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以革命的名义 []作者:管杀不管填-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时,安德鲁的脸上浮现阴险笑容,这倒让凌兴汉感觉一阵寒风忽然袭来,全身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什么工作?!难道不能直说?”凌兴汉在内心暗自提防起来。
安德鲁笑而无语,他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纸片,交给凌兴汉。并指着纸片继续说道:“任务很简单,这上面写得是一些书籍的目录,您帮我将它们全部翻译成中文。当然了,别写成古汉语,就用白话文来描述即可,只要认识汉字的人都能读懂便成。”
凌兴汉有些纳闷,仅仅是这么简单的任务,他有点不相信,等到他结果纸条定眼一看,才发现上面地书籍目录却都是欧洲近现代学者所写的。这些书籍文章。它们要么在大肆提倡民主、科学、共和的道理;要么就是针对东方皇权的蛮横专制。进行严厉深刻的批判。里面的许多著作,都是聚集在土伦城。由安德鲁召集而来的那些欧洲民主自由派学者们,发表过的一些颇为激进地文集。其间的列表中,居然也包括现任英国外交大臣,马戛尔尼勋爵,在出访中国之后,写下来的《停滞的帝国》一书。
凌兴汉来到马赛后,在他本人的要求,以及安德鲁介绍之下,自然也看过不少这类书籍著作。只是让凌兴汉很是费解的是,安德鲁为何要将他们翻译成中文,因为在欧洲地中国人,到目前为此,除了他与领袖之外,再无第三人存在,除非是要送到东方。但在此时,将这些“大逆不道”的欧洲翻译书籍发往东方,又有什么意义呢?
“目的很简单,一是王继业先前的要求,留守吕宋的孩童与仁人志士同样需要这些**书籍来充实;二则,却是我想在乾隆那个狗皇帝老儿,在传位给自己儿子之前,为保住大清的稳固江山,在南方的儒学世族中间,再度发动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字狱!”安德鲁如实说道。
安德鲁所说的第一个理由倒也显得充分,传播欧洲的先进文明与**思想,这也是凌兴汉义来到**法国不容辞地责任与义务,但他始终想不通在吕宋传播这些提倡自由、民主、共和地欧洲学术书籍,与清国的文字狱有什么内在关联。安德鲁在看到凌兴汉挂在脸上地深刻疑问,当下也不想隐瞒什么,很快便主动揭开了“谜底”。
在西班牙与法国南部实施不同程度专制统治的安德鲁,之所以能够容忍“海德公园”里那些自由学者,肆意发表有关社会与思想的评论,一个很重要原因,便是其本人双重性格的存在。安德鲁来自21世纪,当然明白民主与共和将是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主流,自己责无旁贷的必须迎合这类潮流;但等到安德鲁的屁股坐到权力的位置上后,个人私欲又迫使其采取一些反潮流的专制行为。只是他做得有些拖泥带水,表现过多地是稍加限制。而不是彻底压制。
于是,安德鲁一直便在暗中引导这些欧洲进步学者,让他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研究东方皇权制度,并引用文章著作加以批判与斥责。原本,作为200年历史见证人的安德鲁,压根并没怎么在意土伦思想学者对中国的研究成果。
毕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不多的背景下今天。仅仅凭借为数不多东游过的西方传道士,或是数量区区的外交使节对东方古国。所留下地只言片语的描述里,根本无法洞悉其核心实质,更多地无非是纸上谈兵的空论罢了。那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既然通晓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进程,便知道如何帮助起自己的祖国。但很快,安德鲁感觉自己太过小瞧自由派的斗士们。
不久之前,在土伦城发表的自由报刊上。曾有刊登过一篇文章,它如此写道:“……相对于满清的皇权而言,前世地明帝国展现的却很不一样。在明帝国末期,由于皇权专制已经走到了历史尽头,使得文人掌握的社会舆论居然认可直接骂皇帝的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传教士们来华给这些文官们带来了新的思想、文化和宗教,而这些也都是将来接受宪政制度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很不幸运的是,等到鞑靼人的大举入侵。野蛮民族不合时宜地推翻了相对开明的明王朝统治。再度经历无数次疯狂的大屠杀,以及种种残酷暴虐的文字狱事件之后,这一大好的政治环境便在整个中国很快的消失殆尽。在如此恶劣、险象环生地政治气氛下,也就不可能在东方古国内部的土壤中,又一次培养出民主与共和的种子,进而出现类似欧洲的限制王权的宪政思想。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整个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早已完全丧失做个自由人的理性,只是作为奴才和走狗而存在的他们,根本不能再度引入,并自主接受来自西方的新思想文化。
……”
很快的,上述学者们得出一个结论性论点:那个腐朽没落地清帝国,仍旧能够在相当长地一段时间内,保持着极度顽强的生命力。即便是拥有强大民主势力地入侵,利用船坚炮利打开其国门,同样不能逼迫死脑筋。爱看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在短时间内。放弃做愿做奴才的思想,全盘接受西方的宪政理念。高唱民主与共和的凯歌。所以,中国将在很长时间内,继续衰落下去,难以接受到欧洲的先进文明。
这是由于鞑靼人皇帝实施的野蛮文字狱的最直接后果,是以整个汉族为打击对象,打击面被无限扩大到了民间。这不但使明末的思想解放成果尽失,而且使整个汉族思想被奴化、愚化得异常彻底,接受新的思想非常困难,使对西方的学习丧失了原有的思想基础。除非让整个知识阶层彻底异化,或者叫做完全毁灭,继而重新培养新一代自由苗圃。
……
记载上述观点的文章传到安德鲁的手中,结实让他大吃一惊,全然不曾想到欧洲学者研究中国社会如此透彻。暗叹汉民族多灾多难之余,安德鲁决心要求吕宋的王继业,务必加快对清国的打击力度。
安德鲁建议王继业等人,放弃与白莲教不接触的信条。可以主动同策划谋反的白莲教教徒联络,鼓动与支援他们在自己势力尚且不能涉及的纵深内陆地域,大力发展武装暴*,利用10多年的时间,来拖延满清在各地的军事力量。而王继业等人,则继续将重心放在东南沿海一带,利用合法往来贸易或是其他海盗行径,垄断满清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尤其要不留余力的收拢能够接受自由思想的读书人。
只是上述想法虽好,但正如安德鲁自己所知道的那样,这个知识阶层早已沦为满清统治下的文化帮凶,压根找不出几个可以接受**思想的儒家子弟,而仅仅依靠每年留学欧洲的数百名孩童,却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启到的效果。
而且,一旦等到中国**大爆发之日,在面对数以百万计的旧式知识分子时,来自吕宋一带地**军决不可能像安德鲁想象的简单做法:直接屠杀完一切不听话、不愿意接受共和思想的读书人。因为那样的做法与殖民者的罪恶勾当不相上下。更会丧失太过的民心,即便是最后推翻满清王朝,也将导致整个社会充满反叛情绪,势必让中国处于长期内部动乱,根本没有一个好的环境来营造未来民主、共和地强大中国,并尽快赶上与超越欧洲。
至于所谓的说服式教育,同样是对牛弹琴。不得章法。那些读圣贤书地人的脑袋比花岗岩还要坚硬上三分,显然不太合理。而要让读书人。至少是部分读书人,能够主动接受王继业等人施加给他们的思想理念,安德鲁考虑策划这一过程的实施,就需要鞑靼皇帝来帮助自己完成。
安德鲁想到前世中,有关让猫主动吃辣椒的经典故事:一个**领导人在会见完几个不想全心全意效力自己的社会某阶层代表后,便召见他的两个部下,向他们提出一个非常有趣地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一个部下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领袖很不满意地摆了摆手:“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另一个部下说:“我首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领袖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他的办法是:“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安德鲁做法如出一则,便是让沿海的士族阶层与满清政府产生隔阂,进而发生严重冲突。最后其中一部分士族阶层开始接近来自欧洲的进步思想,成为同情与支持**地势力。而这个冲突起因,则是让业已昏庸无比的乾隆皇帝,再度发动一场残酷的文字狱。
安德鲁让凌兴汉翻译的诸多思想著作,除了送到吕宋华人学习之外,王继业也会遵从安德鲁的指示,派人秘密发往沿海一带的士族阶层家中,并在鞑靼人中间故意散播各类谣言,让鞑靼八旗子弟得知在东南沿海附近,有人接触过海外违禁书籍。只为意图谋反做准备。
而此时。在乾隆即将传位嘉庆之际,相对于白莲教地大规模起义。从而导致多省民心不稳的混乱局势之际,依然闲庭信步宫廷,稳做钓鱼台的心态而言,鞑靼皇帝最为忌讳的便是南方读书人拥有异端学说的诡秘念头。哪怕仅仅是有这么一丁点,且是没有任何证据的捕风捉影之事,他也会毫不犹豫的下令全部灭门抄家,在东南沿海再度掀起另一场文字狱。
倘若仿效先前,在一场文字狱风暴期间内,杀掉江南数万读书人之后,再由继位的嘉庆皇帝假惺惺的颁布上谕,赦免几个劫后余生的老弱妇孺,便可一切风平浪静。主子依然是站着地高贵主子,而奴才仍旧是下跪地可怜奴才,整个重新恢复到“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而满清贵族下地统治,继续牢固无比。
不过,由于王继业和吕宋**势力的存在,将使得鞑靼老皇帝计划全盘落空。在文字狱的过程中,那些走投无路的江南士族为躲避来自鞑靼皇帝施加得杀生之祸,唯有投靠自己与移民海外,来换得一方族人的身家性命。与此一来,王继业等人便可以逐步动摇满清在江南的统治基础,还可能赢得更多的读书人的理解与支持。
……
“可,可是一场文字狱,将有多少人遭殃,即便是王继业他们竭力营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大部分人仍旧不可避免的遭受鞑靼皇帝的残酷屠戮!”凌兴汉感觉内心很是于心不忍。那是他自己感同身受过文字狱的痛苦经历,并不希望别人头上再度降临这类灾难。然而,凌兴汉却又想不出更好、更妥当的方式来解方读书人的思想问题,唯有希望领袖再行细致考虑。
“要么日后死在**军的手中,要么丧命于鞑子皇帝屠刀下。国内的读书人大部分惟有这两类选择,至于第三条道路。对于他们不会存在,也没得选择,这便是即将发生地事实,看似残酷,却是真实存在的过程!让猫主动吃辣椒,肯定不太好受。不过,至少在我看来。选择后一种结局,对于他们自己而言。或许更好些。因为多年以后,那些死于冤狱的江南读书人,可以得到共和国政府的风光大葬,也许还能立上牌匾一座,使得所有人获得一个英勇反抗专制统治的好名声。”安德鲁满不在乎的说道。
而他类似调侃的戏弄语气,却让凌兴汉低下头,呆在原地默然无语。心情显得十分沉重。而这一段话,事实上是安德鲁故意说给凌兴汉听得,很是刺耳不中听,但却找不出一个合适理由来反驳。
地确,要不是数十年前的那场文字狱,所有家人遭遇飞来横祸,或许凌兴汉本人早已是孙承祖业。20多年后今天,在北京地朝廷里。他已经当上一个满清皇帝的忠实奴才。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机会独自流落在澳门,进而万里迢迢的跑到欧洲,在领袖身边效力,并主动接触与学习到欧洲的现代文明科技。而这一切,都拜鞑子皇帝所赐的结果。
“事实上。您大可命令我直接翻译这些书籍,而没有必要全部解释其中的缘由!”凌兴汉抬起头,望着安德鲁问道。他想在自己抉择之前,首先确认一件事情。
“很简单,无论于公于私,我会让您明白我的所作所为。毕竟,在远离东方地欧洲土地上,您是我唯一信任的同胞。”安德鲁的话发自内心,没有任何隐瞒。
“谢谢领袖您的信任,我一定尽早完成书籍的翻译。既然**就意味着残酷的生存选择。那些士族的命运。便不是我们作能掌握的。至少,未来地中国不会继续沉沦下去。”
凌兴汉的这番表态总算让安德鲁放心不少。但凌兴汉随后再度问及最初的问题,“可是,您如何又让萨仁娜的部落族人免于战争中的杀戮?”
安德鲁摇摇头,心想着这个同胞的心总是太软,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地鞑靼女人,居然如此关心。弱肉强食,本是世间万物生存的道理。也难怪,王继业会派遣他到欧洲,恐怕就担心此人太过菩萨心肠,在**期间坏了大事;或许,也是王继业有意让凌兴汉来帮助自己的目的,却是防止安德鲁本人制造太多的杀戮。
“查理大公的特使早先来到马赛,就在昨天的婚礼宴会中,特使向我提出赊购大批军械火炮的请求。我准备在这两天便答应查理大公特使的请求,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便是允许些在俄国境内流亡的土尔扈特部落中地人,分期分批地在匈牙利境内某地定居。因为那里由于土耳其战争的缘故,地广人稀,比较事宜外来部落居住;而且,作为吉普赛流浪部落地主体,匈牙利人在成吉思汗征服中欧之后,数百年来他们与土尔扈特人在血缘上有着某种密切联系。只是仇恨交织的结果,也使得双方又互不信任。唯有在共同反抗土耳其的旗帜下,大家才有和平共处的理由。所以我相信,土尔扈特人的到来,不会让敏感的欧洲人感受太多恐慌。”
看到凌兴汉喜形于色的表情,安德鲁继续说道,“您去告诉萨仁娜,想要她的族人进驻巴尔干半岛的保留地,获得相对自由和平的生活方式时,必须接受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所有土尔扈特人必须逐步抛弃藏传佛教,继而成为正统的天主教教徒。当然,这至少在欧洲人看来,土尔扈特人开始信仰起上帝。至于他们的帐篷深处,到底是会是继续悬挂佛祖的画像,或是祈祷上帝的信条,任由他们自行决定;
第二,所有人的活动必须老实呆在保留地里,不得随意走出保留地外,与当地人混居或发生任何争执。而且,在此定居的土尔扈特人应该向查理大公的派遣的税官,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赋税,同样,查理大公看在我的面子上,也不会过多为难这些可怜人;
第三,为安抚俄国沙皇的不满情绪,土尔扈特人必须在未来的数年内,继续提供一定数量的骑兵军队,帮助保罗一世攻打土耳其帝国。所以,最先迁徙到达匈牙利境内的土尔扈特部落人,基本上只允许是老弱妇孺,以及战场上的遗留伤兵。
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保留地内休养生息的土尔扈特人必须听从安德鲁的指挥。我会提供一些资金、物质、还有秘密派遣相关人员帮助他们。至少,我会让他们饿死,还将会有不少老师在帐篷内,意在教导孩子们读书识字。
所以,您不妨直言不讳的告诉鞑靼公主,她的族人在接受安德鲁的恩赐之后,便是安德鲁手中的工具,随时也能成为安德鲁对外战争里,能够利用的炮灰。如果,萨仁娜代表她的族人能够接受的话,整个迁徙计划便可以逐步实施。否则,安德鲁将爱莫能助。”
安德鲁的上述计划,仅仅是效仿自己在西班牙王国南部,实施摩尔人保留地的一种翻版形式。至于土尔扈特人最终是否同意如此苛刻的条件,放弃自己的信仰,接受另一个外人统治,限定迁徙范围,等等。
对此,安德鲁不愿做过多猜想。事实上,这已经是他做出的最大让步,或许萨仁娜拥有身孕,而看在未出世的孩子份上;或则是一类自我赎罪,那是残酷虐待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小女人,让一直标榜自己为文明人的安德鲁深感内疚。
所以,长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寻求一个时机来解决困扰自己心头的难题。尽管上述方案不尽完美,但至少,能让土尔扈特人有一个休养生息时期。毕竟,在巴尔干半岛的土地上,安德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影响势力存在。安德鲁不愁即将陷入奥地利内战边缘的查理大公,不会不接受自己的主张,那是大公他还需要安德鲁,这个强有力的同盟者。
……
~~~~~~~~~~~~~~~~~~~~~~
以**的名义,希望有票的兄弟姐妹们继续投月度VIP选票啊!
第68章 荷兰要塞(1)
1795年7月的法国,无论南到地中海各地,还是北上的西莱茵河一带,都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而马赛与巴黎,这两座政权对立的城市,貌似在一夜间便结束了先前双方的紧张对持局面,放弃1年来的一触即发的敌对状况,而重接秦晋之好。原因似乎很简单,安德鲁与巴拉斯两人,都已经在提前准备着各自的对外战争。
不同的是,马赛却由于安德鲁元帅与柯赛特小姐的婚礼喜庆,冲淡了即将迫在眉睫的战争。婚礼前后的人们载歌载舞,挥汗如雨,一片祥和安宁的气氛。尽管有两个军团主力在数月前,就靠近撒丁王国的边境大做所谓的军事演习,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没能看到任何动静。即便是不关心国事的马赛人也开始明白,那仗压根打不起来,顶多是场恐吓罢了,逼迫撒丁人就范,是那位安德鲁元帅想要压榨对方的金币而已。
果不其然,等到安德鲁元帅婚礼结束的第五天,他联合奥、普、俄、西、美等国五公使们一同发布一个外交公报。在众人谴责撒丁王国国王粗暴*涉法国内政之后,年迈的撒丁国王终于屈服了,这便使得安德鲁兵不血刃的赢得了他想要赢得的战利品。只是,战利品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金钱,而是一个人,一位新国王。在原先撒丁国王宣布自己主动退位之后,安德鲁又选择老国王的三王子殿下,让其成为撒丁王国地新一任国王。
但在法国北部。在巴黎一方,政客们还是最后选择了一场战争。那是因为与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等国特使的数轮谈判中,由于巴拉斯等人要价太高,使得巴黎没能得到自己预料之中的利益,于是在7月30日,巴拉斯执政官终于不再顾及普鲁士王国的竭力反对,执意下令懦贝尔元帅。让他率领北方诸军团,共计12万大军。即刻发动对低地国家的全面战争。
战争之初,法国人便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卢森堡公国因为国小力弱,不战而降;而比利时与荷兰境内均为平原沼泽,根本无险可守,导致两国联军在法国北方军团凌厉攻势之下,节节败退。整个战线很快从法国边境,迅速推进到比利时全境。8月8日。懦贝尔军团攻克布鲁塞尔;5日之后,占领安得卫普;18日,大批法国士兵开始跨入荷兰国境,并继续向前推进;到8月24日前后,北方军团的前锋部队业已抵达瓦尔河一带,威胁荷兰王国的中心腹地。而这里便是著名地“荷兰要塞”,荷比联军所能够阻碍懦贝尔大军的最后关隘。
所谓“荷兰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乌德列支和海牙地区。这一地区有海湾、河流和大面积水域,构成了良好地天然障碍,而且东有北临艾瑟尔运河的格雷伯筑垒地域,南有从瓦尔河到鹿特丹的防御工事做屏障,“荷兰要塞”是荷兰王国中枢神经所在地。
似乎是上述胜利来得过于轻松,在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一系列重要城市之后。北方军团的军官和士兵们的军纪有些松懈,所有人都开始忙于跑到当地居民家里四处掠夺,没有人再去贯彻执行懦贝尔元帅命令,即要求全军继续向前推进,不得有丝毫怠慢。由于军士们不服将令,从而使得有利战机一再延误,让荷兰人有充裕的时间下定决心,将下莱茵河、马斯河和瓦尔河的防洪坝打开,凭借滔天大水在这一地区构成障碍,重新构筑起主要港口城市地军事防御。
这一举动。导致整个“荷兰要塞”前沿变成一片水乡泽国。而重新集结过后的法军。在面对自己眼前的漫过胸口的滔滔洪水时,简直无计可施。那是他们携带的所有火炮。都无法正常推到坚固的荷兰要塞城下。船只是没有的,所有能浮现水面的东西,包括最简单地木筏,都让后撤的荷兰军队烧毁一光。
倘若强行攻打要塞,势必会让所有游水过河攻城的法国士兵,成为荷比联军枪炮下的活靶子。由于这场不期而遇的洪水严重迟滞了法军的前进步伐,从而使得懦贝尔元帅精心筹划战略,在1个月内占领荷兰全境,全部结束对低地国家地战争企图宣告部落空,
就在此时,法军情报部门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首先,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刚刚结束了军队的总动员令,普鲁士人组织了一支25万大军即将开赴荷兰境内,准备帮助比利时人与荷兰人抵御法国人的大举入侵。
原本,作为法国坚实盟友的莱茵河各国,却不知处于何种缘由,很不事宜的突然宣布他们将保持战争中立。这让懦贝尔元帅大为光火,而且自己还被情报部门告知,上述各国业已默许了普鲁士大军通过各自国土开赴荷兰国作战。更加愤怒的是,巴黎政客口中,那个信誓旦旦的忠实盟友,英国人也不再从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