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间地狱-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⑧ “开膛取心”。双庙据点的日军中川曾吃了50多个人心;    
    ⑨ “钢针绣骨”。用大铁丝往手指头上或头顶上扎,扎进5寸至1尺深。    
    此外,还有“皮鞭沾水”、“辣水涨肚”、“熏烧活人”等等毒刑。抗日政府做过一次统计,1942年1月至1943年12月,全县被日寇“检举”入狱死亡的达12万多人。1943年“人圈”里普遍发生了伤寒病等瘟疫,死亡6000多人。厂沟人圈700人,两年死亡265口人,占总人口的28%。真是“无村不戴孝,处处有哭声”。    
    1944年,德、意法西斯战争失利,日本侵略者在东方战场也陷入被动局面,于是加紧了对“满洲”的控制,首当其冲的是在西南国境线上彻底摧毁“无人区”里的抗日根据地。为了控制199座“人圈”,半年内,日伪策划了两次“大检举”。    
    1944年2月,日寇嗅到在“人圈”内并未切断广大人民群众与八路军、游击队的联系,兴隆日本宪兵队曾向锦州“西南防卫”司令官呈报情况说:潵河流域一带(即迁遵兴县八区)居民“完全当八路匪、通八路匪,没有好人”。因而,伪锦州军事特别法庭人员于旧历正月初二日,秘密到达潵河川。初二夜,大批日伪军警在全县“人圈”里逮捕2000多人。在县内各地屠杀几百人,其余全部被送往东北充当劳工。    
    1944年6月间,日伪军警将所有“人圈”内的八路军和地方抗日干部的家属,不分男女老幼全部逮捕,据统计约500人左右。在野蛮拷打和污辱后,又全部运往东北充当劳工。    
    从1944年1月开始,日伪以1万多兵力“扫荡”五指山区、横河和驴儿叫根据地,又以5000兵力“扫荡”大、小黄崖根据地。日伪军带着帐篷,住在山上,搞“铁壁合围”,扬言要把“无人区”的每块石头都翻过来。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虽然抗日军民英勇抗击,仍牺牲300多人、冻饿死亡1000多人。中田村被围攻11昼夜,被屠杀274人。1944年1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军率李国、朱盛林讨伐队“围剿”成功村,将被围群众剥光衣服,有的剜心挖眼而死,有的剜去生殖器。李存隆妻被剖腹剥去胎儿,贾成富被一块一块地割去身上的皮肉,再让洋狗撕裂,活活地被折磨而死。全村被惨遭杀害31人。成功村人民化悲痛为力量,誓死为同胞们雪恨。他们先后炸死炸伤日伪军50多人,打死打伤60多人。党支部组织委员、18岁的共产党员傅春抢救了60多名乡亲的生命。当最后自己被敌人围住时,拉开手榴弹炸开自己的胸膛。黄土坡村孙连举妻,为了不暴露集体目标,将怀里哭叫的小儿毅然掐死。仅在三个区里就有11位母亲为了大义舍了儿女的生命。黑河川有一位怀孕的妇女,为了不影响集体行动自己躲进深山密林,在冰地上降生一个婴儿,自己接生后起名叫“冰儿”,借以铭记奇苦浩劫,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日伪军围山时,如果捉到年轻妇女,即抓回去奸污,她们宁肯战斗而死,也不愿屈辱偷生,全县守节而死的青年妇女不下千人。    
    日寇在兴隆大肆制造“无人区”的3年里,共屠杀15 400人,抓走15万人,其中除在本县集体屠杀约1000人外,其余全部被送往东北和日本内地充当劳工,几乎全部死在外地。3年间,被烧毁民房7万多间,抢走大、小牲畜3万多头。全县1941年统计有16万余人,日寇投降后统计只剩10万余人,合计被杀害、抓走、监禁、疫病、冻饿等非正常死亡5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兴隆人民用热血撰写了一代非凡的历史,让我们后来人永远从中记取血的教训。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承德县“集家并村”及“无人区”(1)

    中共承德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    
    按:这份材料是根据伪热河省总务科于伪满康德十一年(1944年)调制的承德县行政区划图和有关“集家并村”资料,经与现地名核对整理而成。    
    一、街村名称    
    全县共1街23村。    
    承德街(现承德市)。    
    全县23个村:两家村、汤泉村、二道河村、头沟村、高寺台村、三沟村、老爷庙村、双峰寺村、庄头营村、干柏河村、六沟村、野猪河村、砖瓦窑村、上板城村、新杖子村、安匠村、塘头沟村、下板城村、上谷村、小寺沟村、暖儿河村、全宝河村、车河口村。    
    二、警察署及其所属分驻所    
    头沟警察署下属:高寺台、两家、东三十家子、双峰寺分驻所。    
    三沟警察署下属:六沟、野猪河、五道河、老爷庙分驻所。    
    安匠警察署下属:小白旗、新杖子、刘杖子、砖瓦窑分驻所。    
    下板城警察署下属:上板城、上谷、小寺沟、大石庙、孟家院分驻所。    
    流河口警察署下属:八家、北台分驻所。    
    三、“部落”名称    
    全县共448个“部落”。    
    两家村21个“部落”:刘家沟、西三十家子、杨树林、小庞家沟、上台子、碾子沟、庞家沟、横道子、小庙子、六全地、山嘴、东沟、鹰手营子、岗子、小杨树沟、郑栅子、齐家营、李家营、南沟、两家、四全地。    
    汤泉村19个“部落”:湾子、营房、东三十家子、坡西沟、窑沟、南山、老爷庙、木匠沟门、平台子、陕西营、大营子、转角房、梁东、孤山、烧锅营、汤泉、朱家营、椴木沟、头道河子。    
    二道河子村27个“部落”:十一道河子、十道河、九道河、石虎沟、金杖子、上五道河、仓子、石子沟、下五道河子、三道河、上二道河、二道河、三家、北杖子、山神庙、大山嘴、甲皮山、窑上、唐杖子、致和堂、榆树底、岗子、白庙子、下局子、下院、上院、荒地。    
    头沟村20个“部落”:大营子、平房、头沟、三块地、瓦房、上仓子、上河北、下河南、兴隆山、东南荒、北台子、南沟、南梁、唐杖子、陕西营、郭杖子、下河口、张三营、东营子、乔杖子。    
    高寺台村24个“部落”:北沟门、二块地、东双庙、西地、营房、头块地、高寺台、马家营、纪家营、龙潭、王营子、车家营、三岔口、兴隆街、南观音堂、北观音堂、东黄土坎、山湾子、甸子、西黄土坎、李家营、下南山、新房子、上窝铺。    
    双峰寺村8个“部落”:大庙、老西营、三道河子、双峰寺、小东沟、干沟子、头道窝铺、贾家营。    
    老爷庙村23个“部落”:梁底、平台、黑山沟、西二沟、西北沟、老烧锅、双庙、英杖子、肖杖子、小南沟、黄杖子、老爷庙、新兴、南沟、仓子、大营子、平房沟门、曹碾沟、墩台、河南、三棵榆树,小河西、大店。    
    三沟村11个“部落”:解家营、拐子沟、大庙、岔沟门、西大道、房身沟、北杖子、三沟、东庄、朝梁沟、苏家营。    
    六沟村31个“部落”:北孤山、房身沟、屈家沟、梨树沟、北水泉、榆树沟、北沟、小老爷庙、平台、四沟、上坡子、西沟、河北、墩台、东山嘴、东水泉、东窑、阎家沟、牛旺沟、中六沟、六沟、后五沟、西窑、前五沟、南窑、旗杆沟、郭杖子、刘杖子、下杖子、河东、南沟。    
    野猪河村22个“部落”:七家、孟杖子、跳沟、帽灰石、大葛杖子、药王庙、毛兰沟、河西、六道河、南孤山、石灰窑、山湾子、野猪河、沙金沟、柳树营、小范杖子、梁杖子、大范杖子、西山、河东、磨石沟、二道河。    
    上板城村18个“部落”:卸营、边家沟、三家、西大窑、上台子、秦家沟、松树沟、周营子、小上沟(陈家沟)、西大庙、三道湾、山嘴、白河南、上板城、三道河、老爷庙、大槟榔沟、黄旗湾。    
    干柏河村15个“部落”:东平台子、西平台子、三清观、骆驼山、前片石、小房沟、刘家营、小北营、小南营、漫子沟、大营子、孟家院、前营子、毛杖子、扁担沟门。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承德县“集家并村”及“无人区”(2)

    庄头营村10个“部落”:焦家庄、陈家沟、双庙、袁家庄、马家庄、大石庙、大营子、太平庄、东营子、西营子。    
    砖瓦窑村9个“部落”:北地、冯家营、郭家营、横水流、砖瓦窑、秋窝、上栅子、三道湾、下栅子。    
    新杖子村13个“部落”:鹰手营子、和尚沟、涝洼、双庙、两益城、苇子峪、新杖子、小营、四方营、东营子、南台、二道营、孟家庄。    
    安匠村19个“部落”:四道河、下旗、安匠、双碾、黑沟门、两间房、大窝铺、河东、河南、湾子、北台、刘杖子、干湾子、胡家营、大甸子、小西营、金厂、山神庙、陈庄。    
    塘头沟村9个“部落”:一间房、新民庄(顺道地)、塘头沟、德惠堡(八道沟)、小白旗、三岔口、太平营(涝洼)、大谷道,康乐庄(榆树底)。    
    全宝河村9个“部落”:北台、三岔口、王家庄、桲椤树、北湾子、大营子、石恋子、南洼、北营子。    
    车河口18个“部落”:三岔口、三道河子、大坡、西洼、车河堡、乔木梁、东化鱼沟、大连坡、新道、天杖子、石佛、流河口、车河口、大杖子、王杖子、高杖子、邢杖子、新立屯。    
    暖儿河村23个“部落”:北杖子、杨树底、大营子、徐杖子、北湾子、何杖子、满杖子、西北沟、中杖子、二道河、柳树底、料北沟、深水河、桲椤台、朝梁根、叶杖子、三岔口、八家、东荒、前窝子、东炉、大彭杖子、西庄。    
    上谷村31个“部落”:屈家沟、赵家沟、西坎、阎杖子、郭杖子、马杖子、杨树沟门、娘娘庙、上院、大杨树沟、小杨树沟、煤窑山、上谷、吴杖子、朱家营、河南、赵家院、西南庄、良杖子、榆树沟、柏窑、下杖子、干沟子、干沟门、兰窝、黄杖子、料北沟门、松挠沟、于家院、二道沟、后松树沟。    
    下板城村36个“部落”:石洞子、赵家庄、王杖子、甲山沟门、上台子、吴家厂、河南、山嘴、张家店、南营子、小狼窝、大狼窝、头道沟、小郭杖子、积余庆、中磨、乌龙矶、西台、柳树底、北湾子、大杖子、瓦房、胡杖子、下板城、东庙、杨树林、大平台、杨家庄、朝梁子、路通沟门、干沟门、小平台、北圈、台坎、辛家庄、老梁沟门。    
    小寺沟村15个“部落”:胡杖子、水泉、河沟子、雅图沟、大庙、后甸子、佟杖子、仓子、下杖子、南三家、姚杖子、小寺沟、大窑、单家店、袁家店。    
    承德街17个“部落”:狮子岭庄、亲人庄、正义庄、宝喜庄、狮子园庄、罗汉堂、殊象寺庄、狮子沟、二道河、棒槌山庄、喇嘛寺、红石峦庄、雹神庙、康宁庄、太平庄、共荣庄、水泉庄。    
    四、“无住禁作地带”    
    在全县23个村内,有9个村内部分地区被划为“无住禁作地带”。    
    安匠村:分布于现安匠公社此文系于1982年调查整理,当时基层行政单位分村建制没有恢复,人民公社和大队建制尚有,故有公社之称。的岭沟、黑沟、大窝铺沟里,金厂公社的陈庄、南大洼、金厂,小西营的一部分,窄道沟大部分,刘杖子公社的胡营、松挠沟、北台沟里,一间房公社的六道沟、后沟各一部分。    
    塘头沟村:分布于现滦平县涝洼公社的南三道沟、二道沟、五道沟、涝洼、大龙潭,两间房公社的大栅、大石门,承德县东小白旗公社的乱水河、八道沟里、榆树底、白旗沟里。    
    新杖子村:分布于现刘杖子公社的孟家庄、二道营南部,新杖子公社的苇子峪、两益城、新杖子沟里,老爷庙公社双庙沟里。    
    全宝河村:分布于现大营子公社的大营子、北营子、北湾子、桲椤树一部分和八卦岭全部,柳树底公社的王家庄、三岔口、北台、西台、柳树底、北湾子、瓦房沟里各一部分。    
    上板城村:分布于老爷庙公社大槟沟、房身沟,上板城公社白河南沟里。    
    车河口村:分布于现兴隆县车河堡、解放、大杖子、孙杖子等公社。    
    暖儿河村:分布于现满杖子公社料北沟、柳树底、满杖子、大梁根、徐杖子等南部山区,八家公社南北山区,现宽城县的小前坡峪、洪杖子、于杖子、塌山、化皮留子、缸窑沟等公社山区。    
    下板城村:分布于乌龙矶公社老梁沟门,大平台公社小平台沟里,武场公社的狮子沟、石洞子。    
    二道河村:分布于现太平、下院、十一道河、五道河等公社东南部山区。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日军在宁城制造的“无人区”(1)

    周凤玉胡士秀    
    一    
    宁城的“集家并村”,是从1942年开始的,重点把黑里河、南北厂子深山中散住的居民驱赶到大村落里居住,群众称之为“小集家”。大规模的“集家并村”是在1943年春至1944年秋。“集家并村”的重点是:四道沟、大营子、西泉、八里罕南北厂子、热水、存金沟和三座店山里,这些地带都修建了围子;头道营子、甸子、石佛、五化、山头、榆树林子等地的山区也进行了“集家并村”,大部分“部落”没修建围子;马架子、巴素台等山区是1944年开始“集家并村”的,没来得及修围子。    
    据调查,宁城地区共修“部落”围子(当地人称“人圈”)75个,没修围子的“集家”点78个,共“集家”7200户,毁自然村630个。    
    “集家”地点一般选在大川靠近公路的地方,便于日伪统治。在推行“集家并村”政策时,首先做欺骗蒙蔽性的宣传,说什么共产党是“共匪”、“共产共妻”;说“集家并村”修筑部落是为了达到“民‘匪’隔离”、“王道乐土”之目的。    
    “集家”开始时,敌人采用先驱赶群众修“部落”然后搬家的做法;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他们便先驱赶群众搬家后修“部落”。在强迫群众进入“部落”时,日寇及其爪牙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有因抗日工作需要或家里有病人、怜惜财产不肯搬家者,敌人先是组织“镐头队”扒拆房屋,后来干脆以火焚之;有的在房屋被扒被烧后,仍不肯搬进“部落”,又在原房框子里或到深山里搭起马架房居住。敌人对这样的人除用打骂手段强迫他们搬入“人圈”外,则以“通匪”罪名将他们抓捕入狱或打死。    
    “部落”的围墙,一般4米多高、1米多宽,也有15米宽的。围墙基础用石块,上面有用泥和秫秸垛的,也有用土打的,也有下层用土打,上面用泥垛的,互不一致。围子门最多开4个,也有开1个的,也有开1个大门再开1个小轿门的,不尽一致。    
    围子门旁设岗楼(也称警卫室),四角设炮楼。在门口附近搭高架子设瞭望台,上面有鼓、钟之类的报警设备。围墙四周都有泄水的阳沟。最大的围子占地近百亩,一般的五六十亩,最小的也占地二三十亩。    
    二    
    “集家并村”后,敌人对“部落”的统治是非常严密和残酷的。一般的“部落”设警长一名、警察十四五名(部落警),负责“部落”内的治安。“部落”内重编甲牌,户口重新登记,15岁以上的人发给《证明书》(良民证)。《证明书》必须随身携带,对查无《证明书》的人,便拘留审查。围子的大门,整日有人站岗,日出开门,日落关门,不许早出和晚归。夜不归宿者,必须请假。未经批准,夜不归宿者以“通匪”论处。岗楼上日夜有人守卫,设有流动岗哨。还把“部落”内18—40岁的男女都组织起来,有的发给一根镐把(群众叫“棒子队”),有的什么也不发,只要一有情况,以敲鼓或打锣为号,都得持械而出,有镐把的拿镐把,没镐把的拿棍棒,还有的什么得劲拿什么,如烧火的拿掏火耙,捞饭的拿笊篱,切莱的拿菜刀等。按照部落警的指挥去围追八路军或抗日工作人员。为了检验群众是否听从指挥,敌人经常搞这样的演习,不出动者或不持械者,皆以反满抗日论处。有时,敌人假冒八路军去叫门,如果开了门,他们就说私通八路军,非抓即打。后来人们摸清了敌人的规律,敌人冒充八路军来,就狠狠地揍他们一顿,还会受到表扬。    
    在“部落”里,敌人安插很多特务秘密监视人民群众的行动。夜间,如有两三个人在一起唠嗑就被逮捕审讯。在谁家里发现茶缸、手电筒、小铁锅、灰色或黄色衣服之类的东西,就按“嫌疑犯”论处。若在谁家发现枪支弹药、八路军的粮票等,均按“国事犯”严惩。八里罕南厂子辛家窝铺“部落”,由于特务张凤山侦察报告,于1943年腊月三十夜间,我地下工作人员李华,伤员李万以及掩护他们的代云宽、朱俊德、张均、米俊富、李清河、二老吴、王老二、姜连朋的父亲等10人被押往承德,其中除有4人在途中侥幸逃跑外,其余6人全部被杀害了;又如四道沟姜廷怀、姜鹤令(姜廷怀长子)、杜永安、安彬、田士坤、于德明、于增、郐文合、朱德福等人于1944年正月初六早晨因与八路军有联系,被以“国事犯”罪名逮捕入狱;于增当场被打死。姜廷怀在阜新监狱被折磨致死,其余的人被判刑,刑满后释放;还有八里罕北厂子李文奎因给八路军送过信,在1943年9月被宪兵侦知,逮捕后即遭毒打,不到半月死去。


第一部分:热河的血泪仓夷—“无人区”日军在宁城制造的“无人区”(2)

    三    
    “集家并村”后,几个村甚至几十个村的群众搬进一个村子。少数有亲戚关系的可以寄人篱下;部分有条件的搭个马架棚居住;大部分,特别是那些房屋被烧掉的只能弄点榛柴围个圈栏住,不论男女老少,是病是娩都合住在一起。牛棚、碾房、场院屋、街头墙角都是住宿的地方。夏天,任凭雨淋日晒;冬天,任凭雪打风吹。    
    “部落”里的老百姓,不仅住处困难,而且更缺吃的。原来的大部分土地被划为“无住禁作地带”,不准耕种;租种点土地,打的粮食大部分要交给地主,即使这样,还要交“出荷粮”(粮干)。种大烟要交“烟干”(种大烟的交烟土除去水分,老百姓叫“烟干”)。有土地的交亩捐,有牲畜的交牲畜税,有车的要交车牌税,各家都要交门牌税。除此之外,地方上还摊派保甲费,供自卫团开支。生活必需品布、盐、火柴等奇缺,市上根本没有卖的,只靠官方“配给”,还多数被地方爪牙克扣,有的十八九岁的姑娘没有裤子穿。西泉哈拉卜荷沟的杨福及其母亲并到李家营子,因没房子住冻死在炮楼下;西泉土豹沟的李树才,也并到李家营子,因为衣食无着,父亲冻饿而死,后来把妻子卖掉,数九寒天趴在猪身上取暖;四道沟二道梁子路文明一家三口,妻子没衣穿,腰中只围条破麻袋片,全家一条被子也没有,一间破马架房,还被烧掉,只好用榛柴搭个小窝铺,铺点莜麦秸,乞讨度日。一天夜间,寒冷、饥饿、疾病就夺去了全家三口人的生命;八里罕南厂子一个姓张的给姓秦的富农扛活,1944年秋由于劳累饥寒而染重病,一天晚上,秦家把他抬到围子外的炮台根丢下,还没断气,就被狼狗吞噬。当时他的儿子才13岁,也给秦家放羊,哭喊着要到围子外看他的父亲,自卫团不许,还毒打了他一顿;马架子北台子的贺功,并村到娘娘庙,住在徐瑞希的场院屋,他的大儿子叫大丫头,二儿子叫跟丫头,跟丫头傻点但能干活。因为生活无着,他们夫妻认为都活着也是一起受罪,死一个少个累赘。在全家痛哭声中,叫大丫头用石头将跟丫头砸死。后来,贺功饿死在家里,贺功老婆到四十家子乞讨,大丫头逃荒远去,不知下落……    
    夏季“部落”里遍地泥泞,污水粪便到处皆是。苍蝇、蚊子等害虫恣意肆虐,伤寒、霍乱、痢疾流行。每至传染病高发季节,“人圈”里天天都得往外抬死人。    
    当时的“人圈”,就是人间地狱。    
    四    
    日寇随着“集家并村”政策的实施,在我县黑里河山区、存金沟沟脑、八里罕南北厂子、马架子、巴素台等地划了“大伪满洲国无住禁作地带”——“无人区”,“无人区”一般是被“集家”者的土地和山林,这里以黑里河的“无人区”最为典型。南至光头山,北到王营子沟里,东到西打鹿沟,西至承德围场境内,纵横百里之外。“无人区”内:一不准耕作;二不准放牧;三不准砍柴;四不准夜宿。日伪岗哨在瞭望台上日夜监视,还有大批日军和讨伐队巡逻。凡遇人畜进入打死勿论,凡有烟火升起之处,就是日伪军攻击的目标。    
    划归“无人区”后,所有的东西统统被视为违禁物,房子被烧掉,牲畜、粮食衣物被抢走,人遭枪杀。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1万多间房屋被烧或扒掉;5万多亩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