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觥吩蛉衔瞥辛礁隼羁澹渲幸桓鍪瞧醯ね酢⑺赡级剑ㄋ坪趺挥腥氤硪桓鲆彩瞧醯で醭ぃ锹什抗榻岛螅晌颂瞥霓@罟忮龅母盖椎笔呛笠桓隼羁濉5还茉趺此担罟忮龅某錾硭闶呛芨叩牧恕N抟桑羌业男帐弦彩怯商瞥托眨劣谒窃葱帐裁矗埔巡豢煽迹堤瞥逼谄醯ぐ瞬浚ㄆ涫挡恢拱瞬浚残硎瞧渲心巢康暮笠幔烤菅照媲渌吹哪怪舅兀罟忮鍪撬盖椎牡谒母龆樱志菅钛孜咐羁逍吹哪怪荆蛩浅ぷ樱颐歉眯拍母鋈耍磕鞘撬叭龈绺缍妓懒耍ǹ囱帐献怪局惺怯邢喙赜锞洌凰涤屑父觯虼怂统闪顺ぷ樱坎还茉趺此担罄蠢羁逶谝淮纬稣骰乩吹耐局腥ナ溃罟忮霰阆还!
和高仙芝从小随同父亲一起出去打仗一样,李光弼也是很小就从军,天宝初年,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得到当时河西节度王忠嗣的赏识。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为节度副使。后来安思顺也很赏识他,想把女儿嫁给李光弼,李光弼没有接受,称疾辞官。这时哥舒翰听说这个消息,上奏给朝廷,于是李光弼得以回京。李光弼没有接受安思顺的好意,哥舒翰当然很高兴,但李光弼也并没有介入他们的争斗之中。
李光弼和史思明二人,在安史之乱前,虽也算是世之名将,但都不是高仙芝、哥舒翰那样的封疆大吏,但这又成为他们的优势条件,因为叛乱之初先去应敌的自然是那些一号种子,可是初时情况复杂,谁又能保证不出差子,所以玄宗不容分说以失地罪斩了高、封二人,然后又不容分说强令哥舒翰出兵潼关,如果这些让李光弼他们遇上,也是十分无奈的事情。如果高、封、哥舒三人赶上九节度大败都没有降罪的肃宗,该有多好,唉……当这些一号种子选手纷纷落马之后,这些能力很强却在替补席上的人便得到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了。有时想,如果两军对阵的是李光弼和高仙芝,谁会赢呢?这虽然不是“关公战秦琼”那样的荒唐,但同一个时期的这两位将军,无缘一较高下,所以谁强谁弱,当真不好说。我个人是更同情高仙芝,但更钦佩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当哥舒翰据守潼关之时,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玄宗想再找一员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郭子仪便推荐了李光弼。
这里不妨也交待一下郭子仪的来历。唉,安史之乱中唐朝的五个副元帅,总算有一个是汉将了。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辗转于这些地方之间。按说郭子仪是出身于文职官员的家庭,怎么后来他倒成了武将?和其它蕃将从小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不一样,郭子仪是中了武举当上的左卫长史,累历诸军使,天宝八年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领木剌山的横塞军和安北都护府。后来横塞军改为天德军,仍由郭子仪掌管,又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据说郭子仪身高六尺余,体貌秀杰。我们现在看《三国演义》这些小说,人们动辄就是“身长八尺”,像最矮的曹操也是身高七尺,我们的郭大将军怎么才身长六尺?这是古时长度单位的不同造成的,越往后一尺的长度越长,所以,三国时的七、八尺大概和唐时的六尺多差不多,只是明朝人写小说的时候没做考证罢了。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先是被任命为卫尉卿,兼灵武太守,充朔方节度使,以本部军队东征。郭子仪先击败了叛将周万顷,之后又打败攻打河曲的高秀岩,进而收回云中、马邑,打开东陉,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史思明则是跟随安禄山叛乱,被委派去征讨饶阳等诸郡。后来和李光弼、郭子仪在河北战场上屡次相逢,在太原的时候又和李光弼相持了很久。还记得前面写颜杲卿的时候,提到过李光弼率军出井陉关的事么?那次正是二人第一次交手。
当时,史思明和蔡希德一起在常山围住颜杲卿,围了九日后攻克。而后又围饶阳,这回围了二十九日都没法拿下来,此时李光弼率军出井陉而来,重新收回了常山,史思明只好解饶阳之围来抵御李光弼。李光弼列兵于城南,和史思明相持一个多月,结果马的草料用尽,便命精兵架着数辆车从周围的郡县去取草,被被败了,后来才弄来两束草料,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只好锉软蒿草喂给马吃。虽然史思明一时也奈何不了李光弼,但总这么拖着可不是个事,于是李光弼便向郭子仪求援。四月,郭子仪率朔方两万兵马也出井陉至常山,唐两军汇合,士气又高涨起来,向南攻下赵郡,于是史思明退保博陵。五月十日,郭、李败史思明于沙河,又打了一次之后,史思明逃奔嘉山,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思明大败,逃到了博陵。李光弼紧追不舍,又围住博陵猛攻,几乎就要攻下来了,不想此时潼关失守,紧接着肃宗整军灵武,派宦官邢廷恩来征招朔方、河东的兵马。于是李光弼只得带兵先回去,从井陉关向西行军,史思明追击,追了几下之后,又回兵河北,正赶上解决刘正臣袭击范阳的问题。
两人再度交锋,是在太原。当时正是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初,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几路总共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太原。李光弼部下的精兵都去了朔方,其余的团练兵都只能说是乌合之众,而且人数不满一万。这种情况下,对于叛军来说,太原城确实是垂手可得,如果能拿下太原,就可以立即长驱直入,直取朔方、河西、陇右。太原城中一片恐慌,将军们商量着如何加紧修城以抵御叛军,李光弼说:“太原周长四十里,叛军说到就到,现在这个时候来修筑城池,还没看见敌人自己先疲困了。”但简单的防备是要有的,李光弼率领军民在城外开凿壕沟,又让士兵们做了数十万块砖坯,大家当时也不知道拿这些砖去怎么用。于是,叛军到了,在城外展开攻势,李光弼这时就让士兵们在城内砌砖加高城墙,有毁坏的地方就补修。史思明本来派人去取攻城器具,奈何这部分人马半路上被击破,所以只好继续与城里相持。这样围攻了一个多月,还没攻下来,史思明挑选了一批骁勇善战的精兵,让他们打游击战术,告诉他们说:“我率兵攻打城北,你们就暗中往城南;我攻打城东,你们就向城西,只要是有机可乘,就立刻进攻。”但李光弼军令严整,无论有无叛军来攻打,城上四面守军都十分警惕,所以叛军也没得逞。李光弼又找到了安边军中的三个铸钱工匠,这三人善于挖地道,所以李光弼发挥了他们这方面的才干,在城下也挖了一个,如果有叛军士兵在城下叫骂,李光弼就让人从地道中拉住那人的脚把他拽进来,然后在城墙上当着叛军的面杀掉。从此叛军养成了个习惯,走到城前都要先看看地面。有了地道,叛军想用云梯、土山之类的攻城器具的计划也泡汤了,因为那些器具在临近城门时都陷入了地中。李光弼的办法比之于张巡的办法来,没有那么聪明,但却是非常好用。叛军捞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就退到城墙数十步以外,死死地把城围住。太原城中虽不见吃紧,但总这么围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李光弼便假意提出要投降叛军,定好了日子出城,所以叛军非常高兴,不加防备。暗地里,李光弼却让士兵们又去挖地道,这回是挖在叛军营地的附近,挖好后用木头顶住。到了约定的那天,李光弼率兵站在城上,派遣裨将率领数千人出城假装投降,叛军也没有准备,全都站着观看。忽然间,营中地面塌陷下去,摔死了一千多人,叛军顿时惊慌起来,唐军乘机擂鼓呐喊,出城袭击,一举俘、杀叛军一万多人,大获全胜。李光弼守城,很多地方用到了地道,虽然没有现代的地道战那么发达,但也起到了相当作用,我们不妨称之为“土拔鼠守城术”,不过叛军给李光弼的称呼就好听多了——“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和阎罗王两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啊不,得说是两神),他们俩都是佛教中人,居然一起掌管地狱,真是“神”才浪费啊。如果史思明围太原也像尹子奇围睢阳围了一年,最后太原的情形未必好到哪去,但谢天谢地,安禄山被安庆绪杀了,史思明被命令回守范阳,只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进行围攻太原的事业。可惜他们没有史思明那般的能耐,最后被李光弼出击打败,损失了七万人马。
诈降曾经是李光弼对史思明用的一条计,也许李光弼有过亲身体验,更了解真降与假降的个中味道,再加上长期与史思明对战,两人必然都很了解对方,所以李光弼觉得史思明的投降是假装的,只是权宜之计。不过,史思明即使想反,也要考虑到人心士气,无缘无故的反叛只怕不会像现有历史这样令人同情。史思明向西大哭,不管真也好,假也好,他心里也肯定有委屈的成分,因为他当时完全可以在唐与燕之外独立为一支力量,但他选择了投唐,不管怎么说,对唐朝都是有利而无害的。而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则为史思明脱离唐朝提供了正当理由。
可见,史思明在安史之乱的前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李光弼对战,几乎就没怎么赢过。至于蔡希德那么容易就被李光弼打败,看来他们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不过,下面将要介绍的一场战斗,史思明不但要面对李光弼,还有郭子仪,另有其他好几个人。而史思明与九节度的对战,究竟如何呢?不由得想到《红楼梦》里宝姐姐的《临江仙》:“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七、九节度对战史思明
乾元二年(公元758年),八月十一日,李光弼入朝。十七日,肃宗任命郭子仪为中书令,李光弼为侍中。第二天,郭子仪便返回节度行营。这次两人回朝,可能是有什么事,也许是准备讨伐安庆绪事宜。因为不久,肃宗便花血本准备要消灭安庆绪。
但肃宗仍需要借助回纥的兵力,此前,肃宗为了进一步拉拢回纥,可谓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他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然后又把女儿宁国公主嫁了出去。和汉朝和亲差不多,唐朝嫁出去的几乎也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像李治和武则天,为了不把太平公主嫁到那么远,甚至让她假装做道士。《汉武大帝》中说南宫公主是嫁出去的汉景帝亲女,南宫公主是汉景帝的女儿这没问题,但她真的嫁出去了吗?《史记》、《汉书》中没有记,但宋朝的《天工开物》上却说了这么一句,实在无法拿它当成信史——就是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绝不爱惜一个女儿的唐太宗,他嫁出去的公主却没一个是他的亲生女儿,想想也是,毕竟自己的亲生骨肉,谁能舍得?当初看《康熙王朝》时,看着蓝齐儿凄伤却无泪的说“北京的鸟儿就是飞断了翅膀,也飞不到这来啊”时,很替她难过,不过这位格格更是子虚乌有的人了(虽说她是编出来的,但康熙确有几女嫁到了蒙古,只是没这么“惨烈”而已)。唐肃宗之前出塞和亲的公主,没一个是皇帝亲女,现在,肃宗把儿女嫁到回纥,想必也是心痛不已。查了一下唐书中的记载,肃宗果有一女,封号为萧国公主,初封为宁国公主,看来就是她了。宁国公主先前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乾元元年,嫁到回纥,肃宗亲送宁国公主到咸阳,公主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弄得肃宗心里很难过,哭着回到了长安。回纥可汗起初很是傲慢,说他和肃宗都是君主,所以要唐朝使者下拜,王瑀和鲜于叔明说“我们大唐和亲的公主从没一个是真的(反正也是公开的秘密了,自己说出来倒也很实在),这次让宁国公主出嫁那也是看可汗有功才抬举你的,可汗既是我们皇帝的女婿,哪能坐在榻上受册命呢?”一席话说的这位“英武”可汗无言以对,乖乖的下拜受命。第二天便立宁国公主为可敦。不过,公主第二年就回来了。通鉴中记载说是可汗死,回纥人差点杀了公主为人殉,公主哭着说:“回纥慕中国之俗,故娶中国女为妇。若欲从其本俗,何必结婚万里之外邪!”虽然免死,但还是得剺面才行,由于她无子,回纥人八月间便让她回到唐朝。这时,由于有了这层关系,回纥可汗派遣骨啜特勒和帝德两人率领精骑三千来助唐讨伐安庆绪,肃宗让同是回纥亲家的仆固怀恩带领他们。
当初安庆绪刚到邺郡时,势力分散,但仍占据着七郡的六十余座城,兵粮充足。但安庆绪显然不如安禄山,安禄山好歹也是等到把唐朝皇帝赶出了长安之后才日夜享乐的,安庆绪被唐朝从洛阳赶到邺郡,居然这时有心思享乐,也真是够颓废的。他不理朝政,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庭台、楼船池沼,“白日放歌需纵酒”(可怜杜甫的诗啊,居然被我用在这里),不说他没心没肺,也是醉生梦死了。而他的大臣高尚和张通儒等人又争权夺利,闹的不和,所以朝政也是混乱的很。可惜追随安庆绪的大将蔡希德,虽然很有才略,部下兵马又精锐,但在他性格刚正,经常直言不讳,张通儒就进谗言杀死了他。蔡希德一死,无疑是安庆绪的一大损失,别的不说,他这一死,他部下的数千人都四散而逃,其它将军物伤其类,也都怀有怨望,不肯卖力。安庆绪任命崔乾佑为天下兵马使,总揽兵权。崔乾佑虽然也是名将,但他刚愎好杀,士兵们都不愿意为他出力。
九月二十一日,肃宗一下子派出九个节度使,共同去讨伐安庆绪。开始是先派了一批人,这前一批包括: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及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和河南节度使崔光远,这是七个节度使,此外还有一个平卢兵马使董秦。这几人率领步、骑兵总计二十万前去讨伐安庆绪,接着肃宗又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关内及泽潞节度使王思礼率兵助战。所以是九个节度使,外加一个兵马使,总计十员大将,出兵征讨安庆绪,看来肃宗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想要彻底解决叛乱的问题。
肃宗有此决心甚好,但他同时又有疑心,甚是不好。史书上说是李亨因为考虑到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元勋功臣,而且不相上下,难以相互统属,因此没有设置元帅,只是让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来监军。可能这一点也确实有些不好办,不过李光弼也曾任郭子仪手下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果任命郭子仪为主帅,不致产生多大异议,肃宗何苦在这么个问题上犯愁呢?所以,只能说是借口,肃宗还是不放心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朝臣。这么说,那让一个皇子当挂名元帅不就解决了么?肃宗既然曾经这么干过,此时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呢?我觉得,这并非是肃宗没有想到,而是他想到了也没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看看肃宗十四个儿子的情况,其中有五六个都是早薨,自九子僙开始,都是至德二年始封,之所以晚封,当然只能一个理由,就是他们年纪太小。而前八个当中,排除夭折的两个和在这几年当中就死了的彭王仅,其余五个,李豫已做了太子,当初肃宗让他立功以树威的目的早就达到了,何况十月的时候又得举行册封大典,因此不宜再轻出;本来建宁是个非常(这个非常指从身份而言)、非常(这个非常指从才能而言)、非常(这个非常指从包括我们在内的人望来言)合适的人选,奈何早已被杀,剩下的就只有此时为赵王的李系,和兖、泾二王。后两人为肃宗的六、七子,可能年纪也不大,再加上他们的生平介绍几乎就只有一句,可见两人即使是后来也是非常平凡的,肃宗不可能任命他们。因此,此时就只能指望肃宗次子赵王系任元帅了,但肃宗没有这么做,原因何在?我们后面还会说到李系,从后面的事情来看,这个人比较平庸。知子莫若父,肃宗当初既能看出建宁的出众,也肯定能看到李系的缺点,对比之下只怕对李系难免有些失望。肃宗如果觉得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元帅,他是不会不提出来的,他当初一再想用建宁为帅,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而他不任赵王为帅,只能说明他并不觉得赵王可担负得起这个任务。虽然后来的确是以赵王来做天下兵马元帅了,但那的确只是个招牌。广平当初还曾亲自出马,而赵王则是寸步未离长安。所以,肃宗的十四个儿子,此时没有一个可以出征的,那么元帅之职,宁缺毋滥。肃宗宁可让一个宦官来指挥、监军,也不要大臣掌权,疑心也是太重了,哪怕是平时极“亲任”的郭子仪、李光弼也不行。其实这也是拜安禄山所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最后又如何呢?肃宗不得不加倍小心,生怕大权旁落,生怕又出现一个尾大不掉的祸根。但九个节度使,居然没人来做主帅,这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这次征讨安庆绪,起初唐军几乎占了压倒性优势,但由于有了史思明的参与,后面的情形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郭子仪率兵从卫州汲县的杏园渡过黄河,向东到达获嘉,击败叛军大将安太清,安太清退保卫州,郭子仪进兵包围,十月初七派使者入朝报捷。其它几路,鲁炅从阳武渡过黄河,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渡河,最后他们和李嗣业所部一起在卫州城下与郭子仪会师。安庆绪则将邺郡的全部兵力,总共七万人马来救卫州。叛军分为三军,崔乾佑率领上军,田承嗣领下军,安庆绪亲自率领中军。郭子仪命令三千弓箭手在军垒后面埋伏,命令他们说:“我如果领兵退却,叛军必定来追击,那时你们就登上垒墙,擂鼓呐喊然后就射箭。”这差不多是叛军总用的办法,如今请君入瓮,郭子仪也用起了伏兵。交战之际,郭子仪假装退却,引叛军追赶,来到垒下,伏兵一齐射击,箭如雨下,于是叛军败退,郭子仪便率兵追击,杀得安庆绪大败。此战,唐军俘虏了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并立即杀了他。卫州平定。
安庆绪败逃,郭子仪率兵一直把他追到邺城,这时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也都领兵相继赶到。安庆绪重整残兵与唐军又战于愁思冈,结果又被打败。叛军损失了三万人,被俘虏的也有一千人。这样,安庆绪只好入城固守,被唐军包围。危急之下,安庆绪派薛嵩向史思明求救,并答应把帝位让给史思明。史思明想要发范阳的十三万兵马来救援邺城,但他不敢贸然进军,就先派部将李归仁率领一万人驻扎在滏阳,和安庆绪遥相呼应。
在郭子仪那里取得胜利的同时,崔光远也率兵克复了魏州。肃宗本来任命萧华为魏州防御使,可这时史思明又把军队分为三路,一路出邢州、洛州,一路出冀州、贝州,还有一路从洹水进军魏州。战事紧急,郭子仪上奏请求由崔光远代替萧华,肃宗同意。史思明趁崔光远初到魏州之机,率兵大举进攻,崔光远派部将李处崟迎战,结果李处崟连战失利,退回城中。叛兵追到城下,扬言道:“李处崟召我们前来,怎么他现在不出来呢?”这是叛军的离间之计,可怜崔光远没有好好辨析,中计将李处崟腰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却也不能轻斩大将,李处崟作战勇敢,深得军心,他被杀后,士气大降,军心涣散,崔光远抵敌不住,只好脱身逃回汴州。九个节度使中的一个,已经退了下来。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陷魏州,杀死三万余人。
过了两天,也就是次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祭天,自称为大圣燕王,此时史思明已是很明显的表现出来有野心了。李光弼说:“史思明攻占魏州后却按兵不动,这是想令我们松懈下来,然后趁我们不备,用精兵突袭我们。请让我与朔方军联合进逼魏州,向史思明挑战。史思明鉴于嘉山之败,必然不敢轻易出战。这样旷日持久,拖住了史思明,安庆绪那边就好办了,我们必将克复邺城。一旦安庆绪兵败而死,史思明就失去了号召力,难以指挥叛军。”这本是一个围城打援的好主意,虽然有点冒险,但如果制住史思明,安庆绪这边的确好办的多,假如安庆绪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李光弼也不会轻易提出这个计划。如果真按这个办法来,或许唐军可以再创围洛阳破虎牢那们的神话,可惜鱼朝恩认为此计不可行,最后只好作罢了。
这时唐军剩下的八个节度使中,镇西节度使李嗣业在攻打邺城的过程中,被乱箭射中,于一月二十八日去世。李嗣业是一员大将,他的战死无疑是唐军一大损失。于是镇西兵马使荔非元礼接替李嗣业来指挥军队。
由于唐军人数众多,而且围城日久,打仗需要花钱,需要消耗粮食,唐军这一来二去,消耗甚多。原来李嗣业任命段秀实为怀州长史,主管留后事宜,到这时管后勤的人中就只有段秀实仍在运送粮草,招兵买马,用以供应镇西行营兵。
郭子仪等人包围邺城,不能总这么耗着,也得想办法攻城。于是唐军筑垒两道,挖壕三重,堵住漳河水,然后放水灌城。可怜邺城中,井里、泉里都是“水满为患”,人们只好构栈而住——奇怪,有个地方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