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再世为官-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最热闹的地方,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这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世纪广场了,世纪广场右面就是十字路口,人行天桥,陶哲来到了这里。
天桥下面车辆如流水,陶哲感慨起来:“真是茫茫苍生啊!”叹得一声便飞身跃下,跌入滚滚车流中。
前边,世纪广场的超大电子屏上正放着韩磊的MTV,那浑厚而又略带忧愁的嗓音唱着:“……我真的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首发
正文 第一章 陶渊明斗吕布
“醒醒,陶哲,醒醒!”
陶哲悠悠然睁开眼来,眼睛模糊了一下,接着再清晰,眼前这张脸略显青稚而又骄傲,嘴唇上还略有些许刚刚生起的茸须……竞然是吕铁!
陶哲忍不住一把紧紧抓住吕铁的手,眼睛都湿了,嘴里嚷着:“吕铁,你还活着,吕铁,你还活着!”
“我说,哥们,喂,陶大圣人!”吕铁抽了一下手,没抽*动,用了一下劲才抽出,四下里望了一下才又说,“你小子,格老子的,刚才郑嫂扭了一下屁股,你坐在凳子上都摔了一跤,这一跤把脑子都摔坏了不成?我老吕再活八十年都小事一桩,你还真出了俺们文武双煞这名号的丑,有这么饥渴么?……算了算了,老陶,今天是你为俺庆祝成为一名伟大的公安人员,人民的警察叔叔,高兴的日子,丢人的话不扯了,”忽然附在陶哲耳边,压低了声音:“钱我老吕出,到县里的明珠娱乐城海一晚,刚刚在老头那里整了五百大元,格老子的,当了警察有了工作,老头出手也大方了些!”
这还真是吕铁,是那个满口脏话,天塌下来也只当被盖的吕铁!
吕铁从初一开始就开始装老成自称老吕,叫陶哲老陶,或者陶大圣人,只是从二十八岁生日那天起,吕铁忽然改了口,又叫陶哲小陶,叫自己小吕,小的时候想称老,大的时候反而想呼小。
陶哲愣了一会儿,忽然觉得不对,这个吕铁不是老吕,而是小吕,看起来怎么都只有十九二十的样子,难道自己刚刚作了黄粱一梦?十九岁的自己作了三十岁的梦?或者是自己已经三十几岁,而现在却是在梦中?
看看四周,小小的饭馆,陈旧的木桌,风骚的老板娘郑嫂,年青的吕铁一身警服,匪气中多了一份威严……这一切的一切曾经都是遥远的思绪,现在却近在眼前!
老天爷真让自己重新来过吗?
吕铁抓起桌上的筷子塞到陶哲手里说:“得得,老陶,上山才几个月?这就虚成这个样子了?多吃点肥肉补一补,吃饱喝足好办事儿!”
陶哲倒是记得,吕铁刚到派出所的时候,自己已经分到区里最穷的一个乡——洋合乡做一名办事员,也就是俗称的最低一层的科员,这次吕铁有了正式工作,于是便抽了一个空到镇上这间小酒馆为他庆祝,镇上有一间最豪华的酒楼,叫诗仙楼,菜的确做得不错,镇上区里有头有面的人都是在那儿吃喝,包括政府接待晏客也是在这儿,不过价钱不便宜,郑嫂这儿店小价钱便宜,不过菜还算精致,也不至于就没了生意,乡下人到镇上赶集大多到她这儿吃一餐喝二两白酒,这收入也过得去,陶哲荷包不充足,选在这儿为吕铁庆祝不算丢脸,再说学生时期,他俩人在这间小饭馆不知道消磨了多少时间,老板娘郑嫂因为太熟,通常会为他俩份量加重一些。
陶哲顺手夹了几夹菜吃了。脑中便如闪电一般回忆思索着。至于菜是什么味道一点感觉也没有。忽然问了问吕铁:“今天是几月几号?”
吕铁有点诧异。“老陶。脑子真摔坏了?今天是三月十七号啊!”
“哪一年?”
“公元一九九一年。陶大圣人!”吕铁伸筷子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接着地话有些得意起来:“读书地时候你成绩比我好。我老吕重来没比过你。呵呵。现在你傻了吧?这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终于轮到我老吕上场了!”
长长地呼了一口气。“空气真好!”陶哲喃喃念了声。忽地嘲弄地望着吕铁说。“吕铁。想超过我你这辈子恐怕都没希望了。……二叔现在是派出所所长吧?所里有个叫杨重海地人没有?”
“杨重海是副所长。这人对我好着呢。我进派出所他可是出了大力地!”吕铁回答后又悻悻地说。“你小子。读书地时候是不就是比我能一点点吗。等我老吕破几个大案震震你!”
陶哲淡淡一笑:“杨重海对你很好吗?也许吧!你想破大案?呵呵,那就破吧!”扔下筷子,“走吧,吕铁,送我回洋合,你结帐!”
“这就走啦?”吕铁见陶哲头也不回的走出小店,赶紧扔了五十元说,“郑嫂,回来再算,多退少补!”跟着追了出去。
陶哲在街边站着,仰望着天空,白云朵朵,无云处天蓝如洗,空气中有沁人心脾的花香,是桃花开的季节了,多好的空气!重活过来的心忽然变得雄心万丈,要斗么,好吧,那就斗一斗吧!
吕铁跟着出来,与陶哲的眼神一对,忽然觉得怪怪的,就好像有种陌生的感觉?这家伙变老了?不对,只是眼神看起来深遂了,样子还是那个样子,心道装吧,你就装吧,哼哼说:“得了得了,送你就送你吧,鬼叫我气势不如你呢,说是你给我庆祝,这不还得我自己掏钱,掏就掏吧,谁叫我……就算我差着你一分半分,以后我儿子肯定比你儿子强,以前,我祖宗也比你祖宗强吧?”
陶哲好笑,“那也不一定,我祖宗有个陶渊明,这可是个名人,你祖宗有哪一位啊?”
读书的时候就喜欢与吕铁东拉西扯的斗嘴,与吕铁斗嘴,其乐无穷啊!
吕铁脑子一急,反而想不起来吕家祖上有哪位名人了,结结巴巴的半天才嘣出个:“我吕家有……有吕布!”
“吕布?”陶哲忍不住一笑,“吕布有什么好?又好色又不忠,好色且不谈他,不忠却是个大忌!”
吕铁涨红了脸,确实,自己看小人书那阵就不曾对吕布有好感,不过嘴里头却硬争着:“吕布能打,无人能敌,那是跟李元霸那样的人物!”
陶哲抿嘴一笑,不再跟他斗嘴,吕铁把嘉陵摩托起动了,得意的开到陶哲面前,拍拍后座示意陶哲坐上去。
因为二叔吕义宗是所长,所以吕铁才例外的分了一辆摩托车,一般刚进派出所的小字号是没有车的,陶哲知道这家伙心里的得意,也不理他,坐了上去,吕铁开着摩托车,陶哲却在想着往事,历史照旧上演着,自己,能改变前世的结局吗?
首发
正文 第二章 初步计划
江北省其实是比较富裕的省,但就是这个最西部的北西山区地域拉扯了后腿,北西自治州共有八个县,其中有三个县名列全国五十大贫困县之中,洋合乡所在的清河县也是其中之一,之所以这么穷一直得不到改观,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交通,清河界连渝西省,前后只有一条三一八国道,山区穷地,招商引资放宽条件都引不来。
洋合乡是清河县辖下新火区最偏远的乡,新火区共有十三个乡,其中有九个乡属贫困乡,而洋合乡是最穷的乡,属穷中之穷,陶哲师范毕业后不进学校而入了乡镇机关,本意是在政府部门中发展前景好一些,但是因为没有过硬的关系,所以一初始便给分到了这最远最穷的地方,一直到后来陶哲都有些后悔这个选择,不过今天,陶哲却有着无比的信心,有着十八年清清楚楚的历史轨迹参照,就算是最有眼光的人怕也没有他这个能力吧?穷,在以前是,但是对现在的陶哲来说,遍地都是黄金啊!
九一年的洋合乡的确是穷,公路不通,只有一条村民自修的三米来宽的基根路,上山三十多公里就断了,吕铁把陶哲送到路尽头就只能回转了,而这里离洋合乡政府的地点还有十来里山路要走,这一路吕铁的摩托车都快跑散架了,分手时陶哲只说过半个月再来看他,也没有提醒他防着杨重海——这时候说也没有用,也不能说我是哪里哪里冒出来的,后来后来会发生什么,这还不如说火星人来到地球好过!陶哲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行动计划,就算前后知晓,那饭还是得一口一口的吃。
新火区十三个乡一共有十一万人,而洋合乡只有两千多人,四百七十户,地域却是占了整个新火区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十三个乡中最大的,村民的住所往往是这个山头望那个山头,看着就在面前不远,走过去却要花几个钟,公路都不通更别说电话通了,村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百姓都不通电,只有最邻近山下的极少用户通了电,乡政府开个会都要前三四天通知,还是三三两两到不齐,整个洋合乡也就乡政府有一台电话,这是与山下区府唯一而直接的联系方法,逢狂风大雨的天气或者大雪天,这条电话线断掉的可能性就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乡政府也只有四个人,不像山下其它乡部门齐全,人员众多,只在搞计划生育时,区委计生办曾派过人来驻洋合一些时间,乡长兼党委书记王大海,今年都五十八了,在竞争激烈的官场中,他这个书记乡长的一把手职位十多年不下,便是因为没有人想来这个穷地方,也没有人来争他这个位置,副乡长蒋锐也只挂了个名头,据说是区里某领导的亲戚,来这挂名好升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三百五十天不在,刚在前一个月来了调令到区计生办任了副主任,实际上洋合乡政府只有三个人,除了老乡长王大海,小科员陶哲,还有一个是做饭的肖梅,肖梅是乡府边二组组长刘国成的老婆,因为近,为了方便,刘国成吃饭也在乡政府,只是每月出自己那份口粮,自家种的菜还方便了乡府,另外乡府紧挨着的三间砖房是洋合乡小学的教室,学校一共只有四十多名学生,洋合乡的失学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学校只有两名教师,校长周一鸣兼任语文老师,另外一名去年刚从师范毕业的女孩王小诗教数学,吃饭跟乡府一起,肖梅每天就是负责这六个人的伙食。
洋合乡的人在清河都有点受歧视,被称为“高山人”,而这个名字基本成了洋合乡人的代名词,条件稍好一点的都迁到了镇上,剩下的就只能在山上挨穷,政府也无力改变现状。陶哲爬了十多里山路才到了乡政府,所谓的乡政府也就是四开间的砖瓦房,四间房,王大海一间,陶哲一间,另两间周一鸣一间,王小诗一间,肖梅做完饭晚上回家住。
一千二百米的海拨,陶哲双颊微红,有了些许的高原反应,乡府大门边钉着“**江北省清河县新火区洋合乡人民政府”的白油漆黑字匾,乡长王大海坐在门口的木椅上,拿着长长的烟杆大口大口的抽着烟。
其他的乡府人多,充斥着争权夺利,只有洋合乡差不多就是个摆设,区政府的项目轮不到洋合,也拿不出钱来投资。
陶哲拿出自己的茶缸泡了茶,端出来往王大海脚边的大茶缸里倒了一半,然后再搬了一把木椅坐在一边,茶缸里冒着腾腾热气。
王大海抽了一阵烟,见陶哲居然静静的坐在一边没说话,有点奇怪,他这样子是有事要说的,但忍得住没先说话倒有些奇怪了,这愣头青几时有了这般好的涵养?
放下烟杆,端起茶缸吹了吹,喝了一口,王大海才看了一眼陶哲,问:“有事?”
陶哲这才点点头说:“老书记,是有事想跟你说,您先喝茶!”
王大海倒是觉得有点看不懂这家伙地意图了。不过他也是老成了精地人物。什么事都不会放在脸上。喝了口茶。吧嗒吧嗒几下才又不紧不慢地说:“什么事。你先说说看。”
“是这样地。”陶哲表情很恭敬。官场这一套他可是理解得透了。这书记就算是个摆设。但是你要不搞好这层关系。一样卡你地壳。“老书记。咱洋合乡太穷了。要改变现状地话。我有一些想法。想跟老书记汇报商量一下。因为没有您地支持就完全行不通!”
“改变现状?”王大海不禁哑然失笑!十多二十年没有一个人敢说这个话。你小子凭什么?想搞政绩来升官么?你这卵蛋毛都没长齐地愣头青还不够格吧。斜了陶哲一眼慢条斯理地说:“小陶。你今年多大?十八还是十九?”
“今年过了七月就实打实二十了!”陶哲知道王大海嘲弄地意思。仍然用很诚恳地语气回答。“老书记。我知道您就是土生土长地洋合人。您对这片土气是有感情地。就算不为了政绩。难道您就没想过让洋合地百姓脱贫致富吗?不想让公路修通。不想让家家户户都用上电?不想让孩子们有个好地环境上学?不想让洋合人很自豪地说我就是高山人?我是很年轻。说话做事都还不够资格。可是您呢。今年都五十八了吧?按照政策你应该退了吧?因为洋合还能在这个位子上几年?难道您就不想在这位置上真正为洋合百姓们做几件真正地事?您还能求什么。其实。让孩子们能好好读书。以后不再过同样地日子。能记得洋合有您这样一位老书记。那不比什么都值得么!”
王大海不知不觉地竞然给陶哲说得心情澎湃。过了半天。才低低了叹了声:“只是……谈何容易啊!”蓦然间醒悟过来。笑骂道。“你小子。将起老子地军来了!”
陶哲嘻嘻一笑。道:“老书记。我知道。咱们缺钱。但是您知道。咱们最缺地是什么吗?”
“最缺的不是钱还能是什么?区里也不批,批了也是肉包子打狗,咱这穷山恶水的除了玉米土豆,啥也没有了,你说能有啥办法?”
“老书记,给您说个典故,您肯定知道的!”陶哲很有耐心,也不急着就说想要办的事,“从前河边住着两户人,很穷,天上的神仙想让他们过富裕的生活,于是下凡来,给了一户人很多黄金,另一户人家却教了织渔网的法子,结果一年后,给黄金的那户人家大吃大喝,不懂得赚钱只懂花钱,很快又成了穷光蛋,另一户人却靠着打鱼变得富裕起来!”
王大海的确老了,不只是人老,心更老了,喃喃的念着:“是啊,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啊,可是,咱们这地头能做什么啊?荒山野岭的,要什么没什么啊!”
陶哲摇了摇头,说:“老书记,这您可就失算了,咱们洋合这地区看着是穷得啥也没有,其实则不然,遍地黄金啊,您看……您先喝点茶水!”
王大海给他勾引起兴头来,没有兴致再喝茶抽烟,连连摇手催着说:“遍地黄金?那你快说,看看是什么个遍地黄金法!”
陶哲这才开始说出心中的想法来:“老书记,您看啊,如果要起步办事的话,第一步是要钱,我们写个计划上报区里,但是估计不会批钱,所以还得靠咱们自己筹备,钱哪来呢,第一,咱们洋合乡一共四百七十六户,三千七百十八口人,家家都养猪吧?这猪也算是每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吧,按每户人两头猪算,每头猪打一百五十斤,一家三百斤生猪,按时下生猪价格一块钱一斤,一家有三百块,四百七十六家,最少就有十二三万元了,第二,家家农产品最多的就是土豆吧,每家都有五千斤以上的库存,这个数字也不少……”
“等等!”王大海打断了陶哲的话头,有点不客气的说:“小陶,年青有撞劲是好,但是你这计划太不实际,咱洋合乡村民一年到头不就是靠这两头猪换点现钱吗?再说土豆,卖了吃什么?这在县城土豆还只有一毛五一斤,五千斤只值七百来块钱吧,加在一起一家人也只能换个一千块左右,虽说咱们乡穷,可是拿全付身家换了这一千块钱,换几百斤米,还是买几身衣服?钱花完了以后吃什么?再说,就咱们县城才多少人口,这么多的土豆你想卖还没有人买呢,年轻人啦,有想法是好的,但要切实际啊,不能搞空想搞浮夸,要踏踏实实的作人啦!”
对这个结论,陶哲一点都不奇怪,放在以前,一棒都给打晕了,打冷了,不过现在的陶哲只会把王大海打晕!
等王大海停下来才说:“老书记,别激动,喝口茶歇歇,您慢慢听我说!”
王大海喘了几口气,听了他的话也就端起茶缸喝了口茶润润喉。
陶哲看他平静了些这才又娓娓说来:“老书记,我并没有把村民百姓的财产拿来打水漂的意思,再说,现在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您把眼光看得再远一些,南方,现在的经济是如火如涂,大批的打工者南下淘金,人多了就要吃要喝啊,那边的生猪价格在一块六以上,仅仅这一项,我们这生猪就可以多赚八万钱,土豆在我们这山下就是拿来喂猪,在南方,可金贵得很,能卖到一块多一斤,每家人能赚到三千五以上……”
王大海吓了一跳,三千五加上生猪赚的,总收入超四千,这城市里的职工都没有这个收入,就是自己的工资,一个月也才两百不到,能赚到这么多?
首发
正文 第三章 把老书记绑上战车
陶哲的语气有点语重心长的老气味道,在二十岁的面孔上显得很可笑,但是老书记王大海倒是给他打动了一些心,有些担心问:“这……可行吗?再说南方这么远,运输还有对方的联系,价格上都能联系好?”
这样的担忧是理所当然的,在那样的环境下,要是以前的陶哲,那更是想都不敢想,想也想不到的事,只是以后来者的明眼才能看到,那时候,随手都能抓到宝。
陶哲却知道这第一步便是非得把老书记说动心绑在一起才行,老书记是土生土长的洋合人,又做了二十年的书记,威信在洋合乡一时无两,如果他能担保,乡民才会有信心,才会信任,这信任又不是多么不容易得到的啊!
“老书记,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我都是经过详细的查询的,南方的肉食方面因为南下的打工者人数暴增,供和求差距太大,我们这些看着不少,但是在那边,这也就是杯水车薪而已,一点都不需要忧心这个,我所想的是,不能只是想着把这一批换成多少钱回来,我想与那边签个合约什么的,回来我们乡成立一个集团式的团体,生猪和土豆可以每年第季度形式的运过去,这样我们可以加大生产力度,您看啊,我们洋合乡虽说是山高林多,但是适合养猪养鸡,又是天然绿色带,不含污染的绿色产品,这在南方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一年以后,我们洋合不说冒尖,但起码可以在全区……哦不,起码在全县甚至是全州都能算上十强乡,脱贫不算什么难事!老书记,风险不否认是有,走,是不一定有,但不走,肯定是什么都没有,风险没有,但脱贫致富也一样没有,不是有句俗话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么?”
王大海腾的一下站起来,失手把茶缸打翻在地,也不去理它,背着手低头转着步子思考。
陶哲已经知道了结局,也不去打断他,老头子这个年纪除了名声还能求什么?人生,有几个人能逃脱名和利的束缚?
一分钟不到,王大海抬起头来,目光神采凛凛,仿佛年轻了十多岁一般,定定的说:“小陶,我老王头就豁出去这身俗皮来支持你,这样吧,村民的工作我来做,后方也由我来把持,南下的事你来安排,要钱要物大家凑,由我老王带头,把老家底都翻出来博这一博,……肖梅,肖梅……”
“哎哎……老书记,啥事儿这么急?”肖梅急急从里屋冲出来。
王大海直接吩咐:“你马上把你男人叫来,我有事安排!”
陶哲笑笑说:“老书记,那我就写个计划申请区里拨款吧!”
王大海又一怔:“区里哪会给我们拨款,再说,有也轮不到我们啦!”
陶哲地笑容有点狡诈:“老书记。咱们得师出有名才好办事吧。区里拨款估计希望不大。但咱们自己捣腾自己地。申请运输开个政府证明问题不大吧?”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啊!”王大海恍然大悟。随即笑骂道:“好你个陶哲。鬼点子倒不少。好好。你就放心地干。我老王把老骨头拼了也要让你干下去。你写好计划。我签名。不是。我们合签名。等这事办好。我打报告给区委杜书记。这洋合地乡长就由你来干。名不正言不顺也不好办事。我也累了。挂个书记名给你撑腰。咱们这一老一小就在洋合干出个样儿来!”
王大海说得有点气势磅礴。眼神都有些憧憬起未来地样子。对推荐陶哲任乡长地事。估计都不是太大问题。一来洋合乡没人愿意来。不存在争斗。二来自己力荐在区委杜书记那儿还是有几分份量。区委通过问题就不大了。又僻如蒋锐那样地草包。来这儿挑三拣四地。这样地人老王不待见。
陶哲微微一笑。知道这第一步算是成了。见王大海独自兴奋着。也不打扰他。反身回房做起计划书来。
肖梅地老公刘国成急急赶过来。王大海下了死命令:“国成。你马上召集附近地组长和村民。今天下午六点前通知到洋合十二个村。并要求村长把村里所有小组地组长全部给我带到乡政府来开会。村长不来我撤村长。组长不来我撤组长。不到地另外罚款一百。记住。是要全部到。你给他们带个话。就说是我王大海地话。你原话带到就行了。村长支书组长全部要到。有病地给我安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