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军魂 作者 黄昏前面-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遣官吏驻守,垦荒放牧,再移民居之,久之,即成为我朝新州府,我方的影响力大增,如此新占之地便会稳定下来。若我方站稳脚跟,那这些地方,将成为我大唐新的永久的国土,也将成为稳定的后勤之地和反击北胡入侵的前哨,从此地派出的军队,反击北胡的入侵,那将会缩短许多的距离,还有后勤粮草的供应。”
“可是北胡之地,大多地方并不适合百姓居住,”李世民皱皱眉说道,当初有人提出过这个建议,但朝中占据多数的大臣们都是反对的。
“北胡之地,虽然处于高寒地带,但也肯定有许多能居住的地方,不然,胡人何以生存?”李业诩很坚信地说道,后世北方不是有那么多的大城市吗?
“贤侄,说的有理,继续说,”李世民想了下,没在这个问题上多问,催促道。
“是,陛下,微臣觉得,我们现在所采取的战略是,防守反击,平时在边州以防御为主,有敌来犯了,才起兵反击,这种战略,在先期,往往不能掌握主动,而此时往往已经有边境州府被敌攻占,非常多的百姓遭受伤害,家园被毁,家破人亡…”
“因此,微臣以为,得先发制人,消除敌患于荫芽之中,方为上策。进攻乃是最好的防守,以战---才能止战,若以一支或数支精锐强大的快速机动部队,主动出击,攻击我方敌人或者潜在的敌人,让其臣服于我大唐,使交战地远离中原,让大唐子民免受战争的祸害,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而要做到这一切,必须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的军队,非常出色的将领,还要有良好的后勤补给,一支军队出征,士兵要吃喝,马要草料,而北胡之地远离我中原,路途遥远,后勤补给将会是非常困难,因此微臣前面所说的正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李世民及几位军中大佬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这几位都是狂热的好战分子,李业诩所说的,很多都是他们曾想过的。
“贤侄这番话,言之有理,朕会细细考虑的,朕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呢,只是如此做有着太多的困难,”李世民一脸凝重的神色,“这里面牵涉的东西太多太多,我大唐现在还没能力去做好这些,且一些做法有违礼制,朝堂上反对之声定然不小,你们几位觉得呢?”李世民问在座的几位重臣。
“业诩贤侄之深谋远虑,我等都未曾想及也,汗颜,”李道宗和候君集都是非常赞同李业诩的话。
“对大唐百姓有利,对朝廷有利,就是对的,损害大唐利益的,都是我们的敌人,”李业诩终于把自己心里所想的话说完,一阵轻松。
“好一句损害大唐利益的,都是我们的敌人,贤侄之心智,朕也低看了,”李世民脸上复杂的神情让李业诩看不懂。
“多谢陛下不怪我胡言之罪,”李业诩相信在场地人都会明白他所表达的意思,那就是战争并不只是击败对手,而是要让对手永远没有还手之力,那就是派兵占领其领地,永久统治,还有一点,就是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主动出击,就此收场,让李世民自己去考虑吧。
李世民先把李道宗和候君集打发走后,独留下李靖和李业诩。
“贤侄,还有一事,朕当初说过,待你立下首功后,朕即同意你成婚,如今你已经立下大功,朕决不食言,待定了吉日后,朕亲自为你主婚,”李世民有些牵强地笑着。
“微臣多谢陛下,”李世民说这话,李业诩听着感觉到有些不情愿,但这流氓皇帝这次终于同意自己成婚了,这就是最好的事,想着久未见面的郑家美人儿,过些日子终于可以擒在身下了。
“老臣也多谢陛下,”一直没说什么话的李靖也上前朝李世民施礼谢恩。


第二卷 磨剑 第七十四章 组建情报网
“翼儿,你与老夫说说这次战役的经过,越细越好。”
“是,祖父…”
李靖书房里,经过一天休息的李业诩,向李靖详细地讲述这次出征突厥的经过,包括李业诩策划这次战役的目的、对战役所作的规划、所部的安排、采取的行动、战役的经过、善后等,李靖在一旁仔细的听着,偶尔插话询问。
比在宫里对李世民讲述的详细的多,整个经过讲了两个多时辰,只讲得李业诩口干舌燥,李靖却还是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
“翼儿,看来你颇能领会老夫的用兵之道,此战胜的如此轻松,当无意料之外…再说说你对这次战役的总结,”李靖听完满脸含笑地称赞道。
“多谢祖父夸奖,孙儿觉得这次战役的胜利除了快速、出其不意的突击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情报的搜集,敌方的一举一动尽在我方掌握之中,而我方的举动,敌方却丝毫不知,而且,把对方首脑斩杀,群龙无首,破之,当易如反掌。”
“唔,你所侦探情报的手段,老夫也是自愧不如啊,”李靖毫不悯惜对李业诩的夸奖,“但你要记往,千万不可得意忘形,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以后的作战中你千万不要抱着同一种方式,这样很容易被对手所熟悉并找到破解手段。”
“是,祖父,”李业诩站起身,恭敬地行了礼,“孙儿定是不忘,孙儿还有一事想与祖父商量。”
“翼儿,是不是关于搜集情报的事?”李靖眯了眯着,看着李业诩道。
“祖父,您怎么知道?”李业诩吃了一惊,他正是想和李靖商量这个事情,还没开口,李靖如何知道?
“作战中如此有效的手段,你不提出来,老夫就不信,哈哈!”李靖大笑起来。
“孙儿正想与您商量这个事,这是孙儿回程时写的一点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您先看看。”
“翼儿,这样做才对,你要记住,凡有大事得先与老夫商量,”李靖接过李业诩手中的手记,并不急于看,而是语重心长地说道,“昨日你在皇上面前所说的,如此重大事情,为何不先与老夫相商?万一与皇上所想的相左,迁怒与你,如何是好?”
“祖父,是孙儿得意忘形了,下次再不敢了,”李业诩恭敬着应道,也觉得有些被热血冲晕了头脑,这样关于国家政策的事,当不能如此随便地与皇帝说,惹怒那个大流氓,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记住就好,”李靖有些没办法,这孙儿已经如此答应过几次了,还是改不了。
------------------------------------
“药师,贤侄,有何重要事情要向朕禀报?”皇城两仪殿内,正在看奏折的李世民一脸惊讶地看着眼前的李靖和李业诩。
这祖孙俩昨天刚刚接见过,今日又来求见,让李世民有些意外。
“陛下,老臣听了李翼关于此次战役经过的讲述,有个提议想与陛下言,”李靖恭恭敬敬地说道。打铁要趁热,李世民兴致正好着,此时不建言还待何时?
“哦,坐下说,”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折,指着边上道。
“陛下,这次平定斛薛人的战役,情报搜集工作做的异常之好,当为取胜的关键…因此,老臣提议,应该组建军队的情报网,打探敌对方的国情、军情,将周边情况,尽数掌握,此为老臣所写之奏议,”李靖把手中重新写就的一份奏疏呈给李世民。
“哦,组建军队情报网,”李世民想了下,眼睛一亮,接过李靖的奏疏,快速地看了一遍。
“药师,此是你的建议?还是业诩贤倒的提议,”李世民看完,颇为玩味地看着李靖,又看看边上不语的李业诩。
“当是瞒不过陛下的眼睛,此正是李翼所提之建议,臣听了后再仔细思虑,觉得可行,也异常重要,因此就迫不急待地奏请陛下,组建为大唐军队服务的情报网,”被李世民看出来,李靖并不意外。
“贤侄,既然是你提议,你得与朕说说,让朕信服,”李世民听了李靖所说的,心内已经大起波澜,只是没表现出来而已。
“陛下,这次作战,我方详细侦知敌方情报,敌方的行踪、兵力配置、首脑人物等一应情况尽收我军眼底,为我们的攻击行动提供了最有利的帮助,,此为取胜之关键…若每场战役,我们都能取得对手如此详细的情报,那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将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有一个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李业诩娓娓而道,“以后我大唐对外征战还会很多,必须得有一个专门刺探敌方情报的机构,因此,在军队内成立一个管理情报的机构,系统地训练大批的间谍人员,安插入敌对方境内,组成网状体系,随时传回各种情报,此为当务之急。”
后世的各种著名的间谍机构太多了,不论是中央情报局,克格勃,国安局等,哪个不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间谍?何为间谍?是细作?斥候?”
“对,间谍,就是细作,就是潜伏在敌对方境内,刺探情报的人员。特战队当初在训练时,就有刺探情报这方面的训练,”汗,间谍这名称太现代了?还是李世民不知道?
李业诩知道古代作战时都有间谍之类刺探情报的人员,称细作。但那些细作都不是经过系统训练的专业间谍人员,一般情况下也是各自为战,大多只是战时才派用场,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军事情报机构来管理和运作。。
“嗯,这个…倒是有这方面的人士,只是…”李世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若有所思道,“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先建立一个机构,系统地训练间谍人员,把间谍人员派往各敌对方境内,组建系统的情报网,并建立各自的快速联络通道,能在较短时间内传回各种重要情报。战争时,最大限度地了解敌对方的军情,如敌方重大决策、军事行动、主帅将领、兵力配置、行军路线、营地安置、粮草存放等情况;平时,隐蔽于敌境内,进行刺探情报、刺杀、破坏、散布谣言等,可离间其部,甚至可扶植亲我方势力,从其内部分化、弱化敌方力量。”
李业诩看着眼前的李世民一脸认真地听着,吞吞口水润润有些干燥的喉咙继续说道,“当初在先前训练特战队时,就把刺探情报当作一项重要的训练科目,在各种情况下潜伏和刺探敌方情报,是队员必须掌握的一项特种技能…”
自从李业诩到军中后,就非常希望军队中有一个专门从事情报工作的机构,把周边的敌情探听清楚,为以后的征战提供重要帮助。李业诩说这些话也告诉李世民,他能训练出一批优秀的间谍人员出来,并组建一个情报网。
“言之有理,以前我们在情报这方面确实未足够重视。只是组建情报网非一朝一夕之事,这份奏疏我待会再细看,”李世民用希冀的眼神看着李业诩,“贤侄,训练间谍人员,组建情报网的事。药师,你先写个详细折子呈上来,此等重大决策,朕也要好好考虑一下。”
“臣明白,”李靖和李业诩异口同声地说道。
“贤侄啊,朕希望你抓紧训练特卫,使之成为我大唐最精锐的军队,今年新募集的兵员也将补充到特卫中,使之单独成军,朕到时会任命…一位特卫大将军到军中…但特卫的具体事宜依旧由你负责,”李世民犹豫一下说道。
“是,陛下,臣时刻牢记陛下的叮嘱,定不会懈怠,”特卫单独成军,那不是要成为大唐的第十七卫?会有谁来当特卫大将军?谁来当特卫将军呢?李业诩猜不出来,看看边上的李靖,也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没有什么表情。
“好了,你下去吧,三日后,朕要看到你们关于组建情报网的报告。”
“是,陛下,臣等告退。”
-------------------
三天后,李业诩把组建情报网的详细报告交到李世民手里。
李世民仔细地看完,沉思良久才说,“朕这几天仔细思虑后决定,同意你的建议,训练间谍,组建情报网的工作要马上进行,就由你来训练专业的间谍人员,同时组建情报网。”
李业诩暗笑,就等你皇帝的这句话了…但嘴上却是推辞道,“陛下,微臣本应责无旁贷,只是臣年少,如今训练特卫的事够多了,再来训练间谍,恐怕力不从心,不若交于他人。”
“不可,”没等李业诩说完,李世民打断了他的话,“这事朕必须交由你负责!”
“可是…”李业诩还想分辨,李世民却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
“贤侄,你不是一直在说要报效国家,此即是你为国尽力的时候,不可推托。这几件事都由你一手操办的,交于他人,朕不放心,”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些稍带玩味的笑容,“朕知道你怕别人说闲话,也知道你祖父所担虑的,无妨,朕信任你…”
“多谢陛下信任,那臣不敢再推辞,当不负陛下的期望,完成此项任务。”
“贤侄,此事须更加秘密才行,就你我相知,你就不要对外人讲起。哦…除了你那祖父外,但你给我记住,此机构只对朕负责,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插手,”李世民知道,李业诩的事定是不会瞒着李靖的,不让李靖知道显然不现实。但这事不能再有其他人插手,连李靖也不行,“朕同意按你折子中所说的办,会给你一份秘密任命,让你当这个机构的主官,但不会对外公开,朕到时会委派几名副手给你,也会选调一部人员过来,都是曾从事刺探情报工作的。”
“是,陛下!”
“这管理的机构要起个名,叫什么好?”
“陛下,还是您来取个名吧。”
“这机构不能只查探军事情报,其他情报也得打探,即是探听特别的情报,那要不叫特别情报处?”
“特别情报处?特情处?”李业诩有些傻眼,这李世民不会是后世穿越而来的吧?!取上这么一个颇有现代味道的机构名称。
“嗯,特情处,这个简称好,朕给你一个特谕,你可凭此谕再选其他人,选好人员后先报于朕过目。”
“臣明白!”
“好了,你去准备吧!”
“是,臣告退!”
看着走出殿外的李业诩,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丝异常得意的笑容…


第二卷 磨剑 第七十五章 封赏
回京后的第五天,皇帝李世民宣召此次出征的一干有功之臣前往皇宫,论功封赏。
虽是盛夏酷暑天气,但高大宽敞的太极宫内,还是有些凉爽。
李世民脸上满是喜色,朝臣们兴致也很高。
虽然只是一次小规模征战的胜利,却是用极小的代价换来的,而此次征战的胜利,也是极大的震撼了其他部落,北疆暂时得以安宁。
连当初反对征战的魏征,走过李业诩身边时,也过来恭贺,称赞几句。
待皇帝和朝臣们吹牛打屁半天,相互吹捧的话说得差不多,正戏也开场。
先是斛薛部的斛由勤被宣进殿,李世民恩威并施地恐吓了好半天,让每个人听了都觉得这次斛薛人的反叛是十恶不赦,听得斛由勤惭愧不已,恨不得扒开心向这流氓皇帝表示对前事的忏悔和以后的效忠,并拍着胸脯表示部落的一切听从皇帝安排,斛薛人以后决无二心。
李业诩甚是敬佩李世民的口才,看着一大把年纪的斛由勤被李世民说的一愣一愣的,心想史书上写得那些归附的胡将对李世民都是死心塌地的效忠,甚至在李世民死后都争先恐后地要求殉葬,会不会就是被这皇帝用口水给喷迷糊的?
前些年颉利引大军到长安外,李世民隔着渭水把颉利说的羞愧而退,嘿嘿,甚至曾听有人讲,那个颉利有想跳渭水以示清白的举动?会不会也是如此?
李业诩正丫丫着,李世民已经开始封赏。
封斛薛勤为斛薛部新的头领,并授以怀化大将军、桂州都督,正三品的散官,其余的斛薛头人也都有封赏,并授予官职,只是大多为散官。
再宣布斛薛人的安置问题,反叛的斛薛部没有选择,被分散安置到南方,以李世民的口气说,南方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斛薛族人世代在草原上奔波,太辛苦了,让他们到南方去享福。
斛由勤及斛薛族人感恩戴德地拜谢了李世民,仿佛是捡到了大便宜一样,心急火燎地去布置南下的准备了。
这一切让李业诩有些目瞪口呆,不得不再次佩服李世民的口才,桂州,那是多么远的地方啊?
按李世民的安排,斛薛部被拆分安置在江南道和岭南道的一些州县,主要在桂州、永州附近,按与当地人口的比例散居在各个村庄里,授以田地和牲畜,定居下来。自此斛薛部也就慢慢地融入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当中,从游牧民族变成了农耕民族,并最终融合到汉民族当中,此是后话。
接着是出征将领的封赏。
主帅李道宗贵为郡王和刑部尚书,没有在官职爵位上的升迁,只是食邑加了两百户,赏绢二千匹,黄金及其他物品若干。
接着是一帮出征的青年将领的封赏,李业诩以此次出征的首要立功者,合并那些不为人知的功劳,被封为特卫中郎将,壮武将军,正四品下,投洛南县子,真食邑二百户,赏绢五百匹,黄金十斤;苏定芳为特卫郎将,定远将军,正五品上,彭原县男,食邑百户,赏绢二百匹;郑仁泰也同为特卫郎将,定远将军,正五品上,华阴县男,食邑百户,赏绢二百匹;还有程处默、尉迟宝琳等也有封赏。
哪知刚宣布完封赏,长孙无忌走出列,奏道,“陛下,右诩卫郎将李翼虽在此次平叛中立下大功,然其年龄尚幼,初次授官,委以如此高位,且授以爵位,恐怕不妥,”眼睛只是微微扫过边上的李业诩,一脸严肃的神情,并没表现出什么异样的神态来,“且特卫归属于右卫下,何以授特卫中郎将?”
“陛下,臣附仪,李翼年幼,当不得如此重任,也不应得此奖赏,请陛下收回成命,”李靖也出班恳请。
如今李业诩被李世民封为正四品下的中郎将,按其功劳来说并不过分,但李业诩所做的一些事是不为人知的,大部分朝臣并不知情,甚至连长孙无忌也不清楚具体情况。皇帝如此大举封赏,肯定会有人觉得如此年轻即被委以高官,要心生不服,特别是长孙无忌这样深得李世民信任的重臣,被他嫉恨,肯定不会是好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靖不想过早地让李业诩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有关特卫的事,朝中大臣们并不太清楚。
李靖在恳请李世民降低对李业诩封赏的同时,也用眼神示意李业诩。
李业诩何等聪明,马上明白李靖的意思,也上前奏请李世民收回封赏,“陛下,微臣年少无知,托陛下圣眷,所立些许微末之功,当不得如此重的奖赏,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时魏征也出列,表示支持长孙无忌和李靖的说辞,李翼如此年轻,就被封以高官和爵位,甚是不妥,也于礼制不合。
但马上接着有人发表不同意见,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出列,极大地称赞了一番李业诩,从李业诩建议开发南方,推广水稻和新的稻种,训练军队,及这次领军出征,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极大的胜利,斛薛几万人重新归附,如此大的功绩,这些奖赏还不足以体现其对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接着邢部尚书李道宗也跟着出列,对李业诩在此战中的作用狠狠地赞赏了一通,甚至以少年奇才,必是当世少有的将才喻之,一个正四品下的中郎将及一个爵位的封赏,并不过分。
李道宗刚说完,候君集也跟着大大称赞了李业诩一番。
但候君集话刚说完,长孙无忌和魏征又用本朝无此先例,授以如此年少之人这样高官及爵位为由,并引经据典,一大通之乎者也,说如此是对少年人心性的摧残什么的…对其的成长有负责影响之类的话语。
听得李业诩都有些惭愧,很是哭笑不得,这些人为了自己授官封爵的事,都要如此吵上半天,特别是那个长孙无忌,这是干吗呢?大不了揍你家那无赖儿子一顿而已。
想到这却猛然明白过来,长孙无忌会不会心性如此狭小,为这事耿耿于怀吧?若这样的话,那这位贞观名臣可就有些心胸狭窄了,还是嫉妒自己立下的功绩?
李靖却在一旁叫苦不已,如此两方论理,最终倒霉的还是李业诩,长孙无忌如此公然强力的反对,明眼人不是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吗?这对李业诩以后的发展定是非常不利。
“朕明白你们的意思,然,李翼立下许多功绩,朕记在心里,如今朕已经降低了对其的赏赐,朕意已决,尔等无须再奏,”哪知道李世民并不买账,摆摆手,示意不要再议论这问题。
“是!”长孙无忌和魏征只得悻悻退下。
李道宗和候君集也回到了班列,李靖和李业诩则拜谢圣恩。
李业诩寻思,原来李世民想封自己当什么?想着下意识地往李世民脸上看去,却只是一脸平和,没什么表情,再转几长孙无忌,也是一脸平静,仿佛没什么事儿发生过,只有魏征脸上还有些忿忿。
被封赏的一众人喜气洋洋,苏定芳虽然这次授的品衔没有上次被免之前高,但此次从新被授官封爵,足见李世民已经不计较上次替李靖背黑锅的事件,且还能呆在特卫中,也很满足了。郑仁泰原是从五品的郎将,这次则晋了一级,多了爵位和食邑。
特卫所有官兵也都有封赏,朝廷正式任命了特卫的各级主官,给予特战队的则是一份秘密的丰厚奖赏。
虽然有朝堂上的争议,李业诩还是挺得意。嘿嘿,自己成了一名有品阶的真正的将军,且手下还有几百名士兵,还有几员未来的名将,很是有成就感…而且还有爵位,食邑,不需要继承祖父、父亲的了。
这古代的将军比后世的来的快多了,只是肩膀上没有那金灿灿的将星,有些遗憾。
朝廷准备了丰盛的庆功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