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毛氏三兄弟-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人接话说:“现在纸币不值钱了,留着有什么用?”    
        毛泽民拨开众人,跨出大厅,翻身骑上白马,朝瑞金县城驰去。他在大街小巷走了一趟,果真看见一些商贩的小摊上插着小纸牌,上面写着:“只收现洋。”    
        盐摊上的牌牌写的是:“每块现洋二元。”    
        凭着一年来银行工作的经验,毛泽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银行界最忌讳的挤兑现象发生了!    
        他急急忙忙赶到财政部,向邓子恢汇报。    
        财政部办公室也挤满了人,不过,他们不是要求兑换现洋,而是要求财政部长签字拨款,自1932年下半年以来,苏区中央局根据临时中央提出的“左”倾“进攻路线”精神,决定取消红军原先担负的筹款任务,党政军民所有经费的开支,全部改为财政拨款解决。邓子恢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被前来要求批款的人缠得不能脱身。同时他还兼任着中央土地部代部长,眼下正是春耕大忙季节,还要领导苏区春耕生产的开展。    
        毛泽民将邓子恢从人群中叫出来,来到隔壁空空荡荡的土地部办公室,小声地谈了情况。    
        其实,邓子恢早已得知这些。他正急于等毛泽民回来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毛泽民说:“我想,发生挤兑现象的原因,不外这么几条:第一,国民党加紧对我们进行经济封锁,使得我们的物资匮乏,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第二,敌人造谣破坏,制造假币大量流入苏区,扰乱了我们的金融市场;第三,各级苏维埃政府对拥护和使用国币的宣传还不够。”    
        邓子恢完全同意这个分析:“我们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制止这种状况。”    
        “我想过了”,毛泽民说,“国币的信誉一定要保持,凡是来要求兑换现洋的,银行要保证兑换,严格规定一元纸币换一元现洋,任何人不得抬高现洋比价。”停了停,他又说:“我马上组织人员赶到前线,紧急运回一批缴获的日用物资,充实各个消费合作社的货架。”    
        邓子恢完全赞同。他补充说:“我与国家政治保卫局邓发局长联系,请他们协助,坚决打击敌人制造假币的活动。同时,我与《红色中华》报社商量,组织人员写文章发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他们立即分头行动。    
        国家银行从金库里拿出大批现洋,公开兑换纸币。    
        一天、 两天过去了,老乡们争相兑换。    
        一位老大爷手持几张撕成碎片的一元券纸币,来到毛泽民面前,问:“毛行长,我这些破钱能不能兑换?”    
        毛泽民接过大爷手中的碎片,交给金库的同志:“只要能凑成整张,两端的号码数对得上,就给兑换!”    
        老大爷捧着换来的现洋,高兴地离去。    
        前来兑换现洋的老乡有增无减。银行的同志很担心。有的人对毛泽民说:“毛行长,现洋所剩无几,是不是停止兑换,以保证银行的金融?”    
        毛泽民回答:“现在群众换币势头正高,不能停换。换出光洋是为了提高纸币信誉,只有提高纸币信誉,才能稳定金融!”    
        又过了两天。邓子恢来到银行,悄悄地问毛泽民:“能顶住吗?要不要动用秘密金库?”    
        毛泽民摇摇头:“还没到时候。不过,我们从金库拿出些金、银,搞个‘金山’‘银山’展览,唱一曲‘空城计’倒可以。只要前线缴获物资运回来了,就有办法!”    
        “这倒是个好主意,”邓子恢表示赞同,“《红色中华》报要很快刊出一组宣传稳定金融的文章。财政部也已发出指示,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加紧做好拥护国币的教育工作。”    
        第二天,一座“金山银山”,果真出现在国家银行营业大厅。那用一圈圈金砖、金条、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和银镯、银项圈、银圆、银锭起来的“金山银山”,金光灿灿。前来兑换银圆的人们都看见了它,啧啧地夸赞;“我一辈子也没有看见这么多金银,苏区银行的资本真雄厚!”    
        关键时刻,派往前线的同志终于回来了。正好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获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歼灭敌人两个师,活捉了两名敌师长,缴获了大批现洋。    
        毛泽民立即下令停止兑换。各合作社大量出售日用品,还有布匹,食盐,标价牌上写着:“只收国币,不收现洋。”    
        老乡们纷纷议论:“哟,谁说纸币要过期,谁说纸币不值钱?你看政府还拿出光洋换纸币,现在卖东西又专收纸币呢。”    
        人们又赶紧捧着光洋到银行兑换纸币,购回所需物品。有的人不买货物,也将现洋换回纸币。    
        不几天,收回的现洋比换出去的还多。    
        4月间,邓子恢又签发了中央财政部“第十九号训令”:严格控制现金出口,建立现金出口登记制度。    
        后来,为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拢来,充裕银行资金,调剂有无,支持生产,便利群众生活,毛泽民又大力提倡开展储蓄运动,要求总行和各分行、兑换处,普遍开展储蓄业务。定期、活期、零存整取都有,5角即可开户办理储蓄手续,储蓄人如迁移地方,可在新的地方取钱。    
        苏区再次兴起了一个储蓄热潮。


第十六章 突围西征毛泽东离开了中央局的领导岗位

         长汀的十月,秋雨沙沙。一会儿阴一会儿晴,老天就像小孩子的脸说下雨就下雨。这细细的雨丝,随风在窗外飘扬着。毛泽东躺在福音医院的病床上,隔窗望着漫无边际的雨丝,心中说不出的愁怅。    
         贺子珍手端中药,轻脚轻手地走到床前:“润之,趁热快喝下吧。不然越凉越苦。”    
         毛泽东像个很听话的孩子,接过碗,牛饮般地喝下,将碗递给贺子珍:“小毛怎么样?”    
         子珍回答:“不知为什么昨晚哭了一夜不睡觉。”    
         毛泽东关切地说:“孩子小,不行先看医生。”    
         贺子珍点点头。    
         这些日子,贺子珍的八字也够背运的了。生了孩子后,身体一直不好,前些天为毛泽东上山采药还扎了脚,痛得她死去活来。这不自己刚好些,孩子小毛又闹起病来。    
        “人若倒霉,病都来欺负!”毛泽东道。    
         贺子珍问:“还想吃点什么?我去准备。”    
        “留到中午一块吃吧。”    
        贺子珍道:“我与小毛都不重要,关键是你的病要早早好。能吃点就吃点。”    
        “好吧,就做点米粥吧。”毛泽东说完心里一酸,不觉落下泪来。是啊,太劳累夫人了。她为自己,不光献出了青春,也献出了事业。自己的问题,使她也受到精神打击。应该说她受到的打击比自己更重。再说毛泽东的落泪还另一层意思,这便是他成为“洋房子先生”不受欢迎的人。    
        话说“洋房子先生”是毛泽东同志对那些洋教条主义者的讥讽。是指王明当时的中央。    
        王明,生于1904年,比瞿秋白、李立三小3岁,比毛泽东小11岁,安徽金寨人,小商人家庭出身,原名陈绍禹,1931年才化名王明,以该名闻世。    
        共产国际对向忠发、李立三的中央不满,决定走马换将,一个20多的小青年一跃走向中共领导层的最前台,幕后国际背景一目了然。罗章龙、何孟雄反抗中央,但在共产国际的大棒下顷刻击碎,瞿秋白迭遭打击,李立三被送往苏联“学习”,王明一派上台即“出手不凡”,推行一条“左”倾机会主义的路线,不顾中国革命的现实,御敌“国门”之外。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朔风”,是1931年春开始刮到中央革命根据地的。    
        1931年1月上旬在上海召开中共六届四中全会时,赣南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领导没让出席,会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向下传达秘密精神。    
        1931年4月中旬,受中央政治局派遣,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3人组成的中央代表团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宁都青塘,代表中央全权处理“富田事变”,并参与苏区中央局的领导。中央代表团到达后,在苏区中央局召开的“青塘会议”上,正式传达了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始将王明的一些“左”倾错误主张和政策带进苏区。幸喜中央代表团成员进入苏区后,总的来说是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的,只是在土地分配政策等一些方面,开始贯彻王明的“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左”倾错误政策。    
        1931年8月30日,中共中央给中共苏区中央局和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写了一封信。但却在许多方面提出了与事实不符合的批评。同年9月20日,被中央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左”倾领导者们,不顾红军仍处弱小地位这一客观现实,做出了一个决议,要求红军不停顿的进攻敌人,以夺取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    
       接着,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又催逼苏区中央局召开党的代表大会,贯彻中央的“左”倾方针政策。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1931年11月1日,在瑞金叶坪召开了中共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史称“赣南会议”)。这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等5个文件,在许多方面接受并贯彻王明“左”倾错误主张和政策,不点名地批评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主张和方针政策。    
        这次会议后,过了两个月,毛泽东就离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岗位。“一苏大会”后,由于成立了中革军委,取消红一方面军建制,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撤销,毛泽东原来所任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和总政委职务,也就算撤销了。    
        1932年1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正式做出充满“左”倾错误的《关于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正式提出一条所谓的“积极进攻路线”。按照这条“进攻路线”的要求,红军应集中主力打赣州、吉安、抚州、南昌等重要城市,要以赣江流域为中心“向北发展”,以便将长江南北的苏区连成一块,夺取全国胜利。    
        毛泽东认为,就当时的条件而言,这是不现实的。他反对集中红军主力攻打坚固设防的赣州城,也反对红军冒险攻打吉安、南昌等中心城市,而是主张红军主力在扫除苏区内部的白色据点之后,应向赣东北和闽西北方面发展。后来,在制定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方针时,毛泽东又极力主张红军应采用“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集中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毛泽东的主张得到了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的支持和赞同,却遭到“左”倾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局其他一些同志的反对。    
        于是,便有了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在宁都县北部的小源村召开。苏区中央局的8位成员:周恩来、毛泽东、任弼时、项英、朱德、王稼祥、邓发、顾作霖都参加了会议。会议对毛泽东和他在红军中实行的战略战术进行了错误的批评和指责,认为毛泽东是对中央“进攻路线”的消极怠工,是“不尊重党领导机构”,逼要他交出军权。会后,毛泽东刚恢复不久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又被撤销了。当时毛泽东由于日夜操劳,加之忧国忧民,更忧红军的前途,身体日见消瘦。于是毛泽东便到长汀“福音医院”养病,并照顾在长汀生孩子的妻子贺子珍。    
        这天,毛泽东正在病房里看书。贺子珍领着一个大个子的人走进来说:“润之,你看谁来了?”    
        毛泽东抬起头来:“这不是大个子罗明吗?无事不登门,你怎么来了?”    
        “我是尽地主之意,来看望你来了。”罗明答道,然后让警卫员把一篮子水果呈上去。    
        罗明是闽粤赣临时省委书记,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福建西部地区工作。1927年1月任中共闽南特委书记,1928年2月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同年4月,与许土森、孟坚一起,作为福建省代表,前往莫斯科,出席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9年春回厦门,接任省委书记。1930年6月,中央推行李立三“左”倾路线时,下令各地红军攻打大城市,由于罗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主张,被指责为“右倾保守”。1931年4月被派往闽粤赣特委任组织部长,后由于临时省委书记卢德光携巨款潜逃,前委决定让罗明接任省委书记。    
        “谢谢。”毛泽东捧起双手。这时贺子珍也把一杯茶水送到罗明手中。两人开始了推心置腹的长谈和探讨。    
        罗明问:“敌人反复‘围剿’的形势何时才能结束呢?”    
        毛泽东道:“据我看来,如果内战延长的话,那是在敌我强弱对比起了根本变化之时。如果红军一旦改变到比自己的敌人更为强大时,那末,这个反复就结束了。那时是我们围剿敌人,敌人则企图反围剿,但是政治和军事的条件将不允许敌人获得如同红军一样的反‘围剿’的地位。”    
        罗明道:“前三次我们之所以能粉碎敌人围剿,主要是贯彻了战略退却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道:“是的。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在进攻面前,因为顾到不能迅速地击破其进攻,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谋的战略步骤。可是,军事冒险主义者则坚决反对此种步骤,他们的主张是所谓‘御敌于国门之外’。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而蠢人则气势汹汹,辟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却往往被退让者打倒!”    
        罗明道:“我看过《水浒传》,里面有个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来,结果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可是我们现在以主力对主力,御敌于国门之外,反对打游击。这样势必要使自己处于被动!”    
        毛泽东道:“我们也不是想打游击,可是没有办法,谁叫我们不如人家呢?”    
        ……    
        两人谈来谈去,越谈越投机。直到三星正南时,他们才结束3小时的谈话。    
       尔后,罗明在与毛泽东谈话后,即遵照毛泽东的意见,经省委研究同意,在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委的配合下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接连打击了敌人,有效地保卫了苏区,稳定了边区的形势。    
            
        再说博古和张闻天在“洋房子先生”王明的指令下,也不得不告别上海,匆匆上路。张闻天化装成富商先走,经汕头、大埔,1933年1月中旬,一路顺风到了瑞金。    
        博古和陈云同行。陈云当时也是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全总党团书记。他们都化装成商人,由地下交通员护送,先乘轮船到汕头,再坐火车到潮州。当晚,他们朝上杭方向前进,两天后到达上杭县的白砂。    
        在这里开展游击战的罗明和军区政委谭震林得悉博古要来,早已在此等候。他们吩咐伙房杀了鸡,加了菜,还备了点米酒,招待远来的客人。    
        菜还没炒好。罗明准备向博古简单汇报一下全省的工作情况,刚要开口,博古抢先回话:“你是省委代理书记,不领导全省工作,来这里干什么?”边问话,他边推推鼻梁上的近视眼镜,脸孔板得紧紧的。    
        坐在一旁的陈云,听博古这样问话,他觉得不管怎么说,罗明也是个省委代理书记,再说人家年岁比你博古大,又是第一次见面嘛,怎么上来就将军。    
        罗明回答:“我是按照毛泽东同志指示,经过省委讨论,来这里重点开展游击战争的。”    
        博古一脸不快:“毛泽东不是在养病嘛,怎么还给你们作指示?”    
        罗明:“他虽然不是党的主席,还是国家主席,对福建省的情况很熟悉,又在我们这里养病,讨论过福建的工作问题。”    
        “你对中央的新指示有何意见?”博古又问。    
        “我们还没有听到传达呢。”罗明实话实说。    
        博古脸往下一沉:“那么,你对苏区当前的斗争有何意见?”    
        对这个问题,罗明在医院里已和毛泽东讨论过。他回答说:“苏区的革命战争要和白区的抗日斗争结合起来,应根据苏维埃中央政府和军委会提出的抗日、民主和停止进攻苏区三个条件,同各党派、各军队联合起来,共同抗日。”    
        博古本希望罗明谈谈“进攻路线”,不料得到的却是这种回答,越听越不耐烦,不待罗明说完,手一挥:“不谈了,吃饭了!”    
       众人揣摩不出博古是什么意思,赶紧张罗着吃饭。    
        第二天,博古和陈云骑上马,继续朝瑞金进发,1月底抵达瑞金。陈云和刘少奇住到了沙洲坝枣子排村,博古和张闻天住进了下肖村的杨氏私宅里。    
       红都来了新主人。从此,这幢气势恢弘的杨氏私宅,成了这些新主人们发号施令的地方。他们先是撤职了罗明的省委代理书记职务,接着一场反“罗明路线”的错误斗争,在福建苏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说起这场斗争也叫“杀鸡给猴看。”所谓的“猴”就是指毛泽东。事后有人将此事报告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听了,哈哈一笑:“罗明也受我的牵连了,我应该道歉才是”。    
       可是毛泽东哪里知道,受他牵连的何止是罗明一人呢!


第十六章 突围西征毛泽覃夫妇受牵连

        单说罗明,白天要接受中级干部的批斗,晚上要接受一般干部的批斗,会议一连开了好几天。有一天晚上,在一个中央机关干部的批斗会上,一阵口号声过后,有个青年干部跳出来,提出要把罗明枪毙掉,幸亏中央局的杨尚昆上台讲了话,做了解释和制止,气氛才缓和下来,这个青年干部的意见才没有被采纳。    
        在中央局的压力下,福建省委于2月24日,在汀州召开临时代表会议,要求罗明在会上作检查,参加会议的人员对罗明进行了批判。但是会议并不成功,像新泉县委书记杨文仲在发言中就认为,新泉就是在罗明传达了毛泽东对闽西工作的指示后,紧急动员起来,开展游击战争,这才将进犯敌人打退,根据地才得以保存。上杭、永定等县的代表也都表示毛泽东提出开展游击战争是正确的,罗明与上杭、永定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游击战争,打了好多胜仗。他们说:“留得红色区乡在,可以不断出红军。”但是临时中央代表对这些坚持正确意见的干部,动则扣以“腐朽的自由主义”,“机会主义”等大帽子,并进行批判和打击。由于会议上杨文仲表示支持罗明的正确意见,中央局代表宣布撤销他的县委书记职务。在会议上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也因支持罗明的意见,遭到了打击。省工委常委刘晓也由于反对“罗明路线”不力,被扣上“腐朽的自由主义”。大会后,罗明撤职后送进中央党校,继续接受批判,一个反对“罗明路线”的运动,在福建省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933年,苏区中央局代表在检查江西省南部苏区县工作时,认为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邓小平和永、吉、泰中心县委书记毛泽覃的做法与罗明是一致的,认为他们所领导机关过去是执行了一条同党的进攻的路线完全相反的退却逃跑的所谓纯粹的防御路线,于是一场反对“福建罗明路线”的错误运动在江西展开起来。    
        所谓反“江西罗明路线”是指对抵制“左”倾错误的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继续进行错误的打击运动。实际上邓、毛、谢、古是江西苏区党内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四中全会后就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抵制了王明“左”倾错误。    
        且说这“四大金刚”之首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先后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和担任红七军、红八军政委。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后,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和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    
        毛泽覃被排为第二名,他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1929年先后担任中共东固区委书记、赣西南特委委员、永丰、吉安、泰和中心县委书记和苏区中央局秘书长。    
        另外还有江西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红军独立五师师长谢唯俊同志和江西省苏维埃党团书记、苏维埃中央政府劳动部秘书长古柏同志。    
        4月18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