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薷ビ冢⑶矣胄倥嵛值堋5颓渍卟⒉荒茏柚剐倥那秩牛倥炔环牌颓状吹暮么Γ膊环牌淞β佣岽吹睦妗

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便改变了对匈奴的政策,展开了对匈奴的反击战争。匈奴在汉朝的重击下,希望停止战争,重新建立和亲关系,武帝同意和亲,但条件是匈奴必须嫁女、称臣、纳贡。匈奴无法接受,汉匈关系没有什么进展。宣帝时期,匈奴不断受到邻国的攻击,内部五个单于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力量大大削弱。呼韩邪单于在争斗中战败,希望得到汉朝的援助,决定归属汉朝。公元前53年,呼韩邪派儿子右贤王到汉朝做质子,并亲自到长安朝见汉宣帝表示归汉。汉宣帝亲自出城迎接他,并且从经济和军事上帮助呼韩邪单于重新掌权。为了加强汉匈两族的友好关系,呼韩邪主动提出和亲,愿意做汉家的女婿。汉元帝答应他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

王昭君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很有才华。元帝时,昭君正值青春年华,因容貌秀丽、聪慧可人、琴棋书画俱精而被选入宫。

汉宫中宫女众多,元帝便让画工为宫女画像,自己凭像选人。宫女于是无不巴结、贿赂画工。昭君拒绝贿赂画工,她不相信自己的美丽会因为画工的笔而被埋没,但贪婪的画工把她画得平平庸庸,致使艳如桃李的她在后宫呆了10年之久。而匈奴单于向汉朝求婚给昭君一个机会,她自愿前往匈奴。在临别大会上,昭君服饰华丽、容貌丰美,呼韩邪无限喜欢。元帝则惊叹后宫藏有如此惊艳绝伦的美女,想挽留住昭君,可是君无戏言,只有眼睁睁地忍痛割爱。事过境迁,元帝还是想念昭君,他愤怒地把贪婪的画工杀死。昭君在匈奴生了一男二女,儿子长大后被封为匈奴的右日逐王,二女都嫁给了匈奴的贵族。呼韩邪单于病死后,昭君按照匈奴习俗,嫁给新单于。

王昭君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匈奴,并且大力传潘汉族文化,使两族人民在很长时间免受战争之苦,促进了汉匈的和睦相处、友好往来。昭君出塞对汉朝与匈奴和平相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巩固和加强了汉匈的友谊和团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20。王莽改制

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自立为皇帝后,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自比周公,仿照《周礼》,在土地、奴婢、货币、官吏行政等方面进行了改制,史称王莽改制。

西汉后期,朝廷的赋税徭役日益繁重,土地大量兼并,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在缓和阶级矛盾、实行改革的旗帜下,王莽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由于违反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其政策加重了社会灾难,引发了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王莽是元帝皇后的侄子,靠沽名钓誉发迹,登上了权力的顶峰。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公元9年,王莽提出实行王田制度和奴婢政策。土地兼并和畜奴、买卖奴隶是当时最主要的问题,是阶级矛盾尖锐的根源。王莽下令宣布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归国家所有;所有的奴婢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田产过多的要捐出去;没有土地的,官府按规定分配;不执行命令的被流放到边境。但当时土地大部分集中在贵族、官僚和豪强手中,他们群起而反对,各级官吏也拒不执行命令。奴婢的生活状况并没有什么改变,下层阶级也没有从中得到切实的利益。3年之后,迫于各界压力,王莽只好宣布废除这一法令。不久,王莽又下诏实行五均六莞制度,企图以此控制商人对农民的过度剥削制止高利贷者的猖狂活动,并使国家获得经济利益。又过了3年,迫于各界压力,王莽只好宣布废除这一法令。五均是由政府统治工商业的经营并管理物价,六莞是由国家掌握盐、铁、酒、铸钱,不许私人经营,同时控制名山大泽,由官家管理。但王莽用来管理五均六莞的多是富商人贾,他们和地方官吏相互勾结,营私舞弊,盘剥百姓,损公肥私,结果改革的收效甚微,反而助长了不良之风。

此外,王莽又5次进行货币改革。频繁而又不合理的币制改革,引起了经济混乱,加速了王莽财政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币制改革时,新币不能马上投入使用,下层民众就大量使用私币。

王莽用重法严禁私钱的流通,一家藏有铜、炭,就被认为是私自铸钱,邻近5家都要受到牵连,一起被官府收为奴隶。民众苦于生计,出门去生产经营,所得到的还不够交税。闭门在家,横祸又会从有铜的邻居飞来,于是纷纷起义。内政治制度方面,王莽也大肆改革,他更改官制和县的名称,数次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有些郡县改得连官吏和自性都记不住。此外还不断改变少数民族的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王莽在改革的同时,又大兴土木,并派官吏广征淑女,巧取豪夺,供其享乐。他大量派使节和军队到各少数民族宣扬新朝的政德,又挑起与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矛盾。调兵遣将,征发人力。

朝廷的赋税徭役、连年战争的骚扰、惨无人道的刑法使下层民众无法生存,最终爆发了震撼全国、推翻新朝的农民起义。

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他所实行的改革,没有一件是顺利执行的,大多是半途而废,朝令夕改。但王莽也有历史功绩。他在改革中,修改了秦汉时代的度量制度,使它更加完备和统一。后世的度量衡制度大都是根据王莽的制度来的。

他还规定,如果地主不耕种田地、任其荒芜的要受到处罚;城市中房屋住宅前后不种树木的要受罚;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也要受罚。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还是有促进作用的。

21。外戚和宦官的争战

东汉后期,有一批官僚、士人因出面反对宦官专政,被罢官禁锢,甚至株连杀害。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

和帝以后,东汉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的局面。桓帝即位后,借用宦官之力,将长期把持朝政的外戚梁翼诛灭。此后宦官集团又起来操纵朝廷大权达30年之久。这些宦官,广树党羽,到处安插亲信,“兄弟姻戚,皆案州临郡”,而且放肆地搜刮百姓,虐害士民,被形容为“与盗贼无异”。这不仅加深了人民的痛苦,激起了人民强烈的反抗,而且引起大地主出身的官僚以及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官僚们痛恨宦官垄断政权,影响到他们的禄位,一般士人也怨恨宦官广植亲私,而妨碍了他们的仕途。尤其使他们恐惧的是,宦官的残暴黑暗统治,加深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会严重威胁封建秩序,造成整个政权的覆亡。为了自身的利禄,也为了拯救阶级统治的危机,他们要求改变宦官专权的局面。

当时,在首都洛阳的太学,有太学生3万人,是反对宦官集团的重要阵地。太学生们以郭泰、贾彪为首,利用太学,“品裹公卿,裁量执政”,讨论政治,抨击宦官,造出强大的舆论声势。

这种风气,被称为“清议”。太学生的活动,得到朝野上下的官僚、士人的支持,官僚们也借助太学生的力量,以反对宦官。宦官们对此恨之入骨,诬称这些官僚与太学生,结为朋党,图谋不轨,准备严厉打击压制。于是,造成了前后两次“党锢之祸”。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166年,即桓帝延熹九年。当时司隶校尉负责纠察京师百官及附近各郡官吏李膺,敢于不避权贵,裁治不法,很受“清议”的推重。以前,曾因大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当县令时,贪残无道,甚至虐杀孕妇,后来逃藏于张让家的活动柱子里,李膺便亲率部下,“破柱取朔”,按法杀掉了。因此,李膺与宦官结了仇,但他的声名却更高了。太学生标榜他为“天下楷模李无礼”。读书人能被他容接的,都引以为荣,名为“登龙门”。他一时成了反对宦官乱政的核心人物。到公元166年,宦官党羽张成教唆儿子杀人,被李膺逮捕归案杀掉。宦官集团借端反扑,指使人上书诬告李膺等人,“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联系,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在宦官蛊惑之下,桓帝大为震怒,通告各郡国,逮捕“党人”,罗列罪名,布告天下。李膺被捕后,牵连200多人,包括一些太学生,都被下狱严讯。有在逃的,也要悬赏搜捕。一时之间,逮人的“使者四出,相望于道,”搞得人人自危,惶惶不安。过了一年,经过陈蕃窦武的力争,桓帝意有所解,这批人才被赦归乡里,但是还要禁锢本地,终身不许做官。

第二次党锢之祸,开始于公元169年灵帝建宁二年,一直延续了10余年,株连之广,也超过了前一次。大宦官侯览依仗权势,残害百姓,强抢民女,侵夺大量田宅。当时的山阳督邮张俭上书,告发侯览家族的罪恶,请杀侯览,同时将其强取的资产就地没收。侯览后来便唆使一个张俭同乡人,上告张俭与同郡24人连结为党,图危社稷。朝廷借此大捕党人,连同过去的着名党人李膺、杜密、范滂等,也一并构陷在内,一共“百余人,皆死狱中”。张俭则被迫逃往塞北避祸。后来在各地被诬为“党人”而“死、徙、废、禁”的,达六七百人。

公元172年,窦太后去世,有人在皇宫门口贴反宦官标语:

“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大卿大官皆尸禄白吃饭,无有忠言者,”揭露宦官专政的黑暗。被触痛的宦官集团,又滥施淫威,四出搜捕太学生1000多人。公元176年,宦官集团为了彻底镇压党人,怂恿汉灵帝下诏: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以至五服之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宦官集团罪恶黑手的打击面,扩大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使第二次党锢之祸,达到了最高潮。

“党锢之祸”,是王室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外戚与宦官长期斗争的继续,把东汉局势搅得更复杂。

22。悲壮的黄巾起义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一个将军浑身是血,连滚带爬地跑进宫殿,几位太监急忙来扶他,将军喊道:

“我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必须速见陛下。”。

汉灵帝问道:“何事?”。

“启禀陛下,大事不好,全国8州28郡36方太平道徒约有35万人发动了重大暴乱,他们喊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烧毁官府,杀死太守,打开粮仓,分给饥民,形势一片混乱,无法控制,各州各郡求朝廷紧急援助。”将军喘着粗气说道。灵帝昏庸无能,胆小怕事,闻听此讯顿时大惊失色吓得嘴唇都紫了,结结巴巴地说:“叫张常待来,来见朕,快快!”。

太监张让还没到,两名文官慌慌张张跑进宫内禀报道:“陛下,安平国清河国被贼兵占领,双王被擒后惨死于乱箭之下。”。

“啊!”灵帝腿一软,坐在地上,哆嗦道:“贼……贼兵是太……太平道的吗?”。

“正是太平道的,他们号称黄巾军。”。

黄巾军太平道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原来当年在民间流传着一本叫《太平清领书》的道家秘作,据说得于曲阳的泉水中,很有影响力。这本书也曾到过顺帝手里,但没有给予重视,他认为此书仅是道家阴阳五行方面的言论。民间的一个能人叫张角,他偶然得到了这本书,读后非常受启发,跟他的兄弟张梁和张宝商议,决定成立太平道,宣扬平民的政治理想。

太平道的宗旨以解救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为纲,坚决反抗压迫,惩恶扬善,张角给自己取了个号,叫大贤良师,开始游走四方,传播太平道。令他意外的是,太平道非常受人欢迎。很快便发展了几万道徒,声势浩大。张角按照地区把道徒组织起来,每万人设一方,共设有36方。幽、冀、扬、豫等八州及中原东部地区数个省份无不风云响应。参加太平道的多数是贫苦农民,他们无衣无食,受尽欺压,反抗意识强烈,纷纷赶来,拖家携口的入道。

张角有个大葫芦,谁若有病他便从葫芦里倒出一种浑浊的汤水给病人喝,喝过后病人没多久就好了,百姓们为之称奇。这种汤水是用什么做的谁也不知道。贫民得病无钱抓药,都希望求到张角的汤水。其实,这汤水是用甘草、生姜、葱头等物熬成的,有些药效,对于生病没吃药的人来说还是可行的。张角秘而不传,越是这样张角越发显得奇异。他被道徒们奉若神明,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张角来到洛阳城北的一个小村庄。

他的兄弟张宝、张梁及弟子张曼成、马元义等人随后聚齐,举行太平道首领会议,商量怎样发动道徒起义,推翻东汉政权的计划。会上,张角慷慨地说:“现当今天下形势,刘氏天下寿命已尽,只在残喘挣扎,皇帝荒淫,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我等应立即起义,率领众道徒,推翻汉政,开创新世。”。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一致决定明年3月5日发动起义,战斗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会后,众道徒奔赴各处暗地里组织反汉起义,他们在洛阳和其他城池的官府门上,写了“甲子”二字,约定甲子年揭竿起兵。

然而,由于太平道内部叛徒的出卖,公元184年2月,马元义等人被捕,受车裂刑。张角被迫提前起义,他命令全体道徒开始作战。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太平道徒们手执大刀、长矛、棍棒,高呼口号杀进官府。

“你,你们造反不成!”平日八面威风的官爷被这些潮水般涌来的农民吓得浑身发抖。

“对,造反了!”太平道徒乱刀将他砍死。

为代表黄天,道徒们用黄巾裹头,因此被称为黄巾军。很多未入道的人也扎上黄巾,参加义军,投入激战之中。几乎在同时,全国8州28郡的36方太平道30多万道徒,以火山爆发之势,席卷中华大地,黄巾军所到之处,烧毁官府,杀死长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拥护。

灵帝调动军队镇压黄巾起义。兵将派出后,灵帝一头扎进后宫,终日提心吊胆地等待消息。各地官军遇到黄巾军不战而败,后汉王朝被打得摇摇欲倒,→文¤人·¤·书·¤·屋←满朝文武对此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他们心中清楚,想扑灭此次农民燃起的战火难于上青天,鹿死谁手,尚难预料啊。

前线战况接连不断由快马送进皇宫。

“黄巾军匪目张曼成于南阳郡集结流民,入太平道逆党者达4万之多,3日内攻破首府宛城,南阳太守褚贡出逃被俘,乱刀分尸。”。

“黄巾军匪目波才于颍川郡发展逆党万余,左郎将皇甫嵩与右中郎将朱隽率兵2万,分两路包抄贼众,波才避退皇甫嵩,绕路突袭朱隽军,朱隽损失惨重,皇甫嵩被迫撤守长社。”。

“朱隽残部败走,皇甫嵩军没有外援,与黄巾贼众交战中伤亡过大,无法取胜,坚守长社,波才大军将长江城死死围困住,伺机攻占。”。

“前去参与剿灭黄巾军的阳郡太守刘卫,汝南太守赵谦,幽州刺史郭勋,车骑将军王风等朝廷重要官员,均被敌所害。”。

“匪领张角在巨鹿与卢植军队交战,各有胜负,双方周旋数日,张角硬守广宗城,卢植久攻不下,只得做持久准备,择日再攻。”。

就这样,黄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涌全国,杀声响彻后汉江山,血染大地,极其悲壮,惨烈无比。然而,胜利是暂时的,战斗中黄巾军暴露出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互不统属,没有统一指挥,缺乏经验,各自为政,只知道拼杀,不会用计谋。因此,逐渐被官军包围消灭了。黄巾军首领波才军扎营草塘,皇甫嵩深夜偷袭,火烧连营17里,黄巾军死亡过万,大败而退。朱隽残部配合军阀曹操的地主武装,联手镇压黄巾军,波才再次惨败。与此同时,张曼成军攻入宛城,但张曼成却不幸战死,震惊太平道。显然,黄巾军起义所面临的危机日甚一日了。

23。官渡大战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任命沮授为监军,统领10万大军,从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出发,进攻许昌。袁绍则亲率十余万冀州精兵到黄河北岸的黎阳今河南省浚县东北,建立自己的指挥部。他派大将郭图和颜良进攻和黎阳隔岸相对的白马今河南省滑骨县东。袁绍企图引诱曹操离开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然后一举消灭曹军。沮授向袁绍建议:颜将军虽然勇猛,但骄傲自大,缺少智谋,不适合单独统兵作战。

可袁绍固执己见,下令迅速渡河,打下白马。留守白马的刘延听说袁军来进攻,急忙派人向曹操报告。而此刻,在许昌正展开一场是否抗袁的大辩论。名士孔融被袁绍的表面强大所迷惑,他认为:“袁绍辖地广阔,拥兵数十万,文有田丰、许攸这样的谋上出谋,武有颜良、文丑这样的勇将打仗,还有审配、逄纪这样的忠臣效劳。与哀绍对抗,很难取胜。”许多人听了,都情绪低落,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与孔融抗争,此人就是曹操的主要谋士荀彧。他说:“袁军虽兵多,但法不严。而且田丰刚愎自用,无法与袁绍长期合作;许攸贪心太重,不能顾全大局;审配专断,缺乏谋略;逄纪心胸狭小,又骄傲自大。这些谋士到一起怎么能相容呢?至于颜良、文丑这类武将,皆有勇无谋,擒拿他们,对曹公来说,乃小事一桩。”荀彧这一番话,驳倒了孔融,也激励了将士,增强了胜利的信心。曹操根据大家的建议,决定不和袁绍硬打硬拼,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打法。曹操亲率大军西进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北,以诱惑袁军主力西移,从而麻痹在白马的颜良。果不出曹操所料,袁绍立即命令黎阳的守军赶在曹军渡河之前到达延津渡口,准备同曹军决战。曹军见袁绍中计,就悄悄率领轻骑,急奔白马。而此刻围攻白马的颜良正一心想困死白马城内的军民,他做梦也没想到曹军会在一夜之间赶回东边,同自己决战,所以毫无迎战准备。在仓促应战中,颜良被一匹火红快马上的将军劈下马。袁军失去主将,顿时乱了阵脚。刘延也从城里杀出,同曹操的兵马两面夹击,一举击溃了颜良、郭图的队伍。而那位杀颜良的将军,正是要报答曹操厚恩的关羽。

袁绍得知白马战败,又失掉爱将,十分气恼,紧急命令:全军渡河,西追曹操。沮授急忙劝阻袁绍:“将军,目前大军应该屯在河北岸,只派一路军队攻打河南岸的官渡。如果攻打下了官渡,我们就有了立足之地,然后大军方可过河。否则贸然渡河,万一有了意外,就可能全军覆灭!”袁绍根本就听不进劝阻,决意渡河。

袁军渡过黄河,抵达延津后,袁绍派大将文丑追击曹操。因为文丑和颜良是好朋友,为了立功和替颜良报仇,他快马追击。

一路上,到处都是曹军丢下的车辆物资,山坡上有许多无主的战马,袁军毫不怀疑这是曹军仓促逃命时丢弃的。于是文丑的部下便争先恐后地跳下马,一窝蜂地去抢夺战利品。其实,他们中了曹操的计谋。此刻,曹操正在山头观望呢!一见文丑的队伍乱了阵,便一声令下,曹兵就从四面八方围冲过来,见了袁军就杀,文丑也同颜良一样,还没明白是哪儿来的神兵大将,脑袋就被劈了下来,袁军全部溃散了。

白马、延津与曹操的两次交手,袁军连连失利,但从总的力量来看,袁军仍占优势。袁绍坚决主张渡河同曹操的主力决战,因为他自恃兵多,不顾沮授的再三劝阻,亲率大军渡过黄河,进驻阳武,又涉过蒗荡渠,直逼官渡。官渡离许昌不到200里,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如果失掉官渡,那么许昌就失去了屏障。因此曹操尽全力固守官渡,与袁绍相持不下。日子久了,袁绍感到军粮供应困难,就想方设法尽早结束僵持局面。他命令士兵沿曹营阵地推起土山,筑起了望楼,让弓箭手居高临下,寻找机会向曹营射箭,曹军死伤不少。不过,曹军很快就有了对策,他们制造了可以抛发石块的发石车,只要扳遥车上的机关,就可以把大石块远远抛出。发石车抛石时响声如雷,俗称“霹雳车”。袁军的望楼被打得倒坍歪斜,士兵也头破血流,鬼哭狼嚎。袁绍又想起了挖地道灭公孙瓒的战术,就命令士兵偷挖地道,直通曹营。曹操就在军营前抢了一条很深的沟,蓄满水,只要袁绍的地道一挖到壕沟,水就灌入地道,这又破坏了袁绍的计谋。

尽管曹操打败了袁绍的多次进攻,但时间一久,粮草供应越来越困难,简直使曹操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曹操自知比起袁绍,他兵少粮缺,将士们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也太疲劳了,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便有意撤军回许都。他写信给荀彧,荀彧回信,借用了当初刘邦、项羽在荥阳、成皋相持的经验,说明现在袁、曹两军,谁先退谁的气势就会受挫。荀彧还表示尽力筹措军粮,支援官渡。曹操从荀彧那里得到了信心,他一边坚守官渡阵地,一边派骑兵四处侦探,寻找出奇制胜的时机。

不久,徐晃的部将打听到袁绍的大将韩猛,从冀州运来军粮数千车,支援袁绍驻兵,即将到达。曹操就派徐晃率骑兵突袭,韩猛毫无戒备,战败而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