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史集要-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大陆的大反攻前线上,要担负起极其重大的战略任务,来协同国内一切友军和
同盟国军队打败日本侵略者。”并提出了准备反攻的各项具体任务和措施:
首先,向一切被敌人占领而又可能攻克的地方发动广泛的进攻,借以扩大解放
区,缩小敌占区;其次,要扩大人民武装,消灭与瓦解敌军;第三,要在现有基础
上加强正规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自卫军的训练;第四,提高军事技术,特别是炮
兵的技术和现代战争的技术;第五,加强指挥机关,提高参谋工作、政治工作和后
勤工作水平,使之能适应现阶段作战和未来反攻的需要;第六,厉行生产节约,储
备粮食物资,准备大反攻的物质基础;第七,加强优待抗属,抚恤伤亡,安置残废
与退伍军人的工作;第八,加强军内外团结。会议一致同意朱德的军事报告,并提
出了关于军事问题的决议案。要求军队“从各方面来准备大反攻,及准备战略上由
以游击战为主到以运动战为主的转变”。刘少奇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总结了24
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明确阐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
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并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七大”产生的以毛泽东为
首的中央委员会,是一个具有很高威信的、能够团结全党的坚强的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后民主革命时期最后
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大会为党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七大之后,各解放区军民认真贯彻七大精神,积极进
行大反攻的各项准备工作,扩编整训部队,随即对日军展开了战略大反攻的作战。
中国人民抗日故争取得完全胜利
1945 年7 月26 日,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对《公告》“不予理会”。8 月6 日和9 日,美国在日
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掷了一枚原子弹,两地共死伤数十万居民。美国的原子弹攻击,
震动了日本朝野,对日本显示了一定的威慑作用。8 月8 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
言。8 月9 日,苏联军队从东、西、北三面进入中国东北,对日本的战略预备队关
东军实施大举进攻,使盘踞在中国东北企图顽抗的日本关东军遭到沉重打击,加速
了日本法西斯的覆灭。8 月9 日,八路军、新四军和各解放区的抗日武装,遵照中
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和命令,在各地区向日伪军发起了猛烈的大反攻作战,将
敌分割包围在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上。在中国解放区军民的全面反攻和苏联军队及
美英等盟国军队的共同打击下,日本的军事力量迅速土崩瓦解。8 月14 日,日本
帝国政府照会美、苏、英、中四国政府,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 月15 日中
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7 日天皇
向国内外的武装部队发布敕谕,命令他们和平地投降,22 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命
令,命令各地的日本军队从25 日零时起停止一切战斗行动。随后,散布在远东、
南亚、南洋、太平洋诸岛和中国的日本军队,陆续向同盟国投降。1945 年9 月2
日上午9 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
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
营在投降书上签字,随后,受降的美国、中国、苏联以及英、澳、加、法、荷、新
西兰等同盟国代表依次签了字。至此,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在世界反法西
斯人民的支援下,在苏、美等同盟国军队的配合下,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中国
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为基础的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由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爱国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战争开始后不久,逐渐形成了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军队进行的正面战场;
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进行的敌后战场。武汉失
守以后,敌后战场就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八路军、新四军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全面的全民族的即人民战争
的抗战路线,执行持久战和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
针,以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作战原则,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鏖战敌后,广泛开
展游击战争,开辟抗日根据地,对侵华日军构成致命威胁。
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同日伪军作战12。5 万余次,歼灭日军52。7
万余人,歼灭伪军118。6 万余人,缴获各种枪69 万余支(挺)、各种炮1800余门、
抗击了侵华日军的大部和几乎全部伪军,解放国土近100 万平方公里、人口1。2 亿,
解放区遍布19 个省区;在对敌作战的同时,还和全国人民一道,打退了国民党顽
固派掀起的三次反共高潮,阻止了妥协、投降和分裂、倒退的逆流,挽救了抗战危
局,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则由战争开始时的5 万余人,到抗
日战争结束时已发展到120 余万人,民兵达260 余万人。这一强大力量,不仅夺取
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中国自身的
独立解放,而且为世界进步和人类的反法西斯正义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自1931 年“九一八”事变打响抗
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第一枪,至1945 年9 月2 日日本政府正式签字投降,长达14
年之久。中国人民为战胜日本法西斯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牺牲最大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
民在战争中伤亡达3500 万人(包括共产党和国民党军队的伤亡),直接经济损失
约1000 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5000 亿美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东方主战场,整个八年抗战,敌后战场歼灭日军约52 万余人、伪军118 万余人,
正面战场杀伤日军约53万余人,连同投降的日伪军232 万余人,中国战场共歼灭
(包括受降)日本军事力量455 万余人。中国的持久抗战,特别是敌后抗战,牵制
和消耗了日本陆军的大部和海军及航空兵的部分兵力,打乱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计
划,迫使其不得不放弃“北进”侵略苏联的企图,使苏联在卫国战争中避免了两线
作战的局面。即是在德国法西斯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处境十分危急时,日本法西
斯也未能实行“北进”,履行其同德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正是由于中国抗战遏
制了日本“北进”,苏联才得以从远东地区先后抽调40 多个师50 余万人的兵力
用于西线对德国法西斯作战,从而转危为安直至打败德国法西斯。同样,中国的持
久抗战,特别是敌后抗战,拖延了日本的“南进”时间,限制了它的“南进”范围,
打破了它变中国占领区为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的计划,陷其于两面作战的不
利地位,使其南取澳洲、西取印度洋和在中东与德国法西斯会师的企图未能实现。
这一切都使美国赢得了宝贵时间,实现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对支援太平洋战场
的反攻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
抗战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一个决定因素,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
贡献。
国共两党进行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在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问题上,
成了中国社会矛盾围绕的中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希望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
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待下,企图建立由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力图通过和平途径实现建立新中国。国民党反动派为实现其反动目的,虽然想发动
全面内战,但由于四分之三的军队在大后方,一时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打起了和平
谈判的招牌,想借此欺骗人民,欺骗国内外舆论,转嫁挑起内战的责任,以便争取
时间,调动部队,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准备内战。1945 年8 月14 日、20 日、
23 日,蒋介石3 次发出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共商国是”。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8 月23 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了同
国民党和平谈判的问题。会议认为,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争取通过和平途径实现中
国的社会政治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和平,民主,团结,是全国人民的强
烈愿望和利益所在。应当力争一个有利于人民的和平建设时期,即使是短暂的和平
也应该争取。会议还确立了一个谈判方针,即依靠人民的力量向蒋介石的反动方针
作针锋相对、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迫使蒋介石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人民的意愿,
实现一定的政治改革,以维持国内和平,逐步实现政治民主化。会议决定,周恩来
先去重庆,随后毛泽东再去。
在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并
增补陈云、彭真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会议还决定,朱德、刘少奇、周恩来、
彭德怀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8 月25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立即
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中共中央同时发表了《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和
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要求国民党政府立即实施避免内战和实现民主政治的六
项紧急措施:一、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和抗日军队,撤退包围与进攻解放区的军队,
避免内战;二、划定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接受日军投降的地区,并给予
参加处置日本的一切工作权利;三、严惩汉好,解散伪军;四、公平合理地整编军
队,办理复员,减轻赋税;五、承认各党派合法地位,释放爱国政治犯,取消一切
妨碍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取消特务机关;六、立即召开各党
派和无党派代表会议,商讨各项重大问题,制定民主施政纲领,结束训政,成立举
国一致的民主联合政府,并筹备普选的国民大会。8 月26 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
出了《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由毛泽东起草的这个文件分析了日本
投降后的国内形势,阐明了中共关于和谈的方针,准备在不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原
则下,作必要的让步,以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和国内外的同
情,争取到和平局面。并同时告诫全党,绝对不要因为谈判而放松对蒋介石的警惕
和斗争,必须积极作好打击来犯者的准备。
8 月28 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国民党代表张
治中的陪同下由延安飞抵重庆。到机场迎接的有蒋介石的代表周至柔、国民参政会
秘书长邵力子、副秘书长雷震、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著名人士沈钧儒和第十八集团
军驻重庆办事处的代表,以及中外记者数十人。毛泽东的到达,向世界表明了中国
共产党谋求和平民主的真诚愿望,堵塞了国民党反动派把发动内战的责任加到共产
党身上的借口,受到各界著名人士的热烈欢迎;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关注。
对于蒋介石来说,和谈本来是欺骗人民和世界舆论,以掩盖其内战阴谋的招牌。
因此,毛泽东的到来,他毫无准备,不能不举止失措,被动应付。
在第二天举行谈判时,国民党方面的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等12名代
表提不出任何具体方案。他们妄图以“中国没有内战”之说,否定和谈的必要性,
受到中共代表的批驳。中共方面则提出了具体的谈判方案。并拟出了谈判要点11
项,交国民党代表转蒋介石,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和平建国方针,承认各党派合法
平等地位并长期合作;承认解放区政权和抗日部队;严惩汉奸,解散伪军;重划受
降地区;停止一切武装冲突;实行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国民党方面拒不接受
中共提出的这11 项“要点”。争执的焦点是军队问题和解放区政权问题。国民党
企图在“统一军令”和“统一政令”的借口下,取消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广大解
放区。中共代表严正指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解放区政权是人民的
政权,都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民党必须承认这一事实,人民军队和人民政权
的性质不能改变。
由于国民党顽固坚持其立场,致使谈判一度陷入停顿。毛泽东等借此时机广泛
会见了国统区各界知名人士,多次举行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座谈会,公开阐明党的
政治主张,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各界中的影响。
为了力争和平,打破谈判僵局,中共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又提出一系
列新建议,作了重大让步。经过43 天的谈判、斗争,10 月10 日,双方终于签
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会谈纪要》确定了和平
建国的基本方针,承认“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坚决避免内战,
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国民党应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召开有各
党派及社会贤达参加的政治协调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之自由”;承认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释放政治犯;“积极执行地
方自治,实行由下而上的普选”等。
关于解放区政权和军队,以及国民大会等问题,虽然中共一再让步,均未达成
协议,确定留待以后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双方组成的3 人小组进一步磋商。
重庆谈判和《会谈纪要》的发表,表明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
了各党派的会议”。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
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
10 月11 日,毛泽东返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在重庆继续进行谈判。
17 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提出了今后斗
争的任务。他说:“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
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
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同时他又提醒全党:“已经达成的协议,还只是纸
上的东西”,“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人民的武装,
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由于中共在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
的头脑,在争取实现和平民主的同时,发动解放区军民作好自卫战争的准备,因而
在国民党和平欺骗和军事进攻面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上党战役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一方面声称“共商国是”,致电中共,玩弄和谈阴谋;一
方面打着“受降”的旗号,从大后方西南和西北调集重兵,抢占大城市和交通线,
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战过程中已经从日寇手中夺取的华北、华中、
华南解放区发动进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蒋介石的密令下,于1945
年8 月中下旬抢占太原和同蒲路沿线城镇的同时,实施了攻占上党地区的计划。派
遣其第19 军军长史泽波率领4 个师、1 个挺进纵队又2 个团共1。7 万人,由浮山
县东张一带出发,至8 月23 日,占领了我襄垣、潞城、长治、长子、壶关、屯留
等城。这样,阎锡山部队就分割了我太行、太岳根据地,呼应了国民党主力的北上,
对我晋冀鲁豫解放区构成了心腹之患。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配合重庆的国共和谈,中共中央军委对上党战役的必
要性和作战原则、部署作了指示。8 月31 日,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刘、邓:“阎部
一万六千兵占我长治周围六城,乃心腹之患,必须坚决彻底全部消灭之。惟诸城堡
坚垒密,须有充分准备,切不可草率。进攻时,宜选择一两个城,各个击破,不宜
六城同时攻击。如攻而不克,可围城打援。”9 月4 日又指示:“在进行上党战役
中,阎如从太原、临汾、平遥等地来援于我有利,待其进至适当地域给以歼灭,你
们应有此独立的机动的灵活作战准备。”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9 月初,在刘
伯承、邓小平主持下召开了军事会议,对上党战役作了具体部署。组织部队认真进
行了战前准备:(1 )为适应作战,加速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兵团的转变,参战部队
组成太行纵队、太岳纵队、冀南纵队。(2 )在军队和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政治动
员。号召解放区军民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
平还亲自到虒亭、下良一带看望准备参战的太行部队,并对两个团连以上干部作了
战斗动员,发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的号召。部队知道毛主席赴重
庆同蒋介石谈判,都为毛主席的安全担心。邓小平说:我们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
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毛主席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
(3 )开展了战前练兵。(4 )组织地方政府以专、县级领导为首的后方指挥
部和动员5 万多民兵、自卫队参战和支前。9 月10 日晋冀鲁豫军区采取以夺取长
治外围各城,吸引长治守军出援,再攻打长治,诱阎锡山部出击,相机歼敌于运动
中的方针。决定集中太行、太岳、冀南军区主力及地方部队3。1 万人,在5 万民兵
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于上党地区展开自卫反击。
首先夺取屯留。驻守屯留城之敌有6 千余人,凭借火力强,工事坚固,负隅顽
抗。9 月10 日,太行纵队对敌发起攻击,经过3 天2 夜激战,攻破了屯留,守城
之敌全部被歼。
接着攻克长子。阎锡山部加修改造了原日军构筑的长子工事,凭借2 丈5 尺高
的城墙和护城河,以及众多的明堡暗堡顽强固守。担任攻城任务的太岳纵队在陈赓
司令员的指挥下,采取多路突击,主攻佯攻配合,白天黑夜交替攻击的战术,终于
攻入城内。经过激烈巷战,俘敌1500 多人。阎锡山的挺进第二纵队司令白映瞻被
活捉。
屯留、长子克复后,冀南、太岳纵队和太行军区部队又先后攻占壶关、潞城、
襄垣。晋冀鲁豫军区主力从东、西、南3 面合围长治城,守敌是阎锡山第19 军军
长史泽波的3 个师1 万多人。史急电阎要求增援。阎派第7 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
指挥8 个师和2 个炮兵团,共2 万多人,于9 月18 日从太原、榆次南下。
晋冀鲁豫军区首长决定用围城打援的战术,以少数兵力继续围攻长治城,进行
佯攻,主力则分两路,北上迎歼敌援军。10 月2 日,将援敌合围于襄垣、屯留两
县交界的老爷山一带。而后从左右两翼发起猛烈攻击,北面则虚留退路,诱其突围。
5 日夜,敌果然向北突围。晋冀鲁豫军区迂回部队于10 月6 日攻克老爷山,抢占
制高点,截断敌人退路。主力沿虒亭、屯留间公路两侧追击。太岳、太行、冀南3
路大军,分别从左、中、右3 面将敌包围,除少数敌军逃回沁县外,其余2 万多人
被歼,彭毓斌也被击毙。
长治守敌待援无望,8 日向西突围,企图逃回浮山、翼城。刘伯承司令员命令
太岳部队,用最快的速度前进,要在3 天内追上并歼灭逃敌。守敌史泽波部从长治
逃出后,一路被我民兵游击队袭扰,行动迟缓,走了4 天才过横水、东西峪。10
月12 日,太岳部队在沁河以东将军岭、桃川地区歼敌5 千余人,生俘史泽波。
晋东南以长治为中心的地区古代是上党郡,故这场包括收复长子、屯留、襄垣、
潞城、壶关、长治等县的战役,叫作上党战役。整个战役歼敌13 个师,3。5 万人,
占当时阎锡山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俘敌军长、师长等高级军官27名。
上党战役是重庆谈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取得的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