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丽宋朝的落寞:这才是宋史(壹+贰)-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南方弱小,历史上都是由北方统一中国。所以就有南面而王的说法,就是说,称王的人是坐北朝南。
李重进虽然心里有些不服气,但他还没有抗旨不遵的胆量,只得同张永德一同跪下,面对柴荣行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这样,柴荣与李重进、张永德的君臣名分算是定下来了。
此后不几天,郭威病逝。柴荣继承皇位,历史上称后周世宗。
柴荣继承皇位后,没有改元,仍然沿用周太祖郭威的“显德”年号。
赵匡胤辞别空空和尚时,赠他的十六字偈言,第二句:
历周始显
偈语似乎在暗示:赵匡胤历经周朝一代,从“显德”年起,开始创业。他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但从“显”字来体会,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世宗柴荣继承皇位,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有人公开向他叫板了,这个叫板的人,就是北汉主刘崇。
北汉,北方契丹与后周之间有一个小国。
北汉以太原为都城,占据着河东数郡的地盘,自称为汉。因为当时五岭以南的广州还有一个刘姓藩国,称之为南汉,所以太原这个汉国,便称为北汉。
说起这个北汉,建立时间并不算长,国主刘崇是后汉高祖刘暠的同母兄弟。刘暠建后汉的时候,授刘崇为太原府尹。刘暠死后,他的儿子刘承祐继承皇位,又加封刘崇为河东节度使。当时郭威担任后汉的枢密使,同刘崇的关系很紧张,两人一直摩擦不断。郭威发动兵变废掉刘承祐,推翻后汉政权,建立后周王朝。刘崇见刘家的天下被人夺去,当然不服气。于是便在自己掌握的河东之地封疆自守,另立一国,仍然称为汉。
北汉主刘崇听说周太祖驾崩,周世宗初立,便想在周新老皇帝交接之际,浑水摸鱼,捞一点便宜。考虑到自己国力有限,派人出使契丹,请求契丹主发兵协助。
契丹早就有吞并中原的想法,自然与刘崇一拍即合,两国约定,北汉出兵三万,契丹出兵一万,在太原会师,乘后周没有防备,合兵南下,大举进攻后周。四万兵马自太原出发,浩浩荡荡杀向高平。
警报传到汴梁城,周举国震惊。柴荣得知北汉刘崇联合契丹人举兵南犯,并不慌张,立即决定御驾亲征,传下圣旨:点兵二万,以赵匡胤为亲军使,张永德为监军,随驾左右,其余众将,随驾出征。
2。高平之役
柴荣率领周兵日夜兼程赶赴高平,大军赶到高平后,下令在城南安营扎寨,排兵布阵,准备与北汉、契丹联军展开决战。
高平是周的一个县城,昔日很平静的地方突然来了千军万马,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北汉和契丹的军队,如狼似虎地扑向高平,似乎要将整个高平吞下去。柴荣率周兵严阵以待,要在高平阻击入侵之敌。
一个要守、要保;一个要抢、要夺,高平之战触之即发。
两军对阵,有话说吗?没有,有道理讲吗?也没有。
打仗就是赌狠,不是一件讲道理的事情,要是讲道理,很多仗就打不起来了。北汉主刘崇也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如果讲道理,他就不会引兵来犯了。柴荣虽然很想找刘崇理论理论,说说理儿,可是,论理也要有个论理的地方,人家挥着刀向你冲来了,还有理可论吗?既然讲理已经不可能,那就不用客气,碰上了,那就开打吧!
第一篇 铁血英雄路 第9节:乱世中的狠人(2)
柴荣见北汉联军已到,指挥众将士迎上前去,用刀枪同他们对话,一场大战开始了。
两军阵前,兵对兵,将对将,捉对厮杀,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血肉横飞,哭爹喊娘。正在酣战之时,突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周兵阵中窜出一队骑兵,手持白旗,弃械解甲,向汉兵阵中跑去,边跑边喊,北汉刘崇万岁!北汉刘崇万岁!声音震动山谷。步兵阵中,也有千余人跟了过去。
原来,一部分周兵,被北汉的气势吓破了胆,以为周完了,临阵倒戈,投降了。临阵投敌的将军,一个叫樊爱能,一个叫何徽。
周军其余将士,虽然仍在浴血奋战,但临阵有人投敌,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对士气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打仗凭的就是一口气,士气受损,这个仗就不好打了。周军士气受损,战场上立即呈现出溃败之势。
柴荣见有人临阵投敌,怒发冲冠,亲自挥剑催马,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奋力与敌兵展开搏杀。
北汉主刘崇站在高处,见周皇帝柴荣亲自督战,身临险地而冲锋陷阵,忙命令数百名弓箭手一齐放箭,专射柴荣。一时间,箭如飞蝗,射向柴荣的麾盖。柴荣的亲兵举起盾牌,将柴荣团团围住,挡住敌阵如蝗的飞箭。四周的盾牌虽然护住了柴荣,但从天而降的飞箭是盾牌无法阻挡的。只见柴荣的麾盖上,数十只箭镞插在上面,犹如刺猬,看起来,触目惊心,以为这一下柴荣是在劫难逃,死定了。
赵匡胤此时正在中军督战,见柴荣身临险境,情况万分紧急,立即叫张永德带弓箭手占据左面一块高地,乱箭压住对方骑兵。他自己则手持一条蟠龙棍,跳上一个高坡,大呼道:“兄弟们,主忧臣辱,主危臣死,皇上已身临险境,我们做臣子的,还能贪生怕死吗?不怕死的,跟我来。”喊罢,跃马挺棍,直捣敌阵。
众将士谁也不甘落后,一齐拍马冲向敌阵,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舍生忘死,冲杀过去,完全是一种拼命的打法。
有道是,一人拼命,十人莫敌。现在拼命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周的数千禁军,他们的拼命所带来的冲击力,犹如决堤之水,突起的旋风,势不可挡。刹那间,汉军犹如割麦子一样,立即倒下一大片。
周兵三军的士气顿时一振,战场上的颓势立即扭转。
刘崇站在高处,眼见得胜利在望,突然见一队周兵像疯了一样杀过来。北汉军队抵挡不住,纷纷败下阵来。
柴荣见汉军败退,振臂一呼,率领三军,乘胜追击。
前面逃的,急急如丧家之犬,溃不成军;后面追的,人人如下山猛虎,士气高涨,奋勇追击。直追到汉军退入河东,关了城门,坚守不出。
柴荣赶到城下,见汉军闭城不出,传令三军,各自选择有利地势,安营扎寨。
晚上,柴荣刚召集将领开完会,忽听小校来报,说樊爱能、何徽带领所部兵马回来了,正在营外求见。
原来,樊爱能、何徽及其所率人马,临阵投降北汉之后,并没有得到北汉主刘崇的尊重,汉军溃败退回城后,他们并没有随汉军进城,不是他们不想入城,是刘崇不让他们入城。
刘崇不准他们进城,是因为他信不过樊爱能、何徽,临阵投降的叛军是真降,还是假降?谁能说得清楚,说不定是诈降呢!再说,汉军有数万之众,这区区数百降兵,有你不多,无你也不少,万一是诈降,那不是倒大霉吗?由于有了这种想法,他命人将樊爱能、何徽和他们的部队拒之城外。
樊爱能、何徽可就惨了,原以为新找了个主子,无奈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人家不要这样的龟孙子。万般无奈,只好回头,再求旧主子柴荣收容。
天下哪有那样的好事呢?刚刚临阵叛国投敌,马上又回来请求原谅,这怎么可能呢?除非是没脑子的,才会原谅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小人。
柴荣可不是没脑子的人,他是一个思维清晰、赏罚分明的主子。当他听了小校的报告以后,想也没想,立即命令将樊爱能、何徽及临阵降敌的士兵全部推出营外斩首示众。
数百颗血淋淋的人头,齐刷刷地挂在树上,这就是叛国投敌者的下场。三军将士见了,真的很解气。
第二天,柴荣继续驱兵攻城,刘崇已经是吓破了胆,闭城不出,尽用弓箭、滚木、飞石、开水招待周兵。
赵匡胤再次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以火攻城。
刘崇在城上,见一名周将指挥汉军以火攻城,吓得心惊胆战,命令弓箭手,集中起来射杀这名周将。赵匡胤立即成了众矢之的。箭如飞蝗,令人防不胜防,一支流箭,果然射中赵匡胤的左臂,顿时血流如注。
赵匡胤咬牙拔去箭头,正欲裹伤再战,后面站在高处督阵的柴荣看见了,深恐伤了栋梁之将,急命鸣金收兵,召赵匡胤回营治伤。
刘崇知道周兵的厉害,不敢出城追敌,一连数日,只是坚守城池,不敢出战。
柴荣见久攻不下,觉得这样相持下去也非长久之计,加之粮草供应有些困难,赵匡胤又身负箭伤,决定暂时退兵,待有机会再图进取,于是便传令三军,拔寨退回汴梁。
高平之役,是事关后周生死存亡的一战。赵匡胤是确保这一战役大获全胜的关键人物。他在紧急关头大智大勇的出色表现,令周军上下刮目相看。
这是赵匡胤第一次立下大功。
第一篇 铁血英雄路 第10节:义社十兄弟
3。义社十兄弟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立了大功,被柴荣破格提升为殿前都虞侯,与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同掌殿前班值,并兼任严州刺史。
赵匡胤所在的时代,是一个乱世,短短几年时间,赵匡胤便脱颖而出,从一个流浪汉、普通士兵成为一名将军,跻身于后周高级将领的行列,算得上是乱世中的一个狠人。
高平之战,成了他日后“肇基皇业”的开始。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赢得柴荣的信任,柴荣提拔他做了禁军高级将领,同时还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整顿禁军。
赵匡胤很出色地完成了整顿禁军这项工作任务。整顿后的后周军队面貌大为改观,增加了士兵的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在整顿军队的过程中有重大收获:一是积累了经验,二是结识了禁军中的高级将领。
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日后是用得着的,更为难得的是,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光义、韩重赟、王政忠结为“义社十兄弟”,在军队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义社十兄弟,谁是大哥,谁是小弟,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十兄弟中,大多数成为赵匡胤走向辉煌的得力帮手。这是后话。
四英雄虎威
1。正阳初捷
周世宗柴荣,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的志向就是统一天下。高平之役,是一场被动的战争,那是被北汉逼的,不打不行。后周此后所进行的战争都是主动出击,是柴荣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南征北讨。
柴荣要征服的第一个敌国是南唐。
南唐的皇帝叫李璟,他称霸一方,一向与后周为敌,威声很大。柴荣要除掉这个劲敌,决定御驾亲征。
显德二年(955年)十月,柴荣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选择的第一个进攻目标是淮南。
淮南,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地。淮南,是南唐的国土,柴荣挥师南下,就是想将淮南收归周室所有。
柴荣下诏,拜李谷、司空赵弘殷为正副行营都部署;李重进、韩令坤为正副先锋;赵匡胤为侍卫都指挥使,跟随在柴荣左右;范质辅理国政,高怀德监军留守京城。
南唐皇帝李璟(后更名为李景),得知周世宗御驾亲征,命朝中大将刘彦贞为统兵节度使,刘仁赡为清淮节度使,领兵五万,迎战周军。
周与南唐两国的军队,在正阳相遇。
按常规战法,两军都是远道而来,先要安营扎寨,解决吃住的问题,然后再列阵开战。
周军先锋李重进骁勇善战,打仗的时候,经常不按理出牌,他率领先头部队赶到正阳,见唐军迎面而来,不待对方稳住阵脚,也不打招呼,突然向南唐军队发起猛烈进攻。
南唐主帅刘彦贞,没有预料到周兵会来这一手,猝不及防,阵脚顿时大乱,刚交上火,唐军便溃败而逃,混战之中,刘彦贞被乱军所杀。三军没了主帅,这个仗就没得打的了。
赵匡胤见前军打了胜仗,率兵随后跟进,正碰上溃退中的唐将何延锡,赵匡胤也不答话,挥动手中蟠龙棍,拍马冲上前去,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乱打。何延锡被赵匡胤的气势镇住了,未曾交战,便已心中发慌,刚一交锋,便手忙脚乱,只三五个回合,便被赵匡胤一棍扫落马下。赵匡胤跳下马,抽出腰间佩剑,取下何延锡的首级。
刘仁赡见顷刻之间便丧失了两员上将,慌忙收拾残兵,连夜逃往寿州;火速派人赶赴金陵,向李璟告急。
前军战败,南唐举国震惊。李璟慌忙命令节度使皇甫晖、姚凤等人,率领十万人迎敌。
2。偷袭清流关
清流关
皇甫晖、姚凤两人见周兵来势汹汹,早就吓破了胆,哪里还敢迎战,将兵马驻扎在清流关,坚守不出。
清流关在滁州西南,这里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山涧中水流湍急,地形十分复杂,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关口。皇甫晖、姚凤率十万大军到了清流关后,便将兵马驻扎在清流关。他要凭清流关这道天然屏障,据险而守,将周兵挡在关外,阻遏周军前进。
据险而守,还真是一个好办法。周兵要向纵深发展,清流关是必经之地,过不了清流关,这个仗就别打了。
周军探子将侦察到的敌情报回周营。柴荣见唐兵驻险而守,召集众将商议攻关之策,大家讨论了半天,一时都想不出好的破敌之策,柴荣眉头不展,气色有些不大好看。
赵匡胤出征之时,只是柴荣驾前的殿前都指挥使,带领警卫人员跟在皇上身边,负责保卫皇上,不必上前线冲锋陷阵。地位相当优越,但建立战功的机会相对来说也少了一些。赵匡胤是那种要表现自己的人,他见主子着急,又没有人站出来替皇上分忧,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于是挺身而出,主动向柴荣请战,请柴荣拨给他二万兵马,并拍着胸膛,信誓旦旦地说,保证拿下清流关。
柴荣摇摇头说:“你虽然作战英勇,但也不能说大话,朕听说清流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皇甫晖、姚凤两人也是南唐名将,不是善与之辈。清流关是块硬骨头,要想拿下清流关,实在是太难了。”
“清流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是不错。”赵匡胤分析道,“如果说皇甫晖、姚凤两人是南唐名将,恐怕就有些言过其实了。”
“依你看,他们两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柴荣来了兴趣,似乎是要探讨一下敌将的能耐。
第一篇 铁血英雄路 第11节:攻克滁州
赵匡胤不屑地说:“据臣观察,皇甫晖、姚凤不过是酒囊饭袋,徒有虚名罢了。”
“何以见得?”柴荣似乎并不相信。
“清流关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赵匡胤说道,“如果二人是英勇善战之人,手握十万大军,为何不出关作战,反而要做缩头乌龟,躲在关内不出来。这分明就是怯战。”
柴荣见说得有些道理,反问道:“你有何破敌之策?”
赵匡胤冷静地说:“兵法上说,不能力敌,咱就智取,臣准备采用偷袭的办法,杀他个措手不及,定能收到奇效。”
赵匡胤的建议与柴荣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不顾有些臣子的反对,立即拨兵二万,命赵匡胤为上帅,率兵前去攻打清流关。
赵匡胤终于当了主帅,不过,这个主帅是讨来的。
赵匡胤率领二万兵马,连夜出兵,为了不使敌人发现行踪,他命令部队人禁口,马衔枚,一路上悄无声息,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第二天黎明时分,悄无声息地逼近清流关。赵匡胤一声令下,周兵全都潜伏在关下。
清流关的唐军,此时还在睡梦之中,他们哪里料到周军已经埋伏在关下。待到雄鸡报晓,旭日东升之时,照例打开关门,派出小队骑兵出关刺探军情。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开关之时,就是周兵破关之际。
唐军守关的兵士伸着懒腰,慢腾腾地打开关门,高声大叫,探马快快出关。哪知刚将关门打开一半,突然闯进一员周将,手起刀落,将开关门的守兵和准备出关的侦骑砍瓜切菜般连杀几人,其余守军见敌人从天而降,情知不妙,一齐涌上前来,欲关上关门。
唐兵的动作还是迟了一步,大批的周兵,已经一窝蜂似的涌进关,他们人人争先,个个恐后,迅速控制了关门。
那些守关的兵卒和准备出关的骑兵,以为是飞将军从天而降,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抵抗,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立即四处逃窜。
皇甫晖、姚凤两个人刚刚起床,突然听到外面沸沸扬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赶忙披衣出门察看,见到处都是周兵,顿时吓得目瞪口呆。
皇甫晖果然是唐朝名将,脑袋瓜子转得快,飞步跑出屋,跨上战马,猛抽几鞭,向东绝尘而去。什么清流关呀!军队呀!都不是他此时要想的问题,他心中唯一想到的,就是快快逃命,若是迟了,就要到阎罗王那里报到去了。
姚凤虽然慢了一步,但较皇甫晖也差不到哪里去,跨上战马,跟在皇甫晖后面,急急如丧家之犬,一路绝尘而去。
可怜十万唐兵,刚开战就没了主帅,被周兵砍瓜切菜般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有那腿脚快的侥幸逃脱,跟着他们的逃跑将军向滁州溃退了。
3。攻克滁州
滁州城
皇甫晖、姚凤仓皇逃回滁州城,回头一看,见后面尘土飞扬,战旗猎猎,大队周兵跟在屁股后面,漫山遍野,似旋风般追杀过来。两人不约而同地下了同一个命令:撤去吊桥。
滁州城外的壕沟虽然不像河流那样宽阔,但也有七八丈宽。皇甫晖、姚凤以为,凭这壕沟之水,总能将周兵挡在滁州城外。
其实,这两个人也太天真,想那铜墙铁壁般、据险而建的清流关尚且被周兵视若无物,不费吹灰之力便攻破了,这小小的护城壕沟岂能阻挡得了周兵的进攻?
滁州城的吊桥刚刚撤除,赵匡胤率领的大队人马就赶到了。赵匡胤见唐兵撤去吊桥,站在壕沟边冲着对岸大声喊道:“铜墙铁壁似的清流关都挡不住周军,小小的壕沟难道能保住尔等性命吗?”
赵匡胤见对岸的唐兵不答话,命士兵们让开道,将坐骑后退百步,然后在马屁股上猛抽几鞭,那一骑青鬃玉兔马忽地腾空而起,竟如天马行空般一跃跳过了壕沟,不沾泥,不带水,安安稳稳地到了壕沟对岸,赵匡胤犹如天神般,安然骑在马上。
城上的唐兵看到周将如此神勇,惊得目瞪口呆。
赵匡胤深谙带兵之道,他知道,指挥千军万马打仗,要的是士兵的勇气,而士兵的勇气,是靠指挥官调动起来的,指挥官调动士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下达命令,这是用嘴巴说出来的;一种是身先士卒,这是用行动向士兵传达一种进攻的信息。在战场上,第二种方法有时比第一种方法来得更直接,更能鼓舞士气。他跃马过壕沟,果然把将士们的士气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周兵见主帅如此神勇,叫好之声震耳欲聋,随后众军纷纷跳进壕沟,凫水到对岸。
皇甫晖、姚凤见赵匡胤如此神勇,吓得魂不附体,慌忙带兵退入滁州城,然后关闭城门,龟缩在城中不敢出来。
赵匡胤命令兵士在滁州城四面架起云梯,轮班发起进攻。眼看就要攻破城池,忽听城上有人大叫:“请周将答话。”
赵匡胤抬头望去,见城上喊话之人正是唐军主将皇甫晖,也大声喊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迟了,我可要破城了!”
“你就是赵匡胤吗?”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赵匡胤就是我。”
皇甫晖站在城墙上大声说:“我与你今日无仇,往日无冤,今日之战,只不过是各为其主。你偷袭了清流关,又穷追到滁州,未免欺人太甚。大丈夫如果有本事,咱就真刀真枪地杀一场,何必做那偷鸡摸狗的勾当?”
赵匡胤喊道:“说了半天,你到底要怎样,我可没时间听你啰嗦。”
第一篇 铁血英雄路 第12节:赵普治事
皇甫晖大声说:“有种你就暂停攻城,将兵马退出一箭之地,我带兵出城,列成阵势,我与你单挑,刀对刀,枪对枪,杀他个痛快,如果我败了,滁州城就是你的,你敢吗?”
“此话当真?”赵匡胤追问一句。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赵匡胤大笑道:“不管怎么样,滁州城都是我囊中之物,我也不怕你移到哪里去。既然这样,我就停止攻城,等你整军出城与我一决雌雄,赌个你死我活,也叫你死而无憾。”说罢,传令周兵退后一箭之地,等候唐兵出城厮杀。
皇甫晖下城墙与姚凤商量,姚凤说道:“你我不如并驾齐出,杀他个措手不及,纵然捉不到赵匡胤,也要给他点厉害瞧瞧,叫他不敢正视滁州城。”
约过了半个时辰,城门果然洞开,从城内涌出许多唐兵,皇甫晖、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