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来。
在他的身后,那是密密麻麻的唐军。
青山林木很密,然而这些能够阻挡他们视线的林木,竟然无法阻挡骑兵的下冲。
每一个兵卒都在这次的突击中,展现出了毫不逊色薛延陀的骑术。
扎洛武、郎黑虎这才明白中计了,“撤,快撤……”他们高声呼喝,脑中只有“逃”这么一个念头。
遇上了唐兵“逃”,这是薛延陀的游击军信奉的至高定律。
可这一次他们发现彻底的悲剧了。
扎洛武、郎黑虎的选择没有错,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
为了追赶杜荷,他们曾一度促使坐骑加速追击。
马与人一样,都有着一定的体力限制,在极速奔驰之下,体力的消耗会是正常奔跑中的数倍。
他们不断的指挥坐骑追击杜荷,早已将他们所带来的三匹马的体力消耗干净。面对养精蓄锐的选锋军,他们怎么可能跑得了?
杜荷领着选锋军,带着黑城守兵百姓的仇恨,狠狠的切入了敌军丛中。伴随着雷霆般的怒吼,他们一个个雷奔电走,快马如龙,当者披靡,见人便杀,仿佛是从地狱回到人间的复仇鬼神,用鲜血来血洗心中的愤怒。
扎洛武、郎黑虎在这一刻也知道跑不了了,勒停战马,咬着牙誓死抵抗。
选锋军,大唐王朝三大劲旅之一,在这一刻,将他们的素质,战斗力发挥的淋漓尽致。
面对人数优于自己的薛延陀,他们以压倒性的战斗力,压着薛延陀游击军来杀。
战场拼杀若非是秦琼那类的猛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真正的力量还是在于兵卒的整体素质。然而主将的冲锋陷阵,却能够很好的激励部下死战。
杜荷、席君买都冲在了最前头,本就悍不惧死的选锋军更是发挥出了令人恐惧的力量。
短短不过半柱香的工夫,遍地堆积得都是薛延陀的死尸。战场上冲来杀去的,尽是红着眼睛只顾挥刀砍杀的选锋军。
第八章杀俘、活剐
第八章杀俘、活剐
一边是养精蓄锐之师,一边是急行疲乏之旅;一边是身经百战的大唐精锐,一边是抢掠欺负百姓的强盗军。
胜负之间,已经不言而喻了。
此事不消算,只需看看眼前便可知道结果。
在生龙活虎的选锋军的冲杀之下,战况呈现一面倒的情况。
薛延陀的游击军被击杀者高达一千三百余众,余下一千七百人都让死神一般的选锋军吓破了胆子,束手就擒。更令人惊奇的事,选锋军上下竟然无一人阵亡。虽然有三百多人受到了多多小小的创伤,但无一牺牲者的。
如此战绩让杜荷惊疑,他也第一次开始正视这大唐三大劲旅之一的恐怖战斗力。
“将军,这一千七百人怎么处理……”席君买整理好了战场,清点好了人数,看着一个个被收缴了兵器马匹的兵卒,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杀气。在他看来,跟这类连百姓妇孺都不放过的畜生,根本不必讲什么仁道,直接杀了了事。
杜荷也是同样的感受,但不是在这里,而是在黑城,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将他们押着,我们前往黑城……”
如今的黑城已经是一座死城,鬼域,已经没有一个人影,没有一间完好的房屋剩下的只有漫天的乌鸦和让火烧黑的土墙。
杜荷走在死寂的街道上,看着满城的废墟,只觉得身心如火烤一样。
薛延陀与历史上的匈奴、乌丸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一但强盛,就会重现历史上异族南侵的事件,唯一避免的方法就是将他们彻底征服,让薛延陀之名,在历史上消失。
“将军,我们现在去哪?”席君买不知杜荷意欲何为,他既没有将擒住的薛延陀俘虏杀了,又没有押着他们往前朔方,而是来到了这已经成为废墟的黑城。
“去墓地,我要在这全城的英烈,妇孺的亡灵面前,用他们的脑袋来抚慰,祭奠。”黑城的惨状,更加坚定了杜荷的杀俘之心,什么道义不道义的,都滚一边去。
墓地自然不会是薛延陀的杰作,黑城屠城之事,传开之后,张士贵、李大亮、李袭誉、张俭四位将军来救不急,只能将所有分辨的出来的尸体转移到城外空地,挖了一个墓穴,将所有尸体合葬,立碑。
来到墓碑前,杜荷意外的发现一个小孩子倒在了墓碑旁,孩子很小,才八九岁的样子,整个人熏黑的跟黑猩猩一样,孤零零的躺着,脸上露出两道小麦色的肌肤,那是因为泪水洗去了黑煤的缘故。
杜荷上前查探,发现小孩还有呼吸,叫了几声,却没有如何反应,只是依稀听着,“水,水……”的呼唤。
杜荷见小孩嘴巴干裂,让人取来水,慢慢的喂着。
小孩并未转醒,本能的大口的喝着水。
“咳咳……”
似乎呛到了,小孩从昏睡中转醒,茫然的看着这一切,发现自己正让一个陌生人半抱着,惊骇的大哭大叫,连滚带爬的往一旁逃去,死死的抱着墓碑,发狂似得吼叫着。
杜荷一脸茫然,但随即想到,这个小孩会不会是黑城的幸存者,忙耐心的解释着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将军,对他们并没有恶意,刚刚打了一场为黑城百姓的复仇战,是来拜祭黑城的将士,百姓的。
小孩最开始充满了惧怕,但随着他的解释小孩也发现杜荷与薛延陀人的不同,眼中的惧色稍减。
这时席君买押着薛延陀的俘虏来到了近处,见多了一个小孩有些惊愕。
杜荷示意席君买别说话,他接下来做的事情会比较血腥残忍,不想玷污这小孩的眼睛耳朵。
可小孩目光直愣愣的看着押来的战俘中的一人,突然大吼一声,向他扑了过去,拳打脚踢,一阵乱打。
那长着罕见红脸的战俘,双手被赙,脚也受到了限制,还不了手,受了几下,忍不住怒火,用肩膀将那小孩撞到在地,眼中闪着凶残凶横的光芒。
押解选锋军的兵卒看不过眼,骂了一声“混蛋”,一脚将那红脸战俘踢倒在地。
杜荷有些明白,扶起倒地的小孩,指着那战俘道:“他就是你的仇人?”
小孩双眼怨毒的盯着那红脸战俘,咬牙切齿的道:“那一张红脸,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爷爷奶奶,阿爹,阿娘,还有妹妹,都让他杀了,只剩下小宝一人。”
也许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那红脸战俘就是屠城的元凶扎洛武,他在与选锋军血战的时候,很不幸的遇上了杜荷。
杜荷刀剑齐出,只是三合就将扎洛武挑下了马背,让选锋军的将士生擒住了,他乔装成寻常兵卒,一时间也没人察觉。而小孩正是扎洛武在黑城展开屠杀的那一家剩余的幸存者。当时他藏身在只许一人躲藏的灶台里,没有让人察觉。
小小的年纪,将扎洛武的暴行都看在了眼底,当时他吓傻了,根本不敢出声。后来扎洛武放火烧屋,他让烟熏晕了过去,侥幸没死。醒来的时候,黑城已经成了一片鬼域,只是在城外发现了一个墓碑。他识字,知道墓碑下面有他的家人,伤心之下,哭晕了过去,直至让杜荷发现。
小孩见杜荷抓了自己的仇人,这才对他完全相信,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如实说了出来。
杜荷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人凶残至此,连襁褓中的婴儿也下得了如此重手,气得身子都忍不住为之颤抖。他冷着脸,让人将小孩送往朔州,然后再将所有的薛延陀的兵卒都跪在黑城百姓的墓碑前,厉声道:“血债血偿,杀……”
转眼之间,墓碑刀光闪烁,人头遍地乱滚,一腔腔滚烫的颈血直喷在这已经满是鲜血的大地上
不过他留下了扎洛武。
面对这个连婴儿都不放过的畜生,他打算特别处理。
“给我,剐了他……”
活剐,也就是凌迟,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受刑人痛苦地慢慢死去。这种刑法主要用于处罚那些十恶中的一些犯罪,但在杜荷看来,这个扎洛武是最适合受到这种刑法的人了。
坟场如刑场。
千具尸体在坟场上躺着,野狗、野狼、乌鸦、秃鹫啃食他们的尸体。
这就是他们应有的的下场。
第九章军事会议
第九章军事会议
杜荷初战告捷,凯旋而归,当即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尤其是张士贵、李大亮、李袭誉、张俭这四位亲眼见过黑城惨状的四大将,更是如此。
对于杜荷杀俘的这种手段,在军中排斥的人并不多,赞同的占据多数。
贞观时期,满朝的武将,没有一个不是善战之将,个个都见惯了战场的残酷,皆不以为意。真正反对的也只有迂腐至极的个别儒生。在这战场之上,哪还顾忌的了那些只有嘴巴,没有脑子的混蛋东西。
李大亮拍着杜荷的肩头,笑道:“好样的,这一战真的打出了我大唐的威风,没得说,凯旋后,我请你喝酒……”他脸上一片喜意,也没有了初见时候的陌生。
张士贵、李袭誉、张俭三人,也在一旁露出了友善的笑容。
唐朝战将无数,张士贵、李大亮、李袭誉、张俭四人都镇守一方,并不常在长安。杜荷跟他们没有多少交往,彼此不熟悉,偶尔见过一面,也因为年纪辈分的关系,有着代沟,也没有相互聊过。
对于杜荷小小年纪就任朔州道行军副总管,几乎与他们平起平坐,这些老将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倒不是这些大将,心胸不宽,而是人之常情,任谁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有些意见。
但是这一战胜的畅快淋漓,虽说是一场小胜,可却打出了大唐的威风,证明了杜荷的本事。虽不至于让这些老将心服口服,但也认可了他的存在。
张士贵、李袭誉、张俭三位将军有些矜持,没有直接表现出来,李大亮却没有那个顾忌。他是大唐诸将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在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就归顺大唐,是一员老将。他归顺的时候,正遇饥荒,李大亮招抚流亡贫民从业,并卖掉自己的千里驹以资助贫民恢复农业生产。李渊见他善于治理,提升他为金州总管府司马,让他当一个文臣。结果这一个文臣的表现让李渊大掉眼睛,他一出手短短月余内攻取城池十余座,展现了超强的领兵才华,后镇压辅公祏起义,为大唐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天下太平之后,许多武将都因为无战可打,无所事事,然而李大亮将盔甲一脱,从一个将军,一变身,成了赫赫有名的良臣明吏,多次上书与李世民陈述治国理念,让李世民惊叹不已。
李大亮为人忠诚谨厚,内心个性刚正义烈,既有武将的杀伐气概,又有文臣的爱民护民之心。黑城被屠,他心中最为难受,如今杜荷雪恨,让他抛开一切,对杜荷有着异样的好感。
杜荷向来没有居功自傲的喜好,忙道:“说实话,能有这样的成绩,我自己的觉得意外。只能说李大总管的选锋军,实在是强横无比,让人敬慕,让敌寒胆。”
他说的实事求是,这一战给他最大的感触就是选锋军的实力。
杜荷领的左威卫军也算是久经战场的劲卒,但是与选锋军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恐怖战斗力相比,却是相差甚远。
依照李绩的话,选锋军虽是三大劲旅,然而比之李靖训练出来的捷胜军、李世民亲自训练出来的玄甲军依旧逊色一筹。
他很想知道这位于第二的捷胜军和最强的玄甲军,上了战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捷胜军现在由苏定芳统帅,日后应该有缘一见,至于玄甲军大多都转为李世民的禁卫军,想要一睹风采,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想着历史上李世民率三千玄甲军,以不到一千的伤亡,打的十万窦建德军落花流水,就为之神往。
李大亮、张士贵、李袭誉、张俭四人都露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为大唐征战数十年,三大劲旅给他们的印像,远远的胜于杜荷这年轻一辈人。
李绩颇为得意,他最善练兵,选锋军是他的心血之一,受到如此赞誉,他自然脸上有光。
当天夜里,李绩在朔州府衙召开了军事会议。
这是针对征伐薛延陀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商议的是大致的方略走向,战略目的,非常的重要,能够参加这次会议的只有李绩、李大亮、张士贵、李袭誉、张俭还有杜荷这六个人。
战略目的与作战方针,听起来一样,实际上是天差地别。
作战方针是针对敌人的现状,从而拟定的御敌之术,克敌之法,而战略目的更为长远,是大致的方略,目标,并不包含任何的破敌方法。
看似没有意义,实际上意义重大。
就以项羽、刘邦为例。
项羽领兵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人可正面面对他的锋芒。他的对手刘邦却百战百败,被项羽打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然而结果却是刘邦胜,项羽败。只因项羽缺乏远见,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谁与他作对,他就打谁,就灭谁。虽然百战百胜,但却是越胜越弱。而刘邦在张良、韩信的辅佐之下,虽然百战百败,可他们始终有着正确的战略目标,长远的大局观,不跟项羽一样,打没有意义的战役,无故消耗自己的兵力,致使他越败越强,最终战胜了霸王项羽。
这第一次的作战会议,主要拟定的就是这种正确的战略目标。然后在围绕这个正确的战略目标,展开实际意义上的讨论。
“我想北方的情况,诸位将军都应该做过详细的了解。在这里我也不做无意义的多述了,你们有什么看法说出来,大家一并的讨论。”李绩作为主帅,并没有独断专行的作风,而是谦虚的集合大众见解。
杜荷最先抬手道:“大总管、诸位总管,在会议之前,晚辈先说一事。侯君集策划谋反,意图挟太子,逼迫陛下让位,诸位应该听过。薛延陀行踪诡异,与以往的态度,判若两人。早已有流言怀疑,侯君集叛唐,投奔了薛延陀。薛延陀的反常,乃是侯君集的暗中谋划。这一点想必,诸位也有耳闻。”他见五人都点了点头,严肃道:“在这里,我要说的是这不是流言,是事实。我的江湖朋友已经确认了侯君集就在薛延陀的事实,而且他已经被薛延陀的可汗夷男,任命为大将军,统帅薛延陀三军。所以这一次,我们的对手不是夷男、大度设这类人,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侯君集。”
杜荷知道自己现在还不是侯君集的敌手,而侯君集又是一个偏激古怪,将目标定为他的疯子。跟疯子打仗,杜荷不但准备了吃奶的力气,还动用了所有的家底。“踏月留香”这支秘密武器,早在他得到李靖指点之后,已经被他全部投入草原,为他收集情报,调查动向。
经过月余时间的明察暗访,现在已经确定侯君集就在薛延陀,而且地位极高,授命为大将军,直接听从夷男一人的命令,连大度设这个未来的薛延陀继承人也必须听从侯君集的指挥。
不得不说,夷男这个可汗还是很有魄力的。
他知道薛延陀不是大唐的敌手,而侯君集是他唯一的希望,毫不犹豫的放权,让侯君集来指挥对唐战役,以求胜利。
听了这则消息,李大亮、张士贵、李袭誉、张俭都皱起了眉头,露出了不好的表情。
侯君集在大唐一直都被誉为军神的继承人。大唐王朝的下一任军神。因为脾气关系,在军中他不讨人喜欢,但却足矣威慑唐朝的任何一位将军。一听到对手是他,都感到无比的头痛。
杜荷也知道说这话,也许会引起诸将不良反应,但更清楚,自己不得不说。
李绩见气氛有些沉重,笑道:“多说一句,我贞观一朝,对外战争的胜率是全胜,我想诸位都不想在历史上为我大唐添上第一场败绩。什么兵法云:未虑胜,先虑败,这话对我大唐而言就是愚夫之见,我大唐不会败,更不会败在我们的手上。”
李绩平时和和气气的,更像一个书生,但在这一刻却是战意十足,话音越说越厉,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与自信,有着异样的信服力。
身经百战的李大亮、张士贵最先反应过来。
张士贵道:“大总管说的不错,我们不会败,大唐更不会败。侯君集领兵作战,确实了得,但薛延陀不比大唐,他虽贵为薛延陀大将军,统帅三军,但我就不信,空有虚名毫无作为的他,能够让那些草原上的人心甘情愿听他的号令。”
李大亮也跟着笑道:“张总管说的在理,我也不信夷男真有那么大方,对侯君集那么放心。十之八九,会让人监视、钳制,以侯君集那种独断专行的性格,能与那个监视他的人相处的愉快都有鬼了。哼,到时候将帅离心,到要看看侯君集便是有通天之能,又如何应对那种情况……”
张俭跟着道:“还有,侯君集以往领的是我大唐的兵马,唐兵每一个士卒都受过严苛的训练,个个视军令如天命,而薛延陀兵却是游牧百姓,缺乏因有的纪律,侯君集使惯了唐兵,薛延陀的兵,能否使用的顺手都不一定呢。”
几员大将你一言,我一语,竟然将侯君集的弱势分析的清清楚楚。
杜荷听的可是目瞪口呆,心道:“难怪历史上贞观时期的唐军战无不胜,历史上不怎么出名的几员大将,竟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第十章鱼饵、冤大头——杜荷
第十章鱼饵、冤大头——杜荷
侯君集虽然在大唐有着下任军神的威名,但对面大唐不败的荣誉,别说只是一个下任军神,即便是天王老子,这一个个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大将,都要将他从天上给拽下来,恨恨的揍上一顿,让他知道厉害。
那股大唐必胜的自信回到了他们的身上。也如李绩一般,人人都冒着浓浓的战意。
李绩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主将的情绪能够直接影响麾下的兵卒,若连主将都觉得危险,麾下的兵卒又怎么有信心取胜?
所以哪怕敌人在如何的强大,作为统兵的大将,都不能有任何的胆怯之意。
他不动声色的询问道:“薛延陀有兵三十万,已经渐渐聚向薛延陀的汗庭,想必是在做孤注一掷的背水一战……我们五路大军合并,有二十五万之众,分别位于朔州、庆州、灵州、凉州、营州五地,应该如何进兵?”
张俭用兵稳重,喜欢步步为营,不喜欢冒险,这时上前道:“我大唐兵马,器械优于薛延陀,兵卒优于薛延陀,士气优于薛延陀、战力优于薛延陀。用兵之道,以正兵为上,以实力取胜。因当举兵与一处,将力量拧在一起,直捣薛延陀汗庭。”
李绩眉头一挑,并不答话。
不过李袭誉抱以反对的态度,李袭誉曾经追随过侯君集,深知侯君集的厉害,反对道:“我不认同,虽然侯君集在薛延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各种各样的钳制。但侯君集终究是侯君集,他有着常人难以比及的军事才华,这些事情会给他造成一定的麻烦,但并不能限制他的才能,正面与之交战,我军固然多处占据上风,也未必能够取胜。不如分兵而行,避之以强,击之以虚,各军相互配合,齐头并进。”
“不妥……”张士贵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他骁勇善战,精于战术,擅于作战,不喜欢动脑,谋略方面有些不足。但是多年的军事生涯,也让他拥有着过人的分析判断力,反对道:“袭誉将军此话不妥,草原并非我等的地盘,我军对于草原的地形地势,并不熟悉,相互之间想要做到齐头并进,相互支援,绝非易事。反而容易让人以速度著称的薛延陀军以袭扰的战术截断彼此之间的联系,让五路大军成为一支支深入敌后的孤军。”
李袭誉觉得有些道理,没有应对之法。
李绩将目光放在李大亮的身上。
这位智勇双全的大将,皱着眉头道:“末将觉得不论是张总管的合兵之法,还是李总管的分兵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弊端。分兵之法容易成为孤军,可聚兵前进,将会遇上侯君集这位名将,难以发挥出我大唐将广的优势。在想着有什么万全之法,暂时没有头绪。”
李绩笑道:“杜小将军呢?你是卫公的高徒,陛下也时常指点你兵法韬略,可有什么奇思妙想?”
他不动声色的提出了李世民、李靖的名号。
李大亮、张士贵、李袭誉、张俭四位将军都不由得竖然起敬。在大唐真正让所有将军都敬服的人只有李世民与李靖,侯君集虽被称为下任军神,但与李世民、李靖相比起来,始终有着不小的距离。
杜荷心知李绩不动声色的帮了他一把,上前一步道:“诸位总管,末将认为薛延陀可虑者,唯侯君集一人。其他诸将,皆比不上诸位任何一人。侯君集再如何的厉害,毕竟只有一人,面对诸位分身乏术。所以,末将觉得不但要分兵而进,而且要分的远远的,五路大军,自成一军,相互间不需要任何的支援,不需要任何的合作,目标只有一个薛延陀的汗庭。”
“不行”李大亮只是略一细思,立刻摇头,毫不留情的道:“这一计有些荒谬了,五路大军,自成一军,那岂不是给了侯君集一个逐个击破的机会?我想在场的除了大总管之外,没有一个人对上侯君集有自信取胜的吧?”
他这话说的有些难听。
但张士贵、李袭誉、张俭三人都没有任何的不悦,他们都知道李大亮说的是事实,侯君集的实力摆在哪里,他们不惧战,更不怕死,但却有着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对上侯君集,败多胜少,一时间都觉得杜荷徒有其表了。
李绩眼中却闪过一丝了悟,哈哈笑道:“老夫却觉得杜小将军的这一打法可行呢”
这话出自李绩之口,意义又截然不同了。
二张、二李四位将军,都陷入了沉思。
杜荷解释道:“其实我这一战术的真正用意,在于吸引侯君集的主力,让四位将军从四面夹击薛延陀,用的是当年韩信破项羽的战术,只是将战术根据不一样的情况,灵活改变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