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盗帅-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现在他需要一点运气。
夜间是他盗帅的天下,沉寂了许久,也是应该行动的时候了。只是这一次,杜荷针对的不是为富不仁的富商,而是居心叵测的“土萝卜”国家。
来到了大唐王朝专门招待国宾的驿馆后门,见四周无人,看了一眼高达丈余的围墙,轻轻的一笑。
杜荷脚尖轻轻一点,整个人腾空而起,竟一跃丈余,确定没有护卫后,再一次跃起,伸手抓着墙沿,轻而易举的翻进了驿馆。
这是属于各国来宾居住的场所,为了避免国际事件,守卫森严,不时可见一组一组的卫兵巡逻著。
时近亥时之末,即晚上十一时许,夜色暗淡,驿馆笼罩在夜幕之下,唯有个别地方,仍有灯光透出来,不知是什么人仍未入睡。
杜荷此行突然,也没有充足的准备,不知“土萝卜”国的那些人住在何处,只能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去找。
也幸亏各国使节分院居住,不然一间间的去找,可是一个辛苦的活儿。
为了不干涉各国使者的私生活,大唐的卫兵只负责院外的安全,院里的护卫还有由他们本国护卫担任的。
所以,杜荷没多久就找到了“土萝卜”国居住的地方,毕竟他们那一个个如麻花似的发型,实在太显眼了。
杜荷迅若狸猫地来到院旁的树顶处,凝神下望,见四周守卫,露出了凝重的神色,暗自赞叹:“土萝卜”国果然不凡,无怪日后能够成为大唐劲敌,从他这护卫的兵卒就可以看出。
那一个个彪悍的身躯和认真执行任务的神色,无不表现出极高的军事素质,几乎不亚于大唐的兵卒。
看着二楼隐隐透出光亮的房间,杜荷心知那便是自己的目的地。
只是他所在的位子与那里的屋檐隔着四丈,以他的轻功还不足以凌空飞行四丈远,可是不从空中飞跃,面对这一丝不苟的吐蕃护卫,从地上实在难以靠近。
满心焦虑地等了小半时辰,吐蕃护卫居然没有露出任何可趁之机,杜荷终於耐不住性子,决定冒险一试,因为他所剩时间不多,没有时间再等下去了。
也幸亏他深知自己的不足,带了一根长达五丈余的长绳,以作被用。
他将长绳捆出套马圈的活结,甩了出去。这精准向来是杜荷的拿手好戏,套马索破空飞去,横过四丈的空间,轻巧地落在屋脊处,紧扣在那里。
接著飞鸟般滑去,悄无声息来到屋檐之上,藏匿了起来。
看准了落脚处,他翻到了屋瓦下二楼被栏干围著的露台上,掩到窗外,耳中立刻听到屋内传来两人细声细语的说话声,向房内望去。
那是个陈设华丽的房间,杜荷一眼就认出了今日见到的那个大胖子——土萝卜国的大相禄东赞,还有一个却在视线的死角,不知是何人。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小,在谈论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脸露喜色,凝神静听,但随即却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或许他们在商议重要的事情,但是他们说的是土萝卜国萝卜语,杜荷纵横各国,他会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却独独不会这藏语。
暗自焦急之余,也无可奈何。
等了许久,忽见那大相禄东赞站起了身子,从一旁的衣柜里取出了一件丝绸唐装,然后又从旁边的宝箱中取出了象牙、黄金、玛瑙等珍宝,打包了起来。
杜荷看的入神,看了一眼夜色,估算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凌晨上下,心中暗喜,看禄东赞这架势是打算带着这些宝贝出门。
这么神秘,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杜荷失望焦虑之心全无,爬上了屋顶,俯瞰整个驿馆,除非禄东赞能够变成一只老鼠,不然不论他从偏门或后门离开,这个角度下,亦难以避过他的耳目。
因为依照他的估计,禄东赞是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出去的,毕竟他乔装打扮,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果然不出杜荷预料,禄东赞并没有由正门通过,而是来到了侧门,用梯子翻过了围墙,消失在夜幕中了。
杜荷凌空一跃,如大鸟一般从屋顶一口气直接飞出了围墙。
由下而上的飞跃,以杜荷目前的功力,还有吃力,但如此由上而下的飞跃,以杜荷目前的轻功,却能轻易办到。
跟在禄东赞的身后,杜荷又喜又惊,展开绝世身法,追摄而去。
前面的禄东赞转向东行,直向大唐着名的芙蓉园走去,芙蓉园是位于长安城内,沿这曲江池占地面积极为广阔的公园,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隋文帝开皇三年修建,唐时开放供游人游览,景色雅致。但这时是凌晨时分,黑漆漆的园内出了蚊虫鸣叫声,别无一人。
杜荷轻功出众,也曾多次来过芙蓉园,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对追踪禄东赞,大有帮助。
禄东赞背着一大袋正珍宝,左看右看,谨慎的在沿湖的树林内穿插而行,秋林红树,大好景色,他却无心欣赏。
杜荷跟着禄东赞穿过一条入林的小径,转了几转,眼前一亮,出现了一小片林中的空地,中间一所木构小亭,亭内有一个纤长的身形,打着红灯笼。
杜荷凝神望去,由于身怀内功,他耳目灵便,远胜他人,也许不如小说中夜能视物如此神奇,但只需一点微弱光芒就能看的清楚。
那纤长的身影在灯笼的微光下露出了他的面貌!
“是他!”杜荷心底暗惊,那人他竟然认识,当初杜荷介绍给李世民马蹄铁的时候,李世民带他去少府监找少府监里技术最出众的匠师打造马蹄铁。
那在匠师的身旁有学徒青年。眼前的身影正是那个学徒青年。
正惊愕间,只听那学徒青年急道:“怎么来的这么慢,东西带来了没有?”
禄东赞将背上装满包裹的珍宝放在了亭里的石桌上,道:“全在这儿,我要的东西呢!”
学徒青年一把拉过包裹,贪婪的大笑了几声,然后脱下了外衣,道:“你要的东西,我都写在衣服上了。下次若有这等好事,依旧找我!”
他拿着整包的包裹匆匆走了。
禄东赞借着月光看了一眼学徒青年留下的东西,低笑了一声,将衣服穿在身上,也匆匆离去。
看着禄东赞的身影,杜荷那在幽暗中的双眼闪闪发亮。
第二部为美而战第四章生擒吐蕃大相
杜荷随手抄了一根木棍,尾随上去,拍了拍禄东赞的肩膀,在他回过头来的时候,没有二话,直接一记闷棍对着脑门打了下去,将他放倒在地。
杜荷移动了他那二百五十多斤的身体,从他身上拔下了衣服,对着夜色照了照,立刻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哪里是一件衣服,这明明就是大唐军备锻造书嘛!
这衣服上记载了钢铁的冶炼方法,记载了大唐兵器的锻造方法,无所不有。即便是大唐威震天下的陌刀,也在这衣服上记载的一清二楚。
看了禄东赞一眼,杜荷冷冷一笑,用随身带的绳子将他手脚捆绑起来,直接拽着绳子拖死猪似的拖着走。
出了芙蓉园,又走了一段路。杜荷遇上了巡逻的兵卒,他出示了李世民给他的随身令牌,这种高级令牌也是身份的象征。
杜荷临时从他们队伍中抽调两来人,扛着禄东赞走。
杜荷这才发现,禄东赞让他拖着,左脸皮都磨掉了一块,隐隐见肉血淋淋的,有点恐怖,只拍要毁容了。衣服也多处磨破,身上更是多处受伤。但也不以为意,这种家伙,就应该让他吃点苦头。
回到蔡国公府,杜荷让府里的护卫看住禄东赞,为了防止他叫,吵到杜如晦与章氏休息,让下人剥去禄东赞的袜子,打算将禄东赞的嘴堵住。这靴子刚一除去,下人纷纷掩住了鼻子,看来这肥冬瓜还是一个汗脚,而且相当的严重。
杜荷身怀五气归元,不以鼻子呼吸,故而闻不到这异味。
杜荷心道:“你这王八蛋,竟敢打小爷的老婆主意,看我不整死你!”怪笑着让下人将臭袜子强行塞进他的嘴里,然后凌空吊在树上。
最后还让人一把水将他泼醒:一个昏迷的人是享受不到琢磨的乐趣的。
杜荷吩咐将他严加看管,自己换了一身衣服后,马不停蹄的就往皇宫走去。
出示了入宫令牌,杜荷在宫里护卫的带领下来到了立政殿。
在大厅里左右渡步,见李世民迟迟不来,心道:“不会睡死过去了吧!还是在跟长孙皇后那个,所以抽不开身!”
正如此想着,却见李世民神采奕奕,可又一脸怒容的冲进了大厅,那对虎目恶狠狠的瞪着杜荷,喝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李世民这态度登时将杜荷给雷倒了,不解的摸了摸子,暗道:“我这招谁惹谁了我!”
不得不说,杜荷确实是何乌鸦嘴!
黑得很!
就如他想的一样,我们的大唐皇帝陛下今日性致高昂,处理好国事以后,就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般的杀到了立政殿,打算大涨男性雄风,杀得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片甲不留。
这前戏刚做,正是欲火(焚身),打算提枪跃马之际,传来了杜荷求见的消息。
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李世民心中的火气可想而知,当即喝道:“让他外头候着。”这天塌下来,也得让他干完了再说。
但长孙皇后却不让干了,杜荷以是她内定的乘龙快婿,这么晚来求见定有要事。
她本就是一代贤后,处处以李世民的大业为重,当即让我们的大唐皇帝陛下吃了闭门羹。
李世民素来敬重长孙皇后,只有强忍着穿起了衣服,杀了过来。
若是常人,李世民或许还会保持一些帝王的风度,可来人是杜荷,即是他认定的女婿,也是能够与他无拘无束喝酒聊天的人物,也没了顾忌,开口就是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杜荷疑乎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道:“听说李叔叔欲与吐蕃联姻?”
这一说到国事,李世民从也端正了自己的姿态,点了点头道:“你是为雪雁那小丫头来的吧,虽然朕也觉得有点对不住她。但为了大唐的江山基业,朕是如此决定了!”
杜荷明白的点了点头,李世民就是李世民,如秦始皇、汉武帝一般,在国家的利益上不会为任何私情打动。这有些无情,更有些冷血,但作为一个皇帝,若不无情,若不冷血,轻易的为私情所动,绝对不可能是一个好皇帝。
杜荷肃然道:“李叔叔你错了,杜荷今日即为雪雁而来,也为我大唐而来。因为李叔叔走的这一步棋,看似很妙,但实则却是一步臭棋。”
“这话怎么说!”李世民对于杜荷的话并没有反驳,也没有生怒,他要听的是道理。一个能够说服他,让他改变主意的道理。
“不知李叔叔对于吐蕃这个国家有多少了解?”杜荷并没有直接开始,而是打算带动李世民的思绪,让他察觉问题的严重。
“这……朕了解的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他们是位于青海那一代的国家,七年前他们的首领即位以后,国力意外强大了起来,是我大唐南方的一个还算强盛的国家。”李世民将重心都放在制霸西域上,对于吐蕃,的确是不甚了解。
杜荷道:“吐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他们的首领称之为赞普,这一代赞普名叫松赞干布,他十三岁继承了赞普之位,开始了一统吐蕃的战争,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削平了战乱,一统吐蕃。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松赞干布制定法律及职官、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创制文字,与我大唐及天竺、尼婆罗广泛交往,引入多国文化,使得吐蕃的国力日渐强盛。所以说,这个松赞干布是一个相当了得的人物,算是一个有为之君,这点李叔叔不否认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少年英才,从他的作为看来,确实是一个有为之君。”
杜荷再一次转移了话题,问道:“李叔叔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何而强大?又为何而能够一统天下?”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这似乎跟与不与吐蕃结亲,毫不相干了!但依然答道:“秦国强大在于历代国君的圣明,能够一统天下,在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吧!”
“李叔叔所言甚是!”杜荷点了点头道:“当我认为这仅仅只是其中之一,即便没有秦始皇,秦国一统六国也是大势所趋,秦始皇的存在只是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此话怎讲?”李世民也来了兴致。
杜荷笑了起来:“李叔叔这是明知故问,当初李叔叔最先提出抢占关中,这是为何?秦国初时为蛮夷,但秦始皇即位的时候,秦国的国力已经远远的凌驾于六国之上。关键就在于地利,秦国占据天险,他们只有打别人的资格,却没有被打的份。所以国力得到了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增强。同时六国相互敌视,连年征战,勾心斗角,双方的差距,自然越拉越大,假以时日,秦国如何能够不一统天下。”
一番话说的李世民频频点头。
“李叔叔,你不觉得如今的吐蕃跟战国时期的秦国很像吗?”杜荷将话拉入了正题。
PS:新的一星期,新的战争,这个星期依然是一天三更。
你们的支持就是二代的动力!
二代野心不大,能有这个星期的成绩足以。
嘿嘿,似乎还是有些贪心了!
第二部为美而战第五章唐军的噩梦
杜荷这一句话让李世民动容了起来。
杜荷对于秦国的分析相当的透彻,在他心底也是如此认为的。
在战国时期,那时的攻城器械还不完善,所以秦国的天险从来都没有被攻破过,即便是六国联军,面对秦国天险也无计可施。
秦国借助天险发展国力之余,不时的出兵占些便宜,就如杜荷说一样,只有打人的资格,没有被打的可能。
而东方六国却因领土相互连接,又无天险,各自争斗,勾心斗角。此消彼长,经过历代国君的发展,至秦始皇这一代秦国的国力已经凌驾于六国综合实力之上。所以,对于杜荷的那句秦国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并没有报以反对的态度。
若吐蕃真如秦国一样,那就问题就相当的严重了。
吐蕃会如秦国一样,不断的凝聚实力,越来越强,甚至追上大唐也不无可能。
只是李世民并不明白,秦国天险是函谷关,是巴蜀险道,吐蕃又有何天险可守?
李世民问出了心底的疑问:“吐蕃朕不熟悉,但也知道吐蕃并没有函谷关这等天险,如何与战国时的秦国相比?”
“确实……吐蕃的确没有什么险要的天险,但是他们的气候对于我们中原人来说却是比天险更要难以跨越的鸿沟!他们的这种气候,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高原反应。”杜荷脸上严肃,没有人比他知道高原反应对于古代人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即便是现代,依旧无法很好的克制这种高原反应。即使是军事素质强如解放军部队,也不行。
他知道这高原反应是超时代的知识,李世民即便在如何聪慧,一时间也未必能够了解,所以解释的特别详细。
“这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高度后,身体因因为未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氧气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他根据自己仅有的知识,向李世民介绍这高原反应。
杜荷此刻也暗自庆幸,自己在后世曾去过西藏旅游,入藏的时候,导游曾详细的介绍了高原反应的知识。
若非如此,他此刻也无法向李世民解释说明了。
李世民被杜荷说的这一套知识理论搅的有些头昏脑胀,但也大致听明白了杜荷说的意思。
“别把事情说的那么复杂,朕真的有些听不太明白。简单的说就是水土不服,就像南方人不习惯北方的寒冷,北方人也不习惯南方的热一样?我中原人一到吐蕃那里会引发痛、心慌、气促、食欲减退、倦怠、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失眠、眼花、嗜睡、眩晕、手足麻木、抽搐等等一系列水土不服的症状。以致士气溃散,无力战斗?”
“李叔叔圣明!”杜荷点头再一次强调道:“吐蕃那里的地势与我们不同,他们是居住在高达两、三千丈以上的高原。所以,这水土不服比我们南方人到北方,或者北方人到南方要严重的多的多的多!”
他一口气说了三个“的多”以表示事态的严重。
因为他知道唐朝对于高原气候的估计严重不足,多年来唐朝与吐蕃的对战中有四次大败,分别是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素罗汗山之战、寅识迦河之战。
大非川之战唐朝十数万大军全军覆没;青海之战十八万唐军险些全军覆没,素罗汗山之战十余万唐军全军溃败,寅识迦河之战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地方都是位于青藏高原,虽说吐蕃的强大也是唐军败的原因之一,但高原气候的存在确确实实是唐朝军队的噩梦。
总的来说,唐朝与吐蕃的战役,唐朝胜多败少,但因为高原气候的缘故,他们很难取得优秀的战果。
所以,既然杜荷穿越到了这个年代,他必须要制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杜荷一眼,道:“既然你说着高原反应对我中原人危害甚大,那吐蕃呢?他们下高原难道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感觉?”
杜荷答道:“有!但危害不大!这就是为何我说吐蕃如秦国一样的原因,我们很难攻上去,可他们却能够轻易的杀下来。没有天险,更胜天险。打个比方说吧,我唐朝的一个万人队抵达吐蕃,不用打仗至少有三成会因此而生病,余下七成只剩下五六成的战斗力。而吐蕃的万人队来我大唐因此而病的人最多不过五六百,但依然能够保持七八成的战斗力。”
李世民低头沉思了起来,若真如杜荷所说,那吐蕃将来必然会成为大唐的劲敌,只是……
李世民怀疑的目光在杜荷身上扫过,“这些你从哪里得知的?这些事情,朕相信整个大唐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针对李世民这一问,杜荷早已有了备案。他只有十五岁,阅历不丰,若是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李世民是很难相信他的话的。
杜荷没有任何的犹豫,坦然自若的道:“这是我师傅告诉我的!”
“你师傅?”李世民虎目直视杜荷,发出了一声疑问,他可从来没有听说杜荷有个师傅。
“我也不瞒你拉!其实,我自小就遇上了一位奇人,他叫楚留香,是一位游侠,他的武功称之为天下第一也不为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碰到了一块,他见我天资聪颖,根骨出众,是个习武的奇才。所以就收了我做徒弟,但也嘱咐我说他的武功是无上绝学。若我能练至最高境界可以一当百,但在未小成以前,不可泄露半分,以防被歹人察觉,对我不利。他曾游历天下,各国的风土人情都是他告诉我的!当然,吐蕃也是一样。若李叔叔,实在不信,可以安排百人前往吐蕃一试真假。”杜荷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着。
李世民无法看出杜荷说的是真是假,但也知天下之大奇人无数,有一个楚留香并不奇怪。
杜荷看着李世民扬声道:“苍天为证,对于吐蕃一事,我杜荷若有半句虚假,甘愿受千刀万剐之刑,万箭穿心之苦。”
李世民摇头道:“如此贤侄大可不必!朕不是不信你,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无忌说的也不无道理,朕不得不着重考虑!”
听到“无忌”这两个字,杜荷眼中露出了一丝恍然,也露出了丝丝冷笑:心道:“长孙老狐狸,小爷跟你没完了!”
在李世民深思的时候,杜荷拿出了从禄东赞身上剥下来的衣服,道:“李叔叔,小侄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要给你过目。”
PS:吐蕃与大唐的战役穿插了几乎整个大唐,也都在流行面对吐蕃大唐败多胜少,但应该是谬传。
在唐朝吧有位历史帝从《资治通鉴》中,找出了八十八场大唐对吐蕃的胜利,而吐蕃胜唐的记录不超过四十战,彼此都有大胜大败。
但唐朝的大败几乎都在高原上,说高原气候是唐朝的噩梦一点也不夸张。
第二部为美而战第六章能杀则杀
李世民接过杜荷递来的“衣服”,见衣服内侧密密麻麻的全是小字,以及各种图案,不由得看了起来。
仅仅看了几秒钟,李世民的脸色就转为严肃。
自从在酒馆让杜荷指名道姓了说了一通以后,李世民对于一些特有技术也开始重视了起来。
尤其是这钢铁的冶炼方法,以及兵器铠甲的锻造技术,更是经过严密的监控。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即便是杜荷的父亲杜如晦,这位当朝宰相想要弄到这些机密也不可能。这东西出现在杜荷手中,事情的严重性以是非同一般!
“这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李世民说的异常严重。若这些东西当真落入异族人之手,得到它的异族将会拥有与大唐一样的冶炼技术,拥有与大唐一样的神兵利器。
“从一个大胖子哪里得来的,就在我赶来皇宫的时候,路经城内驿馆,发现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带着一大包东西贼头贼脑的翻墙出了来。小侄觉得奇怪,还以为他是贼,便跟了上去。哪料一路跟到芙蓉园,竟然遇上了一起不正当的交易,交易的东西就是这衣服。”杜荷半真半假的说着,并没有将自己抓的那人就是吐蕃大相的事情说了出来,只是将他视为了路人甲。
李世民也知杜荷说的不实,从蔡国公府到皇宫,根本不需要经过驿馆,但并未去计较这些细节,只是若所示指的说道:“你说的那个大胖子可是有着一对垂肩大耳,右脸有颗大志的胖子?”
杜荷故作惊愕的叫道:“李叔叔莫非是神仙,能掐会算?”
“你小子别在朕的面前耍花样,你那点伎俩瞒不过朕,快说,你对他怎么了?”李世民隐隐察觉了杜荷的用意,笑骂道。
杜荷“嘿嘿”一笑,也没有指望能够瞒过李世民。毕竟这种事情太过巧合,若非有意为之,怎么可能让自己轻易的抓到这等铁证。
“也没有将他怎么样,只是小侄怕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