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勇士—SN的快慢机设置在扳机上方,通常由右手的食指操作,在操作时则必须松开扳机。试验中,内务部官兵提出将其位置改设在机匣左侧靠近握把上方的位置,以便于在保持操枪射击动作不变而只使用大拇指完成保险的开启和单、连发射击的转换。
枪小杀伤力大的PP…2000冲锋枪
从PP—90到PP—90M1,KBP仪器设计局在冲锋枪领域的发展并不是顺利的,在技术上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在销售上也没有什么业绩。
由于KBP设计局多年来研制的冲锋枪走的都是便携式、小型化,为了隐蔽携带甚至可以牺牲整体性能的路子。因此,在进入21世纪后,KBP设计局利用舶来的PDW单兵自卫武器概念仍然继续从事小型冲锋枪的研制。2004年欧洲萨托里陆军展上,KBP仪器设计局首次向世人公开了9毫米口径PP—2000冲锋枪的样枪。PP—2000的外形紧凑,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完全可与现代战斗手枪相媲美。它的这次首次向世界亮相,就立刻引起了国际轻武器界和参观者的关注。
PP—2000是为适应反恐斗争需要而研制的冲锋枪。枪小杀伤力大是PP—2000的最大优点。在与车臣恐怖分子多年的作战中,俄陆军和特种部队都体会到:作战小分队进入城区、山地或丛林地带作战,无法得到重武器的火力支援,因而需要自身配有可携带的强火力轻武器。KBP仪器设计局了解这种情况后便很快推出了这款PP—2000新式冲锋枪。
PP—2000仍然沿用了PP—90M1的上膛推杆的操作机制,只不过是将推杆改成了包络枪管的形式类似于手枪的拉动上膛机制。露出的枪口长度可以安装消声器。PP—2000可采用两种容量的弹匣,一种是20发,另一种是40发。20发弹夹插入手枪式握把内,而40发弹夹则插入枪尾的弹夹插口,40发弹夹在这种情况下可兼做枪托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设计。PP—2000的口径与西方国家流行的派拉贝鲁姆弹通用,但主要是发射俄罗斯生产的7N—31穿甲弹,是一种既照顾出口又考虑国内特种部队订单的武器。
武器配用的弹药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武器的射击效能,当然也决定了武器的作战性能。能够通用国外的标准枪弹当然不错,但是当前单兵防护手段的不断升级对弹药穿甲性能的挑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装备体系都把防弹背心和防弹头盔列入其中,俄罗斯国内层出不穷的恐怖事件中,匪徒和判军也大都具备最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有的还很精良。为了有效地打击有防护的单换一个目标,PP—2000式冲锋枪的主用弹种是具有穿甲能力的7H31式9毫米的大威力重型防御枪弹,这种枪弹也是KBP仪器设计局新研制的,现已列为俄罗斯军队和内务部的正式装备。
PP—2000式冲锋枪的瞄准装置采用传统的准星与翻转式照门,翻转式照门的两档分别对应100米和200米的射距。在枪身上方和照门后面的位置设有燕尾式导轨,可供加装各种光学瞄具以及激光指示器。
快慢机位于机匣左侧、握把的后上方位置,可以在单手持枪时,用持枪手的大拇指完全可以完成保险和单、连发的选择操作,PP—2000式冲锋枪的拉机柄位于枪管上方,可以向左或向右转出后再拉动,使用后松开又会回到与枪管平行的位置,因而不会增加全枪的横向尺寸。弹匣扣位于握把的上方,左、右两侧均可以操作。
减少可能暴露的因素,是在任何条件下使用射击武器都应注意的问题,这一点对于特种武器来说更是重要。枪口喷出的火焰不仅会暴露射手的位置,在黑暗里作战时还会影响射手的视线,干扰观察和瞄准射击。因此,PP—2000式冲锋枪的枪口设置了圆锥狭缝组合消焰器,还可以加装消声器,进一步减小枪口焰和枪口噪声。若使用配装了消声器的PP—2000式冲锋枪发射亚音速弹,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枪口噪声,若发射
超音速弹,其消声效果也完全能够满足战术使用的要求。
PP—2000式冲锋枪采用的是冲锋枪类武器普遍使用的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枪管内膛镀铬。采用包络式枪机,既有利于缩短全枪的长度,又可以在万一发生迟发火或早发火故障时避免损坏它的工作机构或伤害射手。
莫斯科人质危机“阿尔法”立下头功
由于“阿尔法”部队神出鬼没,外人对他们的了解甚少,直到2002年莫斯科发生人质危机,世人才看到了“阿尔法”的战斗风貌。在俄罗斯特种部队开展的这场成功的联合解救行动中,立下头功的便是名扬全世界的俄罗斯最精锐的反恐突击队——“阿尔法”(ALPHA)部队。
2002年10月23日晚9时(莫斯科时间)左右(北京时间24日凌晨1时),40多名恐怖分子携带机枪、自动步枪、手枪和爆炸物,乘坐4辆汽车冲入莫斯科东南区轴承厂文化宫,按事先部署控制了剧院的各个关键位置。当时剧场上正在上演一部关于飞行员生活的戏剧,第三幕刚刚开始。突然,几名身穿迷彩服、手持武器的蒙面人冲上舞台,将不知所措的演员推到了一边,并向空中鸣枪,随后喊道:“你们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吗?我们是车臣人,都不许动!”就这样,看音乐剧的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及文化宫的工作人员被扣为人质,制造了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人质危机”。绑匪此次行动的目的是,逼迫俄罗斯联邦当局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并从车臣撤军。这次恐怖活动影响之大、劫持人员之多,在全世界也是很少见的。此次人质危机事件也是俄国自立国以来,在首都莫斯科市发生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恶劣的劫持人质事件。绑匪携带了大量爆炸物,混杂在人质当中,随时准备炸掉整个剧院以及炸死所有人质。
早在2002年夏季,一个名叫鲁斯兰的车臣商人找到剧院管理部门,高价租下了剧院地下室的一部分,开设了一家名叫“中央车站二号”的夜总会。
装修时,鲁斯兰以了解剧院结构为由,索要了整个剧院的设计图纸,使恐怖分子得以详细了解该剧院的建筑结构,为其制造劫持计划、安放爆炸物提供了方便。鲁斯兰还在剧院的入口开了一个小酒吧。酒吧是观察人员出入和剧院保安活动的最佳位置。一些经常出入这家剧院的人后来回忆说,在劫持行动发生的前几个星期,不断有来自车臣的“老乡”造访夜总会,他们在主人的招待下,看剧、喝酒、跳舞、参观剧院的各个部分,但当时这一切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10月末,这家夜总会正好在装修,因此,多名车臣绑匪就化装成了建筑工人,把炸药和枪支偷偷运到了夜总会的储藏室。
车匪在莫斯科的地下组织预先通过关系,在郊外靠近机场的一个偏僻地方租用了一栋民房,作为秘密储存武器的仓库。到事发前,匪徒们已经在这栋民房里存放了数十件各类枪支和近两吨爆炸物。俄警方经清点后宣布,在此次人质事件中,绑匪共使用了120公斤炸药、114枚手榴弹、15支狙击步枪、11支手枪和其他武器装备。这些武器的秘密运输工作早在袭击的半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行动前三个星期,匪徒们开始按计划陆续离开车臣,出境方式包括:化装成平常百姓合法出境、偷越封锁线、绕道国外等等。这些人一到莫斯科,马上就会得到车臣地下组织的接应,迅速“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根据俄当局的事后调查,发动此次人质事件的车臣匪首早在袭击开始前的两个月,就从俄罗斯南部坐火车秘密进入了莫斯科。而他手下的部分“寡妇军”成员也在10月初搭乘长途汽车,从与车臣接壤的达吉斯坦共和国进入了莫斯科。从被打死的车臣“寡妇军”成员身上搜出的车票证明了这一点。除此之外,其他的车臣绑匪可能是从俄全境各地向莫斯科汇集的。到10月23日匪徒们一切准备就绪。当晚21时,巴拉耶夫率领40多名车臣恐怖分子发起了震惊世界的“莫斯科人质危机”。
事发后,最早得到警报的莫斯科市内务总局,在第一时间内,向现场派出了莫斯科内卫军区第55内卫师和第一特种大队共450人,当晚22时,他们抵达现场,迅速包围剧院,控制附近制高点,并在剧院100米和300米范围内设置了两道封锁线,着手疏散附近居民。与此同时,联邦安全总局所属“阿尔法”特种作战小组也全副武装赶到。
面对极其险恶复杂的局面,俄最高决策层确定了谈、打两手准备,立足武力解决的方针。各强力部门为武力解救人质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围绕着防爆炸、歼匪两个重点,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10月24日凌晨,有关方面开始同绑匪接触,首先争取政治解决危机,至少暂时稳住绑匪,为解救行动赢得时间。当时,至少有五种接触渠道:一是由联邦安全总局牵头的应急联合指挥中心与恐怖分子保持着联系;二是有车臣背景的人士,包括车臣驻马的代表,及一些在莫斯科的知名车臣政治、文化和工商界代表;三是红十字会、“无国际医生”组织,这些组织的工作人员以探视、救助人质为由进入剧院,与绑匪接触,争取软化绑匪立场;四是美、德、奥等外国人质所属国家的驻俄大使,也前往剧院,试图与绑匪进行接触;五是杜马中的右翼党团领导人,出面与恐怖分子进行谈判,如涅姆佐夫等人。另外,一些政治家在电视节目中表示,愿意把自己交给绑匪,把其他人质换出来。
各种渠道不断地与恐怖分子进行着接触和谈判。24日至25日白天,谈判在向人质提供食物、药品,争取释放妇、幼、弱人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绑匪同意让医生为伤病者提供治疗,甚至同意个别记者携带摄影设备进入剧院拍摄人质当时的状况。据出来后的人说,绑匪们对待人质总的来说还算文明,基本没有打骂人质的现象。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的人质们无奈地坐在座位上,场面还算是平静。人们可以获得水和食物,也可以小声地聊天,听收音机,但就是不能走动。为了防止人质逃跑,绑匪禁止人质使用剧院大厅的厕所,要方便只能到舞台前的乐池里,因此大厅里的空气污浊不堪。
俄罗斯政府成立了指挥部,与绑匪进行谈判,但是毫无进展。同时,车臣分子已经枪杀了几名人质。在与挟持了剧院三天两夜的车臣恐怖分子谈判失败后,指挥部决定采取突击行动,以避免更多的无辜人质受到伤害。
突击计划早在人质事件发生之初便由俄内政部、内卫部队、联邦安全局在紧急情况下拟定好了。参加突击行动的部队,即“阿尔法”小组、“信号旗”和内卫部队也早已到位。其中在行动中唱主角的是“阿尔法”,“信号旗”负责支援突击,内卫部队则负责支援突击队的任务。在三天事件中,特种部队人员一直准备作战,他们早已在剧院后面的外墙挖了洞口,特种兵早已潜入剧院内,并隐蔽起来。
当地时间26日5时30分,在战斗号令发出之后,预先埋伏在地下通道、楼顶、剧院两侧和正面的“阿尔法”小组特种作战突击队员从五个方向冲进剧院,与绑匪激烈交火。其中,地下和楼顶突击是主攻方向,剧院正面的突击是佯攻。有一个突击小组预先通过地下通道潜入剧院地下,战斗打响后从乐池出口冲出,发起突击,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队员们还通过排风扇向剧院大厅投放了催眠瓦斯弹,这样做是为了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因为劫持人质的车臣分子携带着大量的爆炸物,所以防爆炸也是这次营救行动成败的关键之一。为此,参战部队提前施放了失能性气体,使身负炸药的绑匪丧失了活动能力,无力进行抵抗并引爆爆炸物,从而避免了大爆炸的发生。
守卫大门的车臣恐怖分子来不及反应就被打倒在地。几个在走廊里放哨的绑匪,向从正面进攻的突击队员开火,并向里面跑出来的人质射击,也被“阿尔法”队员迅猛准确的火力歼灭。同时,冲在最前面的“阿尔法”队员手疾眼快地向人质最密集的地方接连投掷手榴弹,爆炸声过后,人质倒下了一大片!不过,不要担心,突击队员投掷的是一种“昏迷气体手榴弹”,可施放催眠气体,在爆炸后,其产生的弹片不具杀伤力,而是释放出一种可以使人在三秒钟内立即昏迷倒地的化学气体。该气体对人无致命伤害。正常情况下吸入这种气体的人半小时后会自动苏醒。紧接着,戴着防毒面具的突击队员快步冲进剧院大厅,里面的灯光很亮,完全可以辨认出绑匪,绝大多数绑匪都是当场被击毙的。然后突击队员卸下了绑匪身上绑着的炸药。
可能是突击队员们的行动实在是太快,也可能是临死的时刻犹豫的缘故,身系炸弹的“车臣寡妇敢死队”队员没有一个成功引爆绑在她们身上的炸弹。18名“车臣寡妇敢死队”队员悉数倒在了突击队员的弹雨之下。
经过半小时的战斗,50名绑匪被击毙,其中包括车臣非法武装劫持人质的头目巴拉耶夫,3人被俘,成功地阻止了大爆炸的发生,解救了800余名人质。在此次行动中,特种部队无一人牺牲。
在莫斯科人质危机成功解决之后,立下了大功的“阿尔法”部队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又飞赴车臣,展开了大规模的“斩首行动”,搜捕车臣非法武装的头目——“高加索狼”。
阿尔法小组装备
组建时间:1974年7月。
兵力规模:二百五十人左右。
主要武器装备:卡拉什尼可夫冲锋枪、短步枪、马卡洛夫手枪、新型防弹背心、夜视仪和其他各型新特种作战武器。
主要作战:攻占阿明宫、解救二十五名中学生人质、两次成功地从图—134客机上解救人质、五次成功地实施反恐作战行动、2002年10月时成功解救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人质等。
法国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法国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结构简单的AAT—52/NF1通用机枪
★大口径的M82A1狙击步枪
★采用无托设计的FAMAS F1突击步枪
★保留了刺刀的FAMASG1突击步枪
★世界著名的狙击步枪——FR-F1/F2式狙击步枪
★“三无”弹射器——FLY—K TN8111弹射器
★GIGN——法航AF8969号班机人质营救行动
结构简单的AAT…52/NF1通用机枪
AAT—52通用机枪的设计是由越南反法战争经验而得出的结果,当时法军装备的自动武器大多数是英国和美国提供的,还有一些是二战期间缴获的德国武器。由于战场上弹药和武器备件的供应混乱,法军决定装备一种标准的通用机枪。
MAS公司在1952年开始设计了一种采用延时后坐式原理的弹链供弹机枪,并将其命名为AAT—52,它是“Arme Automatique Transformable modele 52”的缩写(也常常被称为AA—52)。AAT—52被法军采用为制式的通用机枪,发射7.5×54mm M1929枪弹。在北约组织把7.62×51mm步枪弹定为北约标准弹后,AAT—52也相应地把口径改为7.62mm NATO口径,更改口径后的AAT—52也改了名称,被称为AAT—NF1。
AAT—52(或AAT—NF1)采用枪机延迟后坐式工作原理,借助枪机上的闭锁杠杆延迟枪机开锁后坐。击发后,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于弹底窝,闭锁杠杆两端分别卡入闭锁槽内并抵在机体上,机头无法向后运动,迫使杠杆转动,由此加速机体后坐。当杠杆离开闭锁槽后,枪机开始后坐,完成开锁、抽壳等一系列动作。后来设计的FAMAS步枪也采用了这种工作原理。
AAT—52(或AAT—NF1)采用德国MG42通用机枪的弹链供弹机构,由于其最初是为空降兵设计的,因此采用了伸缩式枪托,其枪管也可以快速更换。枪管有两种形式,基本型为较短的轻型枪管,并采用两脚架;当使用三脚架时,则改用较长的重型枪管;还可通过车载射架,作为车载机枪来使用。AAT—52的消焰器效果不是很好,也可以说是比较差。
其机械瞄准具的准星比较独特,结构为倒V字形,顶端处有一条细细的狭缝,白天使用狭缝瞄准,夜间使用整个准星瞄准。照门上的表尺可调风偏和高低。
AAT—52(或AAT—NF1)通用机枪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但缺点是重心太靠后,操作性能差一些。除了法军外,没有其他出口订单。
大口径的M82A1狙击步枪
巴雷特M82A1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之一,几乎占领了.50狙击步枪市场的统治地位。目前至少已装备英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芬兰、希腊、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荷兰、沙特阿拉伯、瑞典、西班牙、土耳其等30多个国家的军队或特种部队。M82A1也被广泛用作民间的.50口径射击比赛,用于1000码(911米)甚至更远距离上的射击比赛。
M82A1半自动狙击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原理,半自动发射方式。枪管短后座原理是著名枪械设计师勃朗宁(John M.Browning)开发的,而巴雷特将这种原理改进使之适合作为肩射武器的自动原理。M82A1自带机械瞄具,也可以安装光学瞄具。原枪配用巴雷特公司的10倍瞄准镜,而海军陆战队所用的则是与M40A1相同的10倍Unertl瞄准镜。
M82A1可以迅速地分解成上机匣、下机匣及枪机框3部分。分解销位于机匣右侧,一个在弹匣前方,另一个在枪托底板附近。上下机匣是主要部分,为了保证其强度及耐磨性,选用了高碳钢材料。下机匣联接两脚架、枪手底板及握把,其内部包括枪机部件及主要的弹簧装置。上机匣主要包括枪管部分,即枪管、枪管复进簧和缓冲器。焊接在上机匣上面的是机械瞄具、光学瞄准镜座及提把,而与内部焊接在一起的是枪管衬套及枪管止动销。当击发后,火药气体推动弹头沿枪管向前运动,同时又作用于弹壳底部,将推力传给枪机,再由枪机闭锁突笋传给枪管节套,最后通过枪机体传到枪机框后部。这样可以分散射击时产生的振动,避免损坏闭锁机构。
针对M82A1重量大的缺点,后来巴雷特公司又研究了M82A1LW,即轻重量型(LightWeight)M82A1,比标准型的M82A1轻约2.3千克,上机匣和两脚架改为铝质材料,枪机和机框质量减轻了约0.5千克,枪口制退器和一些小零件改由钛合金制成品。
巴雷特M82A1的后坐力很小,这是因为一部分后坐能量作用于枪管、枪机和枪机框的向后运动及压缩复进簧,另外,枪本身也吸收了部分后坐能量,但最主要还是其高效的枪口制退器减少了大部分的后坐力,这就保证了射击时的舒适性及射击精度。枪托底部还有一个特种橡胶后座垫,据说后坐感觉比12号口径的霰弹枪要好,而后坐力明显比7.62毫米口径的步枪要小。不过这个高效制退器有个缺点,就是每发射一发枪弹时从制退器喷出的火药气体都会在射手附近卷起大量尘土和松散颗粒。
早期的M82A1的枪口制退器是圆柱形的,后来改为V形制退器。这种V形制退器减少了69%的后坐力。
M82A1的可调两脚架与M60机枪通用,握把则与M16A2步枪通用。提把装在护木上面,位于瞄准镜前方。在M82A1弹匣前方还可以安装巴雷特公司研制的伸缩架座,这个架座可以使M82A1架在三脚架或车、船等载具上,而且可以在后坐过程中充当缓冲器,防止车体架座受到损坏。
采用无托设计的FAMAS F1突击步枪(1)
无托设计的FAMASF1突击步枪于1979年首先装备法国伞兵特别行动部队。
FAMAS是法语“轻型自动步枪,由圣·艾蒂安生产”的缩写(Fusil Automatique,Manufactured'ArmesdeSt·Etienne的缩写,正如其名称表达的意思,FAMAS是由法国GIAT集团(Groupement Industrieldes Armements Terrestres)下属的圣·艾蒂安(St·Etienne)兵工厂生产的。
该枪在1967年开始研制,主设计师是轻武器专家保罗·泰尔。法国研制该枪的指导思想是既能取代MAT49式9毫米冲锋枪和MAS49/56式7.5毫米步枪,又能取代一部分轻机枪。
二战后,法国人认为把他们的7.5×54毫米步枪弹改进一下就可以现代化了,因此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