宽仁为怀的天朝气度,所以对他并不苛刻,一应奉养都按公爵的等级供给。而且也不限制他的自由。他自二三岁便道中原,故而对中原文化很是着迷,十多岁时,他几乎天天到国子监听课,一连听了三四年。我第一次见到他以为他是滞留长安的波斯人,后来知道他的情况后,也没怎么在意。当时在国子监,象他这种滞留于长安的外国人多的是,什么波斯人、大食人、康居人、身毒人都有,也有经常到国子监听课的。你要不说他是突厥人,却长的跟波斯人一样,我还想不起这事来。”
李潜点点头,暗忖,原来如此,如此看来,此人应该是突厥老可汗的儿子,怪不得他会暗地里破坏郭四明的计划,打击屈力颉呢,原来是想借机寻找机会,夺回大汗之位!李潜思忖片刻,又问道:“恩师,不知此人何时回的突厥?”
徐简摇头,道:“自从我迁官秘书监正后就没再见过此人。他何时回的突厥也不清楚。不过,这倒是条线索。”
李潜立刻明白了。谁鼓动那位陛下放他走的,谁就有可能是突厥人收买的内应!待有机会到长安,要好好查查才行。
李潜正思忖时,徐简忽然道:“刚才你分析了突厥方面谁能得利,另外一边呢?”
李潜闻言一愣。暗忖,刚才不是说了吗,如果那假娘们的计划得逞,获利的肯定是田阀。慢着,恩师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这句话。反过来想想,如果假娘们的计划没有得逞,那么谁能得到好处?公孙阀?郭四明背后的势力?郭四明所在的商号好象叫大恒昌,似乎在什么地方听说过。对,思必拓曾经说过,当初他带着突厥死士进入中原时,就是假扮成大恒昌商号的护卫。看来这大恒昌的背景不简单。
李潜问道:“恩师,你可知大恒昌商号?”
徐简闻言一楞,道:“你是说那个郭四明是大恒昌商号的?”
李潜点点头,道:“薛鼎说那郭四明正是大恒昌的管事,与他交往了好些年了。”
徐简沉思片刻,道:“大恒昌商号背景极为复杂,老夫劝你没有真凭实据莫要对外人说此事。”
李潜一愣,道:“难道它是某个门阀的商号?就像公孙阀的盛合源,田阀的通源一样。”
徐简摇头,道:“你别问了,这个商号比盛合源和通源的背景更复杂。他日,你到了京城就明白了。”
李潜听了,依旧不死心,道:“若果真是大恒昌在背后搞鬼,那我们又当如何?”
徐简淡淡地道:“不闻不问。”
徐简如此说,李潜更是一头雾水。
徐简品了口茶,缓缓地道:“总之,若是事关大恒昌商号,你只需不闻不问即可。”
徐简一再次这样说,让李潜心中不由得嘀咕,这个大恒昌商号的背景肯定不简单,竟让徐简忌讳莫深。却也让他坚定了一个念头,他日到京城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这大恒昌的底细。
师生二人聊了一会,到了晚饭时间,徐简特意让厨房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叫来牛弼、谢志成等人,一道用餐。
吃过晚餐,品着清茶,众人商量下一步该如何走。
关于当前的局势,众人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突厥很快就要大举进攻凉州。而胜方驿是突厥人的必经之路,此地不宜久留。但在去向上,却产生了分歧。谢志成、马三奎和秦彝主张徐简应去凉州暂避,理由是凉州城坚池险,突厥人根本不可能攻克,在那里非常安全。但他两人的提议被李潜否决了。
因为李潜知道徐简的想法。虽然大楚国没有规定外敌入侵时,驿丞必须死守驿站(正常情况下,只要将入侵的消息传递出去,驿站里的人就可以撤退了),但徐简身为士林楷模,岂能不为国守节(事实上徐简也是如此想的,只是在李潜的苦苦哀求下才改变了初衷)?只是若苦守胜方驿,即便李潜等人有三头六臂也挡不住突厥大军。所以,早在李潜去肃州前,就已经说服徐简离开胜方驿到别处去,而这个别处首先肯定不是凉州!因为徐简去了凉州,就意味着向田广低头。基于这个理由,李潜否决了谢志成三人的提议。
李潜仔细思量了片刻,问谢、马二人道:“两位老哥,你们是本地人,熟悉这里的地理,有没有一个比较隐蔽,而且不适合骑兵作战的地方?”
谢志成一愣,好象明白了些什么,问道:“公子是说……”
李潜点点头,道:“不错,既然恩师不愿意去凉州,那就找个安全的地方避一避,我估计突厥人这次也长久不了,只要熬过了冬天,公孙阀、武威公的大军必至,届时,突厥人必然退兵。”
马三奎一拍大腿,“对,既然大人不愿去凉州,那就找个安全的地方先避一避。四哥,我看你家那就不错。”
李潜闻言,望着谢志成道:“四哥你说说看。”
谢志成连忙道:“我家离这三十里,叫谢家峪,处在两山之间。那里地势崎岖,从外面进村子的路很是曲折,不过进了峪,里面却是非常开阔,而且背风向阳,冬天也不太冷。我大哥有些家财,修建的庄院倒也敞亮,如果徐大人愿意,那小的真是求之不得。”
李潜用征询的目光望着徐简。徐简点点头,道:“如此甚好,只是少不得要给你家里添麻烦。”
谢志成大喜,“不麻烦,不麻烦。大人您肯屈驾谢家峪,乃是我们全村上下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徐简笑道:“没想到谢老四你一向忠厚老实,竟然也学会拍马屁了。”
谢志成一本正经地道:“大人,我可是实话实说,真没拍您的马屁啊。您可是当世大儒,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能到我们那小山村,我们全村都跟着沾光,以后肯定能多出几个秀才,这不是我们全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吗?”
马三奎取笑他道:“四哥,照你这么说,咱们几个成天与大人在一起,那岂不是也能中个秀才。”
众人哈哈大笑。
笑过以后,李潜道:“地方就这么定了。只是,还有个难题需要解决。”
徐简道:“可是粮食?”
李潜点点头,“恩师说的极是。弟子虽然弄来了五千斤粮食,可除了赈济灾民,咱们这些人人吃马嚼,实在支撑不了多久。日后,该如何度日?”
谢志成笑道,“这个不难。谢家峪的土地大多属于我家。这些年粮食价格很低,我大哥也不缺钱,就一直存着,估计有上千担粮食,足够咱们连人带马吃上一年的。”
李潜大喜,“如此甚好。只是也不能白吃了你们家的粮食。不如这样,请四哥与你大哥商量一下,将粮食折价卖给我们,咱们不是缴获了突厥人几十匹战马吗?就用战马抵粮食了。”
谢志成道:“这如何使得?这些战马可都是咱们的功勋,日后是公子晋身的基础,怎能用来换粮食?再说,我大哥也是明事理的人,定然不会同意这样做。”
李潜摆摆手道:“什么功勋?什么晋身?我只知道没了粮食咱们就熬不到开春,能活着就好,其他的都是虚的。四哥你也别在推脱,就这么定了。”
见李潜已经拿定注意,谢志成无奈,只得应下。
李潜道:“事不宜迟,明日一早谢四哥和秦兄就带领本部士卒携带部分粮草、战马护送恩师去谢家峪。我和马三哥、辅国留下善后。恩师,您看这样安排如何?”
徐简点点头,道:“可以。只是为何如此匆忙?你不是说突厥近几日不会有动作吗?”
第一五一章 田广的应对
听到徐简的询问。李潜笑道:“突厥人肯定近几日不会有什么动作,可别人就说不定了。比如田广……”
徐简一听立刻明白了。田广此时应该收到突厥入侵并占领了甘州的消息,他必然会采取一系列动作,加强防备。自然,这其中也包括派人来请他去凉州。若是田广派的人来了,徐简却没走,那就不好推辞了。于是,徐简同意了李潜的意见。当晚就打点好行装,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熙和二十一年八月十一下午未时,突厥入侵的消息通过某个秘密途径报到了凉州牧田广的亲信谋士唐森处。
突厥人悍然大举入侵,而且已经占领了甘州!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震的唐森大惊失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怔怔地望着几案上的案卷,半天没说话。
“大人,大人。”亲随见状赶紧叫了几声。
唐森回过神,立刻跳起来道:“快,去国公府。”
亲随立刻去安排车马。
不消一盏茶功夫,唐森已经站在了田广的书房里。
“国公,突厥人悍然入侵,已经占领了甘州。”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田广手中把玩着的一颗波斯明珠“啪嗒”一声掉到了地上,变成一堆碎片。唐森看在眼里一阵肉痛。这颗明珠是田阀的商队从波斯用价值千贯的瓷器换来的,不久前刚刚送到凉州。本来依着田究的想法,是自己私吞了。唐森知道后,立刻将田究训斥了一通,指点他孝敬给田广,田广一高兴,田究以后的日子也就好过了。数日前田究终于听从唐森的指点,万分不舍地将这颗明珠献给田广。这让田广异常高兴,好好夸奖了田究一番,令田究不禁飘飘然。
田广刚才把玩着波斯明珠时还在暗忖,田究终于懂事了,知道孝顺了。这让他老怀大慰。谁知道这波斯明珠田广还没捂热呢就化作了一地碎片。
田广顾不得心疼摔碎的波斯明珠,两只眼睛瞪得溜圆,死死地望着唐森,“你再说一遍。”
“突厥人昨日夜晚悍然进犯,已经占领了甘州。”
这次田广听了面色死灰,颓然坐在塌上。过了许久,田广突然勃然大怒,跳起来猛拍几案咆哮道:“田庆呢?突厥人入侵必然经过金山关,为何他没有回报?他是干什么吃的?他人在哪里?”
田广雷霆般的咆哮令唐森心惊肉跳,但面对田广吃人般的目光,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答道:“田庆半月前就已经回到了凉州。”
“什么?!他为何擅离职守?你为何没有回报?”
唐森嗫嚅着道:“下官得知他回来的消息时,他人已经到了凉州。下官当时以为封关在即,只要封了关,突厥人即便想大举进犯也不可能。再者,田庆回来是因为他那个怀孕了的小妾不知何故摔了一跤,引发大出血,有可能胎儿不保。他的家人全都慌了神,这才派人通知他回来。下官原本想等他家里的事平静了再向国公禀告。”
听到唐森的解释,田广的怒火稍减,道:“肃州那边有消息传过来吗?肃州是否也被突厥人攻陷了?”
唐森摇头道:“目前尚未得到确切消息,不过,既然甘州陷落,想来肃州多半也陷落了。”
田广突然问道:“突厥人怎么可能不声不响的占了一关两州?难不成突厥人将这一关一州两万多府兵和几十万百姓全都杀的一个不剩?驿站怎么还没报过消息来?”
唐森摇头,道:“驿站的消息已经过来了,就在下官收到咱们的人报信不久。若说突厥人将这一关一州两万多府兵和数十万百姓全都杀的一个不剩,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下官猜测,金山关和肃州、甘州的陷落应是突厥人趁守军不备突袭所致。难民和溃兵应该还在路上。”
“突袭?溃兵?”田广反复嘀咕几遍,蓦地愕然道:“难道那个李潜说的是真的?”
经田广提醒,唐森立刻醒悟过来。若是按照当初李潜所说,突厥人突袭金山关,然后驱赶溃兵去赚肃州,占据了肃州,再驱赶溃兵去赚甘州,虽然这计划需要马不停蹄地奔波五百多里,但在一日一夜中却完全能够做的到!当初听到李潜如此说时,唐森对他还好一阵嘲笑。认为这种计划简直是痴人做梦异想天开。除非突厥人的脑袋被驴踢了,否则绝不会这样做。但从现在得知的情况来看,突厥人一日一夜间突进中原五百多里攻占了甘州,却和李潜当初所言一般无二。想到这,唐森后悔的肠子都断了。
而田广也悔青了肠子。悔不该当初轻视了李潜的消息,没有大张旗鼓的加强一关两州的防备,而只是下了道文书,装模作样的应付一番。就连这应付还不是因为李潜所言,而是因为要给徐简面子!天杀的突厥人为何要在即将立储的节骨眼上进犯?难道这些年他们得到的好处还少吗?
两人的后悔没持续多久,田广便立刻反应过来,现在后悔已经于事无补,当下是如何积极备战。
一念至此,田广立刻一扫颓废情绪,叫道:“来人。”
当值的亲卫立刻出现在门口。
“命令凉州城、南北大营、大斗拔谷守捉、各县等地所有甘凉军即刻进入备战状态,甘凉军所有校尉以上军官两个时辰后在议事厅议事,校尉以下军官及府兵一律回营待命,今夜子时前不能回营的,一律杖责四十。凉州以东各县府兵除留少量在县城驻扎外,其余必须两日内集结到凉州城。凉州城及各县开始执行宵禁。凡发现宵禁后无端在外游荡者,一律就地格杀。通知凉州府衙,按五丁抽一征召民夫协助守城。国公府、府衙、府库、军营等地加强戒备,不听号令者、乱闯者就地格杀。叔谋,你明日召集各商号掌柜,与他们说,所有粮、油、骡、马、毛皮、铁器、牛角、筋、羽、杆等军用物质的一律不得出售,全都折价卖给军府。违令者,斩!”
田广发布了一连串军令后,整个凉州城开始忙碌起来。好在田广在凉州经营多年,凉州驻军都是他的嫡系,虽然士卒的情绪还有些焦躁不安,但所有军令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执行。
田广在得到几个重要军令执行情况的回报后,松了一口气,坐在榻上对唐森道:“你给本官说说田庆的事。他那个小妾怎么会无缘无故的摔了一跤?他回到家里都干了些什么?”
唐森立刻回道:“他的小妾为何会摔跤目前还未调查清楚。下官听下人们回报说那日他的小妾突然想到后花园赏菊花,婢女们生怕她出意外苦苦相劝,却被她好一通责骂。婢女们无奈,只得回报孙夫人。孙夫人得知后,赶紧过来规劝。不想,那小妾恃宠而骄,仗着自己怀了田庆的骨肉,根本不把孙夫人放在眼里,还阴酸尖刻的挖苦了一番孙夫人,用老母鸡影射孙夫人,说孙夫人自己不能生孩子,也见不得别人有孩子。别人要是有了孩子,她就暗地里百般使坏,就是不想让别人把孩子生下来。孙夫人被气的差点掉泪,一气之下便回了自己的院子。那小妾得意洋洋地去了后花园赏菊花。到后花园赏完菊花回去的路上不知怎地突然跌倒,下面流血不止。”
田广听了半晌不言语。那小妾怀孕后的骄横做派田广早有耳闻。但考虑到田庆对自己、对田阀立下过不少功劳,且田庆又因与突厥作战伤了身体,影响了生育能力。现在才好不容易才让这个小妾怀孕。田广也不好责备田庆太纵容小妾,故而一直没有对此表示过态度。谁知道现在竟然出了小妾无缘无故摔跤的事。
田广按捺下思绪,示意唐森继续说下去。
唐森继续道:“田庆回来后怒不可竭,将伺侯那小妾的几个婢女、仆役好一番拷打,却也没有弄出半点头绪来。而且,他还受了那小妾的挑拨,竟然直接质问孙夫人是否因为那小妾挖苦了她而怀恨在心,故意让人使绊子。孙夫人自然气不过,两人一通大吵,孙夫人前日已负气回了娘家。”
听到这,田广再也沉不住气,猛一拍桌子,“胡闹!”
唐森似乎早就知道田广会生气,对田广的反应并不吃惊。
说起来也不怪田广听到田庆的夫人负气回娘家会生气。那孙夫人出身陇西大族,其娘家在西北颇有势力。然而,这还不是让田广动怒的原因。令田广动怒的原因是孙家与陇西李阀有世代姻亲之好,孙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