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史集要-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足百里的狭小地区内,解放区面积已不及原先的十分之一。
为避免内战,中共中央多次同国民党政府交涉,表示愿意让出中原解放区,将
部队和平转移到其他解放区去。但国民党政府一意孤行,至6 月下旬,用于包围中
原军区部队的兵力增至30 万人。此时,蒋介石认为消灭中原军区部队的时机已经
成熟,遂令其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设指挥所,指令各围攻部队于6
月22 日前完成攻击准备,待命攻击。其部署是:以整编第41 师、第47 师和整
编第72 师主力、整编第48 师1 个旅由信阳、罗山、光山、商城、经扶、黄安
(今红安)之线,整编第11 师附第72 师一部及整编第66 师、第15 师由黄陂、
花园、应山、广水之线,分路向宣化店、泼陂河地区合击;以整编第75 师及整编
第26 师1 个旅控制广水和麻城以北地区;以整编第3 师集结于襄阳、南阳地区机
动。此外,还调集西安、武汉的空军配合作战。26 日拂晓,国民党军开始向黄安
以西、经扶以东、孝感以北的中原军区部队阵地大举进攻,占领沙窝、邓店、浒湾
等地。这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起点。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鉴于中原解放区处于国民党军重兵包围之中,势孤力单,
多次指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准备以主力向西突围,转移至豫西、鄂西、陕南、川
东地区,并在这些地区长期坚持,以牵制敌人,配合其他解放区作战。在国民党军
进攻迫在眉睫之时,中共中央于6 月23 日明确指示:“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
利第一”。据此,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以第1 纵队第1 旅伪装主力,向津浦铁路(天
津至浦口)以东转移;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主力分左右
两路于26 日开始向西突围。
右路突围部队为第2 纵队第13 旅、第15 旅第45 团、第359 旅、干部旅及
中原军区机关共约1。5 万人,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26
日晚由宣化店向西北方向秘密移动。29 日晚,从信阳以南李家寨至柳林车站间突
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越过平汉(今北京一汉口)铁路,向西北方向疾进。国民党
军急调整编第3 、第15、第41 师和整编第47 师主力及位于陕南地区的整编第90、
第1 、第76、第36 师各一部实施尾追和堵截。右路我突围部队一面以小部队阻击
敌人,一面昼夜兼程,先后在天河口、苍苔地区,南阳以西、丹江以东地区,荆紫
关及滔河以南的南化塘地区,山阳的口头坪、长沟口及商南的赵川镇、梁家坟地区,
经反复冲杀,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阻击阵地和追堵、截击、合围,历经艰险困苦,胜
利地进入陕南,与在当地坚持游击斗争的陕南游击队会合,8 月3 日,成立了鄂豫
陕军区,创建了游击根据地。第359 旅和干部旅,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由军区副司
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领,自柞水地区继续北进,沿途冲破国民党军的多次追堵,于
8 月底进入了陕甘宁解放区。河南军区部队在掩护主力突围后,随右路突围部队跟
进,于8 月初进至豫陕边界地区,在卢氏、灵宝、雒南(今洛南)等地开展游击战
争。
左路突围部队为第1 纵队(欠第1 旅)、第2 纵队第15 旅(欠1 个团)
共万余人,由军区副司令员兼第1 纵队司令员王树声率领,于6 月26 日晚由
光山县泼陂河向西移动,在广水以南王家店与国民党军堵截部队激战一昼夜,于7
月1 日越过平汉路西进。11 日,大部于宜城东南流水沟强渡襄河(汉水),先后
冲破国民党军整编第66 师、第75 师等部在宜城东南茅草洲、南漳以南报信坡和
谷城石花街以西苍峪沟等地的堵截,于25 日进入武当山区,在竹溪、竹山、房县、保
康、南浊等地分散活动。8 月下旬,与由安陆突围的江汉军区部队在房县西南地区
会合。8 月27 日,成立了鄂西北军区,创建了游击根据地。突围部队另一部,因
强渡襄河受阻改道北上,进入了伏牛山地区,与河南军区部队会合。
掩护主力突围的第1 纵队第1 旅于6 月26 日开始行动。他们先向西,再折而
向东。完成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后,于29 日在麻城以北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向东
挺进。尔后,越过鄂皖边界咽喉大牛山,穿过大别山,挫败国民党军多次追击和拦
截,跋涉千余公里,于7 月20 日越津浦铁路,进入苏皖解放区。后改为华中野战
军第13 旅。鄂东军区部队掩护主力突围后,继续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战争。至此,
中原军区部队胜利完成了突围战略转移任务,粉碎了蒋介石“一举分区包围歼灭”
的美梦。
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在1946 年10 月的《三个月总结》中指出,过去3 个月内,我中原
解放军以无比毅力克服艰难困苦,除一部转入老解放区外,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
创造了两个游击根据地。此外,在鄂东和鄂中均有部队坚持游击战争。这些都极大
地援助了和正在继续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并将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
1947 年5 月28 日,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给中原军区的慰问电中指出,
我们中原各部为着反对卖国贼蒋介石的进攻,从去年7 月起在陕南、豫西、鄂西、
鄂中、鄂东、湘西等地,在极端困难条件之下,执行中央战略意图,坚持游击战争,
曾经牵制了蒋介石正规军30 个旅以上,使我华北、华中主力渡过蒋介石进攻的最
困难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
中原军区部队,在突围中所以能取得胜利,一是正确地选定了突围的方向,使
突围部队突过平汉线即可进入广阔的地区,进行大的机动和开展游击战争。二是进
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充分的准备,有主有次,有突围有就地钳制,明确区分了各部队
的任务。三是保持了突围行动的突然性。四是广大指战员发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顽
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五是华中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部队的积极作战,调动了围
追中原部队的国民党军回援,起到了战略的策应作用。
华中野战军苏中七战七捷
1946 年7 月上旬,国民党反动派集中正规军58 个旅约46 万人向华东解放
区发起了全面进攻。其中第1 “绥靖”区司令长官李默庵指挥5 个整编师共15 个
旅12 万人集结于长江北岸南通、泰兴、靖江、泰州一线,企图首先攻占如皋、海
安,巩固沿江一线阵地,尔后继续沿(南)通(赣)榆公路和运河一线北犯,与向
淮南、淮北进攻的国民党军相配合,夹击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
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决定:集中第1 、第6 师和第7 、第10 纵队共19个团
3 万人的兵力,在苏中军区部队和民兵的配合下,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
人的战法,实施内线机动作战,迎击进犯苏中解放区之敌。从7 月13 日至8 月27
日,先后取得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运动防御战、李堡攻坚战、丁堰林梓
攻坚战、如黄公路遭遇战、邵伯防御战等7 次作战的胜利。
一、宣泰战斗。华中野战军在得悉国民党军将于7 月15 日进攻黄桥、如皋、
姜堰、海安等地后,为争取先机,遂以5 倍于敌的兵力于7 月13 日突然向守备较
薄弱的宣家堡、泰兴国民党军整编第83 师第19 旅第56、第57 团及旅属山炮营
发起攻击。激战至15 日拂晓,歼其3000 余人,获得初战胜利。
二、如南战斗。国民党军发现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宣泰地区作战,立即以整编第
49 师乘虚进攻如皋,企图断我归路。7 月17 日,第49 师进至如皋东南地区,
同时,由扬中增援泰兴的整编第65 师主力及第99 旅、第148 旅分别向黄桥、姜
堰进攻。华中野战军遂以一部兵力加强如皋、黄桥、姜堰地区的阻击,主力迅速转
兵东指,不顾疲劳,一夜强行军50 公里,直插如皋以南,以4 倍于敌的兵力出其
不意地合击了立足未稳的整编第49 师。经19 日至20日两夜攻击,歼灭整编第49
师师部、第26 旅全部及第79 旅大部共万余人。
三、海安战斗。宣泰、如南战斗后,华中野战军将主力转移至海安东北地区休
整待机。李默庵认为华中野战军北撤,是因为伤亡过大,不能再战。
遂以整编第49 师残部,第160 、第187 、第148 旅在几十架飞机支援下,两
路夹击海安,企图与华中野战军决战。华中野战军令第7 纵队在海安以西、以南实
行运动防御战,迟滞、消耗敌人,连续阻击5 天,杀伤敌人3000 余人后,于8 月
3 日主动撤离海安。
四、李堡战斗。国民党军占领海安后,认为第一步作战目的已达到,遂决定分
兵“清剿”,企图巩固泰州、海安以南地区,尔后继续北犯。华中野战军鉴于国民
党军战线延长,兵力分散,遂决定攻击位于李堡的第105 旅,打开主力南下作战的
通道。8 月10 日,获悉驻海安的新编第7 旅和驻李堡的第105 旅正在调防,秩序
混乱。当夜对其发起攻击,至11 日晨予以全歼。下午又在洋蛮河地区歼灭2 个团。
李堡战斗,共歼国民党军1 个半旅8000 余人。
五、丁堰、林梓战斗。国民党军于李堡战斗惨败后,被迫重新调整部署,重点
扼守海安至南通间铁路干线,以加强海安、泰州之线以南的“清剿”,企图确保其
占领区。驻守丁堰、林梓地区的是敌交通警察第7 、第11 纵队。
华中野战军在经过短期休整后,以部分兵力袭击海安,佯攻黄桥,进逼南通。
以主力共3 万余人,从海安、如皋东侧隐蔽南下。8 月21 日晚,突然向丁堰、
林梓敌交通警察第7 纵、第11 纵队发起攻击。激战至22 日,歼灭5 个交通警察
大队5000 余人,切断了南通至如皋的公路,打开了主力西进泰州、扬州的通道。
六、如黄路战斗。丁堰、林梓战斗后,国民党军发现华中野战军主力位于如皋
附近,以为将要进攻如皋,即以黄桥的第99 旅于8 月23 日东调如皋,增强防御
;同时,以扬州的整编第25 师沿河北上,向邵伯、高邮方向进攻,企图配合进攻
淮北的国民党军夹击淮阴、淮安。华中野战军为解邵伯之危,采取攻其必救的战法,
以主力由丁堰、林梓西进围攻泰州,以求调动整编第25 师回援,并准备与黄桥东
进增援如皋的第99 旅在如黄公路上打遭遇战。
25 日晨,黄桥的第99 旅在如皋的第187 、第79 旅接应下东进。中午,华
中野战军主力到达如黄公路,与东西对进之敌遭遇后立即先敌展开。华中野战军采
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战法。26 日,集中兵力先歼灭了分界的第99旅。27 日,
将加力的第187 旅和第79 旅1 个团大部歼灭,并于31 日乘胜攻占黄桥。此战,
共歼敌2 个半旅1。7 万余人。
七、邵伯战斗。由扬州北犯的整编第25 师8 月23 日在飞机、大炮和炮艇的
支援下,分3 路向邵伯、丁沟等地猛攻。第10 纵队在第2 军分区部队配合下,顽
强阻击,并连续进行白刃战和反冲击,毙伤其2000 余人。当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如
黄公路获胜后,整编第25 师看到侧后受到严重威胁,遂于26日黄昏向扬州、仙女
庙之线撤退。至此,苏中战役胜利结束。
苏中战役是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在主要战场上进行的较大规模的初战,
带有战略侦察性质。华中野战军以3。3 万人的兵力对国民党12 万兵力作战,1 个
半月连续作战7 次,七战七捷,共歼灭国民党军6 个旅及5 个交通警察大队共53000
余人,占进犯苏中国民党军总兵力的44%,而苏中人民解放军只伤亡1。2 万人。苏
中战役证明,依托解放区进行内线作战,具有很多有利条件;战役的胜利,为人民
解放军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战争初期的内线歼敌方针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歼敌方法上,
此战役是运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战法的成功战例。
中央军委发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指示
1946 年6 月底,国民党反动派撕毁了国共两党在重庆和谈中签订的停战协定
和一切协议,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人民军队为起点,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此时,
国民党反动派有正规军和非正规军430 万且利用和谈的机会进行调集、部署,完成
了进攻的准备;他们控制着大城市,拥有四分之三的国土和3 亿以上的人口;他们
接收了侵华日军100 万人的全部装备;他们得到了美国在军事上和财政上的巨大援
助,如美国为他们装备了45 个机械化师。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只有127 万人,且装备较差;解放区的人口只有1 亿多,土地面积不到全国的四分
之一。在这种态势下,国民党反动派狂妄地宣称,只需3 个月到6 个月就可以打败
共军。初期,他们使用了80%的正规军,约160 万,共193 个旅(含相当于旅的师),
称得上其势汹汹。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进攻,中共中央于1946 年7 月20 日向党内发
出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分析了敌人进攻的态势,阐明了打
击、战胜敌人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方针、方法。明确指出:“只有在自卫战争中彻
底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之后,中国人民才能恢复和平。”‘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
全党对此应有信心。”还从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指出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进攻
的政策、方针、原则和方法,特别指出在军事上战胜蒋介石的方法“一般地是运动
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
在华东战场上国民党部队集中了58 个旅46 万余人,分几路向解放区和中国
人民解放军压来。一路进攻苏皖解放区,采取“由南而北,由西向东,逐步压缩”
的方针,以淮北为重点,以两淮(淮阴、淮安)为目标,分别自徐州、蚌埠、滁县、
六合、扬州、南通等地向前推进;一路在山东向胶济路和鲁南进攻,企图迫使华中
野战军主力在山东与其决战。华中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
再转至外线”的指示,集中主力19 个团(后增至23 个团)3 万余兵力,于7 月
13 日发起苏中战役,突然包围泰兴、宣家堡,至15 日晨,攻克宣家堡,歼敌2
个团。此时,援敌分向泰兴、黄桥、如皋进逼,华中野战军遂停攻泰兴,以一部阻
敌,主力则迅速东进,于如皋以南围歼北犯之敌万余。如南战斗后,华中野战军主
力转至海安地区休整。7 月30 日,如皋、姜堰之敌合击海安。华中野战军阻击5
天后,主动放弃海安。
8 月10 日至25 日,华中野战军趁敌调整部署之机,先后进行了李堡、丁堰、
林梓战斗,歼敌1 个旅1 个团和5 个交警大队。华中野战军针对敌人由扬州北攻邵
伯,直扑高邮、宝应,进占淮安的企图,以主力西进敌后,进袭泰兴,调动扬州之
敌东援,并在运动中歼灭了他们。25 日,野战军西进部队与敌东调部队在如皋、
黄桥间公路上遭遇,歼敌2 个半旅,并于31 日乘胜进占黄桥,逼退了敌军。这就
是有名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此间共歼敌6 个旅、5 个交警大队计5 万余人。
在晋冀鲁豫战场上,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确定集中野战纵队,
机动歼敌。8 月上旬,围追堵截中原野战军之敌已大部被牵至豫西、陕南地区。陇
海路开封、徐州间及鲁西南、豫东、皖北地区的敌人仅有2 个师。为支援中原军区,
配合华东战场的作战,晋冀鲁豫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于8 月10 日发起陇海
战役。11 日,克砀山,12 日,克兰封。蒋介石急调围追中原野战军之3 个师7
个旅兵力至开封,并令徐州守军向西出援。
鉴于敌迅速增兵,晋冀鲁豫野战军于柳河集战斗后及时结束战役。陇海战役共
歼敌1 万6 千余人,攻克县城5 座,打乱了敌人南线进攻的战略计划。8 月28 日,
蒋介石调集徐州和郑州15 个旅10 万兵力,进攻定陶、曹县地区,主要目标指向
菏泽。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陇海路以北集结休整,诱敌深入,
寻机歼敌。并指出“对进攻之敌,不打无把握之仗,打则必胜,必须以4 倍至少3
倍的优势兵力,先歼敌一部,再歼另一部,再打第三部,各个击破之”。9 月3 日
晋冀鲁豫野战军集中主力5 万余人,将骄横急进之敌整编第3 师诱至定陶以西地区,
将其全歼,并乘胜出击,又歼敌整编第47 军2 个旅。定陶战役历,时5 天,共歼
敌4 个旅17000 余人。
此间,晋绥军区7 月4 日至8 月15 日发起了晋北战役,连克朔县、崞县、繁
峙、代县等10 座县城,歼敌6 个团8000 余人,并控制了忻县以北至大同以南的
同蒲路。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各战场的胜利经验,为了进一步统一作战思想,加速战
争的进程,毛泽东对战争初期的作战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概括,并以中共中央军委
的名义于9 月16 日向党内发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指出
这是“战胜蒋介石进攻的主要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
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即集中六倍、或五倍、或四
倍于敌的兵力、至少也要有三倍于敌的兵力”,以求“全歼”,“速决”。为此必
须“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并向全
军推广了苏中战役的中三次作战和定陶战役、陇海战役、晋南战役等的作战经验。
这篇著作统一了全军的作战思想,对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0
月1 日,中共中央在《三个月总结》的指示中,要求各野战军再歼敌25 个旅左右,
并指出这是改变军事形势的关键。
在晋察冀解放区,蒋介石指使傅作义部队不断发起进攻,先后侵占了承德及冀
东解放区所有县城。并于9 月下旬起调集3 个军6 个师约7 万余兵力,分东西两路
夹攻张家口。晋察冀野战军部队在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参加下,从9 月29 日起,进
行了保卫张家口的战斗。10 月11 日,晋察冀野战军撤出张家口,主力转向察南。
在保卫张家口战斗中,共歼敌22000 余人。
在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确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从10
月19 日起调集9 个师约10 万兵力,分3 路向南满大举进攻,相继占领安东(今
丹东)、通化等大部分城市。东北民主联军第4 纵队坚持采取诱敌深入和迫敌分散
各个歼灭之战术,于10 月30 日至11 月2 日,在宽甸西北之新开岭地区实行伏
击战,歼敌第25 师8900 余人。
这样从1946 年7 月至10 月底,即战争的头4 个月里,敌投入作战的兵力逐
次增加,从原来的193 个旅增加到213 个旅,其中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从72 个旅
增加到117 个旅,达到了最高峰。在此期间,敌人占领了解放区153 座城市,其中
包括热河省会承德、安东省会安东、苏皖解放区首府淮阴、冀鲁豫解放区首府菏泽、
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等大中城市。人民解放军则解放和收复了48 座城市。中
国人民解放军虽损失城市105 座但却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32 个旅,29。8 万人,
严重地挫败了敌军的进攻。
在傅作义部队占领张家口后,蒋介石于11 月15 日召开了所谓“国民代表大
会”(伪国大),并继续拼凑兵力,向华中、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解放区进
攻。11 月中旬,蒋介石提出了所谓结束苏北战事的作战计划,调集了25 个半旅
的兵力,分4 路同时进犯苏北和鲁南。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集中24 个团的兵
力,于12 月13 日至19 日,一举歼灭了由宿迁进犯新安镇、沐阳之敌整编第69
师3 个半旅2 万余人。宿北战役后,野战军即兼程北上,于1947 年1 月2 日至20
日,在沭阳、兰陵、峄县、枣庄等地又连续歼敌整编第26 师、第51 师及1 个快
速纵队共5 万余人。1 月底,蒋介石又集中23 个整编师53 个旅约31 万兵力,
分南北两路向鲁南解放区进犯,组织鲁南会战,企图与华东野战军在临沂地区决战。
2 月4 日,北线敌李仙洲集团先头抵达莱芜。中央军委指示华东野战军,“敌愈深
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必能
胜利”。华东野战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