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兵劲旅-世界特种部队50年-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况,评价救援人质行动。根据需要,还可以反复放映录像,仔细分析演练中的所有动作。
在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这种崭新的训练方法很快得到了英国反恐怖特种部队专家们的肯定。采用这种训练方法,每个参训人员每周可打5000发以上的子弹,计算机可以对每个人的动作进行精确分析。训练的要求是突袭动作必须在4秒钟内完成。
卧薪尝胆,回想在近乎残酷的严格训练中所度过的日日夜夜,罗斯对于完成“猎人”行动充满了信心。
谈判破裂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使馆大楼里依然十分平静。武装歹徒提出的期限一再推迟,英国当局与恐怖分子的谈判仍在马拉松式地继续进行。
卡斯丁的“娘娘腔”已经沙哑,舌敝唇焦了,而恐怖首领托菲格的态度却越来越强硬。无所事事的罗斯和身着黑色服装的突击队员们只好耐心地等待下去。
谈判进行到第6天,托菲格彻底绝望了。他向英国政府亮出了最后一张王牌:屠杀人质,并且决定首先拿伊朗人开刀。英国人奢望以“礼”解决人质危机的幻想终告破灭。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一位高大的青年人,他是伊朗使馆的新闻专员,名叫阿巴斯。拉马萨尼,现年25岁。他自告奋勇表示愿做第一个牺牲者。年轻人的勇敢精神博得了外交官们的赞叹,也震撼着托菲格。危难之中,方显英雄本色。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令恐怖分子发抖的铮铮铁骨的硬汉子!
阿巴斯。拉巴萨尼与大家告别,他目光坚定地离开了房间。几分钟后,从楼下传来3声枪响,他被托菲格亲手杀害了。恐怖分子残忍地将他的尸体 从使馆大门口推了出去,警察立即用担架将他抬走了。
托菲格本以为枪杀人质可以迫使英国政府和伊朗政府让步,可是他想错了。英国内务大臣威廉。怀特洛表示,决不让恐怖分子的讹诈得逞。鉴于朝野的压力而一直在耐着性等候谈判结果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果断下达了命令:“猎人”行动计划立即开始实施。
奇袭致胜
歹徒们开始屠杀人质,这不仅没有促使他们的预谋得逞,反倒加速了他们自己的灭亡。
为了稳定恐怖分子的情绪,不使更多的人质再流血,并给突击队员以充分的准备时间,伦敦警察局根据政府的指示,采用缓兵之计,通过电话告诉恐怖分子,英国政府准备答应他们的要求。而就在同时,罗斯率领全副武装的特空队员们已经包围了使馆大楼。
望着身着一身黑色服装的突击队员们,罗斯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同时他不禁想起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去年,美国眼科专家史蒂芬。索罗门主张将消防车涂成黄色,因为人的眼睛对黄色和绿色最敏感。于是,底特律。奈特瓦克和堪萨斯等城市采纳了他的建议。果然,消防车的交通肇事因此而大为减少。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消防车涂成黄色后,消防队员的灭火效率却大大下降,原因是黄色使人情绪安定,不利于激发人的斗志。结果,今年又把消防车改为红色。罗斯懂得,色彩通过人的视觉作用于心理,通过人的联想与现实结成广泛联系。色彩也应为现实目的服务。在他的建议下,特空队员们的衣着全部改为黑色,头戴黑色防毒面具,身穿黑色防弹衣,戴黑手套,穿黑皮靴,“红魔鬼”变成了“黑魔鬼”。这种特殊的装束,用罗斯的话说,可以先给恐怖分子以恐怖感,给受害者以稳定感。
这时,又传来了恐怖分子首领托菲格近乎绝望的声嘶力竭的叫骂声:“可恶的英国姥,再给你们最后5分钟,如果我们的要求还得不到满足,我们要把人质全部斩尽杀绝!”
听到托菲格的喊叫声,罗斯意识到,是该动手的时候了,否则,被扣押人质的几十条性命将受到威胁。罗斯看了看手表,时针正好指向7点30分。罗斯大手一挥,向特空队员和警察发出了攻击的命令。
一架直升机在大楼上空盘旋。特空队员有的登上屋顶,拴好了往下滑的绳索;有的钻进了大楼的地下室;有的正在拆开墙壁,准备破墙而入。
罗斯率领一名队员从屋顶顺着绳索滑到了二楼阳台上,他贴着墙移向门口。
大厅内人不多,被扣的女人质大都关在这里。负责看管的两名恐怖分子与人质混在一起,不易直接对他俩进行攻击。罗斯朝另一队员递了个眼色,他会意地掏出一支“眩晕手榴弹”。这是一种没有杀伤力,但在爆炸后的数秒钟内可使半径10米之内的人员完全丧失视力和听觉的特种炸弹。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发出了刺眼的闪光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大楼内顿时燃起熊熊烈火,只见浓烟滚滚。罗斯等人趁机跃入厅内寻找所要袭击的目标。
再说托菲格等恐怖分子在进入使馆时,对两件事疏忽了,以致留下了后患。看起来他们干这一行还不够老练。
第一件事是,他们闯进使馆时,使馆警卫英国警察洛克第一个被抓,托 菲格缴了他的械,甚至没收了他的警棍和武装带,然而却没有对他进行彻底的搜查,致使洛克藏在紧身上衣里的一支史密斯左轮手枪未被发现。这使得沉着的洛克被关进二楼的办公室后得以做好准备,随时伺机而动。
第二件事是,屋子里窃听器发出的嗡嗡声响没有引起托菲格足够的注意,以致屋里的情况被突击队员完全掌握。
此时此刻,托格菲的后患应验了。正当罗斯率突击队员攻入使馆大厅内时,另一名特空队员顺着绳索下到二楼楼梯口的窗外,还未落地,就被在楼梯口的一名恐怖分子发觉了。他先是一怔,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随即举枪准备射击。在这千钩一发之际,洛克掏出隐藏了6天的手枪,向歹徒猛扑过去,一枪击中其手臂。特空队员立即一脚踹开窗子,一梭子弹就将那名歹徒击毙。
在使馆的三楼的电报房内,一名叫聂贾德的恐怖分子看守着14名勇性人质。当他听到身后玻璃窗被砸碎的声音时,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了,他神经质地端着枪向天花板上乱开火,打碎了好几个玻璃灯管。
守卫在房门口的恐怖分子勒巴德听到枪声,突然想起什么,遂奔向电报房,随即向房内开枪射击,房内传来一阵惨叫声。外交官克卜拉胸部连中5弹。当即死亡。他身边的使馆代办阿里弗罗茨正在清理从天花板上掉进脖子里的玻璃渣,抬起的胳膊挡住了飞向脑袋的子弹,死里逃生。
这时,罗斯已从另一扇门冲入房间,勒巴德见势不妙,举枪射击,但枪内已无子弹,再装弹已来不及了。他忙掷下枪支,高叫着:“我们投降。我们投降!”钻入人质群内。他一把拽下头上显示阿拉伯民族特点的头巾,妄图混装成人质,伺机逃跑。
罗斯跃上去,照着那张惊慌失措的脸就是一拳,将他击倒在地。人质中有两名强壮的小伙子趁机扑上去,将勒巴德揍了个够。
特空队员们有的越窗,有的破墙。很快把武装歹徒们包围在一个房间里。此时,一队武装警察也进入了使馆大楼。
面对突如其来的凌厉而凶猛的攻势,恐怖分子顿时乱了阵脚,只好混迹于人质中。
“谁是恐怖分子,快站出来!”罗斯站在门口,尽量把口气放得缓和些,可他的手却移向扳机。
在众目睽睽之下,托菲格和另一名歹徒惊恐地退出人质圈,并规规矩矩地把手里的枪放在地上。
“捡起来!”罗斯命令道。托菲格和另一名歹徒同时弯腰去拾枪。就在这时,罗斯的枪响了,一名歹徒当场殒命,托菲格受重伤。他们作梦也没有想到罗斯所谓的“正当防卫”,否则又为什么要求捡那该死的枪呢?
8点15分,战斗顺利结束。5名恐怖分子,3名被当场击毙,一名受重伤,奄奄一息,最年轻的聂贾德乖乖地当了俘虏。特空队员和警察无一伤亡。罗斯望着又一队救护车驶入使馆,人质们在警察的帮助下上了车,准备去医院检查治疗,一位漂亮姑娘竟在警察怀里疯狂地吻着她的救命恩人。
“哼,便宜都让他们占了,似乎功劳都成了他们的了!”罗斯心里不免有几分醋意。但一想到大吵大闹的妻子。一片阴影又涌现在脑海里,“还是赶紧回家吧,管他老婆离不离婚,先好好睡上一觉再说……”
万里远征:马岛天降神兵
阿根廷人出其不意占领了大英帝国距本土万里之遥的福克兰群岛,“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成远征军讨伐阿根廷。历史又一次把“哥曼德”和“红魔鬼”推上了战争舞台,他们将在英国夺回马岛的军事行动中扮演主要角色,成为英国万里远征军的一支突击先锋。
出其不意的枪声
1982年4月2日午夜,南太平洋被漆黑的夜幕笼罩着,风急潮涌中,似乎隐隐约约有马达的“突突”声。一支阿根廷舰队穿破激浪,向马尔维纳斯群岛急驶。
这里,几乎是地球的最南端,除了在南极洲探险的科学家外,很少有人住在比这更高的纬线上,更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军队。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统加尔铁里彻夜未眠,密切注视着马岛的战况。哪怕是前方传来的“最不重要的”消息,也要向他报告。
这是加尔铁里一手导演的军事行动。
马尔维纳斯群岛,总面积为1。5万多平方公里。全部居民2000多人。它离阿根廷本土才600公里,却在1592年被1。3万公里外一个叫约翰。戴维斯的英国人“发现”了,并兴冲冲地报告了英国女王。从此,马尔维纳斯群岛就划入大英帝国的版图,并命名为福克兰群岛。
但是,阿根廷人并不甘心。1826年阿根廷独立以后,就立即宣布自己对处于南美大陆架上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享有主权。英阿马岛争端由此而起。1935年,阿根廷发行一套邮票,标明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阿根廷。而英国则针锋相对,于1946年专门发行一张福克兰群岛的邮票,以示回击。实际上,马岛一直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原是阿根廷陆军总司令的加尔铁里,上台后被内政外交困扰得一筹莫展。但他不是个懦弱的人,他亲自部署了收复马岛的行动。现在,他激动万分,阿根廷人150年来的梦想,今天就要在他手里实现了!
而对手,驻守在马岛的78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官兵正高枕无忧。
说他们毫无戒备,这也冤枉。英军守岛司令迈克。诺曼早已根据总督的指示,发布过“战时动员令”。第一线防御部队部署在马岛首府斯坦利附近被认为最容易登陆的阵地上,总兵力一共两人。他们有防御工事,这就是沿着海滩围起的一些发了锈的铁丝网。手头的武器是一挺机枪和1600发子弹,机枪是老式的,并且没有替换的枪管,打500发以后就会发热膨胀,再也无法使用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迎头痛击”敌人。
斯坦利机场也采取了“防空降”措施,一辆消防车停在跑道中央。岛上惟一的防空火炮——迫击炮已经损坏,所有的地雷都封存在仓库里。
根据“实力统计”,岛上还应有100名民防队员,但召集令下达后,只有23人前来报到。
驻岛政府最高首脑,总督莱克斯。亨特得知这些情况后,出于无奈,决心用手枪来保护自己,但马上发现手枪早已被司机兼管家唐。波纳拿走了。他只好找来一支9毫米的自动步枪,由海军陆战队队员为他装好子弹,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练习如何射击,但始终不得要领。
在一片混乱声中,阿根廷人来了。
凌晨4时30分,阿根廷的直升飞机在马岛着陆,载来120名特种袭击人员。为了让敌人在黑夜里难以辨认,他们都穿着黑色衣服,只有枪管在东方隐隐的晨曦中微微闪出些许亮光。登陆后,他们立即兵分两路,直扑总督府。
枪战开始了,英国人不知应该向哪里开枪,但阿根廷人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一个敌人。
就在这时,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总指挥部里的加尔铁里,向正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指挥战斗的陆军第五战区司令奥斯瓦多加西亚中将发出继续增援登陆部队的命令。不多时,3000名登陆队员在2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直奔斯坦利港。
直到凌晨6时,无论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国家广播电台,还是位于斯坦利的英军广播电台都对此事保持沉默。阿根廷方面的沉默是故意的,它是加尔铁里的安排,但斯坦利电台的沉默是无意的,因为它对面前发生的一切不知所措。
而这时,万里以外的伦敦BBC广播公司外事编辑劳里。马戈利斯却收到一个奇怪的呼叫:“伦敦,伦敦,我是鲍博,我是鲍博,我在斯坦利向他们报告,福克兰群岛上正发生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
原来,这是马岛上名叫鲍博的英籍居民,一位无线电业余爱好者,用自制的发报机,向英国本土发出紧急情况。他还没有报告完毕时,声音就被斯坦利港响起的雄壮的阿根廷国歌声压倒了。
面对阿根廷人的强大攻势,驻岛总督亨特只好宣布投降。投降后,守岛司令诺曼少校清查人数时发现,他的人马无一伤亡。相反的是,阿军在战斗中死亡3人,这是被英国士兵在守卫总督府时惟一一次有效射击击中的。总督亨特自嘲他说:“至少在死亡人数的计算上,我们得胜了。”说完不久,他被允许搭乘直升飞机离开斯坦利港回国。
上午10时,斯坦利总督府前的英国米字旗被降了下来,在阿根廷士兵的狂热呼喊声中,升起了阿根廷蓝白国旗。
阿根廷举国欢腾。“加尔铁里,民族英雄!加尔铁里,民族英雄!”的口号响彻云天,收复马岛唤起的爱国热,使人们忘记了前几天,他们还在抗议物价在百分之几百地上涨,忘记了对军人独裁政府的不满,也忘记了远隔重洋的英国人还有一支难以抗御的武装力量。
有位记者问加尔铁里,“你以为,大英帝国会就此罢休吗?”
他提醒一句,“现在英国执政的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她的外号叫‘铁女人’……”
加尔铁里不以为然,他打断了记者的话:“英国,英国人敢再派军队到马尔维纳斯群岛吗?”他笑了笑,又说,“撒切尔夫人,她毕竟只是个女人!”他继续陶醉在自己的胜利中。
铁娘子组织远征军
伦敦被震惊了,大英帝国被震惊了!“战争!战争!”伦敦各种报纸上都登着大字标题。社会舆论呼唤着战争。所有的人都把视线集中在首相撒切尔夫人身上。
正午时分,BBC广播公司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撒切尔夫人的镜头。她面带倦容,忧郁中仍不失几分刚强。“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大英帝国 蒙受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耻辱,阿根廷把我们的福克兰群岛夺去了!”
几乎整个英国都在聆听着,有人在哭泣。
“支持我吧!支持整个英国,我们要靠自己的团结和力量,来维护英国的利益!”
4月3日,星期六,撒切尔夫人破例召开议会紧急会议。这是自1956年发生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第一次在周末举行这样的会议。
下议院的会议厅里,一片吵骂声,反对党仪员高呼着:“辞职!辞职!”撒切尔夫人的内阁陷入空前的危机。
几分钟后,外交大臣卡林顿宣布辞职。他的副手阿金斯和主管南美政策的官员不一会儿也丢了乌纱帽。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摇摇欲坠。
但是,以“铁女人”闻名的撒切尔夫人并不示弱。她霍地站起来,以特有的英国标准口音当众宣布:“政府已经做出决定,一支大型特遣舰队一旦准备就绪便立即出发!英国皇家海军‘无敌’号航空母舰首先起航,将于星期一离港。”她停顿了一下,“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我代表执政党向议会提出,对阿根廷宣战!我们将会取得胜利!”
议院大厅鸦雀无声,一秒,两秒……铁女人惊呆了,难道议员们不支持她了吗?到第四秒钟的时候,全场一片轰响,议员们全体起立,纷纷举起双手。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议会第一次全票通过的一项决议。
在场的旁听记者们都面面相觑——今天是星期六,铁女人再有办法,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两天内组织如此庞大的舰队!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几个小时前,撒切尔夫人召见了英国三军首脑,与他们商讨了如何用战争方式对付阿根廷。
命令立即发出了。
在伦敦西北一个叫诺思伍德的地方,有一座巨大的花岗岩和玻璃结构的建筑,这是皇家海军的作战指挥部,也是英军几年前为应付突发事件而成立的“快速反应司令部”。海军上将约翰。菲尔德豪斯和将近100名参谋人员在这里工作,他们正在用最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处理各种临战信息。几小时后,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便交给了战时内阁。
指挥部向世界各地发出命令,呼唤在各大洋行驶的舰只立即向地中海的大西洋出口处集中。同时,它还没有忘记寻找一位叫里夫。巴顿的姑娘。她曾在马岛住过很长时间,手头有岛上所有无线电爱好者的名字,这些英国籍的居民可以提供可靠、准确的情报……
由谁来率领这支万里远征的特遣舰队呢?
撒切尔夫人在一个人的名字下划了粗粗一杠——49岁的海军少将约翰。伍德沃德,绰号“海狼”。
朴次茅斯港卷起的巨浪
4月5日上午9时30分。
英国南部的朴次茅斯军港,随着“呜——”的一阵气笛长鸣,即将远征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特遣舰队正式拔锚起航。
舰队中,最引人瞩目的是1,95万吨级的“无敌”号和2。8万吨级的“赫姆斯”号航空母舰,它们率领4艘满载着坦克和步兵的登陆舰、5艘配备对 空“海标枪”导弹的驱逐舰、7艘护卫舰和10艘支援补给舰。随行的还有27条民船作后勤补给、运输和医疗之用。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上一年度蜜月用的英国皇家游船“不列颠尼亚”号也被征作医疗船。
浩浩荡汤的舰队,集中了英国三分之二的海军力量。
撒切尔夫人在电视荧屏上观看了这壮丽的场面,她激动了,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大不列颠!英雄的大不列颠!特遣舰队集结速度之快,将永垂英国的军史!”
是的,任何一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成员看到这场面,都会激动万分。
短短3天时间,英国竟聚集起如此大的力量,就像天上突然降下的一样。各式各样的舰只上,都整整齐齐地列队站着身穿崭新军服的水兵们,一色的白;那点缀在其间的绿色贝雷帽,是海军陆战队——“哥曼德”特种作战部队队员;那身着一身黑色服装的是绰号“红魔鬼”的特别空勤团队员。他们正在向站立在旗舰——“无敌”号航空母舰舰桥上的伍德沃德少将致敬。历史又一次把“哥曼德”和“红魔鬼”推上了战争舞台,他们将在英国夺回马岛的军事行动中扮演主要角色,成为英军远征军的一支突击先锋。
此时此刻,岸边的军乐队奏着爱国歌曲,掩盖了送行妻儿们的哭声……他们依依不舍,不知还能否再见到自己的亲人。
英国女王伊丽莎自的次子安德鲁王子,是个直升机飞行员,这次也自告奋勇,随军出征。
这支舰队全速驶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大西洋。在直布里陀海峡,它还要同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舰只会合,驶向1。3万公里外的目的地。整个航程需要两周以上时间……
特遣舰队起航的第二天,就遇上个云开日丽的日子。舰队司令伍德沃德马上下令:从今天起,连续不断地进行模拟攻击演习!
顿时,平静的大西洋沸腾起来了。“鹞”式垂直起降飞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赫姆斯”号航空母舰腾空起飞,它们的机翼下方挂着各式各样的炸弹,足足有好几吨重,远远看去,好像老鹰从地上抓起的一堆树枝。它们在空中盘旋,一旦找到“目标”,立即进攻,它们在空中迅速变换队形,贴着海面飞行,像给舰队罩上一个钢铁的屏障。不一会儿,又一种身涂绿色伪装的直升机起飞了,它们忽地远去。又忽地飞回,对着军舰做模拟射击。这种飞机被登陆队员戏称为“丛林人”,是地面战斗员的保护神。就在“丛林人”起飞的当口,登陆突击队员迅速登上小艇,快速向“目的地”冲击。浩瀚无际的大洋上,喊杀声惊天动地。
“赫姆斯”号航空母舰舰长林。米德尔上校将一具防毒面具戴上。谁知道阿根廷人会不会施放毒气呢?他下达了命令,在演习期间,全舰的人必须戴上防毒面具。不一会儿,这艘航空母舰上的人全部面目皆非了,似乎不是人,而是由某种外星人在操纵这个海上庞然大物。
伍德沃德乘直升机从一艘军舰飞到另一艘军舰,最后又回到“无敌”号航空母舰上。他身穿洁白的海军礼服,兀傲地站在舰桥上,检阅这盛况空前的实战演习。此时此刻,他脑海里,想得更远更远……皇家海军的成员,有不少来自富家子弟。和平岁月,不打仗,危险少,而薪俸又高,有不少人是通过各种关系“挤进”皇家海军的。这次,是要动真刀真枪地干了。伍德沃德少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演习,让这些人有个心理上的准备。
伍德沃德看到自己的舰队威武雄壮地行驶在大西洋上,电视上最近几乎 天天播出他的形象,心里非常高兴。他14岁就加入皇家海军,今年已快到50岁了。他20岁时就研究潜艇,后来成为有名的专家。他出任过“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