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贞观十二年新年。长安城中一片喜庆的气氛。
因上一年的诸多好事,对外征战的重大胜利,天下百姓丰足,朝廷赋税大增,为示与民同乐,长安在整个年节间都是放开宵禁,让城中百姓尽情欢乐。
因年节期间连续的几场大雪,天气寒冷,对外的联络也是基本中断,朝中没什么大事儿,李世民也趁机给忙于朝事的大臣们放个长假,比往年的年节假期长了好些日子,直到上元节。
过了上元节,新年的第一个正式朝会上才开始。
年前几日才回京的李恪与张士贵等人,也在朝会上得到李世民的封赏。
因平定南方獠人叛乱有功,李恪转授安州都督,加镇军大将军衔,并加食邑五百户,允其在长安休养半年,再到封地上;张士贵被授以左领军大将军职,封虢国公。并领玄武门宿卫。
李恪是因为近两年时间在南方那些不算富庶的地方置官,且带兵征战,李世民怜其辛苦,授其以安州都督职,并允许过半年后再回封地,让其享一些时候的福,休养身子。
安州在淮南道,在江汉平原上,邻两湖和长江地,离京师也不算太远,这也算是李世民的一种补偿性的奖励吧。
张士贵的任命出乎李业诩的意外,他知道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兵变才取得皇位的,玄武门在皇城中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重,将玄武门宿卫的职交予张士贵,可见张士贵是极得李世民的信任的。
李世民对张士贵的封赏让李业诩没想到,另几份项诏令也是很出乎李业诩的意外。也是在新年的正式朝会上,李世民发布的诏命里也宣布,除李业诩的情报院院正职,委以吴朋接替此职,也同时除去李业诩军器监大匠的职,以阎立德为军器监大匠,陈天宁为军器监少匠。
李世民还是接受了李业诩请辞的要求,将这两处的主官职位授予其他人。
只是这两个部门重新规划,职司重新设定,并全都置于兵部属下,以新任的兵部侍郎李业诩主管。
有些换汤不换药的味。但已经很让李业诩高兴了,所领的部门职务少去,也让那些颇有微词的朝中官员少了些口实。
朝廷同时下发诏令,将长安、洛阳及其他施行宵禁的各城市,宵禁开始时间往后延迟,从亥时时分开始,至第二日卯时。
对李世民的此决定,李业诩更是意外,自己刚刚在年前提了这个意见,没想到李世民即采纳了,并在过了年后就开始执行,想着宵禁时刻的延迟,长安城内的夜生活将会更加的丰富。
李业诩却不知,朝中有不少重臣都支持这个决定,特别是房玄龄的大力支持,使得李世民很快就下了决定。
李世民同时也下发了一个引起百官争议的诏令,那就是以这次被俘的吐蕃和獠人战俘为劳役者,修筑一条从长安到东都洛阳的官道,在开春后即开始动工,工程计划两年完工,由将作少监阎立本负责此事。
这条新修的官道全长约八百余里。宽可以并排十架马车行进,沿途重新设置驿站。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道路走向尽量取直,以使得从洛阳至长安能快速抵达。
因有炸药类的爆炸物,工程量虽大,但建造完成这样的大道也并不是很难的事。
朝臣们对这个决议也是争论了很多时候,有不少的文臣认为这是在违礼制,让这些战俘去做这样的劳役是奴役他们,不人道的事,会让其他属国寒心,且原来长安到洛阳有官道,修建如此大道,实在是浪费之举。但多数的朝臣们还是支持,特别是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等深得李世民信任和重用的大臣,而且李世民也强力地推行这个计划,以魏征为首反对的官员也只得罢休。
这个计划是侯君集和李业诩在出征吐蕃回程过程中所商议出来的,最后由侯君集向李世民提出来。
一个耗费颇具的构想,却在李世民在新年之初就开始施行,也让李业诩很是意外,也在感慨李世民领导下的政府,办事效率还真不低。
若这条大道修建完成,那长安到洛阳的行路时间,将大大地缩短,驿道的快马,甚至一天之内都可以将洛阳的快报送到长安,长安的政令能更快到下达各地,两地间来往更加方便,也使得两地间的商业贸易能得到迅速发展。
更有一点是李业诩觉得最有说明力的理由。那就是修建这条大道,可以极大的缓解长安因人口快速增长,而出现的暂时性的物资和粮食短缺的现象。
如今长安的粮食大多都是靠江南漕运而来,而从江南运来的粮食,都要通过运河先抵达洛阳,在洛阳经陆路翻运,才能运抵长安,从洛阳到长安的道路不好走,花费时间颇长,使得物质的运输遇到梗阻,特别是遭遇天气等因素影响时,从尔使得长安的粮食供应也会出现短缺,物价出现波动。
这是李世民颇为头疼的问题,正因为有些考虑,在侯君集向李世民提出此意见后,李世民不顾一些朝臣的反对,也强行推行此策,让十数万在这几场战事中被俘的俘虏,来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
用俘虏来筑路,这是耗费最少之举,不要派发民工的工资,也不会侵占农事时间,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只要给这些俘虏一些饭吃,派一些看守的军士即可。
上元节后,李业诩正式到兵部官署报到,行他的守兵部尚书之职。
到兵部官署,李业诩才了解了兵部的设置,兵部原有侍郎二人,再加上他这个兼领的侍郎,兵部破例地出现了三个侍郎,其他两侍郎为正四品下职,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唯有他这个侍郎不需去管那些杂事。
兵部原所属部门有四个:一曰兵部司。二曰职方司,三曰驾部司,四曰库部司,以兵部为主司(本司),其他三司为子司,如今再置以与兵部司同样级别的情报院和军器监,有了六个部门,三个本司,三个子司。
原来的四个部门,除兵部有主事四人外,其他所属四部主事两人,主事以下,还有郎中、员外郎,而军器监和情报完的职部都是重新设定的。
李业诩到兵部官署报到之时,兵部的全体官员都列队迎接这位有唐以来最年轻的一部长官。
新进的兵部侍郎李子和向李业诩介绍了诸多的同僚下属。
兵部的官员大多都是在军中呆过,对有军功的将领都是另眼相看的,李业诩这个新任的主官虽然年轻,但已经立下了让军中所有将领都为之咋舌的军功,自是没有人敢看不起他,而李业诩那份不凡的气度也是让所有的官员吃惊。
裴行俭也被委以兵部司的从六品上的员外郎职,作为李业诩的直接助手,掌管有关新的军制改革诸事的起草及上呈的奏章类。
说起来,兵部尚书职并无具体管的事,据李业诩了解的,“兵部尚书之职,凡将出征,告庙,授斧钺;军不从令,大将专决,还日,具上其罪。凡发兵,降敕书于尚书,尚书下文符,!”兵部的大小事务都是在兵部侍郎的主持下运行的。
这和后世的也差不多,最大官都是最闲的,而干事的都是副职和下面的官员。
―――――――――
正月底,吐蕃使团在禄东赞的带领下。及沿途诸多军卫的护送下,终于抵达长安。
这次没有朝廷派出的使者迎接他们,禄东赞一行被鸿胪寺的官员直接带到了鸿胪寺的别馆内安置。
第二日,李业诩依李世民令,在鸿胪寺衙内会见了禄东赞一行。
离上次见面不过年多时光,而会见的味道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
“大论,我们又见面了,!”李业诩颇为玩味地说道,“大论与你们的赞普在松州城外走的太快了,本将原想备一杯薄酒,与两位叨絮几句,尽地主之谊,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却未能如愿,实在是可惜!”
“不敢担将军亲自来接见,李将军神勇无敌,罪臣是深感敬佩,!”禄东赞对李业诩这样的嘲讽像似意料之中,并没表现尴尬,只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大礼。
“大论几番来长安,本将也是很敬佩,也希望以后能久居长安,看尽我长安的美景,!”李业诩依然是那副淡淡地口气说道,“大论先歇息一些日子,本将先将大论抵达的消息告诉吾皇,有事烦请人转告一声即可!”
“李将军,罪臣想把我们赞普的诚意尽快转达给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禄东赞听了李业诩的话心里一惊,却又迫不急待地说道,“请将军能尽快安排罪臣进见皇帝陛下,将我们赞普的意思转奏给陛下!”说着又恭恭敬敬地施了礼。
禄东赞说话的口气,还有自身的称呼,及对李世民的称呼也都完全不一样了,让李业诩读出了一些味儿,“哦?大论一路辛苦,还是先休息一些日子吧,我会把你的意思告诉吾皇的,告辞!”李业诩说着即起身,上了马,拱手而去。
留下呆呆的禄东赞愣着,禄东赞从李业诩嘴里听出了朝廷想让他留在长安的意思。
――――――――――
“罪臣禄东赞叩见大唐皇帝陛下,!”太极殿内,禄东赞跪在地下,向李世民恭恭敬敬地叩头。
“平身吧!”李世民语调平缓地说道,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禄东赞。
“谢陛下,!”禄东赞站起了身,却不敢抬头,低着头说道,“陛下,想我吐蕃与大唐,一直和平相处,是我们利禄智昏,不自量力,冒犯天威。如今赞普与罪臣都省悟,吐蕃以后再也不会做冒犯大唐之事,赞普也让罪臣将他的意思转给您,赞普愿举国内附,接受大唐的册封,永做大唐的臣民,为陛下镇守西疆…”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六十章 千万不能赐婚
站在边上的李业诩冷眼盯着禄东赞看。果然不出所料,此次禄东赞冒着严寒的天气率团到长安,是称臣内附来了。
转眼瞥了眼上首的李世民,李业诩隐隐地看到李世民嘴角边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知我天威不可犯,弃宗弄赞为何还敢口出狂言,要率百万兵,到长安来杀朕?”李世民嘴边的笑意一闪即没,冷着脸猛喝一声道。
禄东赞被吓了一跳,忙说道,“陛下,那是受到族中一些人的蛊惑,赞普也只是想得到陛下的赐婚,所以才做出如此糊涂的决定,还请陛下谅解!”
“那些蛊惑之人呢?朕想亲自听听他们是如何说的!”李世民哼一声。
“陛下,这些人大部都在此战中阵亡,!”禄东赞额头上有汗冒出来,想了一下说道,“余者也自尽了,死者为大,罪臣就代他们请求得到陛下的宽恕!”
“哼,朕看你是在狡辩。” 李世民冷着脸继续怒喝,“为抵挡你们数十万大军的入侵,我出征将士数万人伤亡,耗费财物无数,你让朕如何谅解?”
“陛下,此是我们赔偿大唐将士伤亡和财物损失之清单,吐蕃乃穷荒之地,实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钱物来,还请陛下见谅,!”禄东赞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道,“此次我们所带的物资并不多,只能以吐蕃之地每年献贡牛羊马等牲畜和钱物相抵!”
“陛下…”一旁的侯君集跳出来,想说话,却被李世民挥手制止了,侯君集只得退下。
“大唐将士所受到的伤亡,岂是钱物所能补偿的,!”李世民还是表情不变,“弃宗弄赞既知道做错事了,想表达悔意,为何他不亲自到长安来?”
“陛下,赞普本想亲自到长安来请罪,无奈在松州时负了伤,一直卧病在床,无法动身,只得遣臣到长安来代他请罪!”禄东赞也是同样那恭敬的神情,“赞普也让罪臣带信,若他身体康复了。定马上到长安来,向陛下表示悔意!”
禄东赞这样谦恭的神情多了,反而让李业诩觉得是在作假。只是如今这样,坐在上首的李世民还没表态,他也不敢出来指责禄东赞。
再看上首的李世民,神色却有些缓和了。
“弃宗弄赞即愿内附,那就让他到长安来,诸多事朕也不再计较,!”李世民站起了身,“你先下去了,一些事儿等朕与众臣们商议后再做决定,到时再传你!”
“陛下,罪臣还有一些请奏,我们赞普恳请陛下许婚,如此一来,赞普即陛下之婿,当尽作臣子和子婿之本份,陛下和诸位大臣上次也曾言,若赞普愿内附称臣,即会许婚,这上我们赞普呈在您的请婚信!” 禄东赞说着。取出一封信,举到头顶,“赞普也曾言,恳请陛下能放回所俘的吐蕃族人,!”禄东赞看似横了心,把什么话都说出来,“如今吐蕃人口不过数十万,一下子少了这么多的口数,部落内若有纷争,那将无力威服,到时使得大唐新置的这块土地上纷争又起,所以…”
“大胆,!”朝堂上响起多个怒骂的声音,朝臣们都想不到,如此情况下禄东赞还敢提这样的事。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站在一旁的李业诩也忍不住了,上前一步,对李业诩奏道,“陛下…”
李业诩的话却被李世民打断了,李世民断喝一声道:“来人,送禄东赞回馆休息!”
――――――――――――
“各位爱卿,弃宗弄赞愿称臣内附,并每年朝贡,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对吐蕃运作,还请各位爱卿各述已见!”禄东赞出殿后,李世民问殿下诸臣道。
“陛下,臣觉得,弃宗弄赞既然愿意内附称臣。那不应再起战事,为表诚意,也可将一部分吐蕃战俘放回去。而陛下当初确实答应过,若弃宗弄赞称臣,即可允婚,如今弃宗弄赞真的内附了,那陛下也应允了婚事才好,这样可更好地安抚吐蕃人,将我大唐的天威远及吐蕃各地,!”特进魏征第一个站出来发表看法。
“陛下,臣觉得不可,吐蕃人如今受到我大军打击,无力与我对抗,且其国内纷争四起,暂时委于我大唐,苟延残存,待以后缓了生气,还将威胁我大唐边境,!”侯君集也在魏征说了看法了,即站出来发表与魏征想把的看法,“我们千万不能将这些俘虏的吐蕃人放回去,而是应趁吐蕃势微不可惧,发兵彻底平定吐蕃。让其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斩草要除根,更不能许婚,不然后患无穷,臣愿领兵出征!”
“陛下,吐蕃即愿内附,我们再没有必要对其征伐,吐蕃高寒之地,取之无用,臣以为,我们可以在吐蕃国内分置羁縻州。以其人治之,让其每年进贡牛马等牲畜及钱物即可,而吐蕃的俘虏,则不能放其归去,!”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若要让弃宗弄赞和吐蕃人彻底臣服,必得有诚意,恩威并施,将我大唐的影响力泽及吐蕃高原!陛下在前次曾许诺过,若弃宗弄赞愿称臣内附,即愿许婚,天子无戏言,应该践行。若以一女子,能换取西疆和平,吐蕃归附,那此女子可胜十万雄兵,有何不可许婚呢?”
“陛下,千万不可许婚,!”李业诩一听大急,也忍不住跳了出来,“正如侯尚书刚才说的,吐蕃人只不过暂时没了力量,暂时委于我大唐治下,而吐蕃所处高原之地,离我路程过远,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若不趁现在彻底摧毁吐蕃的力量,万一他日吐蕃人重新积聚力量,卷土重来,我边境又将受其祸害!此次所俘的数万吐蕃战俘,更是不能放其回去,不然又是数万吐蕃雄兵啊!”
朝中这两位重臣出来表示应该赐婚弃宗弄赞,这如何了得,若如此辉煌一战,还无法改变历史,让那个什么文成公主再嫁入吐蕃,那自己领兵出征所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也将变得没有什么意义,若再将这些吐蕃战俘放回去,吐蕃在多年以后还是有可能危及我大唐的安全,李业诩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也想不明白这些朝臣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还是历史上记载的所谓贞观名臣。
李世民后即位的不论是李承乾,还是那个小屁孩李治,都没有这份雄才大略,能把诸夷都压得死死的。
如今自己好歹也领一部尚书职,虽然说只是代理的,但至少能代表军方发言。
果然,李业诩如此一说,一些武将也出来,表示反对刚婚弃宗弄赞,并提议趁吐蕃势弱,彻底解决我大唐西境这个大患。
上首的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好似也在犹豫,对此并没明确的决定。
“陛下,如此不可,李将军此言误国,!”又是魏征跳出来,“我大唐之所以能威服四夷,使得诸夷不附,正是我们仁义所致,若我们言而无信,如何还能让诸夷臣服呢?如今吐蕃愿意来归附,我们却还要出兵攻击,不但有千万将士和百姓的生命在征战中丢失生命,也将使我大唐的名声受损,诸夷将不敢相信我们所说的,将防着我们!长孙司空说得在理,若以一女子的下嫁,换取西疆和平,远胜十万雄兵,如此利国利民之事,有何不可行?”
“陛下,臣觉得魏特进此言甚在理,!”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也出来表示支持魏征的意见,“陛下既然已经答应过,弃宗弄赞若称臣,将许婚,那就应该言而有信,这样我大唐的信义必将扬天下,会有更多的胡夷慕我大唐的威名,前来归附!”
接着国子监祭酒、太子右庶子孔颖达,与左庶子于志宁也持相似意见,建议皇帝赐婚,并以归附的胡将执失思力、契苾何力,还有阿史那社尔为例。
在于志宁说完,中书侍郎岑文本站出来,“陛下,弃宗弄赞虽然战败,然还胜兵数万,且吐蕃高地,距我在原中途遥远,我兵马难以抵达,吐蕃日后势大,我将难以控制,如今弃宗弄赞势微,部下皆有反叛,若陛下许婚,再加上我朝封以其官职,则弃宗弄赞声望一定大增,弃宗弄赞可以此为依,重新在诸部中取得威信,几年或者十几年后,吐蕃一定会再势大,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所以若允吐蕃内附,弃宗弄赞也一定要归朝到长安,再选其他人作吐蕃地首领,这样才可除吐蕃之患!至于许婚之事,还是由陛下决定为好!”
岑文本的论断与众不同,甚至一些连李业诩也没想到,不过李业诩也为岑文本有这样的想法高兴,到底是得到李靖赏识的人,头脑还是不简单,只是对许婚的事上,还没明确的反对。
李业诩怎么也想不到,李世民在这件事上竟然犹豫,其他朝臣也是如此,朝堂上明确反对的人并不多,但对他来说,赐婚弃宗弄赞的事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其发生,当下再次出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许婚,正如刚才岑侍郎所说,弃宗弄赞正是想借助陛下许婚和封职,重新取得在诸部落中的威望,重聚势力!”
李业诩心一横,冒着李世民迁怒的危险,继续说道:“陛下,对吐蕃如此虎狼之族,不应对其怀柔,而应以强硬之道,令弃宗弄赞到长安来,以使其无法再做大。更不应许婚,我大唐边境的安全不是靠女人来换取的,而是靠我们武将,靠我们将士打出来的,若以女子换取和平,那我们这些军中男儿将羞愧至死,也再没面目去面对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
李业诩看着以不同目光看着他的李世民和众臣,朗声道:“‘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胡尘,边塞未安嫔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朝云鹤唳天山外,残日猿悲黑水滨.十里东风青冢道,落花犹似汉宫春’,陛下,千万不可赐婚啊…”
第三卷 兵锋 第一百六十一章 谁会约见?
李业诩话说完,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他,连最上首的李世民也是张大着嘴巴,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一些已经听明白诗意的人心里在嘀咕,李业诩公然把李世民比作送美女求和的汉元帝,在朝堂上做诗嘲讽,这还了得,龙颜要大怒了!
正想跟在李业诩后面出列奏言的李恪也呆愣在那里,他也想不到李业诩今日会当着众臣的面指责李世民。
“大胆…”果然,听明白意思的李世民暴怒了,但却生生地把后面的话忍住。
李业诩也被吓了一跳,却看李世民气喘如牛,面孔由青转红,再由红转白,慢慢地恢复了正常,似在思虑李业诩刚才的话。
“陛下,李将军此言甚在理,大唐有众多无敌的将士,天下间没人能够匹敌,怎么可以用女人去换取…”侯君集却在此时跟着出列奏言。
侯君集话未说完,却被李世民打断了,“关于如何处置吐蕃的事。待朕细细考虑后再议,退朝!”
侯君集是个血性汗子,但却是粗人,对诗文基本可以算是一窍不通,并不太明白李业诩刚才所念诗的意思,但听到李业诩刚才所说的那些话,甚是在理,反对赐婚的朝臣并不多,李业诩说完也忙跟着出来支持,却见李世民不容他们争辩,也很是吃惊。
李世民已经气呼呼地走了,一旁的内侍也大声地喊着“退朝…”
众臣也只得恭送着皇帝离去,散朝而去。
有些受打击的李业诩随着众臣一道往殿外走,他想不明白,面对禄东赞这样无理的要求,刚刚被我军大败的残寇来提和亲的要求,为何只有这么几个朝臣支持他,连李世民看似也有想赐婚的念头。
也对魏征之人真是失望,还有长孙无忌,这样短视的目光真的是有污留在历史上名臣的称谓。
这些人难道就真的只当吐蕃是一个与吐谷浑,还有突厥的一些小部落一样,弃宗弄赞像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一般,会对大唐效忠的?
不过想想也是,这些人不知道原来历史中发生的事,也无法预料到弃宗弄赞这位吐蕃赞普有如此的雄才伟略,他所造就的那个吐蕃,能在原来的历史上对大唐数百年产生威胁。这应该是李世民也无法预料到的。
现在的弃宗弄赞也和当时的这些突厥将领情况有些类似,都是没什么去路了才来归附,这几名突厥将领内附后被李世民许婚的。
怪不得禄东赞会着生命危险,在冬季里穿过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