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馥香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古代才女的美丽与忧愁:馥香记 作者:江湖夜雨     
馥香记 简介   
红消香断有谁怜(代序)   
读《红楼梦》,看到贾宝玉对女儿无比的推崇:“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字号还要尊荣无对的呢!”正所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红袖馨香的女儿们正是水做的骨肉,花做的精魂。 
美人如花花似梦,少女情怀总是诗。对于大多数女子来说,在她们的心中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杀伐决断,尔虞我诈的鬼域伎俩,她们重情重爱,伤春悲秋,衣带渐宽,只为了问一个这世间,到底情是何物。周汝昌先生曾写道:“凡以‘青’构成的字都表示精华之义。我曾说过一段话:米之核曰精,日之朗曰晴,水之澄曰清,目之宝曰睛,草之英曰菁,女之美者曰靓,男之俊者曰倩,故一切人、物的最宝贵的质素都借米之精而喻称为‘精’,而单指人的精神方面之‘精’即是‘情’”。历来女儿情长,古往今来的浩浩江水,流不尽女儿们的闲愁清泪!天地间的花月春风、画桥烟柳、湖光山色,美则美矣,但又如何比得上女儿们眉如春山、眼如秋波,浅嗔娇笑? 
花分百种,女子也是如此。美女以绝色容颜愉悦我们,才女以落落素心涤荡我们。有的女子娇艳如 
海棠,雍容如牡丹,有倾国倾城之姿,但却徒有其表。而那些兰心蕙性的才女们,更为让人喜爱和崇敬。张爱玲曾说过人生三大恨事,其二就是“海棠无香”。确实,只有如花似月的迷人容貌而无半点才情的美女们正像有色无香的海棠。而钟灵毓秀的才女们却如幽香之兰,寒香之梅,穿越千余年的时空,依然余香不尽,正所谓“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林黛玉曾这样感叹:“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确实如此,才女们是不甘寂寞的,她们都非常的有个性,有才情,但世间的事往往是越平凡越平安,在旧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这些才女们的所作所为更让世俗之人惊诧、非议、打击。“可欣、可羡”者固然也有一些,但还是可悲、可叹者居多。她们或在“金井梧桐秋叶黄”的深宫里怨悲团扇;或在“暗灯凉簟怨分离”的深闺中怀我良人;或嫁为一个俗不可耐的商人之妇,早早逝去,只留下断肠诗句断肠人。有的才女“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成为“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的青楼女子,有的才女晚景凄凉,远离故土,有着“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霜华”的憔悴。有道是“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越是美好的事情就越是脆弱。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古代的才女更是难上加难,苦中加苦。绝大多数的才女都是“薄命司”中的人物,才比天高,命比纸薄,正是才女们的写照。 
在“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的漫漫等待中,这些才女们只好将心思放在吟诗作词、绘画剌绣中,但是在传统的观念中,女子所创作的诗文书画是不能传出闺阁的。这其中,不知有多少铭心刻骨的真情之作在岁月长河中就此湮没,不闻于世。这其中,不知有多少冰雪聪明、七窍玲珑的女子被漫漫的历史风沙所掩,就此默默无闻。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才女们表现出来才情却是不容抹杀的,也是无法抹杀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录有许穆夫人的诗篇,而后世的班昭、蔡文姬、谢道韫、苏蕙……这些历代才女,像山间溪畔的香花,给呆板乏味的文史典籍添了不少的姿彩。她们的诗文空灵奇幻、镂玉雕琼,纵使男子看了也要赞叹不已。而才女们从自身的切身体会中写出的缱绻情愁,其中之细腻真情,更远非男人代拟者所能及。 
遗憾的是,历史中有记载的才女并不多,有诗文书画传世的更是少之又少。“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让我们细细品味才女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让我们悠然神往,想像她们当年“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的风韵,感受她们的风流文采,缱绻情愁,去追寻那一缕馥郁的馨香……   
馥香记 后记(1)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个冬天,窗前虽然和以前一样并没有梅花,只有一些老树枯枝,依然是那样的单调萧瑟,可是这个冬天我的心却如同处于香雪海一般的花丛之中,因为我的思绪一直在追寻那些天香馥郁的才女们。 
才女们并非全是美女,而故事中、小说中、影视中,美女总是比才女出镜率更高一些。很多作品提到才女时往往也只注重于描述才女们的风流故事,而对其才学方面介绍得不多。幸好拜网络之赐,国学类网站上二十四史以及诸多古籍文献众多,才得以从第一手资料中窥得才女生平诸事种种。 
曾读到明代程羽文的一篇文章,名叫《鸳鸯牒》。这位前辈在序中说:“古今多少才子佳人,被愚拗父母板住,不能成对,赍情而死,乃悟文君奔相如,是上上妙策”,程羽文感慨于佳人难得佳偶,于是他自封超级月老,将三十六位古代佳人另择佳偶。 
他的择配是超越时空的,他将晋左芬配梁元帝,又将萧观音指婚给李煜,这些皇帝是好诗文的,所以这样安排。班昭许配给了郑玄,郑玄曾注过《十三经》,其实是班昭的后辈,程羽文说他们组成家庭后会是“六经为庖厨,百家为异馔”,可以志趣相投。他说蔡文姬宜配击鼓骂曹的弥衡——“以《胡笳十八拍》佐渔阳三挝鼓。宫商叠奏,悲壮互陈。”这倒未必合适,弥衡性格太古怪,并非好老公。有网友说蔡文姬嫁给杨修倒不错,他们俩整天猜猜“黄娟幼妇”的字谜什么的,而且有文姬求情,可能杨修的脑袋也能保住了。但在程羽文的安排中,杨修被“指婚”给苏蕙,他说:“苏若兰,回文一锦,妙截天录,正索解人不可得,宜择杨德祖……” 
他给谢道韫安排的是著名帅哥潘安,至于薛涛,他说“宜远配张绪杨柳,魏收蝴蝶”(这两人都是才子帅哥,有“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之说)。好家伙,一下子给安排了俩。这还不算多呐,朱淑真给安排得更多:“朱淑真,宜配苏子瞻、秦少游、晁无咎、陈季常、黄山谷、王晋卿、晏同叔、苏子美、柳耆卿辈,绮舌交酬,锦肠不断。”可能是鉴于朱淑真所嫁非偶,为之同情吧,一古脑给她介绍了这么多“男朋友”,几乎包括了宋时所有才貌出众的才子,任她挑选。李清照虽然和赵明诚是完美的一对,但是李清照后来嫁的张汝舟却是提不起来的豆腐渣,于是程羽文觉得李清照再嫁时应该选王十朋、谢希孟、米芾、陆游等人,可以一起“以金石剩录,乐此桑榆”。 
对于这些,当然无非是打趣搞笑罢了。其实曲高者和必寡,才女得佳偶者极少。程羽文的“婚姻介绍所”里不限古今,十分理想化,也未必就完全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程羽文的《鸳鸯牒》限于明代以前,本来也想将书中所有的才女都来个“乱点鸳鸯谱”,但想起秋瑾女侠所说的“生不逢时,性难谐俗,身无傲骨,而苦乏媚容,于时世而行古道,处冷地而举热肠,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之语,不觉恻然。明清两代中的才女们本身就过得够凄苦的了,不忍再唐突佳人,以此调笑打趣。 
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虽然,“玉环飞燕皆尘土”,但是才女们留下的诗文依然让我们为之动情,才女们的窈窕神韵依然让我们神往和追寻。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 
路随人茫茫。 
人生是美梦与热望,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 
何去何从去觅我心中方向,风仿佛在梦中轻叹, 
路和人茫茫。 
人间路快乐少年郎,路里崎岖、崎岖不见阳光。 
泥尘里快乐有几多方向,一丝丝梦幻般风雨, 
路随人茫茫。 
全书就要完稿了,边敲这篇《后记》边听这首《倩女幽魂》的主题歌,正所谓:“春去诗惜,秋来赋悲。闻解佩而踟踌,听坠钗而惝恍。粉残脂剩,尽招青冢之魂;色艳香娇,愿结蓝桥之眷。病可原也。” 
平生可喜可乐事极少,而此刻一笑。 
红消香断有谁怜(代序)美女以绝色容颜愉悦我们,才女以落落素心涤荡我们。钟灵毓秀的才女,有如幽香之兰,寒香之梅,穿越千余年的时空,她们那一缕馥郁的馨香,依然余香不尽,让我们悠然神往。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许穆夫人始留名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们只能从这样的诗句中去遥想许穆夫人的聪明和美貌了。 
亭亭山上松,终岁常端正——霜晓寒姿看班昭班昭一生德高位崇,生前身后都荣光无限。在此后的文学史上,班昭几乎成为才女的代名词。这个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冰雪女子,其所作的《女诫》,却禁锢了千千万万的女性上千年。 
辞根散作九秋蓬——胡汉恩仇文姬泪一个千古闻名的才女以她孱弱的双肩默默承受厚重的胡汉恩仇,用《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的悲歌来倾诉这怎么样也无法释怀的恩恩怨怨,她那富有传奇色彩不同寻常的悲惨际遇,使她的诗作成为千古绝唱。 
雨打梨花深闭门——烟锁重楼悲左芬命运有时候是由不得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如果大家细读一下左芬的诗文,依然可以听得见像左芬这样的宫中怨女透过漫长的岁月,透出发旧的旧纸,从厚厚的宫门里发出的一声叹息。 
天上碧桃和露种——咏絮才女谢道韫什么叫做大家闺秀?什么叫做贵族名媛?什么才是高华不俗的天仙气质?如果你能够了解谢道韫,你才会明白这一切。千百年来,这个冰雪一样高洁晶莹,柳絮一样轻舞飞扬的女子早已成为才女的化身,让人无限神往。 
情丝织就回文锦——兰心蕙性苏若兰这是一个兰心蕙性的女子。为挽救另有新欢的丈夫,其千丝万绪织就的《璇玑图》,隐藏了千种柔情,万种思念,千声诉、万古怨。换成现代,又有谁有这等的幸运,遇上这样冰雪聪明、温宛挚情的女子? 
日边红杏倚云栽——点斗魁星是婉儿一个一生始终接近于最高权力中心,曾像神话中的文魁星一样掌管着天下文宗、荣光一时无限的美貌女子,是否就比那些穷愁苦吟的才女们生活得更加精采?惜哉婉儿! 
红杏枝头春意闹——吴兴宝贝李季兰如今有“上海宝贝”卫慧之类的美女作家,大唐时也有。而且大唐的美女作家们比现在的卫慧、棉棉之类的更美女更作家,其放纵、大胆和开放,丝毫不亚于现在的美女作家们。 
此花无日不春风——扫眉才子是薛涛作为官妓的薛涛,一生还算是不错的,少有才名,老得安乐,生前享高寿,身后有盛名。但有谁知道,她最后的心中是存着“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的凄楚,还是阅尽人间沧桑的坦然?扫眉才子、西川校书薛涛,能直追诗圣老杜,要平分工部草堂,谁敢以轻贱视之? 
揉碎桃花红满地——难得情郎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此句一出,不知有多少红粉女儿为之感叹落泪。“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鱼玄机的洒脱开放,也让人慨叹不已。有这样的心思,鱼玄机的风流韵事也自不少。 
芙蓉新落蜀山秋——花蕊夫人嘲男儿“花蕊夫人”是一个非常别致的雅号。像花蕊一样的女子,却写出这样铿锵的诗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在那个年代,一个弱女子是没有能力做些什么的,但能有如此的气慨,也是很难得了。 
零落成泥碾作尘——北国佳人萧观音“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萧观音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自古以来多情多才的女子总是磨难重重,倒是思想庸俗、头脑冬烘的傻大姐们大都活得挺滋润。 
自是花中第一流——千古明月李清照此花不与群花比,自是花中第一流。是啊,李清照在如花的众才女中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卓而不凡。她的名字和明月同辉,永远辉映在清朗的天空,把洁白如银的清光照向人间。   
馥香记 目录(2)   
花因喜洁难寻偶——断肠词人朱淑真颜色如花命如叶,自古男子多薄幸,他亲口许诺的誓言,根本是不能信的!从此,朱淑真的心情不但孤寂,而且绝望。她满怀幽怨地说: “待封一掬伤心泪,寄与南楼薄幸人”,她的梦已断,心已死。 
别有倾城第一花——严蕊不是爱风尘“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可以想像,后世不少被迫迎来送往,周旋于男人身边,过着卖笑生涯的女子,在夜静心伤时,也会记起严蕊这句心酸之词的。 
虚心终待凤凰栖——秀出丛林管道升管道升作为元代唯一一个诗书画兼通的大才女,哪里只是“乡里”名不没,应该是“千秋青史名不没”才对。2002年举行的北京荣宝斋春拍中,管道升的手卷《墨竹》估价高达280万人民币,为迄今中国女画家作品拍卖的最高估价。 
百伶百俐花解语——“十能”才女薛素素薛素素多才多艺,棋、诗、书、画、弓、歌、舞、琴、箫、绣等,无不工绝,有“十能”之称。其灵慧之气,不独赋于当时,且托脂砚流入《红楼梦》中, “千古风流说到今”,思之令人神往不已。 
映水兰花雨发香——秦淮名艳马湘兰据说马湘兰长得并不是出众的美艳,但她独有的气质和言语让人觉得魅力无穷。时人称“凡游闲子沓拖少年,走马章台街者,以不识马姬为辱”,正是“寻芳不识马湘兰,自夸风流也枉然”。 
明月梅花共一梦——多愁多病董小宛董小宛的性格其实是最不适合当卖笑迎欢的青楼女子的,她的性格娴静忧郁。秦淮八艳之中,董小宛的性格最为内向,很有些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所以有人说林黛玉的形象就来自董小宛。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才高志傲柳如是也许她的死正是因为那个时候她已经生无可恋:她爱的人死了,爱她的人也死了;最重要的是,她看不到有任何复国的希望,所以她的心也死了, 她本来就觉得生无意趣。 
湘江竹上痕无限——端生重续《再生缘》清时有“南缘北梦”之说,是说南方以《再生缘》最佳,北方以《红楼梦》为首。《再生缘》的作者就是陈端生。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曾经有这样一位大才女,她本不应该这样默默无闻。 
菊花虽艳奈何霜——平生最苦是双卿“野菜自挑寒里洗,菊花虽艳奈何霜”,看到这一句,不觉百感交集,几欲滴泪,看多了诗词中的愁肠离恨,已经有些麻木。但是这句诗,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柳絮飞,萍叶聚——吴藻难觅双飞翼吴藻是个很有个性的女子,她那些变装、玩“同性恋”之类古灵精怪的行为放在现在也是很大胆的,笔者平生最佩服吴藻这样不受常礼拘束的人,奇女子固不可以寻常裙钗所为度之。 
丁香空结雨中愁——名满京华顾太清满人中也有不少人作诗填词还是比较出色的,有“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这样的说法。就是说满人中男人作词最好的当属纳兰容若,而女子中作词最好的就应该是顾太清了。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热血化碧涛想一想我们,真正舍已为人、忧国忧民又有几人?每天不都是在为自己的名利奔波?所以我不敢久视秋瑾女侠的照片,在她剑一样的目光下,自感庸俗渺小,汗颜无地。 
后 记“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个冬天,窗前虽然和以前一样并没有梅花,只有一些老树枯枝,依然是那样的单调萧瑟,可是这个冬天我的心却如同处于香雪海一般的花丛之中,因为我的思绪一直在追寻那些天香馥郁的才女们。”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许穆夫人始留名   
春秋姊妹花:许穆夫人的母亲   
许穆夫人的身世可是一言难尽,不大容易说清楚。《列女传》上的“卷之三·仁智传”中,说“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许穆公之夫人也”。这个说法有误,更常见的说法是卫懿公是许穆夫人的哥哥,这个说法也不完全对。她的辈份说起来很麻烦,但许穆夫人的母亲是鼎鼎大名的齐宣姜(春秋时代齐僖公的女儿,齐是国名,姜是她的姓,因为嫁给了卫宣公所以就叫宣姜),这却是毫无疑问的。 
说起齐宣姜和她的妹妹齐文姜,这对姐妹那可是当时芳名远播的大美人,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姐妹花。不过春秋齐国这对“twins”,名声却很不好。妹妹齐文姜居然和自己的哥哥(即齐襄公)乱伦,后来虽然嫁给了鲁桓公却还念着这不伦的旧情,更让人惊诧的是,事隔十几年后,在鲁桓公访问齐国时,她和亲哥哥齐襄公又搞在一起,被发觉后,齐襄公甚至干脆派了个大力士在车上把鲁桓公用力一夹,捏得肋骨都酥断了,当即死掉。齐文姜害了老公,不敢回鲁国去,她儿子鲁庄公接她到了齐鲁之间的禚地住,这地方既不属于鲁国,也不属于齐国,两人经常在哪儿幽会。后来齐襄公被作乱的手下杀死,她才收了心,开始全心帮助她儿子治理鲁国的国政,并亲自指挥军队屡败强敌,表现出极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可以称得上是个少有的女军事家。所以千年来人们对于齐文姜毁誉参半,是个难以评说的复杂人物。 
这是许穆夫人姨姨的事迹,而她的亲生母亲齐宣姜更倒霉一些。宣姜本来许配的是卫宣公的儿子伋,但是卫宣公是个老流氓(说卫宣公是老流氓一点也不错,这厮年轻时和自己的小妈私通,这个儿子伋就是这样生下来的),听说齐宣姜艳若桃李,顿时垂涎三尺,居然来了个“掉包计”,在黄河边上筑了一座新台,把新娘拦截了下来,自己钻进洞房当了新郎。虽然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男女关系确实乱得够呛,但是卫宣公的这种行为在当时也是为世人所不齿的,《诗经·邶风》中有一篇叫《新台》,讲设网本为捕鱼,却事与愿违,得了个癞蛤蟆,说的是这件事。 
卫宣公的所作作为实在令人不齿,但有人写这段故事时这样说:“小公主盖着盖头,糊里糊涂地和老东西行了婚礼。直到进入洞房,宣姜才发现,当初来相亲的俏郎君变成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其实这样描述未必符合历史实际,卫宣公的丑陋主要还是在行止上,年纪倒不一定十分老丑。因为春秋之时结婚都极早,据说伋这年不过十六七岁,伋是卫宣公和其庶母私通生下的,当时的年纪肯定也不太大,所以卫宣公当时也就三十多岁最多四十来岁吧,不至于是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儿。《新台》一诗将卫宣公比喻成癞哈蟆,其实更多地是厌恶他的作为。   
错综离奇的身世   
不管是不是老头,当时的齐宣姜是无法选择的。于是只好跟着卫宣公一起生了两个儿子--寿和朔。据史书上说,这兄弟两人的性格大不一样,寿是仁义善良的,而朔却偏狭狠毒。等寿和朔渐渐长大后,卫宣公才真的老了,要考虑后人继位的事情了。朔就和他妈宣姜说,如果卫宣公死了后,让伋即位,伋一定会害了他们母子三人。这时候宣姜的感情只放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了,就一心一意挑唆卫宣公杀了这个曾经是自己未婚夫的伋。 
没有想到寿和伋的关系却很好,寿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跑去告诉伋,而伋是个坚信“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呆瓜,他甘心就死,让跑也不跑。这寿也出奇地仁义,居然把伋灌醉了,假扮成伋先跑到杀手的埋伏位置,让杀手将他杀了(当时也没有照片,杀手也不认得谁是谁)。伋也是个很重情义的人,酒醒之后,看到寿为他而死,竟然追上贼人,想用自己再换回寿,但寿早已被杀,贼人一看伋自己送上门来,当场又杀了伋。《诗经》上记载的《二子乘舟》一诗,就是和这个故事有关。 
在这一个阴差阳错的事情中,最大的赢家就是阴险狠辣的朔了,一下子除掉了两个自己走向王位路上的绊脚石。但卫宣公和宣姜是十分疼爱寿的,听说寿死了,都是痛苦万分。卫宣公毕竟上了年纪,急痛攻心,竟然一命呜呼了。于是朔这厮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国王,就是卫惠公。 
卫惠公的所作所为并不得人心,当了没有多久,卫国的大臣贵族们拥护和伋一母所生(应该就是卫宣公的庶母,后来收为他老婆的那个夷姜所生)的黔牟即位。朔跑到他姥姥家――齐国去求援了,当时齐国正是他舅舅齐襄公(也就是那个和妹妹齐文姜乱伦的那家伙)执政,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卫惠公来了个“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不过他的小命却不长,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齐襄公为了促进齐国和卫国旧族的关系,居然力主让宣姜再嫁,嫁的人是谁呢,说出来让我们现代人十分奇怪,这人叫顽,当时封为“昭伯”,所以又称为“昭伯顽”,此人是和宣姜原来许配的未婚夫伋一母所生的兄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