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卑鄙的圣人:曹操9-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劝她。实在没办法才跑到大哥府里闹,又被硬顶回来,难道果真命中注定?她跌坐柜上放声哭道:“节儿不愿,节儿就是不愿,宁可终身不嫁……”她一哭,曹宪也陪着掉眼泪哭,曹华糊里糊涂也跟着闹。
夏侯尚这半天都听傻了,见她终于哭出来,曹丕也不说话了,忙扮笑脸来哄:“妹妹说的都是气话,岂不闻‘人不婚宦,情欲失半’,节儿妹这么招人怜爱,岂能一辈不嫁?”
哪知这丫头同她讲道理还行,劝可劝不得,猛一抹眼泪,斥道:“我们曹家的事几时轮到你插嘴?管好自己!”一句话顶得夏侯尚面红耳赤,差点儿背过气。
“你你你……唉!”曹丕想说她两句,又不知如何开口,干脆把头扭过去不看她了。
曹节霍然站起:“你不管,我再去找二哥、三哥!他们都比你有良心!”
这句话正触曹丕霉头,他怒火中烧便要发作,却听身后有个声音响起:“在下斗胆向小姐进言。”回头一看,司马懿从箱后面站了出来。
曹节一愣,也没询问此人是谁,只冷冷道:“你要说什么?”
司马懿从公文中抽出一份道:“请小姐过目。”
“有话直说,我不看。”
“此乃魏公所发政令,命征三辅之地寡妇及罪人妻女。”毕竟是与曹操女儿说话,司马懿不敢抬头,捧着简册的手也瑟瑟发抖。
“这与我有何相干?”曹节迈步便走,却又忍不住好奇,回头问道,“征这些女寡妇作何?”
“充为官妓配与士卒。多年征战兵士不得婚配,魏公把这些女人分给将士以解人之大欲。”曹丕还未观看简册,闻听此言也不免悚然——虽说官妓古已有之,但哪有明发教令强逼民间寡妇作此营生的?
司马懿乍着胆说了两句,也不再那么颤抖,稳住心神解析道:“魏公宏才大略,谋天下大事,上至朝廷下至黎庶,无不任其调遣,即便世间女流亦如此,无人能忤其意。我劝小姐遵其所遣,入侍君王以尽关雎之德'3',莫要再抗拒。这是魏公早筹谋好的,即便五官将、临淄侯也无能为力,小姐不必徒劳了。”
曹节小巧的身瘫软般一晃,却又马上站定,凝望院落痛心不已——他说得不错,这世上有谁能更改父亲的主意?况且父亲真把女儿当回事吗?大哥看中袁家的寡妇,管他什么礼法就娶过来了;二哥拿姬妾换了匹马,父亲连问都不问;满宫的夫人姨娘,有几个不是父亲抢来的?蔡昭姬明明已当了匈奴王妃养下女,父亲为了她所记诗还要赎回来另嫁他人;三辅寡妇充官妓让士卒取乐。这便是父亲眼中的女人,不过是满足欲望、谋取天下的工具,连我们姐妹也一样……
曹丕默然看着妹妹呆立的背影,方才的恚怒早消了,一股怜意油然而生,刚要软语安慰,却见她拉起姐妹毅然向外走去,怅然叹息:“不争了,这就是命!咱们走……走……”
“妹妹!”曹丕追了出去,“叫你嫂送你们走。”
“不必了!”曹节头也不回,一副怨毒口气,“我不要你管,你就知道争权夺利,二哥整日骑马射猎花天酒地,三哥天天跟那帮酸文人吟诗作赋,你们都没良心!我恨你们……恨你们……”三姐妹哭哭啼啼扬长而去。
曹丕茫然若失半晌无语,夏侯尚打圆场道:“别往心里去,不过是女儿家犯傻。现在说这等没由来的话,入宫享了富贵就不闹了。”
“是是是。”曹丕尴尬点头,又瞥了一眼司马懿,“今日之事多亏仲达,若容她再求与建、文,他们若是强出头,倒显得我没手足之情了。”
司马懿却恍若不闻,兀自思量:曹氏代汉不假,但魏公献女又不似急着逼宫。曹宪有母仪之德,曹节强悍正可震慑后廷,却又献一个小丫头作何?这不仅是监视天,还有讨好之意,俩女儿一刚一柔,总有一个合天心意的?将来曹华豆蔻年华,又可接续宠幸。如此推想,魏公倒似有长久打算,汉室国祚还要苟延残喘下去啊……
比试较量
搬迁府邸忙了两日,曹丕是最后迁完的,直忙到第二天傍晚还乱糟糟。他也顾不得安置家什,一应杂务推给朱铄,先带着妻甄氏、姬妾任氏、郭氏入宫拜谒父母,感谢赏赐新居。
原先府邸与幕府一街之隔,如今麻烦了,得绕个圈才到正门。曹操依旧在东院理事,但现在幕府改称宫殿,东院也变成东宫,司马门已改漆红色,依旧是不开,曹丕与妻妾落车自掖门而入。丞相加封魏公,一切礼制都要升格,等虎贲士通报才得入内。原先的二门已加篆字匾额,唤作“显阳门”,三门叫“宣明门”,正院内门称“升贤门”,层层通传此起彼伏,曹丕低头趋步不禁肃然,哪还有回家的感觉?
甄氏、郭氏、任氏等只在听政殿外行一礼,就由女官引去后宫。曹丕独自进殿,却见曹植早在一旁坐着。先施父礼,再问兄弟安,曹操赐座才敢坐,曹植拉他衣襟笑道:“原说要帮你搬家,哪知小弟刚安排妥当,二哥就差来一群家丁,不由分说拉了我府里的牲口便走,小弟也没办法。”
曹丕憨笑:“自家兄弟客套什么?”
“手足和睦原该如此。”曹操开了口,兄弟俩都不说话了,低头聆训,“近来派给你们不少属员,或才德后进,或名门之裔,你们也该多多长进。如今为父晋封公爵,你等更不可自恃家世骄纵胡为,上午文来见,现在还气得我头疼。你们可不要学他……”
曹丕几度要说曹节之事,但父亲不提也不好开口,暗自出了会儿神,却听父亲说道:“张范病卒,天下又少了个一等一的贤士,惜哉惜哉!以后桓要加倍尊敬邴长史。”
“是。”曹丕赶紧应声。
曹操眼神又转向曹植:“建府里文墨之士甚多,却少个驰名的贤士。我要派邢颙到你府里任家丞,民间有谚‘德行堂堂邢昂’,你可要格外敬重。”
“邢先生这等高贤能到孩儿府中,是孩儿的福气。”曹植稽首道谢——邢颙不仅是河北之士公认的高贤,还曾立下功劳。当年他与田畴为曹操领路征讨乌丸,自从入仕晋升迅速,如今已是郡将之身,但田畴自乌丸之役以后便不肯受爵,曹操三度加赐全不接受,已于去年病逝。如今张范已死,邴原是曹丕府的道德标榜,曹操却给曹植添一邢颙,这样两府不但人才相持,连道德声望上也已持平。
曹丕听他如此安排,不禁想起司马懿的推断,果然半分不差。忙堆笑道:“三弟能得邢昂这等高士辅佐,我这当兄长的也替你高兴啊!”他谨遵司马懿之言,越是这时候越要显得和睦;但这句话出口又显得甚是做作。
曹操却不怎么介意,倏然改变话题:“唉!自从受封公爵,事务愈加繁多,为父年岁也大了,颇感力不从心,许多事也理不清头绪。就说修建宗庙之事,建成后当前往祭祀,可礼仪之事却纠缠不清。按照礼法公侯祭祖理当解履'4'入拜,可为父受天恩赐,朝堂议政可剑履上殿。这可就难了,入见天尚且如此,那拜祭宗庙是该解履还是着履呢?你们怎么看?”
曹植并未把这事看得多要紧,粲然一笑:“既然古来已有礼法,自当从之,解履便是。”
“不然。”曹丕却道,“父亲应着履。”
曹操眼睛一亮,却又立刻黯淡下来,漫不经心道:“为何解履?说说道理。”
曹丕低头道:“皇宫乃天所居,宗庙乃先祖所在。父亲拜天尚剑履不离,若祭祖解履,则是尊先公而违王命,敬父祖而慢君主。圣贤曰‘虽违众,吾从下’,此之谓也。”他自得司马懿提醒便处处加小心,曹操这一问看似随口提及,未尝不是故意考较,当然要三思而答。
“嗯,桓之言甚是,看来为父当着履啊。”曹操手捋须髯不住点头。这一问确实是他早就设想好的,要看看谁更擅长时政,但曹丕获胜也在意料之中,曹丕从事入仕皆早,处事比曹植老道,再者前番派其监宗庙之工,必定多有留心。想至此又出一题,“祭祀宗庙还在其次,可能还要进京叩谢,如没有意外,明年开春我打算趁新年朝贺之际入京。说到新年朝觐,为父想起昔年一桩旧事,有一年朝贺,百官队伍不齐聒噪不休,有一虎贲士看不过去,掷弓箭于殿门,喝曰,‘此天赐之弓,孰敢越之?’百官悚然,随后礼敬肃穆不敢再语。你们觉得这虎贲士所为如何啊?”
曹植双挑大指:“有勇有谋实是良士。”
“非也非也。”曹丕连连摇头,“既是天之弓,焉能掷之于地?官员啰唣自有御史中丞问之,又干虎贲何事?轻弃天之赐,无礼;非其鬼而祀之,谄也。此人八成欲图幸进。”
“哈哈哈……”曹操发自真心笑了,“桓之言颇近其实!建,论诗词文赋你胜一筹,但时政要务就不及桓了,还需多多用心。”
“孩儿谨命。”曹植脸上一阵羞红,也感觉出父亲是故意考问,不禁想起杨修的话,论处置时事政务之才,他确比兄长差得远。
昔日铜雀台吟诗作赋曹丕输过一次,今日考问却赢回一局,即便不胜曹植,也是半斤八两。他满心欢喜,却竭力忍耐兴奋,谦虚道:“皆父亲平日为政,孩儿不过耳濡目染。”
曹操大袖一摆,起身道:“你俩各有所长,也各有不及,以后还需多下苦功事事留心。今日也算乔迁之喜,就不留你们了,去后面见见你们娘亲就回去。”
“诺。”兄弟俩叩首请退。来至殿外曹植松口气:“还是兄长久统诸事,小弟不及。”
“三弟说的哪里话,你我二人共尽孝道何分彼此?今日我府里还乱着,明儿得空来坐坐,再叫上二弟,咱们热闹热闹。”
曹植“扑哧”一笑:“今早刘桢就说要去拜谒大哥,我府里可有不少与您知近的人啊。”
“彼此彼此。”曹丕苦笑,“我府中何尝没有与三弟交好之人?”曹操的安排并非秦归秦、楚归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帮文人又素爱来往聚会,故而两人平日举止谈吐多难隐藏,这也是曹操故意为之。不过曹植的话倒给曹丕提了醒,即将到曹植府上任家丞的邢颙昔日与自己颇有旧交,当年曹操督战青州,最先在邺城招待邢颙的就是自己,那时甚有礼遇,不知这份情谊邢颙还记不记得?现在的人都势利了,说是知恩图报,也未必真怎么样……
说话间二人已转过温室(古代宫殿中保暖的小殿)来到鹤鸣殿前,二人妻妾早与卞氏等共处多时,各个含笑而出,想必婆媳和睦相谈甚欢。卞氏只随口嘱咐儿几句,皆是保重身体、戒骄戒躁之言,众庶母一旁侍立,又唤曹熊来给哥哥们见礼。曹熊现已七岁,还是面黄肌瘦满脸病态,曹丕、曹植皆感忧虑,恐这个小弟活不长久。
叔嫂见面难免尴尬,二人辞别母亲各领妻妾而退,曹植带着妻崔氏、姬妾陈氏说说笑笑行来时之路,曹丕却带着甄氏等出旁门走东夹道。那夹道一般是仆役来往之路,平时甚是清静,今日却吵吵闹闹甚为热闹——举目一看,原来曹宇、曹均等小弟兄正蹴鞠,一堆孩里竟还有个大高个,却是骑都尉孔桂。
邺城之人皆知孔桂谄媚,单凭一张好嘴,加之相貌酷似当年郭嘉,近来越发吃得开,曹丕尚不能随便请见,曹操却准他来去自由。加之这孔桂虽学而无术,却知识广博,平日听曹操说什么事,他便回去寻什么样的去读,暗地里没少下工夫,问而有对八面玲珑,对待群臣也左右逢源,这样的人能不招上人欢喜?便似陪小公蹴鞠这等事,一般大臣再媚上也不屑扎到孩堆里,可他就拉得下脸来!若把这些小祖宗哄美了,他们到老爹面前撇着小嘴一说,还能有亏吃?
曹宇眼最尖,瞧见曹丕忙跑了过来:“大哥,这几天叡儿兄弟怎不来找我玩了?”曹宇与曹丕之曹叡同岁,时常一处戏耍。
曹丕哈哈大笑:“傻兄弟说的什么话?我是你大哥,你却唤我儿为兄弟,我们父又怎么论?坟地改菜畦,岂不是扯平了?”一句话说得众姬妾无不莞尔,“我府搬迁叡儿暂时来不了,你若想他就去我府。”
曹宇却撅起小嘴:“唉,也不知为何,父亲这几天不准我们去你和植哥哥府……”
曹丕一怔,随即领悟——父亲欲试我二人高下,恐其他兄弟牵扯其中,故意叫他们疏远。
孔桂也赶紧凑趣:“哟!瞎了小的狗眼,这不是五官将吗?听说您从征江东大显神威,立下赫赫战功,吓得孙权凄凄求和。小的给您贺功啦!”说罢跪下就磕头——女眷在侧,他不敢近前。
曹丕暗笑他这马屁拍得没边,却道:“不敢不敢,父亲英明,哪有我什么功劳?今日搬迁已毕,我与三弟一同听父亲训教来了。”他故意把“三弟”二字说得响亮。
孔桂谄笑道:“诸夫人在侧,小的不敢唐突,改日到府上贺乔迁之喜,少不了讨您碗喜酒喝。”说罢赶忙起身,低着头不敢瞅众姬妾半眼,摸着墙根退进内院了。
小兄弟们尚未尽兴,又上来拉曹丕,他哪有空哄孩玩?只笑语推辞,说了几句闲话便带着妻妾走了。行出甚远见旁边再无外人,才问众女:“方才你们在后宫聊些什么?”
甄氏回道:“母亲未有训教之辞,不过说说三位妹妹的婚事,能入侍天是我曹门荣耀。”
“还说些什么?”
甄氏面露羞涩:“剩下的都是我们女人家私房话了。”
曹丕一笑,再看其他姬妾,都低头慢行不敢有违宫廷之礼,唯独任氏不住发牢骚:“如今咱都搬到城东住了,东夹道就该开个旁门,这以后进进出出的多麻烦!”
曹丕烦她唠叨,这会儿却也不便斥责,倏然加快了脚步,把一干女眷抛得老远,顺夹道奔南而去。夹道走到尽头便是显阳门侧,曹丕却并不出去,隐在垂花门下偷窥——不多时见曹植领着妻妾而过,隔一段距离跟着孔桂,在后面大发谄谀之言。
曹丕故意把曹植入宫的信息透露给孔桂,且看他如何反应,果不其然,这厮拍完自己马屁,又向曹植献媚,左右逢源都不得罪。曹丕更有数了——孔桂是父亲肚里的蛔虫,他既“一碗水端平”,父亲心中我与三弟必是不相上下。
想至此曹丕也不出去,等众妻妾渐渐赶上才一同前行;绕出夹道踱出宫门,曹植的马车已经走远,孔桂也不见了踪影,他这才与妻妾各自登车;刚刚坐定,还没放下车帘,忽见郭氏凑过来:“妾身有事禀告。”
郭氏心思比甄氏她们缜密得多,曹丕见她温婉的表情便知有悄悄话说,左右张望见没旁人,便伸手把她拉上车来。帘放下,车行了几步曹丕才问:“什么事?”
“方才在后殿,我们几个向母亲问安,几位姨娘都在帘后闲聊。我偶然听见杜氏、周氏她们谈论,近来赵氏勾心斗角颇有专宠之意,又献了一个姓陈的美貌丫环给老爷。那陈丫环未入宫前是个舞姬,能歌善舞哄得老爷甚是高兴,赵氏也得宠不少。”郭氏神神秘秘,说话声音很低。
“哼!”曹丕没当回事,“虽说正室未定,谁不知我母之贵?即便没有我母,环氏、杜氏皆在其上,就是没生养过的王氏也比她强,轮也轮不到她!”赵氏乃曹操平定河北之后所纳,本是袁绍府中歌伎,身份低贱,但前年诞育一名唤曹茂,身份才逐渐提高。
郭氏却凑到曹丕耳边道:“夫君有所不知,我听王夫人说,赵氏与二兄弟家里的交情甚好,崔氏几次进去都与其相谈甚欢,私下还有馈赠。”
“嗯?”曹丕渐渐留心,崔氏乃河北高门,怎偏与赵氏那等卑贱女人为伍?赵氏又仗着年轻美貌的陈丫环得宠,难道崔氏要借她们之力给父亲吹枕边风?古来多少夺嫡之争,不光是外朝争斗,也有后宫推波助澜,此事不可不防。
“果真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你这女王啊(郭氏,小字女王)。”曹丕抱起郭氏放到腿上,在她鬓边轻轻吻了一下,又道,“明天你再进去,找机会跟王夫人说,请她盯住赵氏和那个姓陈的,倒看看她们耍何手段。”
郭氏只“嗯”了一声,紧紧依偎在丈夫怀里,露出甜蜜的微笑……
'1'周武王原本封周公于少昊之墟曲阜,治理鲁国。但周公在镐京辅政,于是以周公之伯禽为鲁公。这里曲阜指代鲁国,以周公的封国比较曹操的封国。
'2'全文见附录。
'3'指《诗经·关雎》,后世比喻君王后妃之德。
'4'解履,古代入宫殿、庙堂,若无天特批要脱掉鞋以示谦诚畏惧。

第五章临机应变,曹植棋高一着

任命列卿
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晋封魏公,以冀州十郡裂土建国。秋七月,曹魏社稷宗庙建成,贡曹萌、曹腾、曹嵩三代先祖,祭祀以太牢之礼;同月,天下诏聘曹操三女为贵人,以大司农王邑、宗正刘艾为使者,持节至邺城议亲,曹操自然欣喜“奉诏”。不过三女年岁有别,议定曹宪、曹节先行入宫,曹华尚幼,暂以贵人身份留于魏国以待婚龄。九月,金虎台竣工,曹操与五官中郎将曹丕、临淄侯曹植登台阅兵,幕府群僚弹冠相庆,邺城士民争相观瞻,真有些“改朝换代”的气象。
阅兵之后象征魏国建立的整套仪式就算基本结束了,接下来便是大封官职。因为“国中国”一切制度等同汉初诸侯王,所以一应官员皆由其自主任命,甚至可以设立相国和列卿,那些相府掾属水涨船高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自然人人兴奋。但想往上爬的人是多,官职却有限,何况还有不少名望之士注定要摆在光鲜的位置上。经曹操再三思考,众僚属反复商议,直至十一月才决定下来。
魏国初次封官,暂任命六卿,及尚、侍中之职。以袁涣为郎中令,掌魏宫守备之事;国渊为太仆,掌驷驾卤簿之事;钟繇为大理,掌司法刑狱之事;王修为大司农,掌仓廪财货之事;王朗为少府,掌宫廷度支之事;程昱为卫尉,掌防卫宫门之事。此六卿或为经济之才,或为德高之士,或为曹营功臣,职责虽不甚重要,却是魏国招贤纳士的标榜。至于宗正、大鸿胪、太常三卿,因涉天特权暂不任命,这也算是给汉室天留点儿脸面'1'。
接着又任命荀攸为尚令,处理朝政;凉茂副之,任尚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等为尚,共参政务。这几位是多年干吏,资历出众经验丰富,下辖五曹——吏部,管选官;左民,管户籍;客曹,管典礼;五兵,管军务;度支,管财政。
继而以王粲、杜袭、卫觊、和洽四人为侍中,参赞诸事。担任这职务不但要见识广博,还需得曹操之宠。例如王粲,建安十三年才跟从刘琮降曹,资历甚浅,却以文采过人而得宠,不到四十岁就跻身开国大员之列。除尚台官吏之外,又任命议郎、大夫、郎中的散秩官员数十人,皆德才俱佳之士。
此外又正式确立邺城为魏国国都,分魏郡为东西两部,各设都尉一名管理治安。非议甚多的邺城令杨沛却没有被撼动半分,王修升任后,换了曹营中脾气最好、心思最细的赵俨担任魏郡太守,曹操似乎希望他们刚柔相济和睦相处。而最值得玩味的是,曹操决定暂不设立相国之职,原本群臣认为董昭为魏国建立出力最大,相国之位非董昭莫属,结果他连个尚都没摸到。孔曰“过犹不及”,或许正因为董昭出力太多、用力太猛,为虎作伥的嘴脸也暴露得最多,反不好给他位置了!
封官之事告于天下,其中最荣耀的莫过钟繇、卫觊,其他人久在关东任职,功劳为世人所熟知;钟、卫却长年在弘农督关中之事,可称独当一面。今钟繇受列卿之封,卫觊得以与王粲、杜袭、和洽三宠臣并驾齐驱,实是对他们多年辛劳的肯定。
自钟繇到邺城那日起,无论昔年旧友、晚生后进纷纷上门拜谒,整日宾客往来,曹丕也不免凑这个热闹。这日午间天气晴和,他带着鲍勋、卢毓过府拜访。说来也巧,拨给钟繇的那座府邸恰好就是曹丕旧居,眼见一应房舍并无更易,只是匾额由“五官中郎将府”变成了“大理寺”,颇有物是人非之感。
五官将来访,守门人不敢怠慢,连通禀都未通禀,忙接过他手中缰绳,恭恭敬敬请三人入内。方过二门就闻谈笑之声,府中仆僮故意讨曹丕的好,离着八丈远就高声喊道:“五官中郎将到……”堂上的说笑立刻停了,“呼啦啦”挤出一群官员,有长有少,降阶相迎。尚令荀攸、公曹彪、文士应璩等尽在,相互见礼已毕,众人左携右揽把曹丕让至堂上——原来今日倒是曹彪做东,送来了不少精致果品赠与钟繇,又逢荀攸等人在,便一起享用。
曹丕拍拍兄弟的肩膀:“善财难舍,难得你做东。”
曹彪憨然一笑:“玹(xuán)哥哥病了,我派人置办些果给他吃,余下的当然要孝敬几位老臣啦。”西乡侯曹玹乃秦氏所生,现已成年,最近得了病。
钟繇宦场多年很懂得客套,请曹丕坐上座,曹丕哪里肯依?便在主位之侧又添一席,请他坐了;鲍勋、卢毓都很识趣,在挨着门边的末席落座。
钟繇举酒谢过诸位:“老朽得魏公洪恩,出任列卿已是生平大幸。公文未看上一眼,就先叨扰列位,实在于理不合。今日算是最后一顿酒,明天起老朽便要升衙理事了。”他虽性格温和却不失风骨,眼见把曹丕、曹彪都引来了,若再不闭门谢客明日不知又要来多少公,这交通之罪可不能担!
曹丕早有算计,之所以带鲍勋、卢毓这两个不甚亲近的人前来,全为做个见证,席间绝无隐晦之言,即便传扬出去也于己无损。因而笑道:“钟公此言不切。您坐镇风雅便好,升衙理事却是不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