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755年:中国盛衰之交-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位后,武三思等残余势力勾结韦皇后,卷土重来,张柬之等参与复辟的人或被贬,或被杀,唯独祟幸免于难。这确实应验了中国的那句老话:“塞翁失马,安知祸福。”睿宗即位后,因姚崇作风务实,善于处理实际事务,即召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迁中书令。当时李隆基还是太子,太平公主干预朝政,姑侄二人斗得不可开交。姚崇和宋璟都站在太子一方,为李隆基出谋划策,建议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洛阳,以防太平公主谋反。太子李隆基为避免触怒太平公主,反而罢免了姚崇和宋璟。姚崇在棋局中最终还是可怜的棋子,成为了李隆基的牺牲品。
然而,姚崇能先后在武则天和睿宗朝中为相,确实是有过人的才干。凡军国要务,皆了若指掌。他为相且兼兵部长官,凡军队的戍兵驻屯营地和侦察了望哨所,以及士卒仓储器械的数量,“无不精熟”(李贽《藏书·智谋名臣姚崇》),是众所周知的能人。所以,玄宗铲除了太平公主完全掌握了局势后,便立即想到了姚崇的可用之处。
开元元年(713年)十月,玄宗召姚崇入朝议论国事,欲加重用。姚崇侃侃而谈,针对当时弊端向玄宗建言“十事”。玄宗听完后,欣然接受。次日,便正式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梁国公,又迁紫微(中书)令。
『注:唐承隋制,中央仍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的正副长官是中书令和侍郎,下设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制。门下省的正副长官是侍中和侍郎,下设给事中,负责审核中书省起草的诏旨,驳正违失,并审批尚书省的奏钞。尚书省的正副长官是尚书令和左右仆射,下设左右丞。该省统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执行中央拟定的政令。因太宗李世民曾任尚书令,以后臣下避居该职,形同虚设,故左右仆射实际上成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议军国大事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是宰相,他们均加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再后逐渐确定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姚崇初为宰相时,有一次向玄宗奏事,玄宗却仰视大殿的屋顶,不加理睬。姚崇说了好几遍,玄宗始终充耳不闻。姚崇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但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只好讪讪退了出去,心中忐忑不安。高力士也觉得姚崇挺委屈,劝谏玄宗说:“陛下新总万机,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玄宗说:“朕任元之(指姚崇)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一一以烦朕耶!”(《资治通鉴卷·卷二百一十》)意思是嫌姚崇奏报的事情太小,以后这类的事都不必上奏,宰相直接处理就行了。高力士立即到中书省传达玄宗的旨意。姚崇转忧为喜,感激之余,放手施为,当断即断。
姚崇没有辜负玄宗的信任。他兢兢业业,辅佐朝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从整饬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各当其才;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故杜牧称赞他“首佐玄宗起中兴业”。
姚崇精于吏道,处事明敏。有次,姚崇因私事向玄宗请了十几天假,从而使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如山。同朝宰相卢怀慎自以为才干不及姚崇,凡事推而不专。姚崇假满复出后,只一会儿,就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于是,紫微舍人齐瀚称姚崇为“救时之相”,称卢怀慎为“伴食之相”。
只是,这救时宰相没有当得长久。姚崇善于治国,却不善于治家。开元四年(716年),姚崇的两个儿子招权揽贿,招来了非议,给姚崇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不久,姚崇的幕僚中书省主书赵诲又因为受蕃人贿赂而入狱。玄宗亲自审讯,定为死罪。姚崇却因为念旧,千方百计地营救,玄宗因此很不满意。姚崇为此忧惧不安,数次申请辞退相位。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姚崇以开府仪同三司的身份罢知政事。
姚崇罢相后,玄宗仍命他五日上朝一次。每有重大政事,便专门征询姚崇的意见,待遇甚厚。开元九年(721年),姚崇去世,享年70岁。在中国古代政坛如沙场、骨肉相残煎的社会中,姚崇能佐政三帝,三朝为相,这实在是不多见的。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到成都,当得知儿子肃宗任命房琯为相时,喟然长叹说:“此不足以灭贼也。”又说:“若姚崇在,贼不足灭也。”并盛赞姚崇的“宏才远略”(《大唐新语·卷八》)。后房琯出军收复长安,果然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接替姚崇宰相职位的是姚崇大力推荐的宋璟。姚崇与宋璟共事多年,深知其德行和才能。姚崇的举荐,颇受后世史家好评。宋人洪迈说:“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容斋随笔》卷五)
关于宋璟,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宋璟素以清廉正直和刚正著称。武则天当朝时,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贵宠用事,颇有野心。有人在长安右卫西街公然张榜揭发说:“易之兄弟、长孙汲、裴安立等谋反。”当时宋璟为御史中丞,认为榜中所揭发的事情严重,要求调查张易之、张昌宗。武则天自然不同意,宋璟坚持力陈。武则天很不高兴,命宋璟退出。宋璟慨然说道:“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这时候,左拾遗李邕说:“宋璟所奏,事关社稷,望陛下可其所奏。”武则天这才有所醒悟,传命张氏兄弟配合调查,并命张氏兄弟向宋璟辞谢。宋璟拒而不见,让使者转告张氏兄弟:“公事当公言之,私见即法有私也。”当时满朝文武称呼张易之、张昌宗为五郎、六郎,以表示亲热,唯独宋璟称呼官名。天官侍郎郑杲觉得奇怪,问道:“中丞奈何唤五郎为卿?”宋璟回答说:“若以官秩,正当卿号;若以亲故,当为张五郎、六郎矣。足下非张氏家僮,号五郎、六郎何也?”郑杲大惭而退。事见《大唐新语·卷二》。
武三思通过上官婉儿攀附上韦后,重新得幸于中宗。京兆人韦月将不堪愤激,上书揭发武三思与韦后的奸情丑事。中宗不听,命立斩韦月将。此时宋璟为黄门侍郎,认为应当“按而后刑”。中宗听说后连衣服都来不及换,从侧门冲出,催促宋璟赶快将韦月将斩首,一副生怕韦后的奸情传闻被更多人知道的样子。宋璟当场拒绝,说:“人言宫中私于三思,陛下竟不问而斩,臣恐有窃议。故请按而后刑。”中宗勃然大怒,宋璟却丝毫不惧,大义凛然地说:“请先斩臣,不然,终不奉诏。”碰到如此强硬、以生命要挟的臣子,中宗也无可奈何,只得改判韦月将岭南流配。不过后来,韦月将还是在岭南被人暗杀。事见《大唐新语·卷二》。
宋璟在玄宗朝为相期间,建言行事,绳愆纠过,对朝政多所裨益,被玄宗称为“吏治之才”。他与姚崇并称为开元贤相,并有“崇善应变以成务,璟善守文以持正”的赞词。后宋璟以年老为由退休,隐居洛阳。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洛阳,次年迁葬沙河先茔。
『注:唐大历五年(770年),宋璟去世33年之后,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应宋璟后裔之托,撰文并书写了碑文。碑的正面、阴面和左侧刻有颜真卿书写的盈寸楷体,洋洋3000余言,叙述了宋璟这位中唐政治家的政治经历和他一生的伟绩。宋璟碑文,字体端庄,气势开张,用蚕头磔尾的隶法于捺笔首尾,结体字大充格,磅礴大气。颜真卿书写宋璟碑文时,时年65岁,书法艺术炉火纯青,成为他的传世名作之一。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看到宋璟墓碑时称赞道:“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所著的《金石录》,推崇宋璟碑为上上品。明代学者都穆称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绝”。清朝王昶编撰的以著录历代石刻为主的《金石萃编》一书,也将宋璟碑列为上品。此碑至今尚存。』
古代宰相的职能非常重要,国家政治的好坏,经济发展的快慢,往往取决于宰相是否得人。玄宗任用了姚崇和宋璟,天下因而大治。姚崇和宋璟代表了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一切都是为了皇权的巩固,没有任何劳民伤财的行动。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言:“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作为宰相,这二人不但才华出众,而且政绩斐然,是相当成功的。“姚崇、宋璟、苏颋等皆以骨鲠大臣,镇以清静。朝有著定,下无觊觎。四夷来寇,驱之而已;百姓富饶,税之而已”(《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二人无愧于名相的称号。
大唐近300年,“房(玄龄)、杜(如晦)”与“姚(崇)、宋(璟)”并称四大贤相,前二人为贞观之治做出了贡献,后二人则在开元之治中功不可没。姚崇和宋璟二人的罢相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时,天下已经大治,大唐都城长安生机勃勃,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色人等,神采飞扬。唐王朝已进入到一个传奇而辉煌的时代,海内晏然,天下太平。天下人为生在盛唐而自豪,玄宗也为此而骄傲。需要克制的时代结束了。
【四 哥舒夜带刀】
在玄宗一朝,随着默啜可汗的出现,东突厥再次崛起。此时玄宗刚好醉心于曾祖父太宗“天可汗”的威风,十分热衷于开边。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注:默啜可汗在高宗和武则天时期一度对唐朝廷形成威胁,武则天甚至让侄子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娶默啜之女为妻,以此来笼络默啜可汗。当时不少大臣反对,张柬之直言不讳,说:“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者。”并因此被贬斥出朝。』
玄宗曾经派大将薛讷(薛仁贵之子)出征,此次西征即为演义小说《薛丁山征西》的原型。默啜可汗面对强大的对手,避实就虚,先与归附唐朝的拔曳固部会战,大胜而归。但在半路,默啜却突然被拔曳固手下的一个小兵颉质略刺杀。默啜的军队大乱,竟然就此一哄而散。颉质略则从容割下默啜首级,交给了唐军。历史的传奇性,丝毫不亚于小说的戏剧性。而在史书中,偶然性决定历史走向的事例更是随处可见。
经过新一轮的权力争夺,毗伽成为东突厥的可汗,并且在与唐军第一轮大规模的战斗中大获全胜,声名鹊起,成为突厥人心目中的偶像与民族英雄。之后,东突厥与唐朝就开始了长期的拉锯战,时战时和,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而定。毗伽可汗几次要求娶唐朝的公主,但始终没有得到同意。东突厥于天宝四年(745年)彻底灭亡,完全是因为内部争权夺利所导致。毗伽可汗的妻子率众归顺了唐朝。与此同时,吐蕃开始兴起,对河西走廊地区和西域及剑南地区构成了严重威胁。
提到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就不得不提到哥舒翰。哥舒翰,西突厥哥舒部落人。突厥习惯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所以这个部落的人都姓哥舒。哥舒翰出身富贵,父亲哥舒道元为哥舒部落的首领,做过唐朝安西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母亲尉迟氏是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王之女。
哥舒翰父亲为部落首领,母亲是于阗公主,家中有钱有势,养成了他豪爽、好侠纵酒的性格。他为人仗义疏财,义气重诺,又喜欢饮酒赌博。他的整个青年时期就是在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度过,一直是无所作为。当哥舒翰40岁的时候,父亲哥舒道元在长安去世。哥舒翰遵从中原习俗,到长安为父守孝三年。因他整日无所事事,长安尉很瞧不起他。哥舒翰这才“慨然发愤折节,仗剑之河西”,一气之下跑到河西,投在河西节度使王倕门下,当了一名小小的军官。
不久,善于发现人才的王忠嗣接替王倕担任节度使,将哥舒翰提拔为衙将。哥舒翰好读书,对《左氏春秋》、《汉书》尤其感兴趣。由于他通晓大义,仗义疏财,为人又重义气,所以颇得士兵拥戴。
天宝六年(747年),王忠嗣再次提拔哥舒翰为大斗军副使。同时还提拔契丹人李光弼为河西兵马使,充赤水军使,共同负责经略吐蕃。大斗军驻防在大斗拔谷(在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那里是河西走廊通往青海的捷径。因防守有功,哥舒翰被晋升为左卫郎将。当时吐蕃骚扰边境地区,哥舒翰率军与其战于苦拔海。吐蕃军分成三队,从山上依次冲下出击。哥舒翰手中长枪折断,便持半截枪迎击,奋勇冲杀,连破三路吐番军,所向披靡。从此,哥舒翰威名远扬。战后,哥舒翰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
陇右,就是今天甘肃的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关西,就是今天的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段。在哥舒翰到任以前,每到麦熟季节,吐蕃便出动大批兵马到积石军(今青海贵德)来抢夺麦子,并且还狂妄地把积石军称做“吐蕃麦庄”。因吐蕃势大,加上行踪出没不定,唐军当时无人能够防御。哥舒翰听说后非常愤怒,立即作出了精心部署。先派部将王难得、杨景晖等率兵马至东南谷设伏。到了收获季节,吐蕃果然派出5000骑兵前来抢麦。到积石军营垒后,吐蕃以为唐军跟以往一样,依旧缩在城中不敢出战,便大大方方地放马脱甲,开始入田割麦。这时候,哥舒翰亲率精锐骑兵,从城中突然杀出。吐蕃军猝不及防,匆忙上马迎战,结果死伤过半,余者夺路而逃。当逃至东南谷时,王难得、杨景晖等伏兵四起,一举将吐蕃残军全歼。此战大获全胜,吐蕃5000骑兵,竟无一人逃脱。从此,吐蕃再也不敢来抢麦。
哥舒翰有家奴名叫左车,年龄只有十五六岁,却是膂力过人。每次出战,他都紧跟在哥舒翰身边。哥舒翰擅于使枪,每当追上敌人时,先用枪搭在敌人的肩膀上,然后大叫一声。当敌人惊然回头,便趁机直刺咽喉,顺势挑起敌尸五尺多高,再摔在地上。左车立即下马,斩敌首级。主仆二人一直如此配合,甚为默契。敌军见此,无不心惊胆寒。事见《旧唐书·卷一百零四·哥舒翰传》。宋朝大学者苏轼对此有诗吟道:
“路旁拾得半段枪,何必开炉铸矛戟。用之如何在我耳,入手当令君丧魂。”
哥舒翰曾率兵追击敌军,但由于战马受惊,陷于河中。这时3名吐蕃将领前来刺他,他大喝一声,三将吓得都不敢动。不久救兵赶到,将三将全部斩杀。哥舒翰威名由此可见一斑。有一首假托“西鄙人”所作的《哥舒歌》在陇右一带广为流传:“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充分地反映了一方的黎民百姓对哥舒翰的信赖和赞颂。这首五言绝句后被选入蘅塘隐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中。
玄宗在位期间,极喜边功。天宝六年(747年)七月,诏河西、陇右节度使(治鄯州,今青海乐都)王忠嗣去攻打战略要地石堡城(又名铁刃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但王忠嗣一向以持重安边为己任,认为:“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若顿兵坚城之下,必死者数万,然后事可图也。臣恐所得不如所失,请休兵秣马,观衅而取之,计之上者。”(《旧唐书·卷一百零三·王忠嗣传》)王忠嗣的态度引起了玄宗的不满。
同年十月,好大喜功的玄宗改派将军董延光攻打石堡城,让王忠嗣配合。王忠嗣不得已出军,但不积极相助。董延光因到期未能攻克石堡城,担心皇帝责罚,便将责任全部推到了王忠嗣身上。宰相李林甫一直忌惮王忠嗣功名日盛,担心王忠嗣会入朝拜相,早就开始“日求其过”,这时候便趁机落井下石,诬陷王忠嗣“欲奉太子”。玄宗最恨朝臣与太子结党(他自己没有想过,太子是他的亲生儿子,皇位早晚是太子的。关于皇权下父子的微妙关系,后面还有专门的篇章论述),闻奏大怒,立即将王忠嗣召回朝中,下狱审问。
玄宗召王忠嗣入朝后,因久闻哥舒翰大名,又召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入朝前,并不知道玄宗召见他的真正目的,还以为是因为上司王忠嗣下狱一事。有人劝他随身多带一些金帛,以相机营救王忠嗣。哥舒翰坦然说:“若直道尚存,王公必不冤死。如其将丧,多赂何为!”这话说得大义凛然,极为慷慨,周围人深为他的气度折服。于是,哥舒翰一个人只背了一个包裹,前去长安。
进京途中,哥舒翰的心情一定不会很好。老上司下狱待审,而他自己也是前途未卜。
天宝六年(747年)十一月,唐玄宗在华清宫召见哥舒翰。二人谈得非常投机,玄宗决定用哥舒翰取代王忠嗣。于是任哥舒翰为鸿胪卿(专管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兼西平(治西都,今青海乐都)太守,摄御史中丞,代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陇右节度事。
不久,审讯王忠嗣的官员为迎合上意,判王忠嗣死刑。哥舒翰听到消息后非常吃惊,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王忠嗣的罪。玄宗根本不听,站起来打算走入内宫。哥舒翰在后面叩头相随,“言词慷慨,声泪俱下”地为王忠嗣申冤。玄宗看到哥舒翰赤诚之心出自肺腑,颇为感动,于是免除了王忠嗣的死罪,将王忠嗣贬为汉阳(今湖北汉阳)太守。一年后,王忠嗣在任上忧郁而终。经过这件事,朝廷上下都对哥舒翰称赞不已,夸赞他是个忠义之人。哥舒翰不但救了王忠嗣的性命,还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他也从此成了权势极大的封疆大吏。
天宝七年(748年),哥舒翰采用“步步为营”的军镇策略,在青海湖建神威城。因为城就修在吐蕃军前,使吐蕃军倍感压力,因此倾全力进攻。不久,神威城被吐蕃人攻破并毁之一旦。哥舒翰重新夺取神威城后,又在青海湖的龙驹岛上修筑应龙城,与神威城遥相呼应。随后,哥舒翰一改唐军的消极防御为主动进攻,一举攻克战略要地石堡城。然后以石堡城为前沿阵地,继续将战场推向吐蕃腹地,终于收复了失陷多年的黄河九曲之地。而吐蕃在与哥舒翰的交战中,开始时尚能发动反击,到后来只能是疲于招架,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只能是“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了。吐蕃当时是大唐最难对付的邻国。最终哥舒翰使唐朝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
哥舒翰治军严厉,“三军无不震慑”。在攻打石堡城时,负责攻城的先锋官副将高秀岩、张守瑜因没完成任务,险些被哥舒翰斩首,后来二人在宽限日期内攻占了石堡城,方保住性命。哥舒翰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其严格治军是分不开的。
哥舒翰的驰骋英姿及辉煌战绩,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元稹都有吟诵。李白有《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天宝十二年(753年),玄宗封哥舒翰为凉国公,食实封二百户,并正式任命为河西节度使。不久又晋封为西平郡王。此时正值杨国忠和安禄山争宠,杨国忠得知哥舒翰与安禄山有矛盾后,就想方设法扩大哥舒翰的职权,以与安禄山抗衡。天宝十三年(754年),由杨国忠大力举荐,玄宗拜哥舒翰为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杨国忠与劲敌哥舒翰的联盟,确实让安禄山感到了莫大的压力,直接促使他加快了造反的步伐。
天宝十四年(755年),吐蕃王病死。吐蕃派出使节,要求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唐朝也派出使节去吐蕃,吊唁故王,册封新王。此时,在中国西部边境,吐蕃的威胁似乎都已经被遏制。哥舒翰对此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大量军队内调,又即将揭开中国吐蕃关系史灾难性的新篇章。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后来对唐朝政治和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神策军也是由哥舒翰所创。天宝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奏请于所开九曲之地置洮阳、浇河(皆今甘肃临潭西)二郡及神策军,以临洮太守成如璆兼洮阳太守,充神策军使。在这个时候,神策军还只是陇右节度使所属的一支驻守临洮城的军队,但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便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神策军奉命入援,参加了平叛战斗,战乱平定后,神策军因原驻地已经被吐蕃占领,不得不留在朝廷,逐渐发展成唐朝的禁军。之后,神策军屡次参与平定藩镇割据,抵御外族的侵略,成长为唐朝劲旅。但由于神策军军权为宦官所控制,由此引发了宦官擅权的局面,甚至连天子的废立也常常由宦官来决定。
唐朝为了有效防范突厥和吐蕃,大力加强了边防驻军。尤其开元中期以来,军事的胜利助长了玄宗对外扩张的野心,他早已经放弃了早期的俭朴和克制。随着战争的长期进行和不断扩大,战争不完全是捍卫边疆而带着扩张的性质了。这就是史书中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