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多三国事件薄-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作出龇牙努嘴的模样以示已经竭尽全力,那个卫队队长甚至因为踢到一个三两的石头而摔了一个狗啃泥。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据卫队成员事后解释,当时有一阵妖风刮过,手脚就不听使唤,并且强调这和卫总扣发卫队三个月工钱没有关系。

      据当时旁观者说,那野猪奔跑之迅急,和卫弘呆立的静止,与卫队的超极慢动作形成了一幅猪、人猪、人,极快静止和极慢结合在一起的画卷,反差之强烈被誉为三国时期行为艺术的最高峰,观者无不为这种美丽而震撼落泪。 

      但是这样的行为艺术极品却被另一个不合时宜的行为破坏了。一个筋肉结实的大汉忽然见义勇为,跳在卫弘的身前,一声大喝:“呔,何方妖猪,吃我一记大力金刚掌。” 

      足足有十五年功力的大力金刚掌终于让那猪殉情而死,而大汉也被野猪冲过来的巨力顶飞,坐倒在地上为他折断的双臂大声呼痛。 
      卫弘感动极了,抓着恩公的双手摇了又摇,痛哭流涕。那大汉也痛哭流涕——痛的。两个人一阵对哭,然后卫弘说:“恩公救命之恩,也不知何以为报。”说完眉头一皱牙一咬,痛下决心,道:“也罢。”招手叫了一个随从过来,秘密吩咐了一会,那人一脸惊愕,然后就回城去了。 

      卫弘很诚恳地看着大汉,猛力摇了摇他的手,说:“壮士稍待,我有厚报。” 
      那人差点昏过去,不过骨头也真硬,却说:“小事一件,不用太破费了。” 
      卫弘坚决摇了摇头,道:“这怎么可以。”又看了一眼大汉,敬佩地说:“壮士真是好功夫,手竟然可以朝四面八方弯折。” 
      “断了,手已经断了,当然可以随便弯。”大汉看看一定得明说了,否则这胖子还会把自己的手弯来弯去,弄不好自己的大力金刚掌就这样废了。 
      卫弘赶紧收回手,道:“哎呀对不住对不住,我这就去找医生去。”话刚说完,就急急忙忙向城门口跑了过去,随从也赶紧跟上,很快消失在大汉的视野里。 
      世界上还是有好人的,这时候就有路人上来,对大汉说:“快起来吧,赶紧找个大夫治治你的手。” 
      “刚才那人说了,他会去找的。” 
      “他的话不能信的。” 
      “不会吧,他还要拿礼物来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呢。” 
      路人露出遗憾的神情,摇了摇头:“你要是坚持等,也随你。” 
      不一会儿,有个人急急忙忙从城里冲出来,看见因为腿软无力还坐在地上的大汉,道:“这位就是救了我家老爷的恩公?” 
      大汉谦虚:“不敢不敢。” 
      那人二话不说,拿出柴刀劈了一堆柴火,点上火,架起野猪,烤得香气四溢,然后站起来向大汉鞠了一躬,转身就走。 
      “这位,你怎么走了?” 
      “东西已经送到,我当然走了。” 
      “东西?” 
      “对,就是我家主人拿来报答壮士的宝物。” 
      “在哪里?” 
      “就在你的面前,我家主人说,就叫上好的烤野猪肉。” 
      “可可可,可是我的手断了呀,不是说叫医生的吗?” 
      “我家主人说了,他回去又一想,壮士神功盖世,手断了必然自有办法,叫医生来辱没了壮士的英名,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说完人就一溜烟跑了。此时天光已暗,城门随着那人的进入而缓缓关起。

      荒郊野外,一个人,断了两只手,面前有一只香喷喷的烤野猪…… 
      说到这里,曹嵩摇了摇头,用一个字作为这个故事的总结:“惨。” 
      曹操呆了半天,然后决定先不去碰这个卫弘。 
      三天之后,曹操大宴宾客,全陈留城的三十几个说书先生聚集一堂。 
      “生在乱世,最重要的不是武力,而是眼光和见识,在座诸位先生乃是陈留最有眼光最有见识的人,我曹操今天有幸与诸位相聚,心中万分欣喜,今后诸位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曹操,曹操定倾力而为。” 

      一席话加上桌上的山珍海味,让许久以来给人看扁的说书人们顿时有了一种是英雄终有出头之日的感觉,一时间觉得面前的曹操一定也是个英雄,英雄之间自然惺惺相惜,于是开怀大嚼,免得浪费了曹操的美意。 

      酒过三巡,这些说书人不免职业病又犯,天南海北说将开来。想起适才曹操所言“最有眼光最有见识”,越说越是起劲,每个人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五百年后五百年,大厅之内遂口沫横飞。 

      这些说书人每天的工作场所是在这陈留城信息交换最是频急之处,所知所见也的确胜过常人,此时便有一人借着酒意,向曹操发问,说听说曹公你被董卓通缉,到底是怎么回事? 

      曹操摇头:“如此小事怎能与诸公的所见所闻相比,不谈也罢。” 
      众人当然不依,非得让曹操把事情说出来不可。 
      曹操听得众人一片催促之声,言语间提到董卓并无十分恭敬之意,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计划大有成功之可能。 
      曹操想了想,却先发问:“诸位对京城之事是否了解。” 
      “了解,当然了解。”身为最有见识的人,说书先生们一个个踊跃举手发言。 
      要知汉朝对百姓言论本就没有太多干涉,加上其时朝廷积弱,对百姓的约束也渐渐降低。这些说书人平日惯了海阔天空地胡聊,喝了几杯酒后,说起话来更是肆无忌惮,从十常侍说到何进再到李肃丁原之流,然后就由吕布而董卓,连废立这样的事情说起来也毫不含糊,添油加醋之后,本朝天子就成了如何如何的可怜,把持朝政之人如何如何的专横,董卓之辈如何如何的弄权,废立之际又对太后和宫女干了如何如何之事,有如亲见。 

      曹操如逢知己,大力一拍桌子道:“诸位果然见识非凡。”一句话就把这些人的话全都坐实了。 
      然后曹操又长叹一声:“可是当下洛阳的局势,我大汉的江山,却比先生们所言还要险恶三分。” 
      众人急忙追问。 
      曹操从怀里摸出一卷锦帛,当众展开。
      这时代大家的眼神都好的很,虽然锦帛上的字不大,却也能在座位上清楚看见,等到把短短数行字看完,众人虽然酒意正浓,却也大惊失色。 
      这卷锦帛,竟是当今天子的诏书,下面还盖了御前的印章。 
      大意是,天子受董卓之挟,苦不堪言,希望曹操能勤王护驾。 
      这张诏书从何而来,说起来也是极巧。曹操当日在整理包裹中的珠宝玉器之时,找到一个碧玉小印章,仔细端详,竟然是当今天子的印章,想来是在当时废立时的大混乱期间流出宫廷。这印章虽不是皇帝下诏惯用的传国玉玺,但也代表天子,不知怎么会给人误作寻常珠宝当学费交给曹操。事实上当初抢了这碧玉印章之人多少也算是个朝廷重臣,本来拿了一对翠钻雕凤耳环打算给曹操,没想到被小老婆瞧见了大哭大闹,当场就抢了回去,并且用超高分贝的尖锐嗓音告诉老公,学费问题她自己会解决。所以这位小老婆就在家里的宝库里挑了样最不起眼的东西,也就是这个印章,差下人送去给曹操。如果不是曹操没几天就逃出了洛阳,那位发现状况后脸色立刻变得和这个印章一模一样的老公也许还有机会把这个印章换回去。 

      曹操于是便拟了一份诏书,盖上印章,还弄了个备份,遣心腹快马赶赴洛阳,想办法入宫让献帝确认一下。曹操暗推帝意,必然会对这诏书默许,所以也不等回音,就在这里亮了出来。 

      曹操长叹一声,一仰脸,做出一个标准的无语望苍天动作,直瞪瞪瞧着天花板,眼中闪着晶莹的泪花。 
      这个POSE的震撼力,比曹操口说董卓的凶残,汉室的垂危还要打动人心,一时间满室默然,旋即不知是谁带头喊了起来:“打倒董卓,守护天子,打倒董卓,守护天子。”一眨眼所有人都呼应了起来,嘹亮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曹操“霍”地站了起来,双手虚按,口号声立刻停了下来。 
      “同志们,我曹操既然接到了天子的诏书,当然不敢不从,我冒死逃到陈留,就是看重陈留地灵人杰,有无数赤胆为国的英雄好汉,是我大汉的龙脉所在,只是目前时机还不成熟,还请在座各位替曹操保守秘密。” 

      诸位说书先生以崇敬的目光望着曹操,道:“曹公放心,这点轻重我们还晓得。” 
      曹操一笑:“大家继续喝酒。” 
      从第二天开始,陈留城的各大茶馆酒楼就开始流传不同版本的“洛阳风云录”,当今皇上如何如何,当今皇上的老姐如何如何,当今皇上的老妈如何如何,当今皇上的宫女如何如何,前面这些人和当今丞相董卓又如何如何,流言飞满天。由于大家都“晓得轻重”,所以在这些精彩的故事中都没有提到曹操。 

      没过多少天,几乎陈留所有人都听说了好多洛阳的八卦故事,胸中燃起了熊熊爱国之心,可是大家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所有的故事中都有一个关键的人物,他的名字叫作“曹姓神秘人”或者“神秘人物操”,到底这个神通广大又赤胆为国的英雄是谁呢,为什么说书人说到他的时候都一脸敬仰,有的口边还流下了崇敬的口水呢?
      到后来,陈留流传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天子特派员曹姓神秘人及神秘人物操和奸相董卓的斗争史,惊天动地惊心动魄之极。而且,好像这两个神秘人是一个人,好像这个神秘人已经来到了陈留。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整个陈留城轰动了,大家都开始参与“寻找神秘大英雄”的行动,大家对神秘大英雄的敬仰之情,早已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了。 
      这段时间曹操却表现得很隐忍,也没有怎么出家门,只是隔三岔五地把说书人们请来吃饭喝酒而已。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虽然要成为像那个能飞天入地的神秘大英雄般的人物有些困难,但要是能跟着这个神秘大英雄干事业,也是一件做梦梦见也会笑的无上光荣的事,如果这个大英雄就在陈留,那一定要把他找出来。 

      于是整个陈留城凡是姓曹或名字表字里有“操”字的人都变得非常吃香,很有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味道。 
      这一天,曹嵩去市集,找了个人多的地方,确定周围有许多“寻找神秘大英雄”行动队队员,向不远处跟来的随从打了个眼色。 
      那人会意,高声喊道:“曹公,您在这儿啊,正巧我找你有事。” 
      此言一出,呼啦啦一群人就把曹嵩围上了。 
      “哦,你姓曹?” 
      曹嵩笑笑:“是啊。” 
      “了不起。”大家都翘起大拇指赞扬。 
      “姓曹就很了不起?那我家不是有太多了不起的人了,像我儿子曹操,我侄子曹……” 
      “什么什么,你说你儿子叫什么?” 
      “曹操。” 
      三分钟后,陈留的许多茶馆酒楼里说书人处。 
      “先生,那个神秘人物操是不是姓曹?” 
      “咦,你怎么知道?” 
      “先生,那个曹姓神秘人是不是名操?” 
      “咦,你怎么知道?” 
      二十分钟后,曹家。 
      如果能在高空向这里俯瞰,就可以看到以曹家为中心,数以万计密密麻麻的人头,而陈留城内,还有许多人头正迅速向这个方向汇集。 
      曹操终于出现了,轻身一跃,就跳到了屋顶上。只见他头扎英雄髻,一身青缎袍,真气鼓动之下,衣服无风而动,衣带摇摆头发飘飘,好不潇洒。围观之人不由为之倾倒。 

      曹操一拱手:“曹某当下正受董卓通缉,诸位为我聚集于此,只怕多有不便,还是请回吧。” 
      这叫作以退为进,下面那一堆人当然不肯,立刻就鼓噪起来,并且强烈要求曹操谈谈自己。因为说书先生那里的版本太多,而且说书人的话总让人有一种无法全信的感觉。 

      这回可找对人了,曹操最擅长的,就是用绝对真诚的语气表情说任何他想说的话。更何况这一场演讲,他早已经准备多时。相比当时对陈宫讲的那一套,更加令人义愤填膺而又提心吊胆而又摧人泪下。 

      一开口就不同凡响,曹操演讲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当时,吕布的方天画戟离我只有零点零一公分……” 
      曹操的声音在每一个人的耳边抑扬顿挫地响起,可怜那几万人大多是热血青年,听到一半就不行了,不是捏紧了拳头想找像董卓那样的胖子海扁一顿,就是坐在地上为他们的小皇帝号淘大哭。 

      等到最后曹操再拿出那份自制的勤王诏书当众一读,然后用响彻云霄的声音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就算只有我一个人,也必谨遵诰命,虽千万人吾往矣。”
      下面数万人热血沸腾,轰然而应:“让我们跟在曹公身后,虽千万人吾往矣。” 
      曹操欣然微笑,旋又面露难色:“若大家都愿意加入义军,自是最好,可是义军平日开销的军费,却不知从何而来。” 
      曹嵩在下面适时发话:“听说陈留城最富有的人叫作卫弘,可以问他先借一些。” 
      曹操的眉头皱得更紧:“但那卫弘是董卓的亲戚,如何肯借钱给义军。” 
      一言提醒数万人,想到那平时总把董卓放在嘴上的大胖子卫弘,义勇军们一声虎吼:“兄弟们操家伙上啊。” 
      曹操连忙阻止:“你们先不要闯进去,待我先和他谈一谈。” 
      “遵令。” 
      当卫弘被下人告诉说被包围了时,还破口大骂:“妈的谁这么大胆子,不知道董相国和我的关系啊,出去给我砍。” 
      “这,好像不太方便。” 
      “这还有方便不方便的?” 
      “您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卫弘骂骂咧咧爬到二楼往窗外一看,吓得差点摔下去。密密麻麻拿着柴刀西瓜刀锄头的壮汉围了一层又一层,一眼望不到边。 
      忽然人海裂开了一条通道,一个青衣人施施然走到卫弘门前。 
      曹操暗中运上了十成功力,若无其事地伸手敲了三下门,然后那两扇上好的檀木大门就碎成一片片塌了下来,顿时周围欢声雷动。曹操做了一个请安静的手势,走了进去。 

      喝着卫弘亲自泡的上好清茶,曹操微笑着开了口。 
      “卫大善人远近闻名,曹操今日特来拜访。” 
      “不知曹公所为何事?” 
      “小弟义军成立不久,经费短缺,素闻卫先生乐善好施,呵呵呵。” 
      乐善好施个头啊,卫弘肚里暗骂,但看在外面恐怖的声势面上,仍只能恭敬地道:“义军,不知这……” 
      曹操一脸肃然,忽然站起来,从怀中摸出了那诏书,朗声读了一遍。 
      卫弘听得脸上汗珠一粒粒往下滚。一咬牙道:“既是如此,卫某捐献白银十万两以作军资。” 
      曹操瞄了卫弘两眼,忽然道:“哎呀,怎么有点困了,不好意思,我要回家睡一会儿。” 
      “这这这,曹公要多少,只管开口。”曹操若是一走,那外面这群人怎么办,自己这条小命还不得玩完?卫弘纵然心里在滴血,也只能这样说。 
      曹操亲热地搭着卫弘的肩膀,道:“来,我们到外面走走。” 
      凭曹操刚才露的那一手功夫,加上外面的庞大压力,卫弘只得乖乖和曹操一起走到门外。 
      曹操笑容可掬,大声道:“卫先生刚才说了……”说到这里曹操顿了一下,转过头看看卫弘,卫弘连忙猛点头,心里暗暗祈祷。 
      “卫先生说了,他正式和董卓脱离关系,并且愿意散尽家财来帮助义军。” 
      “万岁。”四下一阵欢呼。 
      卫弘一屁股坐在地下,当场晕了过去。 

      既得卫弘家资,军费方面再无问题。曹操竖起一面大旗,上书“忠义”两个大字,迎风飘扬,义军规模日渐壮大。 
      讨董名义下,曹操致信各路豪雄,竟然得到热烈回应。曹操又作了一篇檄文,大骂董卓,并公诸天下。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前后共有十七路人马,数十万大军,起兵响应,一时间群雄并起,而曹操,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群雄之一,遂名传天下。 

      大变将至。
                        



 
      第10章 三国附记
      


      这是我三国系列的开篇,刘备卖鞋关羽打劫张飞卖肉云云,自为戏说。《三国演义》可以戏说,我自然也可以戏说,相比之下,可能我戏得更厉害些而已。

      三国这段历史,过去已经近两千年,当时的名将美人,而今白骨成灰,化作肥料滋养出的植物,怕都已经消亡,开始了新的轮回,再如何笑谈,也无法起自于坟墓找我的麻烦。更何况当时到底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原本就没有人知道,史家所言,有其自己的时代立场,纵然历史事件不至于颠倒事非(怕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事情),当时风流人物的一言一行,心思个性,终究无法保存下来。

      不过,历史是历史,戏说是戏说,恐怕还是要分一分的。这一系列的小说,我曾经在《萌芽》杂志上连载了一年,许多读者说,原本不看三国的,看了我的东西之后,又找出三国来看;更有读者说,我的小说,浸润了三国的精粹。在网上看到这些留言,不由汗颜。

      刘备、关羽、张飞,那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特别是关羽,对后世影响极大。说到忠孝节义,后人总是要拜一拜关二爷,关羽所代表的精神和品质,在儒家文化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以至于关羽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逐渐由人而神,有关帝庙,开店做生意,除了财神,关羽也是要供一供的。

      可是史籍中,只是说关羽张飞尊刘备为兄,或者视之为兄。三人相识很早,很有点“哥们”的意思。至于是否真的郑重其事地结为义兄义弟,还是在桃园之中结的拜,除了《三国演义》里,找不到其它的出处。

      刘备字玄德,原本就是涿郡涿县人。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当时家中定有族谱,一代一代的血缘记得非常清楚,想必不会是冒认。只不过刘胜家雄势大,自然妻妾成群,有钱有权又有能力,便一生再生。每一代都是如此,到了刘备这一代,和原本的皇室正统血脉,就差了老远去。家里境况也不怎么样,老爹早就死了,刘备和母亲一起,除了卖草鞋(这是真的)之外,还编席子过生活。

      古时候,开国之君,出生之时常有异象,说明这个孩子不简单,将来有出息。刘备的异象,就是家里东南角有一棵长到五丈余高的桑树。这可真是奇观,一丈合三米多,五丈还余,那就是近二十米高的参天大树,并且桑叶茂盛得不得了,如“小车盖”。只是摘桑叶有些麻烦。据说这在当时也很有名,就有人说不得了,要出贵人。这棵树这么大,想必周围势力范围所及,至少管了百十户人家,其中就有刘备。不过这样的异象,和凤鸣岐山、始皇登基有黑龙出现在河里,刘邦斩白蛇等相比,声势上显然弱了很多,所以刘备最后也没真当成正统皇帝。

      刘备自己小时候倒很有自觉意识,站在巨大桑树底下的时候,就感觉这桑树定然是为自己而生,说“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这话其实是陈寿代刘备传下来的,也不知道陈寿是怎么知道刘备就说了这样一句话,反正他就这么写进了《三国志》里,以示刘备年幼非凡,只是周围的人却不卖他的帐,觉得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胡说八道,并且担心祸从口出,家里早已在朝中没什么势力,莫要由此遭了灭门之祸。

      相比于桑树,刘备自身生理特征之奇怪,却也丝毫不逊色。刘备身长七尺五寸,我没有换算到现在的尺寸,估摸着在当时也就中上水准,但神奇的是,这人站着的时候,双手垂下来,竟然可以过膝。不仅手长,耳朵也长,不用手来帮助,自己眼睛歪一歪,就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这绝对是让人过目难忘的异相。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人站在跟前,手是如此之长,让人联想到猴子,可是耳朵又大到这般恐怖的程度,便有了大象的特征。猴子加上大象,原来就是帝王之相啊。

      刘备十五岁的时候,就被母亲派出去读书,看来虽然家境贫寒,究竟是名门之后,做母亲的没有让儿子继续卖草鞋下去。读书时,刘备就结识了公孙瓒。两个人关系非同一般,和关羽张飞之于刘备一样,刘备也视公孙瓒为兄。这一段友情,在今后公孙瓒崛起,刘备势力尚弱小的时候,一定发挥了极大的用处。

      别看刘备在戏里电视里出来,都是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其实这人一点不爱读书。喜欢什么呢,狗马、音乐、竟然还有衣服。这些东西放在今天一样也是诱人的,勉强要更新的话,就把狗马换成名车吧。由此可见刘备这小子的玩劣,老母亲在编草席卖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