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封禅-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日黄昏,沿当阳河一线展开的曹洪大军开始收拢阵型,缓缓朝麦城方向撤去,奉曹洪之命领三千士卒攻击阳戳地杨明也引着奋武将军帐下校尉陈亮等残兵前来汇合,三万六千大军在骑兵的护卫之下从容而退,丝毫不担心敌军的追袭。
    不过曹洪此刻确有一些恼怒,此番出击,不仅未能完成将军大人先前之军令,顺利打通与襄阳方向的道路,后撤之时反而要从北面绕一圈才能回去,这让他极强地自尊饱受打击,他实在是弄不明白,镇南将军为何让他们绕道而行,难道我们三四万大军连
    千人驻守的阳戳,不足万人守御的小柳坪都攻不下?十分地不爽。
    南郡的形势,因为曹仁的主动求变,转眼之间便明朗了起来,很显然,意识到士卒身心疲惫的曹仁不愿意再与荆州军再做纠缠,而且如今的情形,死守在南郡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襄阳的突然丢失,打乱了他的计划和部署,让他分割围歼荆州兵的计划显得太过冒失,为了吃掉敌军的数千人马,而置十余万大军于险地,这显然不符合他的用兵之道,不符合大军的利益。
    正因为此,曹兵的撤退显得坚决无比,当曹洪领大军赶至麦城连气都没来得及喘一下,便再次接到了中军将令,让他们立即从葫芦谷口绕道华容,赶往汉阳地界沿汉水设立防御。
    而天明之后,屯聚在麦陵的曹兵开始全线撤往江陵,由吴质领着襄阳退回来的士卒先行,崔远的五千士卒合后。
    曹兵的种种举动自然逃不出荆州军斥侯的耳目,虽然曹军派出大量斥侯四处劫杀,但成百上千的荆州军斥侯如同一张巨网一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不断的将曹兵动向报往襄阳,闻听着斥侯连番的禀报,远在襄阳的刘备、徐庶、诸葛亮等人仿佛看到了远在南郡的曹兵正在大踏步的撤往南郡,曹仁这种舍弃防线,不惜一切的气魄让他们深感震惊,而由于兵力的短缺与战力的影响,面对着渐渐聚起一团的曹兵,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的办法可想,只能不断催促着关、张、刘两位将军乘机迅速赶往襄阳、荆山等地驻防,同时严令屯防江夏赵云,密切关注各方动向,小心应对。
    随后撤回江陵的曹仁心情似乎好了一些,此次虽然丢掉了襄阳,但大军的损失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江东周瑜的被刺身亡和在江陵城的消耗大大减弱了江东的战力,为丞相大人再次南征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
    不知不觉,荆州战火已历三年之久,原本安定富庶的荆州,此刻早已面目全非,樊城、新野等地人踪难寻,江陵在连番争夺之中几乎变成废墟,便是治所襄阳经历一夜血战之后,也必定是满目疮痍,非数年不能复其元气。
    如今只待丞相练成水军,便能再次挥师南下,那时,定要扫清东南,一吐今日怒气。
    站在城楼之上,看着队队士卒如潮水一般向东边的汉阳、乌林涌去,曹仁不由自主的长叹了一口气,半年以来,自己每时每刻不在想着攻进江陵,夺回南郡,但如今自己站在城楼之上才蓦然发现,自己与十数万将士的努力完全是给刘备那个卑鄙小人做了嫁衣。
    曹仁侧身看了一眼破败不堪的江陵城,眼带不甘,沉吟半晌方才缓缓说道:“传令曹洪,立即派士卒过汉水赶往新野,千里快骑报往城。同时赶往汝南,将南郡详情告知满宠大人,伯宁处事稳重,精于智谋,当能解眼前之急。”
    同时,曹仁令驻军宛城的徐晃领兵赶至枣阳接应,令樊城守将将泊于樊城的粮船卸空,顺水而下直至枣阳,准备装乘士卒过汉水。
    三日后,汝南太守满宠令士卒带来一句话,“撤过汉水,坚守北岸,表江东鲁肃为南郡太守。”
    这简短的一句话,让曹仁紧绷的脸顿时舒展开来,他原本正在为南郡的事而耿耿于怀,花了半年时间,用数万将士的生命才换来江陵,如今不得不拱手让给刘备,这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满宠简单的一句话便解了他心头的不快,既然如今已无法再据有南郡,那便让孙刘两家去争吧。
    想通此点之后,曹仁像是打开了心结一般,原先的不甘之色顿时消失不见,又回复了往夕的沉稳和冷静,开始催促着各部士卒,抓紧时间收整器具装备,赶往江边,准备撤离,那股认真的劲头,仿佛他们不是战败撤离,而是立下大功,急着赶回去请功邀赏一般。
    曹仁如此认真,与先前截然不同的举动吓到了身旁的一干将领,他们瞧着将军大人的举动,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自己在这个关头犯下什么过错,从而引出不必要的麻烦,个个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曹兵上下在这种情况下倒也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而在曹仁大军开始撤离的同时,北岸的各路兵马纷纷增兵赶往枣阳等地,接应镇南将军大军渡过汉水。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六十一章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八月。
    年初二月,大雪融化之后,曹仁领十万大军南征,至此已有半年的时间,随着北岸驶来的空仓粮船将曹洪手下最后一屯二百士卒载离南郡,盘绕在荆州南郡上空的战争浓烟终于缓缓散去,二十多万兵马的争锋相对,奋力搏杀也渐渐淹没在滚滚长流之中。
    然而,世事多变,这场战争的主要发动者曹仁没有得到丝毫的利益,被动防守方鲁肃亦是军败撤离,傲笑到最后,在谁也没有料到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倾全部兵力疯狂一击的刘备笑到了最后,不仅将破败不堪的南郡紧紧抓在了手中,连荆州惟一未经战乱,尚有十数万人口的襄阳也一举袭得,从而得已将整体的防线从长江移至汉水,将江陵这座位置险要,位居荆州中心的坚城纳入重重的守护之中。
    但血战过后,荆州元气大伤,南郡几成废墟,除了江陵城中尚有数千百姓之外,各地亭县如同一座座死城,难见人踪,更为严峻的是,八月天气酷热,草草埋葬于各处的士卒尸体开始腐烂,不仅臭气冲天,而且随时都有疫病传播的可能,危险重重。
    好在如今屯守南郡是关羽部卒,其手下士卒大部分都是当年江夏之兵,曾跟随黄祖数番与江东鏖战,经验丰富,对此到也坦然处之。
    正当刘备等人忙于处理荆州战后事务之时,汝南太守满宠为曹仁制定的反击之计悄然执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悄无声息之中向荆州袭来。
    八月下,奉汉天子之命,谏议大夫王朗挟旨赶往江东。
    当今天子孱弱,虽高居万乘之尊,但行同摆设,毫无实权,好在献帝饱历艰辛,早已明白保身之道,是已整天装聋作哑不问朝政,万事皆交由太尉荀彧处置。只在暗中联络宗室亲信,待时机成熟再发起凌厉反击。
    王朗此次所携圣旨便是由荀彧主笔,献帝刘协不过匆匆扫过一眼,便加盖上了玉玺。
    太尉荀彧虽久处许都主掌宫廷政务,但对荆州前线形势依旧了若指掌,接到丞相大人令谕之后,不假思索便得以成文,通篇气势恢弘,英气逼人。圣旨之中告诫孙权,自从你父亲孙坚为长沙太守之时便忠心为汉。忠贞不浈,终其一生皆以匡扶汉室为已任。及至其兄继承父业,更是连年进表进贡,并数番恳奏,愿领兵赶至许都护卫天子,然四海未平,江东逆贼极为猖獗,更需你兄长镇守,天子特命你兄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可谓皇恩浩荡。何以到如今。你孙权承袭兄业,不思报效朝廷,反而与逆贼刘备肮脏一气,与丞相讨逆大军为敌。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事,岂不是要置你孙家数代先辈忠义于不顾,准备留下万世骂名?朕念你年纪尚轻。易受他人蒙骗,不忍见你踏入万劫不复之地,特此诏谕,望爱卿能承父兄之余烈,扬讨虏之威名,扫平荆襄逆贼,建不世功业。另念文台将军当年虎牢战薰贼之功业,特命鲁肃为江陵太守,吕蒙为江夏太守,张昭为襄阳太守,顾雍为长沙太守,诸葛瑾为武陵太守,张纮为桂阳太守,严畯为零陵太守,以孙权总督荆扬两州军政,拱卫大汉江山。
    王朗向以口才著称,如今宣昭起来抑扬顿挫,字字饱满,直震的厅上众人伏拜于地,头都不敢抬一下,而坐于后厅之中闻听的孙权也不由皱紧了眉头,面色冷峻,这面圣旨实在太厉害了,不仅字字击中他地要害,也击中了江东群臣的内心,众人之中,张昭、顾雍等文臣向来主张降曹归汉,免与天子之师为敌,曹贼虽有篡夺汉室江山之嫌,但在未谋反之前,只能称得上跋扈,最多只能算得上一个权臣,在汉室衰败,即将覆灭之时,是曹操迎奉天子于许都,重建皇家礼仪,中兴社稷,是大汉中兴的名臣,几百年来,忠于汉室的思想早已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心中,使他们根本没有勇气去反抗,即便是在赤壁一举击溃曹操南征大军,依然不能解除他们心头的这种疑惧。
    学者重名,死亡对他们的恐惧显然要比那种声败名裂的后果轻的多,尤其是这种叛逆之罪会连累家族几代人,更让他们忧心不已,如今在圣旨之中已说地很清楚,朝廷过往不咎,只要他们击溃荆州的刘备,便不是叛逆,便是大汉的功臣,这是何等强大的诱惑力,即便
    自己都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
    —
    众人跪伏于地,不由侧过身去悄悄的看去侧室,厚厚的帘布挡住了他们的视线,却挡不住他们的神识,他们仿佛能够清晰的看到此刻侧室中矛盾地孙权,正在痛苦的挣扎着,这旨,接还是不接。
    孙权近乎求助般地看向了鲁肃,周瑜被刺身亡之后孙权感觉自己像是被抽空了一般,很多事情都犹豫不绝拿不定主意,好在江东还有一个鲁肃,还能为他分担忧愁。
    鲁肃在南郡一战中侥幸活了下来,性情比之先前更要稳重了几分,凝神思虑了半天,鲁肃方才缓缓抬起了头来,一字一句说道:“主公可还记得张绣?”
    孙权不假思索,脱口说道“北地枪王张绣武艺精悍,多谋善断,乃骠骑将军张济之侄,数番败操贼于宛城,威名甚著,孤自然清楚。”
    鲁肃认真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可如今张绣何在?”
    “这…本书转载1  6K文学网www。1  6k。cN…”
    “张绣降曹之后便助其击破袁绍,平定河北,破南皮一战,更是身先士卒击破城门,领一千士卒在城门处死守敌军反扑数个时辰之久,其战功之显赫,甚至在曹仁等将之上,但结果如何?建安十二年,曹因当年曹昂战死之事而心生愤恨,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将他杀了,其命系于他人之手直如蝼蚁一般,随时都会被人捏死。但其手下谋臣贾诩在曹操手下却尽显其能,屡受重用,有直追二荀之势。”
    “倘若主公果真降曹,必是张绣第二,16   k  小 说 wWw。16  K。cn 文字版首发而子布亦将成为下一个贾诩。”
    “再者,赤壁一战,曹操几十万大军被公瑾一把火烧的屁滚尿流,实乃操贼生平未曾经历过的惨败,以操贼为人定是时时谨记于心,怨恨甚深,开弓没有回头箭,当年操贼兵强马壮挟灭河北余威而来,主公尚且没有畏惧,如今曹兵在荆州连遭数败,又何须惧之?”
    孙权的脸色随着鲁肃的话语变得越来越难堪,鲁肃分析的极为透彻,张绣的例子说的很清楚,降曹的结局便是死路一条,不管圣旨上面说地如何冠冕堂皇,但如今皇帝自己连性命都保证不了,哪里还能保证他的权势地位,哪里还能保住他的身家性命,两相比较取其轻,在身败名裂与直接死亡面前,他自然要先考虑如何活下去。
    看着孙权脸色越来越坚毅,鲁肃不由松了一口气,为了解除孙权心中最后的一丝顾虑,鲁肃接着说道:“主公以为刘备声名如何?”
    想是孙权想到自己冒着江东覆没地危险出兵抗曹,结果激战二年不仅寸土未得反而损失数万兵马,折损了江东柱石周瑜,最后却是孙曹两家两败俱伤,原先仅有两郡之地的刘备却转眼攻下了襄阳、南郡,荆州八郡已取其七,比江东六郡还多出一郡出来了,这种反差让他恼火无比,不由愤恨骂道:“刘备此人阴险狡诈,无耻至极,前年,若不是孤出兵相助,他仅凭江夏、长沙两郡兵马早就不知道被曹贼赶到哪里去了……”
    “可这等无耻人物在天下百姓口中却是一位忧国忧民,为匡扶汉室江山为解百姓之疾苦而奋斗不息的刘使君。”
    看着默然不语地孙权,鲁肃继续说道:“曹操乃是当朝丞相,乃中兴大汉的名臣,何以刘备每与之反,时时争锋,反而赢得天下百姓的赞誉?反而从末听人指责其谋反叛乱?”
    “究其原因便是刘备的坚持!”
    孙权有些不解的看着鲁肃,不知道他何以在这个时候说到刘备,但他知道鲁肃才智不在公瑾之下,当然有其道理便点了点头示意鲁肃继续说下去。
    “刘备乃当今天子当朝点族谱所认皇叔,宗亲重臣,在如今汉室式微之时便会让人觉得亲近,加上其出身贫寒,十几年来时时与百姓士卒同宿同食,更让人感觉到其为民之心,更重要的是,刘备自离开许都以来,便一口咬定天子如今受制于曹操之手,他与马腾等人密受天子血诏,起兵乃为勤王。”
    孙权一直冷若寒冰的脸上顿时有了些许春意,或许是鲁肃的话语点到了他心中的黑暗之处,让他有一种拨云见日般的感觉,当即挥手止住了鲁肃的话语,坚定说道:“子敬思虑缜密,见识卓越,真乃天赐于孤,何愁大事不成,孤意已决,再也不会为此等琐事所困。”“请王大人侧室相谈。”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六十二章
    孙权下定决心之后,便回复了先前的冷傲神色,连见都不见王朗一面,只让鲁肃给安排了一个地方,好酒好菜的供养在了那里,从此便当没有他这个人存在一般。
    这下可苦了这位能说会道的谏议大夫,当时在鲁肃等人的授意之下,考虑到如今孙权与丞相大人之间的形势,他便同意隔着布帘给孙权宣旨了,哪知道圣旨是宣读完了,但人也没了,至始至终,孙权这个据兵割据江东的吴侯连面都未露一下,很明显,他被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摆了一道,这下可好,圣旨没人接,他便是想走都走不掉了,此刻任凭他再能说会道也没有用了,孙权根本不给他开口的机会。
    鲁肃办事倒是细心,隔段时间便会过来转悠一下,但他是绝口不谈军政,只关心他的吃住,王朗数次求见吴侯大人,也被鲁肃以孙权身体不适为由推脱了过去。
    直到二个月后,在王朗烦躁不安,几近崩溃之时,鲁肃才带来了孙权的一封信帛,信帛用布包封死,内容自然无法看见,鲁肃只告诉他,这是吴侯转呈丞相大人的亲笔信笺,大人只需带回复命便可。
    王朗看着那封信帛,呆愣了半天,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连面都不让见一下,就想这样打发我走了?”这段时间的无聊激起了他心中的火气,他此刻很想对鲁肃吼上这么一句,可他一想到这二个月来的生活,便又将这句话硬生生的吞了下去,若是孙权还是不愿见自己怎么办?又像这样等下去?等多久,二个月?半年?
    王朗一想有些心虚了。孙权摆明了就是不想见自己,不想领旨了,耗下去也是白耗了,还是早回去早好,不管孙权给的这封信中说的什么,但总算是有个答复,自己此次江东之行,也算是有个交待了,以如今孙权与丞相大人之间地关系,想来丞相大人也不会怪罪下来了。
    王朗再次提出拜见吴侯被拒之后。只好认命般踏上了鲁肃给他安排的战船,露出一股极为无奈的表情。
    他哪里知道,在他踏上战船的那一刻,孙权正与鲁肃在柴桑城北城楼上放声大笑,孙权指着那条小船说道:“子敬向来仁厚,不想用起计来实在狠辣的紧啊!将王朗那匹夫硬生生的关了二个月,估计他也快发疯了吧!”
    鲁肃听的郁闷,王朗跟个老妖精似的,不用狠计哪能让他上当,如果不是事先闷他个二个月。今天他会这样安安心心的上船?
    孙权此时哈哈大笑,一扫先前的颓废。兴致也极高,看着远处奔腾地江面不由问道:“子敬,你猜这个老鬼要是知道我们将他送到荆州,会怎么想?”
    “主公,这等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之徒,便是死了也无足为惜,管他做什!”
    孙权停止长笑,轻摇了摇头道“王朗毕竟也算是江东老臣,藕断还有丝连。总有些联系的。”
    “伯符将军当年待他不薄,攻下会稽之后,仍让其出任太守一职,此等信任放眼江东亦少有匹敌者。不想他去了一趟许都,便投靠在曹操帐下,俯首听命。一副卑躬屈膝的奴才样,做人如此,真是枉活了几十载。”
    鲁肃一改先前见王朗之时的平静之色,此时满脸鄙夷,看样子,这二个月来数次前去探望这个谏议大夫,可真让他忍的难受了,发完牢骚,他不由接着说道“不过如今将他送往荆州倒是一举两得,刘备与曹操势如水火,王朗虽然传的是圣旨,但明显是出自曹操之手,如何应对也让他们劳神一番,再者,这两年我江东与曹操连番血战,好处全让他们捞了去,如今圣旨上写的清楚,江夏、长沙、南郡等城,可都是归我江东,借王朗之口传至荆州,也免得伤了两家的和气。”
    孙权听着听着突然轻笑了起来,看着有点莫名其妙的鲁肃,不由淡淡说道:“孤忽然想起两年前前来说和的诸葛亮,此人口才极为了得,不知道他与王朗相比,谁能更胜一筹。”
    鲁肃没料到孙权这个时候尽然还会想到这种小事,顿时莞尔。
    战船急行一日夜,终于载着王朗赶到了南郡乌林。
    口中喋喋不休地谏议大夫王朗终于踏上了陆地,事实上战船驶向江心之后,他已经发现了问题,他没有料到,那个面相和善,向以谦谦君子示人的鲁肃尽然又摆了他一道,战船驶过江心之后,根
    向北岸行去,而是逆流而上,直向西北荆州,可如今了鲁肃地诡计也没办法了,船上的那些士卒任凭他又吼又叫根本就不理睬他,即便他口若悬河,也无可奈何了。
    荆州此时正在全面忙碌着,大战之后的大量工作让刘备军上下忙碌不堪,二个月的时间显然只能起到一点过渡的作用。
    左将军刘备在军师中郎将诸葛亮、治中从事马良的协助之下不断下达各项命令最大限度的稳定襄阳,乃至稳定整个荆州,对于此次起兵反击曹军的门阀,更是礼遇有佳,委以厚利,不仅将南郡大片无主之地赏赐他们,而且还将各门阀士族之中的青年才俊大肆提拔任用,充斥到行伍之中,填补连番血战之后的缺损。
    —
    这个计策先由马良所提出,马良字季常,襄樊宜城人,兄弟五人,俱有才名,尤以马良为最。建安十三年冬,为避战乱,马良举家迁往长沙。后长沙为刘封所克,刘备长战败撤回江夏,偶闻其名,亲往长沙相见,终邀其相助,拜治中从事。
    如今荆州初定,自幼便生长于此地马良有了用武之地,拉拢各士族门阀,捆绑各阶层利益的计策与诸葛亮之意暗合,是已二人召集简雍、孙乾、伊籍等人连夜商议,不过三日便已议定各项细节,交往刘备处。
    刘备何许人,十几年血战下来,屡屡为曹操所败,数次险死还生的经历让他颇有自知之明,领军作战,他或许还有一战之力,对于军械钱粮他实在是头痛的紧,如今多了诸葛亮、马良这两个管理钱粮地好手,他自然是倚为臂膀,一干计策只顾遵照执行。
    刘备如此作法,彻底打消了各门阀的最后疑虑,当年曹操的所做所为曾让这些地头蛇吃足了苦头,曹军未过汉水之时,曹操曾允诺他们更进一步地权势,可等曹操占据襄阳之后,他们才发现,在曹操的眼里,青、河东、关中的各大门阀的利益要比他们重要的多,虽然蒯家、蔡家确实比先前更进了一步,但也仅限于他们,其他实力稍弱的宗族不仅没有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连刘表在世之时赏赐给他们的东西,也被剥削了。
    这也是他们在襄阳危急机之时反戈一击的原因,对于他们来说,实力相对较弱的刘备比曹操更需要依赖他们,这让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能够得到更大的权势,如今看来,果然没错,刘备掌权荆州之后,不仅大片大片的土地划归他们的帐下,宗族之中的子弟也进入了军中,这点让他们尤为放心。
    宗族的子弟进入行伍之间充任屯长校尉能够指挥军队,直接关系到大军的生死存亡,这样便能够直接影响到刘备的决策,这等于是将刘备与他们紧紧的绑在了一起,这种做法极为冒险,万一大军战败,襄阳再次被曹操所得,他们将会被连根拔起,但考虑再三,他们还是下定了决心,原因无他,只因为这样,他们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势,更高的地位。
    乱世之中,生存便象是赌博,要么飞黄腾达,要么族灭人亡,芶延残喘则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而麋竺、麋芳的例子给了他们信心,麋家本是全国有名的大商贾,从徐州开始之时便随在刘备之后,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