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11新中华-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雨辰回到总统府会客厅的时候,就看见这位留着大胡子的大使正端正地坐在那里等候,桌上放着好茶和点心,他却看都没有看一眼。这位四十多岁的大使先生,原来是舒尔茨伯爵的副手,后来留任大使,他也是第一个向雨辰递交建交国书的列强大使。在中德短暂的蜜月期间,在中国他有着极好的口碑。可是他对中国的政策也有着清醒的认识,曾经多次给国内去报告,指出雨辰只是在利用德国,他的政策很可能会转向,帝国对他的指望,是完全靠不住的。但是他们那个皇帝,对自己的错误向来没什么认识,生理的缺陷反而导致他加倍的刚愎。到了现在,看到十万中国军队陈兵于青岛之外,他在德国也应该明白了吧!
雨辰摘下军帽,递给身边的随从,笑道:“大使先生,累您久候了,当真不好意思!请喝茶,请喝茶!今天在欧洲,发生了这么不幸的事情,动荡也一直蔓延到远东,一天都在外面奔忙,现在才有空坐下来,和大使先生聊聊。有些问题,在新形势下,的确需要另外的应对方式,您认为呢?”他一边说,一边笑着在施特贝格的身边坐下,对于这位大使没有起立迎接的不礼貌行为,脸上浑没有半点在意的表情,只是在那里一味地笑得和蔼可亲。
尽职的翻译用德语说完了雨辰的寒暄话语,施特贝格认真地看着雨辰,慢慢地开口了:“总统阁下,中国新政府和德意志帝国的交往虽然短暂,但是却有着深厚的友谊。特别是帝国这一方面,对于这种友谊的维护是不遗余力的。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德国为中国提供了几千万金马克的贷款,德国勤勉的军事顾问为贵国国防军的完善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贵国近代历史上,应该没有哪一个欧洲强国向贵国表示出了这样的善意吧!”德国大使的话渐渐激动了起来,不时用手势在加强他的语气,“但是贵国是怎样回报帝国伟大的友谊呢?友好合作条约还在,德国的军事顾问就被送走。德国武器才武装完贵国的国防军,现在这些军队就包围了青岛的帝国军队!现在欧洲的确发生了令人痛心的事件,毋庸讳言,局势也一触即发,但是请贵国认真考虑帝国的实力还有伟大的友谊。因为强大,所以我们才节制地使用自己的威力,贵国并不是协约国家,这样和帝国为敌,我不能不深表遗憾!”
对于这些不合外交身份的话语甚至指责,雨辰并没有太介意,甚至连脸上的笑容都没有变,只是认真地听着他在那里说话,最后才往椅子上一仰:“这些话从何说起啊!大使先生,我这个地位,是需要对国内、国际负责任的。德国和我国之间的友谊,是有着稳固基础的,是不会动摇的。我们国家一直秉承着严守中立的外交政策,这点是不会变的!德国军事顾问,为我们国防军建设付出的努力,我一直表示感激。但是他们的离开,是因为六个月的合同已经到了!现在陆军官校里签署了长期服务合同的德国顾问,不是还在么?大使先生,您要记住,我们永远是贵国在远东的朋友。至于青岛的问题,您考虑过没有?”
他表情渐渐地变得有些很值得玩味的样子:“根据我的了解,贵国在日本的大使雷克斯先生,根据贵国的外交政策,极力游说日本政府,希望日本政府能够保持中立,不要参与到欧洲的争端当中。可是日本政府的反应是什么?除了拒绝还是拒绝!他们在集结舰队,跟踪施佩伯爵,在动员陆军,准备进攻青岛。青岛可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不能让国际的战事发生在这个保持中立的国家!欧洲战事的爆发已经不可遏制,作为中立国家,对于这个青岛这个军事基地,根据国际法我是不是有解除这些武装的权力?是不是有动员部队防止日本进一步打算的权力?在远东,国际之间的争端和欧洲一样,同样是你死我活的!”
施特贝格有些发呆地看着雨辰突然爆发出来,只有在那里领教他有名的演讲本事。“这些话,不对着我的德国朋友,我是不会说这么明白的。青岛德军不能在我们的国土上交战,这是不容更改的!德国军队可以就地解除武装,置于我们的保护之下,只要欧洲来船,我可以让他们毫发无损地回欧洲!对于在青岛这支光荣的孤军,还能有更好的结果么?明天或者再迟一点,我们将提前发表中立声明,欧洲战事一旦爆发,青岛在很短时间内就必须非武装化。何去何从,请大使先生向国内汇报吧。我的话就这么多,请您相信,我是珍惜两国之间的友谊的。”
施特贝格郁闷地离开了总统府,雨辰满口都是珍惜友谊的话,内涵却是不折不扣地对远东德国武装力量的最后通牒!但是他也算说了一些非常实在的话,实在得都不像是他应该说的了。青岛集结的十万大军,主要还是用来防范日本的野心的。在远东有这么两个国家相互牵制,让日本陷在亚洲动弹不得,也许对欧洲的局势也是一种帮助吧。毕竟日本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还有打败过俄国人的陆军,在德皇眼中的威胁,是远远超过这个贫弱已久的中国的。德国在远东的全部投入,要是换来了中国能够牵制住日本,似乎也还是值得的。施特贝格下定了决心,他马上就发电报回国内,建议将青岛交还给中国!不要再发生什么战事了!不要让这些孤军在远东白白地牺牲了!至于自己的建议,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他也还是心中无底,这时他忍不住想起了一句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中国话,“尽人事,听天命”吧!
雨辰送走了施特贝格,又迎来了克劳福德。对付这个年轻却已经修炼成精的英国外交官,可就不像对付那些实心眼的德国人了。这个英国佬,把远东平衡政策玩得很是精熟。前些日子支持中国,压制日本,就是为了能够迅速安定远东的局势,现在又在鼓励日本进攻胶州湾的计划,也是为了平衡中国的发展崛起,弄得两家似乎都要求他们这些约翰牛似的。不仅想到了现在,更想到了未来战后继续维持英帝国的地位,不愧是有着几百年殖民经验和帝国经验的老江湖!但是只怕他们也没有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实力的巨大摧残,还有他们这个帝国在战后急剧的实力收缩吧!不过在这个时候,还是要好好敷衍他们呢。
和克劳福德的谈话,双方客气之极,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好听话。克劳福德在话里暗示,大英帝国对于欧洲局势是早有准备的。德国在青岛的武装力量,由中国出陆军、日本出海军联合加以清除,似乎是个不坏的主意。欧战不需要日本参加,也不需要中国参加。大英帝国希望的,只是两国携手发展,维持远东现在安定的局面。约翰牛的意思明显得很,你们两家互相耗着吧,欧洲这边结束了,回头再来收拾你们!雨辰也笑哈哈地一个劲地表示,青岛的非武装化和中立地位是一定要得到保证的,让日本掺和进来算怎么一回事?将来我们的英国朋友如果遇到了什么麻烦,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两个人都是客气话背后吐露着双方坚决的意图。克劳福德看没有什么结果,临走的时候丢下一句话:“贵国如果希望能够加入协约国的体系,提升国际地位,就必须要有这种体系内的合作精神!有些事情,必须要考虑到国际观感……必要的妥协也许真的是贵国现在需要的。”说完就点头告辞,这种气焰雨辰还真的硬生生地忍下去了。现在没有德国撑腰了,中国也几乎绑在了大英帝国的远东体系当中,就真以为可以对中国发号施令,玩他的平衡政策了?咱们看将来吧!雨辰将克劳福德送出了门外之后,站在庭院之内目光深沉,蓦然转头命令王登科道:“把念荪和纯如找来,我有命令下达给他们!动员,咱们马上动员!”
萨拉热窝的枪击事件传到了日本,同样是惊起了滔天巨浪。特别对于军队来说,更是欣喜若狂。远东的新局面眼看就要开始了!这真是大正时代的天佑啊!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福田雅太郎大佐得知这个消息就双手合十,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喃喃念经,看着陆军次官矮胖的大岛健一少将挥着拳头冲进自己的办公室,大喊了两声:“天佑!天佑!”又发狂一样地冲出了门去。狂喜击倒了这些军官们,当天都或多或少地显出了一种癫狂的姿态。到了晚上,参谋本部就召开了会议,骨干的参谋军官都出席了会议,几乎很快就形成了决议,马上动员!以满编的近卫师团、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为骨干,组成山东派遣军。海军以第二舰队配合,一待欧洲宣战,就迅速出兵山东!同时关东军、朝鲜军、支那驻屯军也要做好准备,在满蒙配合行动,如果中国敢在山东抵抗日本的进军,就果断地全面出击,造成满蒙局势的特殊化!这样下来,估计北中国的要害,都将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在这种断然的姿态下,英美想干涉也无从干涉。他们已经自顾不暇了,在远东没有足够的实力,还玩什么平衡?
这些参谋军官们还商议定,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推行这个计划,分别游说陆军省、陆相、外相、首相等,并结合民间团体,一定要造成这种全面解决对华问题的风潮和舆论!现在日本的前途,就维系在解决对华问题上!关于这些活动的经费问题,出席了这次会议的军务局局长田中义一中将表示由他来全部筹划。
这些日本军官都知道,他们国家还不像英美那样强大,要达成独霸中国、转移国内矛盾的目标,经济实力和外交实力都是不足的,只能用政治手段。大岛健一少将甚至在会议上高叫:“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本次断然的政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陆军的动员,这是和支那雨辰的决战!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时间,一定要在德国青岛的守军覆灭之前!这样对国内和国际都好交代!”
日本在经过日俄战争之后连续几年的衰退与国内政局的混乱之后,终于寻觅到了这个机会。英美等国对中国局势要不就是只能用外交手段平衡,要不就是接近于抽身不管,放眼望去,已经没有国际上的力量制约他们的野心,同时也找到了对德国宣战而攫取在华利益的最好借口。这只野兽已经开始在磨砺他们锋利的爪牙,准备在自己伟大的邻居身上抓下一大块血肉来。这次大战,是雨辰领导下的中国难得的发展壮大机会,而对于底气不足、穷兵黩武的日本来说,又何尝不是继续走上强国之路的机会?他们在甲午的尸骨上崛起,这次又想在华夏民族的血海当中继续壮大,历史,会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第五卷 新世界 第030章 七天
更新时间:2008…10…21 14:46:22 本章字数:6046
“萨拉热窝枪声一响,即预告欧洲各大强国之间民族决战的序幕拉开矣!值此国际局势动荡之日,我历史短暂之民国将如何自处?列强之争斗,势均力敌,所有手段,当无所不用其极。我民国虽处远东,但非世外桃源,世界争逐,我亦当有应对之道。伏念九年之前,日俄争逐于东北,我国土化为战场,我国民辗转于沟壑。当时种种今日思之,我等当道诸公宁无谨慎?斯类场景,雨某誓不让其再复现于我神圣国土之上!”
雨辰站在议会的讲台上,神情严肃地读着政府关于如何应对当前局势的报告。这是他统一国内思想,为今后的行动做准备吹风,是跳不过去的必须程序。虽然他现在和议会的关系不是很好,国内仍然在持续进行的整肃行动,不少就是针对某些议员来的。每周都有议员被剥夺身份,然后移交司法机关审判。国内的舆论笑谈,国会现在已经成了弱势团体,雨辰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大家偏偏又噤若寒蝉,生怕整到自己的头上。宋教仁对这个工作还算配合,国民党议员虽然不满意他的让步,但是也都见识到了雨辰的铁腕,没敢多说什么。在这种压力下,至少表面议会和政府之间,确切地说,是议会和雨辰之间算是一团和气,大家配合良好。
对于国际局势,大家也都很关注。雨辰已经如他们所愿,冷却了和德国的关系,越来越和英国的协约国体系配合紧密。但是在这场风潮当中,中国将做到哪一步,在各个群体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分歧。有的认为应该一开始就紧密配合协约国,宣战断交样样都来,这样就能攀上大英帝国的高枝,战后的蛋糕也许有中国一口的;有的坚决认为应该保持绝对的中立,让他们闹去,自己装鸵鸟当做什么也没有看见,哪怕他们在中国国土上打仗,也应该仿效日俄战争时清政府局外中立的做法;也有人隐约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机会,欧洲列强在这次战事之后,怕是没有以前那样威风了,但是怎么样摆正自己的地位,捞到最大的好处,却又不知道怎么操作。一时间国内议论纷纷,雨辰的报告,就是要把思想行动都统一起来。如果说以前的中国办的都是拙劣的外交,这次就要办出最漂亮、最有好处的外交来。特别是对于日本的威胁,必须要打招呼在前,国内要有同仇敌忾的观念,要有最坏的打算。
“……值此大变在即之日,我国应严守绝对中立。此中立含义两耳不闻窗外之事,一心只作乌有乡客。我中立之守,守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及世上之是非公理。当横暴之势力现出他本来面目,占据局势上风之时,我国民又焉能置身事外?此其一;当交战涉及我国利益、妨害我国民族安全之时,我又岂能因中立一词而偃旗息鼓,坐待民族大敌上门?此其二。种种以上,我国国策应为积极之中立,而非不作为之中立。国家民族利益在所必保,世界局势,我新民国也当贡献一分心力。”
听到雨辰说到这里,底下一片交头接耳的声音。雨辰虽然尽力把自己的立场说得委婉含糊,但是大家哪有不明白的。就是两个意思,我先看着你们打,谁想借着天下大乱,朝我家伸爪子,对不起,伸哪只剁哪只!你们打着打着,看参加进去有好处了,咱们也不会错过机会!虽然都觉得他有些一厢情愿,欧洲列强打架,一帮壮汉厮拼,还要你一个小孩子帮忙不成?但是他能有这个想头,已经和国内以前的那些政治家大不相同了。
“当前要事,唯青岛一端。自清季胶州湾租借于德国,经数十年经营,青岛已成为远东现代化之军事基地。工事林立,炮台如麻。敷设重炮百余,港口铁甲大舰森然。德国于远东此基地,当为协约国之眼中钉矣!若无善策及早解决,必招致协约国军队上门启衅,届时我鲁省人民生灵涂炭,当为意料中事,国家民族权益,亦荡然无存矣!因此我国防军已陈兵于青岛之畔,备以武力解除青岛德军之武装,使该要塞基地非武装化,则我中立之目标可达,外人之启衅借口全无。为当前要中之要!昨日政府外交部已照会德国大使,限定时日,促其迅速解除武装,乘船西返。德国答复尚未到达,但我政府决心已不容更改。”
预备军的全部作用,在这个时候被雨辰昭示了出来。大家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对于雨辰在列强正式开战之前,采取这么断然的手段,都感到有些吃惊。要是欧洲局势缓和下来的话,打德国可得罪老鼻子啦!开了这种武力收回租借地方的先例,列强们还不知道会采取什么对策呢!雨辰的声音依旧稳定。
“……种种以上,奉告于我议会诸公。动员之经费,补充预算随后提交审议,望批准通过为盼。值此局势,我国民更应团结一心,静观待变。相信政府之处置,支持政府之作为。谨此以上。”
他这次演说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比起他以前雄浑壮阔的动员,简直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说完之后也不等待议员质询,自顾自地就走了下去,转眼消失在侧面的通道,留下议员们在那里议论纷纷。
“别看他这次说得平淡,可都是大事!青岛这个地方,日本现在也在天天叫嚣要去攻击。咱们的通牒下得那么早,还不是不想给日本机会?要是德国不缴械,咱们能在日本赶来之前啃下来么?悬啊!”
“前些日子抱德国大腿,现在又对人家舞刀弄枪,这不是让列强觉得咱们政府没信义么?早晚要吃大亏!现在局面这么复杂,还真不如严守局外中立了。硬要凑进去,别弄个满头包!按照我的意见,还是看看英国的态度。他们安排谁去收拾青岛,就谁去。不然只能把这水越搅越浑……”
“国家才安静几天,又来闹这个妖蛾子!少打点仗,多保留点国家元气!贸贸然地就自己定了国家大政,最后来个报告敷衍一下咱们。咱们就好像庙里供的菩萨,只能吃香火不能说话!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尽着他闹吧,国家闹完蛋了,大家干净!”
这些议员们议论纷纷,但是最后还是乖乖地通过了追加的动员预算费用。雨辰提出的预算案是六千万华元。这个数字,打一场青岛作战是用不了的,但是还备了这么多,看来雨辰真的对日本可能的行动警惕到了极点。这六千万的追加费用,国库现在没有,很大的缺口,都要靠发行公债来弥补。但是按照现在华元的坚挺程度,市面上增加这些货币数量,还是能够绰绰有余吃下来的。这也许是国防委员会那些议员诸公们最后能够通过预算案的重要考虑之一吧。总之,不管是从军队还是经费,甚至通过这个报告向民众告知的准备上,雨辰是已经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他眼睛紧紧地盯着英日的反应和准备,同时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德国方面的回答。不管是战是和,时间都不多了!部队能够按照他的期望,尽快地完成作战任务么?
几乎在雨辰对议会做报告的同时,在日本,也举行了五相的御前会议。在明治时期,这种五相御前会议几乎就是一个形式。明治天皇和几个元老私下碰头,就能决定国家的方针大政。五相的御前会议,虽然体制崇高,但是也不过就是走个形式。自从大正登基以来,这位留着普鲁士式大胡子的天皇,却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控制能力。平时话就少,对于国家大事的兴趣,也似乎没有他父亲那么浓厚,所以在终大正的时期,政府和议会反而是最活跃的。当然,后来随着军部的崛起和国家的法西斯化,政府和议会又处于了绝对的弱势地位。现在这个时候,五相御前会议,却是真正能够决定国家走向的最重要的会议。
第一个在这个庄严场所慷慨陈词的自然就是陆相冈市之助,一个老得弓着腰的人了,说话还是中气十足,隐然有以前长州藩出名武士的风采:“这个机会绝对不能错过。这是国运的转折点,出兵胶州湾,可以振作国内的民心士气,而且也可以解决现在政府的很多麻烦。陆军坚决主张,出兵要从快,兵力要尽可能雄厚,以应对一切可能面临的敌人!”
听着他说话,瘦削的大隈首相“唔”了一声,轻轻说道:“贵官的意思,一切可能面临的敌人,是不是就包括和中国军开战的意思?”被首相这么明白地一问,冈市之助有些迟疑,沉吟道:“按照陆军的意思,可以说是……军务局长田中义一对这个有系统的方案,首相阁下可以征询他的意见……但是陆军方面,还是希望不出现这个局面,万一出现了,也只有断然地加以处置。”听着他语焉不详又不敢承认,其他的大臣都有些好笑,这么吞吞吐吐地做什么?大隈看了一眼端坐当中的大正天皇,他的脸上毫无表情。
“陆军就是这个意见么?什么都没有考虑周全就行事。这是非常复杂的行动,不能就这么鲁莽!”不用看就知道是海军在挑陆军的毛病,两大军种的互相攻击已经成了习惯。正当冈市之助涨红了脸的时候,外相加藤高明端坐在那里,沉声道:“这次帝国大军出动,必须要以英日同盟为基础!没有邀请,是很难有名义的!国民的支持度也会有问题。陆军是天皇的军队,是堂堂的义师,不能没有名义就动员数万甚至十万以上的大军发动大规模的作战!”冈市之助马上就反驳了过去:“要是英国不邀请呢?难道就放过这次机会?天佑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要是不出动军队,才会丧失国民的支持!那些反对的人,才是非国民!”
加藤高明是西园寺公望公爵元老一系的英美派政治家,担任外相之前长期任职日本驻英国的大使,自认为考虑问题向来比头脑简单的陆军高明,听着冈市之助粗鲁的反驳,也涨红了脸,一时说不出话来。大隈忙道:“喂!在天皇陛下御前,大家这么没有分寸,还有帝国大臣的风范么?”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低下头向大正表示歉意。加藤高明沉声道:“职从来都是从帝国的角度考虑我们的大政,帝国布国威于天下的道路是漫长的,英国对我们也是有所警惕,特别是职关于开拓长江流域利益,和英国争夺在支那领导地位的就职声明,就可以证明本官的苦心……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取得英国的谅解和合作。不然我们的举动只能推动英国去支持支那,抗衡我们国威的扩张。那时虽然军队付出了牺牲,但是却不会有太大的成果!现在英国需要我帝国胜过帝国需要他们。远东和太平洋的海权需要帝国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