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盗帅-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就是杜相之子,创杜体字的杜荷?”中年人微微笑道。
“明知故问!”杜荷来到他身旁坐下,看了一眼窗外的人潮,笑道:“是个好位子,你到知道享福!”
中年人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我请你喝酒!”
杜荷用自己带来的酒先为中年人添酒,才斟满自己的一杯。
然后举杯笑道:“你请我,我请你,两人互不相欠!”
“好一个互不相欠!”中年人摇头苦笑道:“杜家二郎,还真不是个吃亏的人!”
杜荷微微一笑,放下酒杯,道:“吃亏不爽,尤其是吃陌生人的亏。你是个大人物,请我这小人物喝酒,必有所图。只是,我不承你的请。”
中年人微一错愕,接着哈哈一笑,举杯一饮而尽,以衣袖抹去嘴边的酒渍后,意态飞扬地的道:“你还真是快人快语,听惯了奉承,你这几句话竟意外的顺耳。来,我敬你一杯。”
他给杜荷满上,笑道:“我并没有别的企图,只是想跟你聊聊,拉拉家常!”
“屁话,鬼才信!”杜荷双眼一白,立刻嗤之以鼻:“若不是心有所图,和一个陌生人聊什么?即便不是想占便宜,也是想从我口中套出些什么来。不过,我不介意,我杜荷算不上是什么君子,但也是坦坦荡荡,没啥说不得的。”
中年人双目爆起精光,仔细端详了他好一会后,叹道:“你真的变了很多,无论外貌、风度、气魄,均能教人心折。”
杜荷淡淡道:“你认识我?不过抱歉,我不记得你,所以你也不用夸奖我。”
“在你得失魂症以前,我们见过一次。”中年人说着,当真跟杜荷闲聊了起来。
他们聊的五花八门,相互吹嘘。
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文韬武略,怪事见闻,中年人说的竟然头头是道,见闻之广,学识之深,令人叹服。
杜荷也不甘示弱,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跑不成?
两千年的经验也不是白混的,不论中年人说些什么,杜荷都能搭的上话,而且常常吐出惊人之语,让那中年人目瞪口呆,暗自惊叹。
中年人说起历史《三国志》,杜荷却跟他扯起《三国演义》,什么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唬的他是一愣一愣的。
最后竟拍案而起笑道:“好一个吕布,够威风。无愧‘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一说。”
他顿了一顿,若有所指的说道:“不过你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话我不敢苟同,难道我大唐江山不能千秋万代?”
杜荷怔了怔,还真不知怎么回答。唐朝虽说不禁口,百姓可以畅谈国事。但若说大唐必亡,王朝必灭,也是脑袋搬家的罪过。
中年人看出了杜荷的顾及笑道:“只是酒后闲谈,但说无妨。”
杜荷笑答:“什么千秋万代,这都是唬人的屁话。就好比那声万岁,一个人寿命在长当真能活万年?人又不是王八,哪有那么长的寿命。”
中年人默然半晌,“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这生老病死,世上又有几人看的开呢?”
“不过你放心,如今的陛下英明神武,只要有他在,我大唐王朝只会前进,不会后退。”杜荷嬉笑的说着,脸上似乎有了些醉意。
中年人听得有些眉飞色舞,笑道:“你很看好当今陛下?”
“恩,这是自然。论文治,史上唯有文景能与之媲美,论武功,也只有秦皇汉武可与之相比。但若两则合一,就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中年人有些脸红,就跟喝多了酒一样。
“不过,陛下若能少自恋一点,那就更好了。”杜荷喝着酒,醉眼朦胧。
“自恋?”中年人眉头挑了挑,脸色有些古怪。
“不错,是自恋,也就是太过自信,太过沉湎于无限的成功,有些短视了。”
自恋中年人或许不懂个中意思,但短视却在明白不过了。
“你到说说怎么个短视法!”中年人眯眼沉吟,一对虎目却射出锐利慑人的异芒。
“怎么说呢,主要是他对异族太好了。‘天可汗’的称呼让他飘飘然的。在我看来,‘天可汗’就是个屁,没有任何的用处,只要异族强大,只要我大唐衰败,这‘天可汗’就是他们屠宰的对象。他们仰慕我大唐繁华不假。可仰慕的另一面是羡慕,会羡慕就会嫉妒,会嫉妒就会有夺过来的心思。他们不动,是因为他们没有实力,一但他们有了实力,必然会露出他们了锐利的牙齿。”
中年人沉着脸,眼睛逐渐亮了起来,旋又透出不平的神色,“你又知什么?我大唐威扬四海不假,但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政治场上非友则敌,外人来投,我大唐若不以广阔胸襟接纳,则同多树立一强敌。他们会因不如我大唐强盛而恐惧我大唐,从而针对我大唐。若是仅有一族,我大唐自当不惧,可周边异族多达数十,若一一与之为敌,使得他们联合以对,我大唐又岂会有片刻安宁?与其如此,不如以夷治夷,接受他们的来归,让他们护卫我大唐边疆,使我大唐百姓免受战祸。”
杜荷心中肃然起敬,但却阴阴笑了起来。
第一部初到大唐第二十一章在养中山狼
中年人说的以夷治夷正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这点杜荷也无法否认。
以往面对异族,我中国因地理环境的因素,大多都处于被动防守的局面,李世民这一招却让中华摆脱了这个困境:他将依附的异族安排在大唐边境,若有敌人来犯,遇上的对手将是这些依附的异族,而不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有了这些异族的护航,大唐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出兵讨伐。
如此使得大唐百姓免受了战乱之苦,又能避免战事所带来的经济打击,这手段之高明,无以言表。也只有李世民有这个胸襟气度,让这些异族臣服。
只是李世民太大方了,他想让大唐威扬四海,他想要全世界都感受到大唐文化。故而与各国的交流那是全无保留,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以致营造与工技,只要异族想学,在大唐都能够全部保留的学到。
这一点无疑是养虎为患。
就拿日本来说,唐时日本才不过是奴隶社会,跟大唐的差距可谓一天一地,但是就是因为他们六次遣使者来大唐学习盛唐文化和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才使得他们一跃进入封建时代,才使得他们迅速发展了起来。
远在彼岸的日本都受到如此大的影响,更加何况是近在咫尺的异族人?
杜荷向来都抱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所以对于李世民的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他冷冷的说道:“我并不是说不应该接纳那些狼子野心的异族,恰恰相反,陛下此举正是高明之处!只是在双方的接触的时候,陛下太多大方,将我朝的一切都与异族共享。文化可以共享,但科技又岂能共享?”
杜荷此话绝非危言耸听,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吐蕃。
贞观十五年,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李世民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几乎得到了大唐所有文化精髓,此举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
后世人说得好听,他们大势的称赞李世民此举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实际上呢?
李世民在养狼,养了一条凶恶的中山狼。
因为得到了大唐的各类文化,吐蕃国力空前的强盛,一跃成为大唐在西域最强的劲敌。不但抢占了大唐安西一地,截断了丝绸之路,甚至攻破大唐的国都长安,将长安里的珍宝抢掠一空。
杜荷至今都想不明白,让外族感受大唐文化,宣传大唐文化,这并非坏事,可营造与工技、医学论著、耕作技术这些都是让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根本。
李世民连这些宝贵的东西都送出去,岂不是等于培养一个潜在的劲敌吗?
“让异族感受我大唐繁华昌盛,有何不可?”中年人似乎也略微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但面上还在强撑。
“并无不可!”杜荷微微笑道:“文化存在的意义就是交流,只有交流才能进步,固步自封,只会倒退。可是有些东西是不存在交流的,比如说冶炼技术。我大唐冶炼技术天下无双,几可问鼎世界之巅。将这冶炼技术传出去对我大唐有何好处?没有,传出去只会让异族的兵器更为锋利,让异族的铠甲更为坚固,既然我大唐得不到好处,为什么不保留一些,让我大唐的刀剑永远锋利过异族,让我大唐的衣甲永远比异族更加坚固,岂不妙哉!”
说这话的时候,杜荷想起的日本刀,日本刀是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但若无唐朝的技术,若无唐刀作为样本,他们又凭什么发明的出日本刀来?
中年人神色千变万化,但一双眼睛却逐渐明亮了起来,猛的一拍大腿,笑道:“今日我是受教了,让大唐文化广为留传,让天下感受到我大唐的富强,让万邦来贺,也不是坏事。但治国重利,有些利人损己的东西,确实不应该让他们学去。”
杜荷也暗自赞叹,中年人这一句“治国重利”实在说的太好了。
虽然仅仅只是四个字,虽然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可在这小人重利,君子重义的风气下,中年人能够堂而皇之的说一句“治国重利”委实不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我敬你一杯!”中年人高高举起酒杯。
杜荷也举杯相迎,一饮而尽。
中年人也不在谈国事,只论风月。
两人一口一杯,喝的好不尽兴。
不知有心还是无意,两人喝到最后竟然斗起了酒来。
“小子,行啊!”中年人腹中微微鼓起,两斤酒已然下肚。
杜荷泰然自若,从容一笑,道:“我平时不喝酒的,因为我一端酒杯,就意味着别人要躺着让人抬回去。”
挑衅,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
中年人眼中闪过一丝电芒,杜荷也眯起了眼睛。
一旁的护卫用力的揉着眼睛,他似乎看到了两人的眼中竟产生了一股强力的电流在互撞。虽然他不知电是什么玩意。
两人正斗在兴头上,耳中忽听楼下传来了喧闹声,不约而同的同时望去。
中年人眉头皱了起来:竟是一伙人在大街上斗殴。
确切的说是十数人围攻一人。
那被围攻之人竟是罗通。
当两人看清对方相貌时,不约而同的叫了一声:“是罗通!”
两人对望一眼,皆露焦色。
罗通武艺高强,但那十数人也非庸手,看情形罗通已然陷入不支的险地。
“小心!”杜荷忽然发现在罗通背后有一人竟然亮出了匕首,匕首直往罗通后心刺了过去。
眼看即将刺中,一物从天而降,正中偷袭宵小脑袋,将他打晕了过去。
杜荷松了口气,楚留香的暗器手法也是天下一绝,杜荷作为他的徒弟,这手法自也不差。
中年人忙示意身旁护卫前去帮忙。
杜荷却先一步,他竟直接从高达十数米的四楼窗口一跃而下。
第一部初到大唐第二十二章朕看好这小子
古代地域宽厚,他们的屋舍结构相当大,一层楼高达一丈有余。地面与四楼的高度几近十二米。
杜荷由窗口跃下,吓得那中年人跟护卫都呆傻住了。
他们那一个武艺高强,一个更是见过无数大世面的大人物,可见到此情此景却依旧傻立当场。
知道心急救人,可救人也不是这么救的啊!
中年人抢到窗口望下望去,更为惊骇。
杜荷从如此高空跃下,依照常理,应当急速下坠,便是不以脑袋触地,当场死亡,也是断胳膊断腿的局面。可他下坠的速度竟然没有想象中的迅速,而是如一张薄纸,一片树叶,轻飘飘的往下落。
但当抵达一楼楼顶的时候,杜荷下坠的速度突然加快。
杜荷轻功巅峰时刻,轻轻一跃,可如楚留香一样,一跃七丈。但如今学武不过两月,自是大不如前。
杜荷遇事不惊,从容的以围观百姓的肩膀作为踏板,卸去了下坠之力,跃过了人墙,加入了战圈。
杜荷凌空而起,双腿起处,人未着地,已将两名背后偷袭罗通的宵小踢飞,左足刚一落地,右脚顺势一扫,稳稳当当的站在了罗通的身后之余,又逼退了两人,同时笑道:“还好吧!”
罗通见来了支援,精神也大为振奋,那一张冷脸意外的露出了一丝微笑,点头道:“还行,死不了,只是中了这伙人的暗算,伤着脚了。”
杜荷恍然,原先就觉有些奇怪。
罗通武艺极高,又怎会轻易陷入苦战。
罗通如此一说,立刻明了了起来。
罗通给杜荷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一双如“子弹”一般的腿,快捷,强力。可若一只脚受伤,那就没有办法了。这也是精于腿功者,最大的不足。
若只是伤了一个胳膊,起码还有一个,但伤了一只脚就等于没有脚了。
毕竟人都需要一只脚来支撑自己身体的力量。
罗通脚力极强,腿法也极为高明,失去了双腿,就如失去利齿的老虎,本事自然大不如前。
“小心些!”杜荷说话间以向身旁的宵小攻了过去。
铁血大旗门的武功本就走着刚猛的路子,出手时大开大合的,加上杜荷威风凛凛的由人群中一跃而出,使他此刻别有一番气势。
袭击罗通的宵小本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但见有人横插一手,来人又比较扎手,都不由得胆怯,也萌生了退意。
“想走,没有那么容易!”
杜荷以察觉他们心思,出手更重更快更狠。顷刻间,以击倒八人。
本来他们若全力而上,杜荷想要以寡敌众,也不轻松。但如今他们一个个都生了怯意,有了顾忌,出手自然受到影响。
杜荷本就身怀楚留香之长,武艺以快,以轻便为主,此消彼长,让他如虎入羊群,三招两招就将敌人打倒在地。
还有一人已经挤入了人群,杜荷嘿嘿一笑,这比快,即便是飞人刘翔也只能看这他的背影叹气,身形闪了闪,百米之距,十秒即到。一手抓着那人的后颈,将他甩到了罗通的身前。
“说,是谁指使你们干的?”杜荷一脚踩在了一人的胸口。
那人本还不欲说,但不过一刻,脸色竟憋的绛红,满脸的骇然,眼中露出了乞求的神色。
杜荷这一脚重重的踩在他的胸口中央,正是呼吸道连接左右肺部的地方,不但可让对方无法动弹,还能闭住他的呼吸道让他无法呼吸,当然也无法说话。
一个人无法呼吸,无法开口,慢慢憋气待死的感觉是最恐怖的。
“不知道,我们只是拿人钱财,并不知道谁是指使者!真的!”他缩着身子,大口的喘着气,一脸的哀求,显然是怕杜荷再让他尝受那种滋味。
“看来你得罪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呢!”杜荷微笑的说着,大唐的治安何等严谨。从事态发生,至如今结束,已有一定的时间。可一个维护治安的兵卒都未出现,这其中未必没有猫腻。
罗通也点了点头,“非但是了不得的人物,还是一个熟悉我的人。”对方一开始就针对他的脚,明显是知道他那双腿的厉害,让他无法使用腿来御敌。
“走吧!”杜荷扶着罗通,对着四楼高喊道:“大叔,酒下次再喝,后事就交给你了,看来我大唐的治安,不过如此嘛!”他若有所指的说着。
中年人听了杜荷这番话,那双虎目竟爆射出阵阵利芒。杜荷这话竟如一把钢刀刺在他胸口一样,让他格外难受。
“陛下,这杜二郎好是狂妄,竟敢如此挑衅陛下。”护卫有些愤愤不平。
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偷得浮生半日闲,李世民以明君自持,平日里身居皇宫,将心神放在政务处理上,今日难得有空闲的时间,叫上护卫出来一游。
不想看见杜荷走进了酒楼。
李世民曾见过杜荷一面,对他有些印象,于是请他上来一叙,打算向他这位书法宗师请教一下杜体字的写法。
不料这一聊竟一发不可收拾,若非发生罗通一事,他们或许真的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李世民森然道:“我不是气他,哼,只是想不到在我大唐国都竟然会发生这等事情。朕真想知道究竟是谁如此胆大,如此的恣意妄为。指使他人当众闹事不说,还擅自调动巡城兵卒。国洪,回头去查一查,究竟是谁调动了巡城兵卒。”
李世民说着,突然又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声宏亮之极,充满的畅快之意。
“今日朕也真的高兴,朕又为我大唐寻得一人才!杜荷,无愧杜相之子,当真是虎父虎子。”李世民说着,竟有些手舞足蹈了起来。
李世民最信任的带刀护卫李国洪,撇了撇嘴,实在看不出杜荷有何可取之处。
他的这一举动恰好让李世民瞧见,李世民眯着眼睛道:“国洪啊,你以为那杜荷还没有看出朕的身份?或许,他一开始并不能肯定朕就是当今的皇帝,但他后来说朕短视的时候,必然已经知道了朕的身份,只是他一直装作不知而已。”
李国洪露出不可置疑的神色,明知面前坐着的是大唐皇帝,还敢说大唐皇帝短视自恋?
李世民语带兴奋的道:“朕要的不是唯唯应诺的臣子,要的是能够正义直言的臣子。杜荷的话却不中听,但字字珠玑啊!不仅仅是朕,满朝文武都有些短视了。正如杜荷所说,我大唐太过强盛,所以根本不在乎一些技术的留传。就算他们学了我大唐的技术,拥有跟我大唐一样锋利的兵器,也不是我大唐的对手。所以满朝文武对这种技术的流失,都采取了不以为然的态度。杜荷年纪虽小,却看明白了。他这是再向朕进言,当着朕的面,说出了我大唐在与他族交流上所存在的最大缺陷。”
“杜家这小子看似胡言乱语,实则大智若愚。等着看吧,这小子一定会跟他父亲一样,成为我大唐王朝最坚固的奠基磐石,朕看好这小子。”
第一部初到大唐第二十三章与美有约
光阴如箭,不觉间杜荷来到大唐已经四月有余了。
经过这几个月的时间,杜荷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如今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古代人,不论说话的语气还是动作都与他们毫无二致,只是在他的心底深处,依然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自从那次跟那个神秘人聊天打屁以后,杜如晦的事情一下子明显多了起来,早出晚归的。但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语的笑容,似乎有了新得干劲。
杜荷却是顾不得那么多,毕竟他还未加冠,还未成年,国家大事,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何况现在天下太平,根本轮不到他这毛头小子来插上一腿。
经过两个月的相处,杜荷与罗通的友谊更进一步,两人自从那次事件以后,常在一起切磋武艺,几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平淡,只是每天都少不了调戏调戏李雪雁和玲珑这两个丫头,跟她们斗斗嘴。
至于长乐公主,杜荷与她的关系也有了点点改善。但两人之间始终有一道坎,一道看不见的坎。
杜荷是无所谓,毕竟长乐公主跟原来的杜荷之间的关系跟他毫不相干,但长乐公主却始终难以释怀。
今天学堂里一改往日的沉闷,洋溢着别样快乐的气氛。
原因无他,今天是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日,也就如同后世中的暑假,只是月份不一样而已。
弘文馆作为大唐最高学府,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规矩。
入学的学生每十天有一天休假,每年放三个长假,五月间的叫做“田假”(农忙);九月又有“授衣假”(换冬衣),最后就是春节长假了。
明天正是五月一日,今天他们来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上课,而是等候命运的降临。
如后世一样,每次长假前期都有一次大考,然后根据答题评分。
这里没有总统的分数,只是让你默写对于一百条对经文的解释,答对百分之八十的得优,对百分之六十的得中,百分之五十以下得差。
这得差者,下场是悲剧的。意味着你要跟长假宣告拜拜,你将面临的是强制性的补课。
所以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大多人还是报以乐观的态度。
毕竟,这里是大唐最高学府,学子那一个不是出生名门的高干子弟,家学丰实,区区一些对于古义的解释,实在难以难倒他们。
杜荷也是一般,也许以前的杜荷会视这等考试而洪水猛兽,可如今的杜荷却是一流大学的高材生,主攻的就是文科,《尚书》、《礼记》里的那些名句名言也实在难以对他构成威胁。
如他所料,杜荷的最终成绩是优,而且还受到了孔老头儿的表演,说:“先生进步极大,值得大家学习。”有些不伦不类的。
惹得堂下大部分人都暗自发笑。
自从杜荷教他“杜体字”后不管是什么时候,孔老头儿只要说道杜荷都会以“先生”二字代替,俨然是一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
更滑稽的是又一次,杜荷在课堂上跟李雪雁“眉目传情”让孔老头儿抓了一个正着。
孔老头儿先是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先生”,然后却是劈头盖脸的一阵训斥,好不搞笑。
这有进步,自然也有批评的。
很意外,这次孔老头儿批评人竟然是长孙冲。
长孙冲这次测验,仅仅只得了一个中。
需知长孙冲今年十八,本是早该行冠礼入朝为官的年纪。但长孙冲却依旧未行冠礼,目的显然是打算近水楼台先得月,只为长乐公主而如此。
他在弘文馆里已经待了四年了,这四年里每每测验无不得优。
可如今却得了一个中,着实令人大掉眼镜。
即便是杜荷也颇感意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