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迈克尔·波特_竞争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业的根据地 ,不论这些企 业是当地人持 有的本土公 司,或 
能独立营运的外资子公司。我们观察1 9 7 1、1 9 7 8 和1 9 8 5年 
这三个时点 ,整理出各国 有国际竞争实 力的产业轮 廓。在 
这些国家, 有竞争力的产 业绝非随机发 生:我们的 任务就 
是解释这个 现象,以及这 些产业如何随 时间演变。 还有一 
个很 有 趣的 课 题是 , 各国 有 竞争 优 势的 产 业之 间 的关 联 
性。
这项研究的 第二部分, 则是借着回 顾一些特定产 业竞 
争力的历史 ,以了解竞争 优势是如何被 创造出来的 。根据 
各国的国力调查,我们选择1 0 0多种产业或产业体系进行详 
细研究。我 们尽可能回溯 产业发展的历 史,借以认 识某个 
产业为何以 及如何在国家 生根、成长, 其下的企业 又是在 
何时、以何 种方式发展出 国际竞争优势 ,又如何保 持或丧 
失这些国家 竞争优势的完 整过程。这些 产品史研究 或许不 



162

是历史学者 巨细靡遗的大 作,但是它给 我们提供产 业发展 
与国家经济的新视野。 
被遴选为 各国样本的产 业,必须能 代表这个国家 在特 
定产业经济 上的竞争优势 。它们都在该 国贸易量中 占有重 
要比例:在 日本、德国和 瑞士,具有竞 争优势的产 业占了 
全国出口的2 0 %;在韩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的出口占全 
国出口的4 0 %以上。这当中不乏当代国际最著名的产业成功 
故事,诸如 德国的高级轿 车和化工产品 、日本的半 导体和 
录像机产业 、瑞士的银行 和制药业、意 大利的纺织 和制鞋 
业、美国的 民航业与电影 业等。我们也 选择一些知 名度不 
高,但具有 高度竞争优势 的产业进行研 究,如韩国 的钢琴 
业、意大利 的雪靴业和英 国的糕饼业。 另外,我们 也注意 
到一些与传 统理论相互矛 盾的产业:例 如,在内需 市场不 
存在的情况 下,日本的英 文打字机不但 出口强劲, 而且还 
进行大量的海外投资。我们撇开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 
因为它们的 竞争优势问题 比较适合采用 传统理论解 释,而 
且已不是发 达经济体的骨 干产业。不过 ,我们的研 究对象 
也包括与自 然资源相关但 技术密集度较 高的产业, 如新闻 
印刷业或农业化学业。 
这里所选 择的国家和产 业,为发展 与测试国家如 何形 
成竞争优势 ,提供了丰富 的实证基础。 本专栏集中 于单个 
产业形成竞 争优势的关键 要素,并描绘 出我们的研 究对政 
府政策与企业战略实践的总体意义。我在《国家竞争优势》 
(The 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 ions)一书中,发展出更 
163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完整的理论 及其更深层的 含义,以及更 多的案例。 该书也 
包含对所研 究国家更详细 的描述,以及 经济发展的 未来展 
望。 
。 专栏 。 
何谓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 的盛衰,一 直是个热门 话题,但是各 家说 
法之间却经 常相互矛盾, 更缺少放诸四 海皆准的理 论。更 
重要的是,我们对有竞争力的企业之说法愈来愈清楚之际, 
却对有竞争 力的国家的概 念模糊不清。 直到今天, 我们并 
没有一个能应用在国家“竞争力”的定义。 
有些人把国 家竞争力看 成是由汇率 、利率、政府 预算 
赤字等变量 所引导的总体 经济现象。但 是有预算赤 字问题 
的日本、意 大利、韩国, 面临货币升值 压力的德国 ,以及 
实施高利率 政策的意大利 和韩国,这些 国家的生活 水准仍 
在快速提升。 
有些人则主张,国家竞争力源自廉价而充沛的劳动力。 
然而如德国 、瑞士或瑞典 等国家,不但 薪资高,而 且劳力 
短缺,它们 的经济照样繁 荣。此外,高 薪下的竞争 力似乎 
代表一个更合理的竞争力目标。 
还有一派将 竞争力与国 家资源丰富 与否划上等号 。不 
过,又该如 何解释德国、 日本、瑞士、 意大利和韩 国这些 
资源有限、必须依赖进口原料的国家? 
近年 来,也 有人 将左 右竞争 力的 源头 指向政 府政 策: 



164

政府的产业 目标、保护政 策、奖励出口 和补贴等, 推波助 
澜的结果, 日本与韩国的 汽车、钢铁、 造船、半导 体产业 
纷纷登上世 界主要舞台。 但仔细检查就 会发现,这 类推论 
并没有扎实的资料佐证。在意大利,政府干预的效果奇差, 
但是意大利 产业的出口成 长率一度仅次 于日本,高 居世界 
第二位。德 国政府很少直 接干预出口产 业。即使在 日本与 
韩国,传真机、复印机、机器人、高级材料等重要产业中, 
政府的影响 力薄弱;而一 般认为是政府 主导成功的 日本缝 
纫机、钢铁、造船等产业,早已过时老去。 
最后,还 有一种蔚为风 行的国家竞 争力说法,认 为是 
由各国管理 模式差异造成 的。然而,这 类解释也有 它的问 
题。因为不同产业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意大利,小型、 
私人与松散 的家族企业构 成制鞋、纺织 和珠宝等产 业的骨 
干。这类产 业的成功管理 模式,如果将 德国汽车、 化工或 
瑞士制药厂 、美国飞机公 司移植过来, 结果可能是 一场灾 
难。不可能 找出管理与劳 资关系之间的 通则。一般 说法认 
为,工会强 大会伤害竞争 优势,但是在 德国和瑞典 ,工会 
势力都非常 强大,却无碍 于这两个国家 发展出国际 知名的 
大企业。 
很清楚地 ,前面的解释 并不能令人 满意,更没有 哪一 
种说 法能清 楚说明 ,在 国际竞 争中 ,产业 与国 家的关 系。 
它们似乎各 自成理,但是 竞争优势显然 来自更广泛 也更复 
杂的力量。 
众说纷纭 的观点也暴露 一个更根本 的问题。一个 国家 
165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必须具备哪 些条件才能被 称为“有竞争 力”?一个 “有竞 
争力”的国 家,它的产业 与企业是否也 都是竞争高 手?似 
乎没有哪个 国家符合这个 标准。即使在 日本,大部 分的产 
业与企业远远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 
“有竞争力”的国家是否意味其汇率应该使该国产品价 
格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问题是,无论德国或日本,尽管长 
期面临货币升值的压力,它们的生活水准仍在大幅提升。 
“有竞争力”的国家是否表示它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 
然而,瑞士 的贸易收支只 能勉强平衡, 意大利经常 出现贸 
易赤字。但是这两个国家的国民所得都在上升。“有竞争力” 
的国家是否 必须是低工资 和低劳动成本 ?印度与墨 西哥符 
合这个标准,但似乎都缺乏吸引力。 
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惟一意义就是“生产力”。国 
家的基本目 标是为其人民 提供高水准的 生活,实践 这一目 
标的能力则 取决于运用劳 动与资本等国 家资源所得 到的生 
产力。生产 力是每单位劳 动与资本的产 出价值,并 且由产 
品的质量、 性能(这两者 决定产品价格 )以及生产 效率决 
定。生产力 是人均国民收 入的根源,因 此也是决定 一个国 
家长期生活 水准的基本因 素。人力资源 的生产力决 定员工 
薪资;资本的生产力则表现为投资回报的多寡。 
国家生活水 准的高下, 取决于企业 达到高生产力 水平 
的能力,以 及继续提高生 产力的能力。 生产力的持 续成长 
需要经济持 续升级。企业 持续改善产品 的做法,不 外乎提 
高产品品质 、增加必要性 能、改善产品 科技或提高 生产效 



166

率等。他们 必须发展出在 生产力要求愈 来愈高,愈 来愈精 
致的产业区 间进行竞争的 能力。最后, 他们必须发 展出能 
在全新的、更精致的产业进行竞争的实力。 
国际贸易 与海外投资犹 如一把双刃 剑,一方面带 给国 
家提升生产 力的机会,但 同时也威胁该 国的生产力 。由于 
国际贸易, 一国得以专注 于企业生产力 较高的特定 产业或 
产业区间, 并且进口生产 力不如外国竞 争对手的产 品与劳 
务。没有哪 个国家能在所 有产业中所向 无敌,理想 的状态 
是,有限的 资源被运用在 最有生产力的 领域。即使 是在先 
进国家,也并非每家企业都有竞争力。 
当然,国际贸易与海外投资也可能威胁生产力的成长。 
它们让国家 的产业暴露在 国际标准之下 。与国外的 竞争者 
相比,如果 产业的生产力 并未高到足以 抵消国内的 较高薪 
资,就会面 临被淘汰的命 运。如果一个 国家无法在 高生产 
力/高薪资产业中竞争,它的国民生活水准便会受到威胁。 
这也是为 什么贸易盈余 或贸易平衡 并不代表一个 国家 
有竞 争力。 一个国 家如 果以低 工资 和货币 贬值 扩张出 口, 
同时又依赖 进口精密高档 产品,纵使创 造贸易顺差 或贸易 
平衡,也可 能损及国民生 活水准。竞争 力也并不等 于创造 
就业机会。 决定经济繁荣 的因素,并非 以低工资创 造就业 
机会,而是取决于工作的类别。 
因此寻求国家的“竞争力”,其实是个错误的问题。我 
们不能只看 整体经济表现 ,而必须先认 识决定生产 力的因 
素,以及生 产力成长的速 度。接下来从 细部着手, 针对单 
167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个产业 和产 业区间 的表 现,了 解生 产力。 我们 必须知 道, 
有商业价值 的技能和技术 是何时及如何 创造出来的 ,这些 
问题只有对 特定产业进行 全面观察才能 得到解答。 在特定 
产业与产业 区间中,企业 为了胜过外国 对手,在特 定产品 
或产业上尝 试成百上千的 生产流程设计 与改善。国 家生产 
力的升级正是奠基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我们仔 细观察任何 国家的经济 ,将会发现, 能在 
国际竞 争中 脱颖而 出的 产业, 通常 各有不 同的 竞争优 势, 
而且这些优 势都集中在特 定产品或产业 区间上。德 国出口 
的汽车集中 在高级车种, 韩国的出口主 力则在汽车 零件或 
零部件。在 许多产业和产 业区间里,真 正具有国际 竞争优 
势者,往往就是那少数几个国家。 
因此我们要 找出,使得 某国之企业 在特定领域创 造和 
保持竞争优 势的决定性特 质—也就是 找出国家的 竞争优 
势。我们特 别关心技术与 技能密集产业 或产业区间 ,在国 
际上崭露头角的关键要素,因为它们是生产力的基础。 
古典理论解 释国家在特 定产业上的 成功主要是根 据土 
地、劳动力 和天然资源等 所谓的生产要 素。国家可 从自身 
拥有最丰富 ,可以密集使 用的要素中, 获得比较优 势。不 
过在科技力 量与全球化竞 争之下,先进 产业与发达 经济体 
却颠覆了古典理论。 
新的理论必 须承认,在 现代化的国 际竞争中,企 业的 
全球战略不 仅涉及贸易, 还包括海外投 资。新理论 必须解 
释,为什么 国家向本国企 业能提供一个 在国际竞争 中有利 



168

的环境?母 国基地通常是 企业保持与创 造实质竞争 优势之 
所在。企业 在这里制定战 略,发展与维 系核心产品 和制造 
工艺技术, 创造最有生产 力的工作与最 先进的技能 。企业 
在一个国家建立企业总部,对当地的相关产业和国家经济, 
都会产生极 大的正面影响 。虽然企业的 所有权通常 集中于 
母国,但投资人的国藉却未必如此。 
新的理论 必须超越比较 优势的层次 ,提升到国家 的竞 
争优势。它必须反映市场细分、产品差异、技术差异和规模 
经济等更丰富的竞争概念。新理论必须超越成本观念,解释 
为什么有些企业比外国对手有品质、性能和新产品创新的优 
势。新理论必须以动态和不断进化的竞争为前提。它必须回 
答下列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比外国对手更能创新?为什么 
有些国家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环境使之能比外国竞争对手更 
快地进步和创新? 
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致胜 
全球 各地成为国 际性产业龙头 的企业,各 有不同的战略 。 
尽管成功的企业各有其独门兵法与特别的操作规矩,但是它们 
的特质与成功的轨迹,其实大同小异。 
企业通过创新形成竞争优势。它们在各种领域,包括新科 
技与新的做事方式中发展创新、察觉新的竞争基础,或从旧的 
方法中找出更好的竞争手法。创新可以放在新的产品设计、新 169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的生产流程、新的营销方法,或是一种新的训练方式。许多创 
新是平凡观点的累积,靠的是些微的领先与洞察力累积,而非 
单一、重大的科技突破。创新的点子通常并不“新”—随处 
可见却很少当真。创新常涉及技术与知识,以及有形资产与品 
牌声誉的投资。 
有些创新是靠察觉一个受到忽略的全新市场机会,或为新 
的市场细分提供服务。当竞争者反应太慢,这类创新就导致竞 
争优势。以汽车和家电业为例,日本企业靠它们最早提出轻薄 
短小的产品形态,加上外国竞争者认为获利不高、不重要、缺 
乏吸引力而不当一回事,于是形成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中,引发竞争优势的创新是不分国界的。比方说, 
当国际间愈来愈在意产品安全时,瑞典的沃尔沃汽车(Vo l v o)、 
新宁(At las Copco)与A G A公司的成功,就在预见这个领域的 
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如果本国市场所关心之事与状况并未与 
国际同步,这类创新只会减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速度。美国 
庞大国防市场的诱惑,就扭转了美国材料与机床业者对全球市 
场的注意力。 
在改善与创新的过程中,信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信息 
可能是竞争对手无法取得,或是并未设法取得的事物。有时候, 
信 息只是 很单 纯地从 研究 开发或 市场 研究 中冒出 来; 更多时 
候,它来自努力、开放,不受传统观点或盲目假设的影响,追 
求正确的态度。 
这也是为什么创新者通常是来自产业外的人士,或来自不 
同的国家。创新也可能来自新公司,因为它的老板可能非科班 
出身,或是在老字号大公司中怀才不遇。当资深经理人是该产 



170

业的新人,便更能察觉与追求机会,创新也就可能通过他们在 
现有公司内发生。企业在多元化引进新的资源、技能或对其他 
产业的观点时,也可能因此发生创新。还有,创新可能来自不 
同环境或不同竞争方式的国家。 
撇开极少数例外不谈,创新是不寻常的努力结果。企业能 
成功 执行崭新或更 好的竞争方式 ,大多靠着不 屈不挠的决心 , 
克服严苛的批评与艰辛的障碍。事实上,成功的创新通常是由 
身处逆境、面对压力、势在必行的力量所激发出来。这股没有 
退路的恐惧力量,远比希望有所得的诱因强大许多。 
一旦企业通过创新形成竞争优势,保持竞争优势的不二法 
门就是无止境的改善。优势都有其局限性。韩国 
企 业在大 批量 生产标 准化 彩色电 视机 与录像 机 
上,已经与日本对手旗鼓相当;在休闲鞋的设计与组装技术上, 
巴西厂商的能力也不逊于意大利的竞争对手。 
任何企业一旦停止改善与创新,终将被竞争者取代。有时 
候,僵化的企业可能因顾客关系、既有技术的规模经济、分销 
渠道的忠诚度等早期进入优势,而使得它能继续维持地位达数 
年、甚至数十年之久。但迟早,更有活力的对手会找出创新优 
势的方法,或创造出一个更好或成本更低廉的做事方法。意大 
利的家电厂商虽然成功地通过大型零售渠道,以低成本的优势 
来销 售中小型的家 电用品,而坐 拥一段为时不 短的初期优势 。 
德国竞争厂商通过发展差异性更强的产品,创造高知名度的品 
牌,而开始攻城掠地。 
最 后, 保持竞 争优 势的 惟一 之道是 升级 —— 朝愈来 愈精 
致 的形态 发展 ,这也 是日 本汽 车厂商 的做 法。它 们最 初以较 171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任何企业一旦停止改善与创 
新,终将被竞争者取代。

低 的劳动 成本 为基础 ,发 展出品 质尚 可的 小型、 廉价 车,而 
渗 透外 国 市 场。 而 且即 使 劳 动成 本 优势 仍 在 , 
日本 厂商 已开 始着 手升级 :它 们大 量投资 ,只 
建 大型现 代化 工厂, 以获 取规模 经济 。然 后,它 们转 向制程 
技 术的创 新, 领先推 出零 库存生 产的 做法 ,并成 为品 质与生 
产 力的盟 主。 这些流 程的 改善导 致更 佳的 产品品 质, 更好的 
维 修记录 、更 高的客 户满 意度。 近年 来, 日本汽 车又 成为生 
产 技术的 领先 者,频 频推 出高价 位的 新品 牌,与 全球 最受推 
崇的轿车一决雌雄。 
日本汽车厂商的例子还说明,维持竞争优势还需要两个前 
提。首先,企业的战略必须包含全球化的思考。它必须通过自 
己掌握的国际市场渠道,向全球销售自有品牌的产品。一个真 
正的 全球化做法, 可能需要企业 将生产与研发 设备移出海外 , 
以利 用低工资、顺 利进入当地市 场,或获取外 国技术等优势 。 
第二,要创造更能持久的优势,企业在握有优势时,就必须未 
雨绸缪——即使它目前看来仍具优势。日本汽车厂商很清楚这 
一点,它们若不自行放弃既有优势、争取新优势,就会被其他 
竞争者取而代之。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变革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变革 
并非自然产生,尤其对成功的厂商而言,变革会面临强大的排 
斥与反扑的力量。过去的做法已成为标准作业程序与管理控制 
的机制:各项训练强调做事的正确方法只有一种;专业且集中 
的设施,将过去的做法凝聚为牢不可破的砖墙;既有战略弥漫 
着一股不容侵犯的气势,并深植于公司的文化之中。 
成功的企业很容易在预测能力和稳定性上出现偏差。它们 



172 
维持竞争优势的惟一之道是 
升级。

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既有的一切。改革会受到排斥,因为它会 
带来丧失太多的恐惧。组织中的各个层级,会主动过滤掉能建 
议新做法、修正或偏离常规的信息。企业内部环境的运作如同 
免 疫系统 ,会 隔离或 驱逐 挑战 现有方 向、 企图建 立新 思考的 
“有敌意 ”个人。创 新因而停止, 企业开始僵化 ;被更强的竞 
争对手取代,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国家优势的钻石体系 
为什么在有些国家中,部分的企业能持续创新?为什么它 
们锲而不舍地进行改善,寻找更精致的竞争优势来源?为什么 
它们能克服变革与创新的实质障碍,进而获得成功? 
答案系于一个国家的四大特质,这些特质各自独立,又能 
系统性地组合成国家优势的钻石体系。在组成此一钻石体系的 
各领域中,各国可据以建立其产业,并加以经营。这些特质分 
别是:
1。 生产要素条件 该国生产要素的地位,例如熟练的劳工 
或基础建设,这些是产业必备的竞争要素。 
2。 需求条件 本地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本质。 
3。 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 该国是否具备这项产业的支援产 
业与相关产业,及这些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4。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支配企业如何创建、组织 
与管理的国内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 
这 些关 键要素 创造 出国 家环 境;企 业在 其中 诞生并 学习 173 
第二篇 
地点的竞争力

如 何竞 争 (见 图6 … 1 )。 钻石 体系 的 每个 点, 以 及体 系本 身 , 
都 会影响 企业 在国际 竞争 中获得 成功 的基 本条件 。例 如,是 
否 具有形 成产 业竞争 优势 的必要 资源 与技 术;是 否拥 有能让 
企 业察觉 趋势 方向, 调度 资源和 技术 机会 的充分 信息 ,以及 
企 业主、 经理 人与员 工的 目标。 而最 重要 的是, 企业 投资与 
创 新的压 力( 参见专 栏“ 钻石体 系如 何运 作:意 大利 瓷砖产 
业”)。
当一个国家的环境能以最快的速度累积专业资产与技能— 
有时只是因为努力与承诺—企业就会获得竞争优势。当一国 



174 
企业战 略 
企业结 构 
同业竞 争 
生产要 素 需 求条件 
相 关 产 业 与 支 
援产 业 
图6…1 国家竞争优势的四大要素

的 环境 持 续提 供 更好 的产 品 与制 造工 艺 的信 息 与洞 察力 时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