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盗帅-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他再次踏入长安的时候,已经是八月下旬了,离九月份的婚礼不足十天。
PS:今天是书友“双子座的蓝色流风”的生日
流风是二代最早的人支持着之一,还是最好的朋友之一
为了祝贺他生日,二代准备爆发一下
这个星期之内,每天三更
嘿嘿,本来是打算直接六更了事的,不过一下子射完,不如慢慢射
呵呵
最后再次祝贺流风生日快乐,心想事成,天天开心,永远幸福,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第五十六章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
第五十六章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
赵回还是第一次来这长安,当初他经过洛阳时,就为洛阳的富丽堂皇而震撼,以为世上城池之雄伟莫过于此。如今亲眼瞧见长安的雄伟壮丽,始知自己是盲人摸象,孤陋寡闻了。
洛阳作为陪都虽然拥有超然的地位,但与长安相比,确实是逊色一筹,格局雄伟更是一般。
赵回惊叹的说不出话来
杜荷饱含深意的笑道:“第一次看长安,任何人会有一种藐小的感觉。尤其是你深入的了解我大唐文化之后,更是如此。”
赵回缄默许久,方才点头赞同:“将军此言说道末将的心坎离去了。只有深入的了解大唐,才能体会大唐的伟大。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父亲会对于我华夏念念不忘,有着如此伟大的文化遗传,他深深的为自己身为一个华夏人而自豪,哪怕是身在异域,哪怕客死异乡,也不忘自己的根。我也为我是一个华夏人,是唐人而自豪……”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中以充满了向往。
杜荷会心一笑,心中存有的芥蒂已然放开。他很清楚,在印第安长大的赵回虽然父母都是汉人,但本人对于大唐没有任何特殊的感情。即便有也是他父亲念念不忘的大隋王朝。他答应加入唐朝,为唐朝效力,目的非常简单,只为了能够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并不存在忠心不忠心的问题。
但如今不一样了,在深入了解了唐朝、深入的了解了华夏源远流长的文化,赵回感受到华夏人的的骄傲,感受到屹立与世界的大唐王朝的威势,为自己身为华夏人的自豪,身为大唐子民的自豪,一颗心早已端正了态度。
这是杜荷最乐意看到的事情,有了这种“爱国”的思想,赵回自当会不溃余力的为大唐效命。
带着他来到了皇宫,太极宫的雄伟,那气吞天下的建筑群体,再度给赵回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杜荷领着赵回进了皇宫。
李世民在承庆殿等候他们,赵回未得宣传,暂时不能入殿,只有杜荷一人先行入殿。
杜荷将江南的近况向李世民一一表明,并且将原来的江南与现在的江南做了一个对比,江南的发展迅速,已经是一目了然了。
李世民手中翻阅着杜荷所记下的江南见闻,耳中听着介绍,笑道:“这刘仁轨的成绩竟能出乎朕的意料,此人加以锻炼,必将是可造之才”
“还有广州刺史”杜荷在苏州待了一阵,也下了广州,对于李世民的识人用人,由衷的敬服,刘仁轨自不用说,那广州刺史叫俞文昊,并非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但却有非凡的才华,广州在他的治理下也是欣欣向荣,或许比不上刘仁轨,但也是难得的贤臣,“俞文昊也是一位难得的治世人才,广州的变化也是极大,地方百姓都说俞文昊是一位贤德的好官”
李世民脸上也浮起了一抹微笑道:“这俞文昊是十年科举的榜眼,也许是因为出生穷苦,深知百姓疾苦,从政以来,处处以仁为本,以百姓至上。年前荆王元景外出狩猎时马匹失控冲入田中践踏了百姓的庄稼。这俞文昊当时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守,但却为此找上了荆王要他赔偿。荆王好面子不从,他直接一状将荆王告到朕的面前,言辞激烈。还在信中威胁朕说若朕不给百姓一个说法,他便辞官不干,说不愿为朕这枉法徇私的皇帝效力。朕当时还真有些气愤,但随即一想就觉得此人这颗不畏强权,关心百姓、在乎百姓的心太难得了。也就注意到了他,不住提拔。短短十年间,他已经成长为我大唐的有用之才。”
杜荷听及缘由,也隐隐为之动容,想不到这之间还是这一番故事,俞文昊能够不畏强权的为民出头,值得赞叹,但李世民这识人用人,海纳百川的胸怀,更值得敬仰。做皇帝如此,实在了不起。
杜荷也提起了赵回,跟他说了大唐远航军可以出海的消息。
李世民闻言大喜,立刻接见了赵回,与之做了一番交谈,认可了他的才华,亦然决定即日展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
杜荷提议道:“岳父大人,小婿觉得还应该派遣一支外交队跟随他们一同航行,将效率做到最大。”
李世民点头同意道:“朕也有此心,自从贤婿提议组建外交部以来,朕也很关心此事,经过一段时间的筛选,已经出现了许多能言善辩的人才。他们足可当此重任,这样吧,朕便派行卫尉寺丞李义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随船队出使海外。”
王玄策?
杜荷眼睛一瞪,震惊了
牛人啊
初唐历史上的牛人不少,比如说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的薛仁贵,百骑破万军的席君买,再就是号称史上最牛的外交家王玄策的一人一嘴灭一国了。
记得是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三十人出使西域,目的有三: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吐蕃王松赞干布,睦邻友好。三是看看文成公主。但当时没有卫星,消息并不灵通。天竺的阿三们发动了内乱,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不知天高地厚的派了两千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两人被擒扣押。但其后王玄策、蒋师仁趁机逃了出来,指天发誓要灭绝天竺,以雪大唐使者被杀之耻
于是这位仁兄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到了尼泊尔,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但从尼泊尔王的手中借了七千骑兵,然后以特使的身份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相助,吐蕃的松赞干布也派出了一千两百名精锐的骑兵相助。
王玄策短时间内就聚集了近万兵马,自命为总管,挥军直扑天竺。在茶博和罗城外,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月余后破茶博和罗城,一路追杀阿罗顺那。从北到南杀印度兵数万,俘虏数万,凭借借来的几千杂牌军就平定了天竺,逼得天竺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
一个非军事专业出身的使节,一个在国外毫无根基的外交官,凭着一张嘴,居然能够完成这样的壮举。实在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杜荷每次读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对于这位仁兄,报以极高的敬意,此刻听到他的大名,也为之动容。
李世民惊讶的看着杜荷。
杜荷笑道:“其实小婿觉得让王玄策当正史,李义为副的更为妥当”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说胡话,王玄策虽有才华,但只有三十余岁,怎能担当正使重任?况且李义身为卫尉寺丞,乃是大唐资历极高的大臣之一,又怎能给王玄策当副手。”
杜荷恍然一笑,也知自己受到了王玄策名气的影响,确实说了胡话,不过对于这位牛人还是相当看中的。
翌日在朝堂上,李世民册封为赵回云骑尉,并且命令李义、王玄策为大唐外交正副使,由海路造访诸国。
杜荷也见到了王玄策这位牛人,他有些其貌不扬,五官并不出众,一眼望去就如大街上的路人甲,实难想像如此平凡的一人有如此的本事。正映照了一句话“人不可貌相”
对于赵回的这次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杜荷还是加以了干涉,因为这第一次行动成功与否关系实在巨大,他不想落人口舌,更不想因为第一次的失败而打消大唐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念头。
赵回脑中的航海路线是横跨了整个太平洋,距离太远,并不符合当前大唐的需求。
故而并非是杜荷脑中的最佳航线,记得世界地图的形态,深知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关键的地方在于西南,而不是东面太平洋。
只要大唐的远航军能够找到马六甲海峡,通过马六甲海峡,迎接他们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天地,罗马、大食、天竺还有埃及等文明古国都在那一块,只要打通这一条航线,跟这些古国建立海上的商业航线,也就意味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功。因为历史上第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大食到扬州的,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整整影响了上千年的历史。
他将脑中隐隐约约记得的地图画给赵回,虽然有很多地方都画的不清楚,但大体方位是不会错的,只要赵回能够根据大致的方向航行,变通一下,便不至于走错航线。
赵回对于杜荷也很是信服,他深知在海上一张地图的珍贵,隆重的双手接过,然后告辞离去。
看着赵回远去的身影,杜荷有一种预感,他这一走,将会开启大唐航海事业的新纪元。
随着婚期将近,杜荷也终于从忙碌的公事中得到了喘息之机,开始筹备与武媚娘的婚礼。
就在婚期即将到来的时候,久违的二武再次出现在了长安城,两人已经不在是乞丐模样,衣着整齐,光鲜华丽,颇有偏偏风采。
(第一更,晚上还有两更)
第五十七章婚约上的竹杆
第五十七章婚约上的竹杆
九月初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在这难熬的“七年”里:杜荷终于迎来了迎娶武媚娘的大喜时日。
说起来这已经是杜荷第三次当新郎了,可心中还是忍不住有些期盼和期待。
这一大早,在长乐、李雪雁“温柔”的服侍下,杜荷穿上了大红喜袍,骑上了带着红花的白色骏马,领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往武府行去。
经过一些老套的习俗,杜荷毫无悬念的来到了武媚娘的闺房前。
小丫头武景娘如门神一般阻挡在了门口,她高昂这小脑袋,摇着脑后的一对双马尾,一副适适当当的表情,似乎再说不过我这关休想娶到我二姐。
这女方家人阻亲,设局难新郎也是习俗之一,杜荷不以为意的一笑道:“小丫头想考你姐夫什么?”
武景娘却嘟哝着道:“我才没有兴趣考你呢,想要当我的姐夫,那必须对我好才行对我不好,我就不让你娶我二姐”
杜荷意外的一笑道:“那怎么才算对你好”
武景娘眼睛一亮,笑道:“给我买长安郑记的烧鹅”
“成”杜荷笑道:“回头让人给你买二十只,让你吃到不想吃为止”
武景娘甜甜一笑,叫了一声好姐夫,然后道:“不许骗我”说着乐滋滋的让路了。
这关卡实在过的太容易了
四周迎亲的人都笑了起来。
在千呼万唤之下,武媚娘在杨氏的引领下,走出了闺房。
公主皇亲结婚的礼节与百姓有着很大的诧异,武媚娘出来的时候已经带了上红盖头。
虽然看不见武媚娘的容颜,但那红红的薄纱,若隐若现的容颜,那一身大红的喜服衬托的魔鬼身材,给人一种另类的美感,让人有一种想迫切掀开盖头一睹薄纱下那惊世容颜的感觉。
在众人欣羡的眼神中,杜荷拉上了武媚娘的手拜别了杨氏,将她领入花轿,返回杜府
杜府那边早已准备好了,迎亲的锣鼓声传来时,震耳欲聋的爆竹声震天响起。
以往的爆竹就是将竹子丢在火中,竹子焚烧时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然杜荷在许久之前,已经发明了火药,将火药放入竹中少许,燃烧时的爆炸声远远胜于竹子焚烧的声音。
那“叭叭叭叭”的震耳声响,响彻天际,也符合如此喜庆的日子。
只是如此爆竹还是初次现世,难免将一个个来参加婚礼的人吓得三魂去了六魄。
但类似于程家七活宝这群不怕死的妖孽是个中例外,他们直接抢了下人的任务,当起了点爆竹的免费佣人,玩的是不亦乐乎。
进了杜家的门,接下来的事情也不外如是了,杜荷与武媚娘先是拜堂成亲,然后武媚娘给长乐、李雪雁敬茶,接着迎入了新房。
杜荷如今的身份以非同一般,不在是长安的纨绔子弟,而是有头有脸的朝中重臣。
来道贺的宾客,也不仅仅只是一干的狐朋狗友。
有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李绩这类长辈,有苏定芳、郭孝格这类的将军,还有尚书省的一竿子同僚。
冲着他们这些人,杜荷作为新郎少不了亲自接待,陪着他们喝酒,一时间也是不得进洞房的。
尚书省的一竿子同僚还好,一个个都是文士,酒量有限,敬两杯,意思到了,也就可以了。但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这三人都是那种喝酒如喝水一般的牛人。
秦琼比较善解人意,不会为难人,程咬金、尉迟敬德就不好说话了,尤其是程咬金,这货就是一个坏胚子,存心捣蛋的。那国字型的豪迈脸庞,一脸的络腮胡子,怎么看,怎么像一个英雄人物,可脸上偏偏挂着猥琐的坏笑,一副不将自己灌到上不了新娘床就誓不罢休的模样,让人看了就是揍他一顿。
“来,杜家小子,再来陪我老程干一碗,哈,你小子有本事,有酒量。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不陪我老程喝个痛快,老程我就蹲到你的新房去,看你怎么跟新娘洞房”程咬金那可比狮子的嗓音在杜府上空回荡,那架势做的十足。
在首席陪着房玄龄等人的杜如晦听到这话,眉头挑了挑,报以苦笑:这货耍无赖的本事天下第一,连李世民都拿他没辙。
杜荷额头上出现了三条黑线,心中叫苦:娘的,也不知九泉之下的程老夫人怎么生出这么一个活宝来,暗自嘀咕:这家伙就是混世魔王,什么事情也干的出来,惹急了他,指不定真的钻到新房里待着,来坏自己的好事呢赶忙赔笑道:“程将军说的是哪里话,老将军想要小子陪你喝酒,小子奉陪到底就是了。”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尉迟敬德,灵机一动,继续笑道:“只是小子听说程将军的酒量大唐第二,就我这点酒量实在没法子跟您老相比啊”
“啊,这倒也是……”程咬金见杜荷认输也满意的点了点头,但琢磨了一下,那对牛眼睛怒瞪的如灯笼一眼,叫喝道:“好你个杜家小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在长安能够找出酒量比我老程还要好的?你给老程说清楚了”
杜荷看了一眼一旁的尉迟敬德笑道:“自然是尉迟将军”
程咬金与尉迟敬德正是一对活宝,两人从认识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对眼,争来斗去,谁也不服气谁,到了老了,本该是消停的时候了。哪知他们两人却是越演越烈。
程咬金这一听爬在头上的是尉迟敬德,立刻不屑的撇嘴道:“就他?老程我的手下败将,不足一提”
尉迟敬德让杜荷说是第一,满心欢喜,但听程咬金这样一说,霍的一下站了起来道:“程胖子,你什么时候赢过我了?”
程咬金不屑道:“说你老了,记忆不好,还不承认。就在两年前,你在科技院里,让我老程打的落花流水,连最爱的兵器都让我打断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他们两人的酒量差不多,每每一起喝酒的时候,都是一碗一碗的干,喝到最后两人都是晕乎乎的,谁也不知谁先倒下。即便是没有倒下的,也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只是以为对方没有倒,不住的对着空气干杯,直至倒下。两人都不知彼此的酒量孰高孰低。
故而程咬金直接提起了自己唯一一次比武的胜果,来表示自己厉害一些
尉迟敬德听他又提起此事气得哇哇直跳,那次输给程咬金已经算是他这辈子都难以洗涮的耻辱了。
杜荷假情假意的劝道:“两位不必心急,既然你们谁也不服谁,不如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斗上一斗,反正我杜家有的是酒,谁输谁赢,让大伙儿见证一下,怎么样。”
尉迟敬德一拍案桌,大喜叫道:“好主意,程胖子,可有胆子跟我一比”
程咬金“哼哼”的说道:“我老程不是吓大的,你黑炭头既然有胆子画下道来,我老程就敢接下……”
两人就如两头针锋相对的水牛,彼此互瞪着,不在理会杜荷,两人你一碗,我一碗的对干了起来。
杜荷心底对尉迟敬德说了声抱歉,溜了……
真陪程咬金疯,自己也许真的进不了洞房了,谁会那么傻
就在杜荷继续给所有前来道贺的宾客敬酒的时候,一名小厮突然来到他的身旁,在他的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眉头突然紧紧皱了起来。
小厮传来的竟然是武元庆、武元爽在府外求见的消息。
杜荷握紧了酒杯,从感觉判断,这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两个混蛋来长安没有多少时间给自己给武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自己还没去找他们,现在竟然来敢找上门来了,胆子还真不小,只是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来,似乎是来者不善啊
在婚宴上皱眉,房遗爱、罗通、李敬业、李业诩、李业嗣等好友都露出了询问的目光。
杜荷眉头马上舒展,笑道:“没有什么大事,我去看看”
走到了府门口,武元庆、武元爽笑嘻嘻的在门口站着,见杜荷走来,脸上挂起了讨好的笑脸,上前道:“恭喜妹夫,贺喜妹夫,我那二妹可是一个难得的美人呢只是这大喜的日子,不请我二人,说不过去吧。在怎么说,我二人也是二妹的长兄与次兄,算得上二妹的半个父亲”
杜荷眼中尽是鄙夷之色道:“你们两个在我发火之前,马上即刻消失在我的眼前,不然别怪我对你们不客气了。”
武元庆、武元爽眼中闪过丝丝惧意。
但武元庆突然将心一横,高声道:“这就是你的无礼了,正所谓长兄如父,我武元庆是武媚娘的长兄,想来参加二妹的婚礼,怎么了,想将我赶出门外,还是想动手打我们?这还有没有王法,天理了”
他有意的提高声音,似乎想闹的人尽皆知。
杜荷听身后喜庆的声音少了许多,传来了许多窃窃私议的声音,显然是宾客们让武元庆那高声一呼,吸引了注意,心中明悟,这两个王八蛋猜透了自己不愿再婚礼上闹事的心里,敲竹杆来了。
(第二更到,晚上还有一章)
第五十八章一切为了媚娘
第五十八章一切为了媚娘
正如杜荷所想,这二武就是来敲竹杆的。
当初常百万不知武家的产业实际上是挂着贺兰家的旗帜的,将二武当成了宝贝对待。却想不到,武媚娘为了能够清清白白的嫁给杜荷,早已在暗中将自己与商人划清了界线,根本不存在什么武家商号,使得一切算计功亏一篑。
常百万忿然的将二武押回了赌坊,想着他们还有什么用处,如何处置他们。这还没有想到怎么处理,就听到杜荷在赌坊席卷大批钱物的消息。
权衡利弊得失,常百万先将二武关押在房间里,派专人看守,亲自去解决杜荷带来的问题。
结果自然不用多言,常百万让杜荷杀了,赌场里的那些护卫不是逃跑就是被擒,武元庆、武元爽自然侥幸的逃了出来。在离开赌坊的时候,两人偷偷的冲赌坊里偷了几件值钱的摆设,转手卖了,也避免了沦落街头,当乞丐的命运。
不过两人手上这点钱,只够维持一时温饱,不足以做返回利州的路费。正苦恼之际,遇上了当年自己父亲在长安的好友,如今的散朝大夫姚正,让他邀请至家中叙旧。
这一住就是三个月,姚正是顾念旧情将二武请在家里叙旧的。这住上一两日是没所谓,但二武这一住就是三个月,白吃白住的,就让姚正极度不爽了。二武又不与姚家沾亲带故,自己又有什么义务养他二人?
即便他并不缺钱,这心底也很不舒服,只是碍于脸面不好意思开口,但对于二武的态度也冷淡了下来。
二武也不是傻蛋,只是没有地方去,身上又没有钱,只能厚着脸皮憋屈的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直维持到杜荷成亲这天,二武在大街上,看着豪华的迎亲队伍,心中便充满的愤怒:若不是杜荷,他们早已成为齐王的大舅子、二舅子,有齐王做靠山,他们又岂会过这种日子?若不是武媚娘铁血无情,以武家现在的资产,随便给他们一个零头,就足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武元庆、武元爽都是小人,根本不会去想自己的过错,只是将一切责任都推卸在他人的身上,自然将杜荷、武媚娘恨的死死的。
看着高坐骏马上杜荷那喜由心生的笑脸,想着花轿中武媚娘那得偿所愿的笑容,二武心中就无法平静。
武元爽不满的抱怨道:“我们受尽了冷眼,他们两人倒好,高高兴兴的成亲,一对奸夫yin妇,可恨至极”
武元庆也在暗处报怨,但却是灵机一动,想到了敲竹杆这个法子,与武元爽商议道:“二弟,姚正那个小气鬼对我们的态度越来越差,在这样下去我们迟早要给他扫地出门。我们手中没有钱,一但被赶出来只有再次沦落街头,靠要饭乞讨返回利州了。”
“不要”武元爽吓得脸色苍白,他们已经尝受过当乞丐的生活,打死他也不愿意再尝一次。
“我也不要”武元庆眼中闪着富贵险中求的目光,看着已经过去了的迎亲队伍,低声说道:“我们不如这样,今天是杜荷与武照的大喜日子,而我们是武照的长兄、次兄,想要参加妹妹的婚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杜荷即便在怎么厉害,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敢将我们怎样。我们嚣张一些,威胁他,要不给我们钱,要不就大闹婚宴,用我们长兄、次兄的身份大闹一场。你说以杜荷如今的身份,在那么多宾客面前,他丢的起这个脸嘛?”
武元爽眼中一亮,也有些心动,但随即却害怕道:“杜荷在长安势力不小,我们这样威胁他,会不会报复我们?”
武元庆也有些担心,但随即却道:“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